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与CPK的区别

CP与CPK的区别

CP与中心值无关,即它没有上限与下限。
而cpk有上限与下限

CP: 不考虑偏移(均值是规格中心值)时的短期过程能力指数
CPK:考虑偏移(均值不是规格中心值)时的短期过程能力指数
CPK=(1-K)CP
不考虑(没有)中心值的是:CPM表示


Cp是指精密程度,与中心值无关,CPK包括中心值和精密程度



1)Cp和Cpk都要计算,不管过程有没有偏移
2)Cp反映的是能够达到的过程能力的最高水平,除非进行剔除普通原因的系统措施
3)Cpk反映实际的过程能力,提高的途径是减少偏移,往往是采取一些剔除特殊原因的局部措施即可提高Cpk值
4)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Cp=Cpk,而不是说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
5)所以两者都要计算,都有各自用途,要结合着进行分析。说计算Cp没用的也说法是不对的

讨论理论概念实际上很容易,Cp是制程能力指数,只考虑一致性程度,

而Cpk是综合制程能力指数,同时考虑偏差和一致程度。5945,

并非瞎搞 !有点弄斧啦。但是,实际应用中就是这样!精简!

公式是以6sigma为分母,但是,现在国外最好的公司也确实只做到

3-4,即3.8sigma——99.9%

Cp是短期工程能力﹐它是不反映標准中心與實際中心偏移的情況。Cpk是長期的工程能力﹐它是考慮標准中心與實際中心偏移的情況﹐它永遠小於或等於CP

Cp反映的是你的工序水平,而Cpk则是一个控制水平
Cp和Cpk之差,反映了你的管理水平

CP与CPK的计算方式:
1、CP计算:
A、短期研究:CP=(UCL-LCL)/8s
B、长期研究:CP=(UCL-LCL)/6s
2、CPK的计算:
A、短期研究:CPK=MIN【(X-LCL)/4s,(UCL-X)/4s】
B、长期研究:CPK=MIN【(X-LSL)/3s,(UCL-X)/3s】(上述X值头上有两横,为平均中值)
(6s,3s看起来很复杂,在家仔细观察一下,其实就是所谓的6s分布及其分布的一半。这样一看,我们对CP及CPK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CP与CPK的区别:
A、只有在计量值为双侧公差而且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重合的情况下,CP=CPK(此时K=0);
B、当质量特性分布中心恰好位于标准上限或下限时,则K=1;
C、当质量特性分布中心位于标准界限之外时,则K>1。K值是越小越好。
D、因为质量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在生产实际中往往并不重合,所以实际有效的标准范围就不能完全利用。在产生偏移后,分布在中心左侧能力的增加值补偿不了右侧的工序能力的损失值。只能以两者中较小值来计算工序能力指数。这个工序能力指数也可称为修正工序能力指数,记作CPK。修正工序能力指数就是一般的工序能力指数。
E、CP 永远大于或等于CPK,CPK不可以小于零。




1、 概述
—— 前些时间看到不少网友或论坛的朋友一直对Ca、Cp、Cpk

、Pp、Ppk产生很多疑问,作为过程质量控制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全面了解和精确计算,以便工作的顺利开展。Ppk的数量来自长期(一般在3个月或者更长)收集的数据,它可能存在各种波动源,比如:机器老化、员工情绪波动、供应商改变等等。所以计算Pp和Ppk是有必要的。

2、 释义

—— Ca偏移修正指数,通常简称“偏移系数”

—— Cp无偏移的短期过程能力指数

—— Cpk有偏移的短期过程能力指数

—— Pp无偏移的长期过程能力指数

—— Ppk有偏移的长期过程能力指数

3、 Ca的计算

—— Ca值是衡量过程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公差中心值)的一致性,如果Ca越大,标明过程平均值偏离规格中心值越大,过程能力越差;

——公式 Ca=|xˉ-μ|/(T/2)(xˉ表示样本均值,μ规格中心值,T表示公差值)

——Ca也是常用的k,k=ε/(T/2)=2ε/T;ε=|M-xˉ|,M=(TU+TL)/2

4、 Cp的计算,σ≈σ^ST=Rˉ/d2=Sˉ/ C4

——Cp值是衡量过程满足产品品质标准(规规公差)的程度,Cp值越大,表示过程变异越小,过程能力越差;

——公式Cp=T/6σ=(TU-TL)/6σ≈(TU-TL)/6s(TU公差上限,TL公差下限,σ群体标准差,s样本标准差);

——公式σ=Rˉ/d2≈s(Rˉ表示级差平均值,d2是系数,可以通过查表得知)

——群体标准差σ,样本标准差s的换算公式σ=S/ C4

d2系数表


样本数n

2

3

4

5

6

7

8

9

10


系数d2

1.13

1.69

2.06

2.33

2.53

2.7

2.85

2.97

3.02



C4系数


样本数n

2

3

4

5

6

7

8

9

10


C4

0.798

0.886

0.921

0.940

0.952

0.959

0.965

0.969

0.973



5、 Cpk的计算,σ≈σ^ST=Rˉ/d2=Sˉ/ C4

——Cpk值是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情况下的过程能力指数;

——公式Cpk=(1-Ca)Cp=(1- k)Cp;

——当品质规格只有上限单侧公差时:Cpu=(TU-xˉ)/3σ

——当品质规格只有下限单侧公差时:Cpl=(xˉ-TL)/3σ

6、 Pp的计算,σ≈σ^LT=S

——Pp计算方式和Cp计算方式一样,唯一不同的是σ计算公式不一样。

7、 Ppk的计算, σ≈σ^LT=S

——Ppk计算方式和Cpk计算方式一样,唯一不同的是σ计算公式不一样。

8、 偏移修正指数(偏移系数)评价表参考


序号

Ca

级别

判定

可采取的对策


1

Ca≤0.125

5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

必要时,停止生产,直到找出原因或全检


2

0.125
4

过程能力不足

找出原因,采取对策,产品全检


3

0.25
3

过程能力尚可

注意5M1E的变化情

况,产品要加严检查


4

0.5
2

过程能力充分

理想状态,继续维持现状


5

Ca>1

1

过程能力过高

理想状态,可考虑抽检或免检



9、 过程能力评价参考表


序号

Cp(Cpk)

级别

判定

可采取的对策


1

Cp<0.67

5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

必要时,停止生产,直到找出原因或全检


2

0.67≤Cp<1.0

4

过程能力不足

找出原因,采取对策,产品全检


3

1.0≤Cp<1.33

3

过程能力尚可

注意5M1E的变化情况,产品要加严检查


4

1.33≤Cp<1.67

2

过程能力充分

理想状态,继续维持现状


5

1.67≤Cp

1

过程能力过高

理想状态,可考虑抽检或免检



10、 Cp结合Cpk对应的σ水平


序号

Cp

Cpk

对应σ水平


1

Cp<0.67

Cpk<0.17

一 西格码水平(无意义)


2

Cp≥0.67

Cpk≥0.17

二 西格码水平


3

Cp≥1.0

Cpk≥0.5

三 西格码水平


4

Cp≥1.33

Cpk≥0.883

四 西格码水平


5

Cp≥1.67

Cpk≥1.17

五 西格码水平


6

Cp≥2.0

Cpk≥1.5

六 西格码水平




Cp≥2.33

Cpk≥1.83

七 西格码水平



11、 过程相对稳定系数

——通常σ^LT >σ^ST,因此过程的质量改进就是逐渐减少σ^LT,使其不断向σ^ST靠近。

——过程稳定系数:dσ=σ^LT -σ^ST

——过程相对稳定系数:drσ=dσ/σ^LT=(σ^LT -σ^ST)/σ^LT

——由于没有公式编辑软件,所以σ和S另外的计算公式不在此一一列出

12、 过程相对稳定系数的drσ范围


序号

drσ

评价


1

drσ<10%

接近稳定


2

10%≤drσ<20%

不太稳定


3

20%≤drσ<50%

不稳定


4

50%≥50%

很不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