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1.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 (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师招聘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大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 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P2 5.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1.2 信息的编码 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 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 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 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8. 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 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反之相同。 如7F H=0111 1111 B。其中H和B是进制标识符。 10. 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11. 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 11010 )2 1.2.2字符编码: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

如何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如何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自20世纪50年代将计算机引入数据处理以来,历经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许多管理信息系统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夭折了,或者根本没有实现原定系统开发目标,而把计算机用作了打字机。这是长期以来困惑着人们的一大问题。现在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把信息技术应用与应用环境分离是办不到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系统。“推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变革犹如推进社会变革”。MIS技术的复杂性,需用资源的密集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则涉及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权力结构和人们习惯的变化。这是在开发和实现MIS过程中必须十分明确的一个关键性的认识问题。MIS是一个一般用于描述企业内部电脑系统的术语,这种系统主要提供与企业商业*作相关的信息。MIS也用于指那些管理这些系统的人员。典型地,在一个大型企业里,"MIS"或"MIS部门"指主要的,或与主要同等地位的电脑专门技术和管理系统,通常包括主机系统,也包括企业整个电脑资源网络的扩展部分。起初,商业电脑用于处理薪水册和记录可付的和可接受的账目等专门的商业*作。随着商业电脑应用的扩展,包括向经理提供销售、存货以及其他对管理企业有帮助的信息,"MIS"这一术语也用于描述这些类型的运用。现今,这一术语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使用,包括(但并不局限于): 决议支持系统,资源和人力管理运用,项目管理,以及数据库恢复等。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支撑系统和应用系统。支撑系统是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系统等组成,为应用系统提供运行环境。支撑系统有两种典型的结构形式,即集中式结构和分布式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由应用系统实现的,应用系统的结构应与单位的结构和管理活动相适应,既可支持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也能支持每种职能不同层次上的管理活动。执行每一种职能都需要一组特写的数据和处理功能,它们便形成了MIS中各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中子系统的设置因不同的企业而异。各子系统之间,借助通信网络与数据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许骏)

第一篇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答:从产生信息的客体出发,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表述;从接收信息的主体而言,信息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一种东西;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组编码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某一目的有用的知识。 特征:(1)可共享性;(2)可转移性(时间上转移“存储”,空间上转移“通信”);(3)相对性与时效性;(4)可变换性;(5)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2.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代表信息的哪些过程? 答: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其内容包括:(1)感测技术(信息的获取);(2)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3)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4)控制技术(信息的应用)。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2)计算机内部采取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指令或数据; (3)把解决问题的程序和需要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周而复始地取指令、执行指令的过程。 4.画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答:硬件系统结构图见P8页。各部分基本功能如下: (1)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有效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2)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 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 充和后援。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原始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表示方式,然后放入存储器;输出设备用于把各种 计算机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4)输入/输出接口:作用是协调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的工作。功能大致包括:数据隔离;数据缓冲;数据变换;记录外设与接口的工作状态,据此调整对外设与数 据接口的指令;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5)总线:是一组公共信号线,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其优点是,可减少计算机系统中信息传输线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使计算机系统 便于实现模块化,从而提高计算机扩充内存容量及外部设备数量的灵活性。5.存储器为什么要分为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两者各有何特点? 答: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存储器的容量、速度和价格这三个基本性能指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存储容量应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存储速度应尽量与CPU匹配,并支持输入/输出操作,价格要相对合理等。然而按目前的技术水平,仅采用一种存储技术组成单一的存储器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解决方案是采用多级存储器系统,即把几种存储技术结合起来,缓解容量、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 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充和后援。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计算机应用中,CA1是指()。 A.计算机辅助制造 B.计算机辅助设计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计算机辅助决策 2、手机上广泛使用的手写输入技术,主要用到了()。 A.字符识别技术 B.数据库技术 C.网格技术 D.通信技术 3、一幅未经压缩的800×600像素的256色BMP图像,其文件存储容量大小约为()。A.156KB B.469KB C.469MB D.236KB 4、某算法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当输人a、b的值分别为7、9,该算法的输出结果为()。 A.16 B.9 C.7 D.2 5、在保持纵横比的情况下,将一幅1024×768像素的图像宽度调整为50%,则调整后图像的宽度、高度的像素值分别为()。 A.512、768 B.1024、384 C.512、384 D.384、512 6、小张在制作一个Photoshop作品时图层面板如下图所示,他发现“文字图层”中的文字

内容不能显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文字图层”未被选定 B.“文字图层”被隐藏 C.“文字图层”被锁定 D.“文字图层”被“图层1”挡住 7、小明用GoldWave软件截取一段背景音乐如下图所示,当前选定部分的音频长度为()。 A.1:29.816 B.29.656 C.3:37.339 D.1:59.473 8、下图是小明用Word制作的电子报刊中的一页.他插入的背景图片所采用的版式是()。

A.四周型 B.嵌入型 C.衬于文字下方 D.浮于文字上方 9、图像文件“校园.bmp”的属性窗Vl如图所示: 该图像的存储容量约为()。 A.10MB B.4.5MB C.18MB D.2.25iMB 10、有一个用Access软件创建的数据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精品】2020年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2020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含答案【精品】 一、单项选择题: 1、安装拨号网络时,在“windows安装程序”选项卡中,必须添加的组件是(A ) A、通讯 B、系统工具 C、附件 D、internet工具 2、发送电子邮件时,在发邮件界面中,发送给一栏,应该填写(B ) A、接收者的名字 B、接收者的信箱地址 C、接收者的IP地址 D、接收者的主页地址 3、在Word窗口的工作区中,闪烁的垂直条表示(B ) A、光标位置 B、插入点 C、按钮位置 D、键盘位置 4、将要删除的文字或对象高度亮化选中以后按什么键即可(C ) A、end B、空格 C、delete D、insert 5、要对选定的文本框进行编辑,单击菜单下的“文本框”选项(C ) A、编辑 B、插入 C、格式 D、工具 6、计算机软件一般包括(B ) A、实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培训软件 D、编辑软件 7、Windows把整个屏幕看作(B ) A、窗口 B、桌面 C、工作空间 D、对话框 8、古人为了___信息,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石板或竹简上面(C ) A、收集 B、加工 C、存储 D、传递 9、在计算机中,存储信息速度最快的是(B ) A、内存 B、高速缓存 C、软盘 D、晶体管 10、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它好像微生物病毒一样,能进行繁殖和扩散,并产生危害(C ) A、计算机命令 B、人体病毒 C、计算机程序 D、外部设备 11、把某个窗口的图像复制到剪贴板的操作是(C ) A、把要复制的窗口变成活动窗口,按Print Screen

B、把要复制的窗口变成活动窗口,按Scroll Lock C、把要复制的窗口变成活动窗口,按Alt+Print Screen D、把要复制的窗口变成活动窗口,按Ctrl+Print Screen 12、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方法是(D ) A、单击每个要选定的文件 B、双击每个要选定的文件 C、单击任何一个你要选定的文件,然后按住Shift键单击每个要选定的文件 D、单击任何一个你要选定的文件,然后按钮Ctrl键单击每个要选定的文件 13、下列关于因特网的说法中哪个不正确?(D ) A、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利用E-mail、BBS、聊天室或是网络电话进行交流 B、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利用个人主页来介绍自己、发布信息、交流经验 C、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查找信息、欣赏音乐、观看直播 D、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邮寄包裹 14、在撰写邮件的时候,下面各项哪一个是必须填写的?(A ) A、收件人 B、主题 C、抄送 D、暗送 15、操作系统是一种(A )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软件包 D、通用软件 16、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传播的、(A ) A、网络与磁盘 B、微生物“病毒体” C、人体 D、电源 17、“计算机”已超出最初“计算”的含义,开始具有的功能、(D ) A、图形 B、动画 C、设计 D、人工智能 18、下列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B ) A、信息技术发展为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 B、信息技术将在教学中替代教师的地位 C、信息技术用于教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一、选择题: 1.在商贸业务中将相关业务信息,用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合作者之间进行传递的系统是()。D A、电子商务 B、电子数据传递系统 C、信息交换系统 D、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2.联机实时处理方式不适于()。C A、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处理 B、负荷容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 C、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 D、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处理 3.Visual FoxPro采用的数据模型是()C A、网络型 B、层次型 C、关系型 D、网状型 4.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5.以下哪一项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四种数据控制功能中的一项( )。D A、并发控制 B、数据恢复 C、数据完整性 D、数据共享性 6.在文件系统阶段,信息系统的研制的中心是( )。A A、程序 B、数据 C、数据结构的设计 D、文件的存储 7.在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D A、计算机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软件系统 8.数据组织的最高层次是( )。A A、数据库 B、数据项 C、文件 D、记录 9.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中,有一个库存产品文件,其中适合作关键字的字段是( )。C A、零件价格 B、库存数量 C、零件号 D、零件规格 10.下列数据内容适合于成批处理方式的是( )。C A、需要反应的数据处理 B、负荷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 C、需经过一定后才能进行的数据处理 D、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数据处理 11.全国联网的订票服务系统属于( )。B A、批处理系统 B、联机实时系统 C、脱机实时系统 D、直接存取系统 12.目前主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支持的数据模型是( )。D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逻辑模型 D、关系模型 13.下面哪一个不是在信息世界中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术语( )。C A、实体 B、属性 C、全体 D、域 14.如果在一个数据模型中有一个结点,它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那么这个模型是( )。A A、网状模型 B、树状模型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题 7.1 信息技术概述测试题 1. 在下列信息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电话是一种双向的、点对点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B. 网络聊天是一种双向的、以信息交互为目的的系统 C. 广播是一种双向的、点到多的信息交互系统 D. Internet是一种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系统 2. 信息技术指的是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在下列基 本信息技术中,用于扩展人的效应器官功能的是 D 。 A. 感测与识别技术 B. 计算与处理技术 C. 通信与存储技术 D. 控制与显示技术 3.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 。 A. CAD B. CAM C. CAE D. CAT 4. 下列 D 不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 A. 极高的处理速度 B. 友善的人机界面 C. 方便而迅速的数据通信 D. 免费提供软硬件 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C 。 A. 计算机辅助教学、专家系统、人工智能 B. 工程计算、数据结构、文字处理 C. 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D. 数值计算、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6. 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它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种,其中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 电路是按照 C 来分类的。 A. 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 B. 信号的形式 C. 集成电路的功能 D. 集成电路的用途 7. 下列关于集成电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B.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或砷化镓 C. 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晶体管数目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和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D. 集成电路使用的材料都是半导体硅材料 8. 微电子技术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在下列关于集成电路(IC)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B 。 A. 集成电路的发展导致了晶体管的发明 B. 现代计算机的CPU均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 小规模集成电路通常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 D. 所有的集成电路均为数字集成电路 9.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一,而微电子技术又以集成电路为核心。下列关于 集成电路(I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题 含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括号内填选项字母)(每题2分,共60分) 1、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D)。 A.显示器B.内存C.显示卡D.中央处理器(CPU)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D)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A.信息、物质、知识B.信息、能量、知识 C.物质、能量、知识D.信息、物质、能量 3、计算机软件可分为(D) A.程序和数据B.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 C.程序、数据和文档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B) 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 5、(B)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的限制。A.印刷术的发明B.文字的发明 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 6、心理学上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C) A.信息是丰富多彩的B.信息是可以被利用的 C.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D.信息没有好坏之分 7、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C)。 A.一则通知内容B.一份成绩表数据

C.一张光盘D.一段新闻内容 8、老师的教学课件需要用一段视频,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文件。(B) A.资料.jpg B.资料.mpg C.资料.mp3 D.资料.html 9、(B)的有效结合,使信息的处理速度、传递速度得到了惊人的提高,人类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是人类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的革命。 A.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 B.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 C.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D.传统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 10、(C)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 A.计算机技术B.通信技术 C.微电子技术D.传感技术 11、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B.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 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 D.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12、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B)。 A.增大容量B.共享资源 C.加快计算D.节省人力

教师招聘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大纲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 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P2 5.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

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1.2 信息的编码 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 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 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 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8. 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 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反之相同。 如7F H=0111 1111 B。其中H和B是进制标识符。 10. 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11. 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 11010 )2 1.2.2字符编码: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27=128种编码。 2.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能

收稿日期:2004-12-24 作者简介:黄晓军(1968—)女,江苏无锡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能 及专业发展途径浅探 黄晓军1,徐智仕2 (1.南昌市洪都中学,江西南昌330001;2.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大专部建工系,江西南昌330038) 摘要:教师专业化最终体现在教师个体发展的水平上,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处于教师专业化的核心 位置。相应地,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本文在提出信息技术教 师专业化这一命题后,从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着重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并对提升其素 质即谋求个体专业发展的以校为本途径作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能;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54(2005)02-065-04 教师职业正在成为一种专业,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基 础教育改革的先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应该 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遗憾的是,当前学界对信息技术教 师专业化这一论题却鲜有关注,在素质教育方兴未艾、课 程改革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之下探 讨这一问题,具有较为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 文拟从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微观视角即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的角度,勾勒信息技术教师的理想形象,初步构建信息技 术教师的素质结构框架,并对以校为本促进专业发展的 途径进行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吸引学界的注意。 一、一个新命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隶属于 教师专业化的范畴,遵循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体系,比教师 专业化具有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内涵。提出这一命题, 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 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Teaching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profession)。”明确强调了教师的专 业性质,对于教师地位,给予了专业的确认与鼓励。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了九项 建议,其中之一就是强调“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 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 “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也明确提出“当前师 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培养专业化的 教师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2002年,中国教育 学会召开了以“21世纪教师:专业化建设”为主题的第15 次学术讨论会,就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管理和计算机的系统,同时也是基于网络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科学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3.1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部分。计算机硬件是机器的可见部分,是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基础,计算机软件帮助用户使用硬件以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及存储等活动。 §3.1.1计算机体系结构 1.单机结构 如果在一个系统内每台计算机的使用是各自独立的,这样的系统就是单机结构的系统。单机结构中的计算机处于各自为政的孤立状态,各自运行一套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业务数据。单机结构的计算机之间不能直接交流信息,它们之间的通信只能靠磁盘、磁带等介质备份来完成。这种分散式结构使得各个部门即使拥有各自的单机信息处理系统,无法联合构成一个统一的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就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各部门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协调和合作。 2.主机/终端结构 主机--终端结构采用集中式处理方式,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降低了系统费用,易于管理控制,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主机--终端结构系统曾风靡一时。它有一台大型主机,可以同时接数台或数十台终端机。所有的文件都存储在主机的磁盘中,程序也在主机上运行。主机对各终端机用户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时处理,使每个终端用户感觉像拥有一台自己的大型计算机一样。终端只是一种数据输入输出设备,没有CPU和存储器,只是负责将用户键盘输入的信息传到主机,然后输出由主机返回的处理结果。但由于程序运行和文件访问都在主机上,用户完全依赖于主机,一旦主机出现故障就会使所有用户受到影响。由于许多用户共享一台主机。主机要同时处理来自各个终端的数据,这样可能造成主机的负荷过重。所以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主计算机的性能和通信设备的速度。 3.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结构 在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系统中,多个工作站与一台服务器互相连接起来。一般以一台高性能微机或小型机作为服务器,所谓工作站实际上就是一台PC机,当它与文件服务器连接并登录后,可以到文件服务器上存取文件,得到所需的文件后在工作站上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安装在文件服务器上,而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分布在工作站上,文件服务器仅提供对数据的共享访问和文件管理,没有协同处理能力。 文件服务器管理着网络文件系统,提供网络共享打印服务,处理工作站之间的各种通信,响应工作站的网络请求。工作站运行网络应用程序时,先将文件服务器的程序和数据调入本机内存之中,运行后在本机上输出或在打印机上输出。文件服务器的处理方式会增加网络线路的传输负荷,降低网络传输的效率和响应时间,很容易造成网络阻塞。

(完整版)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1、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客观性、时效性、依附性、可传递性、可共享、可存储、可加工处理。 2、信息技术概念? 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是能扩展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是能代替和延伸人的感官及大脑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3、信息安全概念? 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来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4、信息安全三要素?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5、获取信息的途径? (1)利用人力直接获取信息; (2)利用设备来获取信息; (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获取信息; (4)通过阅读书籍资料获取信息; (5)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获取信息; (6)通过光盘等电子出版物获取信息; (7)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 (8)通过遥感遥测获取信息。 6、信息获取的过程? (1)定位信息需要;(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4)保存信息 7、信息获取的工具? 扫描仪、照相机、录音设备、摄像机、计算机 8、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国际互联网)概念?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实现信息的国际交流,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联接。 第二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9、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 1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 (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11、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三个特点?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课程目标;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 (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1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选修、必修)?

信息技术教师业务培训心得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学习心得 11月22日, 我在河北美术学院参加了为期一天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在这短暂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的王勇老师、石家庄创新创客教研组长张文涛老师的诙谐生动、充满激情的精彩讲解,还有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的老师们的精彩介绍,使我对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观念上、教学理念上、心理上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下面就把本次培训的内容汇报如下: 一、个人学习及学习内容的总结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教育智慧与智慧教育的内修与外练、信息环境下教研模式的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基本模式与应用方法创新、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交互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教师自我反思的实践研究,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及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师教学资源在网上的共享,加强了老师们的教学交流,提高的教学效率,更有利于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张文涛老师的幽默和专业化形象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是从石家庄刚刚下课就赶来新乐给我们培训,竟然站立在讲台上,讲了整整一下午,这种敬业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张老师给我们讲了新时期信息学科教师的成长与机遇的三大主题:忆往昔-----从“零”走过的日子、看今朝------今天需要什么样的电教人、大时代------信息学科教师

大有作为。他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网络平台,是三级建设两级使用的平台,教研员引领下,各个学校的教师依据平台进行网络会议和网络教研。每个人的资源均可以共享,学习,教研和备课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特别强调了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区别,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个人备课的弊端----教师干的多,想得少;经验多,提升理论少;教师只有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智慧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反思和创新。教学的智慧需要通过内修得到提高;智慧的教学需要通过外练得到发展。内修与外练的完美结合,是培养和练就智慧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让学生成为有效学习者,学生有效学习才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 王勇老师是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年轻教师,我们不禁钦佩与他所取得的成绩,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才华,整个讲座语言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真是出口成章。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解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相结合的基本原理,他认为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机器人的活动。还为学员们带来了足球机器人,使广大学员亲身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奇迹。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的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终身学习,自我提升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进一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答案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答案 1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广泛使用和十分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依法应用与采用实名制注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限制了言语自由和使用权限 B: 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C: 提高了网络的传输速率和信噪比 D: 降低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分值: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B。考点:对实名制的认识。首先,我国网络实名制原则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公民的信息都将保存在公安部的第三方平台中,从技术上和制度上都提升了安全等级。其次,网络实名制并不影响表达自由的权限。最后,网络实名制将促进网络诚信制度建设,维护网络清朗空间。 2 删除一条网贴,收费400至800元,短短4个月牟利28万余元。南京首例“黑客”有偿删帖案,2014年10月24日在玄武区法院宣判,杭州一家电子公司技术总监周某获刑五年三个月,另一名参与者在校大学生谭某获刑五年。下列关于在校大学生谭某参与删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违法行为,应该予以惩处 B: 属于个人兴趣爱好,并不违法 C: 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并不违法 D: 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并不违法 (分值: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A。考点:网络犯罪。有偿删帖是指某些公关公司主动出击搜寻政府、企业负面信息后,再通过相关网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删帖,并支付一定费用。任何声称可收费删帖的行为均涉嫌违法欺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5年1月21日宣布,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一项针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力度空前的专项整治行动。 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要查看系统中的隐藏文件,应在图2所示的“文件夹选项”对话框中选择()。

(完整版)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 1

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 正、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苦练“内功”,追求卓越、勇于争先,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竞争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并具有一定的谦让美德。 二、渊博的知识结构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部 分组成: 2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题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试卷 姓名: 分数: 日期: 年月日 说明: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题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填空题每空2分,简答题的分值在每题中标明。 一、选择题: 1、门禁系统常见身份识别种类包括哪几种?(多选) A、密码键盘识别 B、射频卡识别 C、物理识别 D、生物识别 2、下列选项中属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有:(多选) A、防盗报警与声控功能 B、温度控制功能 C、出/入口监控功能 D、巡更管理功能 3、以下标准中,哪项不属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的标准。 A、日本标准 B、国际标准 C、北美标准 D、中国国家标准 4、下列关于水平子系统布线距离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80米,配线架跳接至交换机、信息插座跳接至计算机总长度不超过20米,通信通道总长度不超过100米。 B、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90米,配线架跳接至交换机、信息插座跳接至计算机总长度不超过10米,通信通道总长度不超过100米。 C、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80米,配线架跳接至交换机、信息插座跳接至计算机总长度不超过10米,通信通道总长度不超过90米。 D、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90米,配线架跳接至交换机、信息插座跳接至计算机总长度不超过20米,通信通道总长度不超过110米。 5、屏蔽双绞线对的双绞线称为: A、UTP B、FTP C、ScTP D、STP 6、视频被分为模拟视频与( )两大类 A、数字信号 B、数字视频 C、VGA D、DVI-D 7、为了保证相序一致,三相电路中以( )三种颜色来标志A、B、C三相电源。 A、黄、绿、红 B、绿、黄、红 C、黄、红、绿

D、红、黄、绿 8、在网络OSI/RM参考模型中,( )处于模型的最底层。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9、检查网络连通性的应用程序就是: A、PING B、DNS C、ARP D、WINS 10、计算机操作系统常用的网络配置有(多选)。 A、IP地址 B、MASK C、WINS D、DNS 11、8块300G的磁盘做RAID 5后可用空间为: A、1200G B、1、8T C、2、1T D、2400G 12、磁盘空间利用率最大的RAID就是: A、RAID 5 B、RAID 0 C、RAID 10 D、RAID 1 13、下面哪种硬盘传输速度最快: A、SAS B、SATA C、FC D、IDE 14、虚拟化技术涉及哪些知识领域?(多选) A、网络 B、存储 C、操作系统 D、虚拟化集成 15、常用的数据库软件有:(多选) A、SQL B、DB2 C、ORACLE D、SYBASE 16、防火墙的主要作用就是: A、防病毒 B、包过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