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铬污染及其治理

铬污染及其治理

铬污染及其治理
铬污染及其治理

铬污染及其治理

(一)铬污染的产生

铬盐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其系列产品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一类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高级合金材料、电镀、皮革、颜料、香料、印染、陶瓷、防腐、催化、医药等多种部门,涉及国民经济商品品种的10%。在国际上被列为最具有竞争力的8种资源性原料之一,我国每年需求量为20多万吨。但同时,其产生的铬渣又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重金属工业污染源之一,其中的六价铬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分布在肝和肾中,或经呼吸道积存于肺部,可导致多种疾病,并且铬渣中水溶性六价铬,经雨水冲淋,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因此,铬渣的严重污染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调查,目前中国直接生产重铬酸盐的企业大大小小多达30多家,年生产能力超过30万吨,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每生产1吨铬盐产品,同时产生2.5"--3吨铬渣,全国每年实际产生约75万吨含铬的新生有毒废渣,加之历年堆存的,累计铬渣不低于200万吨。任意排放、堆存铬渣,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铬渣经雨水淋洗,含铬污水四处溢流、下渗,对土壤、地下水、河道造成污染。铬渣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重视铬渣污染,开展其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势在必行,意义重大。为此,国家为铬盐工业中铬渣制定了排放量及渣中水溶性六价铬含量标准。

(二)Cr(VI)的毒性

1.Cr(VI)对人体和水生生物的毒性

Cr(VI)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因人体吸收途径不同,中毒症状也不同.研究表明,某些Cr(VI)的化合物被发现在体内具有致癌作用,Cr一般先以Cr(VI)的形式渗入人畜细胞,然后在细胞内还原为Cr(111)而构成“终致癌物”,并可与细胞内大分子相结合,引起遗传密码的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的突变和癌变。cr(Ⅵ)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亦有明显影响.据报道Cr(V-I)可抑制鱼体中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等呼吸代谢酶的活性。研究表明,随着铬酸钠浓度的增加,可引起青锵鱼细胞内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损伤和改变。

2.Cr(VI)的植物毒性

植物体内Cr主要来自根系吸收,浓度范围大约为0.2—1.0mg·kg一.与其他金属元素类似,进入植物体内的Cr对植物的毒性机理可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Cr进入植物内干扰了离子间原有的平衡系统,造成正常离子的吸收、运输、渗透和调节等方面的障碍,从而使代谢过程紊乱;二是较多的Cr进入植物体内后,能够与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大分子物质结合,使其改变生物活性或活性降低.研究表明,低浓度的Cr即可对小麦产生毒害,lmg·L—Cr(VI)溶液即会抑制小麦生长,10mg·L一处理时,生长受到抑制达50%,20mg·L。和50mg·L一时,生长受到抑制分别达66%和90%以上;小麦严重受害时表现为叶片变黄,出现铁锈状黄色斑点,根变细,整

个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以至最后枯死.在土培实验中,当土壤中Cr(VI)为50mg·kg.-时,水稻生长开始受影响,且减产10%,受害的水稻植株变矮,叶片狭窄,叶色枯黄,分蘖减轻,叶鞘呈黑褐色,根系溃烂且细短而稀疏,生长严重受抑。

3.Cr(VI)对微生物的毒性

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养分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土壤中Cr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作用,严重时可致其死亡.长期定位试验表明,当土壤中Cr含量为80mg·kg一时,可使蓝绿藻固氮活性降低50%,其数量亦有明显的降低。Cr极易同一些生物大分子如酶的活性中心,以及给电子基团如蛋白质上的巯基、核酸上的碱基、磷酸酰基等结合,导致这些生物大分子失活,最终引起生物个体的病变和死亡.此外,Cr进入生物体后极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和金属硫蛋白、类金属硫蛋白和小分子量的配体如甘氨酸、牛磺酸等结合,进而对微生物产生毒害。

(三)铬渣污染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铬渣污染的治理主要包括:铬渣的解毒和综合利用;铬渣污染土壤的治理;铬污染地下水的治理等。

一、铬渣的解毒处理

铬渣的解毒主要是指将六价铬分离并还原成三价铬或形成六价铬盐沉淀,以避免其危害环境。我国铬盐厂的生产工艺特点,所产生

的主要是有钙焙烧铬渣,这类铬渣的解毒或综合利用方法有十多种以上。

1.湿法解毒技术

“酸溶/还原固化技术”。鉴于酸溶性六价铬的存在,一些学者提出利用酸调节铬渣的pH值至酸性,首先破坏铬渣中的硅酸二钙.铬酸钙固溶体和铁铝酸钙.铬酸钙固溶体品格,使酸和铬酸钙反应释放出铬酸根,导致酸溶性六价铬被释放溶出,然后对溶出的六价铬进行还原和固定。现在已经研发出几种较为理想的溶出方法,为保证较高的六价铬溶出率,铬渣粒径一般需破碎到200目以上,加酸调节后的pH<6。铬渣中CaO和MgO的含量高、碱性强,中和至酸性所耗酸量大,导致药剂成本和运行费用高,目前国内还没有实际应用工程。用于湿法解毒的还原剂有很多,比如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硫化钠、硫氢化钠等等。铬渣刚从浸取槽排出时含约20%的水分,最简便的解毒方法自然是湿法解毒,但湿法解毒不彻底,解毒后的铬渣稳定性差,容易出现”返黄”现象。

“盐溶解还原固化解毒技术”。该技术主要基于离子交换原理,主要研究不同盐溶液的作用效果和机理。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硫酸盐和碳酸盐对酸溶性Cr(VI)的浸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解毒效果仍不太理想,其解毒铬渣的浸出毒性结果分别为81、24mg·dm一,远远超出《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T 301.2007)的要求(O.5mg·m。),也超出了《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3.1996)的要求(1.5 mg·dmo)。因此还需要对该浸出方法进行改进,或者与

其他解毒方法相结合,以提高Cr(VI)的溶出率。铬渣盐浸出解毒的最大优势是浸出前、后盐溶液浓度变化不大,可以回收利用,且对pH 要求不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是一种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铬渣解毒方法。

上述处理方法主要从化学还原及综合处理角度出发,将六价铬转变为三价铬,达到解毒目的。但化学处理方法因氧化还原反应不彻底,或投加的还原试剂量(硫酸亚铁、亚硫酸盐、碱金属硫化物或硫氢化合物等)不够,后续综合处理的产物必然含有少量的六价铬,对人体和环境仍会产生危害;而且化学处理方法因投加还原试剂量大,使得铬渣的处理总费用上升,在化学解毒过程中易产生新的二次污染,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受到限制。

2.干法解毒技术

利用一氧化碳与硫酸亚铁为还原剂,将铬渣与适量的煤炭、炉渣、锯末、稻壳等含碳物质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密闭培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为还原剂,刚出窑的渣尽量隔绝空气,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水淬,投加过量的硫酸亚铁巩固还原效果防止三价铬被氧化,解毒后的铬渣可填埋。干法解毒成本较低,效果比较好。其最大优势是能够利用铬盐厂原有设备回转炉,投资少、处理成本较低。也可以将干法解毒当作是铬渣综合利用或最终处置的预处理,同时适合新渣、老渣以及被铬渣污染的土壤等。但是在煅烧过程中的烟气会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增加除烟除尘设备。

利用微波对铬渣进行解毒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微波辐照解毒铬渣,对传统的干法解毒时的加热方式加以改进,使煤渣还原铬渣更迅速,解毒后的还原铬渣在环境中的稳定性。由于微波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且微波辐射具有激活极性分子、提高化学产率的特性,已被应用于陶瓷材料的烧结,含铬土壤的治理等。微波解毒法是干法解毒的进一步转变,该方法无需利用回转窑,能有效的将有毒粉尘的二次污染降至最低。但该方法需引进能产生强大微波的设备,并且耗电量大。

3.生物解毒技术

铬(Ⅵ)污染的微生物治理是利用原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或加入经驯化的高效微生物,通过生物还原反应,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达到修复铬污染的。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土著真菌对六价铬具有较强的生物还原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制成菌剂,不仅可用于低浓度的六价铬污染土壤修复,还可用于高浓度含铬(Ⅵ)废物的生物解毒。

应用土著微生物进行有毒废物解毒与污染土壤修复在环境安全性、环境适应性与种群协调性,以及应用成本方面具有其他异地菌种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铬(Ⅵ)污染土壤中筛选和驯化高效的土著还原菌是含铬(Ⅵ)废物生物解毒的关键。

微生物解毒铬渣的技术,由于其投资少,设备场地要求简单,且可以回收各种金属,在铬渣治理、资源化回用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微生物解毒铬渣的关键在于能分离培养出适应极端酸碱条件

和较高会属浓度环境的高效冶金细菌,以及在堆浸过程中对工艺条件的控制。同时在优化细菌培养基,降低成本,提高其生长繁殖速度的基础上,若结合后续综合利用技术,微生物解毒可大大提高铬的回收率,并且铬渣处理费用将大大降低。因此微生物解毒铬渣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污染土壤的修复

一、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包括:

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二、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按修复场地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按工艺原理可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分离法、溶液淋洗法、固化稳定法、冻融法以及电动力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法、氧化法、还原法以及土壤改良剂投加技术等;生物修复方法可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与动物修复三种。最常用的是微生物修复与植物修复。

各种修复技术在作用原理、适用性、局限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均存在各自的特点,在特定场合的污染土壤进行工程修复时,需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土壤性质、污染物性质、资源条件等因素,进行修复技术的合理选择和组合工艺的优化设计。

1.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

固化/稳定化技术包含了固化和稳定化两个概念。其中,固化是指利用水泥一类的物质与土壤相混合将污染物包被起来,使之呈颗粒状或大块状存在,进而使污染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封装可以是对污染土壤进行压缩,也可以是由容器来进行封装。固化不涉及固化物或固化的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稳定化是利用磷酸盐、硫化物和碳酸盐等作为污染物稳定化处理的反应剂,将有害化学物质转化成毒性较低或迁移性较低的物质。稳定化不一定改变污染物及其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固化稳定化技术适用于多种土壤污染类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可以处理多种复杂金属废物;2)费用低廉;3)加工设备容易转移;4)所形成的固体毒性降低,稳定性增强;5)凝结在固体中的微生物很难生长,不致破坏结块结构。但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较多,例如土壤中水分及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亲水有机物的存在、土壤的性质等都会影响到技术的有效性,并且该技术只是暂时的降低了土壤的毒性,并没有从根本上去除其污染物,当外界条件改变时,这些污染物质还有可能释放出来污染环境。另外,在固化/稳定化过程中,可能导致封装后污染物的泄漏、处理过程中所用的过量处理剂的泄漏与污染或应用固化剂/稳定剂导致其中可能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释放问题。

固化/稳定化是控制重金属污染较常规的技术之一,比较适合复合重金属污染,但对于铬污染处理效果不好,主要因为六价铬的水

溶性很强,混合不均匀则处理后仍不能达标。但对于轻度污染或其他技术处理后仍不能达标时,可作为最终辅助技术采用。

2.电动修复技术

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技术原理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电迁移、电渗析和电泳等去除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其原理类似电池,利用插入土壤的两个电极在污染土壤两端加上低压直流电场,在低强度直流电的作用下,水溶的或者吸附在土壤颗粒表层的污染物根据各自所带电荷的不同而向不同的电极方向运动:阳极附近的酸开始向土壤毛隙孔移动,打破污染物与土壤的结合键,此时,大量的水以电渗透方式在土壤中流动,土壤毛隙孔中的液体被带到阳极附近,这样就将溶解到土壤溶液中的污染物吸收至土壤表层得以去除。

电动修复技术通常有几种应用方法:1)原位修复,直接将电极插入受污染土壤,污染修复过程对现场的影响最小;2)序批修复,污染土壤被输送至修复设备分批处理:3)电动栅修复,受污染土壤中依次排列一系列电极用于去除离子态污染物。

土壤pH、Zeta电位以及土壤化学性质等因素影响电动修复效果。

3.土壤清洗技术

土壤清沈修复技术是指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清洗液,将其注入到被污染土层中,然后再把包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清洗液是包含化学冲洗

助剂的溶液,具有增溶、乳化效果,或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提高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溶解性和它在液相中的可迁移性,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到目的为止,淋洗技术主要围绕着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有机污染物,用螯合剂或酸处理重金属来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开展修复工作时,既可以在原位进行修复,也可进行异位修复。

原位土壤淋洗修复技术要在原地搭建修复设施,包括清洗液投加系统、土壤下层淋出液收集系统和淋出液处理系统。同时,由于污染物在与化学清洗剂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解吸、螯合、溶解或络合等物理化学过程而形成了可迁移态化合物,因此有必要把污染区域封闭起来,通常采用隔离墙等物理屏障。为了节省工程费用,该技术还应包括淋出液再生系统。原位土壤淋洗技术修复污染土壤有很多优点,如长效性、易操作性、高渗透性、费用合理性(依赖于所利用的淋洗助剂),并且适合治理的污染物范围很广。此外,土壤淋洗技术最适用于多孔隙、易渗透的土壤,水传导系数>10。cm/s的土壤可被推荐采用土壤淋洗技术进行修复。

异位土壤淋沈修复技术要把污染土壤挖掘出来放在容器中,用溶于水的化学试剂来清洗、去除污染物,再处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或废液;然后,洁净的土壤可以回填或运到其他地点。通常情况下,根据处理土壤的物理状况,先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石块、砂砾、沙、细沙以及粘粒),分开后,再基于二次利用的用途和最终处理需求,清洁到不同的程度。通常来看,土壤异位清沈技术更适合用于污染物集中于大粒级土壤上的情况,砂砾、沙和细沙以及相似土壤组成中的

污染物更容易处理,含有25%~30%粘粒的土壤不建议采用这项技术。

4.热解还原法

热处理是一种处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有效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通常对含铬土壤不适用。其原因是,含铬土壤在空气中焚烧后,难溶的Cr(III)氧化成了溶解性更大的Cr(VI),导致铬的浸出不降反升。而热解是一种无氧条件下的热处理过程,能抑制加热过程中Cr(III)转化为Cr(VI)。土壤中的有机质在热解还原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分对Cr(V1)的无害化起核心作用:在200℃--600℃范围内,Cr(VI)的还原量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大,500.0"C最适合于经济有效地实现Cr(VI)的热解还原处理;Cr(VI)的热解还原过程较快。热解后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铬量大大降低,大部分铬转化成了活性低的残渣态,极大地降低了铬的危害。

5.生物修复技术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是指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使土壤中的有害污染物得以去除,土壤质量得以提高或改善的过程,既包括微生物修复,也包括植物、动物和酶等修复方法。生物修复与其它的污染土壤的处理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及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能达到对污染土壤永久清洁修复的目的。

微生物修复法主要是利用细菌及有机物还原的方法。多种细菌能将+Ⅵ价铬还原为+3价铬,有的是通过摄入+Ⅵ价铬,排出+III价铬;有的则是通过排出的还原性物质将+Ⅵ价铬还原。

植物修复术也称为植物萃取术,即种植所谓超积累植物,利用其吸收污染土壤中的有毒物,将有毒物移至植株,然后收割植株将污染物带离土壤。植物修复因其具有效果好、投资省、费用低、易于管理与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生态友好型原位绿色修复技术,成为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植物修复术的类型主要有植物提取技术、植物挥发技术、植物固化技术和根系过滤等。植物提取技术是利用能超量积累金属的植物吸收环境中的金属离子,将它们输送并贮存在植物体的地上部分,这是当前研究较多并且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修复方法。迄今,世界发现的铬超积累植物不多,国外仅报导在津巴布韦发现DicomaNiccoliferaWild和SuterFodinaWild,它们的干植株含铬分别为1500mg·kg。和2400mg·kg~。张学洪【65】发现了两种铬超积累植物:李氏禾(LeersiahexandraSwartz)、双穗雀稗(Paspalumdistichum)和蒲公英(Taraxcum)根据前后文对照,李氏禾与双穗雀稗应为同一植物。

这些土壤修复技术中,在目前淋洗法和固化/稳定化技术应用较广泛,电动修复和植物修复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电动修复技术最大的问题是对土壤的特性要求很高,土壤的导电率、所含的杂质、含水率、断层的存在等因素均影响该技术的效果。植物修复处理的深度浅、周期长、处理效果一般,但可以作为最终辅助技术采用。各种技术均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对于具体污染场地,不同深度、不同区块的污染程度不同,土壤结构性质不同,选取的技术也应该不同。

因此具体场地修复技术的选取应根据现场勘探情况选取成熟、经济的修复技术,选取一些合适技术的组合而不是某一项技术。

三、污染地下水的处理

1、对铬污染地下水的处理传统的方法是抽出处理(Pump—Treat)技术,简称P&T技术。该技术根据地下水污染范围,在污染场地布设一定数量的抽水井,通过水泵和水井将污染了的地下水抽取上来,然后利用地面净化设备进行地下水污染治理。处理方法通常采用酸性硫酸亚铁还原六价铬为三价,然后再用石灰处理使还原出的三价铬沉淀。在抽取过程中,水井水位下降,在水井周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周围地下水不断流向水井,减少了污染扩散。最后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处理过的地下水进行排放,可以排入地表径流、回灌到地下或用于当地供水等。在我国有一些应用,如锦9·I'1铁合金厂对已被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截流,在整个生产区及浸出渣堆放场下游打了十几碾机井24小时不停地把受污染的地下水抽上来加硫酸亚铁及石灰处理,防止污染面扩大。

这种泵抽处理技术工艺相对较成熟,但缺点是所需投资较大,处理周期长,运行费用较高。并且P&T技术涉及地下水的抽提或回灌,对修复区干扰较大,该技术的使用比例己呈下降趋势。

2、渗透反应格栅(PermeableReactiveBarrier),简称PRB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又称“渗透反应墙”,是在被铬酸赫污染地下水流的前方,用挖掘掩埋法修建一堵格栅,充填还原剂,地下水流经此格栅时,所含+6价铬被还原为+3价铬,形

成无害的氢氧化铬沉积在格栅内,净化后的地下水向下游流去。PRB 技术的修复设施通常安装在地下蓄水层中,与地下水流方向成600~120。角,当地下水流以自身水力梯度流经反应墙时,污染物与墙体中的反应介质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根据地质结构状况,目前可渗透反应墙主要有3种结构形式:连续式反应墙、漏斗.导水门式反应墙和沉箱反应墙,在我国这项技术还处于实验室跟踪研究阶段。

PRB技术的“氧化还原反应格栅”,用金属铁作处理剂处理六价铬污染已有应用实例,如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伊丽莎白城东南5km受到Cr(VI)和TCE的严重污染,现场土层铬浓度达到14500mg·kg一。1996年6月安装了一个长46m,深7.3m,厚为0.6m的连续PRB,使用了450t铁屑作为反应介质,成功修复了被污染的地下水。六价铬由上游的10mg·dm。降为0.01mg·dm一,TCE由6mg·dm。3降为0.005mg·dm一,报告称该系统运行8年多的时间内运行状况良好。

PRB技术具有投资少(为泵抽处理技术的1/5左右),地面扰动小,对污染物可以长期治理,且为被动处理技术基本无能耗,以及便于和其他处理技术结合应用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四)铬渣的综合利用

铬渣既是有害废渣,但如果治理得当,又是可利用的二次资源。在我国铬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对含铬废弃物先解毒再利用,综合利用各种形态的铬可变废物为有用资源。铬渣中含量丰富的CaO、MgO、

Fe203等物质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石灰石、白云石等原料,铬渣经过解毒处理后,可进行跨行业的研究和推广,用于炼铁,用于制造水泥、砖、玻璃、混凝土材料、生产铸石等建筑材料。铬渣的综合利用技术使得铬渣作为一种资源实现了资源化和无害化并重的目的,已成为铬渣处理的热点。

1.铬渣用于钢铁行业

在炼铁过程中铁矿粉必须与石灰和煤等混合,经高温煅烧成烧结矿后可供高炉使用,同时在冶炼过程中还须加入白云石造渣。因此可用氧化镁、氧化钙总量超过50%的铬渣代替部分消石灰用于烧结铁矿。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三价铬可被进一步还原成金属铬,这样铬渣中的六价铬基本被还原为Cr203或金属铬,可达到解毒的目的。同时,铬渣中的铁进入生铁中,其他组分进入高炉渣中,可供水泥厂使用,资源化利用程度较高。

2.铬渣用于耐火材料行业

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除了取决于主晶相方镁石以外,还受其间的结合相控制,由镁铬尖晶石结合的镁质耐火材料如镁铬砖,由于镁铬尖晶石熔点较其他尖晶石高约,故由纯MgO和MgO·Cr203构成的耐火材料在2300℃以下不会出现液相。据研究将40.50%铬渣与50.60%轻烧氧化镁合理配比成球后经高温烧结就可得到耐火温度大于1670℃的合成耐火材料,可用于碱性平炉底料和转炉电炉喷补料,还可用于平炉炉顶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窑的高温带或玻璃蓄热室等场合。

3.铬渣用于制水泥

铬渣含有两种胶凝活性化合物.硅酸二钙和铝酸钙,其含量约为50%,可以用作水泥原料。硅酸二钙和铝酸钙在水泥熟料烧制时可起与氟化钙相同的矿化剂作用,水泥熟料烧制时的高温还原气氛能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以上因素使得铬渣烧制水泥成为可能。在控制铬渣掺入量的前提下,水泥固化后形成的不连续的凝胶孔对六价铬具有固化作用,可进一步降低六价铬的浸出毒性。

4.铬渣制造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是一定组成的配合料经熔融成型后通过特定温度的受控结晶在均质玻璃体中形成数量大而尺寸细小的晶粒,其结晶过程包括成核生长两个阶段。要形成大量的晶核需要引入适当的晶核剂,而铬渣中的Cr203是理想的成核剂,在还原和高达1500的熔融状态下六价格可完全还原为三价铬。Cr203在其后的工艺过程中作为成核剂诱导结晶其他离子围绕品核聚集长大所以大部分Cr203位于晶粒的中心未参与结晶的少数三价铬离子冷却后也牢固地位于玻璃结构网络中非常稳定。铬渣微晶玻璃具有造价低,铬渣处理量大,解毒彻底,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除以上所列之外,铬渣还有用于玻璃着色剂、作陶瓷色料、制砖、制备铬系化合物、水泥固化剂及铬渣作助熔剂制钙镁磷肥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铬对水的污染及其治理

铬对水的污染及其治理【摘要】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毫无疑问,水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世界上目前的水资源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作为世界人口总量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国,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是严重。除了淡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之外,水污染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本文将重点从铬对水资源的污染现状研究着手,整理得出镉污染的严重性,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镉污染解决措施 水生命之源,目前地球上的水资源约占地球70%的面积,其中海水占%,可用淡水只有%。在近3%的淡水中,%存在雪山中,%为土壤中和地下水(降水与地表水渗入)。只有%为地表水,也就是我们可以使用的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水资源总量28000亿,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 虽然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污染情况也是比较严重的,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亿。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中除外,还含有甚多、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还会使与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 水污染主要是由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和三大部分。尤其是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化合物等污染物会造成水的价值的降低甚至是丧失,污染水生环境,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其中,铬就是一种严重污染水源的化合物。 铬是人体非,在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一般含量很低,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

铬污染及其治理

铬污染及其治理 (一)铬污染的产生 铬盐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其系列产品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一类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高级合金材料、电镀、皮革、颜料、香料、印染、陶瓷、防腐、催化、医药等多种部门,涉及国民经济商品品种的10%。在国际上被列为最具有竞争力的8种资源性原料之一,我国每年需求量为20多万吨。但同时,其产生的铬渣又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重金属工业污染源之一,其中的六价铬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分布在肝和肾中,或经呼吸道积存于肺部,可导致多种疾病,并且铬渣中水溶性六价铬,经雨水冲淋,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因此,铬渣的严重污染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调查,目前中国直接生产重铬酸盐的企业大大小小多达30多家,年生产能力超过30万吨,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每生产1吨铬盐产品,同时产生2.5"--3吨铬渣,全国每年实际产生约75万吨含铬的新生有毒废渣,加之历年堆存的,累计铬渣不低于200万吨。任意排放、堆存铬渣,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铬渣经雨水淋洗,含铬污水四处溢流、下渗,对土壤、地下水、河道造成污染。铬渣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重视铬渣污染,开展其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势在必行,意义重大。为此,国家为铬盐工业中铬渣制定了排放量及渣中水溶性六价铬含量标准。

(二)Cr(VI)的毒性 1.Cr(VI)对人体和水生生物的毒性 Cr(VI)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因人体吸收途径不同,中毒症状也不同.研究表明,某些Cr(VI)的化合物被发现在体内具有致癌作用,Cr一般先以Cr(VI)的形式渗入人畜细胞,然后在细胞内还原为Cr(111)而构成“终致癌物”,并可与细胞内大分子相结合,引起遗传密码的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的突变和癌变。cr(Ⅵ)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亦有明显影响.据报道Cr(V-I)可抑制鱼体中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等呼吸代谢酶的活性。研究表明,随着铬酸钠浓度的增加,可引起青锵鱼细胞内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损伤和改变。 2.Cr(VI)的植物毒性 植物体内Cr主要来自根系吸收,浓度范围大约为0.2—1.0mg·kg一.与其他金属元素类似,进入植物体内的Cr对植物的毒性机理可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Cr进入植物内干扰了离子间原有的平衡系统,造成正常离子的吸收、运输、渗透和调节等方面的障碍,从而使代谢过程紊乱;二是较多的Cr进入植物体内后,能够与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大分子物质结合,使其改变生物活性或活性降低.研究表明,低浓度的Cr即可对小麦产生毒害,lmg·L—Cr(VI)溶液即会抑制小麦生长,10mg·L一处理时,生长受到抑制达50%,20mg·L。和50mg·L一时,生长受到抑制分别达66%和90%以上;小麦严重受害时表现为叶片变黄,出现铁锈状黄色斑点,根变细,整

铬对水的污染及其治理

铬对水的污染及其治理 【摘要】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毫无疑问,水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世界上目前的水资源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作为世界人口总量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国,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是严重。除了淡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之外,水污染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本文将重点从铬对水资源的污染现状研究着手,整理得出镉污染的严重性,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镉污染解决措施 水生命之源,目前地球上的水资源约占地球70%的面积,其中海水占97.3%,可用淡水只有2.7%。在近3%的淡水中,77.2%存在雪山冰川中,22.4%为土壤中和地下水(降水与地表水渗入)。只有0.4%为地表水,也就是我们可以使用的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 虽然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污染情况也是比较严重的,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还会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

硫酸盐还原菌修复铬_污染土壤研究_吴淑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2):467-471 JournalofAgro-EnvironmentScience 摘要:从含铬污水、活性污泥和铬污染土壤中分离出6株硫酸盐还原菌(sulphate-reducingbacteria,简称SRB),并对它们进行了 还原Cr(Ⅵ)能力的验证试验,研究了利用其中2株菌(Wn-1和Ws-2)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6株SRB都具有还原Cr(Ⅵ)能力,综合分析3个不同初始Cr(Ⅵ)浓度的Cr(Ⅵ)转化率,Wn-1和Ws-2的还原Cr(Ⅵ)能力较强,其次为Ws-1和Wn-2,而Tj和Tg较弱,即从电镀厂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活性污泥中分离的菌株Cr(Ⅵ)还原能力较强,而从电镀厂附近土壤和基地铬污染土壤中分离的菌株Cr(Ⅵ)还原能力较差;初始Cr(Ⅵ)浓度过高会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还原能力;菌株Wn-1和Ws-2都能很好地修复Cr(Ⅵ)污染土壤,但它们的混合菌液修复效果更佳,10d后Cr(Ⅵ)的转化率达75.3%;菌株Wn-1和Ws-2经初步鉴定为脱硫弧菌。 关键词:铬(Ⅵ)污染;生物修复;硫酸盐还原菌;土壤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43(2007)02-0467-05 收稿日期:2006-10-17 基金项目:上海市农委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03)第10-5号)作者简介:吴淑杭(1970—),男,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有机 废弃物资源化、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 E-mail:wushuhang88@163.com 由于在工业中大量使用铬及其化合物,使得受铬污染的土壤越来越多。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不少细菌产生的特殊酶能还原重金属,从而降低重金属的毒 性。比如Cr(Ⅵ)是可以采用Cr(Ⅵ)还原菌修复技术来处理的污染物。如DesjardinV.等对法国Rhone-Alpes地区的被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对铬化学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可以降低Cr(Ⅵ)的链霉菌ther- mocarboxydus菌株从被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来进行 研究,发现该菌株可以将Cr(Ⅵ)固定,其固定形式与外生的接种体假单细胞荧光LB300相类似,都是将 硫酸盐还原菌修复铬(Ⅵ)污染土壤研究 吴淑杭1,2,周德平1,吕卫光1,姜震方1,徐亚同2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201106;2.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3) RemediationofHexavalentChromium-contaminatedSoilbySulphate-ReducingBacteria WUShu-hang1,2,ZHOUDe-ping1,LUWei-guang1,JIANGZhen-fang1,XUYa-tong2 (1.EnviromentalScienceResearchInstitute,Shangha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Shanghai201106,China;2.DepartmentofEnvi-ronmentScience,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3,China) Abstract:ExperimentswereconductedtodeoxidizeCr(Ⅵ)usingSRB(sulphate-reducingbacteria)separatedfromchromium-pollutedwastewater,soilandactivatedsludge.Therepairingeffecttocontaminated-soilwasstudiedusingtwostrains(Wn-1andWs-2)amongthesixstrains.Theresultswereasfollows:thesixbacteriastrainswereallcapableofsulphate-reducing.WhentheinitialconcentrationofCr(Ⅵ) was50mg?L-1,fourstrains(Wn-1,Ws-2,Ws-1andWn-2)exhibitedthestrongestdeoxidizationability.Thetransformationratereached100%after3days;whileat100mg?L-1ofCr(Ⅵ),Wn-1exhibitedthestrongestdeoxidizationability,withthetransformationrate57.3%3dayslater.Whentheconcentrationreached200mg ?L-1thetransformationrateofWn-1wasupto23.1%,betterthanthoseofWs-2andWs-1,being15.6%and13.6%respectively.Wn-1andWs-2separatedfromwastewaterandactivatedsludgeofelectroplatefactory'swastewa-terplantspossessedthebestdeoxidizationability,superiortoWs-1andWn-2,whiletheweakestwereTjandTgseparatedfromthesoilofelectroplatefactory.ExorbitantprimaryconcentrationofCr(Ⅵ)couldrestrainthedeoxidizationabilityofSRB.Therepairingeffecttocontam-inatedsoilcanbeimprovedupto75.3%after10daystreatmentwiththemixedWn-1andWs-2,comparedwiththattreatedwithWn-1andWs-2respectively.Wn-1andWs-2werepreliminarilyidentifiedasDesulphovibriosp.. Keywords:hexavalentchromium-contamination;bio-remediation;sulphate-reducingbacteria;soil

云南曲靖镉污染事件

云南曲靖镉污染事件的民事诉讼法之思考 09法学一班 姓名:刘新 学号:20092010112

云南曲靖镉污染事件的民事诉讼法之思考2011年9月,云南曲靖发生镉污染事件,周边群众的生命健康被严重威胁,而其附近的兴隆村是闻名的“死亡村”,每年有6至7人死于癌症,一名患肺癌晚期的村民依照偏方生吃臭虫来缓解病痛。 而一场特殊诉讼就发生在此事件之后,而原告既不是因癌症失去亲人的村民,也不是被铬渣毒死牛羊的邻里,更不是以南盘江、珠江为饮水源的沿江居民,而是和污染企业“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自然之友”和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 被告就是因铬渣污染而被媒体持续曝光的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和其关联企业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这起诉讼于2011年10月19日在云南曲靖中级人民法院立案。 在这起民事案件中,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行使诉权,对被告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和其关联企业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在民事诉讼中,“诉”是提起诉讼,行使诉讼权的前提,根据诉的构成要素,须有诉的主体,诉的客体和诉的原因。诉的主体中包括原告和被告,诉是原告提起的,其目的主要是请求法院利用审判权来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并且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条件必须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此由此看出,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作为原告,其直接利害关系并未有实体上的损害,并不能构成民事诉讼法上的原告,即没有原告资格。因此从诉的构成上看,诉的主体并不完整或是有瑕疵的主体。从诉的客体上看,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应为体现当事人提起诉的目的,而提起诉的目的正是为了保护民事权益,而这种民事权益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原告资格的规定可以看出必须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诉的客体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是有瑕疵的,并没有权利受损的基础。最后从诉的原因来看,即权利发生事实,支持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并使特定化或具体化。本案中,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并没有权利发生的事实,而且其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有瑕疵,无法使诉讼得到具体化。“诉”的构成要素均满足方构成“诉”。而诉作为行使诉讼权的前提,既然“诉”并不能构成,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作为原告向云南曲靖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对被告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和其关联企业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的诉讼就显得于法于理都站不住脚。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第40卷第2期2008年2月无机盐工业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宋玄,李裕,张茹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Cr(VI)是世界公认的有毒致癌物,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随着铬化工行业的发展,铬污染问题,尤其是土壤的铬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描述了铬在土壤中的形态变化及土壤对铬的吸附特性,介绍了隔离包埋法、固化稳定法、化学还原法、土壤淋洗法、电化学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和植物修复法等多种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并展望了当前土壤铬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为科学合理地处理土壤修复问题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铬;土壤;修复;污染治理 0引言 自1958年以来,我国铬盐生产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铬及其相关化合物己成为无机盐行业中的一类重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印染、机械、陶瓷、医药和建材等多种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铬工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土壤的铬污染。土壤中的铬来源主要有土壤本身所含的铬,铬原料及铬产品运输过程的跑、冒、滴、漏,铬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通过大气沉降、淋雨和堆放进入土壤,灌溉用水中的铬等。Cr(VI)是世界公认的有毒致癌物,Cr(VI)以CrO42-形式透过细胞膜刺激皮肤,使皮

肤过敏,并对食道、呼吸道造成损害,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引发一系列病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土壤铬污染修复问题备受关注。 1铬在土壤中的形态 铬与土壤间的各种物理化学吸附、沉淀络合作用导致铬在土壤中的形态变化。铬在土壤中的形态主要以Cr(Ⅲ)和Cr(VI)为主,Cr(Ⅲ)和Cr(VI)之间可相互转化。碱性条件下,Cr(Ⅲ)遇到强氧化物质可氧化为Cr(VI);酸性条件下,Cr(VI)遇到还原性物质还原为Cr(Ⅲ)。 土壤中铬的形态与土壤pH值有关。土壤中Cr(VI)形态有Cr2O72-、H2CrO4、HCrO4-;和CrO42-。中性和碱性条件下,Cr(VI)主要以CrO42-形式存在,少部分以难溶铬酸盐(CaCrO4、BaCrO4和PbCrO4等)的形式存在;酸性条件下,Cr(VI)主要以HCrO4-形式存在。 2土壤对铬的吸附特性 土壤对离子有吸附交换作用,表现为土壤对铬有一定程度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具体情况与土壤的类型、土壤性质(pH、Eh、孔隙率、含水率等)以及土壤所含矿物的类型有关。 Cr(Ⅲ)在进入土壤后,9%以上可被吸附固定,少量Cr(Ⅲ)呈游离态,毒性较小。Cr( VI)则不易被土壤吸附,大部分以游离态存在,仅有8.5%~36.2%可被吸附固定。粘土对Cr(Ⅲ)的吸附能力是Cr(VI)的几十到上百倍,土壤中粘土含量越多,土壤对铬的阻滞能力越强,吸附量也越大。碱性土壤的铬吸附能力一般大于酸性土壤。铬吸附能力顺序为高岭土>伊利石>蛇石和蒙脱石。所以,红壤(组成以高岭土

铬污染场地调查与土壤污染调查与监测

铬污染场地调查与土壤污染调查与监测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谢小姐 136—6236 5104 一、铬的危害性 1.1 对人体的危害 铬如同铁、锌、铜、锰、钴、硒等其他元素一样,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三价铬是生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激活胰岛素的作用,以增加对葡萄糖的利用,是人体维持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必要物质,能保持血清中胆固醇的恒定,缺铬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葡萄糖耐力受损,葡萄糖、脂肪等代谢紊乱,遗传不正常等,低浓度铬会刺激植物生长和增产。三价铬在植物中的含量为(0.23~1)ppm,在动物中的含量为(0.075~1)ppm,在正常人的肺、肾、脾、胃中的含量为(50~980)ppm。成人大约每日需消耗700μg的铬,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但是过量的铬对人类和动植物都有害,铬的毒性与其价态及水溶性有关。金属铬及其合金不会引起中毒,产生毒性作用的是铬的化合物,其中具有强氧化性和透过体膜能力的Cr6+毒性最强,是Cr3+毒性的100倍。Cr3+在自然界中的流动性小,易沉淀,是重要的微量营养物质,但Cr3+不易被消化道吸收,对皮肤有刺激和过敏作用,易在皮肤表层和蛋白质结合而形成稳定络合物,引起皮炎和铬疮;Cr3+在动物体内的肝、肾、脾和血液中不易积累,而在肺内存量较多,对肺有一定的伤害;另外,Cr3+对抗凝血活素有抑制作用,超过一定量时有致癌作用。 Cr6+总是以氧化物CrO 3、含氧酸根Cr 2 O 7 2-、CrO 4 2-的形式存在,而且流动性 强、毒性大。由于Cr6+的强氧化性,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引起皮肤灼伤和溃疡,长期摄入会导致肉瘤、扁平上皮癌、腺癌等疾病;眼睛接触后会引起角膜损伤。铬化合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体内,Cr6+对呼吸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是鼻中隔膜穿孔、咽喉炎和肺炎等疾病;Cr6+对内脏的损害通过消化道侵入造成嗅觉和味觉减退以至消失,剂量小时也会腐蚀内脏;Cr6+化合物

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概述了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和淋洗剂的主要种类及应用研究进展。提出高效环保淋洗剂的开发,以及快速淋洗设备的研制及过程集成,是今后重金属铬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重金属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已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重视. 重金属矿山的开采利用是造成当今世界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已经严重威胁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我国重金属铬的利用入手,淋洗法是修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其中淋洗剂是决定淋洗修复技术成败和是否产生二次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淋洗法;修复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lution method to repair the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and the main types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spray lotion.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ray lotion, as well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cess of leaching device integration, is the heavy metal chromium leaching of soil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Heavy metals, as a kind of persistent pollutant has increasingly concern and attention. Heavy metal mine exploit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world, and has a serious threat and influenc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use of our country heavy metal chromium, elution method is one of the repair of heavy metal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 rapid and effective method. The spray lotion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success of injector repair technology and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Heavy metals;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 Elution method; repair

(环境管理)历数中国环境污染事件报告

历数中国环境污染事件 1,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19万元。 2,2010年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然而,紫金矿业将这一污染事故隐瞒了9天才公众于世。 三大原因造成紫金矿业污染事故: 企业防渗膜破损直接造成污水渗漏 人为非法打通6号集渗观察并排洪洞 检测设备损坏致使事件未被及时发现 2010年9月21日,受台风“凡亚比”带来的罕见特大暴雨影响,茂名市信宜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简称信宜紫金公司)银岩锡矿高旗岭尾矿库发生溃坝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溃坝共造成22人死亡,房屋全倒户523户、受损户815户。受溃坝影响,下游流域范围内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农田、农作物等严重损毁。 3,2009年8月29日5时和8月30日7时,汉阴县黄龙金矿尾矿库排洪涵洞尾部相继发生两处塌陷,导致约8000立方米左右尾砂泄漏。险情导致尾矿库附近的青泥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并严重威胁与其通过涵洞相连的观音河水库水质,而后者是汉阴县城老城区自来水的主要水源地。 4,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流入清水江,大量农田被毁,严重污染环境。记者立即赶到现场,看到公路旁的一座悬崖上,高达几十米的尾矿大坝几乎全部崩塌,从坝口到坝底四处是裸露的岩石和黄土,剩余的铅锌尾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直接注入山脚的范家河,原丈许宽的小河被几丈高的银灰色矿渣冲击成宽约30多米,矿渣覆盖河道十余里,两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沿岸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粘稠的泥浆,流过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 一位来自下游20多公里处的民工说,事发以后,整个清江水一片浑浊,下游人畜根本不敢饮用江水,一时饮水困难。 多杰村群众反映,十余年来该矿场造成的污染,给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每年有数十亩良田颗粒无收。虽然每年铅锌矿都对村民进行足额赔偿,但污染依旧有增无减。更令人担心的是,在村子与河的上游还有4个装满尾矿渣的大坝,一旦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5,2009年8月6日上午,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双桥村。以湘和化工厂为圆心向外500米延伸,周围田野里的庄稼渐次呈现出深黄色、黄绿色、绿色三种不同颜色,晒在水泥地上的稻谷谷壳透着黄褐色。离工厂300米开外,就是著名的浏阳河。 这是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表面所能看到的。

铬渣堆放场地土壤的污染过程_影响因素及植物修复

铬渣堆放场地土壤的污染过程、影响因素及 植物修复 3 荣伟英1  周启星 1,233 (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 摘 要 铬渣堆放场地的土壤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并引起广泛关注。为了对 铬渣堆场铬污染情况有更加详细的了解,本文对铬渣污染土壤的2个基本过程(铬渣中铬的水平迁移过程与垂直运移过程)、土壤有机质、pH 、Eh 和含水量、土壤类型及其无机胶体组成以及地下水运动方向等影响其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铬超积累植物的筛选、铬超积累植物的富集机制、铬渣堆场周围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进行了概述。虽然目前对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利用超积累植物对铬渣污染场地进行修复前景广阔。 关键词 铬渣堆放场地;土壤污染;植物修复;铬超积累植物中图分类号 X17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10)3-0598-07 So il polluti on processes,the i r affecti n g factors,and phytore m ed i a ti on of chrom i u m sl ag heads:A rev i ew .RONG W ei 2ying 1,ZHOU Q i 2xing 1,2(1 Key L aboratory of Pollution P rocesses and Environm ental C riteria,M in 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Environm en tal S cience and Engi 2 neering,N ankai U n iversity,Tianjin 300071,Ch ina;2 Key L abora tory of Terrestrial Ecologica l P rocess,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Ch inese A cade m y of S ciences,Shenyang 110016,China ).Chinese Journa l of Ecology ,2010,29(3):598-604. Abstract:Soil polluti on of chr om iu m slag heads has become an i m portant envir on mental issue,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 on has paid t o the t op ic .I n order t o have a mor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is polluti on,t w o basic s oil polluti on p r ocesses,i .e .,horiz ontal and vertical m igrati on of chr om iu m ,as well the related affecting fact ors,including s oil organic matter,pH,Eh,water capacity,s oil ty pe,compositi on of s oil inorganic coll oids,and fl owing directi on of gr ound water,were analyzed .Mean while,the research p r ogress on the identificati on and screening 2out of chr o 2m ium hyperaccu mulat ors,accumulati on mechanis m s of chr om iu m hyperaccumulat ors,and phy 2t ore mediati on of conta m inated s oils ar ound chr om iu m slag heads and its mechanis m s were su mma 2rized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use of chr om ium hyperaccumulat ors t o re mediate the conta m ina 2ted sites of chr om ium slag heads would have a wide p r os pect,though the phyt ore mediati on of chr om iu m 2conta m inated s oils is still at its initial stage . Key words:chr om iu m slag head;s oil polluti on;phyt ore mediati on;chr om ium hyperaccu mula 2t or .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77040)和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资助项目(707011)。33通讯作者E 2mail:Zhouqx@nankai .edu .cn 收稿日期:2009208210 接受日期:2009211219 铬元素尤其是六价铬离子(Cr 6+ )是环境中极为重要的污染物,对动植物有很大的毒性(周启星,1996;Quan et a l .,2006;裴廷权等,2008),并有可能 引起人体皮肤过敏、皮肤和粘膜溃疡(铬性湿疹、铬 疮)、糜烂性鼻炎和鼻中隔穿孔,大量摄入不仅损伤口腔、食道和胃肠,且有部分经肠道吸收至血液中,引起肾损伤。因此,铬是一个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强毒性效应的元素(Zhou,1996)。近年来,铬渣堆场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铬渣所含的少量铬酸钙被国际癌症调研机构列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 ogy 2010,29(3):598-604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铬、硒)情况及分布

硒资源分布和产量 ?硒资源分布 ?硒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5 ppm,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硒的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相形式存在,第三种是以黏土矿物吸附形式存在。虽然目前已发现的硒矿物有百余种,但硒以独立矿物产出的量却很少,大多数硒都是作为铜矿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回收而来。全球硒资源储量约为12万吨,硒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有智利(2.5万吨),俄罗斯(2万吨),秘鲁(1.3万吨),美国(1.0万吨),其他国家硒资源总量约为2.1万吨。 ?我国硒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的硒资源主要是伴生硒,赋存在黄铜矿、黄铁矿、汞铅矿中,也有存在辉钼矿、铀矿中。湖北恩施市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的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截止2007年底,全国保有硒资源储量为15600吨,其中基础储量330吨,资源量15270吨。全国18个省区均有硒资源,其中甘肃省硒资源储量最多,约6440吨。 ?我国硒资源分布不均衡,有些地区土壤硒含量很高,有些地区则出现缺硒现象。我国发现的富硒地区有湖北省恩施市、陕西省安康、贵州省开阳县、浙江省龙游县、山东省枣庄市、四川省万源市、江西省丰城市、安徽省石台县、青海省海东地区的平安—乐都一带、山西省的主要农业区、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湖南省慈利县和桃源县、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地区、广东省佛山市、海南省澄迈县等。我国缺硒省份有22个,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包括东北、东部沿海、华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以及苏、皖、鲁、宁、甘、新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铬资源储量分布及产量情况 ?铬资源分布 铬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1%,居第17位。自然界不存在游离状态的铬,铬铁矿是主要的含铬矿石。世界铬铁矿矿床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矿带、欧亚界山乌拉尔矿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矿带和环太平洋矿带。近南北向褶皱带中的铬铁矿资源量,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全球可用铬资源超过120亿吨,足可维持数个世纪的消耗需求。铬矿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南非两国,这两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95%。亚铬酸盐在地壳中的自然储量超过18亿吨,可开采储量超过8.1亿吨。2004年,世界亚铬酸盐开采量为1750万吨。 ?我国铬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是一个铬铁矿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主要的铬铁矿包括西藏罗布莎铬铁矿(我国最大的铬铁矿矿床也是我国铬铁矿的主要产地)、密云县放马峪铬铁矿、肃北的大道尔吉铬铁矿、新疆萨尔托海铬铁矿等。截至1996年底,我国共探明铬铁矿矿区56处,累计探明铬铁矿矿石储量1314.9万吨,其中A+B+C级占43%,为565.2万吨。 ?探明的铬铁矿区主要分布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西藏保有储量425.1万吨,占全国的39.4%,内蒙古保有储量174.4万吨,占16.5%;新疆保有储量165.2万吨,占15.3%;甘肃保有储量149.6万吨,占13.9%。以上4个省(区)保有储量

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纪录

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纪录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9173发表时间:2014-05-06 16:50:00【大中小】 【文章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笔者搜集整理了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希望能以这些沉重的纪录,打捞那些并不遥远的惨痛记忆,催生起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002年 贵州都匀矿渣污染事件 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注入山脚的范家河,沿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的黏稠泥浆经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事发后,下游二十多公里的清水江依然一片浑浊,人畜一时饮水困难。 云南南盘江水污染事件 2002年10月,云南省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污染。因南盘江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2003年 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 2003年,因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和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三门峡市一大奇观。 2004年 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 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江水变黄变臭,氨氮超标竟达50倍之多。污染发生后,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左右。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影响百万群众,当地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当地政府从宜宾、成都调集消防车送水,依然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为缓解灾情,还从都江堰、三岔湖紧急调水稀释2000吨氨氮,但为时已晚。据专家当时测算,沱江被破坏的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来恢复。 河南濮阳喝不上“放心水”

2002至201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十年纪录

2002至201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十年纪录 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笔者搜集整理了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希望能以这些沉重的纪录,打捞那些并不遥远的惨痛记忆,催生起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002年 贵州都匀矿渣污染事件 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注入山脚的范家河,沿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的黏稠泥浆经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事发后,下游二十多公里的清水江依然一片浑浊,人畜一时饮水困难。 云南南盘江水污染事件 2002年10月,云南省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污染。因南盘江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2003年 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 2003年,因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和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三门峡市一大奇观。 2004年 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 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江水变黄变臭,氨氮超标竟达50倍之多。污染发生后,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左右。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影响百万群众,当地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当地政府从宜宾、成都调集消防车送水,依然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为缓解灾情,还从都江堰、三岔湖紧急调水稀释2000吨氨氮,但为时已晚。据专家当时测算,沱江被破坏的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来恢复。 河南濮阳喝不上“放心水” 自2004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区四十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源。据调查,自1997年以来,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已连续多年遭受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每年约有4至5个月受污染影响。 四川青衣江水污染事件 2004年12月下旬,由于一些造纸企业向四川乐山市青衣江偷偷排放大量工业污水,导致水面出现大量白色泡沫,并散发出一阵阵

2011 云南曲靖重金属污染水库事件

云南曲靖重金属污染水库事件 编辑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2011年8月12日,云南信息报报道了曲靖市一起重金属污染事件,指因5000吨铬渣倒入水库,水体中致命六价铬超标2000倍。这起重大水质污染事件源于网友的公开举报,无论地方应对是否有被动拖沓之嫌、官员是否有利益勾连之昧,至少事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是网络监督以腐败官员为目标向以腐败行政为重点的成功转移。 中文名 云南曲靖重金属污染水库事件 类别 事件 地点 曲靖 类型 重金属污染 目录 1 网曝 2 回应 ?环保厅称已治理 ?曲靖赔偿并追责 3 通报 4 毒素 5 数据 6 超标 7 疑问 8 挤牙膏 9 癌症村 10 涉案企业 11 重拳整治 ?环保部紧急会议 ?问题厂停产整顿 12 总结三大教训 13 回应五大疑问 14 污染企业复工 云南曲靖重金属污染水库事件网曝 编辑

2011年8月12日,云南信息报报道了当地一起重金属污染事件。报道指因5000吨铬渣倒入水库,致使水库致命六价铬超标2000倍。事后云南将30万立方米受污染水,铺设管道排入珠江源头南盘江。虽然该报道电子版被撤,但有知名人士在微博上登出这个消息。作为珠江下游城市的广州,不少网友发微博表示关注,期待真相。[1] 云南网络文化协会理事、昆明作家协会理事董如彬等在网络爆料,称由于倒渣驾驶员的非法丢放,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有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经雨水冲刷和渗透,逐渐把容量20万立方的水库变成恐怖的“毒源”。 “致命的六价铬,最高时超标2000倍。毒水被直接排放南盘江中。南盘江正是珠江的源头”董如彬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董如彬全程参加了越州镇铬污染的调查。他告诉记者,两个月前他在越州镇水库旁边看到有工厂驾驶员偷偷堆放铬渣约有140个点:“铬渣是两个月前当地陆良县的和平化工厂偷倒的,当地环保局接到举报,治理了受到污染的水,我看到治理后的水经过管道排向了南盘江。这个和平化工厂就在南盘江边上,它的数万吨铬渣就堆在离江水十米不到的地方。会危及江水安全。”《云南信息报》记者冯蔚在第一时间采访了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铬渣污染情况。他也基本同意董如彬的说法,南盘江水质还是存在隐忧。[2] 云南曲靖重金属污染水库事件回应 编辑 云南曲靖重金属污染水库事件环保厅称已治理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云南环保厅副厅长任治中、云南环保厅监察总队队长黄杰。两位负责人表示,两月前确实有化工厂运渣驾驶员偷偷在越州镇山里偷倒了1000吨铬渣,当地一个死水塘受到污染,水塘中100立方米的水受污染。已经治理。 “事情发生在2个月前,当时环保厅环境监察总队队长黄杰前去处理,已经有了解决方案,那个地方不是水库,只是个死水塘。水塘离南盘江还很远,与珠江水系没有任何关系。”任治中在电话中说,云南省委办公厅十分关心这个事情。对于此事在网络上疯传,任治中表示只是有个叫“边民”(董如彬微博网名)的人有很多关注者,从“边民”那里传开的。 黄杰告诉记者:,“铬渣有1000多吨,本来是运到贵州兴义市去的,那里有个废渣处理厂,驾驶员觉得运输成本太高,就偷偷倒在了自己家旁边的山坳里。受污染的水塘蓄水不多,不到100立方米。水塘受污染后,环保部门立即进行了处理。同时将铬渣和受到污染的土壤共六七千立方运回了化工厂”。黄杰还表示受污染的水塘离珠江源有几十公里,不会污染到珠江源。 云南曲靖重金属污染水库事件曲靖赔偿并追责 曲靖市陆良县和平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废料铬渣污染,造成羊死、猪亡、水不能喝的情况见报后,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作出批示:“对此事要高度重视……县市环保局主要领导及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动态监测好水质,搞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行严格的奖惩责任制,限期达标排放,对失职、渎职的责任领导严格责任追究,对违法企业依法严惩。”同时,曲靖市委、市政府组织区县党政领导及市区县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并约见了本报记者,对会议中关于本报报道情况的处理进行了说明,并表示对事件的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和新闻媒体进行通报。 会后,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提出要求:“责成区县党政一把手抓落实、抓整改,要及时整改到位,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和企业的责任。对牲畜死亡的损失要在3天内落实到位、赔偿到位,责成麒麟区对事发地点进一步排查,在下一步工作中对企业的排污、治污进行整改和完善”。曲靖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人表示:“对于此事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态度就是要对老百姓负责,对这方水土负责,对后代负责,对下游负责。我们已责成市局有关部门、县区级领导加强监测,抓落实,抓整改,并邀请省、市环保专家对水质进行监测,对南盘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