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节光合作用》习题1

《第6节光合作用》习题1

《第6节光合作用》习题1
《第6节光合作用》习题1

第 6 节光合作用》习题

1、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10C和20C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右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1 )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__________ 。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 _________ 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2、如图表示环境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细胞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 a 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多,这些二氧化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 b 到 c 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储藏水果和蔬菜,储藏室里的氧气浓度应调整到图中哪一点对应的浓度?理由是什么?

3 、饲养金鱼的人,每天都要用新鲜水置换鱼缸中的旧水,但如果在缸内放置一些金鱼藻,就可以延长换水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A 、金鱼以金鱼藻为食

B 、金鱼藻可以吸附水中的污物,以保持水的清洁

C 、金鱼藻可以制造葡萄糖,供金鱼食用

D、金鱼藻可以吸收金鱼呼出的C02,并释放02供金鱼的需要

4、北京地区的优良品种甘蓝的叶球质量大约为 3 千克,引种到西藏拉萨后,叶球的质量可

达7 千克。叶球质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改变甘蓝种植的环境后引起生物变异

②高山日照强而长,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③拉萨空气污染少,更适合于长成大叶球

④高原晚上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1)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2)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

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 ;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明

(4)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 _______________ 等(请答出两条)措施可

以提高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________ 起重要作用。

6、下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和幼苗进行的生理作用,A、B装置间用玻璃管连接。请据图回答:

(1 )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____________ (填“加强”或“减弱”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B 装置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要验证幼苗是否进行呼吸作

用,可将图中连接B装置的玻璃管左端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同时对B装置进行__________ 处理。

7、小红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 1 T2TT 5.(用途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小红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中 5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8、甲、乙同学一起做“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他们在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而是变成了棕黑色。这是为什么呢?甲同学猜想:可能是叶片上残留的酒精引起的。为了验证猜想,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4小时、脱色后的叶片,分成两组,一组不漂洗,另一组充分漂洗,然后分别向两组叶片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发现未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黄色,充分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黑色。乙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

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 4 小时、脱色、漂洗后的叶片,分成四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为0.02%、0.04%、0.06%、0.08%的碘液分别滴在各组叶片上。发现只有滴加0.04%的碘液的叶片,颜色

变为预期的蓝色。

(1)乙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甲同学的实验还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还需怎样改进实验请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你认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

9、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 1 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 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有什么明显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合作用是生物和人类直接或间接能量的来源

B 、黑暗的环境中,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C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包括二氧化碳、水、光、叶绿体

D 、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包含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