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第四章

案例第四章

案例第四章
案例第四章

例题4.1:

上海运往肯尼亚蒙巴萨港口“门锁”一批计100箱,每箱体积为20CMX30CMX40CM,毛重为25公斤。当时燃油附加费为30%,蒙巴萨港口拥挤附加费为10%。门锁属于小五金类,计收标准是W/M,等级为10级,基本运费为每运费吨443.00港元,试计算应付运费多少?

解:(1)先分清该批货物是按重量(W)收费还是按体积(M)收费,求出积载系数,本题按重量计算运费。

(2)公式:运费=基本运费率(1+附加费率)X计费重量

(3)算出该批商品的总重量为:

25公斤X100=2500公斤

2500公斤÷1000公斤/吨=2.5吨

(4)443(1+30%+10%)X2.5=1550.50(港元)

答:应付总运费1550.50港元。

案例4.2:

我某公司与南美商人按CIF条件达成一笔花生酥糖交易,我方在规定时间内将货物装上直驶目的港的班轮,由于货轮陈旧,船速

太慢且沿途到处揽活,结果航行4个月才到达目的港。花生酥糖因受热时间过长,全部软化,难以销售。外商就此向我方提出索赔。

案例4.3:

2003年7月19日,原告A公司与被告B货运公司签订一份货物运输合同,约定:B货运公司将A公司的国际销售合同金额40000美元的货物从A公司某基地仓库运至目的港汉堡,允许转船和分批装运,收货人凭指示,运费从仓库装完拒即开始计算,货物装船后支付运费。

10月17日,C分公司受B货运公司的委托,派汽车将已装入货柜的货物从原告A公司仓库运至装运港,但装载货柜的车在途中坠入河里,所装货物全部报废。此事故造成的原因是驾驶员未遵守交通规则,超车避闪不及,司机应承担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后,A公司与B公司协商解决货损赔偿40000美元事宜。但B公司辩称,实际装运货物并造成货损的是C分公司及其雇员,B 公司仅是货运代理人,并非实际承运人,不应承担责任。A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赔偿40000美元。

试分析法院会支持A公司的诉讼请求吗?

案例4.4:

中国某外贸公司(卖方)曾在广州秋交会上与英国某商人(买方)按CIF伦敦条件签订了一项出口白薯干的合同。由于卖方货源充沛,急于出售,所以当月成交时便约定当月交货。后因卖方临时

租不到船,未能按期交货,致使双方产生争议,买方遂提请在中国仲裁。结果,卖方败诉。

案例4.5:

中国某公司曾按FOB条件从北欧进口一批大宗商品。双方约定的装运港原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港,大船不能直接进港装货。签约后,买方才了解该港条件,便要求变更装运港,但卖方不同意更改。买方只好租用小船,将货运至汉堡集中,然后再装海洋巨轮运回国内,这不仅延误了时间,而且还增加了运杂费用。

案例4.6:

我某出口公司按CFR条件向日本出口红豆250吨,合同规定卸货港为日本口岸,发货物时,正好有一船驶往大阪,我公司打算租用该船,但在装运前,我方主动去电询问哪个口岸卸货时值货价下跌,日方故意让我方在日本东北部的一个小港卸货,我方坚持要在神户、大阪。双方争执不下,日方就此撤销合同。

问:我方的做法是否合适?日本商人是否违约?

案例4.7

我某公司对南非出口一批化工产品2000公吨,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国外来证规定:“禁止分批装运,允许转运”。现已知:装运期临近,已订妥一艘驶往南非的“黄石”号货轮,该船先停靠新港,后停靠青岛。但此时,该批化工厂在新港和青岛各有1000公吨尚未

集中在一起。如你是这笔业务的经办人,最好选择哪种处理办法?

案例4.8:

某公司曾按CIF条件通过秦皇岛港口向中东地区出口一批为数几百吨的货物,根据买方要求,在合同约定了不准转船的条款。因当时从秦皇岛港至中东地区没有直达班轮航线,而单为该批零星货物洽租货轮专程运送,则空舱费的损失比该批货物的出售总价款还多,于是卖方便要求买方修改原定不准转船的条款,买方不同意,并以卖方违约为由提出索赔。最后,由卖方赔偿其损失而了结此案。

案例4.9

2003年10月9日,中国A公司与美国B公司签订一项买卖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从美国进口24000公吨钢铁,按CFR大连计价;由美国B公司租船,从美国东海岸港口装货,装运期自2003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卸货港中国大连。合同附加条款的第6条第1款规定:卸货港每连续24小时晴天工作日应卸货15000公吨(节假日除外),滞期费用每日4500美元,滞期时间连续计算。

2003年11月9日,美国B公司同C公司签订了租船合同,租用该公司的属的凯亚轮。租船合同约定,滞期费用按每日4500美元计算;船东享有留置权。

凯亚轮在美国罗德岛普维斯港和波士顿港将A公司购买的24755.5公吨货物装船后,分别于2003年11月29日、12月6日签发了以中国D运输公司为通知人的指示提单。该轮到港后,递交了

《准备就绪通知书》,停泊在锚地等待卸货,但港口一直未予卸货。以后大连E公司通知该轮移往青岛港卸货。该轮于2月13日到达青岛,直到3月14日才开始卸货。

2004年5月9日,该轮船厂东向某海事法院申请留置收货人在船上的待卸货物,并要求收货人立即支付已到期的39.56万美元的滞期费和预计至卸货完毕可能继续产生的滞期费。根据是租船合同第8条规定“般东因运费、空舱和滞期费对货物享有留置权”,而且提单中有“合并条款”,订明“所有其他条件和除外事项依据租船合同”,租船中的滞期条款同样适用于收货人,“为确保船东收取全部滞期费用,船东有权留置货物。”

案例4.11:

2000年12月17日,中国A公司受客户委托,与美国B公司签订了进口工业品合同,贸易条件为CIF韩国釜山,目的港中国上海,最迟装运期为2001年2月25日。中国A公司于2001年2月4日经中国建设银行某分行开出了不可撤销信用证。B公司传真A公司称已安排韩国C海运公司2月24日装运。按常规,船舶从韩国釜山港到达上海约需3至4天,货船应于3月1日之前抵达上海。但实际上该

船于3月1日才装船完毕,3月6日抵达上海。但应B公司的要求,C海运公司的代理人在提单上填写的装船时间为2月24日,倒填4天的结果使该提单的装船期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B公司凭全套单据从开证行取得了信用证项下的全部货款。由于货船迟到四天,造成A 公司的客户损失约20万元人民币。A公司的国内销售商对A公司提出索赔。A公司经调查后确认载明其进口货物的提单的装船日期是倒签的。A公司遂以C海运公司为被告向某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认为C 海运公司倒签提单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请求法院判令C海运公司赔偿其损失。

2001年3月,国内某公司(甲方)与加拿大某公司(乙方)签定一设备引进合同。根据合同,甲方于2001年4月30日开立以乙方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

信用证中要求乙方在交单时,提供全套已装船清洁提单。

2001年6月12日,甲方收到开证银行进口信用证付款通知书。甲方业务人员审核议付单据后发现乙方提交的提单存在以下疑点:

1、提单签署日期早于装船日期。

2、提单中没有已装船字样。

根据以上疑点,甲方断定该提单为备运提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1、向开证行提出单据不符点,并拒付货款。

2、向有关司法机关提出诈骗立案请求。

3、查询有关船运信息,确定货物是否已装船发运。

4、向乙方发出书面通知,提出甲方疑义并要求对方做出书面

解释。

乙方在收到甲方通知及开证行的拒付函后,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并向甲方做出书面解释并片面强调船务公司方面的责任。在此情况下,甲方再次发函表明立场,并指出由于乙方原因,设备未按合同规定期限到港并安装调试已严重违反合同并给甲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要求乙方及时派人来协商解决问题,否则,甲方将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解决双方的纠纷。乙方遂于2001年7月派人来中国。在甲方出具了充分分的证据后,乙方承认该批货物由于种种原因并为按合同规定时间装运,同时承认了其所提交的提单为备运提单。最终,双方协商后,乙方同意在总货款12.5万美元的基础上减价4万美元并提供三年免费维修服务作为赔偿并同意取消信用证,付款方式改为货到目的港后以电汇方式支付。

2001年9月14日,中国A公司与外商签订了进口1万吨氧化铝的买卖合同,远期信用证支付。10月20日,“马太”轮承运了该批货物。原告开出860号、金额为1715350美元的信用证,并支付了相关手续费,取得承运人签发的一式三份正本提单,提单背面有托运人的空白背书。11月4日,货物到达连云港,停泊与连云港港务局B公司码头。11月19日,连云港C公司向“马太”轮目的港的代理、中国D代理公司发函借提货单。11月20日被告开出1万吨货物的提货单。连云港E公司分几次从B公司处提走该合同项下货物。12月5日,连云港海关在提货单上加盖了放行章。12月6日,

E公司将提货单交给B公司。

2002年2月27日,中国A公司(原告)就中国D代理公司(被告)无单放货侵权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损害赔偿。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4)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二、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树立公司形象,形成文明礼仪风气,准备对公司的售票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3)注意仪表,形象良好;(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5)熟悉沿途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 请根据以上内容为售票员设计一张行为观察量表,以评选出公司优秀的员工。设计方案时需考虑各因素权重的不同。 答: 1.表格设计中考虑行为发生频率。

计量 第四章 (1) 案例分析

第四章 案例分析(1)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中国的旅游业分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两大市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22.6%,与此同时国内旅游也迅速增长。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4%,远高于同期GDP 9.76%的增长率。为了规划中国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定量地分析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模型设定及其估计 经分析,影响国内旅游市场收入的主要因素,除了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支出以外,还可能与相关基础设施有关。为此,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旅游人数2X ,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3X ,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4X ,并以公路里程5X 和铁路里程6X 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为此设定了如下对数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23456123456t t t t t t t Y X X X X X u ββββββ=++++++ 其中 :t Y ——第t 年全国旅游收入 2X ——国内旅游人数 (万人) 3 X ——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 (元) 4X ——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 (元) 5X ——公路里程(万公里) 6X ——铁路里程(万公里)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旅游事业发展最快的1994—2003年的统计数据,如表4.2所示: 利用Eviews 软件,输入Y 、X2、X3、X4、X5、X6等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 回归,结果如表4.3: 表4.3

由此可见,该模型9954.02 =R ,9897.02 =R 可决系数很高,F 检验值173.3525,明 显显著。但是当05.0=α时776 .2)610()(025.02=-=-t k n t α,不仅2X 、6X 系数的t 检验不显著,而且6 X 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选择X2、X3、X4、X5、X6数据,点”view/correlations ”得相关系数矩阵(如表4.4): 表4.4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 三、消除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作Y 对X2、X3、X4、X5、X6的一元回归,(quick- Estimate Equation)(求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则选中如x2 x3然后右键鼠标)结果如表4.5所示: 表4.5

统计案例试题及答案

10-4统计案例 基 础 巩 固 一、选择题 1.对于事件A 和事件B ,通过计算得到χ2的观测值χ2≈4.5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99%的把握说事件A 和事件 B 有关 B .有95%的把握说事件A 和事件B 有关 C .有99%的把握说事件A 和事件B 无关 D .有95%的把握说事件A 和事件B 无关 [答案] B [解析] 由独立性检验知有95%的把握说事件A 与B 有关. 2.r 是相关系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r ∈[-1,-0.75]时,两变量负相关很强; ②r ∈[0.75,1]时,两变量正相关很强; ③r ∈(-0.75,-0.3]或[0.3,0.75)时,两变量相关性一般; ④r =0.1时,两变量相关性很弱. A .1 B .2 C .3 D .4 [答案] D 3.某化工厂为预测某产品的回收率y ,需要研究它和原料有效成分含量x 之间的相关关系,现取了8对观察值,计算得∑i =1 8 x i =52,∑i =1 8 y i =228,∑ i =18 x 2 i =478,∑ i =1 n x i y i =1849,则 y 与x 的回归方程是( ) A.y ^ =11.47+2.62x B.y ^ =-11.47+2.62x

C.y ^ =2.62+11.47x D.y ^ =11.47-2.62x [答案] A 4.(2011·湖南理,4)通过随机询问110名性别不同的大学生是否爱好某项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由K 2=(a +b )(c +d )(a +c )(b +d ) 算得,K 2= 110×(40×30-20×20)2 60×50×60×50≈7.8. 附表: A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B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C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D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答案] C [解析] 本小题考查内容为独立性检验.

第四章案例分析及答案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及答案 案例1:A公司,成立于五十年代初。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在业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公司有员工一千人左右。总公司本身没有业务部门,只设一些职能部门;总公司下设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不同的业务。在同行业内的国有企业中,该公司无论在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上还是在业绩上,都是比较不错的。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该公司面临着众多中小企业的挑战。为此公司从前几年开始,一方面参加全国百家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另一方面着手从管理上进行突破。 绩效考核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人事部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是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制定出了《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在每年年底正式进行考核之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核方案,以使考核达到可操作化程度。 A公司的做法通常是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的方式和程序通常包括被考核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盖全体职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职工征求意见(访谈)、考核小组进行汇总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核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被考核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该单位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被考核者的德、能、勤、绩及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重点努力的方向。具体的考核细目侧重于经营指标的完成、政治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务部门(子公司)都在年初与总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都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完成后,公司领导在年终总结会上进行说明,并将具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尽管考核的方案中明确说考核与人事的升迁、工资的升降等方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下文。对于一般的员工的考核则由各部门的领导自己掌握。子公司的领导对于下属业务人员的考核通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该公司中所有子公司的业务员均有经营指标的任务)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核,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通常的做法,都是到了年底要分奖金了,部门领导才会对自己的下属做一个笼统的排序。 这种考核方法,使得员工的介入程度较高,颇有点儿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感觉。公司在第一年进行操作时,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由于被征求了意见,一般员工觉得受到了重视,感到非常满意。领导则觉得该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也觉得满意。但是,被考核者觉得自己的部门与其它部门相比,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不同,年初所定的指标不同,觉得相互之间无法平衡,心里还是不服。考核者尽管需访谈三百人次左右,忙得团团转,但由于大权在握,体会到考核者的权威,还是乐此不疲。 进行到第二年时,大家已经丧失了第一次时的热情。第三年、第四年进行考核时,员工考虑前两年考核的结果出来后,业绩差或好的领导并没有任何区别,自己还得在他手下干活,领导来找他谈话,他也只能敷衍了事。被考核者认为年年都是那一套考核方式,没有新意,失去积极性,只不过是领导布置的事情,不得不应付。 请问:1、该企业绩效考核存在什么问题?请详细说明。 2、结合以上问题与原因,试述应如何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 答案要点: (一)该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如下: 1、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2、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尽合理 3、考核关系不够合理 4、绩效考核与其前后的其它工作环节衔接不好 (三)主要解决策略 1、重新建立考核系统 2、明确绩效考核系统包含的主要流程。 3、设计各种绩效考核表,将考核内 容具体化4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晋升、工资相挂钩5、目标设定动态反馈指导定期考核绩效面谈 案例2:

第四章 消防火灾 案例分析

第四章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09年6月18日,江苏省某某市公安消防机关在对市区某杂件工地进行消防设施检查时,该建筑工地工程管道井所用江苏省常州市某某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的木质防火门涉嫌为不合格消防产品,随后立案调查。经查,该工程现场管道井所用木质丙级防火门的规格尺寸与该防火门生产厂家提供的国家型式认可检验报告中描述的规格尺寸不一致,依据《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现场判定该木质丙级防火门卫不合格消防产品。 案例分析 1、此案例违反了我国《消防法》的哪一条规定? 2、应该怎样处罚?

分析: 一、根据以上案例所指情况,该工程建筑工地违法了我国《消防法》的第二十四条规定,首先是国家标准,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行业标准,但是禁止使用不合格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二、该消防机关应该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该防火门的生产厂家作出没收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并应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案例二: 北京市某居民为了打赌而拨打“119”电话,谎报火警称,北京市某街道发生严重火灾,请求火警予以协助灭火。待火警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此处根本没有火灾发生。 案例分析: 1、此案例违反了我国《消防法》的哪一条规定?其内容是什么? 2、应该怎样处罚?

分析 一、此案例是该市民的行为严重影响和干扰了消防机关的执勤战备秩序。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二条的“严禁谎报火警”的规定。 二、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该市民处以拘留十日的处罚。

案例三: 根据群众举报,某某区消防大队执法人员联合该区派出所,到梧田街道老殿巷一座五金加工场进行检查,发现该加工场位于该区梧田街道老殿巷一个巷内,两间门面共三层,一楼加工,二楼和三楼住人,房间用三合板隔开,属于典型的“三合一”场所。因此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 案例分析: 1、此案例违反了我国《消防法》的哪一

历年二建案例真题及答案

2011二级建造师实务 案例分析一 背景资料: 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筑面积18000㎡。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140天。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将施工作业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过程,分别由指定的专业班组进行施工,每天一班工作制,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施工参数见下表: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根据有关规定,针对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架)体系,编制了模板(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过施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开始实施,仅安排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 事件三: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6天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10年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泛滥,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施工单位认为这些损失是由于特大暴雨(不可抗力事件)所造成的,提出下列索赔要求(以下索赔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1)工程清理、恢复费用18万; (2)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29万; (3)人员伤亡善后费用62万; (4)工期顺延6天。 问题: 1、事件一中,列式计算A、B、C、D、四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分别是多少天?5分 答案: 2、事件一中,列式计算流水施工的计划工期是多少天?能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5分) 答案: 3、事件二中,指出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5分) 答案:

4、事件三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5分 答案: 案例分析二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两栋15层的框架结构工程。合同约定:(1)钢筋由建设单位供应;(2)工程质量保修按国务院279号令执行。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审批。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一:建设单位按照施工单位提出的某批次钢筋使用计划按时组织钢筋进场。 事件二:因工期紧,施工单位建议采取每5层一次竖向分阶段组织验收的措施,得到建设单位认可。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组织设计作了修改,其施工部署中劳动力计划安排为“为便于管理,选用一个装饰装修班组按栋分两个施工组织流水作业”。 事件三:分部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某墙体抹灰约有1.0㎡的空鼓区域,责令限期整改。 事件四:工程最后一次阶段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于2010年9月18日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于当天投入使用。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问题需要在使用中才能发现为由,将工程竣工验收时间推迟到11月18日进行,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竣工日期以11月18日为准。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一中,对于建设单位供应分该批次钢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应承担哪些责4分 答案: 2、事件二中,施工组织设计修改后,应该什么程序报审?4分 答案: 3、事件二中,本工程劳动力计划安排是否合理?写出合理安排。4分 答案: 4、写出事件三中墙体抹灰空鼓的修补程序(至少列出4项)。4分 答案: 5、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写出本工程合理的竣工日期。4分 答案:

最新案例分析【第四章】【有答案版】资料

案例分析题 1、甲公司与李某签订一份2年期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3 个月,试用期间李某的工资按约定工资(月薪1600元)的60%执行。如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甲公司发生经营方式调整,则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甲公司无需向李某 支付经济补偿。 问: (1 )甲公司与李某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有哪些不合法之处? (2) 假定双方在合同中同时约定:如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只能向甲公司所在地的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该约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39. (I )甲公刮勺李臬奁劳动合同中約宦的事坝不合決之处:试用期间K于规徒的审动合同期覘1年H上不满3年的.沆用期用禅甥过2个;T (2分);工资应不少丁鈣定工资);违反芳动合同法关 「怀得约足终止条件的规定(2分h (2 )该約定不合迭(t分h劳动爭i文忡裁魁必经程序(2分h 2、2010年5月,李某去一家外企应聘,声称自己是某名牌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取得了司法考试资格证书,并将自己的证书复印件交给了招聘人员。该公司急需 法律顾问,于是以高薪聘请李某,请其担任法律主管,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5年,试用期为6个月。李某自2010年5月开始工作后,在试用期内经常发生错误,特别是在一项合同审查中,没有对该合同的重大纰漏提出法律意见,导致公司损失巨大。公司于2010年12月了解到,李某的司法考试证书是伪造的。于是公司立即主张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问: (1) 公司是否有权解除李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 (2) 若李某此时已经怀孕,公司是否还有权解除合同?依据是什么? (3) 公司是否有权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损失? 40. (I)可%按照《劳动合同诙〉第场条规定.P就诈r勝迫的手盘或者柬人之鼠便对方在述背虬实 意恵的悄况下订立或港变更劳动合同,劳妙令同无效或者祁分无效广术案咁*塔幕以欺诈丰 冃蒙骗£4订订昔动仟同,与徽合屈斥效fit? <劳动合岡汰》第鹑荼的规定;“劳动者仆卜

2011年案例试题及答案

2011年度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事考试中心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O 一一年七月

一、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A.1 B.2 C.3 D.4 E.5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ABDE。解析: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应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并签署意见: (一)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二)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 (三)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 (四)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六)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七)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答案:BDE。事故调查组成员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会、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可以邀请人民检察院参与事故调查。还可以聘请专家参与事故调查。从题目来看,国资委(如果属于国有企业)和环保部门可以参加事故调查,绝对不可能组织事故调查。 6、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第四章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 及答案

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4)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二、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树立公司形象,形成文明礼仪风气,准备对公司的售票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3)注意仪表,形象良好;(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5)熟悉沿途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四章 案例分析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中国的旅游业分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两大市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22.6%,与此同时国内旅游也迅速增长。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4%,远高于同期GDP 9.76%的增长率。为了规划中国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定量地分析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模型设定及其估计 经分析,影响国内旅游市场收入的主要因素,除了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支出以外,还可能与相关基础设施有关。为此,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旅游人数2X ,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3X ,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4X ,并以公路里程5X 和铁路里程6X 作为相关基础设 施的代表。为此设定了如下对数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23456123456t t t t t t t Y X X X X X u ββββββ=++++++ 其中 :t Y ——第t 年全国旅游收入 2X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 3X ——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 (元) 4X ——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 (元) 5X ——公路里程(万公里) 6X ——铁路里程(万公里)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旅游事业发展最快的1994—2007年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Eviews 软件,输入Y 、X2、X3、X4、X5、X6等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 回归,结果如表2 表2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24/12 Time: 16:13 Sample: 1994 2007 Included observations: 14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471.956 1137.046 -1.294544 0.2316 X2 0.042510 0.004613 9.216082 0.0000 X3 4.432478 1.063341 4.168445 0.0031 X4 2.922273 1.093665 2.672001 0.0283 X5 1.426786 1.417555 1.006512 0.3436 X6 -354.9821 244.8486 -1.449802 0.1852 R-squared 0.997311 Mean dependent var 3527.783 Adjusted R-squared 0.995630 S.D. dependent var 1927.495 S.E. of regression 127.413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83028 Sum squared resid 129873.5 Schwarz criterion 13.10416 Log likelihood -83.81195 F-statistic 593.4168 Durbin-Watson stat 1.55841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由此可见,该模型R 2=9973,99562 =R 可决系数很高,F 检验值593.4168,明显显著。但是当05.0=α时31.2)614()1(025.02/=-=--t k n t a ,不仅X 5、X 6系数的t 检验不显著,而且6X 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选择X2、X3、X4、X5、X6数据,点”view/correlations ”得相关系数矩阵(如表3): 表3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 三、消除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作Y 对X2、X3、X4、X5、X6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案例题及参考答案

案例一 文员小曹向分管营销业务的孙副经理请示了业务处理的意见后,又遇到了负责宣传的张副经理,小曹又向他作了请示,结果两位领导的意见很不一致,小曹无所适从,两位领导也因此矛盾加深。孙认为小曹与张关系亲近些,支持过张,认为小曹有意与他作对;而张认为此业务是他引介的,小曹应先同他通气。 问题:请你分析小曹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面对这种情况小曹应该怎么办? 1、小曹犯了多头请示的错误。遵照领导职权分工、单向请示的原则,既然向主管 领导请示乐乐,就应该按孙的意见办,不应多头请示。 2、在工作中不应过分亲近或疏远某领导,以至落到尴尬的境地。 3、两位领导都做了指示,如果张通情达理,小曹应向他说明只能按职权分工办事, 求得谅解后,按孙的意见办。 4、如果不能求得谅解是,小曹应向两位领导分别自我检讨,再建议两位商讨一个 方法遵照执行。 5、如果矛盾不能统一,应向总经理请示,遵照总经理的意见办,并请 他对孙或张作解释。这时文员执行主要决策人的意见。 案例二 新加坡利达公司销售部文员刘小姐要结婚了,为了不影响公司的工作,在征得上司的同意后,她请自己最好的朋友陈小姐暂时代理她的工作,时间为一个月。陈小姐大专刚毕业,比较单纯,刘小姐把工作交代给她,并鼓励她努力干,准备在蜜月回来后推荐陈小姐顶替自己。 某一天,经理外出了,陈小姐正在公司打字,电话铃响了,陈小姐与来电者的对话如下:来电者:“是利达公司吗?” 陈小姐:“是。” 来电者:“你们经理在吗?” 陈小姐:“不在。” 来电者:“你们是生产塑胶手套的吗?” 陈小姐:“是。” 来电者:“你们的塑胶手套多少钱一打?” 陈小姐:“1.8美元。” 来电者:“1.6美元一打行不行?” 陈小姐:“对不起,不行的。”说完,“啪”挂上了电话。 上司回来后,陈小姐也没有把来电的事告知上司。过了一星期,上司提起他刚谈成一笔大生意,以1.4美元一打卖出了100万打。陈小姐突口而出:“啊呀,上星期有人问1.6美元一打行不行,我知道你的定价是1.8,就说不行的。”上司当即脸色一变说:“你被解雇了”陈小姐哭丧着脸说:“为什么?”上司说:“你犯了五个错。” 问题:陈小姐被解雇是因为上司说她犯了五个错,分别是什么?她在电话礼仪方面还犯了哪些错? 1、该问的没有问(对方情况,手套的需要量等) 2、该记得没有记录:对方姓名、公司、电话号码 3、该说的没有说:没有及时向上司汇报 4、不该说的却说了:价格上的自作主张,不向上司请示

案例分析第四章知识点二任务二

第四章知识点二任务二 请指出下面ABC公司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ABC公司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销售部门的业务人员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后,确定交易意向,填写客户资料表。该表交由信用管制部门派驻的信用管制师对客户的经营能力、资信状况进行评价和审核,并出具授信建议。经销售部门经理核准与客户的交易方式及给予客户的信用额度后,签订销售合同。销售部门业务助理将客户资料输入电脑系统存档。 如是现销客户,当收到客户订货单及缴款时,将客户缴款填写缴款单送交财会部门出纳员。出纳员在收款后,将缴款单的一联交财会部门负责收款的会计进行电脑系统缴款确认。如是放账客户,须将已获核准的授信责任书送交财会部门负责应收款的会计进行电脑系统的授信额度确认,同时,将客户的订货单的一联及相应的销售合同一份转交营业管理部门。 营业管理部门的人员将电脑系统中制作的销货通知单送交储运部门(营业管理部门、储运部门工作由一人领导)。储运部门依据销货通知单标明的品种、数量进行备货并生成一式四联的送货单送交财会部门。财会部门核对价格、收款金额无误后签字并在电脑系统确认生成销货清单,据此填制销货发票并予以记账。财会部门将销货发票及三联送货单送交储运部门。储运部门留存一联,其余两联送货单及销货发票连同货物送交客户。客户签收后将送货单留存一联,另一联送货单由储运部门返回财会部门作为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依据。答:(一)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优点: (1)该公司的销售制度较好地运用了不相容职务分工控制。将销售作业中客户甄选、客户信用调查、接受客户订单、核准付款条件、填制销货通知单、发出商品、开具发票、收取贷款及会计记录等不相容岗位所涉及到的销售人员、信用管制人员、营管人员、财务人员、储运人员进行了分工。 (2)该公司建立和健全了信用管制系统。信用管制系统的建立,保证了销售成果的有效性,避免了坏账的发生,实现了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3)该公司采用了电脑系统授信额度确认的权限控制。电脑系统授信额度的确认,提高了销售业务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营业收

第四章 案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四章案例分析(P79) 案例一工作职责分歧 一个机床操作工把大量的机油洒在他机床周围的地面上。车间主任叫操作工把洒掉的机油清扫干净,操作工拒绝执行理由是工作说明书里并没有包括清扫的条文。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工作说明书上的原文就找来一名服务工来做清扫。但服务工同样拒绝他的理由是工作说明书里也没有包括这一类工作。车间主任威胁说要把他解雇因为这种服务工是分配到车间来做杂务的临时工。服务工勉强同意但是干完之后立即向公司投诉。 有关人员看了投拆后审阅了三类人员的工作说明书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机床操作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操作工有责任保持机床的清洁使之处于可操作状态但并未提及清扫地面。服务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服务工有责任以各种方式协助操作工如领取原材料和工具随叫随到即时服务但也没有明确写明包括清扫工作。勤杂工的工作说明书中确实包含了各种形式的清扫但是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正常工人下班后开始。 问题:(1)对于服务工的投诉,你认为该如何解决?有何建议? 答:针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对服务工不应该解雇,在这里服务工做了不是份内的活,应该予以表扬,适当地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对服务工应该表扬,对操作工来讲,我们要分析他为什么会把大量的机油洒在机床的周围,到底有什么用意,必须调查清楚。从案例中不可能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办法判断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不管怎么讲,洒了还不搞干净,我们对操作工来说应该给予批评。(2)如何防止类似意见分歧的重复发生? 答:(1)作为一个车间主任来说也应该适当的批评。没有一个合理、完善、准确的职务说明书,对工作岗位进行说明,车间主任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吗?A、对职务书进行修改,增加这一项。B、对操作工讲,可以增加一种这样的条文,如工作时间保持机床周围的清洁。如果因操作不慎,造成周围环境污染。C、操作工要清扫干净。发生事情之后还要及时上报。 E、对后勤工来讲也可以增加相应的条款,完成车间安排的临时、紧急性的任务。 F、从案例知,“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工作说明书上的原文,就找来一名服务工来做清扫”、“车间主任威胁说要把他解雇”。作为一个车间主任来说此为契机,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公平、公正待人。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处理工作方面少一些主观臆断,多一份细心。(2)对操作工要批评教育,应向他指出:把机油洒在机床周围的地上并拒绝清扫是错误的。从案例知,“机床操作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操作工有责任保持机床的清洁,使之处于可操作状态,但并未提及清扫地面”,何为“处于可操作状态”,机床周围的地上有机油洒难道是可操作状态? 对车间主任也应适当的批评,为防止类似的问题在次发生,说明我们工作时有些事是控制不了的,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这时我们应对说明书进行修改,对操作工要增加一个功能,洒了还要负责清扫,在工作的时候要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要求操作工对清洁环境承担一定的保洁的责任。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应该及时汇报上级,对服务工和勤杂工也应当加上一条,要完成车间安排的相关或紧急的任务。 (3)你认为该公司在管理上有何需改进之处? 答:A、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要进行管理分工、重新定位、对职务说明书进行修改。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B公司在管理上,可以让一些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基层管理人员参与到岗位职责的规划工作中来,基层管理人员对第一线的工作情况熟悉,比较清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说明书;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提倡爱岗敬业、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在发生类似事件时,能顺利地加以解决。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题10道及答案

案例1: 林某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年轻的客户经理,有着双学位的学历背景和较好的客户资源,但是个性较强的林某,常常是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钉子户”,果不其然在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推行的过程中,林某又一次“撞到枪口上”。 林某所在的公司所推行新的考核办法是根据每个员工本月工作的工时和工作完成度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挂钩,效益工资和员工创造出的相关效益挂钩。因为该公司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工时是根据员工每日在信息化系统上填写的工作安排和其直接上级对员工工作安排工时的核定来累计的,员工的工作完成度也是上级领导对员工本月任务完成情况的客观反映。上月月末,该公司绩效考核专员根据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发现林某上月的工时离标准工时差距很大而且林某的工作完成度也偏低,经过相关工资计算公式的演算,林某这个月的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要扣掉几百元钱。 拿到工资后的林某,面对工资数额的减少,非常激动,提出了如下几点质疑:1.工作安排不写不仅是他的错,因为上级朱某没有及时下达任务;2.没有完成相关的经济目标责任也不应该全由他承担,因为这和整个公司的团队实力有关;3.和他同一岗位的同事相比,他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别人好,而拿到手上的工资却比同事低的多,这太不公平。 带着一身的怨气,林某走进了一向以严明著称的公司董事长赵某办公室…… 诊断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为绩效评估结果而造成的纠纷,这个纠纷涉及的三个当事人分别是:林某——绩效评估的对象;朱某——绩效评估者;赵某——绩效评判者。简言之就是运动员、裁判和运动会主席之间的故事。 我们先从三者的心理分析入手: 林某:考核不公正。林某对于考核不公正的看法产生于对于考核过程的责任归属有异议,对于考核结果横向比较的内部公平性赶到不满。 朱某:考核真无奈。朱某对于林某一向抱有“惜才”的心理,对于林某平时的一些表现,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对于根据系统计算出的考核结果,朱某也非常吃惊,并且面对这样的结果朱某感到很大的压力。 赵某:考核本应公正严明。面对考核结果,应该公正严明处理,不能因为任何一个个体而违反考核的原则,考核的意义是让员工更好的工作,考核的关键是考核的过程而不是考核的结果。 从董事长赵某的态度和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关键主要在考核的过程沟通和处理。作为林某,在公司推行新的考核办法后,应该予以积极的配合,不能因为上级领导的放松而自我放松,并且对于工作上需要利用的公司资源应主动与公司沟通,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公司来对责任的认定,至于与同事之间的横向比较也是因为缺乏对考核的理解,考核是对工作过程的一种综合评判,而并非单纯的对工作业绩的反馈,林某所在的公司工作业绩更多的反映在员工效益工资和相关奖金中。作为林某的直接上级朱某,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林某的一些工作行为及时予以提醒、指正,不能自己束缚住手脚,面对管理上的困难,也应该及时和上级请示,寻求上级的支持和方法上的建议,这样也不会将矛盾激化,出现自己被动的局面。 所以就这个案例来说,矛盾的根源是林某自身对绩效考核缺乏理解和认识,同时林某的直接上级忽视了考核过程中的绩效沟通,缺乏管理的力度和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董事长赵某和林某进行了交流,向其阐述绩效考核的意义和相关方法,并对其工作上的一些行为和观念上的误区进行了指正,这使得林某心服口服,更加深切的明白企业是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对于朱某,赵董事长向其建议了相关改进的工作方法,并对他的工作提供了更多了支持,这使得朱某增加了管理的信心。于此同时,赵董事长降低了朱某和自己的工作完成度,在工资总额上都相应减少了。虽然从结果上看,案例中的三个当事人都扣了工资,但是林某的怨气没有了,朱某的困惑消除了,这个纠纷解决了。 思维纵深

案例分析第四章有答案版

案例分析题3年期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1、甲公司与李某签订一份2如在劳动合元)的60%执行。个月,试用期间李某的工资按约定工资(月薪1600甲公司无需向李某同履行期间甲公司发生经营方式调整,则劳

动合同即行终止,支付经济补偿。问:? 甲公司与李某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有哪些不合法之处(1)如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只能向甲公司所在地的假定双方在合同中同时约定:(2)?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约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月,李某去一家外企应聘,声称自己是某名牌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年52010、2该公司急需并将自己的证书复印件交给了招聘人员。取得了司法考试资格证书,法律顾问,于是以高薪聘请李某,请其担任法律主管,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在试用期内李某自2010年5月开始工作后,试用期为同期限为5年,6个月。没有对该合同的重大纰漏提出法律意特别是在一项合同审查中,经常发生错误,月了解到,李某的司法考试证书是年12见,导致公司损失巨大。公司于2010伪造的。于是公司立即主张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问:?(1)公司是否有权解除李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 ?依据是什么若李某此时已经怀孕,公司是否还有权解除合同(2)? ?公司是否有权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损失 (3).

汪某于2008年6月1日与甲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双方约、3定月工资2000元,试用期8个月,试用期工资1200元。2009年12月1日,甲公司以汪某团队观念淡薄、创新意识不足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并未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问: (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违法之处有哪些? (2)甲公司解除合同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3)如果甲公司与汗某签订竞业限制条款,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试用期8个月违反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最长使用期6个月 试用期工资1200元,违反了试用期工资应该不低于约定工资的80%为1600元, (2)不成立,不属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 (3)汪某应该为甲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甲公司与王某于2006年10月5日签订了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2006、4年11月2日王某到甲公司正式报到上班。其后公司发现王某不能胜任工作,提出解除与王某的合同,王某不同意,双方发生争议。2007年3月5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2007年3月15日公司反悔,拒绝履行和解协议。2007年5月25日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超过仲裁申请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王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 (1)(2分)甲公司与王某何时建立了劳动关系,为什么? (2)(3分)公司能否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 (3)(2分)王某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与公司达成的和解协议,为什么? (4)(2分)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王某提起的诉讼? 【答案】

案例分析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注册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及参考答案 案例一 某居住小区由4 座建筑高度为69.0m 的23 层单元式住宅楼和4 座建筑高度为54.0m 的18层单元式住宅楼构成。设备机房设地下一层(标高-5.0m),小区南北侧市政道路上各有一条DN300 的市政给水管。供水压力为0.25MPa。小区所在地区冰冻线深度为0.85m。 住宅楼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15L/s,23 层住宅楼和18 层住宅楼的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分别为20L/s、1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小区消防给水与生活用水共用。采用两路进水环状管网供水,在管网上设置了室外消火栓。室内采用湿式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其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设置在一座住宅楼的地下一层。高位消防水箱设置在其中一座23 层高的住宅楼屋顶。消防水池两路进水。火灾时考虑补水。每条进水管的补水量为50m3/h,消防水泵控制柜与消防水泵设置在同一房间。系统管网泄漏量测试结果为0.75L/s,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流量开关,动作流量设定值为1.75L/s。 消防水泵性能和控制柜性能合格,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系统验收合格。 竣工验收一年后,在对系统进行季度检查时,打开试水阀,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动作,消防水泵无法自动启动。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按下手动专用线路按钮后,消防水泵仍不启动。值班人员到消防水泵房操作机械应急开关后,消防水泵启动。经维修消防控制柜后,恢复正常。在竣工验收三年后的日常运行中,消防水泵经常发生误动作,勘查原因后发现,高位消防水箱的补水量与竣工验收时相比,增加了1 倍。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 分,每题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 个或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 1.两路补水时,下列消防水池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 A.有效容积为4m3 的消防水池 B.有效容积为24m3 的消防水池 C.有效容积为44m3 的消防水池 D.有效容积为55m3 的消防水池 E.有效容积为60m3 的消防水池 【答案】DE 2.下列室外埋地消防给水管道的设计管顶覆土深度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 A.0.70m B.1.00m C.1.10m D.1.15m E.1.25m 【答案】BCDE 3.下列室外消火栓的设置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 A.保护半径150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