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附答案)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附答案)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附答案)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单选题(附答案)

考研已进入最后两个月的冲刺阶段,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备考冲刺,特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选题及答案”以供学员参考使用。祝各位考生复习顺利!

?考研政治出题动向预测

?考研英语写作常用100句精选

?近十考研数学考查题型分析

?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多选题(附答案)

?

?单项选择题

?

1.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

最新通用版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 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问题及要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问题及要点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6-1848) 问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一、时代背景 二、思想背景 (1)、时代背景(实践条件)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蓬发展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背景(理论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德国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 2.马克思主义的英国理论来源:英国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的法国理论来源:法国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利叶等人的思想的影响 问题2: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哲学史意义?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问题3:名词解释物质利益难题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问题4:简答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 参见:教材22页到23页 问题6: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在莱茵报时期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 回答: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对国家、法和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的发展上。在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期间,恩格斯在思想趋向上和马克思一致,同

主义立场,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展开了尖锐的、无情的批判,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在哲学上,当时恩格斯虽然还把世界历史看作是精神的辩证发展,但他坚持哲学和行动、主体和客观力量的结合,强调实践上的批判是必要的。 在这一阶段,恩格斯也和马克思一样,还处在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源问题上,看到了“工业国”所必然引起的矛盾,看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冲突,但还没有进一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也还没有指明这种革命的性质。在物质利益和思想原则的关系问题上,看到了在英国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动的支配作用,但还没有得出物质利益决定思想原则是普遍规律的结论。 而且,1843-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表明他们已实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具体来说,有(1)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揭示“市民社会”对国家和法的决定作用(2)马克思批判鲍威尔,揭示“人类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区别,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3)马克思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针对“原本”的批判,揭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4)恩格斯在深入工人和研究经济学中,完成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问题7:论述异化劳动的含义及其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如下: 1、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及其规定。在《手稿》中,马克思把哲学的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同资本家尖锐对立这一经济事实,看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深刻矛盾;进而又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由此出发,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首先,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其次,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还指出,劳动的对象化不等于异化,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表现为异化,从而把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异化是现实的、客观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四个规定就是对现实劳动异化的概括。 马克思还认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因为正是自我异化的发展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创造了条件;而自我异化的扬弃、人的本质的复归是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因而异化和异化的扬弃是一种客观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劳动对象化、异化和扬弃异化的历史。 2、异化劳动理论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异化劳动是《手稿》的核心概念。异化劳动理论是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取得了对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首先,由于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因而也就很自然地把生产劳动看作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他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而这两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劳动。其次,由于《手稿》把生产劳动看作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因而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费尔巴哈哲学的直观性;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的缺陷。第三、《手稿》在阐发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还提出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的思想。第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贯穿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总的来说,马克思首先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说:从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马克思还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批判地研究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他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杨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3、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首先,就其实际思想内容来说,虽然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费尔巴哈而向唯物史观接近,但是作为说明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却还没有摆脱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人本主义模式。其次,就其与旧哲学的关系来看,马克思对自己的哲学思想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区别是明确的,对费尔巴哈也有所批评和保留,但还没有从哲学体系上同费尔巴哈区别开采,因而对费尔巴哈哲学作了过高的评价、直到1844年8月还认为费尔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单选题与答案

试题单选: 8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辩 (覆盖面标识: 1、辩证唯物主义——物,2、唯物辩证法——辩,A、不起任何作用 3、认识论——认, 4、历史唯物主义——历,5 、绪论——绪)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C、有时起作用 , 有时不起作用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绪D、起决定性作用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9 、人的本质在于()。历 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A、人能够改造世界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自私自利 C、人有思想和理性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历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A、生产力的发展 B、科学文化的发展10 、人民群众的主体()。历 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A、是体力劳动者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历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 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 但不11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个观点是()。历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A、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D、落后的社会意识先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物 A、运动的绝对性12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辩 B、客观实在性A、事物的积极方面 C、可知性B、事物的消极方面尽 D、矛盾性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5、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历 A、前进的、上升的13 、衡量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历 B、周而复始的循环A、看他职务大小 C、直线式的连续发展B、看他社会地位高低 D、不可认识的C、看他向社会和他人索取的多少 D、看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了贡献及其大小 6、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历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14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辩 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A、相互对立的 C、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B、相互包含的 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C、直接同一的 D、相互转化的 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绪 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15 、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历 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试题 (7)

.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程代码:0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 A.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朴素性 C.机械性、庸俗性、形而上学性 D.形而上学性、主观性、不彻底性 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 A.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是(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群众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7.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 A.手脚分工 B.劳动 C.语言的产生 D.社会分工 第 1 页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 A.永恒发展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客观性和普遍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10.“杀盗非杀人”,“白马非马”,这两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 A.部分与整体的联系 B.个性与共性的联系 C.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D.形式与内容的联系 11.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12.有人提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主张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完全排除偶然性。从哲学上看,这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决定论观点 13.有人提出:“一念之发动处,便是行了”。就是说一种念头一产生就是行动了。这是一种( ) A.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B.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践观 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 1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含义的是( ) A.认识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客体是外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D.认识客体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15.概念、判断、推理是( ) A.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B.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6.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理论依据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C.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 17.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第 2 页

【免费下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History of Marxism Philosophy 课程编号:0223324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政教专业先修课程: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后续课程:西方哲学思潮评介总 学 时:54 总 学 分:3教学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描述15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在欧洲的传播,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发展以及多样化的探索和研究的全过程,对其发展中的是非曲直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如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线索,并能对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建构其当代形态有所促进。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锻炼理论创新思维的能力,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析力、免疫力,为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学时分配学时分配序号 章目名称讲授实验序号章目名称讲授实验 1绪论65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期的验证和发展62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产生的历史条件46第五章 马克思在经济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哲学思想的发展73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纪观的探索167第六章 恩格斯晚年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94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问世6绪 论(10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和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点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 四、分期和主要内容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产生的历史条件(4学时)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政治经济条件、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电气课件中调试,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D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_习题集(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习题集 【说明】:本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号为01006)共有单选题,论述题,简答题,判断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资本论》的出版 C. 唯物史观的形成 D. 私有制的消失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 A. 革命性和斗争性 B. 先进性和革命性 C. 阶级性和先进性 D. 先进性和科学性 3.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 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4.“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 A.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 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 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 )。 A.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辩证法转化的观点 C.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 唯物主义的观点 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级旧社会产阶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 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 《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 《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10.“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的手”这句话体现了( )。 A. 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 辩证法的部分同整体的联系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事物内部矛盾性的观点 11.“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 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运动、发展的原理 C. 普遍联系的原理 D. 矛盾特殊性原理 1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 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 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 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该如何复习

实践出真知,纸上谈兵的东西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试题为例点拨你,教你如何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目。 一、单选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点拨(1):本题是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要把握问题的两个方面和它们的关系。(2):按常识,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是先认识它是什么,因此,在认识世界时也一样,所以,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哲学的态度的有()。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否定,积极继承 C.认清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根源,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点拨(1):这个题目是辩证法里的否定观的内容(2):马哲是反对否定一切的,因此A不能选,也是反对抹零两可的态度的,因此B不能选。 三、简答题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点拨(1):两个“四句”要诀要记牢。(2):你用平时惯用的口号去答也行,比如:要相信群众,要依靠群众之类。 四、论述题 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点拨(1):这是个概念关系型题目,要掌握相应的概念和关系,再把这些概念和关系套用到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上去。要得出结论。(2):如果你记不起这些知识点,可以用语文的方法来对这些概念进行解释,再找出关系,也要套用到社会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上去。 一些基本的观点和理论可能大家都知道,而考试就是把你知道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把你不会的尽可能往会的方面延伸的过程。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河南迅达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和郑州大学联合,结合省内知名院校和教育资源,为在校生和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学历提升以及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学历提升服务机构,致力于自考、成考、远程、函授、电大全民学历提升,及各类资格证的报考、培训。

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经验帖

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验帖 我们把考研的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期、强化期、冲刺期。下面来依次进行介绍。 一.基础期(三月--六月) 英语: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为英语,英语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 单词作为英语的基础,一定要每天进行背诵,反复进行背诵。也可以下载手机软件利用一些碎片时间进行背诵。我基础阶段背单词的实践每天大概是一小时左右,使用的书是朱伟的恋恋有词?词组贝多芬。恋恋有词可以更着朱伟的视频来看,一天保证一小时或者2小时。看视频的时候也要记得做笔记。 基础阶段不太建议过早的接触真题,真题毕竟有限,而且难度较大,过早的接触真题会由于自己的实力不足导致的分较低。 专业课:基础阶段要求把专业课的信息进行搜集,包括目标院校的基本情况、招生情况、报录比、是否接受调剂、能否找到本专业的老师的联系方式或直系的学长学姐。跨专业考研,有个引路人真的很重要。辅导班新祥旭的一对一课程就够了,老师完全根据学生情况备课辅导,针对性很强,对于独立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很有必要。资料方面一定要掌握目标院校给出的官方的参考书籍、真题、笔记资料等。此阶段只要求对专业课有个基础的了解,主要是以泛读为主,对大致内容有所了解。 二.强化期(七月到十月) 英语:每天背单词至少一小时,做真题,可以从2000年开始做,

做完一定不要只在乎正确率,要去分析每道题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出题人的真正目的还有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可以选择自己分析,也可以跟着课程听老师分析,因为我是在新祥旭辅导的,每次和老师上完课一定要自己总结,分清楚题型以及错误原因:比如逻辑题、细节题、推理题。一定要先做再看视频课。 作文保证一个月至少2篇大作文,2篇小作文,写完之后可以让老师帮忙改一下哪里有需要改的语法等问题。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可以接着改,一直改到整篇作文没有错误为止。作文一定不要要求长难句,简单句整篇没有错误的一样是高分。 专业课:专业课的书籍再过一遍,结合真题,这个阶段可以把真题做一遍,如果没背会的话可以看着书写,但尽量保证是正确答案,因为接下来会直接背写好的答案。 可以在此阶段排除掉一些不适合自己读的,太难或者太简单、是否适合应试、是否可以帮助正确理解的专业参考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背诵。 政治:刷完1000题 三.冲刺期 英语:一小时单词,可以结合真题单词进行背诵 真题再做一遍方法结合上个阶段。 至少会背且默写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的通用模版 专业课:理解、背诵,可以进行口述。可以通过真题找出规律,有些人物和思想以前没有考过大概率也不会出。对重点人物分析背诵就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条件? 2、 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转向黑格尔主义并超越黑格尔哲学 的? 3、 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超越费尔巴哈走向黑格尔哲学的? 4、 如何评价《关于费尔巴哈德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 意义?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问世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8、 马克思早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如何深化和发展的?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中 是如何得以验证和发展的。 10、《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意义如何? 11、简述《资本论》中的生产力思想。 12、《资本论》中马克思是如何发展社会形态理论的? 13、《反杜林论》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1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如何阐述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的? 15、分析《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想。 16、分析马克思晚年理论研究是基本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17、《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哲史上有何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18、《费尔巴哈论》中, 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方法与体系的矛盾的?如何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及其局限性的? 19、恩格斯是如何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0、《费尔巴哈论》中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阐述有何特点?

21、阐述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22、普列汉诺夫在马哲史上的地位如何? 23、说明普列汉诺夫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24、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的? 25、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在经典作家那里是如何深化发展的? 26、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如何发展唯物史观的?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和评价异化劳动理论? 2、述评《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 3、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规定的“现代唯物主义”? 4、阐述《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关于认识发展辨证发的思想。 5、恩格斯的如何阐述自然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6、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7、如何评价《唯物主义河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在马哲史上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单选)D A联系发展的观点 B革命的批判的观点 C人民群众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单选)A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单选) D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单选) 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单选) D A求实创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包括(多选)BCD A 唯物主义历史观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科学社会主义 7、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的两大贡献是(多选)AC A 唯物主义历史观 B 科学社会主义 C 剩余价值学说 D 辩证唯物主义 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多选)(BCD)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BD) A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单选)A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多选)ABD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单选)D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多选) AD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意味着(多选)ABCD A物质是一切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绝对不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来源: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A.激变论 B.循环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复习笔记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 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 3 为什么人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 第一,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由于实践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第二,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的不同,社会的分工不同,导致对社会的发展,人生追求和看法和态度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4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但科学和文化也起了不可忽的作用。 (1)资本主义刚发展时,一些哲学家把哲学困难成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A 对象: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船内容和 普遍形式。 B就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知识 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 C 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 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通、最一般的本质的关系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 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二者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 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自身生长的土壤;而 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贯 通的。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交织汇合成人类认识真理的长河。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方面: A: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在哲学史

2020年1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 2.“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普遍性B.物质性 C.规律性D.连续性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 6.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世界是由两个本原构成的B.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C.世界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D.世界是本来就有的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 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 8.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个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1

9.“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 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10.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B.绝对性 C.特殊性D.客观性 11.古语说:“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 惕,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类似蚁穴溃堤的现象。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2.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可知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 1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具有绝对性、不变性,谬误具有相对性、可变性 16.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思想文化B.人口因素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101 新课号:PHI-0-10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 2 学分:2 先修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一、基本目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精神实质,学习、借鉴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特别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发掘马克思哲学源头,重新理解马克思,真正看清马克思哲学创新的思想底蕴、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现代意义;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全球化与中国化的时代潮头,为建构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哲学奠基。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规律、历史经验。 第一阶段,即“第一个五十年”,大体是1844—18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为教学内容的第一篇或第一单元,包括四个时期:第一,青年马克思哲学创新铺垫期,——青年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三大理想、三大转变;第二,1843—1848年,早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关键期;第三,1848—1871年,中年马克思哲学创新深化;第四,1872—1883年,晚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升华期、恩格期著作,尤其是晚年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自然辩证法》、后期书信,应结合以马克思为主的哲学创新来理解。 第二阶段,即“第二个五十年”,约1895—194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次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主要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为东西两大潮头,重点突出列宁哲学三部曲:《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论、《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列宁最后著作中的社会主义观;对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新的反思。 第三阶段,即“第三个五十年”,约1945—19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再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主流形态;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曲折的历史教训;世界之交,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新走向与新问题。 三、教学方式 四个要点:“问题引入,原著铺路,还原历史,面对当代”。“问题引入”,就是开门见山地提出当代现实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尖锐问题,以及同学们先入为主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迷惑,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和本来面目究意是什么样”的问题,激发大家在课内、课外自己读原著。“还原历史”,我们力图突破原来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简单化的理解,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面对当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出哲学奠基。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卷本),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