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定稿版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定稿版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定稿版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定稿版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西方音乐史》复习重点(共同课)《西方音乐史》考研复习重点(共同课)教材:《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第一编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一、古希腊的音乐理论

第二编中世纪音乐

一、格里高利圣咏

二、复调的兴起(9-13世纪)

三,法国游吟诗人

四,新艺术

第三编

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堪

勃艮第地区的音乐

迪费的音乐风格

1、迪费代表了15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的体裁与风格,并对15世纪下半叶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2、他更重要的成就在弥撒曲方面,真正确立了定旋律弥撒曲的体裁风格,使其成为文艺复兴复调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3、他是第一个采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作曲家。

4、他是在创作中采用四声部织体,把低声部固定在持续声部之下的第一位作曲家。

法-佛兰德作曲家

若斯堪的音乐风格

1、他是世纪之交的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的突出代表,也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2、他的弥撒曲创作有了更多的类型和手法;经文歌是他数量最多的体裁,最能代表其个性和创造性;尚松的声部增多,形式更自由。

3、模仿在他的复调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品常以赋格式的模仿(卡农)形成结构的基础。

4、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注意探索以音乐的手法对歌词进行形象的解释与象征。

二、意大利牧歌

三、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1、什么是宗教改革?

2、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3、众赞歌是怎样产生的?

4、众赞歌的发展经历了几种主要的风格?

5、什么是反宗教改革?

6、反宗教改革时期最重要的意大利作曲家是谁?

7、他的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8、什么是“帕莱斯特利那风格”

四、威尼斯乐派

第四编巴罗克时期音乐

一、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1、歌剧的定义

2、歌剧最直接的来源

3、第一部歌剧的产生:卡梅拉塔、《达夫尼》、《尤丽迪西》(词曲作者、时间、地点、场合、题材、音乐特点)

4、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剧情、音乐特点)

5、威尼斯歌剧的继续发展:卡瓦利、切斯蒂

6、那不勒斯:形成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斯卡拉蒂的贡献。7、法国:吕利,英国:普塞尔,德国:凯泽

二、器乐的发展

1,以小提琴为主的器乐曲

2,以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

三、巴罗克晚期的两位大师

1,亨德尔

生平:

创作特征:

1、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但增加了法、英、德的因素。

2、作曲速度很快。

3、经常借用自己或他人的旧作。

4、具有驾驭庞大结构的气魄,线条简洁而宽放,主调风格为主,善于用很经济的手法创造宏伟的效果。

创作体裁:歌剧、清唱剧、器乐曲

重点在清唱剧,特征:

1、首创英语清唱剧。

2、把歌剧创作的经验用于清唱剧。

3、合唱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4、宣叙调和咏叹调往往具有抒情沉思的情绪。

代表作举例:《弥塞亚》

2,巴赫:

他1685年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新教的重要地区)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工作职位与他的创作有密切联系。

巴赫的音乐风格与历史地位

1、广泛吸收18世纪初欧洲各国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并发展到新的高

度。

2、和声与复调取得完美的平衡。

3、作品数量多,质量高。

4、不仅是巴罗克的辉煌终点,也是后来西方音乐的伟大源泉。

第五编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概述

1、高峰阶段

2、两大时段(前后交叠)-“前古典时期”(三个主要音乐现象)和“维也纳古典时期”(三个代表人物)

3、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法国大革命,对音乐的影响(世俗化,大众化,世界性),对音乐家的影响(个人价值)

4、前古典的三种风格,参见149页注释

5、古典风格的特征:5点

前古典:

一, 格鲁克和他的正歌剧改革

1、为什么要进行歌剧改革?

2、格鲁克的历史地位

3、他的歌剧创作原则是什么?

4、格鲁克采取了哪些歌剧改革的措施?

5、代表性剧目举例。

二,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

1、喜歌剧的定义和特点

2、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名称、作者和来源。

3、第一部法国喜歌剧:产生、作者和剧名。

4、德国和英国的喜歌剧各叫什么名称?各举一个代表作。

三、前古典时期的器乐

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奏鸣曲式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曲式,经常用在上述体裁的主要乐章中。

维也纳古典乐派

一、海顿与莫扎特

海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古典风格最典型的代表。

生平:

1、从1761年到90年代为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服务了30年,创作了大部分作品,是他风格成熟的重要时期。

2、90年代开始,居住在维也纳,两次应邀访问英国,创作了12首伦敦交响曲,达到他创作的顶峰。

创作要点:

1、交响曲:经历了从早期、中期到晚期的漫长的发展道路。中期达到成熟,形成四个乐章的标准结构(196页第四段)。

2、四重奏:发展轨迹与交响曲近似,佳作多在中晚期,奏鸣曲式和展开手法更加突出,四个声部的“交谈”更加平等。

3、其他作品:钢奏,协奏曲,弥撒曲,康塔塔,清唱剧。

莫扎特:短暂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是这个乐派中最多才多艺的作曲家,体现了最完美的古典风格。

创作要点:

1、歌剧:是他最重要的创作体裁。他最优秀的歌剧是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四部:《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女人心》和《魔笛》。前三部是达蓬特创作脚本的意大利式歌

剧,最后一部是神话题材的德语歌剧。莫扎特善于用音乐刻画戏剧人物和场景,特别是重唱,在歌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协奏曲:他对协奏曲的贡献很大,27首协奏曲经历了一个成熟的过程。维也纳时期也是他协奏曲的丰收年代,完善了钢琴协奏曲的古典形式,确立了“双呈示部”和“华彩乐段”的结构。

3、其他作品:交响曲,室内乐,宗教作品

二、贝多芬

1、生平要点:

一生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并反映在他的创作中。

2、创作时期的划分:

3、创作要点:

九首交响曲贯穿一生,集中体现创作风格的演变。

4、其他作品:钢奏,室内乐,声乐作品。

5、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与历史地位

第六编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时期划分、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以后的欧洲社会与文化情境(民族主义的兴起,现代主义的冲击)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阅读219页第4-5段)

1、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抒情性特征十分明显。(非理性,对古典主义的反抗与突破)

2、倾向标题音乐,与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等姐妹艺术结合。

3、创造出很多新体裁,如标题交响曲、交响诗等。

4、旋律、调式、节奏与和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突破。

5、管弦乐队得到很大发展,钢琴成为重要乐器。

音乐生活的巨大变化:

1、资产阶级成为主要的音乐赞助人。

2、音乐进一步普及,创作和演出的进一步商业化。

3、专业音乐学院纷纷建立。

4、音乐评论活跃,音乐学开始发展。

一、七个最典型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二、19世纪歌剧:三条主要线索

1、德国: 1/1(韦伯,P. 221)+ 5/1(瓦格纳,P. 259)

2、法国: 3/1(法国大歌剧-梅耶贝尔,P. 244)+ 6/1(轻歌剧-奥芬巴赫、抒情歌剧-古诺、卡门-比才, P. 272-274)

3、意大利: 3/2 (罗西尼P. 245)+ 3/3 (贝里尼P.248、唐尼采蒂P.249)+ 6/2(威尔第P.276) + 8/4(马斯卡尼P.336、普契尼P.338)

关于威尔第的歌剧创作

对威尔第的小结参考279页最后一段。

瓦格纳乐剧改革的要点

1、乐剧应以体现永恒精神的神话为主题。

2、乐剧应该是诗歌、音乐、表演、舞台等多种艺术综合的整体艺术品。

3、打破传统的“分曲结构”,采用“无终旋律”的织体。

4、大量运用主导动机,体现交响性思维。

5、大量运用半音化和声,导致古典和声趋于瓦解。

三、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

1、民族主义音乐产生的原因

(1)这些国家过去长期遭受异国统治,经济和文化落后。但在19世纪出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这构成了民族主义音乐产生的土壤。

(2)民族主义音乐几乎与浪漫主义音乐同时发展,因此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很大影响。它虽然和浪漫乐派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从总体上看,二者仍有区别。

2、特点(参考280页)

(1)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大都具有进步的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他们在艺术上一方面借鉴西欧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传统与成果,另一方面从本民族民间音乐宝藏中吸取养料,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

(3)也有些作曲家不局限于民族主义倾向,更关注人类普遍意义的题材和采用欧洲通用的音乐语言,创作出更具有世界性的音乐作品。

3,概况

三、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

1、印象主义(影响来自印象主义绘画,象征主义诗歌,俄罗斯民族乐派和东方音乐)

2、晚期浪漫主义(德奥世纪末社会文化的产物,浪漫主义的最后阶段)

第七编20世纪音乐

概述

1、20世纪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是19世纪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动荡不安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20世纪音乐产生巨大影响。

3、20世纪音乐经历了两次高潮和7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45年以前西方现代音乐的主要流派

二、1945年以后(50-60年代)的主要流派

寻求新音色是1945年以后的一种重要现象和倾向。

三、70年代以后(后现代)

1,简约派(定义,特点,代表人物)

2,新浪漫主义(定义,特点,代表人物)3,第三潮流(定义,特点,代表人物)4,拼贴(定义,特点,代表人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