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

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

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
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

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

摘要:哲学对个人的启示,我个人认为,这就好比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对哲学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就按平时在网络课程以及阅读相关书籍,就各大哲学家对本人的各方面的影响,分别从“我所看到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尼采”作为切入点,谈谈我眼中的哲学,将“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字:启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尼采

通过网络视频的学习,认识到的知识是各式各样的。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视频中,老师对各位哲学家的思想等各方面的介绍。同时,由于兴趣的驱使,我更是上网查阅了其他的书籍,认识到了一些视频中所没有提到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思想、故事。他们的事迹和对哲学研究的态度让我惊奇,更让我着迷。他们的思想起伏不定,看问题的角度让人惊讶。读着他们的思想故事,我心旷神怡,掩卷长思,痴醉其中。他们的精神是高贵的,他们是真理的发现者,是思想的解放者,是文明的启蒙者,是科学的传播者。他们让人们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把自由的思想带给人们。

一、我眼中的柏拉图

讲起柏拉图,总能想到一些小故事。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

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 。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吗。"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 "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爱情是独一无二的,太多等于没有。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的爱情,更是包括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方各面。正因为独一无二所以患得患失,期盼拿到最好的,却连比较好的都拿不到。

所以人的一生,要学会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珍惜,珍惜所遇到的,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的人。其实,并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二、我眼中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更多的贡献都是在政治研究方面的。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一生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其政治学的代表作《政治学》一书,第一次将政治学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使政治学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由此被公

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其伦理学的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是人类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伦理学著作,奠定了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伦理学创始人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这两部著作中,既将政治与伦理问题分开来考察,从而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做了学科的区分;又将二者联系起来分析,对政治与伦理采取了“连贯式价值理解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伦理思想。

也许有人会认为举出亚里士多德的例子,做完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并没能得到多大的启示。但是,在我眼中,我崇拜亚里士多德,并不是因为说他的政治哲学有多厉害,而是崇拜他对思考研究的执着,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沿着原路走,固然是稳妥的,但是,墨守成规,是退步的表现。我对哲学有这样的一个看法,因为好奇、因为勇敢,所以说,哲学是一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伟大的学科。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是一种对已知和未知的追求。因此,做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是容易的,做一个敢于提问的人是难的。我们要勇于突破现在,勇于向未知的领域探索,也许我们能够发现更多。

三、我眼中的弗洛伊德

提到弗洛伊德,我就想起他的名著《梦的解析》。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这本书,也知道弗洛伊德这个人,但是可笑的是,小时候的我把《梦的解析》当成那些解梦的书。

曾在无意的搜索中,看过耶鲁大学的一个关于心理学的公开课的视频,里面有讲到弗洛伊德。很有趣的一点是里面讲到了弗洛伊德对于女性的态度,来自于他的一个理论——Penis envy。这是对于女性所经历的某一发展状态而言,这个理论认为女性会在发育的某个阶段发现自身缺少阴茎,因此,这个时候女性便会怀疑自己被阉割了,自己本来是拥有阴茎的,随

后她们开始关注父亲,并爱上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拥有阴茎,同时女性会排斥母亲,因为母亲没有阴茎,女性的性心理发展随之成型。这个理论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争议,当时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也给我带来很大的冲击。我心里在想,天呐,他怎么会有这么荒谬的想法呢。后来我想,这可能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吧。这一点给我的启示就是,这一理论毫无疑问是不正确的,但却是他通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得出来的一个理论。

因此,只要认真研究,得出不正确的理论或者结果并不可怕,因为你研究过,你思考过。谁说人一定要每时每刻都正确,谁说理论研究一定要有正确结果我们才去研究,名人也是如此。

我们很多时候都太注重结果,或者太过功利性。为了我们看起来很有学识的样子,我们不去认真研究哲学,而只是背诵名家名言,出口就是一大段很有道理的话语。其实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意义的,除了能让你看起来好看一点之外。我比较赞同的是,认真研究,认真做学问,错了也没关系,因为你正在推动着人类历史前进。给我的另一点启示就是,在这个世界中,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喜欢你,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赞同你的说法或者理论。并不是说你不必理会这些,而是说要坚定你的信念和信仰。

四、我眼中的尼采

尼采相比于弗洛伊德,他的理论所带来的争议更大。记得很久之前,在网络上有看过这样的一句话:“尼采说过,上帝死了”。这句话当时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甚至很快就忘了。现在的我回过头去看,发觉上帝死了这句话是很惊人的一句话语。在当时崇拜流行的欧洲,这句话所带来的是推翻上帝,超越自我,正视生命的价值,做自己的主人,不向别人寻求自己行动的理由。尼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认为人生并不是工具,人生是一个过程,是桥梁。

人生所要追求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经常在我脑海中闪现。我们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太多太多了,经常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连上帝也是可以利用的,与其这么虚伪,不如撕下这层隔膜,积极向上,超越自己,一步一步向前。在我看来,我周围的人都太过心急了,很浮躁。这种文化让我很难受,各种考证,期末考试追着老师划重点,找实习找工作,各种急功近利和各种不理解。其实这也是我对他们的一种不理解,但是我们为何不能从容面对,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好好听从我们内心的指引呢。我并不认为人来到世上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做这做那才证明你不虚此行,人生下来,怎么活全在于你,你的选择,你的权利。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才算是成就呢?对于我自己来说,怎样都可以活下去,在毕业后的前十年,我会什么都去尝试,只要我有兴趣。我并不追求堕落,我只遵循着我生命里的轨迹走。

也许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也许我现在所体会到的也只是一些很肤浅的,还停留在一个很表层的层面上。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哲学,让我受益匪浅。这是一场精神的洗礼,眼界的开拓典礼。哲学是智慧的学问,学好哲学让人变的客观、明智、聪明灵活;不钻牛角尖,变的务实、冷静。学好哲学可以加强自身修养,完善个人思维能力从而影响到为人处世。以后,我将继续与哲学大师为伴,让自己的境界达到一个足够的高度,认真思考,勤于开拓,正确地去感受和认知这个世界,精彩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

西方哲学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第二章思考题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第三章思考题 1、说明经验论与唯理论在知识的来源、过程和真理性等问题上的根本差异。 2、简述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理论。 3、培根创建的科学归纳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试比较霍布斯与洛克在社会契约论方面的差异性与连续性。 5、洛克是如何批判“天赋观念说”的?他所提出的“白板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试分析洛克的实体学说与经验论原则之间的深刻矛盾? 7、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8、试说明贝克莱从“存在就是被感知”走向“自然实在论”的思想过程,并分析贝克莱哲学的内在矛盾。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

中国试思维。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班级:研究生一班(S11E01) 姓名:杨海源 学号: 课程班级:西方哲学史②班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在有限的这一学期时间选修完了这门课程,但让我说学到了、精通了多少相关课程理论知识,我觉得思维还是停留在一种印象的脚步,因为我觉得西方哲学史的确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很深奥。尤其是对于我一个东方文化背景下长大,又信仰佛教的我,有时更加有点难以理解西方的观点。哲学就是对世界和人的根本问题的无穷追问、终极思考。它的特点是大而深、但并非无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因为太复杂,我们不会去深究,但哲学家却专门思考这些不可深究的问题。西方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冒险,学习西方哲学史就是跟随西方大哲去经历思想的探险,在这种探险中了解当时人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从而获取智慧,提升思想水平,开拓智力空间,挑战传统观念,颠覆陈腐价值。所以我认为学习这门课有利于我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帮助我们每个人树立历史感和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是引导我们解决人生意义等重大问题的最理想的向导。以下,我就结合自己在学习过中的认识,谈几点学习《西方哲学史》这门课后的体会。 一.生命的意义 这个古老的问题难倒了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曾有位作家轻松而又激情的做出了回答:“找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手去做”。我们很多

人很多时候,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世上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而他给了我们这个一直存在最大争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实现自己的理解才是生命的意义。很多次,我也这样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为了什么,我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我又为什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诱惑的世界里苦苦挣扎,越想弄清楚就越糊涂,人世间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不明白的。这个世界有太多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也不例外,花半辈子时间读书,忙来忙去就是为了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这样的生活不痛苦吗有些人生来就富贵,不愁吃穿,过着奢侈放荡的生活,大四挥霍与灯红酒绿之间,这样的生活又有何意思我们佛教中说人的一生便是一个轮回,但也仅仅是一个轮回罢了。每次想到这句话时却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悸动。人的生命是否会有下一轮回?或许没有人知道,我们所能知道的不过是这一世的轮回,“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的生命似乎太过渺小,似乎尚没来得及折射出太阳似得光芒,便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的一生的确是太短暂了,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短暂的生命里我们的意义在哪里?生命止于何处,人该如何对待自己有限的一生?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最可贵的,更有人说,生命的确宝贵,但最宝贵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和热爱,人的生命的长短可以用时间来衡量,但对信念的执着和奋斗精神是人世间任何测量单位都无法计算的。当你明白人们活着的信念,多半是为了得到赞美,获得更多人的承认;当你发现你所承担的角色有高低之分时,你要快乐、勇敢、自珍,不要因为职业的低微而轻放自己,不要因为些微的不如意而自卑自弃,更不要因生活中出现的某种小插曲而暗淡生命。你要怀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应该用自己的热情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丁岩 目录 摘要 (1) 一、前沿 (2)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2)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 为基础或核心的 (2)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3)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3)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3) (五)中国哲学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4) (六)中国哲学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4) (七)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4) (八)中国哲学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5) (九)中国哲学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5) (十)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5) (十一)中国哲学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6) 三、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思考 (7) (一)哲学不是真理 (7)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7)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8)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争论日渐激烈,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什么是哲学,这已被广大民众所急盼。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概述其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哲学不是真理、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和哲学之任务与目的三个结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献综述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 ⑴彻底经验主义像休谟及其后继者的经验主义一样,把哲学、科学以及人的全部认识局限于经验和现象范围。⑵彻底经验主义克服了休谟、穆勒等人的经验主义及以黑格尔主义为代表的理性派唯心主义的片面性,特别是克服了心物对立等二元论的局限性。⑶他的彻底经验主义与他的意识流学说密切相关。彻底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所谓纯粹经验或者说直接经验,而这正是意识流、思想流的别称。 2.柏格森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 柏格森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要以时间取代空间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他认为,在哲学史上,各种哲学都把时间和空间置于同一层次,用研究空间的方法来研究时间。形而上学模仿科学,用空间的语言来谈论时间,而这种语言又为常识的习惯所支配。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由于采用和科学一样的理智的方法,导致在时间、运动和变化以外,因而也在我们的感觉和意识以外去寻求事物的实在性。结果,它只是或多或少人为地安排概念,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假设的构造。柏格森认为,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综合,它决不能像实证科学那样把心灵生活和内在生命与空间中的物质对象等同对待。它应当有一个与实证科学不同的对象,这个对象即是时间——真正的绵延。 3.新实在主义作为一个反对唯心主义的派别,其不同于唯物主义之处有哪些? ⑴他们主张认识的对象是独立的实在,但他们并没有把认识对象的本性看做是物质的。他们既反对一元论,又反对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它们都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物”以不同的关系所构成的。⑵肯定本质或共相的独立存在,从而表现出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4.美国新实在主义者是怎样看待认识论问题的? 新实在主义者强调要把认识论问题孤立起来,只须研究认识主体和被认识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不必去管主体和客体的本性问题。他们要把认识论问题与存在论问题割裂开来,把后者从认识论中排除出去。他们强调只须研究认识主体和被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不必去管主体与客体的本性问题,这正表明他们是要回避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这个传统的根本问题。 5.评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皮尔士:从主要倾向来说,他作为一个严肃的自然科学家经常企图对真理问题作出比较客观的回答。他强调真理与实在一致,不以个别人或某些人的判断、思想为转移。他的确定信念的方法也正是确定真理的方法;而他只主张以实在为依据的科学方法。当他像其他实

《西方哲学史》读书报告

《西方哲学史》读书报告-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西方哲学史》读书报告 斟酌再三,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我的读书报告,因为就个人而言,本人对西方哲学的逻辑和思辨很感兴趣,感觉中国的哲学就少了这份严密的逻辑。而且中国的伦理学这些我们在读书生涯中都是多多少少接触了很多,所以本人难免对新的、西方的哲学伦理学这些更感兴趣一些。 说实话这本书真的很枯燥,我没有那种一口气把它读完的冲动,断断续续看了差不多,不敢说全部内容都看了,至少大部分内容我还是有点印象的。因为本人首先看过《苏菲的世界》这本更加生动有趣的哲学通俗读物,所以再看《西方哲学史》的时候还是能够看懂很多的,至少讲的某某哲学家我心头都会有所印象。其次,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有很多作者本人的看法,经常能看到作者本人对某某哲学家或哲学理论作出评论,我的意思并不是这书因此就不好,而是要知道这点,以警惕的眼光看待罗素的评论,以后有机会或许应该看看哲学家本人的著作,看原著。 咱先不谈伦理学,就说说哲学,毕竟这是一本哲学读物,肯定能够说出很多关于哲学的话题。首先,结合本人之前看的更通俗的哲学大众读物,我更能理解相关哲学家的思想和观念。给我很大震撼的一点就是哲学就是一套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我接触了哲学之后才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解释世界,还有这样完全与我本人的世界观完全迥异的世界观,而且还能完全说得过去,哲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圆融自通,有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够说服人不是吗?真的,当我了解了另外一派的哲学观点的大致的时候,我首先的感觉就是,是啊,这样完全说得过去啊,原来还可以这样看待世界,而且我觉得也很有说服力。我们之前一直接触的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完全没有理论化地介绍其他流派的哲学,我们也无从比较,觉得世界就是那样,其他流派的哲学——比如唯心主义,就是个渣。我们的教科书里介绍唯心主义的时候,我们感觉唯心主义说的就是某人心里想要什么可以变出什么,世界只存在我的心中。我们看待唯心主义就像看待一个傻子一样,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我们辩证唯物主义也是一门很强的学说,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打击对手。只是我们选择了唯物主义而已。

读《西方哲学史》的一些感想

读《西方哲学史》的一些感想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是我今天看完《西方哲学史》之后的第一感觉。这是我最艰难看完的一本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看完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的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所幸现在将它看完了。 但是,如果你要问我:你看懂了这书吗? 我的回答恐怕将很让你失望。因为以我目前的底蕴来看这书是不可能看懂的。可以这么说这书我看得一塌糊涂。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说几乎它里面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这么些字所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首先,我想强调一下的是,我看的《西方哲学史》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一部,作者是英国的罗素。这个版本的《西方哲学史》可以说是讲这同类问题的书中最经典的。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个版本。即使是这个罗素这个版本的也有是选译的。而我是照全文来看的。 我一直很疑问,甚至直到现在将这本书看完之后还是一样疑问。这疑问就是,哲学究竟是什么?难道哲学就真是像我们在高中政治课上所学到那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吗?如果真是,我还是无法理解。 坦率的说,就是连咋们中国自己的哲学我也不太清楚。更何况本书的内容是西方的呢。所以我自己的底蕴是不足以使我较好的理解这本书的。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是认为我能较好的理解这本书的。但是读的过程中我才发现,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原因,一就是我之前已经说过的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是哲学;二是关于之前的哲学的定义。哲学是涉及多门科学的,我自己本身对于数理方面的一直是不大感兴趣的。这增加了我理解的难度;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西方的历史文化等背景,这不是我们只在中学时学世界历史认识了西方的一些重大人物就能理解的;四,本书从卷一古代哲学的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的第一章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写到卷三近代哲学的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的最后一章逻辑分析哲学。时间上穿插几千年,地点上写遍整个西方。确实是作为对西方历史文化没有一定了解的人是不可能读懂这本书的。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一下本书的作者英国大哲学家罗素伯爵了。不读这本书,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3]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西方哲学智慧考试2019试题

?西方哲学智慧 题量:85 满分:截止日期:2019-05-20 23:59 一、单选题 1 《存在与时间》出自以下哪位哲学家?() A、 胡塞尔 B、 列夫托尔斯泰 C、 海德格尔 D、 萨特 我的答案:C 2 灵魂和肉体结合就被污染了,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摆脱肉体的限制这个牢笼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A、 犬儒学派 B、 伊壁鸠鲁派 C、

斯多亚学派 D、 麦加拉学派 我的答案:C 3 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的观点是()。 A、 自然 B、 和谐 C、 流变 D、 冲突 我的答案:B 4 “我”是一个心灵实体,这个心灵实体的本质乃是“思想”,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 费尔巴哈 B、 胡塞尔 C、 黑格尔 D、 笛卡尔 我的答案:D

5 学习哲学的核心是()。 A、 了解哲学家的问题 B、 熟悉哲学家的术语 C、 沿着哲学家的思路 D、 理解哲学家的思想 我的答案:A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体论的三个因素的是?() A、 实体 B、 属性 C、 样式 D、 内在 我的答案:D 7 以下对于知识,观念,经验三者范围大小表示正确的是()。 A、

观念>知识>经验 B、 经验>知识>观念 C、 经验>观念>知识 D、 知识>观念>经验 我的答案:C 8 公元20世纪的西方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中又称为()。 A、 古代哲学 B、 中古哲学 C、 近代哲学 D、 现代西方哲学 我的答案:D 9 以下哪一项是对“我思故我在”中的我理解正确的?()

思想对象 B、 思想主体 C、 思想实体 D、 物质实体 我的答案:C 10 《逻辑学》的作者是以下哪一位?()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康德 D、 黑格尔 我的答案:D 11 休谟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哪个内容?() A、 认识的根据问题 B、 现象本质问题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 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 包括:(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第三章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和智者运动 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 2、智者运动:由智者的思想及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的意义,同时也对文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二)智者运动的原因 1、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 2、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三)智者在社会政治批判上的两种学说 (四)智者中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 (五)智者运动的意义 二、苏格拉底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 感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感想 虽然上学期西方哲学史的课程结束了,但我对一些哲学的知识还不是完全弄明白,有些还是比较模糊的,例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思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感觉自己对这些哲人的思想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层次,而这学期在继续学习现代哲学过程中,慢慢对这些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因为批判是哲学的本质,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对近代哲学思想的批判中,我对以前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的认识。在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大半学期下来,感觉学习现代西方哲学比西方哲学史轻松很多,因为它从近代西方哲学的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都把转向现实生活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或归宿,例如,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杜威强调经验就是生活,胡塞尔提出哲学回到生活世界等,这说明它更关注现实生活本身。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新流派,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下面我将谈谈自己感悟最深的三位哲学家的一些思想,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的超人学说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钟摆,认为人生就是苦难,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的结果。他认为,生存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它对生存的一切欲求都是由于匮乏感,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欲求的产生和实现过程充满着痛苦,满足之后又产生新的痛苦,因为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也就无边无际。意志越旺盛,痛苦也就愈深重。因而他认为要解脱痛苦的唯一途径就是摆脱意志,即把自己的欲望、生存意志束之高阁,避免它们实际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自己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态度。 我觉得这种思想无论是对于当今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先是对于个人来说,不可否认我们的人生当中的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利甚至是苦难,想想我们80后这一代也有很多可悲之处: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在百万就业大军激烈竞争中勉强找到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不该对生活失去信心,抱着对工作,房子等的欲求,更应奋起。让快乐、幸福、爱与善填满自己的心以消除人生痛苦,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健康的。对社会来说,如果社会成员对生活没

西方哲学论文—中西方哲学差异

浅谈中西方哲学差异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借 鉴作用 ——西方哲学史专题结课论文 ****** ******

摘要:中国从近代魏源的睁眼看世界开始就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西方在综合国力,人口素质,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无疑已经领先了中国,而到了现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要从各个方面借鉴西方。为什么拥有更加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到了近代却大大落后于西方呢?在我看来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世界观和从事各种活动的方法论的哲学占了很大的原因。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起源开始就已融入西方文明的血液之中。因而我们就要了解研究西方哲学,并与中国哲学进行横向对比,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一、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直接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能够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人类的思想认识能力、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本源事物。 二、西方哲学来源 哲学(philosophy)是从希腊字“Φιλοσοφ?α”转变而来,意思为“爱智慧”,或是比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哲学是难以被定义的,因为有众多分歧的观念都被视作为哲学。皮尔金哲学辞典中定义哲学为“有关思想,行为,与实在中最基本与普遍的概念。”皮尔金百科中提到哲学与科学的差别在于,哲学问题的答案不能仅由经验证据来得到。无论如何,这些观点都被牛津哲学辞典所挑战:“二十世纪晚期...偏向于将哲学思考视为对于任何一种智识探索的最好实践”。的确,许多早期哲学家在自然哲学方面的观察最后都形成了现代科学对于众多课题上重要的基础。 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欧洲乃至西方哲学的故乡。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7或前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永生不死的,他们比人更高大、更有力量,而且主宰着人间的祸福和命运。奥林匹斯山的12个主要的神实际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古代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西方哲学家的哲学观点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

尔雅西方哲学智慧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尔雅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智慧 选择题(60 分) 1、莱布尼茨的哲学学说又称为:(C) (2.00 分) A.光照说 B.自因说C.单子论 2、斯宾诺莎研究哲学从什么开始?(C) (2.00 分) A.被造物 B.心灵C.神 D.人 3、谁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B) (2.00 分) A.泰勒斯 B.赫拉克 利特 C.毕达哥拉斯 D.巴门尼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 分) A.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 和开创者 B.笛卡尔是近代经验论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C.笛卡尔的二元论孤立、静止、片面,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 分) A.西方哲学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B.公元 2 世纪到公元 16 世纪叫做古代哲学 C.20 世纪叫做近代哲学 6、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实体即什么?(B) (2.00 分) A.自因 B.主 体 C.他物 D.理念 7、人之所以逃避自由是为了:(C) (2.00 分) A.追求个性 B.逃避责 任 C.逃避死亡 8、不属于巴门尼德在哲学上的贡献的是?(D) (2.00 分) A.思维与存 在的同一性 B.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 C.在哲学中开始了推理论证 D.运用象征 和比喻论证哲学问题 正确答案:D、运用象征和比喻论证哲学问题 9、不属于康德对“空间与时间”的认识的是?(C) (2.00 分) A.感知 事物的先决条件 B.先天直观形式 C.概念 D.不是感知的结果 10、下列不属于 17、18 世纪社会政治思想核心概念的是:(C) (2.00 分) A.社会契约 B.自然状态 C.民主法治 正确答案:C、民主法治

西方哲学史读书报告

《西方哲学史》读书报告 斟酌再三,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我的读书报告,因为就个人而言,本人对西方哲学的逻辑和思辨很感兴趣,感觉中国的哲学就少了这份严密的逻辑。而且中国的伦理学这些我们在读书生涯中都是多多少少接触了很多,所以本人难免对新的、西方的哲学伦理学这些更感兴趣一些。 说实话这本书真的很枯燥,我没有那种一口气把它读完的冲动,断断续续看了差不多,不敢说全部内容都看了,至少大部分内容我还是有点印象的。因为本人首先看过《苏菲的世界》这本更加生动有趣的哲学通俗读物,所以再看《西方哲学史》的时候还是能够看懂很多的,至少讲的某某哲学家我心头都会有所印象。其次,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有很多作者本人的看法,经常能看到作者本人对某某哲学家或哲学理论作出评论,我的意思并不是这书因此就不好,而是要知道这点,以警惕的眼光看待罗素的评论,以后有机会或许应该看看哲学家本人的着作,看原着。 咱先不谈伦理学,就说说哲学,毕竟这是一本哲学读物,肯定能够说出很多关于哲学的话题。首先,结合本人之前看的更通俗的哲学大众读物,我更能理解相关哲学家的思想和观念。给我很大震撼的一点就是哲学就是一套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我接触了哲学之后才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解释世界,还有这样完全与我本人的世界观完全迥异的世界观,而且还能完全说得过去,哲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圆融自通,有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够说服人不是吗真的,当我了解了另外一派的哲学观点的大致的时候,我首先的感觉就是,是啊,这样完全说得过去啊,原来还可以这样看待世界,而且我觉得也很有说服力。我们之前一直接触的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完全没有理论化地介绍其他流派的哲学,我们也无从比较,觉得世界就是那样,其他流派的哲学——比如唯心主义,就是个渣。我们的教科书里介绍唯心主义的时候,我们感觉唯心主义说的就是某人心里想要什么可以变出什么,世界只存在我的心中。我们看待唯心主义就像看待一个傻子一样,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我们辩证唯物主义也是一门很强的学说,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打击对手。只是我们选择了唯物主义而已。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体会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体会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应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透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透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 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因此“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 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 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应对了死亡后,在应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此刻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

现代西方哲学考试真题及答案要点

1?尼采把苏格拉底看作理性主义传统的肇始者加以批判,在什么意义上他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是恰当的?(20分) 2?分析杜威的有用就是真理”的思想,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认识实用主义真理观。(20分) 3.试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20分) 4?论述前期维特根斯坦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性质和意义的不同理解。(20分) 5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说明我们和传统文化的关系。(20分) 答案要点: 1.答:尼采指出传统理性主义消极的意义:把某种外在的权威绝对化,苏格拉底以来由理性主义支配的思想和文化的一个根本的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人的生命和本能,忘记了或有意识掩盖了它们也只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而把它们当成世界自身的本质,造成对生命本身的敌视而不是提升生活。为理性所支配的思想和文化使人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变成一架缺乏激情和创造性的机器,从而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10分)尼采并不是提倡非理性主义,而是让人们认识到知识或理性的限度,

理性主义可能本身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10分) 2.答:杜威的基本观点是认为思想、观念、理论是人的行为的工具, 它们的真理性标准在于能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功。杜威认为任何 思想、概念、理论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是理性发明的解决疑难困境的方式和工具。工具无所谓真假,只有有效或无效、适当或不适当、经济或不经济之分。如果它们对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有用,能使他们成功便是真理,否则便是谬误。(10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认识实用主义真理观,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强调行动、实践、注重功效是实用主义的显著特点,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等价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为每一个个体的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把获得最实用、最现实的实际效果当作最终目的的实用主义被人们接纳和认同,促进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同时实用主义盲目追求“实际”、“务实”,把关注的焦点落到了物质利益和短期回报上,致使一些人从个人私利出发,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10分) 3.答:自为的存在,其本质不是既定的,没有什么先定的本性。人的存在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成为什么样的存在,取决于他主观上的设计、筹划和选择,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是一种自我设计、自我谋划和自我造就的存在物。人总是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塑造自己, 成为他愿意是的那种人。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人首先存在着,遭遇他们 自身,出现于世界之中,然后界定他们自己,成为他们自己所创 造的东西。(10分) 对于人的存在而言,说他的存在先于本质,实际上说人是自由的,人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体会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体会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应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 人类一方面透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透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 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 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 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 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 因此“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 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 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 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 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 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应对了死亡后,在应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 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 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 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

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及其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及其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摘要:中国和西方在近现代自然科学上有着巨大的差距,本文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探索了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中国的哲学思想以感性思维为主,强调经世致用,并且以封建统治者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压抑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西方的哲学思想中理性思维更多,并且西方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不断发展其哲学思想,为其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这种哲学思维的差异性对当下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形式逻辑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Natural Science Abstract: There is a hug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modern scie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ga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China'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s based on perceptual thinking, emphasizing statecraft, and the feudal rulers philosophy whose core thought is Confucianism has suppr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The western philosophy contains more rational thinking, and batch after batch western philosophers continue to develop their philosophical ideas, providing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ts natural science. The difference of thi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odern China. Keywords: Formal Logic Natural Scienc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Methodology 古代中国有着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天文历法、数学、医药学、地理学、建筑学、制造加工技术等领域都创造出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这些成就使得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长时间在世界上位于前列。然而15世纪下半叶以来,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兴起,西方文明的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非但没有向前发展,反而开始衰落。虽然近现代科学从产生到发展只有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它所创造出的辉煌却远远超过了人类社会之前几千年的成就。在近代科学发展的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渐渐落后于西方,并且差距越拉越大,可以说中国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中西方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很多因素,两者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是导致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哲学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本文主要从哲学思想差异探讨中西方自近代以来在自然科学上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 一、哲学与自然科学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说:“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著名的人物是集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身份于一体的,比如笛卡尔、莱布尼茨、培根、康德等。由此可见,哲学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两者不可分割。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对自然科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方法论。哲学与人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社会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中国和西方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逻辑思维倾向,这种逻辑思维倾向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哲学体系,从而导致两者的科学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中国的传统哲学感性化特征更强,注重感悟与体验,对很多自然科学的问题只是从整体上去模糊的认知,提倡经世致用,忽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