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说起

从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说起

从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说起
审题错误:
“君子和而不同”一句话,虽选自《论语》,但材料中的解释文字,其实已经对“和而不同”作了清楚的解释,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解释的文字,就不难确定一个较准确的立意。但显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和仔细分析,因而,立意不够准确;当然,也有的学生是理解能力欠缺,而把握不住那段文字的主旨。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弄清“和”与“不同”的概念,尤其不理解“和”与“不同”的关系,或没有谈到“和”,或没有谈到“不同”,尤其没有把文章的重点放到“不同”这一方面。从这类标题可略见一斑:《求同存异》《善于纳谏》《安定团结最重要》《感谢对手》《出于淤泥而不染》《让社会持续发展》等。
2、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即加以发挥,没有通盘的考虑。从这类标题也可见一斑:《站起来吧,墙头草》(材料中有“不能随风倒”这样的话);《矛盾》《生活中的矛盾》(材料中有“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这样的话);《中国要走向世界》(材料中有“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样的话);《君子论》(材料中有“作为君子,要……”这样的话)。
对策:
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就拿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所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来说,其文题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话题,行文中作者就很好兼顾了“我”与“地坛”这两个要素: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我”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另一方面又深刻地交代了“地坛”给我的人生感悟,使我完成了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足了生命的勇气,从而揭示了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即“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
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


就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制而言,其形式主要有两种:①直接亮出话题,如2001年北京模拟考题,直接要求以“冷与热”为话题作文。②由具体材料抽象出话题,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先是转述韩非子“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再提出两个问题,而后抽象出话题 ——“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分页-->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立统一关系: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2.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3.并非绝对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4.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

‘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 
三、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
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何种层面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我与地坛”谈的是人与空间;“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
而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 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
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
四、要选取最佳角度构思行文。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虽然同一话题关系不定,多种多样,但考生在一篇考场作文中不可能也绝不允许同时关照话题要素间的几种关系。否则,极可能弄巧成拙,出力不讨好。因此,考生作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取那种自己最熟知、最易驾驭、最有把握、最有话可说的关系,进行精心构思,以至成文。
五、要有符合文体基本思路的构思。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这是对文体的一种淡化,但这决不意味着不要文体。事实上,每年的高考作文阅卷,各省都毫不留情地将文体不符的“四不像”作文视为“严打”的对象。因此,考生的考场作文更应彰显文体特点。
应试训练中,可供选用的文章体裁多种多样,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小说或散文,或寓言或童话,或诗歌或戏剧,或书信或演讲,或辩论或报告……但粗略来分,主要有记叙、议论两大类。
假如你要写记叙类文章,你就得先将关系具体

化,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述,文章一定要注重以细节传情。假如你要写议论文,你也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了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文章一定要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
对于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你不管怎么写,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根据实际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要素,明确其间关系。千万不可因关系不清而改变话题,或只关照一方搞单打一,也不能将关系绝对化,表述过头,失之严密。而一定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科学解读。

二、选写的内容大而不当
从材料引用《论语》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这些,都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是他们熟悉的,但不少学生,可能受到“引申”“创新”等影响,放着熟悉的内容不写,而去写一些大而空泛、自己又不熟悉或驾驭不了的内容,结果,并没能获得自己预想的好分数。且看这些标题:《战争与和平》《科学与人文》《论共性与个性》《冷门和热门》等。写这些内容,即使贴题,也是自讨苦吃的。
三、运用的事例不能说明观点
1、有不少作文,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用来支持观点的事例却是不能或难以成立的。如举屈原投江,触龙说赵太后,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这些大概可以体现他们的“不同”,但又如何体现他们的“和”?又如说毛泽东有个性,反而列举了他的一些错误,这又如何体现“君子”?举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举文成公主出嫁塞外“和番”,都是“和”,但又如何体现“不同”?此外,还有关羽败走麦城、文天祥慷慨就义、韩寒不考大学专事写作等,都是用得十分牵强附会的事例。
2、有的事例,不仅用得不合适,本身还有严重的问题。如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既“和”又“不同”;如说马加爵,不与室友“和”,而走上“与众不同”的复仇之路;如说台湾阿扁能“和”人民在一起,但他又有“不同”,有自己的台独纲领,等。
四、未能把作文写完
这次的作文,未能写完的为数也不少,有的差一二百字,有的差三四百字,有一本编号为43号的卷,30份作文中就有10份只写了不足400字的。写不完的学生,一般是能力较为低下的,作文写不完,前面的答题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这里就有一个应试技巧的问题,是要西瓜,还是捡芝麻。

【1号文】
因和而贵,因不同而精彩
我们的世界并不是单调乏味的,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思想并不是统一简单的,而是多

样灵活的。世界因为和平而宁静,因为有不同的思想才擦出耀眼的火花。
世界因和而贵。调和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重要的,因为只有充分调节好各部分的关系,才能使整体的力量加大。先看战国时期,楚国之所以被强秦所灭,是因为楚王听信谗言,轻易地打破与齐国的联合,才使秦国有虚可乘。可见,和睦共处的作用之大。再看以色列与巴基斯坦,因为种族和地界的矛盾,导致双方冲突不断,生灵涂炭。因为不和而导致惨剧的例子举不胜举。再一次证明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令世界经济处于和谐的局面,多方经济唇齿相依,使得经济和谐发展。所以,和平是重要的,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世界因为存在着思想的碰撞,而萌发许多新思想,发掘更多真理。诸如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孔子的与民同乐,庄子的自在消遥,令中国的文化发展炫丽多彩。还有牛顿和惠灵顿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冲撞讨论,让后世的科学家探索出事物的真理——光的波粒二象性,使光的运用踏上一个新台阶,为人类创造不少新发明。达尔文因为破除传统制画壁画的限制,研制出新的画法,才令惊世杰作《最后的晚餐》如此精细细腻。如果摒弃掉不同,会带来恶果。像邯郸学步的人,最终忘记了自己走路的方法。所以,世界因为存在不同而精彩,没有了不同的世界,并不耀眼。
要和而不同,就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坚持己见的人,有如屈原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能做到不同流合污,最后得到后世的认同,名留千古。要虚心接纳他人不同与己的意见,正如魏征进谏唐世宗的“谦冲而自牧”、“思江海下百川”。别人的意见是宝贵的,有了它,才看到自己不足;有了它,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可见,要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必须要有坚持自己意见的勇气,虚心向别人求学的宽容。
世界因和平而可爱,因“不同”的存在而精彩。
【评语】本文属议论文的一类文。文章切合题意,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能较有力地证明论点。文章结构严谨,符合文体要求。卷面欠整洁,语言有待提升。25+23+8=56
【2号文】
和谐?真我
用你真正的自我,与人和谐相处。
——题记。
中国有句古语,“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基醴”,说的就是人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这种和谐不仅能助你润滑人际关系,而且能笼络人心。史上汉高祖刘邦难道不是靠他的谨小慎微,广纳贤士才得以打败盖世英雄项羽的吗?如果他只是一介赳赳武夫,不懂君子交友之

道,又怎能顶立于乱世这中?又如美国一代NBA巨星乔丹,当年他带领公牛队横扫全美大小赛事,无人能及。可是当终于有队友在比赛中超越他的夺分时,备感欣慰的他与队友相拥而泣。事后人们知道,这位球场上的君子长期都鼓励那位一直视自己为敌人的队友练球,最终他们握手言好,共同进退。此谓君子也,此谓和谐和相处也。相反,像瓦特、牛顿那样功高气盛的科学家,在晚年力阻后辈的超越,蒙住自己的双眼不看那天外之天,山外之山,最终被历史所摒弃,这是我们最好的反面教材。
那么反观我们莘莘学子,在人际关系上似乎稍微缺课。有人极端进学,十八年无反;有人三天交友,两日结仇。这些行为的背后,透着的是无知和愚昧。智者应当与别人和谐相处,就如经济学中的困筹理论,当人人互相和睦时,学生的功效是最大的。
与人和谐相交是好,然而“君子和而不同”,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忘了要坚持己见,不要盲目随从,做一颗“两边倒”的墙头草,这就要我们即使是在一片否定声中坚持自己正确的见解,坚持真正的自我。在爱因斯坦刚提出相对论时,有科学家联合出版了《百人驳相对论》这本书。而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如果我的论点是错的,那么一个人驳我已经足够,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再有为真理献身,在火中永生的科学勇士布鲁诺不也是中坚持己见吗?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之时,断不能随风倒,随大流,要忠于真我,并且记诠住“是是非非则为知,非是是非则为愚。”
“和而不同”,请让这一信念随我们扬帆远航,漫步天涯,让我们永远用真正的自我与人和谐相处,谱写人生五彩的篇章吧!
【评语】这是议论文二类文,本文审题准确,内容上兼顾了“和谐交往”(和—)与“坚持己见”(不同)两个方面,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内容较充实。标题也拟得准确,题记的形式也用得恰到好处。本文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但作为议论文,本文对观点的分析论述尚嫌不够充分,在结构上不够严谨,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体现不够。综合以上情况,内容分为20分,表达分18分,发展等级6分,总分44分。
【3号文】
求同存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衰败、科技落后,在国际上是公认的弱国,国际信誉、声望都是一片空白。在万隆会议上,各国代表对中国百般刁难,认为中国没资格参加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重要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指出中国与会,并非标新立异,而是求同存异;加入亚非组织,各国联合起来商议对策,才能在当时不稳定的局势中寻求发展。这一方针使各国都心

悦诚服,与中国订立了友好盟约。
“求同存异”这一方针,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周总理并没有把中国当成“天朝上国”地自居,而轻视亚非等经济落后的国家,却是努力地寻求相互的磨合点,使各自和平发展,也并不因为当时中国经济落后而卑躬屈膝,惟命是从,充分展示中国人不卑不亢的君子风度,使各国对中国有了更深的理解,使中国的国际声誉明显增加,为中国今后的外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和而不同”这个君子格言对当今先进的社会仍然有深刻的意义。一份经济周刊统计,当今各企业需要的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新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合理地调用各方面的资源才能有好的生产效果,个人的知识技术毕竟是有限的,在当今社会想“闭门造车”独立发展是不现实的,因此当今的人才除了自身高素质外,还要懂得与人和谐相处、合作无间,利用别人的素质,才能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另外,创新精神被认为是当今社会一笔无形财富。没有一个老板愿意养一帮应声虫的,因此适时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是使自己才能展现的有效途径。所以当今人才切勿自视过高而独来独往,也不可妄自菲薄,随波逐流。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总体上呈现一派和平,但霸权主义仍然时时有所体现。在世界多极化的同时,中国不与任何国结盟,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对各联盟间的战争都持否定的广度,但与各国友好相处,和平发展,正是这“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中国能在世界之林屹立不倒,飞速发展。
【评语】文章属议论文。该文意及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清楚。议论中层次尚欠紧凑,个别的议论尚有游离。18+18+6=42
【4号文】
坚持己见,破浪前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社会。在各种思想潮流的涌动下,人们仿佛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有人会随波随流,但明智的人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破浪前进。
一个成功的人,当他面对社会的大潮流时,并不会盲目跟从。而是仔细分析,对自己的观点肯定,坚持自己的路线。这正是所谓的慧眼独到。古往今来,哪个名人是随大流,跟风走的呢?他们不是都是坚持己见,创出自己的一条道路来,让自己引领潮流吗?
在80年代,人们在研究电脑硬件的大潮流中慢步爬行的时候,比尔?盖茨却创出软件开发的新领域。这成功的原因正是他在大浪潮中,看清了方向。
创新,是冲破浪潮的必要条件。一切旧的事物将会被新事物所取代——马克思曾这样说过。的确,没

有创新人们只会永远在旧的潮流中飘荡着,永远找不到生命中的陆地。那么如何才能创新呢?
做人面对社会发展时,要看清方向,有预见在作出分析。当肯定自己的方向便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才能创新,否则经常跟着社会潮流走,那将永远只能做人家前进后扬起的灰尘。
在社会大潮逆行而上时,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否则只会有半途而废,埋首于浪潮之中。
意志,是人生前进的催化剂。坚定的意志更是人们攀上人生高峰的拐杖。钱学森能够在留洋出国的大浪潮下,毅然作出回国贡献的决定这体现了他惊人的意志和爱国的赤子之心。
假若没有这些信念,我们怎能赏析令人叫绝的《离骚》,怎能有岳飞、司马迁等伟大事迹。更不用说万里长征和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改革了。
濯污泥而不染,这更是人上人的表现啊!为君子者,不与世俗同流,做到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的确,让我们在这社会的大潮流下,擦亮自己的眼睛,冲破世俗的障碍而扬帆千里,乘风破浪。
【评语】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体的三等文。文章观点较明确,论证有一定的层次,论据包含古今中外,有一定的说服力,全文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但论述内容只涉及创新精神,没能顾及话题中“和”这一方面,偏离了题意,内容只能判为三等。15+18+5=38

【5号文】
和谐是帆,不同是船
调和、和谐是帆,不同的独立见解是船。正如帆与船互相配合遨游海洋,和谐与自我见解也合于乾坤,立于天地。和而不同练达真君子、真人生。
和谐是一种美。红绿配出绚丽,黑白衬出经典和凝重,高矮造就天地的和谐,燕瘦环肥描出人间的美景。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成就绝配,展现和谐的美。
不同是一种个性。同是荷叶,“尖尖角”描绘出秀丽,“接天莲叶无穷碧”书写的是绚丽,不同的形态有着独特的美、特别的见解。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张扬个性,展现独特不同的风采。
美与个性并重,和而不同泼墨均匀,勾勒出绝美的画,和而不同是美与个性的结合。
和谐是一种沟通。白居易洞悉世事,才思捷达,写诗顺手成章。可他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为了能表达出生活在草根阶层的人们的心声,他与百姓沟通,使诗文平实质朴。诗人的心与百姓的苦和谐统一,诗人的诗与百姓的话如出一辙,诗人的才情与百姓的苦况融炼一炉,造就了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
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白居易的诗能和谐于百姓疾苦,同样也超脱腐败的社会。他刚正不阿,只叙百姓的疾苦,不唱官场的欢乐,不同于俗世的黑暗,犹如莲花般濯清,用他独特的表达,无畏的勇气,与黑暗抗衡!
和而不同在沟通中

表达,道出勇气!
和谐与不同犹如两个齿轮,凸出的齿印有着自己独特的痕迹。可齿轮在相互磨擦中逐一吻合,体现和谐美。和而不同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真君子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而又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
阿基米德终日沉浸于思考,超脱俗世,可他又深入群众,获取真知;尼采独立思考,成于己见,可他不忙四周游历,把所想散播人间;道家推崇真善美,将其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却不忘独立于模仿与盲目的随大流之外。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一种遒劲,在一天天的练达与独立中爆发。
和谐是一幅画,不同是美中添雅;和谐是一首诗,不同是诗中的锦绣、芬芳;和谐是一首歌,不同是歌中的高低迭宕。和而不同犹如《诗经》中的绝美,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诵出锦绣,口吐出芬芳。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现和而不同的绝美。和而不同是真君子、真人生。
【评语】以散文的笔调,对“和而不同”的话题,展开议论,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说理透彻,切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形象,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句富于深刻的内涵。22+23+10=55
【6号文】
和而不同——君子的选择
针锋相对,刺猬的选择。
随风而倒,墙头草的选择。
和而不同,君子的选择。
那么,什么是和而不同呢?
和,与人和谐相处,不同,有自我独特见解;和,不与人针锋相对,作无谓的争辩,不同,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和,协调好各类矛盾,不同,发展区别于人的个性特征。
人不能独立于世,人是群居的动物。因此,与人相处至关重要。成语有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是因为“鹬”和“蚌”不懂协调自己和他人的矛盾,导致两败俱伤,使得第三者得利。这个成语虽说动物,但对人又何尝不是相同。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婴出使楚国,楚王只开了一扇小门来迎接他,借以嘲笑他身材矮小。这时的晏婴没有大脾气,立刻离开,也没有忍气吞声进入小门。而是用一句“出使狗国才会进入狗洞”来回击楚王,既没有伤齐国的国威,又圆滑地给了楚王一个教训,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不就是君子要“和”的一个例证吗?
君子要“和”,与人协调共处,是否就要埋没自己的个性,随着大家行动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个性是种子,孕育着成功的希望;个性是小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个性是花,开出绚烂和光彩;个性是果,结出丰硕与成功。
没有个性,没有独特的自我见解,只会庸庸碌碌湮灭于人群之中,而个性会让你蒙上一层光辉。司马光扭转常规思维,砸缸救人;鲁班不想在亭子里避

雨,冲破惯有思维,发明了可移动的“亭子”——伞;钟南山在众多专家学者都认定“非典”是衣原体引起的情况下,坚持己见,终为解决“非典”病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君子和而不同,让君子立于世,成于世,利于世。
岂止是君子,我们不应和而不同,协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发挥自己所长,和而不同吗?
让我们和谐共处,张扬个性,放飞青春吧!
【评语】紧扣话题“话而不同”立意,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充实,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较好运用了引用、对比、呼告等修辞手法。20+21+8=49
【7号文】
走适合自己的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人走在大街上,忽然仰起脸,似乎在看天空中的什么,周围的人很奇怪,以为天上有什么奇观,亦学着那人仰着脸,走在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又跟着仰着脸向天空张望,大家发现天空什么都没有。最后问明究竟,原来只是那个人想打喷嚏而已。
鲁迅先生用他那辛辣讽刺的笔杆道出当时社会人云亦云的无知现象,但是,在现代化的今天,这种现象仍不是屡见不鲜吗?雅思热、托福热、MBA热、GRE热……蜂拥而至,充斥在社会这大熔炉中。东风来了东风倒,西风来了西风倒,人们只是一味麻木跟从别人,而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办事,要想成功,简直天方夜谈。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东南沿岸各地成为人人的宠儿,梦寐以求的地方,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诚然,当中不乏成功者,但,更多的是因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而丧气而归的“淘金者”。再者,现在不是流行一股“跳槽热”之风吗?有的人稍稍不顺心就转投其它职业,一而再,再而三,如此这样,这些人仍搞不清自己适合什么,终究为此负出沉重的代价。
有句谚语:十只手指有长短。一个人如此,更何况地球上几十亿的人呢?每个人生存在这世上,都有其作用,人人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怎能不分东西一窝蜂般跟着别人跑?到最后,吃亏的仍然是自己。人人应运用自己的独立见解,不随波逐流开创自己的天地。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不是一句很合适的话吗?当比尔?盖茨断然中断在哈佛的学业,投身于当时并不流行的电脑软件时,有谁敢说这是比尔?盖茨的“阳关道”?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时,有谁不说这是他的“独木桥”呢?凡事都应因人而异,世界因人人的不同而显得五彩缤纷。
庄子说,黄鹂适合在树上,蚯蚓适合在黄泥中生长。难道人也应在树上、黄泥中居住吗?显然不是。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有各自的生活。乔丹在篮球运

动中是天才,若要他做发型师、设计师,恐怕难以如在篮球所获的成就相比了。
走适合自己的路,不要随波逐流,张扬自己的个性,才能在碌碌无为中脱颖而出,创造一个独具一格的天地。朋友,展开你个性的翅膀,飞吧!
【评语】文章属议论性散文,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完整,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流畅,字体工整。但只侧重写“不同”,没有扣话题的“和”。 15+20+6=41

【8号文】
我的偶像
我从小就有一位偶像,他不是什么歌星影星。他是一位曾经叱咤球坛的一代球星——意大利的“忧郁王子”巴乔。我是从小学三年级的美国世界杯上认识到他,喜欢上他的。在那一届世界杯上,是他把意大利带进了决赛,与巴西人争夺“大力神”杯,也是他,在最后一刻,把所有意大利人的希望打破。在那时也为他的进球所欢呼,但更为他那一球射失的十二码而感到伤心、惋惜。
在那一届世界杯之后,巴乔转会到了AC米兰,但像他这样出色的球星在这里却只能做后备,长期不能做为正选上场。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别的东西,只是因为巴乔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教徒,在欧洲这些基督教的国家中,有一些固执的基督教信徒对于这些不信奉基督教的人是很鄙视的,而AC米兰的教练就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遇上一个固执的基督教徒,后果可想而知。在AC米兰的日子里,巴乔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巴乔并没有与教练发生矛盾冲突,也只是在默默地等待再上场的机会,而上场时进球后的狂欢,也就成了巴乔的唯一渲泄途径。尽管心里十分不满,但巴乔为了全队的利益,只有默默地承受这一切。但他却并没有放弃他所信奉的佛教去信奉基督教来讨好他的教练。
98年的时候,巴乔从AC米兰转会到小球会博洛尼亚。在这里,巴乔迎来了第二个事业的高峰期,他在26场比赛中打进了22个进球,让世人感觉到了这一位意大利王子的回归。也再次披上意大利国家队的战袍,代表意大利参加法国世界杯。他的默默忍受也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一届世界杯是属于法国的齐达内的,或者说是属于更年轻的欧文。但在意大利队里,巴乔仍旧是队中最夺目的人物,虽然他已不再像四年前那样,但到了最后,他还是拿不到“大力神”杯。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巴乔这个人,但他却受到了世上大多数人的尊重。他在这个赛季打完以后就会退役,但他那“和而不同”的作风却永远地烙在我的心头,他是我一生是最尊敬的人。
【评语】本文是记叙文三等文。文章叙述“我”的偶像巴乔足球生涯中的片断。巴乔在球队中坚持自

己的信仰,同时,仍能与教练相处,体现了题意。文章结构完整,语言较通顺,但表现中心的部分叙写欠具体,内容欠充分,中心也不够明确。16+17+4=37


满分作文:善哉,君子和而不同
【评语】本文是一篇满分作文,立意切合话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文章议论层次清晰,从古代到近代,从外国到中国,名人名例名言信手拈来,贴切自然,结尾引用苏轼的一段论述提升全文,尤令人击节叫好;布局谋篇,行文转换,从容镇定;语言平实流畅,又不失感染力,体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老练成熟;字迹清晰,整洁工整,令人赏心悦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