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

浅谈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

浅谈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
浅谈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谈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

一、1923 年宪法下的公民权利

近代宪法的实质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国家统治机构及其权限划分。从公民基本权利角度看,1923年宪法采取列举式和概括式来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赋予了公民较大的权利,但非依法律,不受限制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却只对限制的形式而未对原因和程序做相关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对于国家机构的权限划分,学界多认为1923 年宪法规定的政府体制为内阁制,但通过对宪法条款的分析发现其政府体制为带有内阁制和总统制的混合政体。该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权、人身权利(包括不受非法逮捕、监禁、审问和处罚,住宅不受非法侵入和搜索通信秘密不受侵犯,选择住居及职业自由)、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著作及刊行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从事公职权利)、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诉权、请愿权。

在法条列举的权利中,有关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中的言论、著作、刊行、集会、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权利的条款都附加了非依法律,不受限制的条文。非依法律,不受限制可以防止行政权力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干涉,即政府不能通过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来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权力分立的国家中,行政权最具扩张性,也和公民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通过对政府的行政立法权划定范围能够更好的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该宪法第108 条规定法律与宪法抵触者无效,可知宪法条文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非依法律,不受限制实际上赋予了议会制定相关法律以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权,即议会可以通过低位阶的法律随意更改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流于形式。美国著名人权学家路易斯亨金曾指出:一般认为, 人权是基本的。这意味着人权是重要的,生命、尊严和其它重要的人类价值都依赖于人权;而不意味着人权是绝对的, 在任何条件下为了任何目的都不得剥夺人权??如果人权不轻易的服从公众关心的事情, 那么, 若与人权相对的社会利益足够重要, 在特定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了有限目的,在非此不可的一定程度上,可以牺牲人权。因此对权利进行限制是必要的,各国宪法文本中也都有相关法律条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15 条也做了相应规定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限制之。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要有合法的形式,适当的原因,并通过正当的程序来实现,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会造成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流于形式。而非依法律,不受限制只是对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表现形式做了相关规定,对原因和程序都未做特殊规定。

对于法条未列举的权利,1923 年《宪法》采用第14 条规定:凡中华民国人民之自由权,除本章规定外,凡无背于宪政原则者皆承认之。1923 年宪法属于刚性宪法,对制宪机关和修宪程序都有专门规定,但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采用列举的方法无法穷尽公民的所有权利,因此设立了此公民基本权利的保留条款。此条款是在《天坛宪草》修正的过程中首次增加的,但1919 年徐世昌上台后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删除了这一条款,而1923 年宪法又重新增加了这一条款。这一反复的过程也可以看出当时立法者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看法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中指出国民之于国家,一方有受国法保护之权利,一方有服从国权之义务。国民既不能离国家而独立,而

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现行宪法的修正。 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1.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这部宪法以 “君上大权”为核心,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为挽救摇摇欲坠的统治而颁布的。 2. 1911年《重大信条十九条》,清政府的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辛亥革命 爆发后,清政府迫于革命压力仅用三天就出台的一部宪法性文件,这部宪法出台后不久便被革命的浪潮淹没。 3.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 质的宪法性文件。1917年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记宪法”。这部宪法是袁世凯在窃取辛 亥革命成果后公布实施的第一部宪法,与真正的宪法精神根本对立,但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提供了“合法”的依据。 5. 1923年“贿选宪法”。“贿选宪法”以“袁记约法”为范本,用根本法的形式确 认军阀的专制独裁,不到一年就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它是旧中国反动派正式公布的第一部宪法。 6. 1931年《中华民国训证时期约法》。在这部约法中,三民主义作为国家 基本思想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的国家组织方法被确定。 7.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无产阶级的 宪法性文件。这部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制定的,在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 8. 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即“五五宪草”。这部宪法是《中华民国宪 法》的雏形,它本来应该在预定1936年召开之制宪国民大会通过,但大会因日本入侵东北及隔年爆发的抗日战争延宕而未能如期召开。

日本国宪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宪法全文 令狐文艳 公布日期 1946年11月3日 施行日期1947年5月3日 序言 日本国民决心通过正式选出的国会中的代表而行动,为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确保与各国人民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和自由带给我们全国的恩惠,消除因政府的行为而再次发生的战祸,兹宣布主权属于国民,并制定本宪法。国政源于国民的严肃信托,其权威来自国民,其权力由国民的代表行使,其福利由国民享受。这是人类普遍的原理,本宪法即以此原理为根据。凡与此相反的一切宪法、法律、法令和诏敕,我们均将排除之。 日本国民期望持久的和平,深知支配人类相互关系的崇高理想,信赖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公正与信义,决心保持我们的安全与生存。我们希望在努力维护和平,从地球上永远消灭专制与隶属、压迫与偏见的国际社会中,占有光荣的地位。我们确认,全世界人民都同等具有免于恐怖和贫困并在和平中生存的权利。 我们相信,任何国家都不得只顾本国而不顾他国,政治道德的法则是普遍的法则,遵守这一法则是维持本国主权并欲同他国建立对等关系的各国的责任。

日本国民誓以国家的名誉,竭尽全力以达到这一崇高的理想和目的。 第一章天皇 第一条【天皇的地位·国民主权】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第二条【皇位的继承】 皇位世袭,根据国会议决的皇室典范的规定继承之。 第三条【内阁对天皇的国事行为的建议和责任】 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四条【天皇的权限、天皇国事行为的委任】 ① 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 ② 天皇可根据法律规定,对其国事行为进行委任。 第五条【摄政】 根据皇室典范的规定设置摄政时,摄政以天皇的名义行使有关国事的行为,在此场合准用前条第一项之规定。 第六条【天皇的任命权】 ① 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 ② 天皇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法官。 第七条【天皇的国事行为】

浅析我国解放前的_中华民国宪法_

1946年5月,国共双方在接管东北日占区发生冲突,军事冲突不断升级,矛盾进一步深化②。11月15日,国民大会召开,85%的代表是国民党员,共产党与民盟没有派代表参加。国民大会主席胡适接受了宪法草案,并开始审议。国民大会对宪法草案的审议经过了三读程序,其中对某些问题的争议相当激烈。在151条草案中,维持了104条,修改了四十多条,增加了27条。1946年底,国民大会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定于1947年元月1日公布,并于12月25日开始施行。这部宪法最后是在没有共产党和民盟参与下制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回到了《五五宪草》的方案。 1946年宪法共十四章175条。前言说明宪法是依据“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华民国之遗教”。 第一章“总纲”。第1条规定:“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第2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此两条规定了国家的本质问题,即三民主义是国家宪法的基础,而且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3条规定了国民问题。在国家的要素中,第一种要素就是国民。国家是由多数人结合而成立的,组织国家的全体的人就是“国民”。对国民的确立是任何宪法都必不可少的。而在当时的中国环境下,国民的确认更是显得尤为重要。第4条规定的是疆域也就是领土问题。这是国家的第二要素。世界的各国,皆是占领一定的地域的国家。国民就住在其领域内。到其他领域内的外国人,就应该服从这个国家的支配,而且在一个的领域内,排除外国或者外国人的支配权的行使。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国家不单单只是国民的单纯结合,而且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国民的结合。如果完全丧失了现在所占领的土地,那就是亡国了。对于当时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中国来说,明确疆域的意义非同一般。这一条的规定明确了中国存亡的土地区域基础。 第二章“人民权利与义务”。封建社会开始崩溃之后,贵族阶级逐渐没落,资产阶级逐渐兴起。在贵族阶级支配下,资产阶级所痛苦的,不是生活的压迫,而是自由的缺乏,所以他们从事斗争之时,就以自由主义为目标,最初要求思想主义,所以发生了文艺复兴;其次要求信仰自由,所以发生了宗教改革;再次要求经济自由,所以发生了产业革命;最后要求政治自由而发生了法国革命。其结果,人权宣言的发表,使自由主义成为宪法上的根本原则。这个时候中国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全中国的人民都渴望自由和权利,所以民国宪法在这章的规定,从形式上来看体现了人民的需求。 首先从体例的安排上看,将“人民权利与义务”安排于总纲之后,国家制度和机构之前,从形式上表达了“权利本位”的思想。这章共18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民国宪法中对于权利的宪法保障包括:第7条国民享有权利的原则即平等原则。第8条人身自由保障,第11条言论自由,第13条宗教信仰自由,第14条集会、结社自由,第15条是对人权方面的保障,第16条是请愿、诉讼权,第17条是政治权利的规定。这些规定完全符合现代宪法的权利保障规定。更为重要的是第22条规定“凡人民之其它自由及权利,不妨害社会秩序及公共利益者,均受宪法之保障。”这条规定则说明民国宪法不仅以规定的权利来保障国民权利,其更是广义上的宪法权利的保障,即权利和自由采取间接保障,法律可以加以必要限制;但是基本精神仍然是保障而非限制。 第三章对“国民大会”的规定基本上和《五五宪草》相同,并未采纳以后修正案的体制。国民大会由总统召集,在总统任满前90天集会。由于总统任期为六年,意味着国民大会为每六年召开一次,宪法也没有规定每届国大的会期。可见国民大会的职能进一步弱化,其主要作用限于选举正副总统。 1946年宪法没有像宪草那样规定“中央政府”一章,但“五权宪法”的实质并未改变。第四至第九章规定了总统和五院结构,和《五五宪草》类同,而且总统仍然具有很大的权力③。对于“五权宪法”制度的主要修改是强化了立法院的职能,并使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从而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第55条)。立法委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每年开会两次,自行集会(第62、68条)。行政院的院长由总统提名、立法院同意任命之。行政院有义务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针及报告,立法委员有权对行政院长及各部会首长提出质询(第57条)。如果立法院不同意行政院的重要政策,可以通过决议要求行政院变更之;行政院则可以经总统核可,把决议移情立法院复议;如果2/3以上的出席立法委员会维持原决议,行政院长应立即接受该决议或辞职,而没有提请解散立法院的权力。行政院长可以选择辞职或接受议会的变更决议,这可算一项制度创新。在责任内阁制国家,由于内阁必须代表议会多数,因而在两者发生重大分歧时必须辞职。行政院长之所以可以选择接受议会的变更决议,是因为行政院和立法院是两个不可兼任的独立机构,因而行政院虽然向立法院负责,却并不和立法院为一体。这表明民国宪法的制度不完全同于英国的责任内阁,应该是和美国的三权分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中司法院的规定与《五五宪草》类似,司法院解释宪法,法官则明确获得了终身职位(第78、81条)。司法院的正副院长和大法官皆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而获得任命,因而监察院具有美国参议院的部分职能(第79、80条)。和1913年以前的美国参议院类似,监察院由各省、直辖市议会和蒙、藏地方议会及华侨团体选举产生,任期6年,可以连选连任(第91、93条)。监察院分若干委员会,监督行政院及其各部会的工作,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纠正案,并对有违法或失职行为的中央及地方公务员提出纠举案或弹劾案(第96、97条)。监察还设有审计长,由总统提名并经立法院同意而获得任命,负责审核行政院所提出的决算案(第104、105条)。 1946年宪法加入了第十章“中央与地方之权限”。第107条列举了中央立法并执行的事项,第108条列举了中央立法并执行或委托省县执行的事项,第109条列举了省立法并执行或委托县执行的事项,与1923年宪法颇为相似。第110条还专门规定了11条由县立法并执行的事项。对于未列举的事项,其调控权力根据其性质而加以划分:具有“全国一致”性质的属于中央,具有“全省一致”性质的属于省,具有地方(县)性质的属于县,立法院解决权限争议(第111条)。反映了孙中山的“均权主义”思想,即中央与地方事权按照事物的中央与地方性质划分。由此可见,虽然1946年宪法名义上仍是单一制,但是实质上还是带有相当浓厚的联邦制色彩。 第十一章规定了“地方制度”,分为两节。第一节讲省:各省可以召集“省民代表大会”,根据省县自治通则制订省自治法,但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112条)。各省设省议会和省政府,省长和议员均由省民选举产生(第113条)。这些规定吸收了1923年宪法的地方自治原则。省自治法制订后报送司法院审查,由司法院宣布违宪条文无效(第114条)。第115条到第120条是讲的是在实施自治法上的解释和原则问题。其中第119条和第120条对蒙古和西藏的特殊保障,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第二节是关于县的自治问题的具体规定④。 第十二章是关于“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的公民政治权利的具体规定。第十三章是基本国策,包括国防、外交、国民经济、社会安全、教育文化和边疆地区这六方面的具体规定。其中宪法这章关于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了如下规定:第一,关于社会化政策,对于土地,用“平均地权”的方法,对于资本,用“节制资本”的方法,使其渐次达到社会化的目的(第142条)。第二,关于私有财产制度,宪法草案把人民的财产分为土地与资本两部分。两种财产均受法律保障,同时又受法律限(第143条,第144条)。第三,关于劳动政策,一方保护劳动力,改良劳工生活,增进劳工技术,救济劳工失业,同时又使劳资双方能够协调互助,以发展生产事业(第152条,第153条,第155条)。第四,其中宪法还提到了关于妇女、儿童的保护问题(第153条,第156条)。最后一章是“宪法之施行及修改”的规定 虽然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有一党专政、五权分立制度在当时中国不适用的问题、监察权的独立成问题、宪法关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参用统制主义,以自由的形式掩盖了实质上的官僚资本家的垄断和占有等等的弊病。但其在内容形式是基本符合成文宪法规范的,单从文本分析来看有不可抹灭的价值。大家都说法制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制度文明就是人类为了摆脱自身面临的困境而创造出来的规则体系,而宪法一直都是这个规则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也一样的需要有法可依,法的好坏与法的执行的好坏有关系,但是其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应该予以区分。 注释: ①本文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看作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第一部临时宪法。 ②国共统一战线中始终存在着不和谐的音调。孙中山在世时,尚能依靠自己的威望加以调和,孙中山去世后矛盾尖锐。 ③虽然1946年宪法的总统权力相对过大,但是比较起法国总统的权力来说,其权力还是相对要小些的。 ④其直接民选的行使范围为县。人民的权限在于对县长和县议会议员的选举权与罢免权,对于法令具有创制与复决权。 浅析我国解放前的《中华民国宪法》杨熙玲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成都610051[摘要]不精美的宪法不一定就是不行的,不满意的宪法不一定就是恶劣的。宪法只是民主政治的一 个重要的工具,它和别的工具一样,是否有用的关键在于运用者。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文本以客观的眼 光和哲学上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也有其可借鉴的一面。 [关键词]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管理研究 !"#

日本民主改革不彻底

为什么说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不彻底 历史文学院2006级函授本科班张运鹏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美军进驻日本,并主持和实施民主改革,制定了所谓的“和平宪法”。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改革,它清除了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及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基本上消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所遗留的封建残余,大大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腾飞,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次改革又极其不彻底。 首先,剥夺了天皇的专制权利,但又保留其带有浓厚封建色彩 的天皇制,这是当时美国从自己国家利益出发所考虑的结果。 对于战后日本是否保留天皇制的问题,当时美国国内主张予以废除并审判裕仁天皇的舆论颇为激烈,但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美国却有自己的考虑。 第一,他们担心一旦废除天皇制,审判裕仁,将会引起日本人对美国和占领军的仇恨,“导致消极甚至半积极的抵抗”。从而为实现美国意图的占领政策带来困难,尤其在战争已经结束,美军正大批复员的情况下,美国当局更需要谨慎从事,尽量不引发冲突。 第二,美国当局还担心废除天皇制的做法将在客观上鼓励日本进步势力的发展,一旦占领结束,有可能发生“共产革命”,这对于把共产主义斥为“黄祸”的美国来说,当然是不可能容忍的。 第三,美国当局希望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逼迫日本接受“放弃战争和军备”的宪法条款。关于战争与军备问题,美国政府内部曾设想签定一项日本非武装条约,即不准日本重新建立军备,并由美、苏、中、英四国管制委员会进行监督,期限25年,但这一设想没有实现。 因此,麦克阿瑟提出,可以保留天皇制,想以此为条件,逼迫日本“放弃战争和军备”。当然,美国还在把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在亚

民国时期的宪法

民国时期的宪法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11公布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1)辛亥革命的产物,以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使民权主义所确立的政治方案和原则通过法律的形式进一步具体化; (2)确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更广泛的宣传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 (3)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依照三权分立原则,采用责任内阁制; (4)体现了资产阶级宪法中一般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了人民享有人身、财产、居住、信教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等权利; (5)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主要表现在: (1)在国家体制问题上,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2)在权力关系规定上,扩大参议院的权力以抗衡袁世凯。《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除拥有立法权外,还有对总统决定重大事件的同意权和总统、副总统的弹劾权。此外还规定临时大总统对参议院议决事项咨院复议时,大总统必须公布实行。 (3)在《临时约法》的程序性条款上,规定特别修改程序以制约袁世凯。《临时约法》规定,约法的增修修改,须由参议院议员2/3以上或者临时大总统的提议,经参议员4/5以上之出席,出席议员3/4以上通过方可进行。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 (2)否定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二)“天坛宪草”与“袁记约法” 1.“天坛宪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采用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宪法原则,确认民主共和制度,同时体现了限制袁世凯的意图。 2.“袁记约法”:即北洋政府于1914年5月1日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袁记约法”与《临时约法》有根本性差别: (1)彻底否定民主共和制度,代之以个人独裁; (2)用总统独裁否定了责任内阁制; (3)用有名无实的立法院取消了国会制; (4)为限制、否定《临时约法》规定的人民基本权利提供了宪法根据。它是对《临时约

日本违宪审查制度

论日本违宪审查制度 一、违宪审查制度的依据 (一)法理依据 在战后日本宪法制定之后,就引入了美国式违宪审查制度,其在理论上是由以下 三个依据所支持. 1、宪法的最高法规性的观念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规,所有下位阶的法规及国家行为若违反宪法,不具有法律 效力.现代法治国家为维护宪法规范的至上性,在宪法制定中对违宪审查做出了规定。如日本宪法第98条规定:本宪法为国家最高法规,凡与本宪法条款相违反的法律、命令诏敕以及有关国务的其他行为的全部或一部分,一律无效。并于第九十九条规定以 天皇为首的所有公务员皆负有尊重拥护宪法的义务。∞ 不过从宪法的最高法规性,理论上并不必然能直接决定应有的具体违宪审查制度之形态,亦即不能确定系由哪个国家机关判断立法及其他国家行为之合宪性,宣告其有效、无效,以及系依何种程序判断之。其制度系因各国历史、文化条件的差异而异。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规,违反宪法的法律、命令及其他国家行为,虽然违宪无效,但是首先必须有对国家行为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决定的机关,才能从现实上受到确保。②因此,要对国家行为的合宪性进行审查,保障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从制度上 应当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2、尊重基本人权的原理 基本人权的确立,乃是近代宪法的目的,也是构成宪法的最高法规性之基础价值,当基本人权受到立法与行政两权侵害时,就需要有法院或类似机关,实施违宪审查制, 来加以救济而充当“宪法的护卫”。尊重人权原理是《同本国宪法》三大原理之一, 为实现此目的,《宪法》必然要有相关制度作为人权保障机关◎。 3、三权在宪法下平等并存理念 ∞谭备生:《违宪审查制度?j我国模式的选择》,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l期。 圆参见芦部信喜著,李鸿棺译:《宪法》,台北兀照…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圆《l|本国宪法》的三个基本原理足国民主权、睁重基本人权以及和平主义。这三大原理在《同本国宪法)序言 中和正文中都得到了体现。 10

浅谈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谈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 一、1923 年宪法下的公民权利 近代宪法的实质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国家统治机构及其权限划分。从公民基本权利角度看,1923年宪法采取列举式和概括式来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赋予了公民较大的权利,但非依法律,不受限制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却只对限制的形式而未对原因和程序做相关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对于国家机构的权限划分,学界多认为1923 年宪法规定的政府体制为内阁制,但通过对宪法条款的分析发现其政府体制为带有内阁制和总统制的混合政体。该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权、人身权利(包括不受非法逮捕、监禁、审问和处罚,住宅不受非法侵入和搜索通信秘密不受侵犯,选择住居及职业自由)、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著作及刊行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从事公职权利)、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诉权、请愿权。 在法条列举的权利中,有关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中的言论、著作、刊行、集会、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权利的条款都附加了非依法律,不受限制的条文。非依法律,不受限制可以防止行政权力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干涉,即政府不能通过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来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权力分立的国家中,行政权最具扩张性,也和公民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通过对政府的行政立法权划定范围能够更好的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该宪法第108 条规定法律与宪法抵触者无效,可知宪法条文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非依法律,不受限制实际上赋予了议会制定相关法律以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权,即议会可以通过低位阶的法律随意更改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流于形式。美国著名人权学家路易斯亨金曾指出:一般认为, 人权是基本的。这意味着人权是重要的,生命、尊严和其它重要的人类价值都依赖于人权;而不意味着人权是绝对的, 在任何条件下为了任何目的都不得剥夺人权??如果人权不轻易的服从公众关心的事情, 那么, 若与人权相对的社会利益足够重要, 在特定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了有限目的,在非此不可的一定程度上,可以牺牲人权。因此对权利进行限制是必要的,各国宪法文本中也都有相关法律条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15 条也做了相应规定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限制之。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要有合法的形式,适当的原因,并通过正当的程序来实现,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会造成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流于形式。而非依法律,不受限制只是对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表现形式做了相关规定,对原因和程序都未做特殊规定。 对于法条未列举的权利,1923 年《宪法》采用第14 条规定:凡中华民国人民之自由权,除本章规定外,凡无背于宪政原则者皆承认之。1923 年宪法属于刚性宪法,对制宪机关和修宪程序都有专门规定,但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采用列举的方法无法穷尽公民的所有权利,因此设立了此公民基本权利的保留条款。此条款是在《天坛宪草》修正的过程中首次增加的,但1919 年徐世昌上台后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删除了这一条款,而1923 年宪法又重新增加了这一条款。这一反复的过程也可以看出当时立法者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看法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中指出国民之于国家,一方有受国法保护之权利,一方有服从国权之义务。国民既不能离国家而独立,而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1912年1月-1912年3月) 第二节北洋政府法律制度(1912年4月-1928年) 第三节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1927年-1949年) 一、孙中山先生的法律思想 1.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 权能分治理论: 政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 治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 3.五权宪法与五院制 4.建国三阶段:军政时期(军法之治)、训政时期(约法之治)、宪政时期(宪法之治) 二、中华民国时期宪法性文件: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真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如下: (1)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2)确立了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3)规定中华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文确立了国土疆域之范围。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构成原则 (5)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6)确立了《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最高效力和修改程序。 地位:(1)《临时约法》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中华民国是新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临时约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破除了清朝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桎梏,为资本主义发展做了新的立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临时约法》比较完整的反映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利益,是当时亚洲最优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局限:(1)对反帝的重大问题避而不谈。(2)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2、天坛宪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是1913年10月由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通过的宪法草案,因起草地点在天坛祈年殿而得名。这部宪法草案虽有明显缺点,但仍坚持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精神实质,体现了国民党企图以法律制约袁世凯的要求,成为袁世凯专制独裁的障碍。“天坛宪草”于1914年随国会的被解散而夭折。 3. 《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是1914年5月由袁世凯公布、实施,正式确立其独裁统治的宪法性文件。虽然在表面上该约法保留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人民权利的基本规定,但它仍是对民主共和政治的背叛。这表现在内阁制被废除,改行总统制,并且总统权力被极大的扩大,对总统权力的制约变得虚化等方面。《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标志着中华民国的内涵已经消失,民主共和政体从根本上被独裁制所取代。 4.贿选宪法(《中华民国宪法》) 即1923年10月10日公布实施的《中华民国宪法》。这部宪法在起草和通过过程中受到曹锟贿选的操纵,故而被国人讥称为“贿选宪法”。该宪法企图用漂亮的辞藻和虚伪的民主自由形式掩盖军阀统治的本质,虽然它是中国正式公布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宪法,但却在近代宪政史上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 5.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中华民国时期蒋介石为使国民党一党专政与个人独裁统治合法化而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1931年5月12日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会议”通过,6月1日公布施行。计有8章89条。文件虽然采用某些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形式,但本质上是以国家根本法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规定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国民政府主席、委员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约法的解释权也由国民党中央行使。它虽在一些条文上允许人民有各种权利和自由,但后来又立了不少法,限制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关于国计民生问题,除一些空洞条文外,没有给人民实际利益,连孙中山倡导的平均地权也只字不提。这个约法从1931年公布到1948年5月举行“国民大会”后结束,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共施行17年。 6. 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即国民党政府起草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其公布于1936年5月5日而得名。这部宪法草案是国民党中央在1932年12月开始的筹备宪政活动的具体成果。它虽然要标榜实施宪政,却与“训政”时期实施的约法并无多大的差别。

日本概论

第一章 1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侧,南北方向狭长约3000公里,是一个呈弧状的岛国。 2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1/25 3领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四大岛屿和7000多个小岛屿组成。 4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是日本海,日本与美洲大陆之间是太平洋。 5日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 6南北气候差别很大 7日本安倍延伸3000公里,各地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北纬35度以南属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本州北部及北海道属季风型温带针叶林气候;其余广大地区属季风型温带阔叶林气候。 8日本是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 9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休眠火山,也是全日本最高峰。 10纵贯本州中部的飞、木曾,赤石三条山脉被称为北、中央、南阿尔卑斯山,也统称为日本阿尔卑斯山。 11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带,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 12地震频繁 13平原仅占国土面积的24% 14日本河流短小,水量充沛,落差大。水势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 15全国最大的湖泊琵琶湖式构造湖 16最深的湖是田泽湖 第二章 1日本历史分为:原始、古代社会、中世社会、近世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2水稻的广泛种植和铁器、青铜器的使用,是弥生文化的重要特征。 3公元57年,倭奴国王遣使赴汉朝贺,受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4日本没有文字。渡来人带来了汉字。 5随着文字的传入,儒学、道教、佛教等高度发达的学说、宗教也传入日本。 6 1192年源赖朝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正式形成。 7 1333年镰仓幕府灭亡。 8 1868年(明治元年)3月,天皇发布“五条誓文”,表明了新政府的基本方针。 9新政府为了富国强兵,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维新改革,即“明治维新” 101889年发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11近代天皇制国家体制的确立同时也标志着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国家的转变 121894年7月27日甲午战争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下《马关条约》 13日本为实现其独霸中国的野心,俞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迫启承认。14“米骚动” 15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进攻宛平城,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161940年3月,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支持下,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 17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站爆发。 181941年1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 19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01946年11月公布了《日本国宪法》。宪法的根本精神是主权在民。 2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重新武装日本,于1951年,是48国与日本单独和,签订了《旧金山合约》,宣布结束与日本的战争状态,恢复日本的主权,但美国仍可

1946制宪国大

1946制宪国大资料整合 一召开时间 1 召开时间因抗战拖延 首届国大原定于1936年召开,任务是制定宪法并决定宪法施行的日期。1936年内,国民政府陆续公布了宪法草案、国大组织法及国大代表选举法,并进行了代表选举(有部分省区未完成)。但因抗战爆发,原定当年召开的国大不得不延期。 2 国民党强势召集国大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当年召开制宪国大。按照政协决议,国民大会必须在内战停止、政府改组、训政①时期结束、宪草修正完成后,始能召开。 同年10月国共军事冲突扩大,且双方就改组国民政府后之中共代表名额问题和东北问题僵持不下,国府为及早结束训政,决定单方面召集国民大会,此举立即招致中共反对。 11月15日,制宪国民大会在中国共产党缺席,但制宪国大代表仍超过法定人数的情况下於南京召开。中共和民盟拒绝参加,并宣布将参加国大的中国民社党开除出盟;一些民社党人员,如梁漱溟等也退出该党。 二国大代表 1 于1936为基础发生变化 1936年时规定,代表总额一千二百名。选举办法规定:凡年满20岁之国民有选举权,年满25岁之选区内居民有被选举权。 除上述一千二百人之外,中国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及候补执监委为当然代表,国民政府还可直接指定代表二百四十名。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于当年重开制宪国大时,鉴于十年来情况的变化,为确保国大的公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提出国大代表应进行适当调整。 经各方协商,决定原选举的一千二百名代表继续有效,取消当然代表及指定代表,增加台湾、东北收复区代表一百五十名,各党派及社会贤达代表七百名,总计二千零五十名。各党派代表经分配后,由各党派自行提出,计国民党二百二十名,共产党一百九十名,民盟一百二十名,中国青年党一百名,社会贤达七十名。 2 中共与民盟缺席国大 政协决议,国民大会必须在内战停止、政府改组、训政时期结束、宪草修正完成后召开。然而同年10月,国共军事冲突扩大,国共双方就政府改组后中共代表名额问题与东北问题僵持不下。 国民党为及早结束训政,决定单方面召集国民大会,中共反对。11月15日,国民大会在中共缺席,但国大代表仍然超过法定人数的情况下召开。民盟与中共均拒绝参加,并宣布将参加国大的中国民社党开除出盟。 ①训政指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日本国宪法(中文本)

日本国宪法(中文本) 文章类型:宪法汇编文章加入时间:2003年5月26日12:36 日本国宪法 1946年11月3日通过 1947年5月3日起施行 日本国民决心通过正式选出的国会中的代表而行动,为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确保与各国人民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和自由带给我们全国的恩惠,消除因政府的行为而再次发生的战祸,兹宣布主权属于国民,并制定本宪法。国政源于国民的严肃信托,其权威来自国民,其权力由国民的代表行使,其福利由国民享受。这是人类普遍的原理,本宪法即以此原理为根据。凡与此相反的一切宪法、法律、法令和诏敕,我们均将排除之。 日本国民期望持久的和平,深知支配人类相互关系的崇高理想,信赖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公正与信义,决心保持我们的安全与生存。我们希望在努力维护和平,从地球上永远消灭专制与隶属、压迫与偏见的国际社会中,占有光荣的地位。我们确认,全世界人民都同等具有免于恐怖和贫困并在和平中生存的权利。 我们相信,任何国家都不得只顾本国而不顾他国,政治道德的法则是普遍的法则,遵守这一法则是维持本国主权并欲同他国建立对等关系的各国的责任。 日本国民誓以国家的名誉,竭尽全力以达到这一崇高的理想和目的。 第一章天皇 第一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第二条皇位世袭,根据国会议决的皇室典范的规定继承之。 第三条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四条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 天皇可根据法律规定,对其国事行为进行委任。 第五条根据皇室典范的规定设置摄政时,摄政以天皇的名义行使有关国事的行为,在此场合准用前条第一项之规定。

大日本帝国宪法と日本国宪法の相违点を述べなさい

大日本帝国憲法と日本国憲法の相違点を述べなさい。 1.時間的な相違: 大日本帝国憲法は、1889年2月11日 日本国憲法は、1946年11月3日 2.憲法のモデルの相違点: 大日本帝国憲法は、ドイツのプロイセン憲法をモデルにしている、 日本国憲法は、基本的にアメリカ憲法もでるにしている。3.憲法の性質の相違: 大日本国憲法は、憲法第一条に天皇主権を規定してます。 日本国憲法は、国民主権である。 4.憲法の目的の相違: 大日本帝国憲法の目的は、富国強兵である。 戦後の日本国憲法の最終目的は、平和と民主主義である。5.兵役の相違: 大日本国憲法下では、国民皆兵制度が採用されていたが、日本国憲法では軍隊がなくなり替わりに自衛隊が設けられている。自衛隊も国民の自由意思により、参入が可能な制度である。6.参政権の相違: 女性に参政権がなく、貴族?皇族?納税義務を果たしている20以上の男性。 戦後の日本国憲法では、20歳以上の男女に参政権与えられて

いる。 7.大外戦争に関する相違: 戦前の憲法は、富国強兵憲法で日本を軍国主義?対外拡張に走らせた。 戦後憲法第九条では、戦争の廃棄、戦力の不保持、交戦権の否認。 8.基本的人権の相違: 戦前の憲法では国民の基本的人権が大幅に制限されていた。戦後は、国民基本的人権の自由権?参政権?社会権?平等権?請求権が保障されていた。 9.国会の地位の相違: 戦前の国会には立法権がない。 戦後は立法権がある。 10.三権の相違: 戦前の憲法により、立法権?行政権?司法権などの三権はと天皇に掌握されていあた、 戦後の憲法により、三権分立制度が採用されている。 11.

日本宪法

日本国宪法 明治宪法即钦定宪法,日本国宪法即民定宪法,后者以国民主权、和平主义、权力分立与议院内阁制为基本原理。以和平主义原则为核心,誉为“和平宪法”,放弃战争和武力威胁、武力手段。严格修宪程序。实行多党制。 第一节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明治宪法 迫于朝野民主力量的压力,天皇于1875年4月下令制宪。1882年伊藤博文等考察欧洲宪政,1883年回国负责起草宪法。1889年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1890年由日本帝国议会通过,11月29日生效。 明治宪法的特点:1、确认天皇为万世一系的统治权总揽者的地位。2、确认有限的民主主义,如民选议会、司法权独立、有限保障臣民权利等。3、国民主权、基本人权等近代宪法原理并未得到确认。 军国主义势力膨胀以后,仅有的一点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也被扼杀。 二、日本国宪法 战后日本国政治的方向是消除军国主义影响,保障国民基本人权。1945年10月盟军最高统帅先后两次要求币原内阁进行宪法修改工作。币原内阁指示松本蒸治等起草了宪法草案,即松本草案,麦克阿瑟对其内容非常不满意,认为民主化不够,无法证明日本吸取了战败教训。麦克阿瑟责令盟军总部代为起草了日本宪法草案,并提出修宪三原则:1、保留天皇制,天皇依宪法行使职权,对人民负责;2、放弃战争权力;3、废除封建制度。 日本与盟军总部交涉后,为保住天皇制,以麦克阿瑟草案为基础发表了“宪法修改草案要纲”。日本帝国议会两院对该草案稍作修改后于1946年10月通过,经天皇裁可公布,该宪法定名为《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施行。 与明治宪法比,日本国宪法改二元君主立宪制为议会内阁制,改君主主权为国民主权,改形式上的权力分立为实质上的权力分立,改臣民的权利义务为国民的权利义务,改形式上的法治主义为实质上的法治主义,改有限选举制为普遍选举制,一跃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宪法。 三、日本国宪法原理 日本国宪法形式上是对明治宪法的修改,实际上是重新制定。103条,11章。其基本原理: 1、权力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国会、内阁、法院,三权分立与制衡。 2、议院内阁制:国会由选民选举产生;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议决在国会议员中提名;内阁总理大臣任命国务大臣,国务大臣半数以上须是国会议员;内阁向国会负责;内阁须得到国会众议院信任方能执政。 3、国民主权:主权属于国民,国政仰赖国民信托,权威来自国民。天皇是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国民意志为依据,天皇制存在的前提是国民主权原则。 4、和平主义:根绝战祸,期望和平,维护和平,放弃战争、武力威胁、武力手段,不保持海陆空及其他战事力量,不承认交战权。 第九条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日本宪法

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日本宪法发展概述 课题负责人:欧阳玉沛 学号:YX150304Z2043 【摘要】在日本先发展历史中第一次出现宪法二字的成文法典是在日本飞鸟时代由圣德太子在七世纪初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日本第一部宪法是日本于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又称《大日本帝国宪法》,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第二部宪法是日本二战战败后,在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主导下制定了1947年日本国宪法即《日本国宪法》又被称为战后宪法、和平宪法,是日本现行宪法,在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起施行。《日本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的三大原则之一的和平主义,成为《日本国宪法》第二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放弃战争、不维持武力、不拥有宣战权。日本国宪法因而被称为和平宪法。但随着日木经济的复苏和腾飞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政府却产生了重整军备,在国际政治上“发挥作用”的要求,逐步突破和平宪法,出现里军国主义复苏的态势。 【关键字】日本宪法历史背景发展 宪法出现的前提自然是阶级国家的产生,日本历史上开始出现所谓国家是在大和时代(250年-710年),大和时代又分为古坟时代( 250–538年)(三国魏少帝嘉平二年-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和飞鸟时代(538–710年),然后是奈良时代(710年—794年)、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在这个时代下级武士掌权天皇权利名存实亡。建武新政 (1333–1336年)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元惠宗至元二年-明神宗万历元年)它又分为两个阶段: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和战国时代(1467–1573年),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江户幕府确立近现代(1868年-现在)。由以上可以看出天皇作为日本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象征从古自今未变,即使幕府为真实掌权者也为改变天皇已经成为日本民众心中精神的支柱的事实,这也为当今日本宪法规定日本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奠定了历史基础。 一、圣德太子“十七条宪法” 在古坟时代前期日本本土还没形成一个集权式或分权式的政府体系,仍是以部落为中心后来,公元300就开始出现许多小国,开始出现“王”、“大夫”“下户”“生口”等不同阶级,汉朝称之为“倭”。此时日本已经收到了中国的广泛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后在飞鸟时代圣德太子改革,开始出现了有“宪法”字样的成文法《十七条宪法》。 《十七条宪法》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文化日本化的光辉结晶。《十七条宪法》集中国古代儒释道等多种文化为一体,并用来整顿朝纲,打击奴隶主贵族经常“下犯上”的嚣张气焰 ,维护以夭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日本统一 , 进入了奴隶社会之后,在6世纪后半叶旧日本的部民制奴隶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 首先是阶级斗争的激化和社会生产的停滞;其次

日本宪法

日本宪法 主讲人:李丹

一、《大日本帝国宪法》 (明治宪法) ?(一)《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和颁布?19世纪末,明治天皇发布了五条誓文?1875年发布了《渐次建立立宪政体的诏书》,宣布设立元老院、大审院,召开地方官会议。 ?1876年,明知天皇向元老院下达了起草宪法的敕令。 ?渐进派右大臣岩仓具视主张钦定宪法设立独立于政党的内阁。最终渐进派获得胜利,其主张成为了制宪方针。

?1881年下达了1890年前召开国会的敕令?1882年伊藤博文被派前往欧洲考察各国宪政。 ?1885年12月,伊藤博文组织了首届内阁。从而为制定宪法,开设国会准备了主体条件。 ?1886年4月,完整的宪法草案出台。5月,枢密院得以设立,以审议宪法。 ?1889年2月11日正式公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1890年第一次帝国议会召开,11月29日明治宪法开始施行。

(二)《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特点和性质 ?1.特点 ?①天皇主权原则 ?宪法第1条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 ?②建立了以天皇大权为中心的统治体系?依据宪法第4条,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拥有掌握立法、行政、司法等所有国家权利的权限。

③规定了“皇室自律”原则 ?有关皇室的事项均由皇室自身决定。 ④宪法外机关 ?内阁与枢密院、元老、重臣、敕令等诸多宪法外国家制度。 ⑤对国民权利与自由保障的不彻底性 ?明治宪法给予了日本人民一定的自由和权力。 ?在权利条款中大量适用了法律保留原则。一方面只能在“臣民”这一地位范围内主张,另一方面,只要依据法律即可加以剥夺和限制。 ?依据31条,天皇可以以战争或事变为由,取消臣民享有的自由权利。

日本违宪审查基准体系

日本违宪审查基准体系 违宪的审查标准时危险审查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外实务界和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将违宪审查基准体系化的尝试也一直在持续着。 一、为什么需要违宪审查标准 何为违宪的审查标准,存在着一定的歧见。有的学者认为当法律或命令受指责违宪或者违法时,法令规定内容成为审查的对象,而法令的上位规范则成为永以审查这一对象的标准,也陈伟审查基准。但是跟多的学者认为认为审查基准是指审查的宽严程度,即是指违宪审查主题审查某案件是否违宪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达到何种程度就可以判定其违宪。但怎样才算是严格的或者宽松的审查强度,其判定就不得不与审查方向纠缠不清,故有学者认为,审查基准就是在审查法律是否满足合宪性判断之标准,因而形成了“违宪审查基准体系”。 一般认为违宪审查基准问题的明确提出始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它提出了“双重标准论”。该理论的提出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复制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日本影响巨甚。 二、日本的违宪审查制度确立的历史 同本的违宪审查制度是基于1946年制定的《卜{本国宪法》建澎起来的。在宪法中确立的违宪审查制度,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所具有的美国式的民主宪政观念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波斯坦会议后,由,麦克阿瑟给盟军总部下达了命令,要求根据麦克阿瑟三原则起草宪法草案。根据麦克阿瑟的命令,由盟军总部成立的新的宪法草案起草委员会于1946年2月12日完成了修宪草案的工作。1946年2月12同,麦克阿瑟草案出炉了,其中第73条舰定:最高院是终审法院,关于法律、命令、规则、官厅的行为是否合宪问题,最高法院在第3章第2项或者其他所有的与之相关联的场合下,具有终审权;除此之外的其他场合下,对法律、命令、规则官厅行为是否违宪,国会享有对最高法院判决的再审权;对最高法院的判决进行再审时,只有国会议员的三分之二赞成时,方可推翻之。国会来制定对最高法院判决再审的程序规则。这个草案在某种程度上继受了美国型的司法审查制度。但是仅限于“基于宪法第3章第2部分或与之有关的场合’’。这里的宪法第3章是“人民权利义务”部分。也就是说有关市民的各项自由,也既是所谓的人权问题的违宪审查是绝对无条件的。①除此之外的其他领域,假设最高法院作出了违宪判决,也设置了对其效力接触的制度.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对别的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说,现行日本宪法及其规定的违宪审查制度实际上是美国人一手包办搞出来的,有着明显的美国式的违宪审查制的烙印。 三、日本违宪审查的依据 (一)法理依据 在战后日本宪法制定之后,就引入了美国式违宪审查制度,其在理论上是由以下三个依据所支持. 1、宪法的最高法规性的观念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规,所有下位阶的法规及国家行为若违反宪法,不具有法律效力.现代法治国家为维护宪法规范的至上性,在宪法制定中对违宪审查做出了规定。如日本宪法第98条规定:本宪法为国家最高法规,凡与本宪法条款相违反的法律、命令诏敕以及有关国务的其他行为的全部或一部分,一律无效。并于第九十九条规定以天皇为首的所有公务员皆负有尊重拥护宪法的义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