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 D)。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

D. 个体

E. 总体

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 D. 研究总体统计量E. 计算统计指标

3. 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 参与变量数

4. 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白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

C.门急诊就诊人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 E. ABO血型

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B.无方向性 C. 也称为偏倚

D.不可避免 E. 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大小

二、名称解释(答案略)

1. 变量与随机变量

2. 同质与变异

3. 总体与样本

4. 参数与统计量

5. 误差

6. 随机事件

7. 频率与概率

三、思考题

1. 生物统计学与其他统计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统计学可细分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都是关于数据的学问,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知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而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的一门科学,与医学统计学和卫生统计学很相似,其

不同之处在于医学统计学侧重于介绍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而卫生统计学更侧重于介绍社会、人群健康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2. 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50人。从两个班各抽取10人测量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如果甲班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从甲、乙两班分别抽取的10人,测量其身高,得到的分别是甲、乙两班的一个样本。样本的平均身高只是甲、乙两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的一个点估计值。即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一般很难恰好相等。因此,不能仅凭两个样本均数高低就作出两总体均数熟高熟低的判断,而应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才能作出判断。

3. 某地区有10万个7岁发育正常的男孩,为了研究这些7岁发育正常男孩的身高和体重,在该人群中随机抽取200个7岁发育正常的男孩,测量他们的身高和体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研究中的总体是什么?

答:某地区10万个7岁发育正常的男孩。

(2) 该研究中的身高总体均数的意义是什么?

答:身高总体均数的意义是: 10万个7岁发育正常的男孩的平均身高。

(3) 该研究中的体重总体均数的意义是什么?

答:体重总体均数的意义是: 10万个7岁发育正常的男孩的平均体重

(4) 该研究中的总体均数与总体是什么关系?

答:总体均数是反映总体的统计学特征的指标。

(5)该研究中的样本是什么?

答:该研究中的样本是:随机抽取的200个7岁发育正常的男孩。

(宇传华方积乾)

物理绪论测试题

物理实验绪论测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测量结果0.01010cm有(B )位有效数字。 A.3位 B.4位 C.5位 D.6位 2.已知常数e=2.718281828……,测量L=0.0023,N=2.73,则(e-L)/N=( C ) A.0.994 B.0.9949 C.0.995 D.1.00 3.物理量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其相对不确定度为(A)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 ( D )相对应。 A.第一位有效数字 B.第二位有效数字 C.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D.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二、填空题: 5.用计算器算出圆柱体的转动惯量J=645.012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平均值 的不确定度为u(J)= 则J+u(J)=( 6.5 0.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多量程电压表(1级,3- 7.5-15-30V)用于检测某电路两端的电压,如果用 3V档去测3V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0.0058 。如果用7.5V档去测3V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0.014 。 三、多项选择题: 7.满足正态分布的物理量,下面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 做任何次测量,其结果有68.3%的可能性落在区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 B 设某次测量的结果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真值落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概率为0.683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置信概率是相同的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置信概率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置信概率高 8.指出下列关于仪器误差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按物理实验课的简化要求) (BCD) A.千分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最小分度的一半 B.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游标精度的一半 C.磁电式仪表的仪器误差=等级%×测量值 D.箱式电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级%(测量值+基准值) 四、计算题

2018年至善网马原答案第三章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的不同回答 o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o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o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o个人的历史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o生产关系 o生产方式 o地理环境 o人口因素 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社会存在的是() o道德 o政治法律思想 o哲学 o宗教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在()

o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o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o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o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生产关系中,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 o产品的分配关系 o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o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o消费关系 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o劳动力系统 o信息传递系统 o能源系统 o生产工具系统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上,以下论断属于正确的是() o历史的发展是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o历史的发展是由先于人的活动的规律决定了的

o历史的发展是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o历史的发展纯粹是偶然 社会形态是() o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 o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o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 o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o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o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否认了社会存在的作用 o夸大了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o承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下列论著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o马克思的《资本论》 o邹容的《革命军》 o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o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马原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来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绪论练习题和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 2、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 A.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辩证法 D.辩证法 3、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 )。 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 ( ) 的发表。 A.《资本论》 B.《神圣家族》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共产党宣言》 5、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 (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克思 D.威廉·配第 6、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提出了 ( )。 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再生产理论D.流通理论 7、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 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 A.爱因斯坦B.甘地C.马克思 D.邓小平 8、《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A.1841年 B.1844年 C.1848年 D.1867年 9、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A.自由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0、19世纪30年代初,()已成为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机器 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1、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 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C.工人和资本家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 1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1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习题解答2019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练习题参考答案 1、解: ① 08.1 ②862.0 ③1.27 ④61097.8-? ⑤15.3 ⑥6.52 ⑦8.10 ⑧464.0 2、解:①cm L )35.083.12(±= ②kg m 310)10.050.1(?±= ③mA I )024.0746.38(±= ④ m 50.0=cm 50=mm 2100.5? ⑤()2 cm /s 004.0125.980±=g ⑥m 10371.6km 63716?==R 8.解:①D C B A N 435--+= 001036.0456303754.2102.382?-?-?+= 004144.016818770.502.382--+=219= ④rad x 7836.0=,0001.0=?x ,设=y x sin ,x x y ??=?cos 00007.0=,则x sin 取到小数点后5位,即x sin 0.70583= ⑤00.210000.10)00.7800.79()412.46.5(0.100+?-+?000 .1000.10.100.100??=00.210+00.210100+=310= ⑥0.4720596403.4)08.12.142(-?+1244 03.43.143?=464.0= 12 ① )z (4)()()(222u y u x u f u ++= ②y x y x f +-= )()11()()11()() ln()ln(ln 2222y u y x y x x u y x y x f f u y x y x f ++-++--=+--= )()()(2)(22222y u x x u y y x f u ++= ⑦L r Mgl E 2π= )()1()()2()()1()()1()(ln ln 2ln ln ln ln 22222222L u L r u r l u l M u M E E u L r l M g E +++=--++=π

2018年至善网马原答案第五章

习题题目总数:12答题正确:12答题错误:0待回答:0锁定:0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o经济职能 o政治职能 o对外交往职能 o社会职能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o刑法 o[ o行政法 o民法 o宪法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 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o总统 o最高法院 o最高检察院 o国会 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 /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o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o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o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o人民当家作主 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o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o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o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o} o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o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o文学、艺术和宗教 o道德、伦理 o哲学、历史 习题7(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o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 o/ o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o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o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习题8(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 o军队、警察 o监狱、法庭

o政府机构 o资产阶级政党 习题9(多选题)答题正确 ~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 o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o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 o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o对邮政、铁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 习题10(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 o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o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o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o— o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习题11(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 o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 o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 o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o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习题12(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o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试题及答案

绪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B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 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B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D ) A. 剩余价值论 B. 历史观 C. 辩证法 D. 劳动价值论 9.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1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 A. 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 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 1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B ) A.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B.实现共产主义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 .实现人权 1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

实验绪论课作业答案 1、(1) 44.02 m (2) 12.40±0.01 m (3) 13.59 kg (4) 0.289m (5) 5.27 m (6) 5.61×104 m 2 3、V = 4 πh ?d 2 = 1.963×10-4 m 3 方法一 :?V = |h V ??|?h +|d V ??|?d = 4π(d 2 ??h + 2h ?d ??d) =0.01×10-4 m 3 方法二 :V V ? = h h ? + d d ?2 = 0.005 ?V = 0.005 ? V= 0.01×10-4 m 3 V = ( 1.96 ± 0.01 )×10-4 m 3 B = V V ?= 0.5% P=99.7% 方法三 :方和根传递法 ?V=()()2222d d V h h V ???? ????+???? ???? =4π()()()22242d hd h d ?+?=0.008×10-4 m 3 V = ( 1.963 ± 0.008) ×10-4 m 3 B = V V ?= 0.4% P=99.7% 4、 (1) ±0.5 mm (2) ±1℃ (3) ±0.01g (4) ±0.05 mm (6) ±1.5 mA (或 ±2 mA) 5、 L =1.449×10-2 m L σ=())110(102--∑i i L L = 0.004×10-2 m L=(1.449±0.004) ×10-2 m B = 0.3% P =68.3% L=(1.45±0.01) ×10-2 m B = 0.7% P =99.7% 6、 R x =2 1R R ?R O = 92.5Ω

马原答案第二章

人类认识产生与发展得基础就是() o真理得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得观点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得观点 o实践得观点 o认识得观点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得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 o科学发展就是由社会需要决定得 o技术比科学更为重要 o技术发展推动科学发展 o社会实践得需要就是人类认识发展得强大动力 在认识得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主张() o从思想与感觉到物得认识路线 o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得认识路线 o从物到感觉与思想得认识路线 o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认识路线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关系就是()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就是各自独立得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于理论之中 o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前提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得基础就是实践 人得认识就就是类似于照镜子得活动,这就是属于()得观点o经验主义 o辩证唯物主义 o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o唯心主义 关于感性认识得正确说法就是() o感性认识以反映事物得本质为内容 o感性认识就是认识得初级阶段 o感性认识就是一种抽象得思维 o感性认识主要有感觉、知觉与推理三种形式 两种根本对立得认识路线就是() o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得认识路线 o旧唯物主义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得认识路线

o经验论与唯理论得认识路线 o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得认识路线 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辩证统一,会导致()得错误o经验主义 o经验论 o教条主义 o唯理论 认识得主体与客体之间得关系包括(就选我打对勾得) o认识关系 o实践关系 o矛盾关系 o价值关系 实践对认识得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o实践就是检验认识得真理性得唯一标准 o实践就是认识得目得 o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 o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第一章 绪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 的和,我们这里讲述的是。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有和两种不同的形 式。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 以为,以 为, 以为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 为。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7.共同语是的语言,方言是的语言。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9.现代汉语七大主要方言区 是:、、、、、、。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有效地。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 (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 (1)(2)(3)(4)。 12.语、语、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 是语、语、语 语、语和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是和。 15.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主要是为了消除,以利社会交际。 16.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之成为。第二,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众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2016马原答案第二章

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o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 o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观点 o实践的观点 o认识的观点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 o科学发展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 o技术比科学更为重要 o技术发展推动科学发展 o社会实践的需要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主张() o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o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认识路线 o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o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路线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各自独立的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于理论之中 o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前提 o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人的认识就是类似于照镜子的活动,这是属于()的观点 o经验主义 o辩证唯物主义 o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o唯心主义 关于感性认识的正确说法是() o感性认识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 o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o感性认识是一种抽象的思维 o感性认识主要有感觉、知觉和推理三种形式 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o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认识路线 o旧唯物主义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o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o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的错误 o经验主义 o经验论 o教条主义 o唯理论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就选我打对勾的) o认识关系 o实践关系 o矛盾关系 o价值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o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o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o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o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哲学是:() A.一切科学之科学( ) B.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 2.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A.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 ) B.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 ) C.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 D.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 )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4.从哲学上看,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A.建设活动和破坏活动( ) B.自由活动和不自由活动( ) C.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 B.结构性( ) C.运动( )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7.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继承和汲取了:() A.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B.以往唯心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C.以往辩证法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D.以往可知论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9.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 A.对哲学的正确理解( ) B.对物质的正确理解(√) C.对意识的正确理解( ) D.对宇宙的正确理解(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 B.动物心理的形成( ) C.语言的产生( ) D.劳动(√) 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 B.各种实物的总和( )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13.实践是( )既区分又统一的基础 A.运动和静止( ) B.时间和空间( ) C.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

265 1. 测读实验数据。 1) 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为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① 1.0850 ㎝ 5位 1.08 ㎝ ② 2575.0g 5位 2.58 103 g ③ 3.1415926s 8位 3.14s ④ 0.86429m 5位 0.864m ⑤ 0.0301 ㎏ 3位 0.0301 kg ⑥ 979.436 cm s 2 6位 2 979cm s 2 (2) 按照不确定度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以下错误: ① 0.30m 等于 30cm 等于 300mm 。 改正 : 0.30m 等于 30cm 等于 3.0 102 mm . ② 有人说 0.1230 是五位有效数字, 有人说是三位有效数字, 请改正并说明原因。 改正 : 0.1230 是四位有效数字 原因: 以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为起点 , 从左往右数 ,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有效数 字. ③ 某组测量结果表示为: d 1=( 10.800 0.02 )cm d 2 =( 10.800 0.123)cm d 3=(10.8 0.002 )cm d 4 =( 10.8 0.12 )cm 试正确表示每次测量结果,计算各次测量值的相对不确定度。 改正 : d 1=( 10.80 0.02 )cm d 2 =(10.8 0.2)cm d 3 =(10.8 0.1)cm d 4 =(10.8 0.2)cm 2. 有效数字的运算 ( 1) 试完成下列测量值的有效数字运算: ① sin20 ° 6′ sin20° 5′ =0.34338 sin20 °7′ =0.34393 所以 sin20°6′ =0.343659694=0.3437 ② lg480.3 lg480.2=2.68142 习题答案 E r (d 1) 0.02 100% 0.2% r 1 10.80 0.2 E r (d 2) 0.2 100% 2% r 2 10.8 E r (d 3) 0.1 100% 1% r 3 10.8 0.2 E r (d 4) 0.2 100% 2% 10.8 lg480.4=2.68160

2018年至善网马原答案第五章

习题??题目总数:12答题正确:12答题错误:0待回答:0锁定:0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o?经济职能 o?政治职能 o?对外交往职能 o?社会职能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o?刑法 o?行政法 o?民法 o?宪法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 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o?总统 o?最高法院 o?最高检察院 o?国会 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o?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o?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o?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o?人民当家作主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o?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o?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o?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o?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o?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o?文学、艺术和宗教 o?道德、伦理 o?哲学、历史 习题7(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o?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 o?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o?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o?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习题8(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 o?军队、警察 o?监狱、法庭 o?政府机构 o?资产阶级政党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 o?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o?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 o?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o?对邮政、铁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 习题10(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 o?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o?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o?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o?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习题11(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 o?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 o?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 o?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o?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习题12(多选题)答题正确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o?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o?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o?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o?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实验绪论课作业答案 1、(1) 44.02 m (2) 12.40±0.01 m (3) 13.59 kg (4) 0.289m (5) 5.27 m (6) 5.61×104 m 2 3、V = 4πh ?d 2 = 1.963×10-4 m 3 方法一 :?V = |h V ??|?h +|d V ??|?d = 4π(d 2 ??h + 2h ?d ??d) =0.01×10-4 m 3 方法二 :V V ? = h h ? + d d ?2 = 0.005 ?V = 0.005 ? V= 0.01×10-4 m 3 V = ( 1.96 ± 0.01 )×10-4 m 3 B = V V ?= 0.5% P=99.7% 方法三 :方和根传递法 ?V=()()2222d d V h h V ???? ????+???? ???? =4π()()()22242d hd h d ?+?=0.008×10-4 m 3 V = ( 1.963 ± 0.008) ×10-4 m 3 B = V V ?= 0.4% P=99.7% 4、 (1) ±0.5 mm (2) ±1℃ (3) ±0.01g (4) ±0.05 mm (6) ±1.5 mA (或 ±2 mA) 5、 L =1.449×10-2 m L σ=())110(102--∑i i L L = 0.004×10-2 m L=(1.449±0.004) ×10-2 m B = 0.3% P =68.3% L=(1.45±0.01) ×10-2 m B = 0.7% P =99.7% 6、 R x =2 1R R ?R O = 92.5Ω

马原,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认识得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得活动机制瞧,实践就是( A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得中介发生相互作用得过程 B、道德行为与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得主体就是( B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与认识活动得人 C、人 D、人得意识 3、实践得客体就是( D ) A、绝对精神得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得意识得创造物 D、实践与认识活动所指向得对象 4、实践得中介就是( A ) A、各种形式得工具、手段及其运用得程序与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与发展有联系得各种要素得总与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得总与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得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得价值关系就是指( D ) A、主体对客体得物质欲望与要求 B、主体对客体得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得改造与变革得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得有用性与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得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

A、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得发展 C、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D、科学进步就是实践得目得 7、科学家尼葛洛庞帝说:“预测未来得最好办法就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得关系瞧,这句话对我们得启示就是( C ) A、认识总就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与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得)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得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得品格 D、实践与认识就是合一得 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区别就是( C ) A、感性认识就是可靠得,理性认识就是不可靠得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就是对现象得认识,理性认识就是对本质得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真理与谬误得对立,只就是在非常有限得范围内才有意义”就是( B ) A、形而上学得观点 B、唯物辩证法得观点 C、诡辩论得观点 D、相对主义得观点 10、真理与谬误之间得相互关系就是( C ) A、在任何情况下都就是绝对对立得 B、没有相互转化得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1、“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就是( B ) A、强调认识对实践得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得检验作用

马原,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护理管理学 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选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后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组织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计划与总结、人员配备、规划与变动、授权 B.结构设计、计划与总结、规划与变动、授权 C.结构设计、人员配备、规划与变动、授权 D.结构设计、人员配备、计划与总结、授权 2.领导工作是一种行为活动,领导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 ) A.精打细算、善于沟通、善于激励 B.善于沟通、善于激励、善于用人 C.精打细算、善于激励、善于用人 D.善于沟通、精打细算、善于用人 3.人员管理职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A.选人、评人、育人、留人B.树人、评人、育人、留人 C.选人、树人、育人、留人D.选人、评人、树人、留人 4.控制就是以计划为标准,由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行为和活动实施管理的过程,其内容包含( ) A.协调、监督、分析反馈、调整B.检查、协调、分析反馈、调整 C.检查、监督、协调、调整D.检查、监督、分析反馈、调整 5.实施护理管理常用的方法有( ) A.自主管理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B.行政方法、自主管理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C.行政方法、经济方法、自主管理方法、数量分析方法。D.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6.管理的职能包括( )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 B.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C.计划、安排、人事、领导、控制 D.策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7.管理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的内容有( ) A.财、物、信息、空间和时间 B.人、财、物、信息、时间 C.人、财物、资料、空间、时间 D.人、财、物、信息、空间、时间 8.体现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是( ) A.制度化、程序化、数量化、人性化 B.规范化、程序化、数量化、人性化 C.制度化、程序化、数量化、规范化 D.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人性化 9.护理管理者的任务是( ) A.促进护理科研、建立评估体系、实施成本核算、探寻管理规律B.完善服务内容、建立评估体系、实施成本核算、探寻管理规律C.完善服务内容、促进护理科研、实施成本核算、探寻管理规律

2018年至善网马原答案第二章[推荐]

习题题目总数:19答题正确:19答题错误:0待回答:0锁定:0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o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观点 o认识的观点 o实践的观点 o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 o技术发展推动科学发展 o社会实践的需要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o技术比科学更为重要 o科学发展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主张() o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o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o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认识路线 o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路线

?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o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前提 o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于理论之中 o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各自独立的 ?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 人的认识就是类似于照镜子的活动,这是属于()的观点 o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o经验主义 o辩证唯物主义 o唯心主义 ?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 关于感性认识的正确说法是() o感性认识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 o感性认识是一种抽象的思维 o感性认识主要有感觉、知觉和推理三种形式 o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习题7(单选题)答题正确 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o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o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认识路线 o旧唯物主义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o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习题8(多选题)答题正确 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的错误 o经验论 o教条主义 o经验主义 o唯理论 ?习题9(多选题)答题正确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o矛盾关系 o认识关系 o实践关系 o价值关系 ?习题10(多选题)答题正确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o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o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o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o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