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
- 格式:doc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1C5S3 P91)(9月18日16:10—17:00)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研究。
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所以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见学案)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水准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能够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浓硫酸)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三.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4.实施实验→5.分析与结论→6.表达与交流。
六、实验结果:用方法1检验CO2时,溶液由变绿色再;用方法2清的变。
证明有CO2产生酒精的检验中,橙色的溶液变成,证明有酒精产生。
七、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9答案:一、有氧或无氧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四、实验流程:溴麝香草酚蓝石灰水重铬酸钾六、实验结果:蓝色黄色石灰水浑浊重铬酸钾灰绿色七、实验结论: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实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预先祝大家中秋快乐!澤穎实验 〖探究性3〗〖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第 30 页2022-10-41.☆(09全国理综II 1)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实行 C.酵母菌能够实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实行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实行光合作用,不实行呼吸作用2. 用酵母菌酿酒,理想的方法是( )A .先通气后密封B .通人足量空气C .先密封后通气D .尽量密封,避免空气进入3. 将酵母菌培养物由供氧条件转变为厌氧条件,以下过程中加快的一种是( )A .葡萄糖的利用B .CO 2的放出C .A TP 的形成D .丙酮酸彻底氧化4. 在a 、b 、c 三个锥形瓶内分别盛有等量、成分相同的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91
1 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甲:有氧呼吸装置乙:无氧呼吸装置
3 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其目的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检测CO2的产生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
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3、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液滴左移。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3)检测酒精的产生:自B、D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4.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CO2。
[深度思考](1)为什么选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提示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可通过测定其细胞呼吸产物来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2)为什么先将空气通过10%的NaOH溶液后,再进入酵母菌培养液中?提示10%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以保证用于检测产物的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导致的。
(3)用于测定无氧呼吸的装置中,为什么将酵母菌培养液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提示酵母菌将锥形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后再进行检测,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
(4)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此实验为何不设置对照组?提示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而是通过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两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5)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溶液为什么需煮沸?提示煮沸的主要目的是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方法技巧]1.运用液滴移动情况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方法(1)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前面5题中的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发酵装臵型例:将图中果酒发酵装臵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 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 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C. 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臵进行气密性检查D. 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2.呼吸放热型例: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某学生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9/m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4)实验步骤:①将质量浓度为0.19/ml。
的葡萄糖溶液加热沸腾后冷却备用;②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将C瓶设计为对照;③在3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3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⑥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
(5)预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若A瓶温度>C瓶温度,B瓶温度=C瓶温度,则___▲___;若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则___▲___ ;若___▲___,则___▲___(6)某同学也想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相关问题,请你帮他设计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差速离心型例: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A B C D E F葡萄糖- + - + + +丙酮酸+ - + - - -氧气+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总结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检测: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实验原理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实验步骤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注意问题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注意事项: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检测: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实验八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
2.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略)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三.方法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 (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的产生
2.检测CO
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
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
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
泵),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
通过3个锥形瓶(约
50min)。
然后将实验装置
放到25-350C的环境中培养8-10h。
3.检测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 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思考与练习
思考题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思考题2. CO2可使变混浊,也可使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混浊程度或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思考题3.橙色的溶液,在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条件下,变成。
思考题4.B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这是为什么?
例题、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玻璃钟罩两
只、100mL 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
NaOH 溶液、清水、凡士林。
(提示:假设酵母菌培养液中以葡萄
糖作为呼吸底物)
4、实验方法:
(1)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右图(装置1)安装好。
(2)如果想
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实验,请指出另一实验装置
(装置2)如何设计?
5、结果预测和结论: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在以下表格中填写:
五、课堂练习:
1、(多选)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
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 中放入湿润
的种子。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
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旺盛
B .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C .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D .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
2、(多选)一位学生将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放入一个保
温瓶中,并用带有两个孔的塞子封口,酵母—葡萄
糖溶液的温度随时间慢慢地升高,指示剂的颜色也
开始改变(该指示剂遇酸变红)。
下列判断正确的
装置1
是()
A.保温瓶内的温度将一直保持稳定不变
B.保温瓶中氧气的含量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有重要的影响
C.实验可用来测定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的变化
D.指示剂变色的情况与保温瓶中空气的量无关,与葡萄糖的量有关
3、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①号、②号试管中
均加入3mI。
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
时为止。
(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否可以去掉②号试管?。
请说明理由:。
(2)①号试管的现象是,其作用是。
(3)该实验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却后才能加酵母菌,原因是。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