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核心题库之农村社会学论述题精编

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核心题库之农村社会学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核心题库之农村社会学论述题精编

1.试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支持条件。

【答案】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支持条件(主要知识点)

(1)积极的农村政策。

(2)减少农民,逐渐取消户籍制。

(3)农村居民的艰苦奋斗。

每一点再详细分析叙述。

2.失地农民问题

【答案】A失地农民问题现状

失地农民是一个群体,是指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由于非农建设需要(农民住宅用地除外)国家依法征收而完全丧失或大部分失去农业用地份额的农民。

B失地农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失地农民失地又失业,收入水平普遍下降

失地无业问题较为严重。

隐性失业现象极为普遍。

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

失地农民收入水平普遍下降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乏

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失地农民心态失衡

(1)土地对其社会保障功能彻底丧失,很多人认为没有种地牢靠、保险,对前景感到彷徨、焦虑;

(2)失地农民认为补偿标准偏低,土地补偿费用无法满足他们重新安排生产和生活得需要,对征地安置、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以及政府圈地行为不满。

C失地农民问题的成因

现行征地制度是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现行征地制度的主要特征是政府用行政命令代替市场机制。

中国现行征地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行征地政策未能体现市场规律。

(2)法律法规矛盾,导致征地权运用的不规范。

(3)“公共利益需要”界定不明。

(4)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

(5)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

农村土地制度结构性缺陷是导致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

首先,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

其次,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缺失。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

(1)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导致中国社会建立了二元化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

(2)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的身份不同,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平择业机会。

D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

第一,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途。

第二,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首先,严格土地审批权,防止失地农民数量的急剧膨胀。

其次,严格土地征用范围,明确公共用途的界定。

再次,对农民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最后,完善征地程序,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三,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

根据现行法规,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不能出租、转让和抵押等。

在明晰产权、强化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土地市场进行交易,做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统一管理,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样用途、同等价格、同等收益的目标第四,广开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首先,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

其次,建立留地安置制度。

第五,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

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

对部分征地的农民,应加快建立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在内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3.试述农村城镇化必然性。

【答案】农村城镇化作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根源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地说:

(1)工商服务业比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2)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3)城市的现代文明吸引着农村居民,促进农村城镇化。

上述分析表明,农村城镇化不仅是农村发展的普遍趋势,而且还有客观必然性,因而是农村社区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过程。

4.农村社会关系是如何划分的

【答案】(1)按涉及的领域:物质关系、思想关系、

(2)按社会关系的主体: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社会制度

(3)按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4)按社会关系矛盾的性质:对抗性社会关系、非对抗性社会关系

(5)按交往的密切程度:初级社会关系、次级社会关系

(6)按规范化程度:正式社会关系、非正式社会关系

5.论述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和解决方针。

【答案】(1)生态与环境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