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对比研究

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对比研究

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对比研究
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对比研究

高一实行两种不同《标准》的若干思考

摘要: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2002年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是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和有益尝试。本人对高一学生进行两种不同《标准》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认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项目设置和评分标准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专家商讨。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

1 前言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对学生在学校体质情况的量化评价。本文对浙江省部分高中学校2002和2003学年高一学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过程中遇到评分标准、项目设置等情况进行讨论与分析,发现不同的《标准》在评分标准、项目设置等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进行对比探讨与研究,认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评分标准和项目设置等方面应切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旨在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提供实验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浙江省部分高中学校2002学年高一5763名学生,其中男生2994名,女生2769名,2003学年高一5974名学生,其中男生3084名,女生2890名。

2.2 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向浙江省内部分高中学校发出调查问卷41份,收回问卷39份,回收率95.1%。有效问卷39份,有效率95.1%。

2.2.2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测试成绩运用Microsoft Excel 进行统计处理

2.2.3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相关的专著2部,论文10余篇

3 结果

3.1对两种不同《标准》测试成绩结果表现出较大差异如表一、表二

表1 2002学年高一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情况

项目50m 1000m(男) 立定跳远铅球屈臂悬垂(男)

表2 2003学年高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

项目50m 1000m(男) 坐位体前屈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

800m(女) 仰卧起坐(女)

3.2项目设置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对原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见表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共设置了十项测试内容,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共设置了十六项测试内容。

表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设置情况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体锻炼标准

身高标准体重50M

台阶试验100M

100M(男)、800M(女) 10米×4往返跑

肺活量体重指数800M、1000M

50米跑4分钟25米往返跑

立定跳远200米游泳

坐位体前屈1000米滑冰

仰卧起坐(女)跳高

握力体重指数跳远

立定跳远

推铅球

掷实心球

屈臂悬垂

斜身引体

1分钟仰卧起坐

4分析

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着显著的差异,认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标准、项目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

4.1部分项目评分标准在原来基础上有较大的调整

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可以看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和原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1000米和800米评分标准要降低很多,《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高一男生1000米满分成绩是3分25秒,而现在1000米满分成绩是3分42秒,足足比以前降低了17秒,原来高一女生800米满分成绩是3分10秒,而现在满分成绩是3分39秒,比以前降低了29秒,其它评分标准也比以前有着相应的降低。这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标准》在相同项目的评分尺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有设置的相同项目评分标准,前者评分标准要大大低于后者,特别是耐久跑大幅度降低了评分标准,这对消除学生对耐久跑的畏惧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降低标准以后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和成绩也随着改变,调查表明(见表1、2)2002学年耐久跑考试的成绩比2003学年明显要好,但得分却比2003学年要高的多,从此带来的学生在耐久跑能力的下降问题,值得我们研究。肺活量体重指数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项目,耐久跑的成绩也直接影响机体心肺功能,如果大幅度降低耐久跑评分标准,而使学生在耐久跑成绩方面能力下降,那不也是对学生肺活量产生不利因素吗?

4.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分数成绩划档范围太大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除了身高标准体重以外的所有项目划分为四个等级七分分数段,每个分数都包含一个成绩的范围,每两个分数段都有一个临界值。由于只有七个分数段,每两个临界值之间的距离就比较大,于是在实际评分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两人同样考1000米跑成绩相差1秒可能就在不同成绩档,也有可能成绩相差18秒而得分则相同,两人同样考立定跳远,成绩相差1厘米而不在同个分数档,但有的相差10厘米得分相同。虽然评分标准的临界值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但象在1000米跑评分标准中相差18秒而在同一分数档的划分标准过于粗略,大大降低了评分标准对学生体能状况的区分度,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公平的感觉,并降低了评分制度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当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得分与评三好生、奖学金等发生联系以后,这种评分上的过于粗略和不公平将会产生许多实际问题。

4.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改变学生得分和成绩

从2002学年高一学生测试情况中可以看出,男生总平均分为64.3,女生总平均分为62.8,2003学年高一学生测试情况中,男生总平均分为75.7,女生为74.2,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50M男生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女生仰卧起坐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屈臂悬垂得分,在5项测试中立定跳远得分明显高于其他项目得分。这说明在实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过程中,男女得分、不同项目之间的评分标准存在明显差异的弊端。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后,男女生得分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不同项目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但学生总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学生在50M跑和1000M、800M跑的成绩却有明显的下降。

4.4两种不同《标准》在项目设置上有着质和量的变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标准》在项目设置上已经大不相同,《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中50米、立定跳远、1000米、800米,仰卧起坐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相同,而其它是新设项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突出强调体质健康测试的全面性,但在项目的选择空间比较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局限于体能测试,突出于身体运动能力,但项目选择空间比较大,其中的200米游泳和1000米滑冰明显考虑到中国国情,南北气候的差异,如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能扩大项目的选择空间,增加部分南北地区、山区和沿海地区的运动项目,我认为更能体现评分标准的公平性,也会对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5结论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1000M跑、800M跑项目评分标准降低过大。跑的项目成绩呈下滑趋势,但得分能力却比以前有着大幅上升。成绩和得分划档范围过于粗略对学生考核成绩难以真正合理体现。项目的设置选择空间过小。本文认为应对上述问题进行适当调整,更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S].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02 .12

[2] 体育与健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3] 季浏. 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7

[4] 赵超君. 关于《学生体健康标准》的思考[D].体育教学.,2003.5

[5] 课题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制情况介绍[D] .体育教学,2002. 6

浅谈如何提升高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浅谈如何提升高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体质决定民族的未来,也决定着国家的振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各级各类学校理所应当地承担起青少年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呢? 一、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转变观念,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关于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文件的精神实质,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点,要在教育中切实贯彻“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宣传,丰富校园生活,使大家能充分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把参加体育锻炼变为一种自觉和自主的行为,积极投身到运动中来,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2)丰富载体,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我们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注重对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在教学前要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合作探究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围绕选修项目来进行教学,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加一定的负荷和强度,使学生在训练中让身体得到锻炼。另外,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很多高中学生,尤其是到了高三,他们因为考

试的压力而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害怕因为锻炼而影响了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相当大的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践证明,当学生上球类课时,男生女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能每节棵都上球类这些内容。体育要求的是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就必须从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上着手。可以在一节课中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如,篮球与田径、足球与武术、学生熟悉的内容与新授内容、复习内容与新授内容合理搭配,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两头,带中间:体育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每个班都有些特别爱好体育者和体育成绩特别好的人,应该成立学校各种体育兴趣小组,每学期要定期举行各种体育比赛,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每个班也有些体育成绩特别差、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对这些学生应该实施基础工程,有耐心讲道理,通过运动处方等多种形式使他们从中获益,慢慢也加入到体育中来。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古浪三中行道树灌木种类及其数量调查 高二(1)班 指导老师:张岷山 课题组长:李建鹏邸彦荣 课题成员:苏发昌潘治功张晨三范有伟张莹杨兴芬周兴银

一、研究目的 道路绿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给同学们优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作用,行道树种类以及数量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绿化质量和绿化效应的发挥。作为三中小小的一员,每当我们在林前下学习时,我们是否会想到校园中的灌木数量和种类呢?我们是否会想到这些树木的作用以及生活习性呢?为了更好的发挥灌木丛的作用,服务三中师生。因此进行了调查探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测量记录 对校园中操场侧及大殿周围几条行道的灌木进行观测、测量和记录。对整个小区的树木进行普查计算出各种树种的数量以及生长状况和作用,同时测量株距及覆盖面积等。 2、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求出其分布,数量、种类,覆盖面积及覆盖率等。 3、调查访问 访问有关人员或资料,了解本校建校以来种植的树木种类、数量、成活情况,适应的气候区域,土壤条件等。 三、研究的可行性 课题成员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写作能力较好,能吃苦耐劳,做事细心,可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有关老师和技术人员可给予技术支持和计算指导。在剩余时间方便即可进行调查。

研究方案 1、研究步骤 本课题从2012年3月中旬开题始,带2012年4月上旬结题 第一阶段:了解校园区所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树木在行道中所起的作用,所有树种的种植方法和种植类型。 第二阶段:对校区的树木种类及数量进行测量、调查、计算出数据并进行记录。 第三阶段:对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三中灌木种类和数量特征,提出现存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适合三中较为合适的树种。 第四阶段:归纳整理,写出论文,结题报告 一、人员分工 1、组员分头查阅资料、研究:苏发昌潘治功 2、访问绿化相关人员:张景三杨兴芬 3、调查树木种类、数量:范有伟张莹 4、共同整理,撰写报告。 实施记录 整理后的采访记录 问:管理员您好,我们是高二的学生,我们想对三中树木做个调查,但有些数据不是很清楚,所以想咨询一下您。 答:当然可以,只是不知能否帮到你们。 问:三中环境恶劣,我们想了解三中所处的气候环境。 答:三中处于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边缘,风沙频繁,不太适合树木生长。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具体实施办法 一、初中 1、必测项目2个—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 2、选测项目3个—1000米(男),800米(女);掷实心球;立定跳远。 二、高中(含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 1、必测项目2个—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 2、选测项目3个—台阶试验;握力体重指数;篮球运球。 三、各级各类学校每年均直接将本校各年级《标准》测试数据,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网址中文名: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英文名:https://www.doczj.com/doc/6b6729045.html,),报送至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上报数据的时间为每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上报测试数据的工具软件,由学校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免费下载使用。 四、凡今年要上报测试数据的学校,如果上半年测试过的学校,就依此数据上报。如果上半年未测试过的学校,要按国家规定的各年级组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务必在9月至11月测试完毕并上报。从20 08年起,各学校测试的时间定为每年的9月1日至11月31日,并同时直接上报教育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说明

(一)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三)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四)本标准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五、六年级为一组,初、高中每年级各为一组,大学为一组。 小学一、二年级组和三、四年级组测试项目分为三类,身高、体重为必测项目,其他二类测试项目各选测一项。小学五、六年级组,初、高中各组,大学组测试项目均为五类,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其他三类测试项目各选测一项。 选测项目每年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在测试前两个月确定并公布。选测项目原则上每年不得重复。 (五)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本标准的测试,本标准的测试方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word完整版)高中生偏科现象的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偏科现象的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 高中生偏科现象 二、研究者: 陈思远 三、课题研究的的背景: 偏科,是我们在评价学生时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在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某科分数持续低下,我们称之为偏科。或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特别冷淡,不感兴趣,我们也称之为偏科。 有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在某门课上表现非常好,而在有些课上显得特别差,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学习偏科,作为高中生学习过程普遍出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头痛不已。 偏科存在着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所谓假性偏科就是无论成绩突出的,还是成绩特别差的,都是暂时性的,而长期以来都是偏科状态,并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落后的课程上,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依然成绩甚微,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使得偏科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其中以下三种原因: (一)教师问题:学生偏科学习,受教师影响较大。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二)家庭影响:家庭特殊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三)学生原因: 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 2.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了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专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 3.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为此,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希望通过我们的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人文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激发公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附件)(以下简称《锻炼标准》)是以检验公民体育锻炼效果、评价身体素质为目的,以测验达标为手段的评价体系。 第三条实施《锻炼标准》是一项基本体育制度,由有关部门负责,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乡村和有关组织中全面开展。 第四条鼓励和提倡公民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参加《锻炼标准》测验,争取达到标准并不断提高。 第五条有关部门和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特定人群的体育锻炼标准和施行办法,并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 教育部负责制定、实施学校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施行办法。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可以制定单项体育锻炼标准,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 第二章标准内容 第六条《锻炼标准》适用于6至69周岁的健康公民,按年龄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五个组别,每个组别分男、女

两类人群。 《锻炼标准》包括年龄分组、测验项目、评级标准、评分标准 和测验细则五部分。 第八条《锻炼标准》的测验项目涵盖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类素质。 第九条《锻炼标准》的评级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 格四个等级。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十条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全国的《锻炼标准》实施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锻 炼标准》实施工作。 第十一条全国总工会和全国性人群体育协会负责本系统的《锻 炼标准》实施工作。 第十二条负责《锻炼标准》实施工作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本 办法和实际情况制定《锻炼标准》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负责《锻炼标准》实施工作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将《锻 炼标准》实施工作所需经费纳入预算,广泛宣传实施《锻炼标准》 的目的、意义,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收集和反馈实施《锻炼标准》的有关情况。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学校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工作。

高中生课题研究报告【可编辑版】

高中生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中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态度形成的研究》撰写:高兴星年级/班级:高二三班课题组长:吴淋淋指导老师:魏艳红课题组成员:李婷;吴琳琳,翁焰芳;高兴星;王硕东;翁武平;李永升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中学生学习英语普遍存在缺乏主动探求英语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被真正调动、激发起来。针对中生学习英语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我们开展了中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态度形成的研究,意在探索培养和发展学生形成主动学习英语能力的方法,引导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工具,利用它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担负的重要任务,又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随着新教改的深入,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大部分老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然而学生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下已经学了三到六年英语形成的“填鸭式”教学思维定式,他们的意识没有改变,学生等着老师去“灌”!我校现在高一,二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没有主动思维、主动提问的能力,只等着老师去“教授知识”,我想在我们中国

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大家都知道,知识是要领会的,“灌”只能灌知识,不能提高能力。所以,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如何给自己定位,构建有效课堂,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再到“我能学”的转变,培养学生提问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围绕这些问题,我组将《中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态度形成的研究》作为课题,旨在通过结合我校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并找出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我校学生现状特点,调查问卷得出的启示: (一)调查目的和方式为了解目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他们的学习效果如何及他们当前英语学习主动性情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对高山中学高中部三个年级名学生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共设问题18个(其中开放性问题3个),发放问卷共520份,收回508份,其中有效问卷508份,有效回收率97%。在问题设计上,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高中生在校的课内学习和课外的自主学习情况。题目分为三部分:关于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及方式的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的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53%的学生对英语比较感兴趣,反映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比较满意。但29%的学生外语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而在我们问及“你认为学英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时,占前两位的选项为“语法”和“单词”(分别占到40%和24%的比例)。这样的结果反映出,尽管我们的外语教学改革这些年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总结归纳简要格式

芒市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格式简要说明 各位导师注意: 高中阶段完成3个课题,每个课题可获得5学分,共15个学分。2015届第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时间自2012年9月30日-2013年2月28日。教师和学生利用假期完成。没有选题的学生无此项学分,后果自负。研究课时共 90 学时。其中教师辅导学时为 27学时,学生研究学时为63 学时。课题成果于2013年3月1日开学初按小组(以不超过8人小组为单位,若超过8人请另外分组。每组1份)以电子文档形式上交,切忌教师个人包办。 封面设计成A4纸张彩页,其余内容用A4纸张黑白。研究报告内每位成员的反思不同(每人200字以上),学生自付费用。 (封面) 芒市中学2015届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一个保险方案的收益分析——兼谈购买保险的策略 课题组长:杨荣素 课题成员: 晏吴波、毕小双、李祖能、杨荣素、魏艳廷、郭丽萍、朗洼磊 指导老师:欧阳姣、钟园秋 所属领域:数学 目录 开题报告(因组异而不同)............................(页码) 活动记录...................................................(页码) 研究报告(因人异而不同)..................(页码)

成绩评价.............................................(页码) 附录: 芒市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题报告 芒市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 芒市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成绩评价表 芒市中学研究性学习个人成绩评价表 芒市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共有15 名学生参与,分为 2 小组进行研究。课题研究时间2012年9月30—2013年2月10日。研究课时共90学时。教师辅导学时共27 学时,学生研究学

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

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组织机构: 组长:张宝龙 副组长:吴文强 成员:教导处、体育组、各班班主任 三、测试项目 一、二年级: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三、四年级: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五、六年级: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400米跑(50米×8往反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四、具体分工 测试操作人:王希奎代晓峰于雷 材料保管负责人:王希奎五、主要工作 1、首先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重视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以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4、最后,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师的有效指导,学校的高度重视,安排学生集中进行分组测试,并进行成绩的统计和上报。 七、实施步骤:

1、八月初向学生介绍体质测试的内容、标准以及测试的方法。 布置增强体质的辅助练习手段,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我锻炼。 2、从八月中下旬开始,利用体育课上的素质练习时间,加强此 方面内容的练习,为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奠定基础。 3、九月二十九日对学生进行测试。 4、十月十八至二十日对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上报测试数据。 一、成立实施《标准》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体制健康测试组 (一)、实施《标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沈培元 副组长:张雪峰吴文俊 成员:李永刚樊云龙孙广胜冯名勤申义德廖桂梅韩文峰王海华禹占标 (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组 组长:汪剑中 成员:王冬菊胡晓龙各班班主任 (三)、数据录入组 李跃菊 二、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20XX年9月8日—27日) 宣传发动,让学生了解测试的重要性,由郑州市第一〇〇中学实施《标准》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组负责具体落实 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9月28日—9月29日)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知识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知识点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是与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全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满足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 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一系列制度,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07年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1954年,国务院批准并发布了《劳卫制》,“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 劳卫制是国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对人民在体育锻炼上的基本要求而制定的,其目的在于鼓励人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使人民身强力壮,意志坚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劳卫制测试项目很多,包括跑、跳、投掷、体操,田径等项目,这些项目贯穿着速度、力量、耐力、灵巧,是对人的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劳卫制必须是在所有的项目上都达到规定的标准才可以算是达标。劳卫制有三个等级,少年级,一级和二级。如果你在劳卫制的达标项目中,某项成绩达到了相应的运动员等级,还可以颁发运动员等级证书,运动员等级分5个级别。 (2)、1975年,国家体委公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替代了《劳卫制》。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主要任务是激励广大青年、少年和儿童经常地、持久地锻炼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分组上,采用按年龄分组与按年级分组并行的办法,在学校实行按年级制订评分评级标准的办法,不但照顾锻炼者的年龄差异,也适合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关于学段、年级划分的实况。但无论那一级标准,各单项都必须达到45分。这种单项基础分和各项总分结合评级的做法,有利于促进青年、少年和儿童身体的全面发展。(3)、2002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2007年,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根据“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还可帮助学生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一)、说明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版

附件1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一、年龄分组 (一)儿童组 1、儿童一组(6—8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1—3年级) 2、儿童二组(9—11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4—6年级) (二)少年组 1、少年一组(12—14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初中1—3年级) 2、少年二组(15—17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高中1—3年级) (三)青年组(18—24岁,不分年龄组,相当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 (四)壮年组 1、壮年一组(25—44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 2、壮年二组(45—5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 (五)老年组(60—6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 二、测验项目 分五类,每人每类选测一项(老年组五项均测)。

三、评级标准: 等级总分数 优秀400(含)以上 良好320—399 及格200—319 不及格199(含)以下 四、评分标准 见附件3。 五、测验细则 (一)一类测验项目 1、30米、50米跑 场地器材:地面平坦、线路清晰的30米或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终点外应有15米以上长度的缓冲带),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至少两人一组,起跑姿势不限,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不得抢跑、串道。 2、30秒跳绳 场地器材:平坦、干净的场地,秒表,发令哨,跳绳(木把线绳)。 测验方法:受测者将跳绳的长短调至适宜程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快速跳绳,测验员开始计数,受测者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跳绳。

成绩记录:记录受测者30秒内跳绳的次数。 注意事项:跳坏不计。如有跳坏,可继续跳。 3、25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25米直线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起跑线前0.5米和24.5米处各竖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竖于跑道正中),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以站立式准备,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按逆时针方向绕杆往返跑两次,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绕杆时不得碰杆或扶杆,不得抢跑、串道。 (二)二类测验项目 1、300米、400米、800米、1000米跑 场地器材:标准田径场或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跑道(丈量准确长度),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五人左右一组(不得少于两人),以站立式准备,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300米、400米跑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800米、1000米、1500米跑取整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跑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止,应通过慢跑或走动进行调整。 2、50米×8、50米×6往返跑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研究报告必须绝对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所有叙述、说明、推断和引用,都必须恰如其分。以下是两篇课题研究报告范文,欢迎参考~!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一)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二、课题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 八、课题研究成果 九、遗憾和思考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 “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xx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xx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

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导思想,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教材的教法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题界定 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20xx年秋在全国大范围内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及配套读本。其“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 3、强化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4、突出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新教材使用研究的范围包括:围绕新教材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从教材、教者、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元素出发,以理论研究为主导,侧重于教学实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提高高中学生肺活量成绩的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提高高中学生肺活量成绩的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提高高中学生肺活量成绩的 方法 摘要:笔者在承担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经常会发现部分高中学生的肺活量成绩过低,过分悬殊于成年人水平,此种现象表明,高中学生在测试肺活量项目的准备、技巧以及锻炼方法上急需体育教 师的指导。为此,本文通过测前准备、测中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器材以及平时如何坚持体育锻炼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水平,增进学生的健康。 关键词:体质健康测试提高高中学生肺活量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191-01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此《标准》明确要求初中及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自2002年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笔者每年都有测量肺活量的工作经历。在测量工作中经常会发现部分高中学生的肺活量成绩过低,男生仅为2000~2500 毫升,女生1000~1500毫升甚至低于1000毫升。而成年男子的肺活量数值约为3500~4000毫升,成年女子约为2500~3000毫升,高中学生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如此悬殊的成绩表明,高中学生在测试肺活量项目的准备、技巧以及锻炼方法上急需体育教师的指导。 1 正确使用测量器材,确保测试成绩与真实成绩相一致 1.1 “吹嘴”的正确使用

吹嘴外形似“元宝”,是肺活量测试器最重要的部位之一,起到收集被测者吹出的气体的作用。吹嘴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将之横置于被测者嘴部,与嘴、腮相吻合,吹气时双手施加外力于吹嘴上,使之与嘴、腮部严密接触不漏气体。这里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吹嘴放置位置错误。当吹嘴由横置而误为竖放时,凸起的鼻梁势必导致气体大量外漏,该种错误较为低级,多出现在幼小学生身上,偶尔会出现在高中学生身上。二是施加外力大小不当。力小则接触不严,容易漏气;力大则过分压迫腮部肌肉,不便于发力吹至极限。鉴于此,教师应在测量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杜绝此类错误的发生。 1.2 重视对肺活量测试器材的保养 肺活量测试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水桶式”测试器,一类是较先进的电子测试器(电子肺活量计)。因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不同,故保养方法也不相同。“水桶式”测试器在用前应做到仔细检查器材各个部位是否完好,如牵引线是否打结或磨损,导气管是否破裂,浮筒与水桶间是否存在摩擦,指针是否清晰正确等;用后应及时打开底部阀门以排净水分,防止水质日久腐败侵蚀污染器皿。电子肺活量计保养相对简单,用时注意保持仪器干燥,导气管不要进水,以防止仪器内部电路遇水短路。 2 测前充分准备,便于发挥真实水平 基层中小学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常常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情况,因此常常导致测肺活量前学生没有做任何准备活动的情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2016版

附件2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激发公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附件)(以下简称《锻炼标准》)是以检验公民体育锻炼效果、评价身体素质为目的,以测验达标为手段的评价体系。 第三条实施《锻炼标准》是一项基本体育制度,由有关部门负责,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乡村和有关组织中全面开展。 第四条鼓励和提倡公民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参加《锻炼标准》测验,争取达到标准并不断提高。 第五条有关部门和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特定人群的体育锻炼标准和施行办法,并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 教育部负责制定、实施学校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施行办法。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可以制定单项体育锻炼标准,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 第二章标准内容 第六条《锻炼标准》适用于6至69周岁的健康公民,按年龄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五个组别,每个组别分男、女两类人群。 第七条《锻炼标准》包括年龄分组、测验项目、评级标准、评分标准和测验细则五部分。 第八条《锻炼标准》的测验项目涵盖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类素质。 第九条《锻炼标准》的评级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十条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全国的《锻炼标准》实施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锻炼标准》实施工作。

第十一条全国总工会和全国性人群体育协会负责本系统的《锻炼标准》实施工作。 第十二条负责《锻炼标准》实施工作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本办法和实际情况制定《锻炼标准》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负责《锻炼标准》实施工作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将《锻炼标准》实施工作所需经费纳入预算,广泛宣传实施《锻炼标准》的目的、意义,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收集和反馈实施《锻炼标准》的有关情况。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工作。 第十五条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应当将实施《锻炼标准》纳入工作计划,并与普及推广体育项目相结合。 第四章测验达标 第十六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组织应当发动、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锻炼标准》测验达标活动,并与工间(前)操和业余健身活动、运动会、体质测定等结合起来。 第十七条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开展《锻炼标准》测验达标活动,并与全民健身活动

中学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中学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也就是中发[2015]12号文件,在第29条中明确要求“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文化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形式,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

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这个文件中要求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文件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列出了学生要努力实现的具体目标,其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包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部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如下要求:学生要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从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来看,生态文明教育也是中学生物学的课程目标。 我国有亿青少年,广大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的主要精力、社会方方面面对学校教育的关注仍集中在中考、高考上,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是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提高高中学生肺活量成绩的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提高高中学生肺活量成绩的方 法 摘要:笔者在承担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经常会发现部分高 中学生的肺活量成绩过低,过分悬殊于成年人水平,此种现象表明, 高中学生在测试肺活量项目的准备、技巧以及锻炼方法上急需体育教师的指导。为此,本文通过测前准备、测中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器 材以及平时如何坚持体育锻炼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高 学生的肺活量水平,增进学生的健康。 关键词:体质健康测试提高高中学生肺活量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2)06(c)-0191-01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此《标准》明确要求初中及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 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自2002年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来,笔者每年都有测量肺活量的工作经历。在测量工作中经常会 发现部分高中学生的肺活量成绩过低,男生仅为2000~2500毫升, 女生1000~1500毫升甚至低于1000毫升。而成年男子的肺活量数值约为3500~4000毫升,成年女子约为2500~3000毫升,高中学生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如此悬殊的成绩表明,高中学生在测试肺活 量项目的准备、技巧以及锻炼方法上急需体育教师的指导。 1 正确使用测量器材,确保测试成绩与真实成绩相一致

1.1 “吹嘴”的正确使用 吹嘴外形似“元宝”,是肺活量测试器最重要的部位之一,起到收集被测者吹出的气体的作用。吹嘴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将之横置于被测者嘴部,与嘴、腮相吻合,吹气时双手施加外力于吹嘴上,使之与嘴、腮部严密接触不漏气体。这里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吹嘴放置位置错误。当吹嘴由横置而误为竖放时,凸起的鼻梁势必导致气体大量外漏,该种错误较为低级,多出现在幼小学生身上,偶尔会出现在高中学生身上。二是施加外力大小不当。力小则接触不严,容易漏气;力大则过分压迫腮部肌肉,不便于发力吹至极限。鉴于此,教师应在测量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杜绝此类错误的发生。 1.2 重视对肺活量测试器材的保养 肺活量测试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水桶式”测试器,一类是较先进的电子测试器(电子肺活量计)。因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不同,故保养方法也不相同。“水桶式”测试器在用前应做到仔细检查器材各个部位是否完好,如牵引线是否打结或磨损,导 气管是否破裂,浮筒与水桶间是否存在摩擦,指针是否清晰正确等;用后应及时打开底部阀门以排净水分,防止水质日久腐败侵蚀污染器皿。电子肺活量计保养相对简单,用时注意保持仪器干燥,导气管不要进水,以防止仪器内部电路遇水短路。 2 测前充分准备,便于发挥真实水平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同名5545)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同名5545)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相关规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指2014年7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测成绩达到或超过良好,才有资格参与评优与评奖。 以往,学生的体测按学段分组,每组除了身高、体重、肺活量必测外,还有一些可选项目。新《标准》取消选测。在分组上,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在各组中,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都是必测项目。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中,男生必须测1000米跑和引体向上,女生必须测800米跑和1分钟仰卧起坐。 《标准》还指出,体测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对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

各组学生按总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至89.9分为良好,60分至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对于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的学生,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新增规定

2014年新出台的《标准》,取消了选测项目,中学生和大学生必须测长跑,初中以上男生必须测引体向上。《标准》规定,学生毕业时,体育成绩和等级,按照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加上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成绩达不到50分,按结业或肄业处理,也就是说,拿不到毕业证。 《标准》要求,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必测项目全部一致: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另外,各个测试项目都设置了具体的标准,比如,50米短跑,大一、大二的学生,男生超过9.1秒就为不及格,女生超过10.3秒为不及格;大三、大四的学生,男生超过9.0秒则不及格,女生超过10.2秒为不及格。 如果想评优,体育测试成绩评定必须要达到80分以上。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

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

高一实行两种不同《标准》的若干思考 摘要: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2002年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是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和有益尝试。本人对高一学生进行两种不同《标准》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认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项目设置和评分标准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专家商讨。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 1 前言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对学生在学校体质情况的量化评价。本文对浙江省部分高中学校2002和2003学年高一学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过程中遇到评分标准、项目设置等情况进行讨论与分析,发现不同的《标准》在评分标准、项目设置等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进行对比探讨与研究,认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评分标准和项目设置等方面应切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旨在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提供实验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浙江省部分高中学校2002学年高一5763名学生,其中男生2994名,女生2769名,2003学年高一5974名学生,其中男生3084名,女生2890名。 2.2 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向浙江省内部分高中学校发出调查问卷41份,收回问卷39份,回收率95.1%。有效问卷39份,有效率95.1%。 2.2.2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测试成绩运用Microsoft Excel 进行统计处理 2.2.3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相关的专著2部,论文10余篇 3 结果 3.1对两种不同《标准》测试成绩结果表现出较大差异如表一、表二 表1 2002学年高一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情况 项目50m 1000m(男) 立定跳远铅球屈臂悬垂(男) 表2 2003学年高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 项目50m 1000m(男) 坐位体前屈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 3.2项目设置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对原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见表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共设置了十项测试内容,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共设置了十六项测试内容。 表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设置情况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体锻炼标准 身高标准体重50M 台阶试验100M 100M(男)、800M(女) 10米×4往返跑 肺活量体重指数800M、1000M 50米跑4分钟25米往返跑 立定跳远200米游泳 坐位体前屈1000米滑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