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生物多样性

农业生物多样性

农业生物多样性
农业生物多样性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指与食物及农业生产相关的所有生物的总称。它可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农业景观多样性、农田生物物种多样性、农业种质资源与基因多样性几个尺度水平。

农业生产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种植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畜牧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渔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林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提高全民生物资源保护意识

2.综合治理病虫害,合理使用农药

3.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良好的生态屏障

4.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严禁毁草开荒、超载放牧

5.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集约型渔业

6.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

1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保护种质资源的原理与方法

项目名称: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保护种质 资源的原理与方法 首席科学家:朱有勇云南农业大学 起止年限:2006.1至2010.12 依托部门:云南省科技厅

一、研究内容 (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原理和方法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时空配置方法和效应;时空配置中基因表达和次生代谢的变化特征;作物与病虫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原理及协同进化;生物间信息及物理化学作用;生态功能和流行机制;阐明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机理,建立优化应用模式和方法。 2、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种质资源保护的方法及机制 农业生物多样性促进品种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效应;生物多样性促进品种持久性利用的机理;基因交流和种质渗入对品种资源的影响;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品种资源保护的时空尺度及其内在关联;建立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二)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立足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生产管理多样性特色优势,以重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从微观的基因表达和次生代谢入手,结合现代新技术和传统技术,主要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宏观生态学问题,重点开展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保护种质资源的评价体系、原理与机制和模式与方法三个层次五个方面的研究。 1、重要粮食作物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和体系 在表现型和基因型两个层次,对不同生态区和不同种植模式的水稻、小麦等重要粮食作物品种进行取样策略、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开展研究。通过分析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多样性,并对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种植模式下主要功能基因表达及调控、基因-环境互作进行研究,提出重要粮食作物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2、农业生物多样性时空配置的基因表达和次生代谢变化特征 围绕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种质资源保护的中心内容,利用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种植模式下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水平上的变化特征和规律;通过结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水平上的综合分析,明确多样性时空配置的基因表达、次生代谢与表型的相互关系;探明遗传异质性与品种持久利用的关系。 3、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效应、机理及方法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基本规律及其效应;作物与病虫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原理及协同进化;品种搭配的分子标记和农艺性状特征;生物间信息及物理化学作用;生态学机理和流行学机制;农业生物多样性时空配置控制病虫害的优化应用模式及方法。 4、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促进种质资源保护的效应、时空尺度及其关联 农业生物多样性促进种质资源保护的效应;品种持久性利用的生物多样性机理;基因交流和种质渗入对种质资源的影响;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促进种质资源保护的时空尺度及内在关联;建立优化应用模式。 5、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种质资源保护综合应用模式 在西南地区重点研究遗传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农家保护品种资源的时空配置综合模式;西北地区重点研究品种多样性时空配置的综合模式;东部地区重点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时空配置的综合模式;田间验证研究结果,进行成果集成,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和保护种质资源的范例。

农业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农业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杨晓娟 (指导教师:某某某)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 x专业x级x班) 摘要:本文论述了关于农业环境污染方面的诸多问题,包括农田土壤、农业用水、空气、日光温度等方面。指出农业主要受大气、土壤、农药、化肥四个方面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危害;防治对策 The Harm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Preventing Methods YANG Xiaojuan (Class x Grade 200x,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pollution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we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It included the soil, the water of agriculture, atmosphere, sunlight, temperature and so on. It pointed out the harm of the agricultural pollution that mainly suffered by the atmosphere, the soil, the agriculture atmospheric, the soil, the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It was emphasized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Key words: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harm;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

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师寄语:只要你仔细观察,生物界到处都是丰富多彩的。 教材分析:本章的学习是在上一章的基础之上,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学习时要不仅仅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还要认识到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能够认识到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本部分的学习最好采取图表的形式来进行,注重对有关生物多样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对我国生物工程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有初步的认 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资料搜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认识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包括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丰富的国家,被称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 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 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3、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国的生态系统类型 ^有、、、、、。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二、导入新课 随着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它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 三、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 )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层次 (2)世界上,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最丰富的三个国家依次

农业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措施

农业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措施 摘要:当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非常广泛,农药的使用对防治病虫害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大规模农药的使用往往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由于完全放弃农药的使用是不可能的,因此关键在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农药的污染因此受到极大重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重要议题。 关键词:农业环境保护农药措施 一、我国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使用农药,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二、农药与环境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通过直接喷洒、挥发扩散、药具清洗、雨淋冲刷等途径进入大气、水系和土壤,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并影响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敏感物种的减少与消失、染种的增多与加强。 1、农药对空气的污染。 大气中农药的污染主要来自为达到各种目的,而喷洒

农药时所产生的药剂飘浮物和来自农作物表面、土壤表面及水中残留农药的蒸发、挥发扩散。此外,农药厂排出的废气,也是农药污染大气的原因之一。 2、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水体中的农药主要来自农田施药和土壤中的农药被水流冲刷及农药厂废水排放进入水体。水体产生农药污染,最终影响到其他生物。 3、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是污染物的汇,也是污染物的源。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土壤中的农药主要来自:①直接的施用;②通过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进入土壤;③漂浮在大气中的农药随降雨和降尘落到地面进入土壤。 4、农药的毒性。 现在全世界每年因杀虫剂中毒者近百万人、死亡者数万人。化学农药可能导致人和动物的致畸、致癌,甚至还可能损害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引起基因突变。 5、农药还能对水生生物、飞禽、动物和植物等造成污染和危害。 三、农药环境保护措施 (一)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和生化农药三种类型。生物农药的主要特点为:高效、对人畜无毒、

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迅速地提高了,但是与此同时,与我们人类共同拥有地球母亲的其他生物日益的减少,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酷的考验和威胁,于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世界国家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威胁,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生物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条件,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 二、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础,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除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如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等。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价值现在还不清楚,如果这些物种遭到破坏,后代人就不再有机会利用,因此必须注意保护,才能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类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及保护

目录 1 引言 (2) 2 生物多样性概述 (4) 2.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4) 2.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5) 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6) 3.1概况 (6) 3.2、面临的威胁 (6) 4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7) 4.1、自然原因 (7) 4.2、人为原因 (7) 5保护对策 (10) 参考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及保护 摘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生物多样性问题日趋严峻的现象,本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背景、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意义,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面临的威胁以及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护对策,着重对生物多样性原因和措施的探讨,旨在通本文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日后对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出自身看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保护对策 (一)引言: 1992年12月29日,由15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从2001年起,每年的5月22日被改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此后,每一年都会有一个主题,2001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Biodiversity and Managemen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2002年主题为“林业生物多样性”(Forest Biodiversity)等。而今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早在2006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就通过决议,宣布2010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今年5月22日,又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今年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促发展、促减贫”。10月,在日本举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第十次大会,这次会议将重申公约已有的承诺,并将减少生物多样性流失的承诺纳入到国家计划中,确保每一个缔约国都制定并通过一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家战略。 与此同时,现实让我们不得不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根据2010年5月10

农业污染及其防治

农业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一、农业污染现状 化肥污染 农民为使土壤肥沃,大量使用化肥,而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一进入大气,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留在土壤中。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为一种掠夺性开发,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农药污染 我国农药除30% ~40%被作物吸收外, 大部分多余的药液进入了水体和土壤及农产品中。而且我国农药使用中以杀虫剂为主, 占农药总用量的78%, 其中, 又以甲胺磷、敌敌畏等毒性较高的品种使用最多。目前, 在蔬菜上使用过高毒农药的种植户已占到32. 8% 农膜污染 我国每年有上百万吨的农膜投放到农田, 且其使用量还在逐年增加。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膜绝大部分为不可降解塑料, 是高分子化合物, 分子量在2万以上, 是难降解物质, 不受细菌等生物的腐蚀, 也不易在强日照等自然条件下自动分解。一般的农膜在土壤中自然降解周期为200 ~ 400年时间。年复一年, 农膜的碎片不断地累积在土壤中, 降低了土壤的渗透性, 减少了土壤的含水量, 极大地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 同时残留的农膜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 影响其正常生产, 最终造成农作物减产。 废弃物污染 我国养殖业盲目的集约化、城郊化, 种植业粗放的省工、高效的发展模式, 使每年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农业废弃物, 其中农作物秸秆6. 5亿t, 畜禽粪便及粪水19亿t, 蔬菜废弃物1. 0亿t, 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0. 5亿t 近年来,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迅速崛起的同时,牲畜粪便造成的农业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它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造成农产品污染严重的主要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由于复种指数提高, 农民为抢农时不得不就地燃烧秸秆。过度施用化肥使土壤中有机质不断下降, 而大量焚烧秸秆又使大量的有机养分以气体的形式失散到大气中, 既造成了空气的污染, 又造成了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农业环境污染类型 1.大气污染型这类污染物来自被污染的大气, 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如SO2 、NO2 等主要酸性气体, 通过酸雨形式降落到地面, 破坏土壤肥力与生态系统。 2.水污染型污染物主要来自城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以及污染农用的排放水。污染物通常以污灌、污水养鱼等形式进入环境。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 3.固体废弃物污染型污染物主要来自工厂固体废弃物、废渣、垃圾和污泥等。它们直接或间接进入农业环境, 使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受到污染。 4.农业污染型污染物主要来自农药、化肥。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的程度与化肥、农药的利用方式及耕作制度有关。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里, 但因其种类不同也可挥发到大气和流失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什么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什么? 1、提供食物来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基本食物,全世界估计优万余种陆生植物,而迄今为止仅有150余种被人类大面积种植作为食品,世界上90%的食物来源于20个种。例如,目前人类所需的粮食的75%是来自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麦、甘薯和木薯7种农作物。前三种又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各种家畜、家禽、鱼类、海产为人类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各种蔬菜、水果、菌类均为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改善,需要大力发展粮食作物和各类经济植物。 开发新的食品和改良作物及家畜、家禽和鱼类等的品种更是势在必行。无论是作物还是家畜等品种的改良,都需要抗性强的野生种或野生亲缘种与它们杂交,以提高它们抗病及抗逆境的能力。可见生物多样性为新型食物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2、提供药用价值 药物也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物品,大部分是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入药,而且一直延用到医药事业发达的今天。世界上各国、各民族都有源于物种的传统药物,如日本的和汉药、朝鲜的东药、印度的阿育吠陀药、中国的中药、藏药、蒙药等。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已有5000种,常用的约有1000种,相当多的动物已经作为主要的药物,如水蛭素是珍贵的凝剂,蜂毒治疗关节炎,某些蛇毒能控制高血压,斑蝥素可以治疗某些癌症。我国是栽培大型真菌的大国,早期应用茯苓、猴头、灵芝、冬虫夏草等入药。 时至今日,科学家还不断地从生物中筛选药物的有效成分。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依靠天然药物进行治疗,发达国家有40%的药物来源于自然资源,或依靠从大自然发现的化合物进行化学合成。在全世界25万种显花植物中,科学家仅对具有潜在药物学属性的5000种进行过分析,还有数量庞大的物种潜在的医疗价值仍属未知。 超过3000种抗生素就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在医药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利用抗生素已使天花消灭,霍乱、骨髓灰质炎等疾病得到控制。 动物对医药业发展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作为医药研究的实验动物,如猴类对小儿麻痹疫苗研制,犰狳对抗麻风病疫苗的研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和待开发的各实验动物,对人类医疗事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提供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如木材、纤维、橡胶、皮毛、皮革、香料、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等。微生物还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酶制剂、有机溶剂、酒及酒精、氨基酸、维生素、菌肥等等。 4、提供能源 煤、原油、天然气也都是由森林储藏了几百万年前的太阳能。现代工业生产需要开发更多更新的生物资源,以提供各种工业中必需的原材料和新型能源。5、基因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资源。每个物种或品种在遗传组织上都可能是唯一的,都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即使是一草一木也应该珍惜,谁能在若干年前就想到中药天花粉的蛋白质不仅能治愈绒毛膜皮癌,而且还是治疗爱滋病的良药?人类未来还会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挑战,那些看来毫无用处、微不足

认识生物多样性

认识生物多样性 教学目标: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识记)。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B:识记)。 3.如何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B:识记)。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40亿年生物进化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生物多样性给我们提供了食品、医药、衣服和住房等,它不仅是农、林、牧、副、渔业经营的主要对象,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在保护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我国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1)物种丰富。中国有高等植物近3万种,其中在全世界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中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种数近14%。 (2)特有属、种繁多。高等植物中的特有种最多,约17 3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7%以上。6 347种脊椎动物中,特有种667种,占10.5%。 (3)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保留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部分。如松杉类世界现存7个科中,中国有6个科。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中国有药用植物11 000多种,牧草4 215种,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30属2 238种。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 938个品种和类群。 (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中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分为森林212类、竹林36类、灌丛113类、草原55类、草甸77类、荒漠52类、沼泽37类、高山冻土、流石滩植被17类,总共599类。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承接: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严重损失早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制定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一系列保护措施,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初见成效。1987年公布的《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是我国第一部自然保护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总体战略和基本原则,并且提出了一般性对策。我国十分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有33个研究所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环境保护部门也建立了草原、荒漠、湿地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监测站。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普法和科普教育,以立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为一村一名大学生专科开设的课程。课内学时90,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较深的了解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基本掌握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农村能源利用与环境,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与防治,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标准,清洁生产与绿色食品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要求。 考核难度及梯度对应于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时分配

二、教材 1.文字教材 《农村环境保护》---李国学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 《农村环境保护学习指导》光盘两张,为重点讲授型,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国学教授主讲,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教学环节 1.电视课 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本课程主要讲授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面授与自学 面授课应依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音像教材的内容进行启发式讲解、讨论。 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电视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应认真领会教学要求,完成教材中的习题。 3.考试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考试题目应符合大纲的要求,覆盖面广,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的梯度按照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 第三部分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村农业与环境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一个也不能少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05-05-20 【字号:小中大】 红树林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物种。图为湛江沿海的红树林。(易蓉蓉/摄) 今年5月22日是第11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变化世界的生命保障。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当前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退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各种开发建设的人为破坏仍在持续,物种生存面临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益严重,生物安全管理亟待加强;生物遗传资源流失问题突出,保护和管理不到位;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急需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为什么要重视生物多样性? 生物界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提供了保持土壤肥力、保障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它关系着人类的安康福祉和文化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了3个部分。第一是生物,包括它所携带的基因。第二是生物在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和周围环境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叫做生态系统,也可以叫生态复合体,包括生态系统和景观。第三是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这些单位是活的东西,靠能量流动、养分循环、水分循环等各种生态过程来维持,如果这些过程停止了,那这个单位就停止了。 其实,生物多样性在过去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以前就开始存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马克平研究员指出,生物多样性价值非常大,一是直接价值,如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等;二是间接价值,间接价值经常被我们忽视,比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 我们往往没有注意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最近几年人们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1997年《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定性的结论。每年全球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折合成经济价值是多少?结论是33万亿美元,而每年全球的GDP加起来大约是18万亿美元。1998年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团做了一个报告《与生命为伍》,内容是生物多样性在生物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这个报告提出一个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资本。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近年才开始重视?因为目前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现在物种的灭绝速度要比自然的灭绝速度快100倍甚至1000倍,这个速度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过去在地质历史上已经出现了5次生物的大灭绝,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恐龙大灭绝,科学家们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期。 保护物种最好是保护其生存环境 单纯的保护物种,最后还是会归于失败。保护物种的最好方法还是保护生存环境。 物种灭绝问题牵涉到物种与生物群落的关系问题。生态系统是物种在自然界长期存在下去的

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作者 单位 摘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是农业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农业病虫害防治以及生物安全等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现代农业框架下,是构建持续、稳定、健康、高产的农田生态系统, 持久控制有害生物的金钥匙。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调节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进行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 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将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在我国植物病害综合治理进行综述,分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的原理,阐明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植物病害控制;生物防治;原理和方法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control diseases Abstract:Agro-biodiversity play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 it is the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 resources exploitation,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the biological safety. Agro-biodiversity is a key to the stable, healthy, productive, sus-tainable field ecosystem and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pests. It has attracted increased att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ystems engineering to regulate the biodiver-sity in agro-ecosystems. 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in China, and analyze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nd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Key words:Agro-biodiversity plays;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Plant disease management;Biological control;Principle and method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及其与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是是地球上所有物种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和物种变异性的多样化,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食物及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的总称,包括农业种质资源与基因多样性、农田生物物种多样性(包括半家化栽培种、栽培种和受到管理的野生种)、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和农业景观多样性[1]。近年来,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其保护已经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研究热点。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① 章家恩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州 610642) 摘要 对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态势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化、农业单一化耕作与驯养、农业物种的过度开发利用、外来物种的引进或入侵、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是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威胁,同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农业 生物多样性 生境破碎化 中国 Presen t Situa tion,L oss Causes and Con serva tion of Agr icultura l B iod iversity i n Ch i na.Z hang J iaπen (In stitu te of Eco logy,Sou th Ch ina A gricu ltu ral U n iversity,GUAN GZHOU510642):R u ra l E co2E nv i2 ronm en t,1999,15(2):36-40 Abstract A gricu ltu ral b i odiversity is i m po rtan t bu t w as neglected in Ch ina.T he p resen t situati on and the trend of agricu ltu ral b i odiversity in Ch ina are discu ssed and the m ain cau ses of the lo ss of agri2 cu ltu ral b i odiversity including the lo ss,degradati on and fragm en tati on of hab itats,monocropp ing, b reeding and dom esticati on of an i m als,over2exp lo itati on of som e species,in troducti on and invasi on of fo reign species,environm en tal po llu ti on and global changes have been analyzed.A series of con servati on coun term easu res of agricu ltu ral b i odiversity in Ch ina are pu t fo rw ard. Key words agricu ltu ral b i odiversity,hab itat fragm en tati on,Ch ina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物圈环境。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也日益成为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森林、草原、海洋及湿地生物多样性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生物多样性的定量描述、理论及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相比之下,国内外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则较为薄弱,且起步较晚。农业作为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的基础性产业,其生物多样性状况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力、农产品质量及人类的食物安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农业生物多样性理论及其保护研究已是当务之急。①1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多样化的生命实体群的特征,是所有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1,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群落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生境多样性(hab itat diversity)几个层次。就农业而言,农业生物多样性也可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农业利用景观多样性、农田生物多样性、农业种质资源与基因多样性几个尺度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用以描述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组成比例与结构变化,它反映着某一区域农业生产的总体状况;农业利用景观多样性主要刻划农业景观的异质性,包括农业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及其分布格局的变 农村生态环境 1999,15(2):36—40 R u ral Eco2Environm en t ①中美日联合资助合作项目“华南退化坡地绿色食品生产 与增加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部分内容 1998-09-18收稿,1998-10-23修回

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1).

※交流园地农业与技术 2015, Vol.35, No.12249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黄海元 (湖南省湘潭县农业局, 湖南湘潭 411228 摘要:目前农业污染正逐步成为新的重要污染源。农业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农村建设,国家粮食安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并结合工作,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业污染;污染来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222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虽然没有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那么直接,但多种环境状态都遭到了破坏,分别是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 1 农业环境污染类型 1.1 土地资源污染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3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 4位,所以我国的耕地人均面积并不富裕,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用土地的污染愈演愈烈,现代耕种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但这样长期使用农化产品的危害就是土壤结构被改变,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让本身肥沃土壤的产力每况愈下,然后为了提升产力,再次施加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如此形成大量恶性循环,最后将导致 土地彻底不能继续耕种的后果。 1.2 水资源污染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配在全世界一直处在下游位置, 而农耕所用的恰恰又是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就是对未来的下 1代最不负责的体现, 对于农用水资源的污染,化肥、农药、排污和农膜都榜上有名,化肥中的氮、磷、钾

等化学元素会被带进河流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药同样带来的污染同样可怕,由于机械化大面积喷洒,导致农药必须用更大的量才能覆盖到农耕作物上,这样多余的农药会被各种渠道带入到水体河流中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业生产的排污并不是指有毒有害物排放, 而是畜牧和家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壳蛋、血水甚至尸体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让河水变成了死水臭水。再有就是蔬菜大棚的广泛运用,由于其特殊化学构造器不容易降解,不能焚毁这种白色垃圾,无法回收结果污染了水资源。 1.3 空气资源的污染 空气的质量是有众多因素积聚而成的,所以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也应予同样的重视。农业生产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秸秆的焚烧, 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气体,会随着风向漂浮到空气中,甚至形成了可吸入颗粒物。还有一项污染就是农药的喷洒,刚才我们提到过多的喷洒农药会落到河流里或漂浮于空气中进入云层,如果其中的氮元素堆积过多就会产生温室气体形成严重的“ 温室效应” 。 2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1 全面掌握污染情况 长期以来, “ 底数不清” 制约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和农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对策,结果只能是“ 影响工作” 。规划、措施是以掌握农村各类污染源的行业、数量及其分布地域为基础,以了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去向为依据,以农村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膜污染和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程度为参照。要想早发现、早防治、早见效,必须随时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第一手材料,真正全面摸清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的家底,才能有“ 防” 有“ 治” ,防治兼备,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使农业环境污染少发生、早治理并且成本降到最低。 2.2 健全法规增强意识 尽快设立相应的法律来约束环境污染行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还应当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污染的防治法案,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归纳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在分类学上,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和大豆的亲缘关系比与小麦近 B.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比与大豆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小麦和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等级越大,其中的生物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等级越小,其中生物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 【详解】 AB、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由于门比科大,因此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水稻与大豆的近,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比与大豆的多,故A错误,B正确; C、在题干涉及的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C错误; D、小麦和大豆同属于种子植物门,所以它们之间有共同特征,D错误。 【点睛】 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的认识。理解掌握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A.遗传染色体细胞B.遗传细胞物种 C.遗传物种生态系统D.细胞物种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 【详解】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

生物多样性概念

论文概要:介绍遗传,变异,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创造和利用状况。并且,在论述中强调了对这些生物资源的利用要合理适当,要保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遗传,变异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一些内容:1.遗传:是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一代表现的现象。但在遗传学上,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2.变异:生物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它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别。变异有两类,即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现代遗传学表明,不遗传的变异与进化无关,与进化有关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后一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其方式有突变与重组。 突变可分为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某一位点上发生的改变,又称点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子代将出现遗传性改变。发生在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只在体细胞上发生效应,而在有性生殖的有机体中不会造成遗传后果。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前者的后果是形成多倍体,后者有缺失、重复、倒立和易位等方式。突变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产生,也可以人为地实现。前者称为自发突变,后者称为诱发突变。但是自发突变通常频率很低,诱发突变是指用诱变剂(X射线,γ射线、中子流及其他高能射线,5-嗅尿嘧啶、2-氨基嘌呤、亚硝酸等化学物质,以及超高温、超低温等)所产生的人工突变。 3.生物多样性: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另外,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1) 知道了遗传,变异及自然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概念,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来看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是矛盾的但又对立统一的关系。 由于遗传而确保了生物的稳定性和世代延续性,是相对“不变”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变”,它使生物原有的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出新的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