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常用抗球虫药及其使用方法

鸡常用抗球虫药及其使用方法

鸡常用抗球虫药及其使用方法
鸡常用抗球虫药及其使用方法

鸡常用抗球虫药及其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 2003-12-15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之一,少量感染后引起不易察觉的损伤,且可使鸡产生保护性免疫;当鸡大量感染球虫时便导致球虫病的发生。病愈的雏鸡,生长严重滞后,抵抗力降低,易患其他疾病。

(一)常用抗球虫药。目前我国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的用于预防球虫病的药物有:(1)氯苯胍。对6种重要的艾美球虫有效,对巨型艾美球虫作用弱。对急性暴发性球虫病的,可在每10公斤饲料中加入0.33--0.6克,连喂1--2周。产蛋鸡禁用,肉鸡休药期为7天。(2)尼卜巴嗪。对柔嫩、毒害、堆型、布氏和巨型艾美球虫均有预防作用。不影响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预防给药浓度为蛋鸡幼雏和中雏期每10公斤饲料中加1.00--1.25克。产蛋鸡禁用,休药期4天。(3)常山酮。广谱抗球虫药,对毒害、柔嫩、巨型等艾美球虫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毒性小,安全范围大,鸡使用后无不良反应,与其他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每10公斤饲料中加0.03克,水禽和产蛋鸡禁用,休药期5天。(4)地克珠利。对鸡的几种主要球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鸡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产生均无影响,毒性极低,安全范围大。每100公斤饲料中加0.1克。(5)莫能菌素。该药对柔嫩、毒害、堆型、巨型、布氏、变位艾美球虫均有高效,但不能与泰妙灵并用,产蛋鸡禁用,每10公斤饲料中可给药1.00--1.20克,无休药期。(6)盐霉素。对多种球虫有效,具有药效高、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雏鸡生长发育的作用,但该药安全范围较窄,给药浓度过大和使用时间较长,会出现毒性作用。产蛋鸡不宜使用。每10公斤饲料中预防给药0.60--0.70克,休药期5天。(7)拉沙落西。对多种球虫有效,对柔嫩艾美球虫作用最强,对毒害、堆型艾美球虫作用弱。每10公斤饲料中可预防给药0.75--1.25克,产蛋鸡禁用,休药期5天。(8)那拉霉素。每10公斤饲料给药0.50--0.80克,超过0.8--1.0克有毒性作用。那拉霉素和尼卜巴嗪一起使用具有共同作用。(9)马杜霉素。为广谱抗球虫药,能有效抑制6种致病性艾美球虫,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0.1克。该药对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均无不良影响,但药品的安全范围窄。

(二)抗球虫药的使用方法。(1)穿梭用药法。为减少某种药物接触时间,尽量避免球虫产生耐药性,在同一饲养期内,换用二种或三种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即育雏阶段使用一种药物,到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例如,开始时使用盐霉素、马杜霉素等抗生素,至生长期用尼卜巴嗪等化学合成药进行穿梭作用。(2)轮换用药法。季节性地或定期变换用药,即每隔3个月或半年改换一种抗球虫药。在更换一种新药后往往可改善鸡的生产性能和减少耐药虫株的产生。但要注意不要改换属于同一化学结构类型的抗球虫药,也不要改用作用峰期相同的药物,以免产生交叉耐药性或变换用药后效果不明显的现象。(3)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抗虫谱以及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增强药效和减少用量,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完整版)鸡球虫病的介绍与治疗方法

鸡球虫病的介绍与治疗方法 前言:鸡球虫病在我镇农村散养鸡中广泛存在,没有引起散养户重视,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多数人意识到猪要定期驱虫,但对鸡来说,似乎没这种意识,遇鸡发萎就胡乱买药,结果钱花了鸡死了.为养鸡户免花冤枉钱请看下面资料: 【病因介绍】鸡球虫病是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鸡常见的原虫病。28~40日龄的雏鸡易感。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雏鸡吃了含有侵袭性的孢子卵囊后,孢子侵入肠壁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而致病。7~8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死亡率可达50%~80%。 【疾病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不食或少食,排带血的稀粪(红色葫萝卜样粪便),有时完全是血粪,病鸡有的站立不稳,最后昏迷,抽风死亡。有的转为慢性,粪时稀时好,日渐消瘦。成鸡产蛋显著减少,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治疗方法】:用旱莲草、地锦草、鸭跖草、败酱草、翻白草各等份。 ①14~16日龄鸡 用鲜败酱草、蒲公英各等份,切碎饲喂。预防用量为每只5克,治疗量为每只7克,每日1次,连喂3天。 ②20日龄鸡 用五草汤煎汁拌料喂鸡。鲜品预防量每只6克,治疗量每只8克;干品预防量每只0.5~1.0克,治疗量为每只1~2克,每日1剂,连服3天。

③1个月龄鸡 用五草汤煎汁拌料饲喂。鲜品预防量每只8克,治疗量每只10克,每天1次,连服3天。 ④6~8周龄鸡 用蒲公英、败酱草、旱莲草、地锦草、鸭跖草、小蓟各等份,煎汤拌料或切碎做青饲料喂鸡,用量为每只10克,每天1次,连服3天。 西药介绍如下: 常用预防药物: 氯苯胍:预防按30~33 mg/kg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mg/kg混饲3~7d,后改预防量预以控制。 氨丙啉:可混饲或饮水给药。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连用2~4周;治疗浓度为250 mg/kg,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应用本药期间,应控制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不超过10 mg为宜,以免降低药效。 硝苯酰胺(球痢灵):混饲预防浓度为125 mg/kg, 治疗浓度为250~300 mg/kg,连用3~5d。 莫能霉素:预防按80~125 mg/kg浓度混饲连用。 盐霉素(球虫粉,优素精):预防按60~70 mg/kg浓度混饲连用。 地克珠利:预防按1PPM浓度混饲连用。 马杜拉霉素(抗球王、杜球、加福):预防按5~6 mg/kg浓度混饲连用。 尼卡巴嗪: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育雏期可连续给药。[2]常用治疗药物:

浅谈鸡球虫病及治疗方法

浅谈鸡球虫病及治疗方法 摘要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对雏鸡危害最大。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最易感染,气温在20—30℃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最为流行。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死亡率20—50%不等。患鸡多愈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差。为避免和减少因球虫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下面将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与致病因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作简单介绍 一、流行特点与致病因素 鸡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球虫中的9种球虫(危害较大的是堆型、柔嫩、巨型、毒害、布氏5种艾美尔球虫)寄生于鸡肠管上皮细胞所致。寄生于盲肠致病的为柔嫩艾美尔球虫(又称脆弱艾美尔球虫),雏鸡常见。寄生于小肠前段致病的为堆型、哈氏、变位、和缓、早熟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小肠中段致病的为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小肠后段、直肠和盲肠近端部致病的为布氏艾美尔球虫,青年鸡易感染小肠球虫病。一般为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病鸡和球虫病携带者是发病群体的来源。维生素A和维生素K缺乏,圈舍潮湿,空气质量差,鸡群过于拥挤,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不当等为本病发生的诱因。另外,本病的发生与马立克氏病有密切关系,两者能相互促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病唯一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主要是雏鸡食入球虫孢子化卵囊而感染致病。饲料、饮水、尘埃、垫料为传染媒介。野禽、昆虫及饲养员、工具亦能机械传播本病。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型:精神委顿、嗜睡、被毛松乱、闭目缩头、呆立吊翅、喜欢拥挤在一起,嗉囔充满液体、便血下痢、肛周羽毛因排泄物污染粘连、喜饮或绝食。可视粘膜、冠、髯苍白。病末期有精神症状,昏迷,两脚外翻、僵直或痉挛。 2、慢性型:无明显症状,表现为厌食、少动、消瘦、生长缓慢、脚翅轻瘫,偶有间歇性下痢。急性患鸡经5-10天不愈衰竭死亡;急性经过不愈者转为慢性。 三、病理变化 一般集中在肠管,其它器官无多大变化。不同种类的球虫侵害所造成的病变程度和部位亦不同。 1、柔嫩艾美尔球虫主要侵害盲肠,表现为盲肠两侧明显肿胀(较正常的肿大3-5倍),肠道粘膜出血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肠粘膜脱落,肠内有凝血块或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2、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中段,表现为肠管扩张,肠壁松弛增厚,有严重的坏死灶,肠粘膜有少量小出血点和白色斑点相间,肠腔有凝血,浆膜淡红色。

球虫病特效药-鸡球虫病特效药——球虫清

导读:球虫清是治疗球虫病、鸡球虫病、家禽球虫病的特效药,对球虫病、鸡球虫病、家禽球虫病的治疗有特殊的疗效。新亚药业生产的球虫清,在治疗球虫病、鸡球虫病、家禽球虫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球虫病、鸡球虫病、家禽球虫病有特效。国人骄傲,超越拜耳! 产品特点:1、赛杜霉素为最新型聚醚类抗生素类抗球虫药,口服溶液制剂为国内首次使用,对球虫感染具有明显的敏感性。2、特殊的生产工艺,多种成分复合,能预防和杀灭各种球虫,安全性高,是迅速控制、治疗爆发性球虫的最佳药物。3、肠粘膜修复因子可以快速的修复球虫对肠道的损伤。 【兽药名称】商品名:球虫清 通用名:地克珠利溶液 【主要成分】地克珠利、赛杜霉素、氢溴酸常山酮、肠粘膜修复剂等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溶液 【药理作用】本品为地克珠利、赛杜霉素,氢溴酸常山酮,肠粘膜修复剂的复合制剂,赛杜霉素为最新型畜禽专用聚醚类抗生素类抗球虫药,其对球虫子孢子以及第1代、第2代无性周期的子孢子,裂殖子均有抑杀作用,对鸡堆型、巨型、布氏,柔嫩,和缓艾美耳球虫均有良好的抑杀效果,球虫对赛杜霉素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球虫药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为国内首次使用,对球虫感染具有明显的敏感性。常山酮为较新型的广谱抗球虫药,具有用量小,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而氢溴酸常山酮对球虫子孢子、第1代裂殖体和第2代裂殖体均有明显抑杀作用,使早期病变不继续发展,使肠道保持正常吸收机能,从而对动物增重起良好保证作用,赛杜霉素,氢溴酸常山酮合用可对球虫在宿主内的各个生殖阶段都有杀灭作用,盲肠球球虫,小肠球虫一起杀灭。 【功能主治】本品适应于治疗鸡的各种爆发性球虫病。能迅速修复损伤的肠壁,维护肠上皮组织的完整性,防止球虫入侵和繁殖,有效缓解肠道出血以及禽感染球虫后的细菌性感染。临床可见:1、盲肠球虫:急性型时两侧盲肠显著肿大3—5倍,肠内充满凝固的或暗色血液,肠上皮变厚并有溃烂,直肠粘膜可见的出血斑,粪便呈棕红色。2、小肠球虫:拉血便、下痢。检时可见肠腔扩张,小肠浆膜充血,并布满针尖状出血点。卵黄蒂前后肠壁变厚,粘膜显著充血,出血及坏死,浆膜面和粘膜面可见黄白色斑点。 【用法用量】混饮:每瓶100ml兑水400kg—500kg,每日1次,集中饮用,连用2天 【不良反应】暂无规定 【含量】0.5% 【批准文号】兽药字(2014)270342045 【包装】100ml/瓶×10瓶/盒×6盒/件 【贮藏】遮光、阴凉、密封保存。 【保质期】两年

鸡球虫病的诊断及药物防治

1急性小肠球虫病 鸡急性小肠球虫病多见于青年鸡及初产成年鸡,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病鸡也是在感染后第4天出现症状,粪便带血色稍暗,并伴有多量粘液,第9~10天出血减少并渐止,由于受损害的是小肠,对消化吸收机能影响很大,并易继发细菌和病毒性感染。一部分病鸡在出血后1~2天死亡,其余的体质衰弱,不能迅速恢复,出血停止后也有零星死亡,产蛋鸡在感染后5~6星期才能恢复到正常产蛋水平,有继发感染的,在出现血便后3~4天(吃进卵囊后7~8天)死亡增多,死亡率高低主要取决于继发感染的轻重及防治措施。 剖检可见的变化,主要是小肠缩短、变粗、鼓起(吃进卵囊后第6天开始,第10天达高峰),同时整个小肠黏膜呈粉红色,有很多栗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肠腔内滞留液和豆渣样坏死物质。盲肠内也往往充满血液,但不是盲肠出血所致,而是小肠血液流进去的结果。将盲肠用水冲净可见本质无太大变化。其他脏器常因贫血而褪色,肝脏有时呈轻度萎缩。 急性小肠球虫病发病的死亡率比急性盲肠球虫病低,但病鸡康复缓慢,并常遗留些失去生产价值的弱鸡,造成很大损失。 2急性盲肠球虫病 鸡急性盲肠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雏鸡易感,是雏鸡和低龄青年鸡常见的球虫病。鸡感染后第3天,盲肠粪便变为淡黄色水样,量减少(正常盲肠粪便为土黄色糊状,俗称溏鸡粪,多在早晨排出),第4天起盲肠排空无粪。第4天末至第6天盲肠大量出血,病鸡排出带有鲜血的粪便,明显贫血,精神呆滞,缩头闭眼打盹,很少采食,出现死亡高峰。第7天盲肠出血和便血较少,第8天基本停止,此后精神、食欲逐渐好转。 剖检可见的病变主要在盲肠。第5~6天盲肠内充满血液,盲肠显著肿胀,浆膜面变成棕红色。第6~7天盲肠内除血液外还有血凝块及豆渣样坏死物质,同时盲肠硬化、变脆。第8~10天盲肠缩短,有时比直肠还短,内容物很少,整个盲肠呈樱红色。严重感染的病死鸡,直肠有灰白色环状坏死。 3药物预防 从10日龄之前开始,到8~10周龄,连续给以预防药物,可选用盐霉素、莫能霉素等,防止这段低日龄时期发病死亡,然后停药,让鸡再经过2个月的中轻度自然感染,获得免疫力,进入产蛋期。 中毒感染也可以用土霉素等进行治疗,还可以用这些药物作短期预防,轻微便血则不必治疗。 不长期使用专门预防球虫病的药物。雏鸡在3~4周龄之内,选用土霉素等药物预防白痢病,同时也可预防球虫病。此后不用药而注意观察鸡群,出现轻微球虫病症状不必用药,症状稍重时用上述药物治疗,必要时用这些药物作短期预防。由于这些药物不影响免疫力的产生,经过1个周期,鸡群从自然感染中积累了足够的免疫力,球虫病即消失。 4药物治疗 硝苯酰胺对多种球虫有效,主要优点为不影响对球虫产生免疫力,病菌能迅速排出体外,无需停药期。预防用量可按0.0125%浓度混料;治疗用量可按0.025%浓度混料,连用3~5天。 盐酸氯丙胍对多种鸡球虫有效,对已产生抗药性的虫株也有效。该药毒性较小,雏鸡用6倍以上治疗量连续饲喂8星期,生长正常。该药对鸡球虫免疫力的形成无影响。该药缺点是连续饲喂可使鸡肉、鸡蛋产生异味,故应在鸡屠宰前5~7天停药,剂量为33毫克/千克混料给药,急性球虫病暴发时可用66毫克/千克,1~2星期后改用33毫克/千克。 “鸡宝20”(德国产),含氯丙嘧吡啶与盐酸呋吗唑酮,突出优点是易溶于水,在消化道吸收速度快,对很少采食的病鸡尤为有利,本产品适用于治疗急性盲肠、小肠球虫病,疗效迅速。每50千克饮水加入本品30克,连用5~7天,然后改为每100千克饮水加入本品30克,连用1~2星期。 “盐霉素”(每千克赋形物质中含100克盐霉素钠),对各种球虫均有效,长期连续使用对预防球虫病有良好效果,并可促进鸡的生长发育。从10日龄之前开始,每吨饲料加进本品60~100克,连续用至8~10周龄,然后减半用量,再用2星期。 鸡球虫病的诊断及药物防治 毛丽娟(黑龙江省孙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164200) 兽医临床誄 觼訏訒訝 养殖技术顾问201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