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略号的五种用法

省略号的五种用法

省略号的五种用法
省略号的五种用法

一、省略号的用法:

A表示说话的断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的中断

D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E表示引文的省略

1."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

2."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

3."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4. "原来如此......" ()

5.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

6.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二、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注释、补充、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的中止、停顿延长

E.表示总结上文

1.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来.( )

2.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

3.在一代又一代讲述者的口中传承者——语言是否才是最不容易被岁月改变的事物?( )

4.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面请!( )

5.我感动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美极了”的母亲,有有爱说“糟透了”的父亲。()

6.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

三、引号的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说的话

C.表示特定含义

D.表示否定

1.“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雄壮的歌声在蓝天回荡。()

2.像这种“聪明人”是让人瞧不起的。()

3.你真是太“好”了,连这种事都能做出来。()

4.沈老师说过:“我不相信一个文盲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四、常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对偶 H.反复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4.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5.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6.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7.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8.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五、查字典

六、课文结构

1.总——分——总的结构。例如《我爱大海》

七、课文写作顺序

1.按照时间和方位顺序。例如《沧海日出》

2.按照时间顺序。例如《桃花心木》《“美极了”与“糟透了”》《三峡之秋》

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6.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省略号和破折号的作用和例句

省略号的作用和例句 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一是引文;二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沉默: 例: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 2、表语言中断: 例: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同: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3、表语言断断续续。 例: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例: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例:"可恶!然而……。"四叔说。 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可滥用省略号。一是省略号后语境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3)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 (4)、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破折号的作用和例句 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号。它的主要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1. 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括号也表示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要读出来的。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没有它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读时也不必连着正文念出来。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例如:“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2. 表示话题的转变。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 表示话语的中断。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后一例表示说了半句暂时中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 4. 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5. 表示引出下文。例如:“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

省略号用法及练习总结

一、用于引文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例如: 1.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张……” 二、省略同类词句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 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如: 3.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汪 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例如: 6.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四、表示话没有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 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含蓄的空白;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 例如: 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四、双用省略号 (用四个三连点,即十二个圆点),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 省略。 五、这种用法在小学课本上没有出现,我们引用并节选《瀑布》和《参观人民大会堂》两篇课文让同学们明白该怎样使用双省略号。 瀑布………… 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六、表示不语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用法。 当事态发展到该某个人讲话而这个人却没讲时,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渔夫催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桑娜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我们改写一下,渔夫讲的话不变,桑娜的表现:“……”桑娜坐着一动不动。引号标志桑娜讲话的 内容,可是引号内是省略号,它表示桑娜没有讲话。 六、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如: 15.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 路。 八、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 例如: 16.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

小学省略号使用的4种常用用法

省略号的使用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 例句: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这里 保留了最能体现周总理临危不惧、时刻关心他人的高贵品质的话,其它的话用省略号省略了) 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例句:1、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 2、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省略了娃娃的“呜哇”的哭声) 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省略号前的列举一般不能少于三项) 例句:1、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了。(省略的是各种花的品种) 3、他注意地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序数词的省略) ④表说话断断续续:(一句话不能流畅地表达完整,心情起伏,身体状态特殊:哽咽,虚弱,抽泣等) 例句:1、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身体状态虚弱)

3、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要把 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表示心理描写的断断续续,桑娜担心、害怕、忐忑不安的思想感情) ④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一般放在结尾,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例句:1、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什么种子在生根发芽呢?这个省略号让我们去想象、去推断)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像深深的潭水,这代表了什么呢)

省略号及破折号用法部分练习

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 省略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省略。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一是引文;二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沉默,无语: 2、表语言中断: 3、表语言断断续续。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5、表明语意未尽。 6、表思维的跳跃性 7、话还未说完被别人前去说了。 练习: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5、“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二排,不错……” () 6、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 口琴……() 7、最后,我会想像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 8、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 9、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我……”() 10、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 () 11、“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 ) 1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 会……( ) 13、毛主席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 ( ) 14、爷爷说:春天的小女儿,爱上了我们这小小的山村,冬天的时候,她就住在我家的这眼泉 水里……( )

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理? 一概省略?全部保留?还是……? 纯属多余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理,在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文件中的例句,其实已经提供了答案。请看例句:“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这里省略号前后都没有其他点号。我觉得应该照此办理。道理其实很简单,既然连文字都省略了,标点符号还留着干啥? (赵乙) 大势所趋:不用 我查了鲁迅的《呐喊》,省略号共用了二百多处。多数是点号用在前面,如“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一部分干脆不用,如“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而用在后面的最少,只有《药》三例,《明天》二例。如:“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由此可见,省略号前后标点的用法,确实是个问题,不但各人的处理方法不同,就是同一作家,也会“随心所欲”。依我的看法,不用是大势所趋。不用,既不影响读者对语言的理解,又符合方便经济的原则,何乐而不为呢? (娄底) 顿号可省 请看下列句子:“走进商场,琳琅满目,家用电器空调、冰箱、电视机、录音机、……可谓应有尽有。”这里,省略号前的顿号是应该省去也是必须省去的。这是因为,顿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既然“录音机”后面的词语已省略,顿号也就同时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因为词语和标点符号是不能并列的。而这样的差错并不鲜见,如袁珂校注的《山海经》:“巫咸、巫即、……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省略号前的标点同样应该省去。 (李美仙) 省略号是标号 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省略号是标号而不是点号!省略号虽然也能起到停顿的作用,但这种停顿的提示是不明确的,因为省略号也可能省掉的是个别词语而不是整个句子,因此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人们往往会犹犹豫豫,不知如何掌握停顿和语气。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阅读质量。请读读下面这句话:“我想,你应该去看看黄哥、李姐……他们这一家人,早不是先前的景象啦!”一般人读到省略号处,总要试探地看看能否和后面连在一起,不敢轻易停顿。与其让读者猜谜,还不如干脆加上点号。一概加上容易规范,而视情况具体掌握,则难免继续出现混乱。

省略号的用法

一、省略号的作用: 1、表示引文、列举、重复词语等的省略。 2、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 3、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4、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 二、课文例句。 1.沙啦啦,沙啦啦……(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2.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3.丁——冬——丁——冬……(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4.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测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表示列举省略)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5.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表示列举省略) 6.汽车吼叫着,车身摇晃着,卵石挤碰着,水花四溅,我们的心也怦怦直跳……(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想象) 7.遇上突然横在前面的山溪,一队人手提皮鞋、丝袜、踩着乱石,从平膝的水中趟过去……(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想象) 8.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里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9.古老的钟发哑得敲了十下、十一下……(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10.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表示心理描写的断断续续) 11.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表示话题的转换)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引用心理描写的省略) 12.“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表示语言断断续续)缝缝补补……(表示话题的转换)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13.他们那么小……(表示语言断断续续)一个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表示语意未尽) 14.“我不反对他看书。”父亲说话变得嗫嚅,“是为了其他事……”(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15.“别别别……(表示重复语言的省略)”他急了,“碧云!碧云!” 16.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17.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表示语意未尽) 18.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表示说话中断或者断断续续) 19.那个女人说:“苏珊两周之前去世了。最近她的身体很不好,一直只上半天班,直到最后一天……(表示话题的变换)我们都非常想念她。 20.“苏珊给你留了一张纸条,稍等一下……(表示语言的中断)她说你会明白的。” 21.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表示列举的省略) 22.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表示列举的省略) 23.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过去……(表示语意未尽) 24.“……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表示语言的省略) 25.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表示话没有说完) 26.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表示列举的省略) 27.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表示话题的转换或者跳跃)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28.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表示省略其他想象部分) 三、注意事项: 1、省略号占两格,每隔三个点。 2、省略号不能分开。

省略号和破折号的用法

一说说省略号用法: 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如: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表示语意未尽,话未说完。如: 我觉得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金色的鱼钩》) 一般地说,遇到下列诸情况需要用省略号:(1)表示引文的省略;(2)表示列举的省略;(3)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5)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6)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7)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8)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9)表示沉默的省略;(10)表示数字延续的省略;(11)表示语音延长的省略;等等。 二、猜猜省略号用法 1."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莫泊桑《项链》) 2."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鲁迅《故乡》) 3.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鲁迅《祝福》) 4."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5."可恶!然而……。"四叔说。 6.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7.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三、省略号用法注意点: (1)不可滥用省略号。一是省略号后语义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3)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4)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四、说说破折号(——) 破折号作用 1.解释说明: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列举的省略 2 表示说话断续或延长,说话的迟疑或转折;3 表示引文的省略 4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5表示话未说完或意犹未尽;6表示谈话者的沉默或思考。 练习: 1、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2、"可恶!然而……。"四叔说。() 3、动物园里有大象、老虎、狮子、熊猫……很多种动物。() 4、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么要……好好学习……”() 5、几十分钟的时间内,我想了很多,很多……() 6、“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里便激起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7、铃,铃……?小闹钟叫了起来。() 8、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对作文大有好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读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枯燥了。? 9、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老师,我……昨天……昨天错怪了你。 10、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11、在广州花市上,牡丹、吊钟、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了。 12、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13、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14、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15、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16、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 ) 17、、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18、“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19、“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20、“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21、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22、瀑布…………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 ) 23、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 ) 24、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25、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26、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27、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我……”() 28、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 29、“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30、辞典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的含义。 31、"原来如此......" 3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33、“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34、“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二排,不错……” ( ) 35、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36、最后,我会想像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 37、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 38、“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39、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40、毛主席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 41、爷爷说:春天的小女儿,爱上了我们这小小的山村,冬天的时候,她就住在我家的这眼泉水里……42.“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呼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43、“我们把太阳迎进祖国……”这是我们哨所的哨歌。() 44.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让我想了很多……() 45.妈妈说:“这就是你的好朋友吧……”() 46.春天到了,花坛里热闹起来了,紫红的、淡紫的、雪白的……美丽的鲜花装点着欣欣向荣的季节。()47.“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48.“我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老班长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下去了。49.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拾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 ) 50.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 51.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 52.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53.一只青蛙突着两眼,蹲在荷叶上不停地叫着:“呱呱,呱呱……”( ) 54.当我掏钱的时候,发现没有零钱,于是对他说:“我明天再买吧……”“啊!请您现在就买吧!”男孩子乞求说。( ) 55.孩子们高兴地对他说:“再见!……”( ) 56、听筒里传来十分响亮而焦灼的声音:“时间来不及了,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57.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58.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59.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标点符号歌: 一句话完了,划个小圆圈“。”中间要停顿,圆点带个尾“,” 并列词语间,点个瓜子点“、”总结导语前,上下两圆点“:” 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点“;”疑问与发问,耳朵坠耳环“?” 命令打招呼,滴水下屋檐“!”引文特殊词,蝌蚪上下窜“??” 转折或注释,一横写后边“——”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连“……”

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一、用于引文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例如:1.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小学《语文》第六册《飞机遇险的时候》) 2.“她仿佛也看到了……”就是他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月光曲》) 例1中,周总理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他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全,这里保留了最能体现他临危不惧、时刻关心他人的高贵品质的话,其它的话用省略号省略了。例2是引用《月光曲》中的一句话,省略号省略了皮鞋匠想象的妹妹看到的内容。 二、省略同类词句 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如:3.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 4.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小学《语文》第六册《杏儿熟了》) 例3省略号省略了海底动物的其它声音,例4省略号省略了数杏时的其它数字。再如:5.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凡卡》) 例5描写了爷爷在守夜时被冻得难耐的动作,他不仅要跺脚,要“缩成一团”,他还有许多动作被省略号省略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例如:6.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 7.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7》)例6的省略号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例7的省略号,省略了娃娃的“呜哇”的哭声。 四、表示话没有说完 (有时又作语意未尽)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含蓄的空白;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例如: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大的皂荚树》) 9.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小学《语文》

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一、用于引文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例如:1.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小学《语文》第六册《飞机遇险的时候》) 2.“她仿佛也看到了……”就是他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月光曲》) 例1中,周总理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他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全,这里保留了最能体现他临危不惧、时刻关心他人的高贵品质的话,其它的话用省略号省略了。例2是引用《月光曲》中的一句话,省略号省略了皮鞋匠想象的妹妹看到的内容。 二、省略同类词句 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如: 3.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 4.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小学《语文》第六册《杏儿熟了》) 例3省略号省略了海底动物的其它声音,例4省略号省略了数杏时的其它数字。再如: 5.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凡卡》) 例5描写了爷爷在守夜时被冻得难耐的动作,他不仅要跺脚,要“缩成一团”,他还有许多动作被省略号省略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例如:6.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 7.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7》)例6的省略号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例7的省略号,省略了娃 娃的“呜哇”的哭声。 四、表示话没有说完 (有时又作语意未尽)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含蓄的空白;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例如: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大的皂荚树》) 9.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小学《语文》 第十二册《凡卡》) 这两个例子中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例8中,什么种子在生根发芽呢?这个省略号让我们去想象,去推断,要让我们在想象中去接受皂荚树那种舍己为人的品格。例9写了凡卡在极其悲苦的情况下向

省略号的五种用法

一、省略号的用法: A表示说话的断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的中断 D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E表示引文的省略 1."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 2."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 3."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4. "原来如此......" () 5.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 6.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二、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注释、补充、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的中止、停顿延长 E.表示总结上文 1.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来.( ) 2.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 3.在一代又一代讲述者的口中传承者——语言是否才是最不容易被岁月改变的事物?( ) 4.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面请!( ) 5.我感动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美极了”的母亲,有有爱说“糟透了”的父亲。() 6.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 三、引号的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说的话 C.表示特定含义 D.表示否定 1.“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雄壮的歌声在蓝天回荡。() 2.像这种“聪明人”是让人瞧不起的。() 3.你真是太“好”了,连这种事都能做出来。() 4.沈老师说过:“我不相信一个文盲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四、常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对偶 H.反复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4.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省略号的作用(举例及练习答案)

省略号的用法 最主要的是以下3种: 1、表示引文的省略: 例: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表示列举的省略: 例: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了。 省略的是各种花的品种。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 例:“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 例: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 5、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 例: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大的皂荚树》) 什么种子在生根发芽呢?这个省略号让我们去想象,去推断,要让我们在想象中去接受皂荚树那种舍己为人的品格。 6、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 例: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这个例子中的省略号表示欲言又止。面对艰难的处境——草地茫茫,又没有干粮,老班长把他千辛万苦做成的饭都给我们伤员吃了,而他自己却偷偷地吃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我”的心里是多么痛苦啊。用什么语言能表达“我”的情感呢,欲说而又没法说。 7、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 例: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这里的省略号,标志凤凰的话还没讲完,因转向叙述老鹰的想法,只得暂时中断。 8、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 例: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9、表示沉默的省略: 例: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 10、表示思维的跳跃: 例:“对呀对呀!……会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 11、话还未说完被别人前去说了。 例: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应注意的问题: 1、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2、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 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如“对呀对呀!……会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 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 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但是也有特例,在疑问句和感叹句的句末词语有省略,省略号后的问号或叹号也可保留。(如老二!你敢说李中堂是……!算了,算了,我不跟你扳死杠!)(老舍《正红旗下》)这里句末有了省略,保留叹号以表示感叹语气。 3、省略号在书写中占两个字的位置,一行或一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都可以书写。但不能上行末尾写一半下行开头写一半。 4、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例子:………… 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 练习: 1、“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3、辞典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的含义。 4、"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5、"原来如此......" 6、他进来了,……一身普通军服,一张朴实的工人似的脸,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 7、爷爷说:春天的小女儿,爱上了我们这小小的山村,冬天的时候,她就住在我家的这眼泉水里…… 8、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答案:1、表示语言的中断的省略。2、表示思维的跳跃的省略。3、举例的省略。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5、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6、表示思维的跳跃的省略。7、表示引文的省略。8、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

省略号使用方法

省略号用法 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 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 省略号的作用: 一、用于引文的省略。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例如: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二、省略同类词句,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 例如: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例如: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四、表示话没有说完 (有时又作语意未尽)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含蓄的空白;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 例如: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五、双用省略号 (用四个三连点,即十二个圆点),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省略。这种用法在小学课本上没有出现,现在我们引用并节选《瀑布》和《参观人民大会堂》两篇课文让同学们明白该怎样使用双省略号。 例如:瀑布………… 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六、表示不语。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用法。当事态发展到该某个人讲话而这个人却没讲时,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例如:渔夫催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桑娜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我们改写一下,渔夫讲的话不变,桑娜的表现:“……”桑娜坐着一动不动。引号标志桑娜

省略号用法说明

省略号用法说明: 1、表示列举的省略。例:动物园里有大象、老虎、狮子.......多种动物 2、表示语未说完。例:听鸟叫的人说:“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3、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例: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引号: 1、表示引用的部分。例: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词语。例: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例:整天吃吃睡睡不干活,你可真“勤快”啊! 4、引号里面还要引用是,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

引号。例:他问“老师,‘垂头丧气’的‘垂’是什么意思?”破折号: 1、表示解释说明。例: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001年7月13日。 2、表示意思的转折。例: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3、表示话题突然转变。例: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4、表示声音的延长。例:老师大声喊道:“预备——跑。”

5、表示意思的递进。例:我们愿——愿把牢底坐穿。

校园文明提示语: 1、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墙壁) 2、知道我在等你吗?(垃圾桶) 3、不要让我无故流泪。(水龙头) 公共场所文明用语: 1、天黑我照着你,天亮你关照我。(楼道灯)旅游景点文明提示语: 1、把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

草坪、公园等地文明用语: 1、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2、小草对您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一绕。“诚信”公益广告语: 1、真诚面对、沟通无限。 2、失去诚信一文不值。 “尊敬老人”公益广告语: 1、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完整word版)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又称删节号,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用在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禁等。” 省略号 省略号是表明文句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省略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省略。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一是引文;二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沉默: 例: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 2、表语言中断: 例: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同: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 3、表语言断断续续。 例: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例: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例:"可恶!然而……。"四叔说。 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可滥用省略号。一是省略号后语境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3)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4)、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225

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一、表示引文中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其中有省略时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1)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着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毛泽东《矛盾论》) 引用别人的话的片段作为自己的论述对象,引文前后省略了一些词语,一般不必在引文前后加省略号,因为所论述的仅是引用部分。例如: (2)列宁说:“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毛泽东《矛盾论》) (3)列宁所谓“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矛盾论》) 例(2)是对全句完整的引述。例(3)是引述句子的一部分作为论述对象,前后没有加省略号。 在连续引用数段时,可能出现多种省略的情况。引文第一段有从原著段首引起的,也有从段中引起的,从段中引起的句子只要是完整的,前头就不必加省略号。如果引文第一段从句首有省略的句子开始,前头要加省略号。第二段及以后各段如果不从头引起,前头要加省略号。引文末段不引原著全段,只要是以完整的句子结束,末尾可不加省略号。除末段外,其他段落末尾有省略,要加省略号。下面是设想的连续四段的引文的省略样式:××××××,××××××××。×××××××,××××××××××,×××××××××。…… ……××××××××××××××,××××××××。××××,××××××。 ………… ×××,×××××,×××××。××××××××。……××××××××××,×××××××××××××××。 第一段末尾有省略,第二段开头有省略,这两种省略号在不同的位置,各司其职,不能合而为一。第三段整段省略,第四段段中有省略。整段省略用12个小圆点,其余用6个小圆点。 二、表示列举的省略 一般在列举多项以后再用省略号,以便读者据以联想省略的内容。例如: (1)对于政治的敏感,对于生活素材的敏感,对于人物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然要有的吧。(秦牧《语言感受的灵感度》) (2)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夏衍《包身工》) (3)石开顺手伸进父亲托人捎来的东西,一摸,是鸡蛋。这么多呀?1个,2个,3个……共18个。(何建明《落泪是金》) 三、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1)几十分钟的时间内,我想得很多,很多……(江波《雾中过三峡》) (2)“不行!太原离平陆一千多里,而且要翻山越岭,交通不便,时间来不及了,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中国青年报》记者《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四、表示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

省略号的用法

关于“省略号”的作用 (一) 1.表示语意未尽; 2.表示话未说完; 3.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4.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5.表示静默或思考; 6.表示语言中断; 7.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8.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9.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二) 省略号(……),又称删节号,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中间不能断开,不能用在一行之首。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举例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用在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 省略号 省略号是表明文句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省略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省略。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一是引文;二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沉默,无语: 例: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 2、表语言中断: 例: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同: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 3、表语言断断续续。 例: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例: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例:"可恶!然而……。"四叔说。 6、话还未说完被别人前去说了。 例: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破折号的用法有:

①表示对上文的注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连续和跃进;③表示说话的迟疑或意思的转折;④表示说话的中断或声音的延续;⑤表示引出下文和总结上文。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 ) ⑵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一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 ) ⑶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和“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 ) ⑷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 ⑸看来,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 ) ⑹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汉字诞生了。( ) ⑺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 ) ⑻后来,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 ( ) ⑼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妈—”“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⑽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 2 省略号的用法有:①表示删节引文的省略;②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③表示说话未完或感情未尽;④表示说话的迟疑或转折;⑤表示惊恐情绪和慌乱语调;⑥表示语音的断续或延长; ⑦表示谈话者的沉默或思考。(1)“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二排,不错……” ( )(2)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3)最后,我会想像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4)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5)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 么?”“我……”()(6)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 活!”“我……要钱……” ()(7)“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8)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9)毛主席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 爷爷说:春天的小女儿,爱上了我们这小小的山村,冬天的时候,她就住在我家的这眼泉水里……()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使用省略号应注意: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最近省略号的作用,考试是越来越频繁,不再是常用的几种用法。今天把所用省略号的用法总结如下,希望对同仁有点帮助。在中华人民工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用法说明”中,省略号用法谈了三点: 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如:“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以上三点是原则性的提法,在实际的运用中可以灵活掌握。一般地说,遇到下列诸情况需要用省略号:(1)表示引文的省略;(2)表示列举的省略;(3)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4)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