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昆虫学复习要点

农业昆虫学复习要点

农业昆虫学复习要点
农业昆虫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0学时)

第一节昆虫的多样性

一、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二、昆虫纲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三、昆虫的多样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关于农业昆虫学

一、农业昆虫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农业昆虫学的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三、我国植保工作的方针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昆虫纲的特征;农业昆虫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当前的植保方针。

难点:昆虫的多样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昆虫纲的特征、农业昆虫学的任务和内容及植保方针。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农业昆虫学的性质。

第二章昆虫外部形态(4.0学时)

第一节昆虫的头部

一、头部的基本构造

二、昆虫的触角

触角的基本构造;触角的12种类型;触角的功能;了解触角类型和功能在实践上的意义。

三、昆虫的眼

复眼的构造和物像的构成;复眼的功能。

四、昆虫的口器

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昆虫的胸部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二、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三、昆虫的翅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昆虫的腹部

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二、外生殖器的构造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节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功能

二、体壁的构造和特征

三、体壁的衍生物

四、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昆虫的触角类型;昆虫的口器类型与构造;昆虫翅的变异;昆虫足的类型;昆虫雌性生殖器的构造;体壁的构造和特性;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难点: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昆虫的触角类型、昆虫的口器类型与构造、昆虫翅的变异、昆虫足的类型、昆虫雌性生殖器的构造、体壁的构造和特性和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第三章昆虫生物学(3.0学时)

第一节生殖方式

一、两性生殖

二、孤性生殖

三、卵胎生

四、多胚生殖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

一、卵的类型和产卵方式

二、卵的结构

三、胚胎发育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三节昆虫的胚后发育

一、孵化

二、生长和脱皮

三、变态及其类型

四、幼(若)虫期

五、蛹期

六、成虫期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节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世代生活史;一化性害虫;多化性害虫;局部世代;世代重叠。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五节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一、休眠

二、滞育

兼性滞育;专性滞育;临界光照周期。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节昆虫的习性

一、食性

二、假死性

三、趋性

四、昆虫的本能

五、保护色及拟态

六、群集、扩散及迁飞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昆虫的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昆虫孵化、脱皮、幼(若)虫期、化蛹、蛹期、羽化等概念;昆虫世代、年生活史等;昆虫休眠与滞育;昆虫的食性、趋光性、趋化性及迁飞特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各种概念。

第四章昆虫生态(3.0学时)

第一节与农业昆虫有关的非生物因子

一、气候因子

温度;湿度;光;农田小气候。

二、土壤因子

土壤温度及湿度;土壤理化性状。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生物因子

一、生物因素与昆虫关系的特点

非全体性;密度制约性;相互性;不等性。

二、昆虫对植物的选择

产卵的选择;取食的选择;营养的选择;特殊物质的选择。

三、植物的抗虫性

生态抗性;遗传抗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生态系与农业生态系的概念

一、生态系统

二、食物链、食物网

三、种群、群落、生态系和农业生态系的概念

四、生境和生态位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非生物与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昆虫生态学中的一些概念。

难点:抗虫性;生态系统。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生物因素、非生物与昆虫的关系。

第五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3.0学时)

第一节植物检疫

一、植物检疫的定义

二、植物检疫的任务

三、检疫对象的确定

四、检疫的内容

对外检疫;对外检疫。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二节农业防治

一、农业防治的理论基础

二、农业防治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直接杀灭害虫;切断食物链;耐害和抗害作用;避害作用;诱集作用;恶化害虫生境;创造天敌繁衍的生态条件。

三、农业防治的评价

优点;缺点。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化学防治

一、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

二、农药的杀虫作用

胃毒作用;触杀作用;内吸作用;熏蒸作用;拒食作用和忌避作用;不育作用;引诱作用。

三、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安全第一,对症下药;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止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节生物防治

一、生物防治的定义

二、生物防治的特点

三、天敌昆虫的利用

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

四、病源微生物的利用

细菌;真菌;病毒。

五、利用昆虫生理活性物质治虫

性信息素;报警素;保幼激素类似物。

六、其它有益动物的利用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五节物理机械防治

一、捕杀

二、诱杀

三、阻隔法

四、利用温湿度杀虫

五、利用高新技术防治害虫

六、红外线辐射

七、射线不育

八、闪光不育

九、高温或低温不育

十、激光不育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节害虫的综合治理

一、综合防治的概念

二、综合防治的基本观点

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观点。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综合治理的概念和综合治理的三个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农业防治对害虫防治的作用;合理利用化学农药,怎样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天敌昆虫与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

难点:害虫的综合治理。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章地下害虫(3.0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地下害虫的定义

二、地下害虫的种类

三、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蛴螬

一、种类

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

二、为害

直接;间接。

三、生活史

四、生活习性

五、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气候条件;作物布局和耕作栽培制度;土壤有机质;天敌。

六、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防治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小地老虎

一、概述

二、发生规律

生活史和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蛴螬类的为害、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蛴螬类和小地老虎的为害、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防治。

第七章麦类害虫(3.0学时)

第一节麦蚜

一、种类及分布

二、为害及损失

三、生活史和习性

龄期;发生代数;越冬;麦蚜发生的阶段。

四、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天敌。

五、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粘虫

一、概述

二、生活史和习性

发生世代;成虫活动习性;产卵习性;幼虫习性;化蛹;,越冬。

气候条件;生态环境;食料条件;天敌。

四、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草把诱卵;人工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麦蚜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防治;粘虫生活习性、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麦蚜、粘虫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第八章水稻害虫(6.0学时)

第一节水稻螟虫

一、三化螟

为害;发生代数;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防治方法。

二、二化螟

发生情况;世代与生活史;成虫;卵;幼虫;蛹;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防治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稻飞虱

一、褐飞虱

为害;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二、白背飞虱

分布;越冬;寄主;为害性;发生代数;产卵;天气条件;水稻品种与生育期。

三、灰飞虱

分布;越冬;寄主;为害性;发生世代;产卵;天气条件;耕作和栽培技术。

四、稻飞虱的防治

防治策略;防治适期;防治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三种螟虫的为害状,各种虫态形状比较,三化螟幼虫入侵与水稻生育期的关系,螟虫防治。稻飞虱的为害性、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三种螟虫、三种飞虱的为害性、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

第九章棉花害虫(6.0学时)

第一节棉蚜

一、概述

分布;为害;寄主范围。

二、发生经过与特点

发生经过;发生特点。

三、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气候条件;棉花栽培方式和播种期;天敌;伏蚜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四、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朱砂叶螨

一、概述

分布;寄主;为害。

二、生活史和习性

生活史;习性。

三、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气候条件;寄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耕作制度;施肥水平和棉株长势;天敌。

四、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防治适期;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棉盲蝽蟓

一、主要种类

二、为害

取食范围;为害表现。

三、世代及生物学特点

越冬;发生世代;各代主要寄主植物;主害代和生育期;习性。

四、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耕作栽培制度;气候条件;棉株营养和生育状况;天敌。

五、防治方法

防治原则;防治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节棉铃虫

一、分布

二、为害

三、发生经过

四、习性

成虫;幼虫;蛹。

五、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气候条件;耕作制度;棉花品种与生势;天敌。

四、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诱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棉蚜的发生为害特点与防治;朱砂叶螨与盲蝽蟓的为害性及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棉铃虫的为害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棉蚜、朱砂叶螨、盲蝽蟓和棉铃虫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与防治。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 植保31201班 1、农业昆虫学:研究农田生态系中有害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又研究寄主受害后反应,包括经济损失、补偿能力和抗生机制,以及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措施,以期达到控害、高产、优质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目的的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科学) 2、昆虫防治方法: ●植物检疫: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入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在国内传播的一种措施。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的繁殖,而不利于某些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数量,以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病害、杂草)的目的。 ●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航空、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等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辅助剂和增效剂,激素。 3、农业防治的优缺点 ①优点 ●主动措施,将害虫消灭在农田以外或为害之前; ●结合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不增加防治害虫的劳动力和成本; ●利用越冬期、抗虫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和改造生态环境,对害虫彻底控制,其他方法无法达到; ●有利于天敌生存,无污染的环境。 ②缺点 ●某种措施对一些害虫有效,另一些害虫数量可能导致上升; ●措施有明显的地域性; ●不能作为应急措施,在害虫爆发时显得无能为力 4、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①有效控制害虫;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业收入 缺点:①控制不迅速,药效慢,难于对付爆发性害虫; ②制剂、天敌不易成批生产(相对化学农药),季节性强; ③使用方法不简便和效果不稳定。 5、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杀虫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不受季节性和地区的限制,适于搭面积机械化防治; ●缺点:保管不慎,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造成公害以及 3R 问题;即残留Residue、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

农业昆虫学考试试题

海南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1学期试卷 科目:《农业昆虫学》试题(A 卷) 姓名: 学 号: 学院: 环 植 学 院 专业班级: 阅卷教师: 200 年 月 日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在以下各小题中画 有_______处填上答案。 1、在农业害虫预测预报中,发生期预测常用的方法有 、 、物候法和破查卵巢发育进度法等;发生量预测常用的方法有 、应用生物气候图预测和经验指数预测等。 2、确认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是 、

和 。 3、褐飞虱在水稻上的为害特点是 、 和 。 4、黄曲条跳甲是 蔬菜的重要害虫。成虫主要取食 。幼虫主要取食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前的括号内) ( )1、下列哪个害虫是单食性害虫? A 、褐飞虱 B 、小菜蛾 C 、豆野螟 D 、黄守瓜 ( )2、喷药防治豆野螟一般选择在一天中的哪段时间? A 、8:00~10:00(am ) B 、5:00~7:00(pm ) C 、10:00~12:00(am ) D 、4:00~6:00(pm ) ( )3、三化螟老熟幼虫一般在 化蛹: A 、寄主茎干内 B 、寄主叶背 C 、寄主叶面 D 、表土层 ( )4、阿维菌素属于 类微生物杀虫剂? A 、真菌 B 、细菌 C 、放线菌 D 、病毒 ( )5、每年我国江浙一带的褐飞虱初次虫源一般是从哪里来的? A 、红河流域 B 、海南 C 、湄公河流域 D 、本地虫源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前的括号内。 少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 )1、下列哪些害虫是在海南农作物上常年发生的主要害虫? A 、黄曲条跳甲 B 、黄守瓜 C 、二化螟 D 、豆野螟 ( )2、下列哪些害虫除了取食作物叶片,还能传播植物病害? A 、褐飞虱 B 、小菜蛾 C 、桃蚜 D 、黄守瓜 ( )3、下列哪些害虫的卵不是产在作物附近的的土壤中的? A 、小菜蛾 B 、黄曲条跳甲 C 、三化螟 D 、茄廿八星瓢虫 ( )4、下列哪些害虫是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作物的? A 、褐飞虱 B 、茄廿八星瓢虫 C 、黄曲条跳甲 D 、菜青虫

农业昆虫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植物检疫: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入和调出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的一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1.地下害虫: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作物种子、 地下根、茎等的一类害虫。 2.两查两定:一般指查害虫发育进度(卵块孵化进度、虫龄或发蛾期等),定 防治适期;查虫情(虫量、虫口密度)或苗情,定防治对象田。 3.“虫花”与“双连籽”:棉红铃虫幼虫为害棉花时,吐丝牵住花瓣,使花瓣 不能张开,开成风车状“虫花”(或称“扭曲花”、“玫瑰花”);为害棉籽时,有时吐丝将两个棉籽连在一起,叫“双连籽”。 4.“红砂”与“垮杆”:朱砂叶螨在棉叶背面吸食,轻者造成红叶,称“红砂”; 重者导致落叶形成光杆,称“垮杆”。 5.“花叶”与“排孔”:玉米螟初孵(1龄)幼虫啃食玉米心叶叶肉,留下表皮, 使叶面呈现许多半透明斑,称“花叶”。2龄后咬穿纵卷的心叶,心叶展开后呈一横排圆孔,称“排孔”。 6.世代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7.“枯心”与“枯鞘”:水稻螟虫以幼虫蛀入稻株茎杆中取食,在苗期或分蘖 期为害造成“枯心”;二化螟和大螟还可在叶鞘内蛀食,形成“枯鞘”。 8.“蚁螟”与“蝗蝻”:水稻螟虫的初孵幼虫称为蚁螟;蝗虫的若虫称为蝗蝻。 9.“丝囊”与“脱出孔”:大豆食心虫幼虫多从豆荚边缘合缝附近蛀入,先吐 丝后结成细长白色薄丝网,于其中咬破荚皮,穿孔蛀入荚内,荚面丝网痕迹长期留存,可作为调查幼虫入荚数的依据。荚内幼虫老熟后在荚上咬一长椭圆形孔,从孔中脱荚入土,此孔为“脱出孔”。 10.“麦蚕”与“剃枝虫”:小麦粘虫幼虫背面有5条彩色纵线,叫五色虫;3 龄后蚕食叶片成缺刻,俗称“麦蚕”;高龄幼虫常将叶片吃光,穗部咬断,似给小麦剃头,又叫“剃枝虫”。 11.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阈值: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简称ET)又称防 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1

农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题2分) 1)附肢;2)雌雄二型现象;3)补充营养;4)开放式循环;5)神经元;6)世代交替;7) 通风作用; 8)突触传导;9)内激素;10)授精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0.5 分) 1. 蝉的头式为○ ① 下口式② 前口式③ 后口式④ 上口式 2. 蓟马的口器属于○ ① 锉吸式口器② 咀嚼式口器③ 虹吸式口器④ 嚼吸式口器 3. 蚜虫的口器属于○ ① 双刺吸式② 刺吸式③ 刮吸式④ 锉吸式 4.螽斯的口器属于○ ①咀嚼式② 刺吸式③嚼吸式④虹吸式 5.蚊子的口器属于○ ①舐吸式② 虹吸式③刺吸式④嚼吸式 6.昆虫触角类型的变化多发生在○ ①柄节② 梗节③ 鞭节④ 索节 7.家蝇的口器属于○ ①舐吸式② 刺吸式③嚼吸式④虹吸式 8.蝗虫的头式为○ ①下口式② 前口式③后口式④上口式 9.蝉的触角为○触角 ① 丝状② 刚毛状③ 具芒状④ 羽状 10. 蜜蜂的口器属于○ ① 咀嚼式② 刺吸式③ 虹吸式④ 嚼吸式 11. 蝽象的口器属于○ ① 刺吸式② 锉吸式③ 舐吸式④ 咀嚼式 12. 粉蝶的口器属于○ ① 刺吸式② 舐吸式③ 虹吸式④ 嚼吸式 13. 蝼蛄的前足为○ ① 抱掘足② 开掘足③ 捕捉足④跳跃足 14. 枯叶蛾的连锁器是○ ① 翅轭型② 翅缰型③ 翅钩型④ 翅抱型 15. 鳞翅目昆虫后翅前缘基部发生的一根或几根硬鬃叫做○ ① 翅缰② 翅缰钩③ 安缰器④ 平衡棒 16. 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是○ ① 脉序② 翅肋③ 翅脉④ 翅气管 17. 昆虫的盾间沟位于○上。 ① 头部② 背板③ 腹板④ 侧板 18. 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① 端骨片② 盾片③ 前盾片④ 后盾片 19. 在两条相邻的纵脉间,加插一些较细的纵脉。这种纵脉不是由原来的纵脉分出来的,而是游离的,或者仅以横脉与毗邻的纵脉相连,因此称这些脉为○

农业昆虫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0学时) 第一节昆虫的多样性 一、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二、昆虫纲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三、昆虫的多样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关于农业昆虫学 一、农业昆虫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农业昆虫学的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三、我国植保工作的方针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昆虫纲的特征;农业昆虫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当前的植保方针。 难点:昆虫的多样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昆虫纲的特征、农业昆虫学的任务和内容及植保方针。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农业昆虫学的性质。 第二章昆虫外部形态(4.0学时) 第一节昆虫的头部 一、头部的基本构造 二、昆虫的触角 触角的基本构造;触角的12种类型;触角的功能;了解触角类型和功能在实践上的意义。 三、昆虫的眼 复眼的构造和物像的构成;复眼的功能。 四、昆虫的口器 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昆虫的胸部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二、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三、昆虫的翅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节昆虫的腹部 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二、外生殖器的构造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节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功能 二、体壁的构造和特征 三、体壁的衍生物 四、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本章重点:昆虫的触角类型;昆虫的口器类型与构造;昆虫翅的变异;昆虫足的类型;昆虫雌性生殖器的构造;体壁的构造和特性;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难点: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昆虫的触角类型、昆虫的口器类型与构造、昆虫翅的变异、昆虫足的类型、昆虫雌性生殖器的构造、体壁的构造和特性和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第三章昆虫生物学(3.0学时) 第一节生殖方式 一、两性生殖 二、孤性生殖 三、卵胎生 四、多胚生殖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节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 一、卵的类型和产卵方式 二、卵的结构 三、胚胎发育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三节昆虫的胚后发育 一、孵化 二、生长和脱皮 三、变态及其类型 四、幼(若)虫期 五、蛹期 六、成虫期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节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世代生活史;一化性害虫;多化性害虫;局部世代;世代重叠。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五节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一、休眠 二、滞育

农业昆虫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农业昆虫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 1 、作物抗虫性是指作物不受害或受害较轻。 2 、经济损害水平是指害虫密度,超过这一密度就会产生人们不可接受的经济损失。 3 、作物遗传抗虫性按其机制可分为三类不选择性、抗生性和耐害性。 4 、滥用农药造成的“农药综合症”是指残留、抗药性和害虫再猖獗。 5 、抗虫品种对害虫的影响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取食、生长发育、存活率、寿命、繁殖率。 6 、地下害虫是指仅为害作物根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地下的害虫。 7 、地下害虫综合防治的原则是以农业防治为主 8 、与化学防治比较,生物防治具有以下优点不污染环境,对人和其他生物安全,不会引起抗性,同时对害虫 的控制作用相对稳定。 9 、在植物检疫中,划分疫区和保护区的重要作用是在疫区进行检疫;防止传入保护区。.............. 19 、南方为害茄科和豆科蔬菜的害螨主要有侧多食跗线螨,朱砂叶螨等。 20 、有利于三化螟为害的水稻生育期是分蘖期和孕穗期,水稻在这两个时期受害表现不一样,前者形成 枯心苗,后者造成枯孕穗。 二、判断题(共10 题,每题1 分) 1 、东方蝼蛄昼伏夜出,活动高峰在夜晚。(√) 2 、影响褐稻虱翅型分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8 、经济阈值也就是防治指标。(√) 9 、同时使用多种措施防治害虫就称为害虫综合防治。(╳) 10 、山区雾重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瘿蚊的发生为害。(√) 四、问答题(1 、2 题每题5 分, 3 、 4 、5 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1 、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有什么意义? 答:答案要点:允许害虫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存在,维持生态平衡;节约防治成本,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等方面 ............. 5 、试述我国南方蔬菜生产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1 )生长周期短、生态不稳定。 一般十字花科蔬菜生长周期:30-50 天。瓜豆类较长,但也不超过 1 个季节。不利于天敌的繁殖和存活。管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共7页文档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农业昆虫学 2.课程名城(英文):Agronomy entomology 3.课程编号:B01030 4.课程总学时:72学时(其中,讲课58学时,实验14学时,教学实习1周) 5.课程学分:3.5学分,教学实习1学分 6.课程分类:必修 7.开设学期:第六、七学期 8.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 9.先修课程:《植物学》、《普通昆虫学》、《昆虫研究法》、《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 《农业微生物》、《专业技能训练》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农业昆虫学是植保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它是培养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和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是农业生产做好害虫调查、预测预报、合理用药、综合防治、减轻害虫危害的保证。以期达到农业丰产丰收。其先行课为植物学、普通昆虫学。 本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害虫在自然界中的分类地位及其危害,给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掌握农业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准确预测预报害虫的发生程度,制定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主要农业害虫的种类,了解并掌握主要农业害虫的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害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害虫的方法与措施。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我省发生主要地下害虫种类,为害特点,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地老虎类、蝼蛄类、金针虫类、蛴螬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第 1 页

重点:地老虎类和金针虫类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难点:地下害虫的识别 第二章麦类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 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麦类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小麦蚜虫、麦蜘蛛、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重点: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难点:麦类害虫的识别。 第三章棉花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棉花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棉铃虫、棉蚜、棉花红铃虫、棉花其它害虫发生与防治 重点: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难点:棉花害虫的特征识别。 第四章杂谷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 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杂谷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主要内容:粘虫、玉米螟;高粱条螟、粟灰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重点:粘虫及三种螟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难点:黏虫及三种螟虫的识别 第五章稻作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 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稻作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稻飞虱、稻叶蝉、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稻象甲与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重点: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难点:稻象甲与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治 第六章储粮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 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储粮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米象及玉米象、豌豆象、蚕豆象、绿豆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重点:仓贮害虫的防治 难点:仓贮害虫的识别

农业昆虫学试卷B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昆虫学(B)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20 题) 1.植物检疫的作用在于; 。 2.防治地下害虫常用的施药方法是。 3.经济阈值是指。 4.利用发育进度预测害虫发生期时,当某虫态数量出现百分率达到时称为该虫态始盛期,达到时为高峰期,达到为盛末期。 5.我国为害最严重的储粮害虫有它们都属仓虫。 6.仓库害虫种群系统的特点有。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20 题) 1.玉米对玉米螟的抗性在生长后期比前期更强。() 2.仓库害虫比一般害虫较耐高温。() 3.水稻孕穗期有利于稻瘿蚊为害。() 4.大风雨能降低螨类的种群数量。() 5.在柑桔春梢期不用防治柑桔潜叶蛾。() 6.黄曲条跳甲成虫为害寄主叶片,幼虫为害根部。() 7.桔全爪螨的为害造成黑果皮。() 8.菜粉蝶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 9.黑色蔗龟在围田区为害较严重。() 10.褐稻虱和白背飞虱可作远距离迁飞。() 三、写出下列害虫中文名或拉丁文学名(每题4分,共20分) 1.三化螟: 2.柑桔木虱: 3.小地老虎: 4.玉米象: 5.小菜蛾: 四、问答题( 1 、2题每题10 分, 3 、4题每题15 分,共40分)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1.简述仓库害虫的主要综合措施。 2.简述稻飞虱迁飞的主要依据。 3.为什么说综合防治是害虫防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4.简述荔枝蛀蒂虫的生物学习性和防治方法。

一、填空 1 、黄曲条跳甲的防治应当抓苗期、保苗,较好的药剂和施药方式是苗期辛硫磷500 倍 液喷施。 2 、柑桔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是柑桔黄龙病的传播媒介。 3 、柑桔全爪螨发生的 2 个高峰期是春季和秋季。 4 、为害芒果新梢的主要害虫是芒果瘿蚊和芒果黄线尾夜蛾。 5、我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害虫主要有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 蚜虫等 6、蔬菜上为害较重的蚜虫主要有菜蚜、瓜蚜、豆蚜。 二、单项选择题 1.( B )。 2.( A)。 3.( D)。 4.( A)。 5.(D )。 6.( C )。 7.(B)。 8.(B)。 9.( C)。 10.( B)。 三、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CDE)。 3.( ABE )。 4.(ABCDE )。 5.( ABCDE )。 四、名词解释 1. 害虫生态对策: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2. 害虫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作物上(或土壤中,或某一区域)单位样方的害虫发生数量。 3. 关键性害虫:是指在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的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为害水平,对资源的产量造 成相当损失的害虫。 4. 物理机械防治法: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光、热、电、声、温湿度)、人工或器械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五、问答题 1. 什么叫做害虫的综合治理?害虫综合治理有哪些特点? 答:害虫综合治理亦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它是一种有害生物科学管理的系统,按照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和与之相关的环境条件,尽可能以协调的方式利用所有的适当技术和方法,把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经常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 其特点是: (1)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允许害虫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下继续存在。 (2)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尽量采用农业的、生物的等防治措施,而非单独依靠化学农药防治。 (3)强调分析害虫为害的经济水平与防治费用的关系,不达到经济阈值一般不进行防治。 (4)高度重视自然因素对害虫的控制作用。自然因素包括害虫的食料、生活空间和隐蔽场所、周期性发生的气候变化、种内和种间竞争等。综合治理就是要控制环境,增强自然因素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5)害虫综合治理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考虑害虫与作物、天敌、环境间的关系,努力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小。 (6)强调害虫综合防治体系的动态性。由于农业生态系是动态的,综合治理计划应随害虫变化

最新农业昆虫学试题

农业昆虫学(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基本方式有()、()、()三类。 2. 桃蚜在我国东北的生活史类型为(),其越冬虫态是(),越 冬场所是(),夏秋季主要在()科和()科植物上为害。 3. 确定害虫防治指标原则上应()经济允许水平的虫口密度。 4. 利用粘虫成虫的趋化性和产卵的趋黄习性,可用()和()诱集粘虫。 5. 利用高频电流和微波加热杀虫的方法属于()法。 6.贮粮害虫依其取食粮食的程度分为()、()、()三类。 7. 大豆食心虫在我国各大豆产区1年发生()代。 8. 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中文名是(),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中文名是(),二化螟学名是(),大豆蚜学名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 生活空间 B 温度 C 昆虫天敌 D 食物数量 2.防治中间型害虫的最有效方法是()。 A 化学药剂防治 B 农业栽培技术防治 C 生物防治 D 物理机械防治 3.下列害虫是迁飞性害虫的是()。 A 粘虫 B 白边地老虎 C 大豆食心虫 D 菜蛾 4.栽培抗虫品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A 农业防治 B 生物防治 C 物理机械防治 D 化学防治 5.抗玉米螟的玉米品种含有毒化学物质“丁布”(DIMBOA)等抗螟素,这种抗虫性属于()。 A 不选择性 B 抗生性 C 耐害性 D 诱导抗虫性 6.田间发现大豆幼苗植株被某地下害虫为害, 其为害症状是根部被咬断且断口整齐, 则 该地下害虫最可能是()。 A 蛴螬类 B 大豆根潜蝇 C 蝼蛄类 D 地老虎类 7. 大豆食心虫在大豆田间产卵的主要部位是()。 A 叶片正面 B 叶片背面 C 嫩茎 D 幼嫩豆荚 8. 甘蓝夜蛾的越冬虫态是()。 A 卵 B 老熟幼虫 C 蛹 D 成虫 9. 下列贮粮害虫中,属于后期性贮粮害虫的是()。 A 赤拟谷盗 B 锯谷盗 C 玉米象 D 谷蠹 10.下列地蛆种类中,食性为多食性的是()。 A 灰地种蝇 B 葱地种蝇 C 萝卜地种蝇 D 毛尾地种蝇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

1、比较各组害虫的为害症状的异同答:(1)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

(2)稻纵卷叶螟和直纹稻苞虫 (3)稻瘿蚊和稻秆蝇 (4)稻飞虱和稻叶蝉

2、在蛀螟类预测方法中,防治枯心苗和防治白穗的“两查两定”的内容是什么? 答:防枯心苗的“两查两定”: (1)查苗情、虫情,定防治对象田。根据蛾盛发期和高峰期后,田间卵密度和水稻长势,特别注意长势旺、叶色嫩绿的稻田,具体确定普治对象田和捉枯心团对象田。 (2)查卵孵化进度,定防治日期。决定普治1次的对象田,在田间卵孵化高峰期用药。普治两次的于孵化始盛期用第一次药。“捉枯心团”的在新枯心刚出现时用药。 防治白穗的“两查两定”: (1)查孕穗情况,定防治对象田。螟卵盛孵期内大肚超过10%,抽穗不足80%的田块是重点防治对象。按品种和水稻生育期划分类型,每类型查2~3块,用对角线取样,每点查5丛。

(2)查破口露穗情况,定用药日期。每天或隔天检查1次对象田的破口露穗情况,逐田落实施药日期。凡破口已超过50%,而抽穗不足80%,以及在盛孵末期破口不足50%而大肚已超过10%的田块,均应立即施药。 3、如何确定一种害虫有迁飞特性? 答:可通过对害虫越冬和同期突发现象的分析,结合高山网捕,飞机和海洋捕捉,标记释放回收,卵巢系统解剖等调查研究,证实害虫是否具有迁飞性。 与非迁飞性害虫相比,迁飞性害虫有其独特的特性: (1)种群数量长期具有季节性“突增”、“突减”现象,并使上下两代间发生数量十分悬殊 (2)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种群有“同期突发”现象 (3)种群上下两代间的发育进度不符合 (4)成虫发生期间,雌虫卵巢发育有不连续现象 (5)在高空用高山网或飞机捕捉,海面航捕,可捕到大量有季节性活动的虫源 4、如何进行稻飞虱的田间系统调查? 答:本田从返青期开始至黄熟期结束,选各类型稻田2块,采用平行多点跳跃法或随机分散取样法,定田不定点,逢五逢十调查。分蘖期每田查25点,每点查4丛,共100丛;孕穗至黄熟期,每田查10~20点,每点查1~2丛,共20~40丛。迁入初期,须增加调查次数和样点,以掌握迁入始期和第一次迁入盛期。初期主要调查迁入量,可用目测法。其他时期用盘拍法,即统一用33cm*45cm长方形白磁盘,内涂一层薄粘虫胶或煤油、轻轻柴油,置稻丛下部,重拍稻株2~3下,稻虱

农业昆虫学试卷B及答案教案资料

农业昆虫学试卷 B 及 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昆虫学(B ) 、填空题(每空 2分,共 20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检疫的作用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防治地下害虫常用的施药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经济阈值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利用发育进度预测害虫发生期时,当 某虫态数量 出现百分率达到 ________________ 时称为 虫态始盛期 ,达到 ___________________ 时为高峰期,达到 ___________________ 为盛末期。 5. 我国为害最严重的储粮害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都 属 __________________ 仓虫。 6. 仓库害虫种群系统的特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每题 2分,共 20题) 1. 玉米对玉米螟的抗性在生长后期比前期更强。 2. 仓库害虫比一般害虫较耐高温。 3. 水稻孕穗期有利于稻瘿蚊为害。 4. 大风雨能降低螨类的种群数量。 5. 在柑桔春梢期不用防治柑桔潜叶 6. 黄曲条跳甲成虫为害寄主叶片,幼虫为害根部 7. 桔全爪螨的为害造成黑果皮。 8. 菜粉蝶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 9. 黑色蔗龟在围田区 为害较 严重。 10. 褐稻虱和白背飞虱可作远距离迁飞。 三、写出下列害虫中文名或拉丁文学名(每题 4分,共20 分) 1. 三化螟: 2. 柑桔木虱: 3. 小地老虎: 4. 玉米象: ( ( ( (

农业昆虫学07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害虫综合治理包括的三个基本观点是(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学观点)。 2. 在防治策略上,防治r选择类害虫最适合的防治方法是(化学防治或药剂防治)。 3. 在农业上,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称为(虫害)。 4. 梨小食心虫为害果树的典型为害状是((“黑膏药”))和(枯稍)。 5. 草地螟的越冬虫态是(老熟幼虫),越冬场所是(土壤)。 6.植物对某些昆虫种群所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或恢复的能力,称为(植物抗虫性)。 7. 目前,在我国用于害虫防治实践的昆虫病原细菌主要是(苏云金杆菌)。 8.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按测报的目的和内容可分为(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预测。 9.常见的昆虫田间分布型有(随机分布型)、(核心分布型)、(嵌纹分布型)。 10.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中文名是(东北大黑鳃金龟),Bothynoderes punctiventris Germar中文名是(甜菜 象甲),大豆蚜学名是(Aphis glycines),水稻负泥虫学名是(Oulema oryzae)。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B )。 A 生活空间 B 温度C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 D 食物数量 2.下列害虫可以在土壤中穿行造成作物受害的是(A)。 A 东方蝼蛄 B 细胸金针虫 C 亚洲玉米螟 D 二化螟 3.下列防治方法中,能有效地防止危险性害虫远距离传播蔓延是(D)。 A 农业防治法 B 物理机械防治法 C 生物防治法 D 植物检疫 4.田间发现大豆幼苗被害虫为害,其为害症状是大豆的主根被咬断,断口整齐平滑,地上部植株枯死,则该害 虫最可能是(A)。 A 蛴螬类 B 金针虫类 C 蝼蛄类 D 地老虎类 5.田间调查某地块玉米螟对玉米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抽样调查200株, 其中有20株被玉米螟为害, 平均每健株产 量为100克, 被害株产量为80克, 则该地块玉米的产量损失百分率为(D )。 A. 10% B. 20% C. 40% D. 2% 6.向日葵螟的越冬虫态和场所是(C )。 A 成虫,杂草丛 B 蛹,土壤 C 老熟幼虫,土壤 D 老熟幼虫,寄主根茬 7. 果树树干缚草对下列果树食心虫防治有效的是(B)。 A 桃小食心虫 B 梨小食心虫 C 李小食心虫 D 梨大食心虫 8. 下列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的是(B)。 A 华北蝼蛄 B 粘虫 C 甘蓝夜蛾 D 菜蛾 9. 下列贮粮害虫中,属于初期性贮粮害虫的是(C)。 A 赤拟谷盗 B 锯谷盗 C 玉米象 D 黄粉虫 10.下列蚜虫,在我国东北生活史类型为留守式的是(B)。 A 桃蚜 B 甘蓝蚜 C 大豆蚜D禾谷缢管蚜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k类选择害虫的发生特点为(ACDE)。 A 繁殖力弱 B 对密度过高的适应能力强 C 扩散能力弱 D 寿命较长 E 后代死亡率低 2.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后,影响作物减产的因素有(ABCDE)。 A 害虫的种群密度 B 作物补偿能力的大小 C 作物品种的抗虫性 D 害虫为害的时期 E 栽培管理条件 3. 下列果树害虫中为食叶性害虫的是(ABE )。 A 山楂粉蝶B苹果巢蛾C桃小食心虫 D 苹果透羽蛾E黄刺蛾

(整理)农业昆虫学模拟试题库完整版.

农业昆虫学模拟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东方蝼蛄属于__________目_____________科的昆虫。 2.金针虫属_________目_________科昆虫。 3.昆虫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病毒三大类。 4.植物检疫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东亚飞蝗属于___________目___________科昆虫。 6.直纹稻苞虫属__________目___________科。 7.二化螟属_________目、___________科的水稻害虫。 8.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_________科一种迁飞性水稻害虫,对________灯的趋光性最 强。 9.白背飞虱属-_________目、_______科的水稻害虫。 10.灰飞虱有趋食_________的习性,其寄主常随_________变化而转移。 11.__________目__________科昆虫的幼虫称为蛴螬。 12.长角扁谷盗属________目_________科昆虫。 13.锯谷盗属__________目__________科昆虫。 14.大豆食心虫属__________目__________科昆虫。 15.玉米象属__________目__________科昆虫。 16.桃蚜和萝卜蚜均有和之分,主要靠有翅蚜迁飞扩散。 17.菜粉蝶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先吃,然后取食。 18.菜粉蝶又名、,属鳞翅目,粉蝶科。 19.从棉株受害的主要时期来看,大致可分为期害虫和期害虫两大 类。 20.甜菜夜蛾属目科。 21.大蓑蛾护囊形状,囊外附较大的,有时附有少数枝梗。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0153 课程名称:农业昆虫学 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Entom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63 学分:2.5 适用对象: 植物保护系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普通昆虫学 二、课程简介 农业昆虫学是研究农业害虫及其环境、害虫防治的理论和技术,防、减虫灾的科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必修理论课。农业昆虫学的教学内容是全面系统地讲授主要农作物及果树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害虫的种类及形态特征、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以及害虫种群及为害的监控、预测和防治技术。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is a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discipline about agriculture insect pest and its environment, pest management, and insect damaging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t is a major course for plant protection. The course content of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is teaching principle and methods in control major crop and fruit insect pest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including identification of insect pest, thei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ving habit, occurrence, population monitoring, predic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昆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识别农作物及果树重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其危害状,能采取适宜的措施和策略,控制农作物害虫的危害,达到维护生态平衡,控制害虫种群,防止虫害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虫害的损失;在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以求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农业昆虫学-0002-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农业昆虫学-000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5827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10题,共50分) 1.(5分) 蝼蛄以()虫态越冬。 A、蛹 B、成虫 C、成虫和若虫 D、若虫 参考答案:C 2.(5分) 华北大黑鳃金龟的为害()有大小年之分。 A、没有 B、有 C、可能有 D、可能没有 参考答案:B 3.(5分) 暗黑鳃金龟是目前危害严重的()昆虫 A、地下害虫 B、果树害虫 C、蔬菜害虫 D、茶叶害虫 参考答案:A 4.(5分) 利用物理防治进行灯光诱杀用()灯防治暗黑鳃金龟好 A、黑绿单管双光灯 B、黑光灯 C、绿光灯 D、蓝光灯 参考答案:A 5.(5分) 铜绿丽金龟在各地一年发生()代。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6.(5分) 中华稻蝗的生活史属于()式。 A、完全变态 B、不完全变态

C、混合式 D、不清楚 参考答案:B 7.(5分) 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的主要媒介昆虫是()。 A、同翅目 B、膜翅目 C、鞘翅目 D、半翅目 参考答案:A 8.(5分) ()是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的总称。 A、棉蚜 B、菜蚜 C、有翅蚜 D、无翅蚜 参考答案:B 9.(5分) 豆荚螟对()光灯有趋性。 A、黄 B、黑 C、红 D、蓝 参考答案:B 10.(5分) 天敌昆虫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天敌。 A、寄生性 B、腐生性 C、多食性 D、单食性 参考答案:A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 11.(3分) 下列是寡食性害虫的是()。 A、小地老虎 B、菜青虫 C、小菜蛾 D、直纹稻苞虫 参考答案:BCD 12.(3分) 豆天蛾成虫白天隐藏在()田里。 A、豆田 B、谷子 C、高粱 D、玉米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 植保 31201 班 1、农业昆虫学:研究农田生态系中有害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又研究寄主受害后反应,包括经济损失、补偿能力和抗生机制,以及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措施,期达到控害、高产、优质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目的的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科学) 2、昆虫防治方法: ?植物检疫: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入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在国内传播的一种措施。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的繁殖,而不利于某些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数量,以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病害、杂草)的目的。 ?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航空、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等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辅助剂和增效剂,激素。 3、农业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 ?主动措施,将害虫消灭在农田以外或为害之前;?结合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不增加防治害虫的劳动力和成本;?利用越冬期、抗虫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和改造生态环境,对害虫彻底控制,其他方法无法达到; ?有利于天敌生存,无污染的环境。 缺点?某种措施对一些害虫有效,另一些害虫数量可能导致上升;?措施有明显的地域性; ?不能作为应急措施,在害虫爆发时显得无能为力 4、生物防治的优缺点优点:有效控制害虫; 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业收入缺点:控制不迅速,药效慢,难于对付爆发性害虫; 制剂、天敌不易成批生产(相对化学农药),季节性强;使用方法不简便和效果不稳 定。 5、化学防治的优缺点?优点:杀虫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不受季节性和地区的限制,适于搭面积机械化防治; ?缺点:保管不慎,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造成公害以及3R 问题;即残 留Residue 抗药性Resista nee 再猖獗Resurge nee 水稻害虫危害 一、褐飞虱(具有远距离迁飞性) 1、、褐飞虱刺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群集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并产卵于叶鞘组织中,致叶鞘受损出现黄褐色伤痕。 2、褐飞虱有长翅型和短翅型,长翅型迁飞、扩散作用;短翅型定居、繁殖作用。 3、黄塘: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后,稻叶发黄,生长低矮,影响抽穗或结实(轻者)。 4、冒顶:水稻乳熟期,田间常因严重受伤而呈点片枯黄,倒伏。称冒顶。造成谷粒千粒重下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及答案

试题六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2)雌雄二型现象;3)补充营养;4)开放式循环;5)神经元;6)世代交替;7)通风作用;8)突触传导;9)内激素;10)授精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0.5分) 1. 蝉的头式为○ ①下口式②前口式③后口式④上口式 2. 蓟马的口器属于○ ①锉吸式口器②咀嚼式口器③虹吸式口器④嚼吸式口器 3. 蚜虫的口器属于○ ①双刺吸式②刺吸式③刮吸式④锉吸式 4. 螽斯的口器属于○ ①咀嚼式②刺吸式③嚼吸式④虹吸式 5. 蚊子的口器属于○ ①舐吸式②虹吸式③刺吸式④嚼吸式 6. 昆虫触角类型的变化多发生在○ ①柄节②梗节③鞭节④索节 7. 家蝇的口器属于○ ①舐吸式②刺吸式③嚼吸式④虹吸式 8. 蝗虫的头式为○ ①下口式②前口式③后口式④上口式 9. 蝉的触角为○触角 ①丝状②刚毛状③具芒状④羽状 10. 蜜蜂的口器属于○ ①咀嚼式②刺吸式③虹吸式④嚼吸式 11. 蝽象的口器属于○ ①刺吸式②锉吸式③舐吸式④咀嚼式 12. 粉蝶的口器属于○ ①刺吸式②舐吸式③虹吸式④嚼吸式 13. 蝼蛄的前足为○ ①抱掘足②开掘足③捕捉足④跳跃足 14. 枯叶蛾的连锁器是○ ①翅轭型②翅缰型③翅钩型④翅抱型 15. 鳞翅目昆虫后翅前缘基部发生的一根或几根硬鬃叫做○ ①翅缰②翅缰钩③安缰器④平衡棒 16. 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是○ ①脉序②翅肋③翅脉④翅气管 17. 昆虫的盾间沟位于○上。 ①头部②背板③腹板④侧板 18. 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①端骨片②盾片③前盾片④后盾片

19. 在两条相邻的纵脉间,加插一些较细的纵脉。这种纵脉不是由原来的纵脉分出来的,而是游离的,或者仅以横脉与毗邻的纵脉相连,因此称这些脉为○ ①副脉②系脉③闰脉④缘脉 20. 低等蛾类的连锁器叫○ ①翅轭型②翅缰型③翅钩型④翅褶型 21 家蝇的蛹为○ ①离蛹②被蛹③裸蛹④围蛹 22. 在翅脉命名时将第一径脉写成○ ① 1R ② 1r ③ R1 ④ r1 23. 在各类昆虫中各有其独特的翅脉分布型式,这叫做○ ①脉序②脉型③脉式④脉纹 24. 螳螂的前足为○ ①步行足②开掘足③捕捉足④跳跃足 25. 蜜蜂的后足为○ ①抱握足②跳跃足③游泳足④携粉足 26 昆虫胚胎发育的三个连续阶段顺序是○ ①多足期,无足期,寡足期②无足期,寡足期,多足期 ③ 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④ 寡足期,原足期,多足期 27 一个新个体昆虫(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①一化性②多化性③一个世代④多个世代 28. 由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解除时,就可恢复生育的停育现象叫○ ①滞育②休眠③越冬④越夏 29. 由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条件解除时,仍不能恢复生长发育的停育现象叫○ ①滞育②休眠③越冬④越夏 30. 昆虫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也就是说,滞育可出现在不同的世代。这种现象叫○ ①休眠②兼性滞育③专性滞育④确定性滞育 31. 膜翅目中寄生性昆虫幼虫的足属于○ ①寡足型②多足型③无足型④原足型 32. 叶蜂幼虫属于○幼虫。 ①寡足型②多足型③原足型④无足型 33. 鳞翅目夜蛾科的幼虫属○幼虫。 ①寡足型②原足型③多足型④无足型 34. 蛹体被第三、四龄幼虫所蜕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这种蛹为○ ①离蛹②被蛹③围蛹④裸蛹 35. 附肢和翅不贴附在身体上,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可以自由活动,这种蛹为○ ①离蛹②被蛹③围蛹④茧蛹

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0.5/空)25分 1. 头部位于昆虫体躯的最前面,由六个体节愈合而成,形成一个坚硬的半球形头 壳。头壳的上面称为头顶,后面称为后头,前面称为额,两侧称为颊,额的下 面是唇基。 2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由三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后胸。每个胸节 下方各有一对胸足。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各有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 足和翅是昆虫的运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3 腹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三体段,前段紧接胸部,近末端有肛门和外生殖器,腹部内 部有大部分内脏器官。因此,腹部是昆虫的内脏活动和生殖的中心。 4 昆虫的个体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胚胎发育,又称卵内发育,第二阶 段是胚后发育,从卵孵化后开始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 一个阶段称为成虫期。 5 根本蛹的形态可划分为离蛹(金龟甲、蜂类的蛹)、围蛹(蝇、虻的蛹)、被 蛹(蝶、蛾的蛹)三个类型。 6. 根据昆虫食物的特质,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植食性、肉食性、粪食性、腐食 性和杂食性五种。 7.昆虫的趋性按照外界刺激的性质可分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 8.昆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致死微生物三大类。 9.昆虫的分类以种为单位,每一种有一种科学学名,称为学名。学名是以两个拉丁 文表示,第一个词表示属名,第二个词表示种名,最后附上定名人姓氏或其缩写。 10.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其中的翅脉起着骨架作用;翅脉的排列状况称为脉序 是鉴别各类昆虫的重要依据。 11.光周期对昆虫的生命活动节律起着重要的信息作用,它是引起昆虫滞育的主导因子; 一些昆虫以长日照出现为信息进入夏眠,另一些昆虫则以短日照的出现为信息进入 冬眠。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大多数捕食性昆虫的头式为(A )。 A.前口式 B.后口式 C.下口式 2.诱杀昆虫成虫的防治措施最好的时间是(B )。 A.羽化期 B.产卵前期 C.产卵期 D.交配期 3.下面(B )属于寡食性害虫。 A.蝗虫 B.菜粉蝶 C.粘虫 D. 三化螟 4.昆虫分类的基本单位是(C )。 A.科 B.属 C.种 D.亚种 5.在直翅目中,前足是开掘足的是(C )。 A.蝗科 B.螽斯科 C.蝼蛄科 D.蟋蟀科 6.叶蜂类幼虫属于( B )。 A.原足型 B.多足型 C.无足型 D.寡足型 7.食蚜虻是一种( A )。 A.捕食性天敌 B.寄生性天敌 C.致病微生物 D.其他食虫动物 8.介壳虫属于(B )。 A.两性生殖 B.孤雌生殖 C.多胚生殖 D.卵胎生 9.蝗虫属于(B )。 A.全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半变态 10.下列属于多胚生殖的昆虫是(D )。 A.蚂蚁 B.蜜蜂 C.蚜虫 D.寄生蜂 E.家蚕 三.多项选择题10分 1.以下不属于刺吸式口器昆虫所形成的危害症状的是(BD )。 A.卷叶 B.透明斑 C.斑点 D.孔洞 2.下列昆虫中,后翅特化为平衡棒的是(BDE )。 A.粉虱 B.稻瘿蚊 C.蚧虫雄虫 D.虻 E.食蚜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