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绩效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组织绩效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组织绩效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组织绩效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组织绩效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高 姝,郝艳华v ,吴群红,刘艳瑞,张议丹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估,而绩效指标体系又是绩效评估的基础和内容,本文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组织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模型和概念性框架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对建立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的主要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应用领域、利弊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据此提出对我国疾控机构组织绩效研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绩效评估;组织绩效;绩效指标体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N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63(2008)12-0802-04

Progress of Study ing on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t Home and Abroad./Gao Shu,et al.//The Chines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Abstra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the core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and the index system is the basis and conte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The main performance model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constructing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systematic reviewed,and their application areas,advantages and disad vantages been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analyzed,which is helpful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 for studying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Cen ter For Disease Con -trol And Prevention in China. Author .s address School of Health Management,Harbi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Harbin,P.R.Chi na. Key words Performance Evaluation;Organizati onal Performance;Index System of Performance;CDC;Progress. 绩效评估的理念和方法的延伸与扩展经历了从企业到政府再到非营利部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估,而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又是开展绩效评估的基础,因此如何构建

科学的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成为绩效管理和评估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内容。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复习,对建立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的主要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和组织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方法简述:本文根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 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绩效评估指标方法的文献进行了以不同检索词组合的跨库检索,以/1994至今(实际日期为2008年6月26日)0为检索日期,对目前国内外主要用于构建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的7种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1 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111 逻辑模型(Logic Model)。是指通过对事件背景的分析,借助逻辑推理思维,把事件分为投入(inputs)、过程(process)或活动(activities)、产出(ou tputs )、产效(outcomes)和影响(i mpacts)等要件,并寻求这些要件之间的关系,找出投入资金与产出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绩效分析方

法[1]。

逻辑模型其适用范围包括项目策划设计、风险分析、评估、实施检查、监测评价和可持续性分析等。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国际组织把它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

理和评价方法。

112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是以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企业业绩驱动因素,多维度平衡评价的一种新型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同时,它又是一种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业绩驱动因素相结合,动态实施企业战略的战略管理系统[2]。平衡记分卡为组织衡量绩效提供了四个基本维度:财务、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和顾客维度。

BSC 最早是应用于企业部门的绩效评估,随后在政府、非营利部门和公共部门当中得到了推广。

113 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 -dicators,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3]。KPI 起源于英国的建筑业,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部门等领域。

114 标杆管理(Bench marking)。又名基准

管理,就是先决定某些组织功能领域的绩

效衡量标准,然后寻求在这些特定领域内表现卓然有效的其他组织,比较组织本身与这些标杆组织之间的绩效差距,并通过分析转换其运作流程的做法来达到改善绩效,缩短差距的目的[4]。其基本思想就是系统优化、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标杆管理最初应用于度量制造部门的绩效,随后发展到营销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市场营销、质量管理、人力资源

管理、新产品开发等业务部门[5]

,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渐引入到公共管理领域。115 CAF 通用模型(Com mon Assess ment Framework,CAF)。CAF 的基本框架来源于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EFQM)的/卓越模型0,从评估的内容来看,CAF 可分为两大类要素:/能动要素0(包含5个指标,即领导力、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伙伴关系与资源、过程与变革管理)和/结果要素0(包含4个指标,即雇员角度的结果、顾客/公民为导向的结果、社会结果、关键绩效结果)。上述9个标准构成了绩效评估的一级指标,9个标准共包括28个次级指标[6]。其目的是通过领导驱动、战略与规划、各种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和过程管理等,来实现组织绩效的最佳结果[7]。

CAF 最初旨在建立一个适用于所有公共部门的通用的管理质量评估框架,为

#

802#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12期(总第246期)

=卫生行政管理>

X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0673018)

v 通讯作者:郝艳华

其提供一个简便易行的自我评估工具[8]。其应用领域包括了海关、税收和财政、经济和农业、卫生、社会服务、教育和研究、地方行政部门和运输等部门[9]。

116 绩效棱柱模型(Performance Prism,PP)。是克兰菲尔德学院教授Andy Neely 与安达信咨询公司于2000年联合开发的三维绩效框架模型,用棱柱的五个方面分别代表组织绩效存在内在因果关系的五

个关键要素: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组织战略、业务流程和组织能力。与BSC 相比,绩效棱柱模型从只关心一个或两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观念中转变过来,逐步关心组织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10]。

117 3E/4E 方法。/3E/4E 0即经济性(E -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 )、效果性(Ef -fectiveness)和公平(Eq uity)。/经济性0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一定量的资源;/效

率性0是指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

性0指标通常用来描述组织所进行的工作或提供的服务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组织的目标,并满足了公众的需求[11]。/3E/4E 0评估法最早应用于政府的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在方法上探索的开端,然后推广到非营利部门。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图1 国内外7种模型和方法的现状

211 总体研究现状。以CNKI 和Pub M ed 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献量显示,从图1直观的看出,除平衡记分卡外,国内对其余6种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均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滞后。国外对标杆管理的应用研究最多,国内则相对侧重于对平衡记分卡的研究。

CNKI 数据库文献量:逻辑模型(4篇)、平衡记分卡(1336篇)、关键绩效指标法(362篇)、标杆管理(230篇)、CAF 通用模

型(3篇)、绩效棱柱模型(14篇)和3E/4E 方法(29篇)。PubMed 数据库文献量:逻辑模型(1443篇)、平衡记分卡

(131篇)、关键绩效指标法(572篇)、标杆管理(7334篇)、CAF 通用模型(788篇)、绩效棱柱模型(300篇)和3E/4E 方法(155篇)

图2 国内外7种模型和方法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外7种模型和方法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

21211 国内的研究现状。企业:从图2可以看出,BSC 在企业的应用研究最为广泛(665篇),KPI 次之(128篇),标杆管理(10篇)、3E/4E 方法(2篇)和逻辑模型(1篇)在此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很多,CAF 通用模型在企业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政府:绩效棱柱模型在政府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BSC

(56篇)、3E/4E 方法(22篇)、标杆管理(10篇)、KPI 法(5篇)、C AF 通用模型(2篇)和逻辑模型(1篇)在政府均有研究应用。

医院:逻辑模型、C AF 通用模型、3E/4E 方法和绩效棱柱模型在医院应用于医院的研究均处于空白状态。BSC 在医院的

#

803#

研究相对较多,共计30篇。KPI法(2篇)和标杆管理(4篇)的文献研究则较少。

公共卫生: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法和CAF通用模型在针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均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雷海潮等人将逻辑模型引入到中国区域卫生规划的监督与评价研究[12]。2004年刘圣来提出了一个以4E为基本方面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想[13],仅1篇关于绩效棱柱在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中的应用文献。

21212国外的研究现状。企业:从图2可以看出,标杆管理(316篇)在企业的研究最多,B SC(48篇)、逻辑模型(31篇)、KPI 法(28篇)、3E/4E方法(15篇)和CAF通用模型(8篇)的应用文献数量相当,绩效棱柱则尚未见文献报道。

政府:方法和模型的研究现状与企业大体相同,标杆管理(435篇)最多,CAF通用模型(45篇)、逻辑模型(30篇)、KPI法(27篇)、3E/4E方法(12篇)和BSC(7篇)的文献数量相当,绩效棱柱亦尚未见文献报道。

医院:KPI法(178篇)针对医院的应用相对较多,逻辑模型(89篇)、BSC(73篇)、3E/4E方法(55篇)、CAF通用模型(45篇)和绩效棱柱(45篇)文献研究相当,标杆管理(4篇)最少。

公共卫生:从图2可以看出,国外对上述几种方法和模型的研究较国内深入得多,文献数量上即有明显的差距。标杆管理(561篇)、C AF通用模型(98篇)、逻辑模型(76篇)、B SC(21篇)、KPI法(74篇)、3E/4E方法(25篇)和绩效棱柱(3篇)在公共卫生领域均有研究应用。

3利弊分析

311平衡计分卡。优点[14]:

(1)B SC首先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其次才是业绩评价系统。

(2)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业绩的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的统一。

缺点[14,15]:

(1)实施难度大,工作量也大。一个组织,若没有明确的组织战略或高层管理者缺乏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或中高层管理者缺乏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则不适合使用BSC。在对于战略的深刻理解外,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时间把他分解到部门,并找出恰当的指标。

(2)部分指标的量化工作难以落实:如客户指标中的客户满意程度如何量化。

(3)权重分配问题:不同的层面及同一层面的不同指标分配的权重不同,将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

(4)B SC不适用于个人。

312关键绩效指标法。优点[3,16]:

(1)设立的原理简单明了;

(2)高度的参与性;

(3)考核指标少并且目标值的设立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

(4)KPI的考核指标是动态的、关键性的,并且具备可控与可管理性。

不足之处[3,17]:

(1)没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对操作具有具体指导意义的指标框架体系;

(2)KPI的确定是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容易导致KPI的设定不够科学。

(3)KPI方法是客观考核方法,而在实际绩效考核工作中有些指标是无法定量的,所以它必须和一些定性的考核方法一起使用。

313标杆管理。特点[18]:

即具有应用领域的广泛性、极强的可操作性、较大的现实性和巨大的实效性。

不足之处:

严格来讲,标杆管理通常应用于组织的某一个具体的计划或职能,因此它并不是对整个组织的运行进行评估。由于不同组织的特异性,使得在某一组织中起作用的实践行为,在另一组织中则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这种方法在实际当中经常无法执行。

314CAF通用模型。10大特点[7],

即:自我评估性;普遍适用性;可比性;简便性;经济性;初级性;兼容性;一致性;自愿性;权变性。

缺点:

一些学者研究表明,CAF过于关注内部组织框架和管理问题,并没有充分考虑公共部门特殊的运作环境[19]。

315绩效棱柱模型。该模型创新之处在于:

(1)从价值取向上来说,绩效棱柱坚持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理论,而非股东价值理论。

(2)从方向上来说,绩效棱柱对利益相关者采取双向化的态度[20]。在从利益相关主体那里得到贡献的同时,还关注利益相关主体的满意程度。

(3)绩效棱柱是全方位的[21]。它以现有的测量框架和方法为基础,对其进行整合,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且易于理解的测量框架。

局限性[22]:

(1)非财务指标难于计量,且精确度不够;

(2)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权衡和搭配困难;

(3)由于现有的管理者补偿大多依据财务绩效而制定,这可能破坏非财务绩效与管理者补偿之间的应有联系;

(4)绩效模型衍生的指标过多,则可能分散管理者的注意力,甚至令其无所适从;

(5)过分强调根据实际与标准的对比而调整,从而易陷入一种自我封闭的循环中去,不利于产生新的改进机制。

3163E/4E方法。优点:指标体系明确,即规范化的四指标。

缺点[11]:

/3E/4E0的评估导向过分关注组织的经济、效率和效果,而忽视了实施项目的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或者忽略了问责的要求,其结果使项目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组织本身却缺乏持续的发展能力,甚至出现了一些滥用资源或腐败的现象。

4结论

411综合以上7种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公共部门之一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标体系研究很少。作为公共卫生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他们的组织绩效问题,是构成和影响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针对单一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评估较多,绩效考核偏重对个人绩效进行评价,缺乏对机构层面的组织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和

# 804 #

考核制度[23],据此,郝艳华、吴群红等提出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绩效评估研究的必要性,所以需要对疾控机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做进一步研究。

412框架的选择:在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首先应基于一个科学适用的绩效指标模型框架。基于上述方法和模型的文献研究及利弊分析,得出以下建议:标杆管理虽然在国外公共卫生领域应用较多,但是基于其不适于对整个组织的运行进行评估的缺点,所以在建立机构层面的组织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进行一些组织准备工作,如比较对象的选择、组织内部环境的支持和运作等方面的准备;CAF起源于欧洲,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别,所以在应用CAF时应考虑中国国情,以确保评估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应用KPI法时,应将其与其他定性的绩效考核办法相结合,以达到更优的效果;平衡记分卡虽然源于企业,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是经过多年来对原始框架的的改造及应用,将运用于公共卫生的成功例子也颇多,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 2004年,伍德沃G等人在BSC的基础上,构建了卫生系统绩效评估框架,该框架由四个象限构成:

健康决定因素和状况社区参与

资源和服务整合与响应

安大略省临床评估科学学院(Institute for Clinical Evaluative Sciences)的研究报告,对此评估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24]。

2004年,阿富汗公共卫生部(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以BSC为基本框架构建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平衡记分卡,分为患者维度、员工维度、提供服务的能力、服务的提供、财政制度和公共卫生总体设想六个指标(即一级指标),其中各指标包含不同数量的二级指标,共计29个[25],用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包的绩效评估。

2005年加拿大的The Capital Care Group(TCCG)以平衡记分卡为框架,构建了包含客户、利益相关者、社区合作、内部流程和人力,学习,研究与创新在内的5个一级指标,以及一级指标下设的共29个次级指标的指标体系[26]。

所以将平衡记分卡应用于中国的公共卫生领域是可行的。413在选定的框架范围内,综合考虑各个维度的指标设定与选择,指标的选择应遵循SMART原则,即这些绩效指标是明确的(speci fic)、可测量的(measurable)、可获得的(attainable)、现实的(realistic)和有时限的(time-bound)。同时也应综合考虑指标的信度和效度、全面性和综合性、有明确的行为导向、成本-效益分析(低成本的)四方面的标准。

414针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权衡上述各种绩效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方法的利弊,比较各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的适用性,在遵循指标选择的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机构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模型或方法(或方法的组合)来构建机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程晓龙1逻辑模型及其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J]1卫生软科学,

2007;21(2):124~126.

[2]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效能革命的挑战[M].浙江

大学出版社,2005:267.[3]古银华,王会齐,张亚茜1关键绩效指标(K PI)方法文献综述及有

关问题的探讨[J]1内江科技,2008:26~27.

[4]乔艳洁,史丹1试述标杆管理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中

的应用1当代经理人,2006121:930~931.

[5]王发强,郝瑞生1标杆管理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1中国医

院,2004;8(7):57~59.

[6]Caf20061Resource Centre European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 nistration12

~5.

[7]孙迎春,周志忍1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及对我国的启示[J]1兰

州大学学报,2008;36(1):34~43.

[8]刘旭涛,纵向东1欧盟国家公共部门通用评估框架评介[J]1国

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0.

[9]Emmerich Bachmayer1works-better s ervice for the ci tiz ens by using

CAF1

[10]常伟,张道宏等1利益相关主体分析:绩效棱柱模型在城市经

营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1城市发展研究,2008;15(1):68~76. [11]陈奕君1基于BSC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以社区医院

为例120061

[12]雷海潮,张鹭鹭,马洪,等1中国区域卫生规划监督与评价的

Logic model(逻辑模型)研究[J]1中国卫生经济,2002;21(10):4~ 7.

[13]刘圣来1浅议疾病控制机构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J]1中国卫生

事业管理,2004:248~249.

[14]余秀君,张卫东,何成奇,等1平衡记分卡的产生、应用及发展要

求[J]1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27~1828.

[15]邹化鑫1现代绩效考核办法的比较与分析[J]1人口与经济,

2006:77~80.

[16]吕际荣1KPI的局限与对策[J]1人力资源开发,200715:55~56.

[17]蔡志明,陈春涛,王光明,等1绩效、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基

于对建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有借鉴作用的述评[J]1中国医院, 2005;9(3):67~72.

[18]陈小钢,夏洪胜1标杆管理方法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以广

州黄埔区政府为例[J]1开放导报,2005(3):109~110.

[19]Common Ass es sment Framework:The s tate of affai rs1Eipasc ope,

2002135~39.

[20]张伟炜1绩效棱柱)))试图超越平衡计分卡的工具[J]1人才资

源开发,2007112:68~69.

[21]孙婧,王普查1企业绩效评价的绩效棱柱法初论[J]1财会月

刊,2005:31~32.

[22]郑立群,王佳1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研究)))基于ANP、平

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理论[J]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17

(4):1~7.

[23]郝艳华,吴群红,苏华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绩效评估

研究的必要性[J]1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5:292~294.

[24]Woodward G,M anuel D,Goel V1Developing a balanced scorecard for

public health1Toronto,Ontario,200417.

[25]David H Peters,Ayan Ahmed Noor,Lakhwinder P Singh,et al1A ba-l

anced scorecard for heal th services in Afghanistan1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2007;85(2):146~151.

[26]Corinne Schal m1Implementi ng a balanced sc orecard as a s trategic man-

agement tool in a long-term care organization1J Health Serv Res Policy, 200818~14.

[收稿日期]2008-10-03

(责任编辑贾睿)

#

805

#

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对绩效考核的定位模糊 很多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之所以达不到良好效果,原因是通过考核解决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缺乏清醒认识。而仅仅定位于一种管理手段,为了考核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会对员工带来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会加大员工心理上的负担,久而久之使员工对考核产生逆反心理。 2.领导者对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但都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这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 3.考核者本身造成的偏差 员工绩效考核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考核者本身的偏差问题,这也是导致考核效果欠佳的最直接原因。这些偏差主要有:●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居中趋势●从众心理 ●相似性错误●以偏概全●过宽偏误与过严偏误●对比效应●个人偏见 4.考核标准在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考核标准设定的不合理。●考核标准太笼统、不明确。●考核标准的可衡量性太差。 5.考核使用的方式过于单一 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往往采用上级对下级进行的单一考核及评定。考核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级,其和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见、喜好等主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核的结果。 6.考核使用的方法不恰当 员工绩效考核使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有评级量表法、图尺度评价法、交替排列法、强制比例法、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评定法、目标管理法等。但由于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性缺乏必要的了解,选用不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方法,也会导致考核的效果不佳。 7.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合理 绩效考核周期的设置一般与绩效考核的目的有着必然联系。多数企业每年都进行一次年终考核,而实际上,从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来看,不同的绩效指标需要不同的考核周期。 8.考核的结果无反馈 但很多考核者缺乏这种反馈意识。一是不懂得考核结果对员工的激励教育作用;二是担心考核结果一旦反馈给员工,会使其产生不满的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在反馈过程中,就考核结果向员工进行说明和解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说明不足之处,并为其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提供一个参考意见,是非常有益的。 9.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缺乏有效地沟通 绩效沟通不仅指绩效考核完成后的绩效反馈,还指在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中,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相互交流、共同沟通以分享有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员工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如何才能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等。 问题 1.绩效考核办法过于粗旷,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非程序化,缺乏有效的申诉机制。 2.绩效考核的结果同职业晋升、薪酬分配挂钩过于简单化,人才的选拔和任免主观偏好较大。 3.缺乏系统的人才晋升通道,内部晋升通道设计与执行不合理,薪酬分配缺乏合理的业绩依据,薪酬与岗位职责、业绩考核脱节。 4.对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明确而持续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未加具体分析,员工行为偏离企业总体目标,缺乏有效的导向和制约纠偏机制。 改进:

组织绩效实施办法

组织绩效实施办法 1.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公司绩效管理制度,通过绩效管理体系,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调动各分子公司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客观评价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经营管理层、职能部门经理级以上及各分子公司经营管理层。 3.原则 3.1.公平、公正的原则; 3.2.遵循结果(目标)与过程并重的原则; 3.3.业绩指标(销量、生产量等)和管理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3.4.以数据为基础,以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和提高为导向; 3.5.自上而下逐级分级目标,下级目标充分支撑上级目标的实现原则。 4.组织机构与职责 4.1.战略委员会 4.1.1.确定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提出下年度和未来的经营发展目标和重点事项。 4.1.2.确定各分子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确定各分子公司的关键经营指 标、目标值和考评标准。 4.2.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4.2.1.提出上市公司高管、分子公司总经理、子事业部高管年度基本薪酬和绩 效薪酬标准。 4.2.2.领导组织绩效管理工作,审批绩效管理制度和组织绩效实施办法。 4.2.3.审核并批准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

4.2.4.审核并批准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等相关内容。 4.2. 5.有权对绩效申诉最终审定。 4.3.运营管理中心 4.3.1.负责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一级子公司经营目标责任书的签订,督促各下 属组织目标责任书的签订, 4.3.2.收集、汇总各分子公司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数据,跟进与评估重点工作项 目和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核算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一级子公司目标责任书得分。 4.3.3.根据各分子公司的经营达成情况,组织进行经营分析和绩效改进会议。 4.4.财务管理中心 4.4.1.负责根据运营管理中心要求提供分子公司过往年度的财务数据和财务预 算数据。 4.4.2.负责根据考核要求,定期向运营管理中心报送各分子公司经营财务数据。 4.4.3.负责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4.5.人力资源管理中心 4.5.1.根据运营管理中心要求,制定各考核维度的指标库及指标释义,考核指 标主要围绕财务、内部运营、客户与服务,学习与成长等 4.5.2.根据薪酬方案和运营管理中心提供的考核数据,核算高层管理人员的月 度薪酬和绩效薪酬。 4.5.3.指导、督促各分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推进组织绩效管理工作。 4.6.其他部门职责 4.6.1.各一级子公司下属组织目标责任书签订由一级子公司总经理负责。 4.6.2.各一级子公司内各组织分管领导,分子公司总经理负责本组织内考核项 目与目标确定及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内岗位的考

一个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绩效管理手册 2009-03-25 15:38:54| 分类:绩效管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目录 第一部分绩效管理方案说明(初稿) 一、什么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概念 二、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三、考核(评价)什么——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1、考核的内容要点 2、考核的种类 3、不同职类的绩效指标(KPI)与考核标准 (1)各级管理者或部门绩效指标的制定 (2)基层专业人员绩效指标的制定 4、考核频度和时间 四、怎么考核——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五、谁考核谁——考核的主体与客体 六、考核后怎么办——考核结果的应用 七、绩效考评应具备的条件 八、绩效考评注意事项 九、公司现状 十、绩效考评开展计划 第二部分绩效管理制度(略) 第一部分绩效管理方案说明(初稿)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就是以最大的绩效为目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和分析,改善员工的组织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在绩效管理中,“沟通”和“教练”处于中心位置。绩效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已。绩效管理应该包括绩效计划(目标)、绩效沟通(辅导)、绩效考核(评价)、绩效反馈等四个基本的环节。如果只强化绩效考核,而忽略了绩效计划的可行性,忽略了与被考核者的沟通,忽略了对被考核者的辅导,员工就会认为绩效管理是“秋后算账、克扣工资”的手段。而绩效管理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并不是如何惩罚员工,而是“如何提升绩效”,也就是说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在于“产生绩效”和关注达成战略目标的“驱动因素”。因

此,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时,不能仅仅强调达成绩效结果,更要通过目标、辅导、评价、反馈等环节,重视达成结果的过程。绩效管理的循环过程见图1。 企业必须建立一个以提高管理者人力资源为管理现任的绩效管理循环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人事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管理者的责任,与员工确定绩效计划,绩效标准,对员工进行过程辅导以及对员工进行激励都是作为直接管理者的一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责任,一线经理要承担起对人的管理的责任(见图2)。 二、绩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各级管理者和所有员工的工作好坏,是一个单位能否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怎样去评估、考核一个管理者或一个员工的工作业绩,直接影响着单位的整体效率和效益。绩效管理就是为了实现单位的目的而对员工所实施的一种具体的衡量手段,它是对单位内员工的工作进行的识别、测量和反馈的过程。任何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在考核、评估上做文章。 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只有两个:通过绩效评价为价值分配提供依据;作为管理的工具,寻找企业经营的短板所在并不断改进。我们只有对绩效管理的目的进行明确的定位,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相应的评价办法和制度。具体来说绩效管理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绩效考核,传递组织目标和压力,引导员工提高绩效,达到培养员工、提升员工能力的目的。 2、加强公司的计划性,改善组织的管理过程,促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3、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绩效和贡献,为薪资调整、绩效薪资发放、职务晋升等人事决策提供依据。 4、反馈员工的绩效表现,加强绩效过程管理,促进管理者指导、帮助、约束与激励下属。强化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责任。 三、考评什么——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标准 每个单位的考核评估标准都应体现这个单位的特性。一个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应该具有以下功能:①准确地测评出每个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行为;②明确识别一个员工的缺点和不足;③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去发扬好的、纠正错的、改进差的;④及时地给予员工以测评结果的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⑤有一个连续性的、跟踪性的记录,以便于员工今后的发展、晋升和调动等。 1、考核的内容要点 绩效考核是从上到下层层分解、落实公司目标的手段,也是营造、强化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绩效考核关注过程或是关注结果,考核的内容各有侧重,适用的情况也不一样,体现两种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 关注过程的绩效考核注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员工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程度和工作态度。它营造的是一种比较感性、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完善的考评体系下,员工依照公司的期望和要求付出努力,就应该出现与公司期望相近的结果。否则,管理者就要重新审视考核标准,以及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过程的绩效考核多为考评工具较科学、企业文化更倾向于“以人为本”的公司所采用,它也较多地用于新员工的短期绩效考核。 关注结果的绩效考核注重工作的最终业绩,以工作结果为导向,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工作的实际产出。它营造的是一种比较理性、任务导向的文化氛围。这种情况下由于过于看重最终的结果,可能忽略了过程,导致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许多组织在采取关注结果的

国外绩效考核的研究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美国学者Coacio曾把绩效考核称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阿基里斯的脚后跟”。甚至个别管理学权威把绩效考核过程称为管理的七大致命疾病之一。对于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当前世界各国的情况都不尽如人意。对绩效考核研究较深、应用较广的美国,通过对使用绩效考核制度的92家俄亥俄州的公司进行的研究表明:大约有65%的公司对他们的考核制度不满。 最近20年,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欧美先进企业的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企业流程再造(BRP)和全面质量管理(TQM)等活动的风起云涌,绩效评估的观念和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偏重财务目标的达成,扩大为整体经营成效的提升。在考核方法上,对个人考核大都采用目标管理法和360°测评法,对组织考核大都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和平衡记分卡法(BSC)。据Gartner Group调查表明:《世界财富》前1000家大企业中,70%的公司使用平衡记分卡法;Bain Company调查也指出,北美55%的企业、欧洲40%的企业在使用平衡计分卡法。另外,国外专家研究开发的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人格特征和能力趋向为测量准度,并通过严格的定量分析设计的绩效管理软件和绩效诊断软件,已经在发达国家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理者可以直接从软件中得到说明员工绩效的优点和不足的总结性报告。同时,这些软件还会对员工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管理者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绩效问题的办法。

人们对一些大公司的研究发现,他们除了具有以上特点外,还有许多自己独特的地方:例如Temple-inland公司采用的是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薪酬直接挂钩的绩效管理制度。哈里斯电力系统公司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把评价的焦点集中在员工绩效的不断改善和对顾客需求的不断满足上。克莱斯勒公司采用了由下级进行评价的特殊做法。丰田公司将绩效评价制度、薪酬制度和能力开发制度结合起来,以员工个人的能力开发为基本目标。对评价结果的运用分3种:一是对工作非常努力的人提高工资,二是对高绩效的员工给予奖金和绩效工资,三是对有能力的人给予晋升。GE公司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要求是4E,即精力(energy)、激励(energize)、决断力(edge)和实施(excute)能力,使用360°评估法及被杰克·韦尔奇称为活力曲线的强制分布法,即把员工分为A、B、C类。A类为激情满怀、勇于任事,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使企业充满情趣的人,占20%,公司将给予大量的股票期权和晋升;B类属于中间,这部分人约占70%,公司也会给予工资的提高;C类为最差,这部人员约占10%,通常要受到解聘。他们的活力曲线之所以能有效发挥作用,是因为建立了一种绩效文化,在这种文化里,人们可以在任何层次上进行坦率的沟通和回馈。韩国KOLON商社为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接受性采用了详细的职务分析和目标管理法。通过职务分析做成职务说明书、岗位一览表和任职资格表把整个企业的任务进行整理和分类,然后再将任职资格表与部门和个人对应起来,并结合年初制定计划时分解的各个部门及个人的年度目标,制定个人任务分担表。分担表中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4)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广东省民政厅、浙江省民政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斌、周巍、陆士桢、南燕、李真、陈城、滕爱聪、李进民、王颖。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 2.1 社会工作服务socialworkservice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2.2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workserviceprogram 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3评估目标 3.1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3.2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3.3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评估原则 4.1客观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4.2专业性原则 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4.3系统性原则 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目的整体情况。 4.4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 5评估主体 5.1评估组织者

绩效考核 年度工作总结

充分结合生产经营目标任务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 2016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2016年,绩效考核工作紧紧围绕分公司提出的“将单纯绩效考核转变为绩效管理,突出绩效经营和绩效改进”的目标,在中心党政班子的直接领导下,结合中心生产任务、经营管理目标顺利完成了各项绩效考核工作。现将2016年度中心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 1、部门绩效考核工作 2016年年初,根据分公司组织人事处和中心的要求,在总结2015年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后,修订和完善了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和目标责任书。新办法充分结合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特点,更加全面、细致,可操作性、实用性更强。新办法在考核办公室下,增设了五个专项考核组,主要负责修订责任书和考核标准表,并负责对各部门、支部、分会进行专项考核;六项责任书简化为五项,并将其中两项责任书的签订主体做了调整,以加强支部和分会的工作;考核程序由原考核小组进行综合考核,调整为由五个专项考核组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由考核办公室汇总,这样使考核更加专业化、合理化。新办法强化了绩效考核的组织领导,使中心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办公室、专项考核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细化了专项考核标准,促进各部门更好

的完善了各项基础工作,健全了各类标准,提高了制度的执行力。 部门考核依据签订的责任书,由各专业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成员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严考核、结果申诉、汇总上报、领导审定、公布结果”五步流程,年终,取四个季度考核的平均分作为年度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实行严考核、硬兑现,起到了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以考核激励工作热情的目的。考核过程中,从考核负责人到参与考核的人员都能尽职尽责的对待考核,坚持原则,严格按照考核细则打分,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绩效考核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每季度及时组织开展考核,准确收集保存各种考核原始资料,很好的完成了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赋予的使命。 2、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员工考核方面,我们分为中层管理干部考核和员工考核。中层干部考核分为两个部分:70%与部门考核挂钩,30%由中心领导年终打分得出,打分内容主要涉及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员工考核分经营管理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由部门负责人每个季度从目标完成/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饱和度、上进心/安全环保意识、发展潜力、遵章守纪、工作协调、责任感、精神文明等十一个方面进行评分,年终,取四个季度考核的平均分作为年度考核结果。 为确保绩效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加强对员工工作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在考核标准中

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概念

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 将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不要将绩效评估或评价等同于绩效管理,两者之间是有所不同的。绩效评价只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如果你只做绩效评估而忽略绩效管理的其他环节,你面临的将是失败。 绩效管理是什么?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是由员工和他们的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下面有关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期望员工完成的实质性的工作职责; 员工的工作对公司目标实现的影响; 以明确的条款说明“工作完成得好”是什么意思; 员工和主管之间应如何共同努力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员工的绩效; 工作绩效如何衡量; 指明影响绩效的障碍并排除之。

该书指出,绩效管理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使你不必介入到所有正在进行的各种事务中(过细管理); 通过赋予员工必要的知识来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自我决策,从而节省你的时间; 减少员工之间因职责不明而产生的误解; 减少出现当你需要信息时没有信息的局面; 通过帮助员工找到错误和低效率原因的手段来减少错误和差错(包括重复犯错误的问题)。 概括起来,绩效管理是一种让你的员工完成他们工作的提前投资。通过绩效管理,员工们将知道你希望他们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样的决策,必须把工作干到什么样的地步,何时你必须介入。这将允许你去完成只有你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节省你的时间。 绩效管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它要求定期举行提高工作质量的座谈会,从而使员工得到有关他们工作业绩和工作现状的反馈。有了定期的交流,到年底时他们就不会再吃惊。由于绩效管理能帮助员工搞清楚他们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它能够让员工了解到自己的权力大小——进行日常决策的能力。

国外绩效考核的研究

国外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美国学者Coacio曾把绩效考核称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阿基里斯的脚后跟”。甚至个别管理学权威把绩效考核过程称为管理的七大致命疾病之一。对于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当前世界各国的情况都不尽如人意。对绩效考核研究较深、应用较广的美国,通过对使用绩效考核制度的92家俄亥俄州的公司进行的研究表明:大约有65%的公司对他们的考核制度不满。 最近20年,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欧美先进企业的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企业流程再造(BRP)和全面质量管理(TQM)等活动的风起云涌,绩效评估的观念和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偏重财务目标的达成,扩大为整体经营成效的提升。在考核方法上,对个人考核大都采用目标管理法和360°测评法,对组织考核大都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和平衡记分卡法(BSC)。据Gartner Group调查表明:《世界财富》前1000家大企业中,70%的公司使用平衡记分卡法;Bain Company调查也指出,北美55%的企业、欧洲40%的企业在使用平衡计分卡法。另外,国外专家研究开发的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人格特征和能力趋向为测量准度,并通过严格的定量分析设计的绩效管理软件和绩效诊断软件,已经在发达国家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理者可以直接从软件中得到说明员工绩效的优点和不足的总结性报告。同时,这些软件还会对员工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管理者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绩效问题的办法。

人们对一些大公司的研究发现,他们除了具有以上特点外,还有许多自己独特的地方:例如Temple-inland公司采用的是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薪酬直接挂钩的绩效管理制度。哈里斯电力系统公司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把评价的焦点集中在员工绩效的不断改善和对顾客需求的不断满足上。克莱斯勒公司采用了由下级进行评价的特殊做法。丰田公司将绩效评价制度、薪酬制度和能力开发制度结合起来,以员工个人的能力开发为基本目标。对评价结果的运用分3种:一是对工作非常努力的人提高工资,二是对高绩效的员工给予奖金和绩效工资,三是对有能力的人给予晋升。GE公司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要求是4E,即精力(energy)、激励(energize)、决断力(edge)和实施(excute)能力,使用360°评估法及被杰克·韦尔奇称为活力曲线的强制分布法,即把员工分为A、B、C类。A类为激情满怀、勇于任事,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使企业充满情趣的人,占20%,公司将给予大量的股票期权和晋升;B类属于中间,这部分人约占70%,公司也会给予工资的提高;C类为最差,这部人员约占10%,通常要受到解聘。他们的活力曲线之所以能有效发挥作用,是因为建立了一种绩效文化,在这种文化里,人们可以在任何层次上进行坦率的沟通和回馈。韩国KOLON商社为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接受性采用了详细的职务分析和目标管理法。通过职务分析做成职务说明书、岗位一览表和任职资格表把整个企业的任务进行整理和分类,然后再将任职资格表与部门和个人对应起来,并结合年初制定计划时分解的各个部门及个人的年度目标,制定个人任务分担表。分担表中

关于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于在建立健全公安交警队伍 绩效考核机制方面的思考 高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以来,我队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有力地推动了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在当前的绩效考核中,最主要的措施大都是考核结果与经济奖励、评先评优等挂钩,随着执法规范化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等机制的日臻严格和完善,这些措施已不适应交管工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交警队伍绩效考核机制,增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当前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严肃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结合本单位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见解和看法。 一、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 绩效考核机制是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长效核心机制,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整个公安交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实践表明,绩效考核机制作为新形势下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具有多方面

的功效和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量化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导向,使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管理队伍的整体合力,确保各项公安交管工作目标的完成。(二)通过建立以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立功绩晋升机制,正确评价民警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为民警调整职务和警衔、立功受奖、离岗集中培训提供依据。(三)通过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保障政令、警令畅通,全面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有力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建设。 二、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适用的绩效考核机制 近年来,公安交警部门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绩效考核方法。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绩效考核机制仍不健全,过于注重年终考核查台帐,临时抽考和实地考核不多,以此评定一个交警部门的全年工作绩效,致使下级部门为应付考核而恶补台帐,甚至做假台帐。同时,目前的考核大都实行提前下发目标考核细则的方式进行,让下级部门在短时间内对照考核目标“按部就班”地进行“亡羊补牢”,造成年底疲于应付、忙于考核的不良问题。此外,通常情况下,考核多分组进行,考核组成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尺度把握不一,再加上一些个人感情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的公平和公正。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激发其工作热情,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行,最终是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 国外对绩效考核的测评工作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人们就利用360°反馈的评价模式来对组织绩效进行测评,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于领导能力的测评,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测评方法日趋完善,成为企业人力测评和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外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进人,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测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但大多数企业在对高管人员的测评过程中,主要采用一般测试、个性能力测评和情景模拟测评等方法(主要偏向于定性分析)。这种情况说明我国企业对高管人员的测评方法还不够成熟,也可以说是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高对高管人员的综合测评效果,追求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组织的高效性,本文在吸取国内外先进人力资

源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剖析国内外现有绩效考核成熟经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综合测评提供参考依据。 一、国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一)绩效考核的引进 在国外,罗伯特于19世纪采用绩效考核;美国军队引进该形式是在1813年,而该国政府是在29年之后才引入的。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绩效考核已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组织。最早提出绩效管理的是美国学者奥布里,在这之后,各国学者开始对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1965年,斯坦利.E.西肖尔最先对企业的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曾在《密执安商务评论》这本月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章指出将所有对企业绩效进行考评的标准以及这些标准之间的关系看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虽然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但是斯坦利.E.西肖尔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只关注企业本身的内部因素。 (二)全过程绩效管理 20世纪快进入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几个代表性观点。首先罗杰斯等人的主要观点是绩效应该从整体进行管理,他们于1990年指出在政府里面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计划、改进和考察。

最新社会组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资料

社会组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一、总则 1、考核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实现薪酬的精准化分配,激发职工积极履职、力争上游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重绩效比贡献的文化氛围,全面促进本社会组织的优质高效运营和科学化管理,结合本社会组织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考核原则 1)本社会组织发展与职工进步的同步原则; 2)定性定量与过程结果的互补原则; 3)适度区分与凸显优秀的结合原则; 4)注重牵引与自我驱动的导向原则。 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社会组织主管及以下的所有在岗职工(包含正式职工、劳务派遣工、聘用职工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本社会组织设置职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作为考核工作的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理事长 副组长:分管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成员: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对本社会组织职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发布、修订进行审议核准; (2)对职工绩效考核体系在各部门的落地、运行进行监察督导; (3)对各部门职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问责。 2、本社会组织职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负责考核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 1)考核办公室组成 组长: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副组长:人力资源部负责考核的主管 成员:人力资源部及各部与考核相关的人员 2)考核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对各部门实施办法进行审核、备案; (2)对各部门职工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效果进行检查与考核; (3)对职工绩效考核中的申诉进行受理、协调、仲裁; (4)负责统计汇总各部门上报的考核结果,并应用于本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 3、各部门负责组织职工的绩效考核在本部门的落地实施工作。 1)各部门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内部的考核实施小组,作为落地实施的组织机构。

优化绩效考核 完善评价体系

摘要:中学绩效考核对于每一个学校而言,都是评价老师的一个重要手段。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前提,是决定人员调配的基础,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是激励员工的手段,是促进员工成长的工具。如何优化绩效考核制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每一个学校决策层的难题。文章从中学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如何优化评价手段入手,对中学绩效考核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及科学合理的做法。 关键词:中学;绩效;考核;优化 绩效考核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运用好绩效考核体系,对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对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改革有深远的意义,但目前对学校绩效考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这种特殊性加大了绩效考核的难度。首先,学校教学工作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很难考核团队工作中的个人价值。学校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很难用定量的指标来衡量教师的成果。而绩效考核又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而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学校现行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绩效考核是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实施和开展的,但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场所,这一特殊的性质使得考核的终端结果很难量化,而且过程太长。例如用学生成绩来体现教师业绩时,因生源质量差异较难做到平等,不考虑入学成绩的差异,就会影响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时,其成效往往要一年后才能体现,而我们的绩效考核是以学期为单位的,不利于调动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量化的工作量无法体现教师真正的工作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即使是教学的内容不变,但学生变了,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就必须进行改变。而教师的工作很多是隐性的工作,例如备课,网上下载一份教案和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去备一份教案,二者的工作量是截然不同的。而在过程管理中,很难考核教师的隐性工作量,老师在探索管理过程中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无法用量化来衡量。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开展教学的改革,实施课题的研究,表面上她还是备一节课上一节课,但她所需要付出的劳动更多,而这也往往无法用量化来衡量。因而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一些教师的创意和隐性工作很难考核。 2. 团队协作的工作难以体现个人的价值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是“抬轿子”工作,我们培养的对象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而各学科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学校提倡的集体备课通过同伴互学,达到提升教学水平,这也需要加强团队精神。学生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而这个环境的营造同样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绩效考核如果只考核教师个人的业绩,那么就会产生不良的导向,忽略了团队的精神。如果以班级为单位实行考核,又不利于体现团队中个人的价值,因而在绩效考核中要处理好团队与个人的关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3.差别不大的绩效工资无法体现教师工作的差异

企业组织绩效评价设计

第十章企业组织绩效评估设计 一、本章测试题 1、企业组织绩效评估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遵守下面哪些要求:( ) A 明确性、公开性 B 相关性 C 可行性和实用性 D 参与性 E 沟通化 F 差别化 2、SMART原则要求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具备的特点有:() A 明确 B 可衡量 C 可实现D相关 E 限时 3、下面企业绩效评估方法中属于价值评估理论方法的是:() A雷达图 B 杜邦体系评价法 C 平衡记分法 D关键指标评价法 E 经济利润模式 F 实体现金流量折现 4、一个完整的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的业绩评估分成几类指标:() A财务效益指标 B远景与策略指标 C内部经营管理指标 D外部指标 E技术创新和学习指标 5、关键绩效指标可以有下面类型:() A数量B质量 C成本D时限 E空间 1、根据决策权力和评估的方式的不同,可将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划分为:() A成本中心 B收入中心 C利润中心 D投资中心 E费用中心 7、下面适合于部门经理的评价指是有:() A边际贡献 B可控边际贡献 C部门边际贡献 D税前部门利润 E 部门收入 8、根据Susanne·G·Scott和Walter·O·Einstein关于团队分类的划分标准将组织团队类型分为三种类型: A工作团队、B项目团队 C虚拟网络团队D高绩效团队 E 潜在团队 9、面向员工的绩效评估方法中,相对评估法有() A交替排序法 B尺度评价法 C配对比较法 D要素评语法 E标杆比较法 F行为锚定评价法 10、一个流程的绩效可从哪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A可靠性B响应性 C成本/效率D贡献效果 E质量

参考答案 1、ABCDEF 2、ABCDE 3、EF 4、ACDE 5、ABCD 6、ABCDE 7、B 8、ABC 9、ACE 10、ABCD 二、本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1、谈谈对国有企业资本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认识。 答: 1999年6月,国家财政部等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财统字1999(3)号】,规则包括24项定量化指标和8项非定量化指标,用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并第一次按行业、企业规模发布全国标准值系列。 该套指标体系从四个角度全面地反映了企业整体的绩效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①能充分利用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随着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各种比率分析已经较为成熟。②会计信息是对过去己经发生结果的记录,财务指标是结果指标,财务评价也是一种结果评价。 ③以行业平均水平为评价比较的指标参照值或指标标准值,可以进行企业间的比较和分析。同时,以行业平均水平为评价比较的指标参照值或指标标准值,可以进行企业间的比较和分析。但也容易导致下面问题的发生:①没有关注企业未来业绩的增长;②不能反映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③忽视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的培养,经理人员行为短期化;④不能衡量公司经营战略的完成情况。 2、什么是平衡计分卡?其特点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谈谈其应用范围? 答:平衡计分卡法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大卫·P·诺顿(David?P?Norton)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的。它力图通过选择影响公司战略成功的主要因素来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一个完整的平衡计分卡将对企业的业绩评估分成四类指标:财务效益指标(资本利润率、项目盈利能力等)、内部经营管理指标(服务质量、安全/损失控制等)、外部指标(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以及技术创新和学习指标(新产品收入比例、合理化建议的数量等)。上述四类指标分别对应着四个问题:①我们怎样满足股东?②我们必须擅长什么?③顾客如何看我们?④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 平衡计分卡法的特点是:①比较全面,不仅注重企业经营的财务结果,而且注重企业未来的成长性或企业的素质;不仅从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内部管理程序)而且从外部(股东、顾客)对企业进行评价;②具备企业诊断功能,能从四个方面分析企业经营的缺陷所在; ③将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化成具体的指标,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④平衡计分卡法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经典的平衡计分模型虽然只提出了上述四类指标的基本框架,但企业在运用过程中并要不局限于这个框架,也可以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指标或对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 自90年代产生以来,平衡计分卡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用范围不仅包括企业组织,也在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得到应用。 3、如何做好当前企业中日益增加的团队组织的绩效评估工作? 答:首先将团队进行合适的分组:工作团队、项目团队以及虚拟网络团队等。其次,每种团队类型的自身特征不同,不同类型的团队评估侧重点应不同,评估应将业绩评估与素质评估相结合。我们在设计一个有效的团队绩效评估体系时,设计出来的绩效评估体系要有利于员工进一步的绩效发挥,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绩效评估客体:个体成员或整个团队?团队绩效评估给整个团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

如何建立客观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带案例)

如何建立客观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绩效考核、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公平 替代关键词:业绩考核、业绩评价体系、客观公平 如何使企业绩效考核得到有效的落实? 关键词:绩效考核、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公平 替代关键词:业绩考核、业绩评价体系、客观公平 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环节之一,也是每一个企业所必做的日常功课,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考核,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公正的绩效考核离不开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然而,在现代企业实践中,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建立却是企业管理者难以解决的问题,企业种种的管理问题也常会阻碍绩效考核发挥良好的效果,而客观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更无从谈及。 那么何谓客观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经过多年的企业实践与研究,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高级咨询顾问赵磊老师认为,企业要想实现客观公平的绩效考核,关键是要体现出企业的多劳多得和合理的评价的思想。然而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却没有兼顾这两方面,导致“大锅饭”现象和员工抱怨不公平现象等频繁发生。许多看似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仍存在着种种不公平的现象。 江苏省某交通投资集团公司成立于2001年,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随着不断发展,暴露出一系列的绩效考核问题。目前,该公司的绩效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两部分,主要以直属领导打分为主,其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员工工作任务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效、同事认可、管理者的评价等。考核实施过程中,主要以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和记录文件为依据,由直属领导对下属的各个考核项目进行打分。公司领导认为,由上级给下级打分的方式比较合理,因为只有直接管理者最了解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这种方式可尽量避免信息失真。考核制度规定,员工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各等级的人数按照公司总人数的比例而定。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辞退、培训、发放奖励的依据,此外,为了不断提升人力资源队伍的质量,在该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引入了末位淘汰制,对年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人员予以淘汰。在该绩效考核体系运行的初期,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较好的提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的绩效考核结束后,即使员工的工作表现达不到要求也很少会被惩罚,更不用说被辞退了,员工的工作状态也逐渐恢复到实施绩效考核之前的状态。

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国内绩效管理的现状

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国内绩效管理的现状

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国内绩效管理的现状 点击率:「1254」 作者:发布时间:[ 2008-12-13 15:34:14 ] 一、国内外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一)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谈论和应用的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主要有两个,一是发展较早的关键业绩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产生并被广泛应用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通过各指标的达成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关键业绩指标法的精髓,或者说是对绩效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其指出企业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其中“关键”的含义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阶段在战略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法,也称综合计分卡,是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

作为执行战略和监控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沟通工具。BSC的框架体系包含四个维度(或称为四个指标类别),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这一方法不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同时又通过对这四个方面深层的内在关系的表述阐明了该体系的深层含意:即学习与成长解决企业长期生命力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内部战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企业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客户的满意导致企业良好的财务效益。 国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在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由于管理理念受其地区文化的影响较大,表现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上自然也有一些差异。欧美地区的企业绩效管理往往侧重于对员工个体行为与资质的评估和管理。对于资质的评估是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兴起的新的评估方式,不仅仅用于企业的人员配置,现在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绩效考核。由于欧美国家强调管理以人为本,认为组织是由个体构成,基于此,Compoll将绩效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具体工作任务熟练程度;非具体工作任务熟练程度;书面

绩效考核修订及完善方案

绩效考核指标调整方案 自2010年5月份开始公司对现有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模式进行了修订,至今已快一点的时间,从这一段时间的执行情况来看,总体的政策方向是可取的,改善效果也比较明显,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绩效考核应有的作用,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特对现有的绩效考核进行必要的调整,具体方案如下: 一、调整细则: 1、各部门经理的考核调整。 原则:加大结果导向,减少日常事务工作量,提升管理决策和领导能力。 方法: 1)对现有考核表中加大“显现业绩”的指标和权重,减少“基本职能”的指标和权重,让部门经理从日常事务工作中抽出时间去考虑部门的建设和发展。 2)“显现业绩”中的指标可量化的要适当加大权重比例,不可量化但又必须衡量的可适当降低考核权重。 3)增加一定比例的交叉打分。例如:房产部提交文章质量和数量可由采编部予以考核;各部门组织活动的优劣可由企划部予以考核;各部门人员流失及培训实施可由综合管理部予以考核等等。以此加大各部门的沟通与协助。 4)将部门经理的考核指标权重由原来“显现业绩”:“基本职能”:“其他”比例为5:3:2调整为7:2:1。 2、部门骨干人员的考核调整 原则:以执行与结果为导向,提升协助、创新能力。 方法: 1)指标分解以可执行、可操作为主,要求有明确的执行步骤、标准及执行结果。 2)“显现业绩“指标必须量化(不能量化的宁可不考),不出现有上级的主观评定的指标。 3)所有可量化的数据必须公正、客观、可查,要求建立日常工作量化流水表,数据来源必须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4)部门骨干人员的考核指标权重“显现业绩”:“基本职能”:“其他”比例为5:3:2暂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