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与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

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与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

 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与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
 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与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

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与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

侯崇文

理论背景

前面我们讨论过犯罪学早期的古典学派、生物时证学派以及心理实证学派,我们知道这些学派的理论对于社会秩序维持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保守的,他们反对冲突与对立的社会,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大家的共识,大家要共同来建立一套社会契约。

除此之外,早期的学者也强调以个人作为分析的单位,犯罪是个人造成的,个人要为其犯罪负起责任来。在探讨犯罪原因时,从个人自由意志,理性决定的角度,或者从缺陷个人基因或个人心理的角度了解,而有关犯罪预防的策略则强调以「治乱世用重典」的精神处理犯罪者,把他们监禁起来,让他们不再有犯罪机会,让他们受到惩罚,也让他们害怕惩罚,而不敢犯罪。

在早期学者中,对于偏差行为或犯罪行为的解释,能脱离早期实证学派以及古典学派理论传统者,应该是Marx与Durkheim。Marx的冲突理论虽然很少谈到犯罪与偏差行为,但是他提及资本社会与犯罪的关连,他也提及犯罪在强化资本社会阶级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都属于社会结构性因素,他们是社会表层各种特性的源头。

至于19世纪末期的社会学家Durkheim也强调结构的重要性,他提出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Durkheim认为古典学派,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解释与犯罪事实的解释无关。Durkheim把他的研究重心放在社会的情境,社会团体的解组与犯罪问题的关连。对Durkheim来说,犯罪不再被认为是一个个人的行为,犯罪被视为是一个阶级,一种角色与地位、一种社会结构上的问题。

简单的说,犯罪学在Dukrheim之后,探讨的重心逐渐的脱离以个人做为分析的单位,而进入了一个强调社会制度,强调社会结构的解释,用鉅观的角度来分析犯罪问题。

社会学家Durkheim的观点是社会学分析犯罪问题的先驱者,是犯罪社会学的入门理论,当今许多犯罪学理论有关社会秩序的思考,或者偏差行为何以发生的解释,都受到Durkheim的影响,在此我们有必要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

Durkheim的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

首先来谈Durkheim的生平背景。Dukheim生于法国,在西元1858年,当他 13岁时,他接受传统犹太教的洗礼,其后,他对于天主教感到兴趣。然而,

他对于宗教信仰的兴趣持续并不长,很快他对宗教完全没有兴趣,而成为一个哲学上所谓的不可知论的学者(Agnostic)。Dukheim这些宗教的背景后来关系到他对社会秩序如何维持的看法,也关系到他对于社会事实,对犯罪,甚至于对宗教的解释。

Durkheim对于社会秩序的解释有他独到之处,他的论点带有相当程度的宗教思想,他强调凝聚力,也强调社会规范的明确性,而如果这些维持社会秩序的要素丧失了,社会便呈现出迷乱与犯罪。

Durkheim较为著名的理论是他提出了社会事实(social facts),而社会事实对Durkheim来说是不可能单独的存在,相反的,社会事实与其他的社会事实彼此相互互动,相互关连,社会事实的本质与功能被外在的,以及其他一些结构性的压力所影响。

Durkheim兴趣于团体与社会结构,并认为这些因素左右一个社会事实。Durkheim对于一个人的特质,例如:他是不是会犯罪,他个人的心里特质等,并没有特别感兴趣,他比较兴趣的是一个团体,或者是一个社会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因此,他所强调的是一些比较大的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结构的现象,这些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Durkheim较有名的研究报告是自杀论,他曾经比较在不同的团体、不同的社会间犯罪率的差异。透过对于这种实证的资料的分析,以及透过比较的研究,Durkheim看到了社会情境与结构性因素如何解释社会事实,例如:一个社会不同整合程度对自杀率(它属于一个社会事实)的影响。

以下说明Durkheim的犯罪社会学理论观点。

犯罪功能论

Durkheim对犯罪学的贡献是他提出犯罪功能的论点。Durkheim说犯罪是正常的,犯罪是功能的。今日许多社会学家都谈到犯罪的功能性,而Durkheim是早期学者中明确提出犯罪功能论的人。对一个社会而言,Durkheim认为犯罪事实是健康的,犯罪可以强化社会凝聚力,维持社会的集体情感,而社会如果没有犯罪,那将是不可思议的,这社会将无法建立共识,或者法律与社会规范,这个社会在外力的冲击下将会很容易分崩离析。

Durkheim的犯罪功能论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犯罪导致社会的凝聚力,第二:犯罪是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力量来源。

犯罪的发生将引发社会的不安,尤其是暴动,将让人担心生命与财产的安全。这让人们会去思考,更正确的说会去反省,我们的社会出了什问题?我们的社会结构是不是有问题?是否健全?人们对犯罪所带来的担心与恐惧,导致了人们必须面临到结构重整与调整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犯罪将造成社会变迁。

无疑的,犯罪冲击社会解组,而社会解组更是社会重新组合必备的条件,也因此,一个社会要有改变,要有进步,犯罪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件。

社会秩序观

社会秩序如何维护?Duriheim认为一个社会秩序的维护靠的是社会的集体情感与社会规范。集体情感强调它必须是多数民众主观的,自己愿意接受的生活方式或者法律秩序,这里Durkheim的社会秩序观带有社会契约论的色彩,民众必须认同社会的情感,当社会生活松绑时,人们是否更能满足于现状呢?或者,当人们不被社会规范限制时,人类是否不可能再有快乐呢?偏离社会规范是否会增加或者减少社会病态问题呢?

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Durkheim的理论解释较为重要,一直在学术界里被推崇,其影响也较大。以下说明Durkheim 的理论。

迷论理论

Durkheim(1964b:202)曾经批评社会契约理论,认为社会契约论与社会的事实脱节,社会契约论的观点没有办法为自己辩护(defend)。因此,Durkheim 的观点来自社会的情境,来自每日的生活,他特别提到社会的规范,并认为社会的规范约束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生活在强迫性的社会分工之中。

Durkheim 在自杀论一书中,他强调,快乐的社会生活往往必须视个人的欲望以及满足欲望的机会两者之间能否平衡。也就是说,探讨欲望以及达成那些欲望机会两者间如何平衡的问题。Durkheim强调,人类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因此,如果不加以限制,则这种的欲望会持续的增加,永无止境的发展。

此外,Durkheim也主张,除非这些的欲望压抑到某一个水准,人们可以达成,否则人类一定会出现永远的混乱。

对Durkheim 来说,为了逃避无法达成的人类欲望,人类的欲望必须加以控制,也因为人类不能自己志愿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因此,外来的规范力量必须建立。这种限制的力量是社会的,社会中的法律限制了人们行为的范围。人们也依赖社会法律来限制他们的欲望,并使他们欲望所实现的能被广大的社会所接受。

因为人类不愿意自愿的来限制欲望本能,我们必须利用外来的力量才能有效的抑制这种欲望,因此,人们借由社会规范,借由法律以及惩罚来限制那永无止境的欲望,并且使他们的存在得以被接受。

大多数的情况下,社会规范的限制十分清楚,大多数的人也能遵守规范。但是当社会发生动荡,尤其是经济上发生危机,人们会发现他们处在混乱的情况,这时,人们行为的种种限制就变得相当的模糊了。

如此,Durkheim迷乱指的是社会情境的迷乱,或者没有规范的状态「a state of norm-lessness」,「没有法律的状态」(a state of lawlessness)。也可以说,迷乱是指社会规范的破产(breakdown of social norms),社会的道德意识(moral consciousness of societies)对人们的活动失去了约束力量。Durkheim认为,当社会上出现了迷乱,例如:突然的社会变迁,或者巨大社会事件,这时传统的社会规范不再能够约束人的行为,其结果便是迷乱与犯罪的出现。总之,Durkheim

强调,社会的迷乱增加,不舒服与失望会增加,病态的现象也会增加,例如自杀的社会现象(更正确的说,社会事实)。

迷乱与自杀

Durkheim探讨迷乱与自杀问题的关连,他认为自杀为一种社会事实,也强调自杀与社会情境、社会迷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自杀论一书中,Durkheim 强调:自杀与社会的分工程度成反比的关系,社会越分工,社会的整合程度越高,自杀率就低;相反的,社会迷乱,分工的功能丧失,社会整合程度就越低,这时自杀率就特别的高。Durkheim并以实际的数据来显示社会迷乱与自杀率变化的关系。简而言之,自杀是一个相当个人的现象,但却是受到整体社会情境,社会整合程度的影响。

建立在迷乱理论的基础上,Durkheim提出了三个类型的自杀,他们都与迷乱有关。

第一,自我的自杀(Egoistic suicide),当一个人不在发现他生存的基础时,便会出现自杀。这类型的自杀源于社会缺少对个人的压力,以及他看不到生存的意义时。第二种的自杀称为利他的自杀(Altruistic suicide),当一个人存在的基础超过了他个人的生命价值之时,便会出现利他的自杀。最后一种的自杀为迷乱的自杀(Anomie suicide),它指一个人的活动缺乏了规范,他的行为没有受到太多约束的自杀。当社会的影响逐渐消失时,社会的力量控制不了我们的欲望,这类型的自杀便发生了。

总之,Durkheim 在法国社会长大,看到法国大革命的混乱,以及人民自由的问题,他的理论很明显的充满着辩证论(dialectical)的观点,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人类本能的驱力与社会规范的对立。Durkheim强调当个人过度膨涨个人的欲望,致使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减弱,甚或消失,社会问题将接踵而至。迷乱理论探讨人类期望,社会结构情境与偏差问题等彼此间的互动与关连,当社会对于人的生活的种种限制松绑时,这会产生迷乱,对人的行为将造成影响。毫无疑问的,Durkheim对于欧洲社会自杀率的分析对于犯罪学的理论后来的发展贡献很大,他的理论被广泛地用来分析偏差行为,包括:酗酒、药物烂用,以及犯罪等。

Merton的迷乱理论

另一位迷乱理论重要的社会学者是莫顿(Robert Merton),Merton使用迷乱一词来表示社会无规范的状况。

Merton较为著名的是他提出社会结构与迷乱的理论,他的观点是功能论的,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持的基本假设与Durkheim是相同的,只是Merton虽然同意犯罪是社会正常的,但他并没有去谈犯罪与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变迁的功能关系,相反的,Merton强调社会结构,尤其是美国社会结构如何带给人们生活的压力,人们在财富以及工作机会的分配结构本身上很有问题,这也是造成犯罪的发生,而且造成一个社会有犯罪出现的主要原因。

Merton区分出两个中要的社会元素,其一为他所谓的「文化结构」(cultural structure),它指任何社会有一些该社会所定义为值得每个人去努力的目标(goals)。另一个则为「制度化的方法」,它指成就那些文化目标的方法。

依据Merton的说法,迷乱来自文化上强调以合法的方法达到成功,达到文化所界定目标的重要性。然而,社会结构自身并非能令人满意,社会结构有其缺陷,尤其是当一些的社会成员,例如:贫穷者,某些少数的族群,他们从各种的媒体上学到成功与赚钱的重要性,而同时,他们也亲身的经历到以合法方法达到成功的困难,在这种的背景之下,他可能的结果便是出现迷乱的情况,也是后来成为他们犯罪的先决条件。总之,当目标与方法之间出现了差异,一种迷乱的情况便出现,而这时,个人便毫无选择,他必须发展出自己的适应迷乱的方法来。

Merton的理论要点摘要如下:

(1)多数社会成员社会化了共同接受的价值观;

(2)共同价值观教我们两件事:一是文化目标,一是社会手段;

(3)如果目标与手段不等,就很容易产生迷乱情境;这是从事犯罪活动的必备条件;

(4)在一个失序的社会中,达成目标的机会人人不同,通常并不平等;

达成文化目标自然会对个人产生压力,社会中的成员就必须思考以各种的管道,解决这种压力,称之为调适的方式。

Merton提出了五种个人适应迷乱情境的方式,其中遵从型是唯一正常的适应方式,其他的则都是偏差的,或者犯罪的。

以下是五种的适应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遵从型者,他们的行为合乎社会期望,也为社会所接受。这种人借著努力、教育、以及延迟满足等方法,也就是透过合法的方式来达到成功。

第二种适应方式是犯罪的,称之为创新型者。这些人拒斥合法方法,他们却以社会所不容许的方法寻求快速的成功,并克服自己面临的问题。经济犯罪属此类者不少。

第三个类型为:仪式型(ritualism)。这种人拒绝承认目标,但只把注意力放在手段上。这些人把工作当成铁饭碗,墨守成归,工作本身成了个人唯一的目标,这种人对公司生产方面的贡献可说极端的有限。

第四个类型为退缩型(retreatism)。退缩型的适应方式,这种人不承认目标,也不承认手段,他们用「退出」来解决自己的挫折感。一些对公司不满者,常用这种适应方式便是一个例子。

第五个类型为叛逆型(rebellion)。这种人反对文化目标,也反对合法的手段,他们希望社会能够彻底的改革,这时就需要靠革命的方法。当然如果革命能成功,他们的文化以及他们的手段都会被合法化。

近代版的迷乱理论--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

Merton提出结构所引起的紧张,进而导致偏差与犯罪以后,Albert Cohen 与Cloward and Ohlin等,曾经以Merton的理论做为基础,也相信人们追求成功的文化价值,并发展出有关于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理论,犯罪学称之为「犯罪次文化理论」。不过,Durkheim与Merton的迷乱理论却寂静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1992年,有一位年经的犯罪学者Robert Agnew再度肯定迷乱理论在解释犯罪行为上的价值,他提出了一般化紧张理论(A general theory of strain theory),这论文发表于犯罪学期刊上。Durkheim与Merton的传统后来未能受到犯罪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在于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尤其美国犯罪学走向以实证资料来发展理论,致使犯罪学迷乱理论的发展受到明显的限制。

Agnew的理论不同与Durkheim,也不同于Merton。我们知道Durkheim与Merton这两位古典的社会学者用鉅观的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讨论社会的迷乱如何影响犯罪的发生。Agnew却跳脱了这种的思考,他看到的是个人层面的迷乱,个人因为阶级与经验,产生了压力与紧张,成为容易犯罪的主因。也就是说,迷乱来自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Merton是一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学者,他认为社会结构底层者,也就是低收入者,他们经历的挫折与压力最大,他们在社会的文化目标与用合法的手段间达成目标两者之间的对立,他们似乎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他们经历的是一种结构性的紧张与迷乱,这也是他们后来走向偏差与犯罪的原因。

gnew对于这样的解释并不表赞同,他发现各阶层都有不良少年的问题,如此,鉅观的结构紧张并不是犯罪的主因。此外,他也认为一个人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却无法达成这样的期望也没有导致偏差或犯罪。因此,Agnew将他的理论的焦点放在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上,并认为压力与紧张是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任何经历压力与紧张的人,都将关系到他们后来可能的犯罪行为。

再者,Agnew是这个时代的人,也与今日多数社会科学家一样,相信行为是可以测量的,可以操作性定义的。Agnew便用两种的方法来测量紧张,其一、主观的方法(subjective approach);其二、客观的方法(objective approach)。主观的方法乃是直接问:「是否你不喜欢你被对待的方式?」(whether you dislike the way that you are being treated?)客观的方法是问个人对于各种引起紧张的来源,包括:朋友、家庭、以及社区等的反应。

Agnew将这样的压力与紧张分类,并探讨他们与少年偏差行为的关系。

Agnew的紧张理论最强调所谓的「负面影响状态」(negativ affective states)。所谓「负面影响状态」是指因个人负面或有破坏性的社会人际关系而

产生的愤怒、挫折、不公及负面的情绪等,这是一个人因为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导致犯罪发生的状态。

Agnew指出负面影响状态的发生有下列四种情况:

1、因未能达到正面评价的目标(failure to achieve positively values stimuli)而产生的压力。

这种压力与Merton所强调的是一致的,因文化目标与文化手段问的差距所产生的紧张、压力,举个例来说,当一个年轻人因缺少职业或教育资源,而无法达到社会上所期盼的财富或声名时,紧张便出现。

2、因为期望(expectation)和个人成就(achievement)间的差距所产生的压力。

这里乃是指一个人由于他和别人比较,觉得在各方面均不如别人,例如:别人的成续比他好、比他富裕),这时压力、紧张便产生。

另外,个人的期望和实际的成就,两者之间往往产生差距,也是压力与紧张的来源,例如:虽然自己进入大学就读,但仍不能像其他朋友一样进入名校就读,如此,压力、紧张便自然的产生。

再者,自己感受到不公的对待也是压力与紧张的原因,这会造成个人犯罪、偏差,例如:可能会逃家、游荡或者暴力攻击他人。

3、由于个人正面评价的刺激的消失(the loss of positively valued stimuli)而产生的压力。

我们知道,失恋、亲人死亡成重病、失业、心爱的人死亡或搬家、父母离异等均是个人正面评价之刺激的消失,这些都是压力的来源。Agnew认为这会使青少年企图寻求补偿、报复或找回已失去的正面刺激,因而犯罪。

4、由于负面刺激(the presentation of negative stimuli)的出现而产生的压力。

这里指的是一个人经历到被虐待、疏忽、犯罪被害、体罚、家庭冲突、学校生活挫折,以及其他各种生活压力的事件,这些对一个人来说都会产生痛苦,都将是紧张、压力的直接来源。Agnew认为这是犯罪与偏差的导因。

根据Agnew的说法,紧张是可以测量的,当紧张的经验多、强度大,这时对于犯罪及偏差行为的影响就愈大。而每一种紧张均可能增加个人负面的情绪,例如:失望、挫折、恐惧和愤怒等,此外,也会增加一个人受到伤害或不公平对待的感受与认知。Agnew认为这些都是后来发生了犯罪、暴力或攻击的主要原因。政策的建议:

想一想Agnew的紧张理论有哪些政策的建议呢?Agnew自己提出很多很多的建议,而你自己会有什麼建议呢?

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研究》结题报告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容乐观,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需要在学校期间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因此,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与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概况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的探讨数不胜数,古人曾以“立业成家”作为人一生当中的两件大事,可以看到,职业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同时需要认识到,这种素养的具备绝不是朝夕可获的,因此,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系统的研究,促进大家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为指导,以现代社会对劳动者职业素养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中职教育的实际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形式,优化教育实践,完善教育评价等活动,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构建一套切实可行,又高效能的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与管理模式。(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课题研究思路 通过开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等的调查研究,充分认识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本校实际和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六项子课题分类研究,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形成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都较强的基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中职育人模式。 2.课题研究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3.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了解企业中人才素养的现状和对人才素养的期待,了解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培养方式,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做到在行动中研究。 (3)个案研究法。以学校各专业为例,把研究点分解到相关班级、学生和相关企业。 (4)经验总结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成功实例进行系统分析,使研究成果上升为系统、科学的经验和理论。 二、研究内容 (一)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模式研究 该模式侧重于通过德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寓德育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寓德育于规范的常规训练之中,寓德育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通过课堂教学(职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等)、常规训练(3q7s管理活动、道德实践周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行为习惯。

罗伯特·阿格纽的一般紧张理论.

罗伯特·阿格纽的一般紧张理论 犯罪学是一门常常伴随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方面而变化的学科。随着社会气候的变迁,许多理论兴起和衰落。紧张理论的命运也不例外;不过这个理论由于晚近犯罪学的发展而获得新生。罗伯特。阿格纽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称之为一般紧张理论,以此将一种在几十年前销声匿迹的理论赋予了新的前景。一般紧张理论定义了紧张的大小,紧张的主要类型,紧张和犯罪之间的联系,对紧张的处理策略,犯罪行为和非犯罪行为的决定因素,以及与这个理论的政策建议。一般紧张理论也能用于解释团体之间的犯罪的差异,例如男性和女性犯罪率的评估。尽管在这个广泛的理论上,还有许多研究工作需要展开,但是罗伯特。阿格纽的一般紧张理论在其理论先驱的基础上显示出巨大的改进。传略罗伯特。阿格纽于1953年12月1日出生在新泽西州亚特兰大市。他从新泽西州新布伦斯维克的Rutgers学院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社会学文学学士学位。接着,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查普尔希尔校园获得社会学文学硕士学位。1980年他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犯罪紧张理论的修正》。自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罗伯特。阿格纽在埃默里大学任教,专门从事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课题为青少年犯罪,犯罪学,以及犯罪和越轨。(Agnew,1997b:1)。罗伯特。阿格纽最近参与的一些专业项目和社区服务有《理论犯罪学》副主编职务,在亚特兰大的“Not Even One”项目的咨询委员会任职,并在刑事司法科学学院的项目委员会任职。他是1997年埃默里大学首届社会科学部“杰出教学奖”的获得者。这是罗伯特。阿格纽获得的第二个教学奖;其第一次是1993年在社会科学系获得的“优秀教师”。他编写了两本书,撰写或者合作撰写了四十余篇文章。他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有关犯罪,社会心理学和方法论的。更具体地来说,他的工作集中于其犯罪的一般紧张理论(Agnew,1997b:1-7)。紧张理论的历史紧张理论是从杜尔凯姆和默顿的著作中提出,并从社会反常状态理论中发展起来的。杜尔凯姆关注的是社会限制的减弱和在个人层面上产生的紧张,而默顿研究的是存在于社会中个人的目标和规范之间的文化失衡。社会反常状态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社会反常状态的微观方面,表明社会在对目标进行限制和对个人行为进行调整时无能为力。社会反常状态的微观方面,也称为紧张理论,是有关源于社会崩坏的越轨行为的可能性的增加背后的原因。根据社会反常状态的微观方面,社会调整的减弱对实施越轨行为增加了压力(Agnew和Passas,1997:2-3)。Agnew和Passas(1997:4)指出了社会反常状态的宏观层面和控制理论相似性,但是断言紧张理论的微观层面应当与控制理论分开考虑。Agnew (1992:48)也将紧张理论与控制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进行了比较。这些理论的差别在于他们强调的社会关系的类型和他们建立的动机。控制理论建立的前提是社会的崩坏放纵了个人实施犯罪,紧张理论关注的是施加给个人以实施犯罪的压力(Agnew,1992:49)。社会学习理论是基于导致对于犯罪的积极观点的团体的力量(Agnew,1992:49)。根据紧张理论,个人的越轨是作为他人的消极对待的结果被引起的,而这种引起愤怒和挫折(Agnew,1997a:31)。然而,控制理论是基于缺乏与非越轨的他人的关系有效关系,社会学习理论是基于与越轨的他人的积极关系。(Agnew,1992:49)。紧张/社会反常状态理论的流行由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政治气候和缺乏研究人员提出经验性的证据而衰落了(Agnew和Passas,1997:4-5)。支持这一理论的数据的缺乏可能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徐国庆博士 一、当前职教课程改革的迫切性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案例

反思:1、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汽车构造与维修”;2、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什么这么糟糕 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主要问题:1、学问化;2、缺乏统一的逻辑学科课程仅仅是现象问题。现有课程的本质问题是“学问化”,即在“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把实践仅仅看作为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把实践看作为理论的附属品。正确的关系应当是理论服务于实践。 为什么不能先为实践储备足够的知识? (1)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种书生是天生成的才具,能对于书本子上的学问有趣味。其余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五官接触的、能够实做的事体才有趣味,书本子上的趣味是没有的——杜威 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建构主义 (2)职业知识的工作结构表征方式 因此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心并非要否定知识,否定理论(当然需要根据新的原则对理论做出取舍),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不是实践课时的多与少),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 要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仅仅对理论知识的深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 二、从教学论到课程论 (一)何为课程 西方:课程即跑道。 中国:功课(内容)及其进程(组织) 课程的特征:方向性、过程性

(二)课程论兴起的原因:1、课程是制度化教育的产物,是教学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的需要。2、近代课程理论发展的结果。 对学科课程理论的突破使人们意识到,仅仅对课程内容做些删减,或对编排顺序做些调整是不够的,还不能充分体现人们对教育的新设想。改革还必须触及一个上位问题,即按照何种逻辑来设置课程。 (四)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是方案,教学是实施。 老师应当教“课程”,而不是教“教材”。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管“课程”,而不是仅仅是管“教材” 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内涵 项目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做,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 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默顿的紧张理论

默顿的紧张理论 默顿的思想渊源主要是西方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论和法国社会学家杜尔海姆关社会失范理论的思想。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是在“机械连带”和“有机连带”二分的社会模式理论之下展开的。其认为,在机械连带的社会中,几乎没有社会分工,社会的团结是以其成员的一致性为特征;社会中的每个社会群体都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对隔离,基本上是自己自足的。而在有机连带的社会中,社会劳动高度分工,不同的社会组织相互依赖;社会团结不再以成员的一致性为基础,而是以社会各个部分的不同功能为基础。而失范,正是发生在由机械连带的社会向有机连带的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认为法国社会的工业化以及所引起的劳动分工,破坏了以一致性为基础的传统的团结。但是由于这种工业化过于迅速,社会还不可能及时形成足够的调整其活动的机制。正是这种状况导致了社会异常现象的产生。他同时认为,社会不仅有调整其各个部分的经济互动的功能,也有调整个人如何认识自己需要的功能。失范状态就是社会不能调整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需要并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的状态。可见,“按照失范的观点,犯罪是在缺乏合适的社会规范调整的状态下,个人欲望或需要无限膨胀和用不恰当方式加以满足的产物。” 默顿认为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有两个共同特征,即确立一些它认为值得追求的目标,并以规范、制度等形式规定了达到目标的手段。尽管社会认可的目标在整个社会中是一致的,但是达到这种目标的合法手段却因阶层和地位的不同而有差别,因此,当下层阶级的人们无法

用合法的手段实现社会承认的目标时,就会产生挫折感、愤怒等紧张情绪,这种紧张情绪在那些缺乏合法机会的人中造成一种失范状态,使他们有可能用犯罪或少年犯罪的手段去实现目标。犯罪和少年犯罪就是用非法手段去实现合法目标的结果。 但是与迪尔凯姆不同的是:首先,迪尔凯姆把失范看成是只在急剧的经济变化期间才发生的现象,这种现象均匀地发生在当时的整个社会中,而默顿则把失范看成是美国生活中的比较持久的特征,它对最下层的阶级有最大的影响;其次,迪尔凯姆认为犯罪行为的驱使力量是人性中所固有的欲望和冲动,失范是调整个人的自然欲望的社会力量的瓦解,而默顿的理论则是一种社会性更充分的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驱使力量在于外在文化,而不在于固有的人性。从而,默顿的失范理论比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具有了更广的解释范围和更强的解释力。 默顿的紧张理论有三个基本点: 1.人之所以会犯罪,主要不是由于生物因素的驱使,而是由于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杜尔海姆曾强调,越轨行为的决定性原因是社会因素,他在分析自杀行为的原因时指出:“非社会方面的因素对于自杀的百分比只能产生间接影响。”就好像再说男性犯罪多于女性时,这不能归因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别,而应当看到男女在社会地位、生活范围、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别,这些社会性因素能更直接说明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多的实施越轨行为。 2.犯罪是由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不一致所引起的。

社会工作理论

浅谈叙事治疗模式的形成及其运用 0990101089 刘海桃社会工作一班 摘要:叙事治疗是一种后现代的方法,一经提出在家庭治疗、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本文在简要介绍该模式的基本概念、兴起与发展及理论脉络之后,主要介绍了叙事治疗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婚姻关系调式以及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关键词:叙事治疗模式、青少年社会工作、婚姻调试、大学生心理咨咨询 前言 近几十年间,对叙事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世界性潮流。关于语言的本质,叙事的功能,文本、话语和行动的关系,自我同一性建构与存在的时间性维度等问题,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焦点,也受到心理学家尤其是心理治疗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叙事治疗一度在各个领域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并且被广泛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婚姻关系调式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优势作用。 一、叙事治疗的基本概念 叙事治疗就是指治疗师通过倾听来访者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来访者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其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治疗认为,个人的问题来源于主流故事的压制。当个体生活中被他们所描述的故事的方式与其个人经历不相符时,问题就产生了。事实上,他们经历的主要方面可能与主流叙事想矛盾。而叙事治疗为替代性故事开启了空间。这些替代性故事可以让来访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 二、叙事治疗模式的兴起与理论假设 (一)、叙事治疗模式的兴起与理论脉络 叙事治疗1980 年代发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以第二层控制论(Steven D. Mills and Douglas H,1995)和社会建构论来解释当事人的问题。叙事治疗理论强调当事人问题的社会建构本质,其人性化的特点使得叙事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社会个案工作富于生命力的实践范式。当前,学界对叙事治疗的理论译介投入了高度的热情,但因其专注于当事人的认知改变而非关系的调适(隋玉杰、杨静,2007:364)尚未争取到稳定的位置;已有的应用型研究大多围绕着青少年群体展开,而将叙事理论运用于富于生命故事的婚姻关系调适尚且少见。本文结合笔者在个案工作教学中的体会试图就叙事疗法及其在“谁也说不清的”婚姻(李子勋,2006:1)关系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试图将这一研究推向深入。 (二)、叙事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叙事治疗模式把人的生活视为日常生活经验故事化的过程,在故事中不断组织、呈现和实现自己的生活;而人的故事的形成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只有在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 中才能产生生活的意义(童敏,2007:142)。Jill Fredman 和Gene Combs 在《叙事治疗———解构并重写生命的故事》中认为,叙事治疗有4 个基本理论假设(Freedman & Combs,2000:56): 第一,现实是社会建构出来的。按照实证主义的观点,一个外在的、性质和人类不同的

心理的知识竞赛样卷讲解学习

心理的知识竞赛样卷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 一·单选题(30题) 1.某生患有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一旦发病起来,情绪会异常兴奋或低落,或兴奋与低落交替出现。请问该生患有什么心理疾病()。 A.反应性精神病 B.情感性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人格障碍 2.青年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健全人格 B.培养意志 C.自我统合性 D.情绪稳定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阶段理论,当代大学生目前的主要解决的任务是()。 A.获得自我统一性 B.克服自卑感 C.获得自我完美感 D.获得信任感 4.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制 5.()是由心理学家挨艾利斯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导致了事物的结果,从而使个体产生相应的情绪行为反应。 A 情绪疏泄法 B 艺术疗法 C 理性情绪疗法 D 森田疗法 6.“我总是失败,他们都是那么优秀”“没有人愿意与我交友,所有人都总跟我作对”这种想法属于()。 A、人格化 B、糟糕至极

C、绝对化 D、两极性思维 7.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普拉切克根据情绪的强度、两极性和()提出自己的情绪模型。 A 先天性 B 平衡性 C 相似性 D 可控性 8.()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是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面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的适应变化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A、同化 B、适应 C、异化. D、成熟 9.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则是学习的根本宗旨。 A、勤奋 B、刻苦 C、学以致用 D、学会学习 10.()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称其为最好的老师。 A、动机 B、诱因

第一章--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

第一章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 一、填空题 1、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教育领域中的规律有两种,一种是(特殊规律),又叫局部规律,它有其特定的作用范围和具体的实现条件。另一种是(一般规律),又叫基本规律,它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对全局发生影响的规律。 4、职业教育理论是关于职业教育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在人类研究职业教育现象过程中,它经历了一个从(思想萌芽)、(形成独立学科)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5、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6、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 7、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8、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二、选择题 1、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属于职业教育的(C) A. 特殊规律 B. 局部规律 C. 基本规律 D普通规律 2、不属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是(A) A. 学生学习立体图形 B.后进生转化 C.“双师型”教师 D.产学研结合 3、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B) A. 哲学和艺术 B. 体操和军事 C.宗教和商业 D农业和手工业 4、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雅典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D)。 A.骑士、体操、军事 B.文学、宗教、军事 C. 农业、手工业、服务业 D.哲学、艺术、商业教育 5、古代社会有关职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主要通过(A.)形式进行 A. 家庭教育、学徒制教育 B.学校教育、官吏教育 C.社会教育、劳动教育 D.官学、私学 6、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将城市划分成7个区域,利用其中一个区域作为职业教育场所的哲学家、教育家是() A. 康帕内拉(T﹒Campanella) B. 托马斯·莫尔(T﹒More) C. 贝蒂(W﹒Betty) D.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 7、《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D) A. 康帕内拉(T﹒Campanella) B. 托马斯·莫尔(T﹒More) C. 贝蒂(W﹒Betty) D.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 8、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的教育家是(A.) A.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B. 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C.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 D. 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纳

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与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

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与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 侯崇文 理论背景 前面我们讨论过犯罪学早期的古典学派、生物时证学派以及心理实证学派,我们知道这些学派的理论对于社会秩序维持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保守的,他们反对冲突与对立的社会,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大家的共识,大家要共同来建立一套社会契约。 除此之外,早期的学者也强调以个人作为分析的单位,犯罪是个人造成的,个人要为其犯罪负起责任来。在探讨犯罪原因时,从个人自由意志,理性决定的角度,或者从缺陷个人基因或个人心理的角度了解,而有关犯罪预防的策略则强调以「治乱世用重典」的精神处理犯罪者,把他们监禁起来,让他们不再有犯罪机会,让他们受到惩罚,也让他们害怕惩罚,而不敢犯罪。 在早期学者中,对于偏差行为或犯罪行为的解释,能脱离早期实证学派以及古典学派理论传统者,应该是Marx与Durkheim。Marx的冲突理论虽然很少谈到犯罪与偏差行为,但是他提及资本社会与犯罪的关连,他也提及犯罪在强化资本社会阶级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都属于社会结构性因素,他们是社会表层各种特性的源头。 至于19世纪末期的社会学家Durkheim也强调结构的重要性,他提出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Durkheim认为古典学派,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解释与犯罪事实的解释无关。Durkheim把他的研究重心放在社会的情境,社会团体的解组与犯罪问题的关连。对Durkheim来说,犯罪不再被认为是一个个人的行为,犯罪被视为是一个阶级,一种角色与地位、一种社会结构上的问题。 简单的说,犯罪学在Dukrheim之后,探讨的重心逐渐的脱离以个人做为分析的单位,而进入了一个强调社会制度,强调社会结构的解释,用鉅观的角度来分析犯罪问题。 社会学家Durkheim的观点是社会学分析犯罪问题的先驱者,是犯罪社会学的入门理论,当今许多犯罪学理论有关社会秩序的思考,或者偏差行为何以发生的解释,都受到Durkheim的影响,在此我们有必要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 Durkheim的迷乱理论(anomie theory) 首先来谈Durkheim的生平背景。Dukheim生于法国,在西元1858年,当他 13岁时,他接受传统犹太教的洗礼,其后,他对于天主教感到兴趣。然而,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理论抽象程度结构部分内容实例 高宏观理论对人与社会的 本质、人的行为 与社会运行机 制进行综合性 的说明 弗洛伊德主义、 马克思主义、结 构功能主义 中 中观理论: 1)解释性理论 对人的行为与 社会过程某一 方面进行专门 解释。 标签理论、儿童 发展理论等。 2)介入模式理 论 对社会工作实 践本身的性质、 目的、过程等进 行一般说明。 危机介入理论、 任务中心理论 等。 低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的具 体技巧、操作方 法。 自由联想法、批 判式提问法等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

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 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并非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当前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注意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把人与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本条件。

紧张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的国内外综述

一般紧张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不但在犯罪总量上持续增长,而且在犯罪性质上也不断恶化,暴力犯罪倾向明显。本文笔者在分别综述了一般紧张理论和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关键字:一般紧张理论 未成年人 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问题,它与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社会公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自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总量持续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8至2008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总人数虽然偶有反复,但基本上是处在一个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0至2004这五年间,未成年罪犯总人数增长率达到了68%。 此外,未成年人的犯罪性质也在不断恶化。根据公安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报告,20世纪80年代,未成年人犯罪多表现为一般盗窃、打架斗殴等行为,而到了90年代末,则向抢劫、放火、杀人、伤害等方面发展,暴力倾向明显。 以表2为例,未成年人侵财类案件,包括传统的盗窃诈骗、敲诈、抢劫,虽然仍占较大比重,但其比例开始下降。而未成年人侵害人身安全类案件,包括故意伤人、故意杀人、强奸等的比例虽然有所反复,但总体上仍呈上升的趋势,2010的未成年人侵害人身安全类案件所占的比例与2002年相比翻了一番。 表2:2002-2010南京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

一、概念界定 (一)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是指尚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基于此,实务部门和学术界所指的未成年人都是十八周岁以下的公民。但对于未成年人的上限却存在争议。 实务部门把未成年人的下限定为十四岁。其主要根据是《刑法》中对刑事责任年龄划分:第一,行为人不满十四岁的,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第二,行为人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这一年龄阶段的行为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负刑事责任;第三,行为人己满十六岁不满十八岁的,是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第四,行为人已满十八岁的,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但是学术界却存在多种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未成年人应该有下限,目前的研究中将未成年人的下限有定为六岁、七岁、十岁、十二岁、十三岁、十四岁不等。其主要依据有法律条文、人的心理、生理发展状态、司法实践、研究的科学性等多种。而另一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未成年人这个概念不应该有年龄下限,其依据也包括法律条文和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本文中,笔者处于研究考虑,认为未成年人的年龄应该存在下限。由于《刑法》和心理发展学中都将十四岁定为未成年人和青年的分界点,吻合度比较高,因此笔者也将采取这种观点。 (二)犯罪 “犯罪”这个概念,来源于英语的“juvenile delinquency”一词,但由于国内学术界一直都没有准确、固定的翻译,理论上还存在“偏差”、“罪错”、“违法”等提法。 此外,国内学术界对“犯罪”这个概念的含义也有所争议。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未成年人的犯罪仅指违反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即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受惩罚性的反社会行为。第二种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和其他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后者具体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应该包括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其他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或其他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of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就是行为科学得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得需求,安全上得需求,情感与归属得需求,尊重得需求,自我实现得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与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她得需求层次排列中,她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得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就是探讨个人得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得影响。按照班杜拉得观点,以往得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得制约作用。她们通常就是用物理得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她们得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得人得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得说服力。由于人总就是生活在一定得社会条件下得,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得社会情境中而不就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得行为。 三、舒茨得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得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得需要,即包容需要、得支配需要与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得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得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与预测她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得形成与个体得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她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得相互关系得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她得1909年出版得《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她认为,人得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得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就是通过与她人得社会互动形成得,她人对自己得评价、态度等等,就是反映自我得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与把握自己。因此,人得自我就是通过与她人得相互作用形成得,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她人如何“认识”自己得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得想象; 3、自己对她人得这些“认识”或“评价”得情感。 五、贝塔朗菲得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与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与物理学中得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与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与把生物瞧作开放系统研究得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得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就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得代表人物.她认为,人得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她把自我意识得形成与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得顺序就是由遗传决定

犯罪学理论

西格尔的对现代犯罪社会学理论: (一)社会结构理论 把下层阶级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不利的经济地位看成是犯罪的首要原因,认为下层阶级的社会环境中起作用的一些力量,推动他们中的一些人进行犯罪活动。社会结构理论把贫民区中存在的无人监督的青少年帮伙、高犯罪率和社会混乱看成是主要的社会问题。大多数社会结构理论集中研究青少年违法行为。 1.文化越轨理论(亦称文化传递理论或文化冲突理论) 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遵从下层阶级文化价值观和传统的一种表现。遵从贫民区中存在的非正式的行为准则,必然引起与传统社会中的法律的冲突。(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与米勒的下层阶级文化冲突理论。) 2.紧张理论 与文化越轨理论不同的是,紧张理论认为价值观和目标在各个经济阶层中都是相似的,不存在所谓的下层阶级文化。不过,由于下层阶级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不利条件,下层阶级的成员不能通过传统的合法手段获得这些成功的标志,所以他们感到愤怒、挫折,对社会充满仇恨。犯罪学家把这种挫折感称为紧张(strain)。其中墨顿的失范理论是最著名的紧张理论。 3.亚文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下层阶级的青少年之所以进行少年犯罪,是因为与传统社会的疏远导致他们寻求其他生活方式或者亚文化。亚文化理论是紧张理论和文化越轨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4.社会生态理论 与早期的社会结构理论所不同的是,该理论并不以文化现象为重点,而是以分析宏观的聚集资料,以识别在城市环境中影响犯罪模式的结构性条件。社会生态学家相信,一些生态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必要导致犯罪的条件。(该理论包括相对剥夺理论和都市化理论。) (二)社会过程理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经历是犯罪行为的主要的决定因素。他们指出,一些研究表明,社会阶级与犯罪率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除经济以外的因素对犯罪行为也有影响。因此社会过程理论家们把社会心理学、社会发展和社会相互作用理论结合起来,发展起了自己的理论模式——社会过程理论。他们认为,犯罪时个人的社会化以及个人与不同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社会过程产生社会心理互动的结果。 1.社会学习理论 他们认为,人们从他们与犯罪的同辈朋友的密切交往中学习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学习与犯罪有关的规范、价值观和行为的结果。 2.控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变成犯罪人,但是,大多数人由于受他们与社会的联系的控制,而没有变成犯罪人。犯罪是社会控制减弱或崩溃的结果。 3.标定理论 标定理论认为,当社会中的重要成员把个人标定为犯罪人,而个人也接受这种标定时,个人就会变成犯罪人。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试图将社会化因素与文化因素结合起来,以便提高其解释力。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课程代码06090)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用数字或符号对特定个体及群体的相关特征进行描述的过程是 A.测量 B.评价 C.归纳 D.推理 2.人力资源测评的重点是对象的 A.生理特征 B.身高及外貌 C.群体生理属性 D.心理特征 3.最能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的的人力资源测评类型是 A.预测性测评 B.选拔性测评 C.配置性测评 D.开发性测评 4.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同个性的是 A.根源特质 B.独特特质

C.表面特质 D.共同特质 5.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和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的职业类型属于 A.实际型 B.研究型 C.艺术型 D.社会型 6.成就测评属于 A.能力测评 B.预测性测评 C.显示性测评 D.绩效评估 7.考察被试者对事物的辨别和判断的能力宜用 A.简答题 B.选择题 C.论述题 D.案例题 8.对指标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是 A.测评标志 B.测评标度 C.测评权重 D.测评量表 9.以数字形式出现的硬资料是 A.量化的资料 B.质化的资料 C.间接资料 D.直接资料 10.采用二值记分估计题目难度时,P值越大则难度越 A.大 B.小 C.不确定 D.平均 11.最适合于评估学业成就测验的效度评估方法是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对比性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88547118.html,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对比性研究 作者:杨慧彭晓东王永茂 来源:《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17期 [摘要]在现代社会教育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职业教育面对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它面向不同知识和技能背景的人群,也面临着国内外各式各样模式冲击并且受到普通教育经验、模式影响,这与我们现实的国情(教育体系、产业水平、劳动力素质)是分不开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所采取的教育模式和逻辑路线有本质区别。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质,从职业出发的教育原理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根本性质。职业教育分级的理论依据来源于人才结构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等其他教育理论,它的核心问题是适应社会分工对于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多样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分级制课相 在现代社会,大学、科学工程研究等研究机构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而企业是应用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企业创新是现代经济中创新的基本构成部分,企业创新包括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创新、市场营销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等。实现企业创新要靠教育发展,教育通过人才供应作用于生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主要人力资源,也要为技术创新、企业创新、商业创新等创新领域提供人才支持。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并不等于生产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以及形成最终产品的过程,都离不开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贡献。在中国我们并不缺乏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但创新成果能否形成现实生产力才是关键。现在很多从事教育的专家在寻找“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机制时往往忽略了人才供应“断链”和结构失衡,因为知识、技术并不等于技能,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集中在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技能型的人才,而职业教育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包括中初级技术人员、中初级管理人员、技工以及其它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其中高技能人才类型又包括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在这其中职业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它不仅局限于初、中等层次,也要有高层次,这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解决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关键,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解决教育结构问题 从社会功能看,普通教育更侧重解决人的发展,普通教育以知识人为人才培养目标,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其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相关学历和学位,因此突出学科知识的深度和系统性,培养的是学科性研究型人才,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给学生的是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即教会学生研究和应用某一学科知识的方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广泛适应性,因此它更强调学科知识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因而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和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梳理

行为 与社会环境人生发展阶 段理论 弗洛伊 德 人格发展阶段 论 口唇(1)-肛门(3)-性器(6)-潜伏(青春)-生殖(青春 -成年)性驱力是人格发展主动力 埃里克 森 心理社会发展 理论 强调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认为这是自我发展的关键 环节 皮亚杰 认识世界三原 则 运用组织、同化、顺应 科尔伯 格 道德发展阶段 论 前习俗(惩罚、服从,天真享乐)习俗(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 秩序)、后习俗(社会契约定向、普通伦理) 人生 发展 阶段 特征 婴 幼 儿 大脑发育迅 速、动作发展 快、逐步掌握 行走操作 感觉运动阶段,随 意性过渡到目标 取向,形成符号思 维 形成依恋额阶 段 开始寻求自主性,失败羞愧怀 疑能力,成功形成“意志”美 德 儿 童 脑接近成人, 动作熟练协调 增长 语言记忆力增强, 开始具体化逻辑 思维 朋辈成为生活 部分,自我概念 形成 面临主动性、内疚感冲突 青 少 年 二性征,生理 机能日益成熟 叛逆转稳定,形成 价值观、人生观、 处事方法 学校是阵地, 家、校、友影响 大 自我认同角色混合 成 年 生理机能高峰 渐衰退,出现 更年期综合症 认识、操作力上 升,心智活跃,特 长在工作中得以 体现 建立社会角色, 始真正承担公 民责任义务 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婚 姻、精神、健康、就业问题) 老 年 记忆力下降, 老年疾病,身 体依赖他人 思维偏重回忆、角 色转变和发挥预 热的认知 社会角色变化; 参与减少,走向 封闭,地位下降 自我整合与绝望;“无用论”; 孤独感;疾病等 社会工作理论理论分类与功 能 功能(对于社工专业来说,首先在于帮助专业建立权 威地位,取得合法性) ——解释、预测、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发展新的 理论 社工就是找助人办法途径;社工理 论=社工理念、实践观点 佩恩:(现代+后现代)社工理论 =为实践服务+实践 精神分析论 的应用 1887年,催眠治疗歇斯底里;二十20“儿童引导”、、“精神分析洪流”,提供契机; 二十60,成为临床主导 观点 人的心灵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构成(本我+自我+超我);性 心理发展五阶段(口腔+肛门+性蕾+潜伏+生殖); 原则 个别化原则——签订治疗协议——安全与支持的环境——自由联想——倾听和同 感 应用 治疗过 程 治疗情境建立(设施态度中立分析)+关系建立(让其感受安全支持)+ 治疗性对话(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 精神分析论在工作领域应用的衰落。衰落,但根本性影响仍不可否认 认知行为理 论 理论基 础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 射学说 基本取向心理与行为分离 主要观 点 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中介、协调作用 认知的形成受“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积累形成的固有模式,不经大脑而按 既有行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