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华文化的反思

对中华文化的反思

对中华文化的反思
对中华文化的反思

对中华文化的反思

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有

着绵延而悠长的历史的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之歌

从那远处的高山深处、大河底端源源不断地传入

炎黄子孙的耳中,进而如同电流一般,瞬间贯穿

全身,直达心底,让无数人为之颤抖,为之惊叹,为之折服!

中华文化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千变万化。虽然

缤纷绚丽,但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它都有其不同的

色调,不同的风彩。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犹如

百花齐放,令人沉醉其中,为他们的思想和胆识

所吸引,无法自拔。唐诗、宋词、元曲。现在各

具特色的散文诗歌等等,无不说明了中华文化这

一特点。然而,中华文明最鼎盛的时期应属盛唐

了吧!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唐朝人更为宽阔的胸

襟和更加开放的政策、心态。各种各样的人,各

种各样的思想在这里汇集。就像我们的邻国日本

也为了学习大唐博大精深的文化派来了一批又一

批的遣唐使,而我们呢,任由他们把长安复制成

奈良。即使是在西方难以生存的教派也可以在这

盛唐觅得一处容身之地。唐代陶瓷,尤其到了唐

末五代,有重要的发展。唐代陶瓷中最重要的是

青瓷、白瓷和唐三彩的陶器。唐代的装饰艺术以

其华丽优美的风格成为时代的特点。由于吸收了

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

然不同。唐文化体系中,包括文学、宗教与哲学、史学、艺术、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医学、百

工技艺等方面作文基本覆盖了当时世界上社会科

学和自然科学的多数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庞大而

完整的文化体系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朝铸就了一段色彩斑斓的文化史,而这只是

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极小的一隅,去让世界

人民为之倾倒,心心念念地向往中国这个神奇的

文化古国,更别说中华文化庞大而绚烂的文化体系,那该让多少人震撼,心甘情愿被他的强大气

场和魅力所淹没。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中华文化也在与时俱进,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传统

的封建思想,繁琐的礼仪讲究都以不符合当今时

代的要求。外来文化的冲击,新一代年轻人对中

华文化知之甚少,人民对文化的漠视,这一切都

使得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文化混乱与文化空洞之中,失去了优良文化支撑的民族注定是去缺乏信

仰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

向伟大复兴最可宝贵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是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通过优

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重新树立国民的民族

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认同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

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这是我们当今每一

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觉悟。

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中学生,我呼吁所有的

中国人一起来弘扬并传承我们博大精深,源远流

长的中华文化,不要淹没在外来文化的大潮之中,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而艰苦奋斗!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总称,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各个民族尽管在地域分布、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中华民族大振兴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主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爱国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自觉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与各个民族特殊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实践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当前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认为,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国家认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义务平等,以此树立和巩固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单一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其次,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可的过程,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塑造起各族人民从心理上、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因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同时,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们坚信,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要坚持“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精神,树立和强化公民意识,克服狭隘民族情绪,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随意上纲上线,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民族问题无原则地“泛化”“强化”和“高度政治化”;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合”而不是“分”,多讲共同性,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三是明确当今中国是现代公民国

文化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文化认同 周述波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发生根源及言说语境 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 事实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现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着,“当社会组织从家庭扩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员的联系纽带从血亲扩大到姻亲观念认同时,氏族成员的认同便已经初步具备文化的内涵。”[2]文化认同“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3]。郑晓云认为,人类文化认同产生源于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祟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代社会问题,则是西方现代性引发的结果,并在西方后现代性影响下日益突出,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开拓,造成了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被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引起了近现代的文化认同现象。“认同作为一个现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5]两次世界大战使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漂泊与散居,也强化了文化认同问题。“所有这些跨越疆界、国家、民族、地区的流动、移居、放逐和迁徙,形成了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散居’现象,并且带来了空前突出的文化身份问题与文化‘认同危机’。”[6]文化认同也与20世纪60年代欧美社会中现代主义衰落、后现代主义来临以及人文领域“文化论转向”带来的文化研究有关。“‘认同’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有着密切关联。”[7]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各种异质文化的接触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中。”[8] 305. [2]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4-265. [3]俞正燮.节妇说. [4][7][10]胡适.贞操问题[J].新青年5卷1号. [5]鲁迅.我之节烈观[J].(署名唐俟).新青年5卷2号. [6][日]与谢野晶子.周作人译.贞操论[J].新青年4卷5号. [8][9]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5·上下身[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3、20. [11]徐仲佳.论《新青年》“贞操问题讨论”的现代性 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06,(1). [12]吴俊编译.东洋文论—— —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522. [13]陈子善.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5. [14]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 1998,(3). (作者简介:徐仲佳,男,山东青岛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6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

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存高远“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二、刻苦坚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 三、乐观进取《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

学习《论语》经典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学习《论语》经典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摘要:文章指出,在教学中运用《论语》经典,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知悉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关键词:论语;孔子;生命 作者简介:程劲海,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实验中学教师。(湖北荆州43400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9-127-03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四单元为例,谈一谈《论语》对现行教材的指导作用。让我们在《论语》的世界中,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 【相关《论语》表述】①“未知生,焉知死?”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③“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等。 【设计意图】本单元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及相应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的定位与存在的价值,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类似的表述还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或“天道远,人道迩”等,所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我们获知更多的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 眼中滚滚奔流的河水、江水,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孔子告诉学生,向前,向前,昼夜不断地向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向前迈进,人生也是如此。就在孔夫子看着流水兴叹时,他给自己,给他的学生,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论语》中, 孔子首先讲求自身的和谐。“三十而立”并不是一个外在的 社会坐标,如用房子、车子、票子、位子来衡量你是否取得

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提起中国文化,我脑中首先涌出的词汇就是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是初高中教科书上对我国悠久文化的特点总结。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早已不再停留在这两个抽象的词汇上,下面我将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主要特点两个方面来谈谈我所理解的中国文化。 首先关于中国文化的形成。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人对自然条件的“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地理环境可以大致概括为: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毗邻茫茫沙漠、戈壁,而西南地区则耸立着世界屋脊。海洋、高山、沙漠这些自然屏障为中国文化的独立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这一点对于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它关系到了文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中国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为其独特的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础,比如其大片平原和充沛的雨水、适宜的气候使得中国农业文明及其发达,而海洋文明则不如西方临海国家那样强大。但文化形成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类对自然的“人化”过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础、中央集权统治、宗法制社会结构、礼乐教化制度、不同地域间的文化融合、宗教的传入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中逐渐确立起来的或者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的“人化”过程,它们是形成中国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不竭源泉。 其次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特点数不胜数,这里我想列举几点我认为比较明显重要的。第一就是具有浓厚的宗法制家族色彩。不同于古印度和古希腊的奴隶制,中国社会是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在这样的制度下,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大世家”、“家长制作风”等等词汇都有所反映。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这样又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三纲五常也可以看成是宗法制家族的产物。在宗法制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的伦理观也逐步形成,所以我认为浓厚的宗法制家族色彩是中国文化一大显著特点。其次我认为相对于海洋文明那种竞争开放的文化特点,中国文化绝对具有本分保守的特点。的确,小农经济基础下的人们安于劳作,安土重迁,并且古代国家政策主张重农抑商,人们大都固守一片土地过一辈子,并不四处走动开拓视野。这种生活模式形成了中国人较保守的思想观念,中国文化便也随之打上了保守的烙印,如中国人的性观念就不如西方国家开放,对于一些新鲜事物中国人也不愿主动尝试。这种保守本分的观念也容易滋长一种自大的情绪,清朝皇帝“天朝之大无所不有”的落后观念就是一个证明。最后我认为中国文化较之其他文化还有一个重大特点,那就是绵延不绝。试比较中国文明与同时期发轫的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古文明,你就会发现大多古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没落甚至完全消失,但中国文明浩浩荡荡上下五千年却在朝代更替、外族入侵等等磨难中绵延不绝。这当然同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密不可分,例如中国历史上因战争而引起的民族融合,就使得汉族文化和外族文化在磨合中互补长短,这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使得中国文化更具生命力,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除了上述我所例举的三个特点之外,中国文化还有诸多特点,如课本上所说的人文传统、尊君重民、中庸协和等等,这些特点我也十分认同,因课本有所讲解故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青年人,我或许还没有很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我一直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为骄傲。平时看到日剧、韩剧里频繁出现的汉字,甚至是韩国首都汉城的改名,我都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极大影响力,至少在东亚文化圈绝对是最有底蕴的一位。希望今后的中国文化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当然坚持原有特色更为重要。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概念 很难定义,学术界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 ?中华文化辞典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 文化认同的意义 ?“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主张以复兴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 ?简单以祭祀孔子,复兴儒家经典为例 ?现在,儒家学说在儒家的徒子徒孙们的鼓吹之下,卷土重来,于是,04年的时候就有400万的儿童被强迫拉去读经,朝气而性灵的脑瓜最先接受的却是经书(小孩子们能读得懂那些晦涩的经典吗?),新儒家蒋庆和王达三等人甚至还叫嚣着要把“儒教”建成“国教”,并写入宪法。最强烈的“并发症”莫过于“祭孔大典”了。现在就开始“预热”,恐怕到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的那天,全国上下免不了会有一场劳力伤财的“祭孔活动”。面对

着如此猖獗的传统大雾,如此后劲十足的热浪,我知道我的言论改变不了什么,但我还是觉得我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一种反对的、冷静的声音。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 ?现代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世界’……现代性的第二个维度是资本主义,它意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2](P16)吉登斯没有提及文化的现代性,其实,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变革。本文所谓的现代性就是指伴随着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在文化领域发生的现代化变革。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以来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在外来文明刺激下发生的,文化上的变革也以外来文化之影响为主导。问题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与社会制度的移植并不触及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对容易“洋为中用”,而文化不仅关乎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深层次的东西 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 ?在全球化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一是“全球化”是否是殖民主义的最新形态?有人提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文化的霸权在全球的扩张;二是是否存在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是否会吞没本土的、民族的文化,使得文化多样性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生态失衡?这些疑虑造成人们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主张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复兴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与纯洁性,来抗击文化的全球化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 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采用总体描述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展示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有一定帮助,并通过此次活动唤醒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大学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大家耳熟能详,而谁又能给出准确理解?对于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御,酒令,歇后语等中华传统文化又会怎样呢?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 青年一代,当出生时,就已经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 要么有严重的误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又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体验,这极为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进行此次调查,旨在唤醒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就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坚。 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及重要意义 1.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中国古代艺术,也包括中国古代史学;既包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包括中国古代宗教与中国古代哲学。 2.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探索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国当代与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当代和未来中国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诚信的高尚情操。 三.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世界多元文化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唯有高擎中华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才能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学的时间是宝贵而又有限的,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更能增强爱国情怀.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我们对不同大学学生进行了采访与问卷调查.本课题从"认同,知晓,态度"三个大方面调查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摘要: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文化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两岸关系,克服文化认同的困难和阻碍,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两岸 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祖国早日和平 统一。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认同;两岸关系;交流合作 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本为一体,台湾文化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妄想海峡两地隔,妄想台独自快活。我且当头来棒喝,台湾无处不中国。”台湾作家李敖2005年访问大陆时写下了《台湾无处不中国》一诗,对此是个很好的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子民,台湾社 会与大陆社会一样都是在中华文化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共同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一直是维系两岸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成 为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因此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可以有力地推动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实现祖国早日和平统一。 一、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范畴,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等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界定和理解。狭义的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时期

形成的,体现该社群的心理、精神、气质和独特追求的生活方式、生存样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的总和。[1]广义的文化则包括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活动的总和,涵盖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科技、宗教、道德、艺术等多个范畴。本文的讨论主 要在狭义范畴展开。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为人类文明史上所罕见。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一方面,中华文化由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诸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百越文化、闽台文化等等)构成;另一方面,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多的区域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统一体,决定了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民族的背后都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没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个 民族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刚健、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努力向上的拼搏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仁厚的精神,要求合理地对待人 际关系、民族之间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他使人们可以在大千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归属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兼容开放精神,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文化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晶,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今年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和不同属性文化历史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及方法等诸方面论述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行进一步阐释,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认知;大学生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hop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llege students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cognition in certain exten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great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Because this year to multicultural influence and impact of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different attribute, university students' value being made a great imp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thoughts and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modern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explanation, at the same tim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gnition problems brought forward some new Suggestions, hoping to on their healthy growth and realize their own value maximization helpful.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erception;University students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教育全球化应用而生,与之同时出现的是对教育全球话带来的影响与反思,包括如何应对全球化教育中的多元与冲突,教育多元与冲突致使现代教育中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危机。笔者认为认同危机与多元化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我国的特殊情况有关。文化的历史属性与教育不可跨越历史的规律,决定了我国文化的独特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我们青年一代,在出生时,就已经处于文化的断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要么有严重的误解。我们这遭遇文化缺失的一代人,面对的这样一种格局,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倒金字塔形状,如果任其发展,将有严重的后果。 尤其是大学生做为国家的未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又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体验,这极为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坚,日后的国之栋梁,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只有加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加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才能提升本国的综合水平,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下,保持自己独树一帜的民族精神。 一、中华传统文化 1.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产生,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

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感优秀作文

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感优秀作文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存的活力。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古人对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动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不怎么尊重。在20世纪中后期,文化革命使得中国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缺陷,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被保留了。然而世界上又有哪个民族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传统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呢?恰恰相反,我们到处可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爱惜和保护。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宫殿,都被保存其原物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和历史文化。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重拾文化自信显得就犹为重要了。不久前,网友陆续把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老规矩搬上了网络,希望它能重新走上文化舞台,有人说这是封建思想在作祟,在这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那些老掉牙的思想早应该被淘汰掉了。而有的人又说,中国的文化古老而又死板,不像外国文化先进。如果说前者的思想有激进之处,那么后者却是一种极度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只觉得异族的文化更优秀,于是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依附在别人的文化下度日,那是典型的失去了文化自信。如此,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像它的文化一样,从此在世间消失。因此,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做的。 对于那些过时了的,可以陈列在博物馆,对于那些还适应时代需要的就好好发扬。如果说“笑不露齿,话不高声”过于拘束,但我们在特定场合不应目中无人地放肆,要让文明的言行举止成为生活的常态。如果在公开场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实在太累,你可以在家里随意放松。因此,不要说这些“老规矩”是死板的文化,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的富有时代内涵的。 记住,民族要有自信心,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必须重拾传统文化,再造中华文明的复兴。

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

2019·04 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 □ 万美容 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018年8月,中山大学詹小美教授、青海大学武永亮教授和青海大学杨玢副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正是着眼于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学术成果。 历史记忆是集体记忆中该共同体所认定的“历史”,民族交融是复合民族共同体族际互动的现实行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文化互动现象,三者密切相关,联结成民族文化认同过程的全景画卷。《“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由康立芳、杨玢和苏泽宇三位博士撰写的《历史记忆认同论》《民族交融认同论》和《文化传播认同论》结集而成。《历史记忆认同论》以共同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与结果为分析基底,紧扣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的结合,系统阐释了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论、演进机制、现实问题和以历史记忆培育政治认同的实施方略。《民族交融认同论》则着眼和谐共生、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民族关系构型,紧扣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的内生逻辑、历史图谱和演进向度,描摹出了民族交融导引文化认同的实然景观、应然趋势,以及民族交融固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文化传播认同论》紧扣文化强国建设场域中的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深入分析价值传播导引文化认同的认知判断、情感投射和价值博弈,聚焦信息共享社会化进程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刻阐发了中华文化认同进程中人们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意图表达、信息传递和价值共享的生动过程。虽然三本著作分别聚焦历史记忆建构、民族交融达致和文化传播拓展三个方面,却是对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问题所进行的极富意义的系统性探索。 《“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的出版,对探索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载体,对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对丰富和完善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值得关注和推介的一套重要的学术著作。 《“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三本著作从历史记忆、民族交融和文化传播的不同维度,关注培育和固基中华文化认同,以增强中华民族成员的“文化自信”,筑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精神力量,体现了直面现实的问题导向。第二,具有强烈的跨学科意识。《“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将历史记忆、民族交融和文化传播等核心范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入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彰显了广阔的学术视野,“解答”和“解决”了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三,具有高度的方法素养。丛书的三位作者遵循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进路,对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与分析,规范地选择和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第四,具有严谨的学术品质。《“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是詹小美教授、武永亮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三本著作都是在团队青年成员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反复修改、补充和完善而成,在学术观点、框架结构、文字表述、文献注释和标点符号等方面都经过反复校订,发扬“工匠精神”,力求“精益求精”,是这个学术团队讲求学术规范、追求学术品质一贯风格的又一次体现。 专著的出版只是学术研究的一个新起点,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永远在路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毋庸讳言,《“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的作者都是青年学者,三本专著都还留有完善空间和创新可能,在研究的深度上也有待进一步拓展。期望三位作者以著作出版为契机,不忘学者初心,牢记学术使命,持续在“中华文化认同”这一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作者简介:万美容,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 责任编辑 罗 佳 96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 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 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辞典中把文化认同的解释 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 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 ,研究它对海内 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 的国家观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 ,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 ,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英勇抗敌的奋斗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人生理念等 ,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 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民族美德 ,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 ,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感召力和凝聚力 , 从而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有利于华人华侨生存和发展的

传统伊斯兰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渊源的认同

传统伊斯兰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渊源的认同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传统伊斯兰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渊源的认同 清初伊斯兰大学者刘智曾说:(伊斯兰之教道)“虽载在天方之书,不异乎儒者之典,遵习天方之礼即犹遵习先圣先王之教也。圣人之教,东西同,古今一。”1 《天方正学》是一部中国伊斯兰教译着,原文为阿拉伯文,由清代伊斯兰着名宗教学者蓝煦翻译为汉语。译者在例言中称:“回、儒经书,文字虽殊而道无不共,语言虽异而义无不同……知回、儒两教,道本同原,初无二理,何必拘泥语言文字之末,而疑其有同有不同耶” 这一番话可称得上“以儒释伊”的中国伊斯兰宗教大师们的共识,并广为正统派穆斯林学者和群众所接受。 此经典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有这样的记载:“天方努哈大圣人出世,居克尔白…聪明睿知,承继天方道统,兼为天方国皇王,生子三人,长撒穆,中哈穆,少伏羲,其时七十二国皆遭洪水之难…命伏羲率诸臣工二十四人治东土,都于赤泥阵。昆仑东来十二万里顺流东下也,伏羲制易,着六书,因天干地支造甲辰以定岁时,建寅为岁首,为太昊皇帝,道传阴康,封之为神农,乃继位为炎帝…伏羲天方之道,自昆仑发源而来也,道授神农而黄帝得之,尧舜禹汤继之…赤泥国大圣文王周公孔子着周易以明天道,老子着道德经,曾子着大学礼记以言人道,子思着中庸以言至道,孟子继之矣,皆相继伏羲之道统也”。 文中提到的“天方努哈大圣人”,就是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内整个天启宗教体系所公认的大先知,汉译版《圣经》中称其为“诺1《天方典礼》自序

亚”,在宗教学界他被认为是第二代人祖。他的事迹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基本一致的记载: 真主(基督教称上帝)给努哈圣人降下启示,派遣他去教化他的民族,将他们引上正道。结果,努哈圣人倍受族人的嘲弄和欺辱,多年劝化收效甚微。绝望之际,他祈祷真主降下天灾以惩罚他的民族,真主随准其所求,连降四十日暴雨,整个世界为洪水淹没。努哈提前得到真主的启示,造好巨船。洪水泛滥时,他和家人及少数追随者在船上随波逐流。洪水退去,他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天方正学》对《古兰经》中有关努哈圣人的故事进行了补充:努哈(诺亚)大圣有三个儿子,三子伏羲2带领二十四人,被努哈圣人派往昆仑山以东治理残余的洪水。“伏羲制易,着六书,因天干地支造甲辰以定岁时”,建都于赤泥阵,世人称他为“太昊皇帝”。后来,他把自己所传承的“道”传给了阴康,赐给他“神农”的封号。阴康继承了伏羲的王位,世人称之为“炎帝”,炎帝之后有黄帝、尧、舜、禹、商汤相继传承着伏羲之“道”。后来赤泥国圣人周文王和孔子相继完成了《周易》以阐明“天道”,老子着《道德经》,曾子着《大学》、《礼记》以阐明“人道”,子思着《中庸》以阐明“至道”而被孟子继承了。他们都继承了伏羲的道统。 中国传统伊斯兰着名苏菲导师和领袖马元章,在其所着的《道统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道统的历史传承有着更加深入的阐述: 2《圣经》中称为“雅弗”,阿拉伯语称为“雅伏羲”,和汉语称呼基本一致。

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追求理想的象牙塔关心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作者:PING 一、内容摘要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内容、形式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国传统文化网甚至直接在自己的首页直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作为中国未来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柱的大学生,若要追求理想的象牙塔、若要更好地为中国现代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就必须关心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把关心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作为大学生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 二、关键词 理想象牙塔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谐社会贡献素质修养 三、正文 首先,下面是我为这个主题在问卷星做的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作者:PING 时间:2010年12月9日调查背景:参考资料 调查方法: 开始时间:2010-12-8 结束时间:2010-12-9 样本总数:62 份 原始数据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28279219.html,/report/554447.aspx 数据与分析: 第1题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第2题您所学的专业是[单选题] 第3题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的认同感是[单选题]

第4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您最认同的是[多选题] 第5题如果您认同中国传统节日,那么您最认同的传统节日是[多选题]

第6题您对“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的态度是[单选题] 第7题您担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会出现断层现象吗[单选题] 然后,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的认同感的百分比是95.2%,对“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的认同感的百分比是91.9%。这样的结果表明什么问题?我觉得可以这样进行解读。在日常生活、交流和学习中,很少听到大学生提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表面上看当代中国大学生似乎并不关心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但是,根据这个百分比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还是有相当高的地位的。只是这个思想意识并没有提升到可以用以指导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本身罢。而这恰恰是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向进行调查研究的原因所在。 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之一,我想提出一个鄙见就是:追求理想的象牙塔,关心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我之所以想要这样强调其根本目的就是想要从思想意识的高度引起中国大学生们对国学、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并希望能够用这样的思想意识去指导对理想象牙塔的不断追求。追求理想的、真正的象牙塔,就要学会关心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为什么说追求理想的象牙塔就要关心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呢?因为我发现当下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似乎都可与大学生搭上关系,无论是就业还是生存状况等,大学生已经是公认的弱势群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于其中的原因就我个人的知识面肯定是无法面面惧到地进行论述的,在这里只略书鄙见。 就大学生的电脑使用现状而言,有个挺滑稽的说法:男生把电脑变成了游戏机,女生把电脑变成了影碟机。虽然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但是,我觉得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能反映大学生的一些生活状态的。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就特别强调人格,崇尚气节,重视情操,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情怀;《论语·子罕》载“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