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授课纲要( 语法)

《现代汉语》授课纲要( 语法)

《现代汉语》授课纲要( 语法)
《现代汉语》授课纲要( 语法)

《现代汉语》授课纲要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见课本P1)

(一)什么是语法

(二)语法的含义

(三)语法体系

二、语法的性质

(一)抽象性

(二)稳固性

(三)民族性

三、语法单位和语法分析

(一)语法单位

(二)词法分析

(三)句法分析

第二节词类(实词)

一、词类的划分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语法特点。

(一)词的句法功能

(二)词的组合能力

(三)词的形态变化

(四)词的意义

根据上述标准给现代汉语的词进行分类,可得知整个现代汉语词类系统的情况。

首先,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现代汉语的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个大类。凡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是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词、拟声词等10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4类,总共14类。

二、实词(各类词的语法特点见课本,可略提,重点讲各类词的特殊小类)

(一)名词

1.专有名词:表示个人的名字或个别事物独有的名称的词。

2.集合名词:表示集体事物的名词。

3.时地名词: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

4.方位名词:表示方向或事物相对位置的名词。

时地名词和方位名词虽然有名词的特点,但它们经常修饰动词(即作状语)。这是它们不同于一般名词的地方。

方位名词还常附在别的词或短语后,组成方位短语(结构),在句子中充当成分。

(二)动词

1.判断动词:表示判断的动词“是”。也可以称为“判断词”。

2.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意愿的动词,包括“能、能够、会、要、肯、敢、愿意、应、应该、可以”等。

3.趋向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趋向的动词。趋向动词有单纯的和复合的两种,复合的趋向动词是

由单纯的趋向动词搭配而成的。(其搭配情况见课本P15。)

(三)形容词

1.以重叠的形式表示强调

2.重叠后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3.形容词主要充当谓语、定语,也可以充当状语、补语。

4.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其词性必转化为动词。

(四)区别词

1.区别词的意义

2.区别词的语法特点:

(1)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

(2)能带“的”字组成的字短语。

(3)否定时用“非”,而不能用“不”。

(4)区别词往往成对成组。

3.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见课本P18)

形容词——能充当定语,也能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能加副词“不”

区别词——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不能加副词“不”

(五)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

1.缩小或减少不能用“倍”。

2.在表达数量的增减时,要正确使用“到、了”等词。

3.数词与“以上、以下”连用表示限度时,要注意是否包括本数。

4.注意表概数的词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问题。

(六)量词

1.物量词和动量词都有专用和借用之分。

2.单纯量词和复合量词

3.量词的重叠(课本16页)

(七)副词

1.副词的分类

2.副词的双重否定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1)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2)副词主要用作状语,个别的可以用作补语,而不能充当其他成分。

(八)代词

1.代词有两种特殊的用法:任指用法和虚指用法。它们都不确指某一事物,不明确代替某一词语。(1)任指用法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的任何对象,有普遍性。

(2)虚指用法表示并非确定的某个或某些对象,甚至是虚拟的对象。

2.我们——咱们

3.你——您

4.他们——她们

(九)拟声词(略)

拟声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作状语,也可以充当独立语或独立成句,有时还可作定语、谓语。

(十)叹词

叹词的特殊用法——叹词有时也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或定语、状语。

第二节词类(虚词)

一、虚词

作用:帮助表达实词之间的语法关系,或帮助实词添加某种语法意义。

(一)介词

1.介词的语法特点

(1)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总是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词短语”(又称介词结构)。

(2)组成介词短语后,可以充当状语、补语、定语。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2.介词的运用

(1)对于、对、关于

(2)类似容易混淆的还有:由、由于

(3)把、被

(4)在

(6)于

(二)连词:

1、连词的特点

2、连词的运用

(1)和、跟、同、与

(2)以及、及、及其

(3)或(或者)、和

(4)还是

(5)而(见课本P54例○5○6)

3、连词与介词的区别

(三)助词

1.助词的特点:起辅助作用,表示附加意义。

2.助词的分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

(2)动态助词:着、了、过

(3)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4)其他助词:所、看(轻声)、的、来着、给、连

(四)语气词

1.语气词“的”与结构助词“的”的区别。

2、语气词“了”与时态助词“了”的区别。

二、词的兼类和活用

(一)词的兼类现象

(二)同音词不是词的兼类

(三)词类的活用现象不是兼类

第三节短语

一、短语的组成和分类

(一)短语的性质

(二)短语的组合

(三)短语在语法上的两种主要分类

1.按照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给短语分类。

可分出联合、偏正、中补、动宾、主谓、同位、连谓、兼语、介词、的字、方位、数量、指量、紧缩等短语。

2.按照短语的语法功能给短语分类。

(1)名词性短语。

(2)动词性短语

(3)形容词性短语。

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有时合称谓词性短语。

(四)短语的其他分类

1.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

2.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

二、短语的结构类型

(一)五种基本短语

1.联合短语

2.偏正短语

(1)定中短语(名词性偏正短语)

(2)状中短语(谓词性偏正短语)

3.中补短语

4.动宾短语

5.主谓短语

(二)特殊短语

1.以特定实词为标志的短语

(1)方位短语

(2)量词短语

①数量短语:由数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叫数量短语。

②指量短语:由指示代词和数词(或数量短语)构成的短语。

2.虚词和实词组成的短语

①的字短语(的字结构)

②介词短语

③比况短语、所字短语

3.结构方式特殊的短语

(1)同位短语(复指短语)

(2)连谓短语

(3)兼语短语

三、短语的功能类(课本51页)

短语的功能是由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

(一)名词性短语

(二)谓词性短语

四、多义短语(课本52页)

(一)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二)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三)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语

五、多层短语的分析(短语分析小结。见课本54页)

(一)什么是多层短语

(二)多层短语的分析方法

1.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2.层次分析法的图解方法

(1)切分法(从由大到小不断切分的方法)

(2)组合法(从由小到大不断切分的方法)

第五节句法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

(一)主谓语的构成材料

1.对词来说,主语常由名、代充当,谓语常由动、形充当。

2.对短语来说。

(1)偏正短语

(2)动宾短语、谓补短语

(3)联合短语、主谓短语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

1.动词谓语

2.形容词谓语

3.名词性谓语

4.主谓谓语

5.连谓谓语

6.兼语谓语

(三)主语和谓语的语义类型(意义上的关系)

1.施事主语(主是谓的“施事”)(主动句)

2.受事主语(主是谓的“受事)(被动句)

3.中性主语(主对谓描写、说明、判断)无所谓“受事”“施事”。

二、动语和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课本61页)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

(三)主谓短语作宾语同兼语词作谓语的区别。

(四)宾语的意义类型

1.受事——宾语是动作支配的对象。

2.施事宾语——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存现宾语)

3.中性宾语——表示施事、受事以外跟动词有一定关系的宾语。

4.判断宾语——判断主语的,说明主语的类别、性质。

(“是”、“成为”、“叫”、“犹如”一类词所带的宾语。)

(五)双宾语:

(1)带双宾语的动词者是一些表示交接关系的动词,如:“给”、“教”、“告诉”等。

(2)双宾语中,一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在前(间接宾语),指物在后(直接宾语)。

(3)区别主谓短语作宾语和双宾语。

三、补语

(一)补语的构成材料和语义类别

(二)多层补语(参见课本73页——补语总表)

(三)补语与宾语的辨别

1.看词性

2.看回答问题的方式

3.看量词性质。

4.看助词“得”

(四)宾语和补语的顺序(课本74页)

四、定语和状语

(一)定语的位置

(二)多项定语和偏正短语作定语的不同。

(三)状语的位置。

(四)多项状语和偏正短语作状语不同。

五、中心语(课本75页)

中心语是定中短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分为三类:

(一)定语中心语:

(二)状语中心语:

(三)补语中心语:

六、独立语(课本76页)

(一)插入语

——独立语在句子的结构上不是非有不可,它的使用主要是表意上的需要。

其作用见课本P76——77。

(二)称呼语:呼唤对方,引起注意。

(三)感叹语:用叹词感情的呼声。

(四)拟声语:模拟事物的声音,给人以真实感。

七、句法成分小结(见课本P134页)

对于句子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加以分析。

(一)成分分析法

(二)层次分析法

(三)语义分析法

第六节单句

一、句型(句子的结构类)

(一)从句子的结构看,首先可以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

(二)单句可以进一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

主谓句中,可以进一步根据谓语的不同语法性质给以分类。

(1)动词谓语句:我今天有课。

(2)形容词谓语句:天气晴朗。

(3)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一。

(4)主谓谓语句:今天阳光明媚

2.非主谓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出太阳了。

(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很酷!

(3)名词性非主谓句:好球!

(4)叹词性非主谓句:啊!/ 喂!

(5)拟声词性非主谓句:哗啦啦!

综上所述,句子的结构分类可图示如下:

名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

主谓句形容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单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

句子叹词性非主谓句

拟声词性非主谓句

复句(还可以进一步分类,但根据的是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另见课本102页单句的句型句式和句类列表

(三)常用句式

根据句中谓语部分的某些特殊成分给句子分类

1.“把”字句。谓语动词前的状语是由介词结构的句子。

2.“被”字句。谓语动词前的状语是由介词“被”形成的介词结构的句子。

3.连谓句:谓语由连谓结构充任的句子。

4.兼语句:谓语由兼语结构充任的句子。

5.双宾句:指谓语动词后面带上两个宾语的句子。

6.存现句:叙述或说明某处或某时存在、出现、消失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句子(见课本 92—93页)7.比较句:表示比较的句式。

二、句类(句子的语气类)

从句子的表达,或者说从句子所传递的信息说,句子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陈述句,其功用是用来报道或说明事实,陈述意见。

(二)祈使句,其功用是用来向听话者传递命令、警告、请求、劝阻或商量的信息。

(三)疑问句,其功用是用来提出问题或疑问。在书面上疑问句末尾用问号(?)。疑问句内部又可细分为四小类:

1.是非问句。

2.特指问句。

3.选择问句。

4.正反问句。

(四)感叹句,其功用是用来抒发某种强烈的感情(如惊叹、喜悦、愤怒、惊讶或悲哀等)。

三、句子的变换(句式的转换)

(一)同义句式

(二)句类之间转换

(三)句型之间转换

第八节复句

一、复句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对独立的单句形式,意义上密切相关,组成一个表意比较复杂,有统一语调的句子,这就是复句。

(二)复句的特点

1.从结构上看必须是由两个或以上分句组成,彼此不做对方的成分。

2.从意义上看,组成复句的分句是密切相联的。

3.在形式上,组成复句的几个分句必须有统一的语调。

二、复句的意义类型

(一)联合复句

1.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明或描写有关的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分句间一般不用关联词语。

2.顺承复句(连贯复句、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按前后顺序说明连续发生的事件或相关的情况。

顺承复句和并列复句的区别:

顺承复句——分句排列顺序不能颠倒。

并列复句——分句排列顺序常能颠倒。

顺承复句和连谓式的区别:

顺承复句——分句间有语音停顿,不同主语。

连谓式——分句间无语音停顿,同一主语。

3.解说复句

——分句间有解释或说明、总分的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

4.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列举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只能从中选择某一种情况。

5.递进复句

——两个分句,后句比前句进一层。

从否定的角度表示递进关系,使用的关联词语也必须随之起变化。

(二)偏正复句

1.因果复句:

也有因果倒置的,如:之所以……是因为

(1)因为……所以,由于……因此——说明因果句。

(2)既然……那么,既然……就。——推论因果句。

注意以下关联词的区别:例句见课本130页

因为:常和“所以”合用。

由于:常单用,也可以和“因此、因而”合用。

因此:联系的分句含有“因为这样,所以……”

因而:联系的分句所叙述的事实有连续关系。

以致、致使:多用于后果不好的情况、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

以至(于):引出的结果一般不侧重于好或坏。

2.条件复句

——前分句说明事情的条件,后分句说明在这样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条件复句分:(见课本127页)

有条件句——“只要……就”(充足条件、不唯一),

“只有……才”、“除非……才”(必要条件、唯一)。

无条件句——“无论……都”,“不管……也”。

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的区别:

假设复句——重假设。

条件复句——重条件。(看关联词)

3.假设复句

两种情况:

一般假设句(如果……就,假如……那么,要是……就)。

让步假设句(即使……也,就是……也,哪怕……也)。

4.目的复句

目的复句是偏句表示一种动作行为,正句表示偏句采取某种动作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

(1)积极性目的复句

偏句表示采取某种动作行为,正句表示想要实现或达到的某种目的,正句前常用“以便”、“为的是”、“以”、“用以”、“借以”、“好”等。

(2)消极性目的复句

偏句表示采取某种动作行为,正句表示避免发生某种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正句前常用的关联词语有“省得”、“免得”、“以免”、“以防”等。

“为了”也表示目的,“为了”目的句是表示目的的在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在后,即表目的的是偏句,表动作行为的是正句。“为了”类目的复句既可表示积极目的,也可以表示消极目的。

5.转折复句

——两个分句的意思是相背的,后一分句的分句不是顺着前一分句说下去,而是向相反方向说下去。

让步假设句和转折复句区别:

让步假设句:未实现或还未证实的事。

转折复句:前一分句指已实现或已经证实的事。

三、复句的结构类型

(一)紧缩复句

——两个分句紧紧连在一起,中间没有停顿,这种类似单句形式的特殊复句就是紧缩复句。

谚语、格言多是紧缩复句。

(二)多重复句

——由两个以上分句构成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例:

注:多重复句是对只有一个层次的简单复句而说的。它所包含的分句数目至少是三个,层次至少是两个。有的复句虽然包含三个以上分句,可是,并不是多重复句。

(三)怎样分析多重复句:

1.统观全局

找出统率整个句子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要找准第一个层次。

2.逐层剖析

第一个层次找出以后,再把第一个层次的前后两大部分各作为一个整体,继续分析下去。

3.借助标点符号和关联词语。

分析多重复句,首先得弄清分句的数目,而标点符号能够帮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一般地说,分号常常用于并列复句的分句之间,有时冒号也用于这种复句内部。

(四)多重复句分析示例(见课本)

第八节句法失误

一.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查找病情:简缩法、分段检查法、类比法

(二)进行修改:保持原句的意思不变

(三)说明理由: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指出句子的病因。

二、搭配不当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二)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三)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四)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三、残缺和多余

(一)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4.定语、状语、补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二)成分多余

1.主语有多余成分

2.谓语有多余成分

3.宾语有多余成分

4.定语多余

5.状语多余

6.补语多余

四、语序不当

(一)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二)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三)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四)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五)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五、句式杂糅

(一)两种说法混杂

(二)前后牵连

六、歧义

七、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一)分句之间缺乏密切联系

1.分句间意义缺乏照应

2.分句间意义不合逻辑

3.分句陈述对象不一致(二)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1.分句间次序混乱

2.分句间层次不清

(三)关联词语运用错误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

3.错用关联词语

4.滥用关联词语

5.关联词语位置不对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精)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 1、考试范围: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试卷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内容 要求学生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日常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一些错误的技能。 各章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的含义及其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特点; 2、我国主要方言区的分布情况 第二章语音 1、语音的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及其作用。 2、全面掌握“发音器官示意图”。 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 5、21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声母辨正,39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分析,调值、调类。 6、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 7、音变现象:变调、轻声及其作用、儿化及其作用、“啊”的音变; 第三章文字 1、文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 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3、汉字的结构:结构单位(笔画、偏旁)、笔顺的基本规则及运用、造字法及形旁声旁的作用与局限性。 4、掌握规范汉字,纠正错别字。 第四章词汇 1、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词汇、语素、。; 2、词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分析合成词的结构类型。 3、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4、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 5、词义的分解:义项及其分类、比喻义和比喻、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 6、语义场:同义词及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及其种。 7、基本词汇及其特点、一般词汇及其构成、熟语的种类。 8、词汇的发展变化及词义演变的途径。 第五章语法 1、语法的含义、性质,语法单位。 2、划分词类的依据,各类实词、虚词的语法特征及其运用。 3、短语的结构类别、功能类别,多义短语,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

现代汉语作业答案参考

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区别词的一组是(D ) A.煞白、干净B.老实、马虎 C.个别、伟大D.军用、彩色 2、后、半高、圆唇舌面元音是( D) A.a B.e C.u D.o 3、下面哪一组是借形的外来词语(B ) A.IT、啤酒B.DVD、景气 C.法西斯、逻辑D.卡宾枪、芭蕾 4、下列句子有了暗喻修辞格的是(B ) A.每朵花就像一张张笑脸。 B.头上的长发变成了一座富士山。C.我们主张打落水狗。 D.敌人像落水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 5、下面哪一条不是名词的语法特征(A )。 A.大多可以重叠 B.可以作宾语 C.可以作主语 D.大多可以与数量词语组合 6、下面哪一组是古词语(C ) A.妃子、幌子B.举人、官僚 C.监生、员外D.陛下、悄然

)A 、下面含有“的”字短语的是(7. A.他喜欢吃肥的。 B.他说的过程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 C.他什么东西都吃。 D.这东西的确不能吃。 8、下列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A)。 A.火红、喷香B.仔细、果断 C.深入、切身D.干净、高等 9、下面是存现句的是(D ) A.钱攥在他手里。B.有一个人在门外台阶上坐着。 C.钱在他手里攥着。D.门外台阶上坐着一个人。 10、下面哪一组是单纯词(C ) A.哥哥、蝈蝈B.舞蹈、圣经C.犹豫、坦克D.阿姨、姐姐 11、下面属于双宾语结构的是(A ) A.他借给我十块钱B.他借了我的钱 C.钱是他借给我的D.他向我借钱 12、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是(B)。 A.表音节不表音素B.表意 C.不连写D.平面型 13、“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是( C) A.递进关系复句B.选择关系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 1、基本分析原则 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 例如: 我们进行社会调查 |主||____谓_______| |_述 | 宾____ | |_定)中 |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 2、分析过程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例如: 他去年去了一趟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状中关系 |________| |__| 述宾关系 |_| |___| 述补关系

切分过程中应注意: 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 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 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 3、层次分析法的图解表示 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①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 例如: 申奥成功有助于中国的改革与开放。 |_ 主 __| |______ 谓 ________________| |主| |谓| |_述_ |______ 宾___________| |__ 定_)_ 中 _______| | 联 + 合 | ②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例如: 他弟弟在北京念大学 |_定中_| |_介宾_| |_述宾_| | |____状中____| |_____主谓______| ③树形图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现代汉语本科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Modern Chinese 课程编号:0111001 课程学时:96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 建议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开课单位:皖江学院中文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干地位和核心地位。 课程任务: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及学习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以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五部分内容。 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为将来从事企事业单位文秘类工作、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或进一步从事语言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的定义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雅言、通语、白话、官话、国语、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 五、汉语的地位:国内地位,国际地位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一、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三、推广普通话 课程的重点、难点: 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的特点,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课程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方言概况;了解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掌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思考题: 1.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是什么?

现代汉语考试题11教学内容

12. ( 多选题 ) 19.下列属于主谓短语的是(本题1.0分) A、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B、住三天 C、身材魁梧 D、三个月前 E、天气很好 学生答案:A,E 标准答案:AE 解析: 得分:1 13. ( 多选题 ) 18.下列不属于受事宾语的是(本题1.0分) A、村儿里马上要修一条公路 B、门口站着一个孩子 C、他长得像他爸爸 D、这位朋友姓刘 E、小田结结实实地揍了狗蛋一 学生答案:B,C,D 标准答案:BCD 解析: 得分:1 14. ( 多选题 ) 17.下列各组中划线部分属于同音词的是(本题1.0分)

E、一节甘蔗∣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学生答案:B,C,D 标准答案:BCD 解析: 得分:1 15. ( 多选题 ) 16.下列属于成词语素的是(本题1.0分) A、羽 B、走 C、语 D、习 E、墙 学生答案:B,E 标准答案:BE 解析: 得分:1 16. ( 多选题 ) 15.属于单元音韵母的是(本题1.0分) A、本 B、粒

C、别 D、不 E、猛 学生答案:B,D 标准答案:BD 解析: 得分:1 17. ( 多选题 ) 14.具有成分省略的句子是(本题1.0分) A、吃过饭,他就去展览馆了。 B、雨伞呢? C、得到你的答复,很高兴! D、多美丽的蝴蝶啊! E、太好了! 学生答案:B,C 标准答案:BC 解析: 得分:1 18. ( 多选题 ) 13.加点的疑问代词属于任指用法的是(本题1.0分) A、请问要点儿什么? B、我什么都不想要。 C、无论谁,都阻挡不了她前进的步伐。

D、你在哪儿找到这宝贝的? E、我们怎么说他都不听。 学生答案:B,C,E 标准答案:BCE 解析: 得分:1 19. ( 多选题 ) 12.属于单纯词的是(本题1.0分) A、沙发 B、伶俐 C、蝴蝶 D、葡萄 E、热乎乎 学生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解析: 得分:1 20. ( 多选题 ) 11.属于开口呼韵母的是(本题1.0分) A、米 B、专 C、道 D、美 E、穷

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正确答案:错误 【第二次作业】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①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②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 (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 2、简答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例如"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的意义完全消失了。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成由另一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例如"捣蛋”中之"蛋”,"电池”中之"池”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简答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母音——元音等; (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等;(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等;(4)外来语言的译音词和意译词也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等;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简单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题型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 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临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 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色彩或风格色彩、b感情色彩、c形象色彩。 四分析 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dancer 质子actually 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现代汉语专题作业答案2

作业3参考答案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小题2分) 1.词类:按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来的类一般称作词类。 2.短语:短语就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3.句类:句子从语气角度来分类就是句类。 4.句子的焦点:焦点是陈述句中新信息的重点。一般的句子,焦点在后。 5.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形式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语言系统中,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功能标准),据此可以把词类划分为(两)小类。 3.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主要用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介宾短语)。 4.有些词类还包括一些附类,例如“大型、微型、主要”等是形容词中的(非谓形容词),“以上、之上、以后”是名词中的(方位词)。 5.有些词是兼类词,例如“文明”从语法功能看兼属(名词)和(形容词)。 6.短语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角度划分类别,例如“海洋广阔”是(主谓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7.句子“什么书他都喜欢看”从句型看是(主谓谓语)句,从句类看是(陈述)句。 8.从所带宾语的性质看,动词可以分为(谓宾动词)和(体宾动词)两类。 9.复句的八种基本类别,根据特点可以划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10.句子传递信息,一般是(旧信息)在前面,(新信息)在后面。 三、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共20分,每小题2分) 1.划分现代汉语词类,词的形态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标准。 错误。在西方语言中,可以根据形态划分词类,但汉语中缺乏形态,不可能根据形态划分词类。 2.副词的意义和名词、动词比较,不那么实在,所以划归虚词。 错误。副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类。在意义方面虽然不如其他实词那样具体实在,但是副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所以把副词划归虚词是不妥当的。 3.句子不一定都能还原为词组。 正确。句子和词组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单位,比如句子结构有语用上的变化,就无法换为词组,如“怒吼吧,黄河!”,不能就说这个词组主语在后,谓语在前,这不符合汉语词组的结构特点,这是句子层面才能出现的结构。 4.“花”在“一朵花”中是名词,在“花了不少钱”中是动词,所以是兼类词。 错误。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又密切相关,这样的词才是兼类词。“花”在“一朵花”中是名词,在“花了不少钱”中是动词,“花”属于同形词,同形同音词指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5.“把”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介词功能,不能独立作谓语动词使用。 错误。“把”还是个动词,可以作谓语,例“这个关我来把”。 6.特指问和是非问的区别是,前者常常在句尾使用语气词"吗",后者使用"呢"。错误。特指问使用的语气词是"呢",是非问使用的语气词是"吗"。 7.状中短语充当谓语,这个句子一定是动词性谓语句。 错误。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要有动词、形容词、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状中短语、谓词性联合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主谓短语等,状中短语的谓语还可能是形容词。 8.根据宾语的语义性质,句子“我看见一座座高山”的宾语是受事宾语。 正确。及物动词带的宾语是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看见”是及物动词。 9.多重复句是指由三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 (注,本人在原文基础上用蓝字加注释,理解不一定对;令本人进行了文档结构编排,供学术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文库账号) 1句法结构的分类 1.1从部组合的方式看 1.1.1基本结构 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1.1.1.1主谓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述和被述关系.例如: 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 1.1.1.2动宾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 去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 1.1.1.3偏正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 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 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 1.1.1.5联合结构 结构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 讨论并通过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 1.1.2非基本结构 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 1.1. 2.1同位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英雄城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坚医师工人周大勇 1.1. 2.2连动结构 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 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 (连动结构可以看成:基本结构的组合,走过去+开门整体式一个偏正结构,其中走过去是补充结构;站着说话:站着+说话是偏正,站着是补充;坐在台上看球赛:坐在台上+看球赛是偏正,坐在台上是补充,看球赛是动宾;赖着不走:赖着+不走是偏正,赖着是补充,不走是偏正;借书看:借书+看偏正,借书动宾) 1.1. 2.3兼语结构 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 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现代汉语(下)复习大纲 一、术语 形式(form)、意义(meaning)、功能(function) 言语事件(speech event) 普遍语法(general grammar) 语法化(grammaticalize/grammaticalization)、词汇化(lexicalize) 重新分析(reanalysis/reanalyse) 句型、句模、句类 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 范畴(语类)(category)、次范畴(子语类)(sub-categoty) 原型(理想认知模型)(prototype) 、典型范畴(prototype categories)、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 黏着(bound) 、自由(free) 邻接性(adjacency)、突显性(prominence)、局部性(local) 语序(词序)(word order)、形态变化(屈折)(inflection)

有标记(marked)、无标记(unmarked)) 分布(Distribution)、中和(Neutralization) 构式(Construction\Construct) 替换(Substitution) 最小对比对(Minimal Pair) 能产性(Productivity) 歧义(Ambiguity)、模糊(Vagueness) 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 句子(sentence)、小句(clause) 话语(discourse) 零句(minor sentence)、整句(major sentence) 短语(phrase/phrasal)、词组(group) 向心(endocentric)、离心(exocentric) 主谓一致性 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间接宾语 关系小句(relative clause) 同位语(apposition/appositional) 独立成分(absolute) word词 common noun普通名词、collective/collective nouns集合名词、mass物质名词、proper专有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广西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 二、判断说明题 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4.由于古今字音字意的演变,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表音了,有的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 三、简述题 1.如何理解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它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它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2.为什么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口语的发展,从两汉时期开始出现言文不一致的现象,汉魏以后差异越来越大,一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口头讲的是发展中的汉语,笔头上写的却是文言文。这种言文不一致,很不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一)白话文的兴起、推广和新的书面语的产生。到了晚唐五代,一种同口语直接联系的书面语“白话”逐渐兴起,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来源,开始了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白话文的历史进程。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这些重要的白话文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北方方言区流行,而且在非北方方言区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二)北京话的传播和新的口语的产生。与此同时,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也逐步传播开来,逐步取得了在各方言区之间作为交际工具的地位。这种形成中的共同语,明清时代称为“官话”,到了清末,“官话”正名为“国语”。 (三)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到了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白话文运动”。文言文的地位终于被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所取代,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大众语运动正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促使现代白话文走向成熟。 从1913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审订“国音”,在全国推行“国语”,开展了“国语运动”。“国语运动”和“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这些拼音方案的推广,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样,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不断靠拢,最终达成一致。新中国成立后,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现代汉语》教材上说:“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对这句话是怎样了解的? 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秦代的隶书称秦隶,笔画少波势,尚存篆意,是当时民间日常使用的形体。到了汉代,字形有了发展,称汉隶,成为汉代通行的汉字形体。 隶书与篆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字形转为扁平,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并显出波势,后期的隶书还运用挑法。 汉字的演变从此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因此,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从构造上看,汉字有没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举例说明你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一)汉字从结构上看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所谓表层结构,就是指每一个汉字外部的构造方式。汉字都是由简单的笔画构成部件,单个部件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汉字,部件组合成汉字时可以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内外结构等结合方式。由于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外部结构特征的分析得到的,所以叫做汉字的表层结构。 1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资料讲解

浅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分类类型 摘要:现代汉语的语法中,词和词相搭配构成短语和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就是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和框架,也是现代汉语在交流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对句法结构的分析是现代汉语构词成句固定性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相关例子的枚举和分析,浅要探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句法结构搭配分类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一.基本句法结构的分类 1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中鲜花为主语,盛开为谓语,两个词之前呈现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与之类似的还有: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等。 2动宾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上车”中动词“上”支配名词“车”,新城动宾结构。 因此,“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等结构都属于动宾结构。3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帅哥”中形容词“帅”修饰名词“哥”,两个成分构成偏正结构。与之属于同类的还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等。 以上所叙述的是偏正结构中"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除此之外偏正结构中还有一种情况,例如:“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这些属于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4补充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等,以补语补充中心语(动词、形容词)的形式出现。 5联合结构 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中,前后几个成分的关系是相对单独并列或选择的,所以称为联合式结构。 二.特殊句法结构分类。 除了上述五种基本句法结构以外,汉语中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特殊形式结构的存在。 1.同位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首都北京”中“首都”从功能和象征意义上、“北京”从名称上指代同一座城市,因此构成同位结构。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 教材——朱德熙《语法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350) (一)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一门学问。任何语法研究成果都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也都有主观性、相对性和阶段性的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旨在揭示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它以当代人口头使用的活生生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又具有共时性的特点。 语法学是语言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包含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的结构规律。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词法学研究的是词的结构和词形变化以及词类,句法学研究的是词组、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特点: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2、句法结构中语序的安排具有重大作用。3、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4、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经典语法名著学习,理解、领会语法学家分析语法现象的方法、技巧,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语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语法的目的 学习语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己的素质 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工具,不论我们学习什么专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使用语言这一工具。如果我们对语法规律有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自如地运用本民族语言,而且可以借此工具,理好地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概括性是语法的性质之一。它要求人们从无穷无尽的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有限的语言规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较好地掌握语言的规律,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语法是为了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利用它来指导、调解我们的语言实践;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用词造句,分析语言结构,纠正语言错误,把话说得比较通顺流畅,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于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理论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必然是盲目的自发的,即使学习了一些语言分析技巧,也是事倍功半的。但是仅仅掌握理论还不行。脱离实践的理论必然是空洞的,无用的。考生自学时,应该把分析汉语的理论、方法和汉语的语言实际联系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语言结构,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分析、归纳语言规律。 (二)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提高自己综合、判断、分析和理解能力。自考专科段开设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中的语法部分和本课程的许多内容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本课程专门讲述现代汉语语法,在分析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讲得更深、更细,对语法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涉及较多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这些都体现了专家语法体系的特点,也是教材特点的具体体现,自学时应该深刻领会,认真把握。 另外,本科段开设的语言学概论是一门专门讲授人类语言分析、语言规律的课程,学好语言学概论,对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学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这门课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自学过程中,要求考生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语法现象,归纳出语法规律。 (二)课程内容与考试要求 第一章语法单位 一、考核知识点 (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二)确定词的方法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

现代汉语作业1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 注意:1题目顺序不一致(复制黏贴查找)。 2选项顺序不一致(看清选择题答案)题目1《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一般用不着它。 选择一项: 错 题目2“万、稳、物、尾、问”都是零声母字。 选择一项: 对 题目3看到自己的阴谋就要______________,他不由得慌张起来。 选择一项: A. 败露 题目4汉字全包围结构的笔画顺序是:先外后里再封口。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学好普通话要做到四多:多读、多说、多查、多看。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而且、耳朵、二月、儿子、诱饵、耳背、洱海”的韵母都是“e”。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吴语分布在江苏东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及其毗连的赣东北、闽北地区。 选择一项: 错 题目8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变式句 题目9 “无论谁,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是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D. 单句 题目10 “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英特纳雄耐尔”是多音节语素。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1 “修养生息”“义气用事”“珠联壁合”“怨天忧人”这四个成语中都有错别字。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2下列各组词只有______________是兼类词。 选择一项: D. 导演矛盾明确 题目13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使用了对偶和______________辞格。 选择一项: A. 比拟 题目14下列各组词只有______________词性相同。 选择一项: C. 从来马上刚刚 题目15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选择一项: B. 居心叵测一暴十寒豁然开朗 题目16当ǖ行的韵母自成音节时,一律在前面加y,并且去掉上面的两个小点。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7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被联合国正式列出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8 “出口商品”是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D. 既是偏正短语又是动宾短语 题目19下列音节,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选择一项: A. tuìhuí 题目20 “出口成‘脏’”,这是用了______________辞格。 选择一项: C. 仿拟 题目21语音具有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选择一项: 对 题目2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里的“路”音“lù”,“村”音“chūn”。 选择一项: 错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I 说明 [教学目的] 本课程立足于现代汉语研究的前沿,系统讲授语音、文字、语汇、语法、语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语言、运用语言和研究语言的能力,培养德才兼备、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胜任高校或高中、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的语言文字管理、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正确描写和分析普通话语音,熟练运用和大力推广普通话;掌握汉字知识,熟练使用规范的现行汉字;掌握现代汉语语汇的构成成分及其发展变化的现状,熟练地分析语义特征;掌握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则,熟练地辨识词性,分析、组织语句和判别语句的正误;掌握现代汉语实际运用的规律,在话语交际中能正确、得体地进行表达和准确无误地进行理解。 [教学方法] 1.讲授时要详略得当,着重讲清讲透各部分的重点、要点、难点,并及时进行辅导答疑。 2.积极开展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应结合日常语言运用实际,启发学生思考、答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讲完重要章节后,应布置一些思考与练习题,要求学生查阅参考资料,完成书面作业,以巩固学习效果。 4.本大纲后附有必读书目,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进行社会用字用语调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言语现象和总结言语规律的能力。 [课时安排] 本课程讲授三个学期,共102学时。 第一学期,讲授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现代汉语语音,30学时。 第二学期,讲授现代汉语语法,36学时。 第三学期,讲授现代汉语语汇、现代汉语语用,3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第一节现代汉语 一、现代汉语的含义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在不同地域的分支,属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变体。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简单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题型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 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临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 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色彩或风格色彩、b感情色彩、c 形象色彩。 四分析 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 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 dancer 质子 actually 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五论述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98.5 完成日期:2018年01月29日 16点1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2.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 B.闽、粤方言 C.湘、赣方言 D.客家方言 3.发音时,气流从舌两边发出来的音叫() A.舌音 B.舌面音 C.边音 D.卷舌音 4.舌尖后音包括() A.j、q、x B.zh、ch、sh、r C.zh、ch、sh、r、l D.d、t、n、l 5.舌位后、半高、唇不圆的元音韵母是() A. e B.o C. a D.i 6.i和e的区别在于() A.舌位的高低不同 B.舌位的前后不同 C.嘴唇的圆与不圆 D.舌位的前后不同和嘴唇的圆与不圆 7.根据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与f相拼的韵母是() A.开口呼、合口呼 B.齐齿呼、撮口呼 C.开口呼、齐齿呼 D.合口呼、撮口呼 8.轻声的作用是()

A.使语音有抑扬顿挫的变化,可以增加语音的音乐性 B.可以使生理上得到调节,避免劳累 C.可以区别一些词的词性和意义 D.感情色彩有强弱 9.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禾、衣、果"三个字都是()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10.从下列四组字中选出造字法与另三组不同的一组:() A.萌旺佐 B.芳响何 C.草睛伙 D.莫明信 11.我国第一部以偏旁部首整理出来的字书是() A.《说文解字》 B.《集韵》 C.《康熙字典》 D.《中华大字典》 12.“凹”和“凸”两个字的笔画数都是()。 A.5笔 B.6笔 C.7笔 D.8笔 13.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 A.仓猝、唐突、阑干、苗条、蝙蝠 B.坎坷、蟋蟀、枇杷、卢布、拮据 C.详细、伶俐、逍遥、葫芦、蒙胧 D.游弋、叮咛、摩托、喽罗、吩咐 14."喂养"和"饲养"的区别是() A.动作的行为特点不同 B.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不同 C.语义轻重不同 D.支配对象不同 15."反法西斯主义者"中的语素有()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6."惆怅"一词是() A.叠韵词 B.双声词 C.音译词 D.非双声叠韵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