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稻鱼种养实施方案

稻鱼种养实施方案

稻鱼种养实施方案
稻鱼种养实施方案

生态水产产业核心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稻鱼综合种养

稻鱼综合种养以水稻为中心,以水产养殖品种为主导,以生态安全为保障,以产业化发展为推动,种植、养殖有机结合,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规模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耕作制度,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项目建设基地基本情况

基地位于石嘴山生态水产科技产业园(高速公路西侧,玉皇阁大道南侧瀚泉海北侧),养殖水面120 亩,具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电力资源充足,养殖条件优越。

二、项目技术实施方案

1、项目田块技术要求

稻田选择。选择本公司现有120 亩稻田作为试验、示范基地,该基地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蓄水能力强,管理便利。

稻田准备。试验、示范田的田埂要加宽、增高,一般要求高出田面50 厘米以上,顶宽60-80 厘米。在田埂对角线上开好进、排水口,并设置二层以上拦鱼栅和尼龙网,防止鱼逃逸。

开挖鱼坑鱼沟。在田边或田中挖鱼坑,坑深80-100 厘米。鱼坑依田大小而定,圆形为好,一般不用水泥砌护。田中开鱼

沟,沟宽50 厘米,沟深30 厘米,沟呈“十”字形、“井”

字形或“目” 字形等形状,并与鱼坑相通。一田一坑,坑

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10%。

2、水稻品种及养殖鱼类选择水稻品种选择。选择茎秆粗壮坚硬株型紧凑、耐水淹抗到伏、耐肥抗病害能力强、生长期较长的水稻。以我区宁粳43 号、宁粳47 号等优质品种作为试验、示范水稻品种。

养殖鱼类选择及放养。稻田养鱼为彭泽鲫,水稻移栽后10-15 天放养鱼苗。试验田放养密度为250、300、350 尾/亩。放养规格为50、75、100 克/ 尾,一般每亩放养80-120 尾;共9 块试验地,每块试验地面积1 亩。其余91 亩示范地放养密度为300 尾/ 亩,放养规格80 克/ 尾。放养时间同试验地。

3、鱼稻管理适量投饵。在充分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昆虫基础上,可人工适量投饵。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饵。定时(固定每天早上8- 9 时,下午4-5 时)、定点(固定在鱼坑或鱼沟水较深的地点投饵)、定质(基本保持每天饲料种类一致)、定

量(鱼体重的3% - 5%)。晴天投饵,阴天、雨天酌情不投或少投。饲料喂膨化鲫鱼料。

日常巡查。坚持每天早晨、傍晚巡查,查看有无漏水,鱼栅、田埂有无损坏;做好天敌防范,发现有问题及时处理。暴雨天气要注意防涝防逃。

供水调节。采用浅- 深- 浅型供水方法。当白天气温高时,应打开水沟进水,提高水位,给水田降温。水温30C°时,

鱼吃食旺盛,鱼进入大田吃虫,吃去多余的秧苗。晚上降低水位,继续降低土温。

秧苗栽好后,浅水活苗后,逐渐加高水位,这时鱼进水田吃

食,直到水稻第一次分蘖时,放掉部分水,轻轻晒田,让太阳

的暴晒破坏稻田泥上的氧化膜,让氧气进入水稻的根系中供

氧,促进分蘖。鱼则进坑。在水稻第一次分蘖之前,鱼在田中

游,鱼稻共生。水稻分蘖充足时,长到拔节阶段,要灌深水。

水稻节拔够了,要重重晒田,促进抽穗。在拔节阶段又是鱼在

田中畅游共生阶段。水稻出穗3-5 天后,又要清晒水稻,鱼再

进坑养殖。鱼在沟、坑中,投喂人工饲料。

3、稻鱼病害防治。水稻病虫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等。坚持“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防治策略。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控肥控水、深水灭蛹等技术,采用灯光诱杀和性引诱剂诱杀技术,实施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鱼病防治。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选用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鱼苗、加强苗源的病源管控,加强生长环境的管控,防止出现过密、高温、低温等逆境。入田前用2% - 3%的食盐水浸泡10-15 分钟消毒。在高温季节用1 毫克/ 升漂白粉沿鱼沟、鱼坑食场周围挂袋,预防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发生鱼病及时治疗,定期调节水质。

施肥管理:施肥能使水稻高产,并能促进稻田微生物繁殖,增加鱼类天然饵料,提高鱼产量。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轻施追肥。施用化肥,将鱼集中到鱼坑中再施。最好施用复合肥(10千克/亩)、尿素(10千克/ 亩)、钙镁磷肥(20 千克/ 亩)。

4 、关键技术环境一致。鱼苗运输过程尽可能保持温度、湿度与苗场一致,避免高温、低温运输,避免长途运输,避免过密运输。

使用安全农药与化肥。施肥施药前,疏通鱼沟,将鱼集中到鱼凼中再施肥施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对鱼安全的肥料。农药、肥料使用量按安全剂量,切忌任意加大剂量。施药前要加深水位,要尽量喷在水稻的叶片上,喷头朝上,减少药物落入水中,降低农药对鱼类的危害。

饲养安全管理。鱼苗下田前,做好鸟害防御设施。禁用除草

剂、碳铵等有毒有害农药肥料。控制水质。溶氧量3毫克/升

以上,pH值7.5 左右。

5 、捕捞收获保持水流畅通,缓慢排水,夜间排水,天亮捕获,

鱼自动进入鱼沟鱼坑,使用小网在排水口和鱼坑里集中收鱼。

三、技术路线从生态稻鱼高效安全优质出发,着重于水稻抗性品种有效合理利用,健身栽培,生境调节和稻鱼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解决。采取核心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示范基地采取试验与小面积示范同步进行,2017 年在平罗县继续多点示范,利用各种场合多种形式将成功的试验技术在面上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田块,稻鱼品种选择-→密度试验、规格试验-→投饲、施肥试验-→协调稻鱼共生期水、肥、药的需求平衡-→确定最佳稻鱼共生产模式-→面上示范推广应用。

四、经费预算

该项目试验、示范面积120 亩,经费预计166万元,其中企业自筹80 万元,申请科技研发经费50 万元。

改造建设池塘120 亩,池塘深度2.5 米以上,配套建设进水渠、排水沟、生产道路和配电设施等预计投资30 万元。购买稻种、鱼种投资50万元。肥料和饲料费用50 万元。稻、鱼病害防治1.5 万元。差旅费需3 万元,主要用于项目考察、外出学习,项目联系,业务汇报。合作、协作研究等交流费需2 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合作协作研究与相互交流。人员劳务费需25.6 万元。专家咨询费需2 万元,主要用于专家技术顾问,差旅费等。其他开支2 万元,主要用于应急另时项目开支。

五、进度安排

2017 年2-4 月搜集文献资料,制定试验、示范研究方案;选择稻鱼示范基地,稻田准备工作。

2017 年5 月水稻秧苗移栽,进行试验、示范规划、准备工作;实施操作,开展稻鱼不同放养密度、规格试验、研究,建立生态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模式。

2017 年5-9 月稻鱼田间管理,组织验收。

六、组织实施项目组建立项目领导小组,由项目实施单位法人

任组长,各养殖技术人员为成员,统筹经费、协调实施管理。专人负责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工作。

项目工作实施。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订项目总体研究和实施计划,应用技术试验、研究方案。各项技术措施在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中的落实。

七、经济效益

稻鱼综合产值为3450 元,比一般稻田增加收入1000 元以上。试验示范田水稻增产10%,节水10%,少施化肥10%。

宁夏三水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2017 年9 月10 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