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

《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

《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
《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

《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反思性教学》

熊川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前言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故曰,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群体亦然。

在人性高扬,人类主宰一切,令自然称臣,以致天怒地怨,人类危机渐近。于是,反思言行,克己守则,与自然共存之,遂成为人类自觉行为。

开反思风气之先乃思想界和知识界。哲学、元数学、元物理学等新兴学科。这激励教育工作者正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揭短纠偏,扬长奋进,从而诱发了元教育学与反思性教育实践。

反思性教育实践的落脚之处在反思性教学。因之,近年来反思性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似有燎原之势。而国人知之甚少。

第一章绪论

所谓反思性教学,迄今说法不一。如维拉(L﹒M﹒Villar)认为,“反思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

作者认为:教学主体借助行为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具体说:

第一、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反思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深究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反思性教学具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性质。反思性教学的人员不机械地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或上级的要求等按部就班地行事,而是在领会教材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

第二、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人们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这与操作性教学(又称常规性教学)形成鲜明对照。所谓操作性教学,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是“不动脑筋的遵循学习理论或缺乏分析的教学实践。”(L.M.Villar,Teaching:Reflective,in T.Husen et al.,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1994,P.6215.)但在大多数反思性教学专家看来,它是教师凭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的简单重复的教学实践。如此实践的教师通常称为经验型教师。在现实教学中,“大量的经验型教师的实践是自动化的或直觉的,依赖对那些通常没有清楚描述的(tacit,或缄默的)东西的理解”。(J.Calderhead et al.,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 , The Falmer Press, 1993, P. 1, p.42.)而且,“大多数教师互动决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然而,“良好的教学需要反思的、理性的和自觉的决策”。

第三、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不仅像操作性教学一样,发展学生,而且全面发展教师。因为当教师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更成熟起来。因此反思性教学是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要求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的教学。

教学的实践工具包括课程、教学策略等。

它启发教学人员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经验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

第二章教学实践合理性概述

理性: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它与感觉、知觉、感情和欲望相对。(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认知理性又叫做理论理性)

伦理理性:它从道德理想和正义等层面规定人的行为,强调对人的情绪、激情、欲望、本能的控制和对人类共同行为规范的揭示,要求个人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实践理性)

在哲学意义上,人们通常把符合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行为视为合理性。

古代教育家尚未形成独立的教学目的意识。即使说明教学目的,也是描述的,而非“追问”的。即仅讲达到什么目的,不讲为何要达到这种目的。

为了使教师更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合理展示自己的能动性特征,杜威提出教学要强反思性。据此,后人推断杜威为反思性教学的倡导者。

但杜威所处的时代决定了反思性教学不可能全面实施。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降低神性提高人性的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

在告别古代个别教学,采取班级授课制上,夸美纽斯虽非开先河者,但他在研究班级授课制上所花的心血是有目共睹的。

现代教学实践合理性包含着不合理性:其一,教学主体是自信主体而非反思性主体。所谓自信主体是确认自己的一切行为而不自觉反思调控自己行为的主体。

当代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主要特征:

第一,教学主体开始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能在某些方面进行反思。

第二,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观念中逐步渗入发展共性的思想,促进学生发展成为普遍的教学目的。

诚如《学会生存》的作者指出的,“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学学的教学原则上。”P201。“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P98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P200

第三,教学工具发展的总趋势是一方面注重科学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关心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合流的价值。

第四,教学理论出现多种流派,大多数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为指导,使以前的教学技术学面孔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以教学过程为理论的基本框架,着眼教学全局而不是某技术。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旨在创造一种无威胁性的融洽气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交往,充分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及分享权利,以此形成一种课堂的“群体动力(group dynamics)”他特别强调有效地教学通常把学生具有的自我发展潜力的意向、体验自我和他人情感的敏感性视为学习的动力。教师是可供学生合理利用的灵活的学习资源、一位真诚善良的帮助者、一位潜能开发的促进者、一位学生作出独立思索和自主决策的咨询者。

其二,教学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鸣出现,使教学理论界的自觉意识增强,从而对教学理论进行初步的反思。-----------尽管如此,当代教学仍没有成为反思性教学,属于操作性教学范畴。

至此已对教学实践合理性做了历史考察。人们似可以看到,尽管不同历史阶段教学实践合理性有不同的特征,并呈逐步发展的趋势,但这些教学实践仍然是一些操作性教学实践。其主要特征可概括如下:

教学主体没有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行为,无论是形式主体和自信主体,还是初步反思的主体,都没有达到自觉思考并调控自己主体性的程度。虽然当代教学主体有一些初步反思的行动,但仍然带有较大的片面性。例如在对工具理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人文主义教学思想把“脏水和婴儿一起上倒掉”,在较大程度上抹杀了教师的作用,把学生的地位抬到了不切实际的程度。总之,操作性教学虽然反复在主体性上兜圈子,但没有走上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结合的大道。

教学目的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注意教师的协同发展。古往今来,教学目的的具体内容虽然时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将学生培养成何种人材。这作为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教学目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真正的实践活动,主体的目的往往不是单一的。教师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而教学的,至少还有自身价值实现的间接目的。实际上,与发展学生这一直接教学目的相关的发展教师自身的间接教学目的是推动教师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这是为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证明了的。由于忽视了教学发展教师的目的,教师较难体会到对于自己来说教学具有发展价值、创造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因此操作性教学不可能把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章反思性教学的文化背景

探究性是反思的基本特征之一。

当代认知心理学全面揭示了人的认知过程和因素,用元认知这个术语代替了反思这个概念,并从科学角度对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元认知“是人们关于自身认识过程、结果或与它们有关的一切事物如信息或材料有关的学习特征的认知。”(J.Nisbet et al ., Learning Strategies, P. 31.)---------

由此可知,元认知理论的形成,深化并拓展了反思的观念,不仅使反思的内涵与步骤等更清晰,更易理解和把握,而且使反思由昔日单纯的心理现象变成一种实践行为,直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批判理论:主体性的合理发挥亦即主体间性。

教学既要重视科学,又要满足学生与教师的合理需要,把增强科学技术上的本领与提升精神境界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在教学中克服由于科学技术不恰当地用于社会生活而造成的人情淡漠的现象,使学生的交往情趣浓厚起来,以致学生之间相互关爱。P66

批判理论家认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大众传播媒介,已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人的生活方式之中,使外在的压迫日益内化在人的生活方式之中,直接阻止了人的真正的自由发展。P66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首先出现在艺术中,随后出现在哲学中,再后进入社会理论,是近十几年来最令人费解的概念之一。-------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与反思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论,反对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础”、“中心”、“视角”,是一种“无限”的思维方式。

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进行否定而凸现出的一种特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认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性的命运。”(格里芬编,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抛弃现代性,简单地说,就是要摆脱现代机械的、科学化的、二元论的、家长式的、欧洲中心论的、人类中心论的、穷兵黩武和还原的世界。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以如此矫枉过正的方式对待“肆无忌惮”的现代性极其包含的主体性与理论性等,常被视为“非理性”主义者。其实,他们有的是在用理性批判理性,(马什著,黄书进译:《后现代主义对理性批判的悖论》,《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期望人的行为更具有合理性。

后现代主义是利弊并存的思想流派。其中比较激进的一支的积极面在于它的彻底的否定性,能激励人们大胆地消解几十年来形成的思想束缚。但它的失误和片面性也再于它的彻底的否定性。这使它走向了极端,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危险。而具有建设性的一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且注意了自己的锋芒,似乎更能为一些人接受。但它急于建设,忙于拯救世界,多少有些粗制滥造,在某些方面使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逻各斯(Logos)中心即语音中心。

学校探究文化:

探究的心理基础是理智感或好奇心。杜威描述过好奇心的三个阶段:机体的或身体的好奇心,像人们看到的猫玩线团或学步小孩“四处触摸”那样;社会的好奇心,即从别人那里打听情况的好奇心(儿童发展过程中不断问“为什么”的阶段);理智的好奇心,即人们有较强的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兴趣。有这种好奇心的人们往往会自觉的寻找问题的答案。

学校探究文化是学校整体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学校探究文化是以学生和教师的好奇心为基础的文化。培根有句名言,为了进入科学的殿堂,人们必须变成小孩。这意味着人们要有童稚的开放思想和无休止的疑问,也意味着这种天赋容易丧失。------

不少学校总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励学生与教师的探究精神,让他们质疑问难,从而形成学校探究文化氛围。其二,学校探究文化是促进教师向学者转变(学者型教师)的文化。这主要因为,探究的文化氛围往往使得教师自觉自愿地进行研究性活动,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变成分析性实践。如此天长地久,“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不仅肩负自己的责任,而且也审视自己,他们远离即时的冲突,三思而行,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更广阔的视野”,以致思维更敏捷,掌握的研究技术更全面,遂成学者。

其三,学校探究文化不是指那些自发的零星的询问性活动,而是“把探究作为教育过程的广泛的相当普遍的舆论”。它不仅要求教师独立的探究,而且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协作,共同寻

求更好的理解,从而改进学校教育与教学。因此探究文化促进学校成员之间相互尊重信任,探讨新观念与实践的意志,有坦然对待出乎意料的事情的能力等。

第四章反思性教学的模型

第四章反思性教学的模型

第一节西方比较流行的几种模型

一、埃拜模型反思性教师

(一)理论根据经验性教师(或称操作性教师)

杜威的反思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个阶段理论:

水平1(前习俗水平)阶段1 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的需要与兴趣。

为避免惩罚而遵守规则

阶段2 个人主义的——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而行,动,但认识到了别人有不同需要。遵守符合自己的直接兴趣的规则。

水平2(习俗水平)阶段3 好孩子规则——认识到别人的以及自己的需要与兴趣。遵守好孩子规则并遵守社会法律。

阶段4 社会成员——认识到社会的利益,而且个人服从其规则与法律。

水平3(后习俗水平)阶段5 原则化——有一套道德原则。认识到这些原则都会随社会规则变化。通常选择并遵守作为社会契约部分的法律。

阶断6 普通的伦理原则——坚持尊重所有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原则。可能作出不服从与自己原则冲突的法律的选择。

(二)具体模型:

反思性教学

教师观察课堂情况

将计划付诸行动提出问题

思付计划怎样实施收集资料

反思性计划考虑备选策略性分析资料反思性评价

作出判断

埃拜模型

埃拜模型说明,反思性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课堂行为;广义的不仅指课堂行为,而且包括课前的计划与课后的评价。因此由反思性计划、反思性教学、反思性评价三部分构成一个连续统一体。

这个统一体中,计划是相对点。反思型教师订计划,通常先以道德原则等为基础作出判断,如“我要孩子成功”,“考虑孩子的情感”等。接着考虑备选策略,即设计将前述判断变成现实的各种变通性的方法和手段。最后确定适合学生或课堂具体情况的策略以及完整的实施方案。然后进入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就是将反思性计划付诸行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运用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等的具体技能,而且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及时发现新情况。若发现了新情况,要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如“我能做什么”、“我怎样改进”等,并采取有力的变通措施。课堂教学结束,进入评价环节。反思性评价首先要收集关于教学的客观资料和主观信息,通常采用查阅作业或听取学生意见等办法。在对收集到的资料与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作出事实与价值判断,到达相对终点。于是一个反思性教学周期结束。然后再进入新的反思性教学阶段。

二、-------

三、拉博斯凯模型

P105 反思过程是一个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

情景

定位

定时

反思的结构化辅助物

内部的

过程反思能力解现

反问题界定新决实

思手段—目的分析的信念实

动力的理价值观与态度践

行态度解问未

外部的动思想开放性力情绪状态题来

责任性

执著性

内容

实践的

理论的

这个模式表征,反思性教学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动力(动机形成阶段),二是行动(进行反思阶段),三是结果(解决问题阶段)。在反思的动机作用下,教师采取反思的行动。反思行动总是处于特定的情景中,并指向特定的内容:实践的与理论的。而“在思考实践问题时,理论观点被孕育起来,并被纳入分析之中。相应地,在评价一种判断标准或教育原理的过程中,实践的意义得到总结和探讨。用埃里奥特(J.Elliot)的话说:…实践的反思把经验与理论的或哲学的探究结合起来?”(J.Calderhead et al.,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 , p.25.)反思性教学的直接结果是教师“新的理解力”的形成。新的理解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可能是改进了的采取反思行动的能力;可能是变化了的关于课程、教材或教学等领域的信念;也可能是进一步澄清了的“教学什么是重要的”一种态度或价值观;还可能是改善了的教师的情绪状态或品质。总之,新的理解力是教师得到提高的标志。但新的理解力总是暂时的并被不断修正提升的。教师新的理解力可能从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中获得,也可能是思辩的结晶。但无论怎样,都为解决现实的或未来的教学问题打下了基础。因此,解决实践问题成为反思性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种模型的共同点是“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章反思性教学主体的合理性

第一节主体间性的教学主体合理性意义

一、主体间性界说(intersubjectivity,又称主观际性、共主体性等)

二、教学主体合理性

知晓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识错和纠偏的道理。

反思不仅用于识错,还能优化已有认识。

教学是一种道德性职业,如果教学主体有良心,就会经常反思教学行为是否合理,是否有害于其他教学主体。这就是杜威强调反思性教学有赖于责任性、执著性等态度的原因。也就是说,对教学怀有责任感的人才会自觉反思。否则,教学主体的反思只可能在面临困境寻找出路和造成错误被迫检讨的时候发生。

有反思习惯的主体,在教学之前、之中、之后,会就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反思,考察自己主体性发挥的情况。

教学主体合理性特征:

第一、有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

第二、坚持理解宽容平等对话的主体间行为。

一是平等对话。

二是将心比心。在教学过程中,特定教学主体、越是能站在其他教学主体或人员的立场上看问题,就越可能理解别人,体贴关心别人。

三是消解“中心”。消解中心是指教学主体不能在观念上或教学实践上不合理的以自我为中心或以某个人或部分人为中心,只注意发展中心,而不注意发展周边,只发展部分人员而不发展全体,只发展个性而不发展共性等。在这方面,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关注边缘人(marginalized people).边缘人是教学中被排斥或被忽略的人。这种人在教学中或被压抑或被遗忘。

消解中心关心全体,教学主体的主体性不仅不会消弱,反会增强。

其二、师生共同发展。这个发展除了常用的提高、进步等意义外,还有发挥作用的意思。

教师的发展实际上得益于学生的不断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

随着教学中平等对话、将心比心、消解不合理中心的实现,教学主体客观上坚持了主体间性,在教学问题的处理上做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比较充分地发挥主体性而又不“过之”。第二节反思性教学主体合理性道路

一、在教学行动研究中“学会教学”

不同的行动研究模型: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计划—应用—观察—反思—改进。

有价值的应然以“实然”为基础,却又高于实然(因为应然指向未来)。因此构成应然先要弄清教学事实{实然}。

教学事实有本体论的事实,即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教学实在;有认识论上的事实,即“指已被正确认识到的客观事物、事件、现象、关系、属性、本质及规律性的总结”。“按人们把握事实的形式和程度,事实可分为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第958页)经验事实是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的事实,理论事实是人们对经验事实进行抽象概括而获得的事实。

感情因素在教学行动中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感情是人们构想与物化应然的动力。诚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便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其次,感情等帮助想像展开翅膀,冲破逻辑的束缚,海阔天空,自由飞翔。再次,感情能增强人们克服困难的毅力,有助于应然观念指导的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

二、叙事研究中反思自己的权威

三、借助角色扮演,增强“移情能力”

第六章反思性教学目的合理性

第一节反思性教学目的的意义

一、

操作性教学的目的是相对单一的教学目的,而反思性教学目的是多维的教学目的。操作性教学通常以教学生“学会学习”(或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等)为目的,而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既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又要教教师“学会教学”,如善于讨论新的教学问题。

操作性教学目的主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而反思性教学目的对学生和教师都有激励作用。操作性教学关注教学目的的转化的直接结果,而反思性教学既关注直接结果又重视间接结果。

“遵循共同的统一目标的教育是否将孩子们成为互相雷同的…复制品?,取决于这种目标是什么。那种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非常严格而僵化的教育无疑会产生这种结果,然而如果唯一坚持的统一性是每个人都成为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个体,那么就不必杞人忧天了。”(约翰。怀特著,李永宏译:《再论教育目的》。第143页)

第二节反思性教学目的合理性的实现

一、反思性教学目的合理性实现的主要环节

第一、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第二、目的信息跳动或引起物质能量活动。

第三、教学目的的信息控制与调节教学主体或人员的活动,使教学主体自始至终有目的的作为,坚持教学目的允许的行为,修正与教学目的相违的行为。

二、反思性教学目的和理性实现的具体过程

(一)教育目的向教学目标的转化

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育目标:

1、认知领域: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3、动作技能领域:模仿、操作、准确、连贯、自然化。

(二)

第七章反思性教学工具合理性

教学工具合理性是教学主体合理性与教学目的合理性的具体表现之一。教学主体通过思考教学工具的有效性并合理使用工具等实现自身主体性的合理性。而教学目的的确定和实现,以教学工具等标志的客观条件为前提。

教学工具包括理论工具与实践工具。理论工具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表达的理性认识的结果(即理论)。实践工具同样是理性认识的结晶,但通常以物质和精神综合的形式表现,包括教学内容、形式、途径、方法等。教学主体对教学工具的反思主要是从这两方面进行的。

第一节教学理论工具的反思与择用

教学理论有多种形式,大致分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科学理论与人文理论等。基础理论大多是抽象程度较高的理论,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描述性较强,如关于教学本质的理论等。应用理论的抽象程度往往较低,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规范性较强,如关于教学模式

的理论等。这里的科学理论是指通过自然科学方法获得的教学理论,如教学测量与评价理论等。人文理论是指主要借助思辩的方法获得的关于教学人员的本性、需要、兴趣、感情等的理论。

这两对范畴的理论具有交叉的性质,当科学理论与人文理论抽象到一定程度,揭示一般规律,主要说明是什么问题时,它就是基础理论,反之,是应用理论。

反思性教学理论工具含合理性的焦点是应用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应当降温,基础理论与人文理论的合理升温。这是因为现代以来教学领域里由于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教学人员对教学理论的享用出现了偏差。所谓技术理性,其主要特征是以自然科学的模式衡量知识,尤其以定量化、形式化为知识标准;把世界理解为工具,关心的是实用的目的;将事实与价值严格区分。这种理性在教学中的表现是,大力推行行为矫正、强调机械的课堂控制程序、普遍采用标准化课程联系、以心理测量和其他标准测验分数为衡量学生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唯一标准,等等。(G.D.Ewert, Habermas and Education :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Habermas Education Literrature, P.348.)这些折射到人们的观念上,形成了教学理论上选择上的偏向:重视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科学教育理论,忽视以人的价值为重心的人文教学理论;青睐操作性强的应用教学理论,疏远抽象性较强的基础教学理论。

第一、反思科学教学理论功能的有限性,注意发挥人文教学理论的合理作用。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尤其是批判理论家们认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它主要透视“物性”,而不注意“人性”,揭示自然规律,不发现自为规律。用之指导教学,对于把握教学中的自然现象是甚有价值的,但在说明人的需要与感情等方面就力不从心了。具体说来,它的局限性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注意定量而不注意定性,使人们难以用之恰当地分析和理解一些教学现象。

举例来说,有些非常信奉实验教学理论的教师,为了掌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做小动作、私下讲话、不举手随便发言等行为分别用分数表征,即做一次小动作“—5”分,随意发言一次“—3”分等。然后将分数累积起来,表示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结果一位学生一周内这方面的得分是“—200”分。如果不将“—200”分这个数字转化为定性的语言,它似乎什么也不能说明。因为这不像衡量物体,说它是200斤,人们就已经从一个方面知道了它的质量,用不着再问到底是“重”还是“轻”。即将之转化成定性语言(“重”与“轻”都是定性词)。也就是说,不将“—200”转化为“好”、“一般”、“坏”等定性词,人们就很能知道这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到底怎样。因为说“好”,显然说不过去。而说“一般”、“坏”,那恐怕也与事实不符。因为这样的学生之所以如此,可能是教师的讲授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或者他发现教师讲授中的错误;也可能这样的学生虽然课堂上有点小毛病,但他特别有创造性;还可能他的作业做得很好,考试成绩非常突出。如此种种,似乎都能说明这个学生的学习“一般”或“坏”。至于说以此衡量这个学生的思想品德,那就更有可能与事实不符了。因为有这些毛病的学生,完全可能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思想高尚之人。所以,反思性教学的专家几乎都对这中机械的量化现象保持着“哈贝马斯式”

的惊醒,既承认“每一种科学方法在其知识领域里,都是理性的和正当的认识过程”,又反对“把自然科学技术定向(实证主义)……用作判断所有知识形式的合法性的唯一标准”。(同上一注释)

其二、只顾教学事实不顾教学价值,用之指导教学实践容易丧失教学的策略性和教育性。第二、反思应用性教学理论的可操作性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基础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由于较长时间内技术理性在教学领域处于统治地位,人们对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理论有比较深

厚的感情。而对抽象教学理论产生了误解,以为它脱离实际。其实,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理论虽有精确性和具体性以及可感性,但它抽象程度较低,对普遍规律揭示不够,因而覆盖实践的面较小。长期使用这种教学理论,人们的视野会变得狭窄起来。相反,抽象程度高的教学理论具有深刻性和普适性,拥有较大的覆盖面。因为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不能通过直观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

……与国外的情况相仿,我国教学人员大都渴望可操作性强,“学能致用,立竿见影”的教学理论,迫使教学理论工作者搞“教学模式”等研究,尽管其中蕴含的“效益观”可以理解,但理论消费上的“惰性”也不可视而不见。理论消费(主要指将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一环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观念,也就是消费者在自己头脑中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的结构、程序等模型(模式)。这种模型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客体等具体情况确定的,因而是对教学理论的切合实际的运用,而不是机械的搬运。而那些喜欢使用教学理论工作者创造的教学模式的消费者,大多懒于用自己的头脑“转化”,乐于机械照搬。他们依教学模式之样画葫芦,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节教学实践工具的反思与择用

一、反思以自然科学为主的“重理轻文”的教学内容,提升“隐形课程”的地位,形成课程上的“文理交融”之势。

……反思性教学关注生活世界,就是要关注教学人员尤其学生所处的文化氛围、社会范围和他们参与交往的能力和资格以及信念储存库等。这些是技术理性课程忽略的东西,如伦理道德、信念意志、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等等。这就是常说的隐形课程。把这些隐形课程中的人文思想与显性的人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人文理性课程,并在教学中积极传授,有利于学生技术理性课程,真正使教学成为具有时代气息的育人活动。

在怎样实现隐形课程的价值上,反思性教学朝这些方面努力:一是比较充分的反思学生的个别差异,把课程与学生的需要、自信心、能力等联系起来;二是注意学生过去的经验,使课程彰显学生日常生活的意义;三是课程显现出与社会世界有关的解释和工具性说明;四是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将学生的认知和情意关系展现出来;五是课程能顾及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最大程度的展开。(参见陈伯璋著:《教育思想与教育研究》,师大书苑1987年发行,第133页)

二、构建个别化教学与班级教学互补,班级教学包容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支持班级教学的多种教学形式并存的格局。

-------------------------------------------------

--------------------------------------------------

P188 对话来源的威信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心理学上称为“睡眠者效应”。

人际交往的策略:无论何种状态的交往,要收到良好的效果,交往都必须注意自己的吸引力:

A 接近吸引。

B 相似吸引。在教学中,利用相似吸引原理,教师可以尽量使用既为学生喜闻乐见又利于教育的语言和行为,克服“代沟”的影响。在做说服工作时,可利用“名片效应”,即首先对对方的某些观点(自认为正确的或可以接受的)表示赞同;或者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相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使对方感到彼此有更多的相似性,一致更愿意与自己交往。(同性相斥)

C 互补吸引。当然,从本质上看,互补吸引是相异吸引,与相似吸引有明显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人际交往的“过滤假说”,认为在人际交往的最初阶段,相似的

经历、空间近距性和体态魅力等表面特性,具有极重要意义。接着,相似的态度维系人际关系。再后互补性才在人际关系中起核心作用。

D才能吸引。过分精明往往使人联想到虚伪狡猾,给人一种不安全感,从而降低吸引力。而“十全十美”的人,使人觉得高不可攀。才华出众而有过失的人,令人觉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E得失吸引。“得”指肯定,“失”指否定。先否定后肯定吸引力最大,反之,次之。

在运用交往的策略上,要注意:

在课堂上讲话的技巧。一曰精神饱满,给人一种胸有成竹、满怀信心的感觉,使人产生信任感。二曰吐字清楚,声音洪亮。三曰尽量不看讲稿,不时环顾听众,保持目光接触。四曰适当运用手势、姿势等非语言表达方式。五曰呼吸均匀,以利于发声,并避免含混不清的声音,保持完整句子的表达。六曰用语调表达意思,如用升调表达疑问,降调表达断定等。七曰随内容变换语速、语调等,做到抑仰顿挫。八曰结尾时适当总结,让人明白讲话重点。不搞自我中心。

求“真”得乐策略:……… 所谓归因,简单地说,是由结果推导原因的过程。

………

反思性教学十分重视开发学生的记忆力。……

当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心理生活的水平愈高,它所融合的各种心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就愈丰富、愈全面。

第八章反思性教学的完整实践过程

第一节反思性教学的设计

与反思性教学设计对应的操作性教学的备课与预习阶段。

一、操作性教学的备课和预习

二、反思性教学设计

反思性教学设计吸收操作性教学的合理成分。反思性教学既要超越操作性教学,又不排斥操作性教学。大致说来,反思性教学设计有如下步骤:

1、反思实践,明确问题

2、围绕问题,确定目标反思性教学有两个目标: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二是让教师学会教学,即发展学生与发展教师统一。……围绕问题确定目标,至为重要的是选定的问题基本上是学生学习中和教师教授中存在的问题。

3、设计方案,撰写计划

反思性教学的学期计划类似于课题研究计划,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时间;教学总结。课时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课型、教学工具等与操作性教学等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第二节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一、操作性教学的授课与听课

(一)授课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思想健康

4、艺术性强

5、策略恰当

6、组织合理

(二)听课

1、学习目的明确

2、注意力集中

3、主体意识强

4、学法合理听、视、想、记结合,耳、眼、手、脑并用。

二、反思性教学的授课与听课

在授课和听课方面,反思性教学吸收了操作性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不同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反思并有效地调控是反思性教学不同于操作性教学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反思性教学的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质量或效果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一)反馈作用教学评价可以给师生提供有关教学目的达成度、教学过程合理性、教学方法有效性等方面的信息,以致师生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评判作用

(三)促进作用

二、反思性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以上都是就操作性教学评价而言的。反思性教学评价在吸收操作性教学评价之长的基础上,坚持如下评价标准:第一、科学评价与人文评价的统一。这里的人文评价特指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融为一体的评价。第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

总而言之,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完整过程与操作性教学基本上是一致的。它所不同的是教师与学生都有比较清醒的反思意识,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反思的措施,特别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结束语:对反思性教学的反思

反思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同时,反思的程度也是以解决问题为标准的,也就是说,问题解决了,一次反思相应结束。

反思性教学依赖操作性教学,这既是它摆脱传统的理论界“自己求生不让别人活”(即把相应的理论全盘否定)的思维方式,值得肯定的一面,又是它没有创造出较多的教学操作技术,难以全面展现自己风格的略显不足的一面。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一、名词解释 01、崇龙尚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玉代表高贵的身份和修养。 0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研究阴阳、五行等矛盾关系为特征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五行是水、火、木、金、土。阴阳家邹衍继承了前代学说,并进一步认为五行“相生”、“相胜(克)”,并提出了“五德始终”的历史循环论,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03、王夫之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04、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05、禅宗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06、居士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07、三清四御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08、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09、冠笄之礼 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一般二十而冠。加冠多在宗庙举行,由家长主持,并取字。笄礼是是女子的成年礼,一般十五而笄,由女性家长主持,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冠笄之礼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庄严肃穆,标志着一个人从此开始承担责任。 10、合卺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11、五服 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 12、幞头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以下人物不属于“立言”的楷模的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哪一年?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将“和谐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而提出的是什么时候?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和谐世界”的理念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扬仁凤宽是多少? 分 ?A、 ?B、 ?C、 ?D、 ?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一学派的处事原则?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学而优则仕”思想形成的始源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重本抑末”中的本指的是什么?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扬仁风”是在北京皇家园林()中。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科举制度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分 ?A、 ?B、 ?C、 ?D、

11.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人是谁?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2.以下属于中国思维特征的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黄帝内经》中认为人的食道和肠道的比例为?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4.叶落归根的观念产生于?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5.与中国相比,西方的科技思维特征属于以下哪种?分 ?A、 ?B、 ?C、 ?D、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 一、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 及乡村、城市等。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是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起一成文说:创造这种浅说法的人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 十个部首“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即第一个部首是“一”字,第 个五百四十个部首是“亥”字。因此,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 提出“一”字可做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形态的事物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2:简述汉语的特点 (1)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汉语中,形态变化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很少。有的词类虽然具有某种形态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所有的同类词都具有,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通用。 (2)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 (3)繁多的量词 (4)庞杂的补语 (5)单双音节对组词造句也有相当的影响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答:构成四字成语的“字”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语素。它们集形、音、义于一体,具有独立的较完整的含义,可以自由或较自由地运用,参与构成各种词语,信息容量较大。例如“实事求是”由四个语素构成,各个相对独立的语素意义有机联系起来,表达一个丰富完整的含义。特别是象“黔驴技穷”、“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成语,由四个语素记述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再由此作比喻引申,使成语在字面意义之外蕴含更丰富更深刻的寓意。这无疑是凭借了汉语单音节语素表义容量大这一有利条件。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语言单位的构成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组合。其中以语序为手段的直接组合,与四字格成语言简意赅特点有密切关系。凡是进入成语的各个语素,只要在语义上能相互搭配,同时又符合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就可以不借助其它语言成分而直接依靠语序来灵活组合,构成并列、主谓、偏正、述宾、述补等复杂多样的语法关系,并以此表达丰富的意思。汉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一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就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就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就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与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不就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与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就是就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与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就是物质的,还就是精神的,都就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就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与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就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就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就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就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就是地理阻隔,而就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就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与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就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就是在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与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与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与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与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尔雅满分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 1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 A、新闻工作者 B、律师 C、教师 D、政治家 正确答案:A 2 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 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B、《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正确答案:D 3 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 A、人民日报 B、参考消息 C、光明日报 D、新华日报

正确答案:C 4 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出现在巴黎。() 正确答案:× 5 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二) 1 《纽约世界报》的创办者是()。 A、赫斯特 B、贝内特 C、普利策 D、亨利·斯坦利 正确答案:C 2 新闻工作的先天弱点是()。

A、从业人员的收入低,地位低 B、对事实需要进行歪曲和粉饰 C、竞争激烈导致三俗内容多 D、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社会事物的调查、认识、判断和选择 正确答案:D 3 “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国内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B 4 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正确答案:√ 5 《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越南战争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三) 1 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定义的人是()。 A、斯宾塞 B、列维.斯特劳斯 C、泰勒 D、莫斯 正确答案:C 2 “中国特有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 A、独特的地理环境 B、庞大的人口基数 C、特殊的政治体制 D、不曾中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正确答案:D 3 下列不属于行为文化层的是?() A、斗转星移

艺术与中国社会 阅读答案

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①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本文有删改)【注】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6.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期末复习考点及答案

xx传统文化与社会期末复习考点及答案 1.古代中国人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答: 第一,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第二,天下的大地仿佛一个棋盘,或者像一个回字形,由中心向四周不断延伸;第三,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芜、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 2.什么是“xx”和“五服”。 答: “九州”就是在《尚书·禹贡》中邹衍提出来的关于把天下分成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个州的说法。“五服”即甸、侯、宾、要、荒,也是在《尚书·禹贡》中提出来的。具体是说除了“王”所在的洛阳一带“中心”以外,围绕着中心的“王畿”的,是方方正正的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以及遥远的荒服,这就是古代中国人想象中的一个类似于“回”字形的大地。 3.为什么佛教的天下观没有对中国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答: 第一,古代中国的“国家”是中心明确、边界模糊的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现代的国家的概念。第二,中国的文明史非常悠久,传统文化辉煌灿烂,只有出现另一种高度发达、可以与华夏文明相对抗的“文明”,才可能对中国的传统产生根本的影响。第三,佛教有三条理论与观念是中国文明不能兼容和接纳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天下之中心在印度”。第四,后来,佛教中国化了,变成了“三教合一”中的一教,甚至屈服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儒家学说。 4.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后,中国人的天下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

明代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到中国,向万历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这幅地图告诉中国人—— 第一,在这幅地图中,人生活的世界不再是平面的(这针对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而是一个圆形的。 第二,世界非常大,而中国只居亚细亚十分之一,亚细亚又只居世界五分之一(这瓦解了“天下”的传统观念),中古并不是一个浩大无边的唯一大国,反而很小。 第三,古代中国的“天下”、“中国”、“四夷”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中国不一定是世界的中心,四夷则有可能是另一些文明国度,而在他们看来,中国可能是“四夷”。 第四,应该接受“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想法,承认世界各种文明是平等的、共通的,而且真的有一些超越民族、国家、疆域的普遍真理。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传统中华帝国作为天下中心,中国优于四夷的的预设就被渐渐打破。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渐渐开始被迫接受一个痛苦的事实: xx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5.为什么古代xx人特别重视葬礼。 答: 简单地说,就是为了通过对死者的追悼仪式,维护活着的家庭、家族的秩序。 在这个仪式中,它包含和传递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在古代中国它不仅仅是与死者告别,而是给生者以暗示和教育的一种象征性仪式。从丧礼上的一些礼仪,就包含着构建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和政治的起点与基础,这里包含着: 关于家、家族、宗族的亲疏与差异的认识;其次这些亲疏与差异里又包含着并衍生出社会的等级和秩序,通过这种对死者的祭祀仪式,也把亲族的秩序

中国文化史标准答案答案

标准答案 《中国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①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广大的疆域,纵深的腹地,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 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疆域完整,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也使中国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 ②从地理环境看,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多沙漠,西面从北到南由帕米尔高原和 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东面和南面是大海,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也是造成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原因。当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文化开放与否的唯—条件,文化的开放与封闭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文明的发源地以及接受者的态度。 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 思想观念。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不同的地形,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孕育了不同的人文,铸就了文化的多元性。”气候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以年降水量400毫米为界,中国约略分为温润的东南和干寒的西北两大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前者被人们开辟为农耕区,养育出一种以定居农业为基石的农耕文化;后者则成为游牧区,繁衍出以游牧为生,善骑战的游牧文化。农耕与游牧文明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 ④如果以长江为界简单地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的话,南北文化存在着差异。学者刘 申叔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北方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天空高旷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 而南方水流纵横,山色清华,植物华丽,气候温暖湿润,云霞低垂清灵,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著名学者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林语堂抓住南北人文的差异特点说“: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体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喜欢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如果以区域细分的话,在中华土地上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台湾文化、西域文化、徽州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关东文化、岭南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锦绣中华的历史画卷,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奇葩。 2、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①人本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仁 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与当今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构想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②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精华,“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 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上把和谐放在首位,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③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官制度经过

中国文化传统第四套习题(附答案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四套习题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人化。 2. 《易传》共有七篇,包括系辞传、彖传、象传、文言、说卦、杂卦、序卦。 3. 《周易》一书内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筮占之书,也是一本哲学书,历史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进取精神,坤卦 则代表道家的柔顺精神。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指儒家、道教、佛教。 9. 宗法制形成于西周,秦代以后名存实亡。 10. 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有差等之爱,墨家之爱 11. 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可以认为是儒道互补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1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 13. 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及董仲舒的“性三品 说”。 14. 《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辞、变、象、象四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 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16. 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 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 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特征或个性。 18. 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层次结构,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 19. 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为人文主义。 20. 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国家学说,提倡和谐,追求道德, 21. 传统思维方式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____的态度。 A.整理国故 B. 全盘否定 C. 完全肯定 D. 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____的哲学思想。 A. 神秘主义 B. 相对主义 C. 虚无主义 D. 浪漫主义 3. 孔子以六经教授学生,其中____自汉始渐成为众经之首。 A.诗经 B.礼经 C.乐经 D.易经 4. 文化是群众创造的,所体现的是群体本质,因而文化具有____。 A.超个人性 B.历史性 C.地域性 D. 民族性。 5. 虽然孟子和荀子都认为应当以仁义治理天下,但其理论基础却不相同,其中旬子理想 的人性论基础是____。 A.性善论 B. 性恶论 C. 性无善恶论 D. 性有善有恶论 亦或者是一本 是指兼爱。三教合流的趋势,也 心态文化层。 以群体为主

超星慕课《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答案大全

超星慕课《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 (1)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二)1 (6)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三)1 (10)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四)1 (15)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五)1 (19)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六)1 (24)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七)1 (29)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八)1 (33)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九)1 (38)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十)1 (41)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 1 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初现在那个地方? A、威尼斯 B、米兰 C、伦敦 D、罗马 正确答案: A 2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说的? A、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毛泽东

正确答案: B 3 普利策是哪个国家的?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 正确答案: A 4 “如果报界寡廉鲜耻、唯利是图、蛊惑人心、贪污腐化,那势必使人民也变得像它一样卑劣。”这句话是谁说的? A、司徒雷登 B、埃德加·斯诺 C、普利策 D、邵飘萍 正确答案: C 5 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 A、光明日报 B、人民日报 C、参考消息

D、新华日报 正确答案: A 6 新闻这个职业的雏形最初产生于哪个城市? A、巴黎 B、威尼斯 C、雅典 D、伦敦 正确答案: B 7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自以下哪位人物? A、陈独秀 B、严复 C、李大钊 D、梁启超 正确答案: C 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早出现在1978年的哪份报纸? A、《人民日报》 B、《党报》 C、《中国日报》 D、《光明日报》

王宁:中国文化概论习题(答案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中国文化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参考 绪论 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自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存在于人类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二是指人类的本能及人身体的自然属性。文化是人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草虫鱼,只有渗透人审美的或价值的观念,它才具有文化的内涵。文化又是人类完善自己、改造自己的过程。人类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体与群体的素质。从这个意义说,人也是文化的产物。 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文化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显然,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主要是范围大小之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但是二者有密切的联系:物质创造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的基础,精神创造活动也反作用于物质创造活动。二者不应割裂开来。 第一章 1、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适宜农业生产及人居的环境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上古文化中心地区,奠定了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基础。中国农业区自然条件的稳定,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中国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免受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保护了中国文化的延续,也给我们民族与外界交流带来地理障碍。 2、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 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持续性、多元结构、早熟 2、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过渡到后期,中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宋元以后,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格,较之汉唐已有明显的衰退。明清之际,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科技文化,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的理由,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盲目的自负,使得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长期迟滞不前。 第三章 1.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家国同构。 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 第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第二,经济基础稳固;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第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3、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期末试题和参考答案 一、九州和五服指什么? 答:1,九州:世界由九个大州组成,每个州由瀛海环绕,九州又由九个小州组成,每个小州由稗海环绕,中国只是这九九八十一个州中的一个州,成为“赤县神州”。 2,五服的两个含义: a,《尚书》中记录的天下的概念之一:畿为中心,天下由内到外包括: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b,丧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二、古代中国人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答:古代华夏族人将世界称为天下,认为“天圆地方”,自己处在方形天下之中,所以自称“中国”,这个观念延续了几千年才破除,而“中国”的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古人的这种天下地理观助长了唯我独尊的天下政治观,并对我国历代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三、利玛窦《山海愈地图》向中国人传达了怎样的世界观? 答:1,人类生活的世界不是平面,而是圆的。 2,世界很大,中国很小,中国只是亚洲的五分之一,亚洲只是世界的五分之一。 1,中国人观念中的天下四夷是不能成立的。 四,为什么古代中国人特别重视丧礼?丧礼中的五服是什么? 答:丧礼包含了对家庭、家族亲疏差异的认识,亲疏和差异包含了同时也衍生出社会的等级秩序,等级和秩序规定了家庭甚至是国家的基本结构。 丧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五、三亲指什么? 答:宗亲:父系亲戚。外亲:母系亲戚。妻亲:妻子的直系亲属。 六,中国人关于亲族称谓的用途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 答:用途:区分身份和关系。 原则:a,男女有别:父党与母党的差别。 b,长幼有序: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分清排行。 七、中国古代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祠堂祭祀、乡约族规、家谱家法是中国社会法制的基础,这在中国古代法律不是很细的情况下,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到,党国家力量强大时,家族就要起到抵消国家对个人生活的直接干预的隔离层的作用;国家动乱时,家族成为民间社会,来维持社会稳定。 八,怎样看待中国古代“国”与“家”的关系? 答:中国人把国和家连在了一起。国是放大了的家。中国人关于国的价值观念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上的。中国人生活的基础、认同的首先就是家。中国古代很多伦理观念和维护秩序的观念都是从家族引申出来的。它们的合理性,来自人们对家的普遍认同,进而发展为普遍的国家制度。 九,为什么说儒家特别重视礼仪和服饰的象征意义? 答:是社会秩序的确认。对人欲望的制约。身份等级的确认。对礼的推崇。 十、佛教的“三学”“四谛”“十二因缘”的内涵是什么? 答:三学:乃学佛者所必修之戒、定、慧三学。又作三胜学,全称戒定慧三学。 四谛: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即真理的意思,因此四谛也就代表着佛教对于凡尘以及修行的基本观念,代表着对我们三千世界的真理看法。

中国文化一至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书本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涉及范围大小有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与后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