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水处理问题研究

自动化水处理问题研究

自动化水处理问题研究
自动化水处理问题研究

自动化水处理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也从开始的追求温饱的生活向生活品质的提高转变,对生活的标准也相应提高了。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这样,面对城市化的进程加深,对水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从相关的处理设施进行问题分析,从而为水的自动化处理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自动化水处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p41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处理自动化的必要性

人们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水的,离开了水人们的日常活动将会终止,人们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或者说人类世界将不复存在。当然,一个水厂所供应水的质量的好坏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影响相关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另外还会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虽然对水处理的方法较多,新兴臭氧消毒法广泛应用于对水的处理,但是这种方法的成本较高,影响水厂的经济效益,因此还有很大一部分采用加氯的处理模式。我们都知道不当的使用这种方法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伤害。那么我们如何在水处理过程中适当采用相关的自动化控制程序就显得相当必要,这样不仅可以消除人工进行处理时加处理剂量的不当,还可以进行有效

浅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摘要: 配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具有实时性好、自动化水平高、 管理功能强之特点,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改善对用户的服务,具有显著的经济优越性和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因此开发出技术先进、功能实用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大家共同的目标。本文主要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探讨,并提出配网自动化实施中的注意问题等,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实施问题;分析探讨 abstract: for the favorable real-time, high automation level and high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he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an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power quality, the users service. due to the significant economical superiority and social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t is the common goal for us to develop a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with advanced technique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this paper makes an explor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cautions of it,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issues;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p41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doc资料

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

目录 目录 (2) 5.污水处理自动化管理与监控 (3) 5.1水处理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 (4) 5.2水处理自动化产品的需求 (8) 5.3水处理自动化产品趋势 (9)

5.污水处理自动化管理与监控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2832座,处理能力1.25亿立方米/日,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210%和108%。但与此同时仍然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网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此,国家正加快编制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将突出配套管网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及老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重点。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系统的需求、设计、结构以及系统的控制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建设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用户通常关注以下需求: 智能、综合的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是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管理单位提供服务的。在保证污水厂生产的稳定和高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的同时,还应提高污水厂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应该在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将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理念融入到自控系统设计当中,采用“集中控制,分散管理”的方式,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为目的,实现“五遥”功能,即遥信、遥测、遥控、遥调、遥视,从而来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建设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污水处理厂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节省现场操作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方便生产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保证污水处理厂长期安全无故障运行。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方案.

天水工业园区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 技 术 方 案 北京华联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4年9月29

天水工业园区污水厂自控系统方案及相关技术说明一、系统概述: 天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由PLC站与监控操作站控制管理系统组成的自控系统和仪表检测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前者遵循“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资源共享”的原则;后者遵循“工艺必需、先进实用、维护简便”的原则。 为了满足武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现上述要求,必须保证控制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才能保证本厂设备的安全、正常、可靠运行。 本方案本着质量可靠、技术先进、性价比高的原则,结合我公司在实施其它类似项目中的设计、实施和组织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和系统的扩展,采用分层分布式控制技术,发挥智能控制单元的优势,降低并分散系统的故障率,保证系统较高的可靠性、经济性和扩展性,从而实现对各现场控制设备的操作、控制、监视和数据通讯。 1.1 系统基本要求 工控通讯网络为光纤冗余环型工业以太网,通讯波特率≥100Mbps,系统自适应恢复时间<300ms,通讯距离(无中继器)≥1Km,网络介质要求使用可直埋的光缆, 在出现故障时, 可在线增加或删除任意一个节点, 都不会影响到其他设备的运行和通讯。本系统采用先进的监控操作站控制系统,即系统采用全开放式、关系型、面向对象系统结构,支持不同计算厂家的硬件在同一网络中运行,并支持实时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 主要用于污水厂的生产控制、运行操作、监视管理。控制系统不仅有可靠的硬件设备,还应有功能强大,运行可靠,界面友好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软件和控制软件。 1.2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控制系统在严格的工业环境下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系统组件的设计符合真正的工业等级,满足国内、国际的安全标准。并且易配置、易接线、易维护、

国内水处理自动控制主要状况

国内水处理自动控制主要状况 辛儒斌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介绍了水处理自控系统的应用现状,包括系统网络结构、系统结构与配置以及系统控制模式,并分析了水处理自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自控系统未来发展的主向。 关键词:水处理;自动控制 1水处理自控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远远落后于日益发展的国民经济水平和社会需要。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污水仍然未经处理便排入江河。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逐步增强对水污染的整治力度,但对于如此大比重的未处理污水,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整治力度仍是杯水车薪。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处理能力和效率的提高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等技术与水处理工艺、技术相结合,使水处理自控系统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当前我国水处理自控系统方案介绍如下。 1.1系统网络结构[1] 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简明、高效、开放的网络体系结构,采用三层通讯结构: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管理层网络采用Ethernet网络;控制层网络采用总线网络;设备层可选择多种网络:串行总线、Ethernet、Profibus-DP等,设备层通讯网络用于实现现场设备(开关﹑仪表和人机界面等) 与PLC之间的通信; 控制层采用总线网络,主要负责各个控制器与IO模块的通讯,不同厂家的PLC 有不同的网络协议,例如西门子、和利时应用Profibus- DP总线协议、AB应用

DeviceNET、施耐德应用S908和MB+总线协议等; 上层的Ethernet网络实现PLC与PLC、PLC与上位机以及与第三方Ethernet设备的数据通信,整个通讯形成了具有优异通信功能的三层网络。 1.2系统结构与配置 根据水处理工艺的控制要求,水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分为三级管理,包括生产管理级(中央控制室)、现场控制级(PLC控制站)及就地控制级。现场各种数据通过PLC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主干通讯网络工业以太网传送到中央控制室的监控计算机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传输介质为光纤,通讯速率为100Mbps。同样,中央控制室监控计算机的控制命令也通过上述网络通道传送到PLC,实施对各单元的分散控制。 1.3系统控制模式 水处理控制系统采用控制室集中监控方式,中央集中监控系统安装于综合办公楼内,用于实现全站的集中控制和管理。监控管理计算机通过工业控制网络与PLC控制系统等现场级电控设备、仪表进行数据通讯。全厂的水流量、pH、浊度、余氯、溶解氧等参数及设备的运行状况通过PLC进行数据处理,同时与上位操作员站工控机进行数据交换,上位机监控画面上即可显示整个水厂各主要工艺工段的设备运行状态及水质状况,操作人员根据这些状态参数,监控水处理状况。控制系统设计为就地手动控制、远程手动控制、远程自动控制三种控制方式。三种方式的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就地手动、远程手动、远程自动。 ⑴就地手动模式 设备的现场控制箱或MCC控制柜上的“就地/远程”开关选择“就地”方式时,通过现场控制箱或MCC控制柜上的按钮实现对设备的启停、开关操作。设备的急停按钮或其他保护和安全联锁装置(如过载保护、温度及液位保护等)全部是硬线连接至电气控制回路,不受方式选择开关的限制。现场控制箱(柜)开关在“手动”位置时,设备为离线方式,PLC不能对设备进行任何控制。就地手动模式运行方式是设备控制层的最高优先级。 ⑵远程手动模式

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 1.名词解释 1)配电系统:配电区域内的配电线及配电设施的总称。它由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及二次变电站以下各级线路、发电厂直配线路和进户线及用电设备组成。 2)配电系统自动化:(DSA)“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等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3)SCADA:(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4)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5)FA(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馈线数据检测和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测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及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分合闸操作;在线路故障时,能自动的记录故障信息、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未故障区段的供电。 6)DMS(配电管理系统):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对配电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并对其设备、图纸和日常工作实现离线、在线管理,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故障自动分段、故障快速处理。包括配电网SCADA、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LM)和一些配电网分析软件(DPAS),如网络拓扑、潮流、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报、投诉电话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7)LM(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负荷管理提供控制用户负荷,以及帮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策略和计划的能力。其中削峰和降压减载为其主要的两个功能。 8)DPAS(配电网分析软件):配电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为配电网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主要包括:潮流计算、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拓扑分析、电流/阻抗计算及无功电压优化等。 9)AM/FM/GIS(配电图资系统):是自动绘图AM(Automatic Mapping)、设备管理FM(Facilities Managem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总称,也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基础。 10)DSM(需方用电管理):实际上是电力的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和供需双方的费用支出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负荷监控、管理和远方抄表、计费自动化两方面。 11)FTU: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 是一种集测量、保护、监控为一体的综合型自动监控装置 12)TTU(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upervisory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对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他的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 13)RTU:Remote Terminal Unit 微机远方终端/变电站远方终端。 2.问答题 (3)我国配电网有哪些主要特点? 1>城市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深入城市中心地区和居民密集点,负载相对集中,发展速度快,因此在规划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2》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高。 3》配电网的设计标准较高,在安全与经济合理平衡下,要求供电有较高的可靠性。 4》配电网的接线较复杂,要保证调度上的灵活性、运行上的供电连续性和经济性。 5》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水平提高,对供电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6》对配电设施要求较高。因为城市配电网的线路和变电站要考虑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安全可靠、维护量小及城市景观等诸多因素。 2>农村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供电线路长,分布面积广,负载小而分散;用电季节性强,设备利用率低。 2》发展速度快,存在建设无规划,布局不合理,施工无设计,设备质量差等先天不足。 3》农电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不理想。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趋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趋势 摘要: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水的 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确保自来水企业能够更好的做好各项生产和服务工作,则 需要加快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有效提高自来水厂生产运行自动化的水平。人力资源 成本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必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生产部门,电气自动 化设备将代替更多的人来完成生产任务。基于此,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处 理中的应用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处理;应用趋势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所以自动化领域 也在不断的延伸。为了可以实现更好的水资源可用性和可再生性以及为人们的生 产生活提供更好的水资源保障,把自动化技术投入到水处理行业中,能够发挥其 控制与监测性作用。所谓的水处理指的是以物理和化学以及生物等手段,对水质 进行治理以及为了满足特定环境及回用的用途。 1 电气自动化技术涵义 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较丰富的涉及面,因而其应用实践范畴必然极其广泛, 涉及较多学科领域知识,例如涵盖了电子技术、电力工程、电工电子技术、控制 理论与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等知识内容。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便涉足了 电气自动化领域令其在工业生产企业逐步开始了实践发展。我国虽经历了对电气 自动化技术几次较大规模的更新调整,然而由于其涵盖较宽的专业面、较广泛的 适用性,因此直至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仍旧具有较强的提升态势,实现了生机勃 勃的发展。依据我国教育部统筹安排,电气自动化技术从属于电气信息工科类, 并赋予了其新的称谓,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现代工业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安排,从属于工科电气信息类,新名称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当前我国现代工业在各生产服务领域均实现了电气自动化的广泛实践应用并创设 了良好、优质的实践效果。 2 水处理行业自动化技术现状 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正在水处理行业中已经运用多年,其水平和应用范围都有 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为提高水的可再生性以及可用性,将自动化技术投入到水 处理行业中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另外,水处理技术主要表现在对净水的处理和污 水的处理,其中污水的处理又可以分为工业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根据相关 的资料显示,全球的总共水量有6095亿m3,地下水源共水量为1117亿m3,占 总水量的18.3%。现场设备自动化功能的运用可以整体提高全厂设备综合自动化,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保证生产的处理,还要减少劳动的强度,以此来方 便水处理行业的管理和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达到减少节能消耗的目的。然而,基于我国现在水处理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对自动化的程度要求也明显 提高。所以,污水处理系统在近几年设备设施的改革创新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尤其是在全自动逻辑控制和在线工艺状态显示以及参数记录等上面都有了极大的 技术进步。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污水处理系统能够长期的运转,对污水系统的自 动化技术要保证实施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来保障能够无故障的安全运行。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趋势 3.1 水处理生产应用 城市生产发展中自来水厂属于一类服务性重要基础设施,其生产水平、处理 质量奖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与社会各方各面。目前臭氧消毒虽然已

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

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 Date: 2009-9-25 系统概述: 污水处理主要分为生活污水处理、试验污水处理两部分,控制系统的控制水平和控制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连续性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性,所以必须选择好的控制产品,且有好的服务的品牌控制产品是此次控制系统选型的标准。 由于污水的成分比较复杂和特殊,如何按照污水处理工艺要求精确的完成任务,并实时监控各个电气设备、传感器、在线分析仪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是本项目的重点。在中央控制室,设有管理系统,完成污水处理设备的监控、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报警应急预案、广播报警等功能。 系统组成: 系统管理计算机:工控机IPC-610 1台 系统管理软件:WEBACCESS 1套 控制系统:ADAM5510EKW/TP 2套 网络交换机:EKI2525 1套 模拟屏控制系统:ADAM5000E 1套 功能介绍: ADAM5510EKW/TP 控制器编程平台为MULTIPROG软件,符合IEC6113-3编程标准。在生活污水系统和试验污水处理系统各配置一套ADAM5510EKW/TP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各自完成符合控制要求的功能。 现场监测:

监测各个传感器(如PH计、液位、物位)、在线分析仪表、电气运行状态、电机运行时间等参数 自动控制: 控制方式分为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其中,远程控制又分为远程手动控制和远程自动控制两部分。 为了方便现场污水设备的检修和调试,操作人员不必到现场,即可对设备进行手动操作和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如电量变送器、反馈信号等辅助手段)。自动控制主要按照工艺控制要求,实现各电气设备、传感器、机械设备等配合按控制程序自动运行。 ADAM5510EKW/TP通过EKI2525交换机与中央控制室计算机WEBACCESS软件以以太网方式通讯,通讯协议MODBUS TCP,为以WEBACCESS软件为核心的管理系统提供数据。 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以WEBACCESS软件为核心开发而成,主要功能如下: 1、工艺流程界面:将污水工艺流程动态再现,将操作人员熟悉的工艺显示在计算机上,大大缩短操作人员对管理系统的熟练操作时间和系统培训时间。 2、数据显示 由控制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测,汇总到管理系统,由管理系统直观的显示各实时数据和电气设备状态信息,并完成数据分析(如趋势曲线)、数据存储。 3、报警应急预案 管理系统汇总所有电气设备故障信息、传感器故障信息、在线分析仪表故障信息、控制系统故障信息、系统通讯故障信息等相关报警信息,并对故障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故障发生,判断故障级别,同时对应发生的故障,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程序和措施,并发布报警,目的是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模拟屏系统

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

目录 目录 (1) 5.污水处理自动化管理与监控 (2) 5.1水处理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 (2) 5.2水处理自动化产品的需求 (6) 5.3水处理自动化产品趋势 (7)

5.污水处理自动化管理与监控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2832座,处理能力1.25亿立方米/日,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210%和108%。但与此同时仍然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网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此,国家正加快编制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将突出配套管网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及老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重点。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系统的需求、设计、结构以及系统的控制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建设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用户通常关注以下需求: 智能、综合的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是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管理单位提供服务的。在保证污水厂生产的稳定和高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的同时,还应提高污水厂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应该在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将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理念融入到自控系统设计当中,采用“集中控制,分散管理”的方式,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为目的,实现“五遥”功能,即遥信、遥测、遥控、遥调、遥视,从而来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建设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污水处理厂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节省现场操作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方便生产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保证污水处理厂长期安全无故障运行。 污水处理综合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技术上先进合理■成本上经济实惠■管理上方便快捷■使用上安全可靠 5.1水处理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 水处理综合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构成:

污水处理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污水处理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信息来源:自动化网https://www.doczj.com/doc/4f12604719.html, 在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污水处理对于自动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质量控制,使产品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为保证水厂高效稳定运行,污水处理对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要求PLC支持多种冗余方式,能够更好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水厂、污水厂的运行效率,为更严格的水质达标提供保证。 城市污水处理的特点 城市污水处理就是利用各种设施设备和工艺技术,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从水中分离去除,使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用的物质,水则得到净化,并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生产工艺流程是比较庞杂的。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是以物料平衡调度为主的连续性较强的慢处理过程。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阀门、泵、风机及刮泥机等机械设备,它们常常根据一定的程序、时间和逻辑关系定时开、停。主要控制对象为:栅格、总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沉淀池、加氯间、污泥处理装置、发电机房等。 因此,基于现场设备自动化功能的全厂综合自动化的主要目标重点不仅仅是保证生产处理质量,而更现实的是减轻劳动强度、方便生产管理、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节能降耗、减员增效。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无不例外均配置了自动化技术水平愈来愈高的全厂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显著效果就是其运营人员数量的大幅度减少,节省成本。 据了解,污水处理厂建设自控系统,成本一般占设备的10%,包括控制仪表、流量计这些等等都在内。原来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控制是粗的控制,有了自控系统之后能够做到精确控制,避免很多失误,并且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自动化产品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现代污水处理厂规模越来越大,所以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具有全自动逻辑控制、在线工艺状态显示及参数记录、运行

配电网自动化试题及答案

配电网自动化试题及答 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配电网按照电压等级分为:_______配电网,_______配电网,_______配电网。 2. 我国中压架空馈线的常见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配电网的设计原则_____ __设计,__ ______运行。 4. 架空馈线终端单元FTU安装在户外,能经受恶劣环境,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设备的制造难度加大, ______和造价的矛盾非常突出。 5. 馈线自动化系统中,和配电变压器配合的二次设备为________,一般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6. 智能测控装置(IED)交流采样通道中,多路开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因A/D转换需要时间,将_________保持一段时间。采样保持器工作时,每一次采样保持分为跟踪和保持两个阶段。 7.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调度主站进行遥控操作时,操作和监护人员具备遥控权限 后,才能进行遥控操作,遥控过程分为,发送________和__________,在没有发送动令之前可以发送遥控_________命令。 8.常见的基带信号的编码波形有单极性________码、单极性________码、双极性 _________码、双极性________码、差_______码等。 9. 反馈重传差错控制,收端收到信息后,收端收到信息后,进行_________、并 将_______结果反送到发方,发方收到收方_______接收的报文后,这一次信息发送结束,否则,重新发送报文,直到接收到收方_________的报文。 10. RS232C为______异步通信接口,同步方式为________同步法,适用于_______ 通信。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配电调度主站系统的典型的局域网络结构为__________。

浅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浅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发表时间:2017-09-21T10:33:02.2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作者:吕行 [导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上涨,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的核心问题,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给电力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持。 (河北省东光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061600)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上涨,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的核心问题,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给电力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持。各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电力转型,配电网的自动化就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本文主要就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人们在安全用电的同时,更关注电力供应的质量,要想保证电力稳定安全供应,则需要通过良好的技术配合,实现稳定供电、安全用电。配电网自动化是整个电网运行中的关键技术,是对配电网上设备实施远程监控的一类集成管理系统,这类技术主要依靠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实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及生产,是全新的电力应用技术。 一、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研究基应用意义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配电网的建设、投资相对滞后于主网,自动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供电可靠性成为了配电网的“软肋”。世界各国都有这个问题,在我国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排除电力供应短缺因素,占我国停电时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停电事故与大部分的电力损耗都发生在配电网环节。配网自动化(DADistribution Automation)是以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为核心,多种通讯方式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变电站、开闭站、配电子站、终端、一次网架的实时、集中监视控制与各种信息的综合利用,起到了对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支持作用。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可有效的实现配电网供电能力、可靠性、质量、经济运行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同时一个高效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也为智能电网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开展建设智能电网工作的的同时,配网自动化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即“基于现有网络框架与设备基础,建设具备对配电网实时监控、信息交互、支持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与控制功能,能够与主网、用户进行良好开放的互动、适应坚强智能配电网建设与发展的新型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要求。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新形势下,配网自动化新的建设目标、发展理念、实现模式得以提出、探索、实践。 二、配电网自动化原理 配电网实现自动化,是现代电网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想实现全面自动化,则需要在线路、用户、变电站配电、管理自动化四个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动格式,保证电网功能的有效发挥。电网线路自动化有着强大的功能,能够快速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分析,最终能够快速对故障进行精准定位,找到故障区域,通过系统自动处理,确保恢复供电,这是一种无功补偿自动投切控制的功能。通过科学有效的线路自动化,能够有效减少维护投入,使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节省费用、保证质量。用户自动化能够建立起精准的用户数据库,对用户进行精确管理,通过对用户的分类,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解放人工劳动。变电站自动化与计算机相结合,主要通过良好的控制和信息处理,实现全网网络操作,实现全网、全天对电站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电站数字化和集成化建设,全面提高了电站运行效率,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管理自动化是针对电网运行而言的全域概念,通过与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联网,确保网络自动化管理模式的实现,通过集中和分层两种管理方式,全面实现了对信息的采集,建立起良好的管理系统,实现配电资源与用户的直接对接,为了保证精细化管理,还可以通过分层式管理模式,做好自动化管理控制,确保配电网络多级主站控制,推动电力系统网络化建设发展。 三、配电网自动化应用需求 1、配电自动化主站功能需求 第一,配电SCADA功能。(1)数据采集。应能采集配电线路上所有开关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跌落保险的通断信息;应能对配电线路上所有开关设备(不含刀闸)进行远方操作;应能采集各分支线路、各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电流量,能采集各关键节点电压量。上述以外的各信息采集同主网自动化数据采集要求。(2)馈线故障处理。能够对配电线路故障点进行快速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能够自适应线路运行方式的变化。(3)其他功能:如数据处理、数据记录、操作与控制、智能告警分析、网络拓扑着色等同主网自动化相关功能要求。第二,配电网分析应用功能。(1)负荷转供。能够将受影响的负荷安全转至新电源点,提供包括转供路径、转供容量在内的负荷转供操作方案。(2)网络重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通过开关操作等方法改变配电线路运行方式,消除支路过载和电压越限,平衡馈线负荷,降低线损。(3)负荷预测。能够综合考虑历史、气象、节假日及特殊事件 等信息对6-20kV母线、区域配电网负荷进行预测,并给出指导性数据。(4)其他功能:如拓扑分析、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和解合环分:析等同主网自动化相关功能要求。 2、配电自动化终端功能需求。 第一,馈线终端。应实现馈线段的模拟、开关量的采样,远传和接收远方控制命令。第二,配变终端。应实现配电变压器的模拟量、开关量监视。第三,站所终端。安装在开闭所、配电所以及环网柜等设备内,应实现这些设备的模拟量、开关量采集及控制。 3、配电自动化通信功能需求 各馈电线路上所有自动化终端所采集的信息,应先汇集到馈电线路母线所在厂站,再经各厂站至调度的通信路由传送到配电自动化主站。对于联络线,应确定合理的线路分界点。 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提高了设备健康运行水平 配电网在实现自动化的改造过程中更新了设备,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电网的稳定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检修,配电网自动化会更加适合未来经济的发展。 2、提高了线路安全性 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增加了视频监控功能,实现了同时遥控和监控开关状态的功能,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出现的区域和问题,遥控可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为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奠定了基础,保证了线路的安全性。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XXXX污水处理厂工程 PLC系统技术规范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XXXXXXXXXXXXXX 目录 附件一技术规范 1 1 总则 1 2 工程概况 1 3 技术要求 1 3.1 工程描述 1 3.2 总则 4 3.3 硬件要求 5 3.4 软件要求 8 3.5 人机接口 9 3.6 数据采集系统 10 附件2 供货范围 13 附件三技术资料的交付进度 14 附件四设备的交付进度 18 附件一技术规范 1 总则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XXXX污水处理工程PLC系统的技术条件,本技术条件只规定了所供设备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所有的材料及零部件(或元器件)应符合有

关规范要求,且应是新的和优质的。本工程所采用的控制系统应为经过在本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实例的,代表当今技术的优质设备,应具有最大的可利用率、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供货范围: 投标方供货范围应包括控制、监视和测试所必须的全套硬件设备、全套软件、调试及各项服务直至系统验收;所有计算机监控系统机柜内部的供电及信号电缆、设备布置等应属投标方的供货和设计、安装、调试范围。投标方应采用标准化的元器件和标准化的设备组件,以适合XXXX污水处理工程使用更换的需要。 资料提供: 投标方提供的所有文件、工程图纸及相互通讯,均应使用中文。不论在合同谈判还是签约后的工程建设期间,中文应是主要工作语言。 控制系统总接地应直接接到XXXX污水处理工程电气接地网上。 现场装置应能由运行人员在控制室内通过上位机就能进行启/停、正常运行的监视和调整以及事故工况的处理。当系统通讯故障或操作员站故障时,运行人员应能够通过所设置的硬件手动操作设备进行操作,以确保装置安全停机。 2 工程概况 (略) 3 技术要求 3.1 工程描述 3.1.1 自动化水平和控制室布置 3.1.1.1 自动化水平 本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经过在本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实例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应设计成具有完善的数据采集、PID回路控制、顺序控制及联锁保护等功能的系统。 在控制室内对污水处理工程系统的监视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 在就地运行人员少量干预配合下,实现系统启/停 -- 实现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和调整

水处理设备之设备应该如何选择

水处理设备采用标准水处理设备的采用要秉着以保障大家用水安全的标准,因而在对污水处理工艺开展采用时要做好以下内容: (1)不管是采用其它技术应用、工艺,污水处理后其水质必须达到**规定的生话饮用水标准。 (2)技术应用安全系统可靠性标准。现阶段,尽管在我国关于污水处理的技术应用和机器设备有很各种,可是要从诸多的技术应用理论和机器设备中采用技术应用较为先进及安全系统可靠性最高的机器设备。 (3)机器设备运行花费最低 标准。对于在我国偏远、经济欠发 达地区,如果水处理设备运行花费 过高,超出了当地人民的经济承担 工作能力,即使是污水处理建设建 设工程完工,也会因为高昂的机器设备运行花费当地人民承担不起而失去建设的意义。所以在水处理设备建设工程时一定要考虑到机器设备运行花费问题。 (4)易管理标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机器设备技术应用管理人员相对短缺的问题,在设备管理和维护方面要求尽量做好简单、易管理。如果机器设备的管理技术要求的过于高,超出了机器设备技术应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范畴,则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将得不到保障。

电絮凝技术应用 (1)电絮凝技术应用及其原理电絮凝技术应用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初被提出的,经过近一个时代的实践探究才真正意义上将此项技术应用到水处理设备。此项技术应用的显著特点是使用电能将含在水中的重金属、固态悬浮物、乳化有机物及其他有害物质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其分离出去。电絮凝污水处理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给水处理设备中的多块厚钢板加直流电,使其厚钢板与厚钢板之间产生电场,将待处理的水流入厚钢板的缝隙,通电厚钢板会因电离作用消耗一部分进入水中,同一时间电场中的离子和非离子污染物受电场效用与消耗到水中的厚钢板发生反应,使电场中的离子和非离子污染物形成固态沉淀颗粒,进而通过沉淀分离的方式完成污水处理。 (2)电絮凝污水处理的生产工艺将待处理的水流入均化池,均化池的主要效用是用来均衡水泵水量和电絮凝反应器中水的流量之差,此外在均化池中设有水位传感器,主要是用来控制反应器泵和水泵。进而通过反应器泵将均化池中的水抽入反应器中,反应器中设有厚钢板,通电后厚钢板与电离出的离子发生反应,达到解决目的。此外,在反应器中的空腔内都有一个气动阀和气动双隔膜泵,它们的效用分别是除去铁垢和除去反应器中沉淀的固体杂质。然后再将反应器中解决后的水抽到除沫池,除去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以及让水中杂质的发生二次沉淀。最后再将除沫池中的水流到沉淀池,再度让固体颗粒沉淀,并通过污泥除去机器设备将固体颗粒等杂质除去,清水则进入砂滤器,通过砂滤器对水开展回洗,完成整个生产工艺。 复合式多介质过滤法方案 (1)复合式多介质过滤法及其工作原理复合式多介质是一种物理污水处理法,整个生产工艺不需要添加其它化学药剂,机器设备机组集成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耗能低,安全稳定性较高,水处理设备系统更换后的介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直接填埋。同一时间由

水处理控制系统完整解决方案

水处理控制系统完整解决方案 中国系统集成在线——众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从给水处理角度考虑,这些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城市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 主要工艺流程 混凝反应处理 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即: 原水 + 水处理剂→混合→反应→矾花水 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等。汕头市使用的是碱式氯化铝。根据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知,投入药剂后水中存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它与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应: Al3+ + 3H2O ←→ Al(OH)3 + 3H+ 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胶粒及微小悬浮物脱稳、相互聚结,再被吸附架桥,从而形成较大的絮粒,以利于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 混合过程要求在加药后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过水力、机械的剧烈搅拌,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散于水中。 经混凝反应处理过的水通过道管流入沉淀池,进入净水第二阶段。 沉淀处理 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过滤处理 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除去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过程。 滤后消毒处理 水经过滤后,浊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亦使残留细菌、病毒等失去浑浊物保护或依附,为滤后消毒创造良好条件。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灭,只要求消灭致病微生物。虽然水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可以除去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但消毒则起了保证饮用达到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作用,同时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细菌繁殖且预防污染。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3之间。主要是通过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在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经供水泵房提升达到一定的水压,在通过输、配水管网送给千家万户。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处理工业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处理工业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7-11T15:10:59.2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8期作者:李清文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处理工业中的应用。 深圳市文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13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所以自动化领域也在不断的延伸。为了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可用性和可再生性以及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水资源保障,把自动化技术投入到水处理工业中,能够发挥其控制与监测性作用。所谓的水处理指的是以物理和化学以及生物等手段,对水质进行治理以及为了满足特定环境及回用的用途。本文主要介绍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处理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水处理;应用 引言 为了实现水的可用性和可再生性,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水资源保障,水处理工业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加强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实现水处理企业自动化生产运行,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一、我国的水处理行业的基本现状 水处理主要包括净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而污水处理又分为工业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2014年全国总供水量6095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21亿m3,占总供水量的80.8%;地下水源供水量1117亿m3,占总供水量的18.3%;其他水源供水量57亿m3,占总供水量的0.9%。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企业数量为1495家,资产总计8717.1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713.53亿元,利润总额达151.22亿元。自来水生产与供应行业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自来水的安全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自来水安全事故。同时随着水源地水质下降、自来水厂处理工艺落后,二次供水设施存在设备老化、不能定期清洗,自来水被污染的几率大大增加。201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716.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10.3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94.6万吨,氨氮排放量238.5万吨。全国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共4436座,总设计处理能力1.71亿m3/日,平均日处理水量1.35亿m3。 二、水处理的具体流程 在水的处理过程中,第一道工序就是除去水中的大量杂质和有害物质,水中存在的悬浮物、胶体以及细菌等危害人类健康的有害成分都是需要清除、净化的对象。取得水源后按照实际的生产需要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根据工艺参数等条件科学地进行混凝剂的配制。在向水中加入混凝剂的同时还要通入氯气,利用氯气的消毒杀菌作用对水中的微生物、细菌进行消杀。在药剂的作用下,水中杂质形成颗粒状的凝体,这个过程称之为混凝。在这一过程中,三氯化铝、硫酸铝等水处理药剂被大量使用。之所以使用含铝药剂,主要是因为铝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促进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的聚集。实际使用过程中,水处理药剂溶解在水中后,析出大量铝粒子,在其作用下,许多常态下难以沉淀的杂质颗粒等形成絮粒状,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沉淀,再将这部分沉淀与水主体分离,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主要使用沉淀池进行这一过程。水加入药剂后先导入沉淀池,进行沉淀,达到处理效果后再导入下一工序。随着生产时限的增长,沉淀池中沉淀的污物越来越多,必须使用石英砂等具有孔隙的颗粒物将它们排除过滤,并利用滤料层的粘附性拦截水中的悬浮颗粒。在这一过程中,水中的细小杂质、细菌、有机物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净化处理。但由于石英砂吸附的杂质不能自动消除,必须定期清洗,才能保证过滤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处理工业中的应用 1、无线网络的应用 无线网络的运用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其中两个数据网络都是在近距离的连接运用红外线技术和射频技术。然而,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有相似的地方,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就是无线网络可以扔掉数据线的链接,而有线网络则必须依赖网线。所以,在水处理工业中,广泛的利用无线网络实现对水质等参数的无线远程监测是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工业中最主要的应用措施。并且,无线网络的功率消耗低,分布方式和组织特点都比有线网络更加广泛和方便,所以采用远程无线通信和3G等远程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远程监控。此外,远程监测可以通过测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常数,来检查其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远程监控还能了解以及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确定水处理系统的整体布局和结构是否都正常或者有异常的地方,如果有异常的地方能够尽早的发现故障原因和水处理系统存在的详细问题,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维护。 2、工业以太网的应用 在工业控制的领域中运用以太网可以有效的保证在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所以在水处理工业中,运用工业以太网是非常频繁的。这种的应用方法,所展现的通信速率提供比现场总线更快,并且实现了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的无缝连接,形成了水处理工业企业级管控一体化的全开放网络。另外,以太网的网络的接入方式也是相当方便,主要是以工业控制网络和企业信息网络进行无缝连接并且积极引入,将可以控制系统的设备仪器提供可以后续发展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工业中的应用中,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对工业以太网的操作不是很熟悉,以至于水处理工业都需要进行研究投入。针对这一点,其实水处理公司无需要担心,这种技术的操作非常快捷和简单,以至于所有的现场总线技术都没有办法可以比较,并且它的智能技术已经发展为更高能的网络通信技术同时还拥有更高的宽带性能。另外,它的通信协议有更高的灵活性,这些要求以太网都能很好的满足,进而更好的运用在水处理工业中。 3、PLC与DCS技术的融合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PLC和DCS两者互相靠拢,功能越来越接近,水处理工业中采用的PLC已经普遍具备了相当强大的模拟量处理能力。这种技术上的融合,既发挥了PLC逻辑控制响应速度快的优势,又吸收了DCS善于进行复杂计算的优势。针对水处理系统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多变量、非线性、时变性、随机性,实现了数据的快速采集与处理,以及各种复杂控制策略的应用。在控制出水指标、抑制外部环境干扰对处理过程的影响中,发挥了较高的功效。 结束语 近年来,社会对水资源净化、回收、利用的需求和增长是稳定的,尤其是随着产业升级、环保升级、节能升级、消费升级、生活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