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省略说综述

汉语省略说综述

汉语省略说综述
汉语省略说综述

汉语省略研究综述

人们日常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由于表达交际的需要,根据经济原则,会省略掉一些句子成分,但不会影响到句子表达的效果。省略是一门学问,不是说任何成分都可以省略,有些可以省略,有些就不可以省略,有些在这里能够省略,在另一地方就不能省略,那么到底省略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到省略,怎么样运用省略原则,省略理论在汉语中式如何一步步发展完善的,这些都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一、《马氏文通》的初步认识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对省略现象已有所认识,并作了初步分析。它有两点贡献:①分析了省略的原因是由于对话、承上、命令或避重名而省。②指出非省略现象:“无属动词,本无起词,‘有’‘无’两字,间以同焉。”即认为存现句和其他非主谓句没有省略起词(主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马氏文通皆以古文言为例,由于在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十分常见,并且文言的省略原则以及表达都与现代汉语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此就不多做举例,但是马建忠所采用的“对话、承上、命令或避重名而省”的省略原则还是为后人所接受,成为以后各家研究汉语省略现象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二、《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用了整整第五章来介绍汉语“主要成分的省略”。对汉语省略原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是汉语语法研究前期重要的介绍省略句的重要文献。黎锦熙参考马建忠的分析,将汉语的省略分为三种情况:

1、对话时的省略

“对话时,凡是祈使语气的句子,以及书面上的一切训辞,常省去在主位的对称代词‘你’或‘你们’”

例如:【】来吧

吃饭,【】要右手拿筷子

2、自述时的省略

“叙记文也常省略主语,大抵的省去自述语气的自称代名词‘我’或‘我们’例如: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

3、承前的省略

“一切文章的复式组织,可以省去第二句以下的主语,承用前一句的主语或宾语、补足语等。宾语、补足语等也都如此。”

4、习惯上的省略

例如:【】请【】坐

5、“的”字后面名词可以省略

例如:大街上有一个卖花的【】

6、介词省略

例如:这座铁桥,【】今年秋天完工。

7、量词的特别用法

“形容的附加语若是一个数词,那数词下常带有量词;这种量词,也可以将那被形容的主体名词取而代之”

例如:这一“盆”【】是我自己种的‘墨菊花’。

量词“盆”后省略了与墨菊花具有相同性质的“花”字

黎先生归纳出的前三种省略模式经住了时间的考验,虽是对前人的模仿,但也是根据汉语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规律来谈。

三、《中国文法要略》

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从“起词”“止词”的省略角度来说明汉语的省略现象,着重分析了三种格式,这三种格式都能通过“起词”与“止词”的省略来得到印证。

1、省略起词:动作的起点不说出来

①当前省略:当面说话,你和我往往可以不说

例如:快来=你快来

别动=你别动

②承上省略:下面的起词和上面的起词相同,也就可以不再说。

例如:老残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到了小布政司街,觅了一家客店,名叫高升店,将行李卸下,开发了车资酒钱,胡乱吃点晚饭,也就睡了。(老残)下文的起词和上文相同,同为“老残”,因此在下文中就省略不说了。

③概括性省略:有时候,一个动作的起词是任何人,那也就不必说出

例如:不登高山,不见平地

2、省略止词

止词的省略也可以分为当前、承上、概括性三类:

①当前省略

例如:改日奉扰。(扰你)

②承上省略

例如:管你一见(这个人)就认得(他),还是你们个亲戚呢。

③概括性省略

例如:只要埋头学,不怕学不会(学任何事)

黎锦熙与吕叔湘在省略句上虽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得划分更为精细,但

是他们仍然存在着滥用省略,对何为省略句依然分辨不清。朱德熙就针对他们的问题在《语法讲义》中又针对性的论述。

四、《语法讲义》对于黎、吕观点的批谬

朱德熙的语法讲义虽然说在省略句上没有过多篇幅,但是他对于前人在省略句上犯下的错误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重要观点。

1、朱德熙认为所谓省略指的是结构上必不可少的成分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没有出现。

2、省略的说法不能滥用,特别不能因为一个句子意义上不自足就主观地说它省略了什么成分。比如【】请【】坐这个例子,虽然从逻辑的角度上说,是“请”的是我,“坐”的是你,但是事实上我们不说“我请你坐”,而是说“你请坐”,由此可见黎锦熙的理论是脱离了实际的,他拿在生活中不会使用到的例子来作为示例,具有一定的主观臆造性。

3、从原则上说,省略了的成分应该是可以补出来的。可是有很多“的”字结构后头很难补上什么适当的名词

例如:孩子们有的()唱有的跳()

可能有人会说加上“人”字,但这样就又会犯上面脱离实际的老毛病,因为我们平时是不会这样说的。可见“的”字结构后头有省略的说法也是难以成立的。黎氏运用省略时有时甚至任意添加词语,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以至一个句子竟然有许多种省略的情况。如:

我的心像水似的。

①我的心(干干净净),像水似的。

②我的心(干干净净)像水的(干净)似的。

③我的心(里干净)像水似的。

④我的心(里的干净)像水的(干净)似的。

⑤我的心像水似的(干干净净)。

⑥我的心(干净得)像水似的。

⑦我的心(干净得)像水的(干净)似的。

⑧我的心(干净得)像水似的(干净)。

朱德熙批评了前人一些错误的认识,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在语法学上还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五、《中国现代语法》对于省略法的定义

首次给省略界定的是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凡比平常句子形式缺少某部分者,叫做省略法。王力的研究进了一大步:一是把省略看作一种待殊的表达形式,它的表达功能“非但简洁,而且顺口……切误认为省略是一种缺点”。二是指出

省略多半由承接法而来,此外还有习惯的省略,包括替代法的习惯省略和称数法的习惯省略两类。三是指出省略与非省略的区别。所认为被省略的部分,却永远不曾出现过,可见不是省略,只是本来如此。王氏的观点影响很大。

1、承说的省略,根据语言语句的结构,又可分为以下五类。

①主语的省略

例如:主人又问:“贾范是你什么人?”我忙奏道:“是远族”。(是远族前面省去了主语“贾范”)

②目的位的省略

例如:你这遭吃茶是托他两个的福勒;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

....。.(若不省略,该说:“我是不能给你吃这茶的”。)

③关系位的省略

例如:黛玉道:“你上头去过了没有?”宝玉道:“都去过了”。(这是处所末品德省略。若不省略,该说:“上头都去过了”。)

④表位的省略

例如:探春笑着问道:“可是山涛?”李纨道:“是”。(若不省略,该说:“是山涛”。)

⑤谓词省略

例如:宝玉又让他到怡红院里去吃茶。香菱道:“此刻竟不能”。(“能”字后面省了谓词“去”字,及其修饰语)

2、习惯的省略

①替代法德习惯省略:在对话时,主位的“我”和“你”不一定因为承说,也往往被省略。

例如:我也知道了,不用难我(“不用难我”是“你不用难我”的省略。)

②称数法的习惯省略,有些称数法在习惯上是可以省去事物的名称的。最常见的是日子的序数和年龄的基数。

例如: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若不省略,该说:“二十一日是薛妹妹的生日)

③似省略而非省略,有些句子形式,依一般的结构看来,似乎是有所省略;但是一般人所认为被省略的部分,却永远(或差不多永远)不曾出现过,可见并不是省略,只是本来如此。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中的省略研究是八十年代前对省略研究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的省略研究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六、省略句研究的新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语法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迅速,

百家争鸣,随着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省略的研究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研究对象方面,不仅仅局限在研究主语、宾语的省略,而是涉及到了六大成分的各个方面乃至于一些附加成分与虚词方面。所考察的省略范围也扩大到语义、语用以及句法省略方面。研究方法上主语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对省略进行综合的考察。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_相关句式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_相关句式 论文导读::兼语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兼语式的类别。兼语式与相关句式的比较。论文关键词:兼语式,概说,类别,相关句式 兼语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其特点是一个动宾结构套在一个主谓结构上。两个谓语不连系同一主语。(吕叔湘,1979) 所谓的“兼语式”用符号可以表示为:(S)V1N V2。其中,S表示动词可能存在的主语,外加括号表示可有可无,V1表示动词,V2表示谓语,N表示V1和V2之间的那个名词性成分。各成分的语法关系是N 是V1的宾语;N 是V2 的主语;V2是N的谓语,不是其他成分。一、兼语式研究概况 汉语语言学界明确地对兼语结构进行的研究已经很多相关句式,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这种研究经历了由提出到论争,最后趋向统一的过程。第一阶段:兼语式命名及其定义 兼语式问题由来已久。最早是由王力(1955)提出的“递系式”,并将其定义为:“凡句中包含两次连系,其初系的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分即用为次系的主语者。”丁声树(1963)首次使用“兼语式”:“兼语式的特点是两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吕叔湘(1979)称为“递谓式”。名称虽然不同,但基本精神是想同的,都存在一个名词性成分既是前边动词的宾语或表位,又是后边成分的主语。后来才逐渐采用“兼语式”这个名称。即便是语法学家把它看作独立的句式,他们对其范畴的界定也不尽相投。主要有两类观点:“肯定说”和“否定说”。

㈠“肯定说”:在兼语式这一特殊句式被提出来之后,承认兼语式的存在的代表人物有:胡附、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索》(1955),他们将兼语式的第一动词限定在致动意义这一范围内论文提纲怎么写。陈建民《记兼语式和一些有关句子分析法问题》(1960)从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分析兼语式。吴竞存、侯学超《现代汉语句法分析》(1982)认为兼语式符合切分三原则,承认兼语式的存在。邢欣《论兼语式的生层结构》(1984)借用转换生成的语法理论,深入这类结构的深层结构中去,认为兼语式是站得住的。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1980)着重分析了兼语句式的主要句法成分及于相关句式如宾语分句、紧缩句的不同之处。 ㈡“否定说”:如:史存直《论递系式和兼语式》(1954)提出质疑,认为一个句子不能有两个叙述,这类句子大都为主谓补结构(少数为连环句)。李临定、范方莲《语法研究应该依据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1961)中认为“所谓兼语,它或者是前边动词的定语,或者只是后面词语的主语,不能一身二任。”萧璋《论连动式和兼语式》(1956)应该将兼语式和连动式划到主从词组和复句中去。张静《“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1977)也持有相同观点。张礼训《从层次分析作业方法的要求看兼语结构分析上的矛盾》(1977)从层次分析的角度建议用“谓词性结构的连用”来取代兼语结构。朱德熙《语法讲义》中把“兼语式”和“连动式”并未一类相关句式,叫做“连谓结构”。 第二阶段:随着语言学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及应用,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兼语式进行分析。吴竞存、侯学超(1982)以结构、功能、

汉语字母词

汉语字母词 一种民族语言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并在其自身的丰富发展和跟不同语言群体交际交流中不断充实、变化。当下,中文中夹杂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日益增多,应用范围日渐扩大。这种从读音到书写都与中文词汇不同的语言文字形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全面地、客观地看待字母词渗透到中文的现象及其所产生的利弊影响,请读下文,也许能拓展读者的思路,对字母词作出科学评介。——编者 中关村与CBD双赢 北京购房者的地缘因素非常强,在中关村和CBD地区的购房者中,本区客源都占半数以上。 正计划在CBD买房的某国际品牌的亚洲代理罗拉说:“我向往‘现代城’时髦的SOHO 观念,澳洲设计师的简洁设计,在京城不可取代的地位都是我向往的……” 据说,这里的住户近四成是外企管理层人员,近三成是IT界经理人,近两成是中科院专家院士,可谓“白领”与“高知”云集。 当然啦,北京总是跟“国家大事”密切双关。政治的阴晴圆缺往往牵动着北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奥运,WTO对北京楼市的刺激也真正不可低估,所以北京西部中关村、东部CBD,都是地产商手中的“硬道理”、“消费者眼里的香饽饽”。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中夹杂使用字母词语的现象呈上升趋势,WTO、SARS、MBA、VCD、GDP等英文缩略词语以及“E-mail、internet”等英文原形词汇在日常交际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甚至在一些场合超过了其相应的中文词汇。这些字母词在中文中日趋渗透的现象,是语言应用中一种显著的变化,将对我国语文生活产生何种影响,很值得社会关注。 字母词语的主要形式 从组成和来源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外文字母加汉语词(语素):γ射线、A股、AA制、B股、B超、IP卡、O型(血)、T型(台)、T恤衫、X光、阿Q、卡拉OK、PC机、三C革命、维生素C;(二)外语词语缩略形式:APEC、BBS、CCTV(英语译文的缩略形式)、CD、CEO、CT、DNA、DVD、GDP、GPS、EMS、ISO、SARS、VCD、VIP、WTO;(三)汉语词语的汉语拼音缩写形式:GB、HSK、RMB;(四)外文字母加符号或数字:MP3、R&D、Win98;(五)英文词汇原形:E-mail、Flash、Internet等。有的学者认为只有第一类形式是由字母加上汉字书写的构词成分组成的词语,可以算作带字母的词语;有的学者认为除第一类形式外,第二、三、四种形式也是字母词。笔者认为上述5种形式都是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或希腊字母构成的以及由它们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语,即便是外文词汇原形也是由字母构成的,它们夹杂在中文中使用,与传统意义的中文词汇在构成和书写上截然不同,以其构成形式而言可以统称为字母词,以与中文词汇相区别。上述几种形式在构成和使用上略有区别: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摘要】: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从兼语句的定义、分类、结构以及与其他句式的比较和区分来说明兼语句的特性,也是我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对其内容的理解而对这一句式展开的综述。【关键词】:兼语短语语义特征结构区分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兼语句是我不太熟悉,理解也不透彻的一个句式,在经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我对兼语句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以下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的一点理解对现代汉语兼语句进行综述。 一、兼语句的定义 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在《现代汉语》中所下的定义是: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重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兼语句就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齐沪扬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下的定义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为兼语短语。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作兼语句。 结合上述两种定义,我们可以把兼语句的定义概括为: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和由兼语短语构成的非谓语句。比如说:爸爸鼓励我学英语。 二、兼语句的分类 从广义上分,兼语句可分为一般兼语句和特殊兼语句两种。 (1)一般兼语句 在一般兼语句中,名词兼宾语、主语双重身份,且在语义上名词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同时又是后一个动词的施事。 比如说:老师叫我告诉你这件事。“我”是前半部分“老师叫我”的宾语,是受事;同时也是后半部分“我告诉你这件事”的主语,是施事。并且,两个动词“叫”和“告诉”之间也具有目的关系。 (2)特殊兼语句 特殊兼语句包括第一个动词是“有”的兼语句和第一个动词是“是”的兼语句。 比如说:我有朋友去法国留学。“朋友”是“我有朋友”的宾语,是“朋友去法国留学”的主语,也就是说名词“朋友”兼宾语和主语双重身份。 从狭义上来分可以根据兼语句第一个动词的语义特征分类。 (1)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在这种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如“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等。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兼语句所发出的行为动作的原因,也就是说,兼语后面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或状态

字母词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字母词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字母词出现在现代汉语中。字母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对字母词的产生,字母词的种类,字母词的特点和字母词对汉字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字母词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关键词】字母词;现代汉语;关系 字母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可以归结为外来词,但是它的地位却和其他的一些外来词有些不同,只有较少的字母词不是外来词。字母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频率极高,很多字母词已经替代了它们的汉语意思,成为了事物的新的代称。字母词经过多年的发展,数量已经很多了。字母词在现代汉语外来词中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形成了一定规模,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收录了近200个字母词,其影响可见一般。 一、字母词的产生和发展 字母词既包括外来词,也包括国内社会利用西文字母创造的词。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一些拉丁字母进入了中国,进入了汉语系统,字母词便产生了。最初的字母词只有一些化学元素的化学式,如铜Cu、银Ag、炭C等。后来字母词的队伍逐渐庞大,所涵盖的事物也越来越丰富。汉语拼音产生后,一些汉语的词语也被加入到字母词中,如人民币renminbi缩写为RMB。到了今天,字母词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应用也十分广泛,成为了现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字母词的种类 字母词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本文按照字母词中的语素来源来划分。按照字母词中的语速来源可以将字母词分为两大类。 1、第一类是语素全部是字母的字母词。这类字母词中的语素全部都是字母,没有其他语言的语素。这类字母词大多是外来词汇,如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国广播公司)等。也有一些是由汉语拼音缩写得到的,如前面所说的RMB、HNC(HANYU NENGLI CESHI—汉语能力测试)等。 2、第二类字母词是字母和其它语言或数字他的组合。这类字母词中字母和汉字的组合比较常见,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X光、C语言、IC卡等。还有一些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如P2P(PeertoPeer—对等网络)、WIN7(Windows7—视窗7操作系统)、4D影院等。 三、字母词的特点

字母词汇

关注字母词在中文中的渗透 一种民族语言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并在其自身的丰富发展和跟不同语言群体交际交流中不断充实、变化。当下,中文中夹杂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日益增多,应用范围日渐扩大。这种从读音到书写都与中文词汇不同的语言文字形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全面地、客观地看待字母词渗透到中文的现象及其所产生的利弊影响,请读下文,也许能拓展读者的思路,对字母词作出科学评介。——编者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中夹杂使用字母词语的现象呈上升趋势,WTO、SARS、MBA、VCD、GDP等英文缩略词语以及“E-mail、internet”等英文原形词汇在日常交际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甚至在一些场合超过了其相应的中文词汇。这些字母词在中文中日趋渗透的现象,是语言应用中一种显著的变化,将对我国语文生活产生何种影响,很值得社会关注。 字母词语的主要形式 从组成和来源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外文字母加汉语词(语素):γ射线、A股、AA制、B股、B超、IP卡、O型(血)、T型(台)、T恤衫、X光、阿Q、卡拉OK、PC机、三C革命、维生素C;(二)外语词语缩略形式:APEC、BBS、CCTV(英语译文的缩略形式)、CD、CEO、CT、DNA、DVD、GDP、GPS、EMS、ISO、SARS、VCD、VIP、WTO;(三)汉语词语的汉语拼音缩写形式:GB、HSK、RMB; (四)外文字母加符号或数字:MP3、R&D、Win98;(五)英文词汇原形:E-mail、Flash、Internet等。有的学者认为只有第一类形式是由字母加上汉字书写的构词成分组成的词语,可以算作带字母的词语;有的学者认为除第一类形式外,第二、三、四种形式也是字母词。笔者认为上述5种形式都是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或希腊字母构成的以及由它们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语,即便是外文词汇原形也是由字母构成的,它们夹杂在中文中使用,与传统意义的中文词汇在构成和书写上截然不同,以其构成形式而言可以统称为字母词,以与中文词汇相区别。上述几种形式在构成和使用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的活用现象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的活用现象 一、引言 词汇作为语言中变化最快,最为敏感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应及时地调整自身系统,以更好地满足言语交际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外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一些人在公众场合说话时常在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在一些报刊媒体上也经常出现一些英文字母词,如pkvipgdp等。汉语中使用字母词虽然不是什么新现象,但作为借用外来语的一种方式,如此大规模地直接引用字母词还是前所未有的。 自20世纪90年代起,陆续有学者发表文章对字母词的定义、构成、读音规范、使用状况、社会接受度等问题展开讨论。《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西文字母词是否违法等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字母词在当代汉语中的存在与发展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目前,字母词不但没有退出的迹象,反而呈现出大举入侵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对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的活用现象做出分析,并结合时代因素谈谈活用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字母词的界定 字母词究竟是不是词,是否属于汉语词汇系统。这是本文讨论字母词活用现象的前提。 关于字母词是否属于汉语词汇系统,沈孟璎(2001)认为字母词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起到补充汉语词汇的作用。现代语文词典也需要接纳字母词,字母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相反,戴耀晶(1999)指出在汉语当中夹杂外语词是很难持久的,理由是两种语言的语音或文字系统不兼容,外语词必然会汉化。王崇(2007)对字母词在汉语系统中的地位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字母词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还将经受考验,如果经受了时间的考验,留存下来,就会进入严格意义上的外来词行列,扎根于汉语词汇系统。 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汇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外部形式。字母词虽然不使用汉字书写,而是由拉丁字母构成,但这并不能成为决定其不属于汉语系统的必要条件。日语中也有大量从印欧语引入的外来词,它们大部分用假名书写,属于日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有些无论从读音还是语义上都与源语言完全相同,这些词在本质上与汉语中的字母词无异,只不过在书写上,假名比拉丁字母更易被人们所接受。曹学林(2000)认为,字母词中的每个字母虽然是源于不同的外语词,但汉语社会中的人一般都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并且从整体上来理解它们的意思。从读音上看,字母词都可以在汉语语音系统中找到相应的读音,意义上又能为国人所理解,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承认它们是汉语词汇。从语用上来说,字母词语和用汉字表示的音译词语在执行言语交际功能时没有什么不同,有些字母词反而还具有简明、精炼、标准化、专业化等特点。 再从词汇学的角度来说,判断一个语言片段是不是词,主要看其是否具有词汇的一般特点。葛本仪(2001)对词的定义如下:词是语言中一种音义结合的定型结构,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具体分析字母词,可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语音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是一种定型结构、可独立运用、是一种最小的单位、是造句材料的单位,这些特点综合起来完全符合上述关于词汇的定义,据此可以判定,字母词应属于汉语词汇系统。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字母词从来源上分为外文字母词(如gdpktv)和汉语原生字母词(hskgb)。本文讨论前者,即从外语中引入的字母词,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从词义上来看,很多外文字母词的意义是外来语的一种浓缩。由于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其在源语言中的含义,因此其中也包含了一些与汉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如aa制是algebraic average(代数平均)的缩写,就是按人头平均分担账单的意思,这是源于西方文化的一种消费方式。跨专业、跨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外文字母词在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后更易产生活用现象。

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4):596~60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 王艳碧 余 林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 摘要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是一种严重的学习障碍。文章回顾了l996~2006年间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有关汉语DD的实证性文章,发现我国学者近十年来对汉语DD的研究主要包括DD 的诊断筛选、亚型分析、认知特点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教育干预等几个方面。文章同时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证研究等,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回顾与展望。 分类号 B842;R395 1 引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ICD-10的定义标准,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 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者普遍认为汉语阅读中不存在阅读障碍。1992年Stevenson等人的跨语言研究发现中文DD发生率并不低于英文,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才引起了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等领域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从1996年到2006年,中国内地对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在数量和研究水平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证研究等。为了解当前汉语DD的研究状况,笔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为“阅读障碍”、“阅读不良”、“阅读困难”等;同时以“developmental dyslexia and Chinese”“acquired dyslexia and Chinese”“reading disabilities and Chinese”等为检索词,检索PsyARTICLES数据库上的相关文章,选取了l996~2006年间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实证性文章(凡实验研究,调查统计,个案研究、实地访谈等都归入“实证研究”之列),进行统计分析。本文拟从文献的年度变化趋势和研究内容上对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进行客观描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和不足进行初步分析。 2 文献量的年度变化趋势 本文检索到11年来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实证性文章共83篇,其中一般学术文章62篇,硕博论文21篇。文献具体的年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1996~2006 文献量分布表 合计 3 4 5 8 6 4 6 12 19 9 7 83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量的变化有起伏,但总的来说是呈上升趋势,前6年公开发表的文章有30篇;后五年有53篇,接近前者的两倍。 收稿日期:2006-11-10 通讯作者:余林,Email-Yulin@https://www.doczj.com/doc/752607273.html, 80年代前汉语阅读障碍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阶段。90年代后关于阅读障碍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不断丰富,问题也越来越深入。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同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新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如一些新的智力理论给阅

现代汉语常见字母词(整理)

现代汉语常见字母词 AA 制——指聚餐会账时各人平摊出钱或个人算各人的账的做法。 AB 角——指在AB 制中担任同一角色的两个演员。 ABC ——A 、B 、C 是拉丁字母中的前三个,用来指一般常识或浅显的道理(有时也用做书名)。 Access ——微软公司生产的数据库软件 Acer ——宏基,台湾电脑公司名,主要生产个人电脑产品 AD ——(advertisement )广告 ADD ——(address )地址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音译“爱兹病、爱滋病、艾滋病” AMD ——美国AMD 公司,主要生产计算机的CPU 芯片 AOL ——(American On-Line )美国在线服务公司 ASCI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Code for Interchange )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E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美国证券交易所 ASP ——(Active Server Pages )动态网页 ATM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自动取款(出纳)机 AV ——音频(audio )视频(video )的简称 A 股——我国公司发行的票面价格、市场交易价格、股息红利发放均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BASIC ——(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码。BBS ——电子布告栏系统 BP 机——无线传呼机,也叫寻呼机。[BP,英beeper] Big5——大五码 中文内码之一,此码代表中文繁体字,为港、台地区广泛使用。 BMG ——公司名 B ﹣52——战斗机型号 B 超——(1)B 型超声诊断的简称;(2)B 型超声诊断仪的简称,利用超声脉冲回波幅度调制荧光屏辉度分布而显示人体断面像并从中获得临床诊断信息的装置 B 股——我国公司发行的以人民币标明免职,专供境外投资者以外汇买卖的股票 CA ——美国Computing Associates 公司, 全球著名的最大软件公司之一 CAD ——(computeir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中央商务区 CCTV ——中央电视台英文简称 C-Cube ——美国专门生产解码芯片的企业名称 CD ——(compact disc )激光唱盘、光碟 CDMA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现有的GSM 移动通信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 CD-ROM ——只读光盘 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执行官 Cernet ——(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 CFO ——(Chief Finance Officer )首席财务官 CIA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中央情报局、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_王道英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 王道英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200032) [关键词]语用学;语法;语义;语境;篇章 [摘要]随着句法、语义研究的深入,语用学独特的解释能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语用学的引进,探索适合于汉语的语用学理论,以及从语境、语篇的角度等方面对汉语语用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简要的评述。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3)04-0046-07 The Survey of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WANG Dao-ying (Shanghai Xuhui Community College,Shanghai200032) Key words:pragmatics;grammar;semantics;context;tex t Abstract:As the further studies on sy ntax and semantics w ent on,the unique feature of prag matic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This paper attem pts to survey the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in follow ing aspects:the orig in and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the introduction of pragmatics to Ch-i na,apply ing pragmatic theory to Chinese,and individual field and the pragmatic studies in tex t and context.Meanw hile,w e make a brief comment on it. k1引言 传统语法分析研究的语料是孤立的句子,可以是自造的,也可以是经过一番剪裁改编的实例。分析的注意力集中在类型的异同上。研究的对象是静态的、脱离语境的成品(陈平1987)。因此,在以往的句法和语义研究中,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语用学结合语境研究动态的语言,在很多方面有其独特的解释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k2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 /语用学0(pragm atics)这个术语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M orris)1938年在他的5符号理论基础6(Foundations of the T heory of Signs)一书中首先提出。他指出符号学(semiotics)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 matics)。语用学研究的是/符号和解释者的关系0(1938),后又易为/研究符号的来源、用法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0(1946)。莫里斯对符号学的划分得到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卡纳普(R.Carnap)的支持。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语用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Bar-Hi-l lel)1954年提出的指引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是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由J.C.Urmson1962年整理成书),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1969的5言语行 1 o[作者简介]王道英,女,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0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研究。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导师范开泰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研究综述 薛笑丛① (陕西榆林学院外语系,陕西榆林719000) [摘 要]近年在中文媒体、出版物中频繁出现字母词,群众口语中也经常使用字母词。已有 不少学者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有学者认为字母词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词,对其持肯定态度;也有 学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字母词的大量使用影响了汉语的纯洁。本文对过去十多年来字母词的相关 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普遍认为应在承认字母词存在的前提下,规范字母词的使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字母词;规范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7)02-0062-08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外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以致一些人在公众场合说话时常在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在一些报刊媒体上经常出现一些英文字母缩略词,如“A PEC、W TO、GDP、CEO、M TV、DVD”等,甚至一些具有中国独创用法的“N次”、 “P K”也大行其道,字母词的使用呈快速上升趋势。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文字的混乱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不少专家学者担忧:这会影响汉语的纯洁和发展,也会影响词汇的表意效果,更将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的学者甚至将其上升到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主权的高度上。 对字母词的使用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学者们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本文的考察范围是从1994年至2006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字母词研究的成果,成果的来源主要是全国语言类刊物和高校学报。②关于字母词的研究应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刘涌泉在1994年发表了《谈谈字母词》一文,此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文章,主要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18篇)、 《语文建设》(10篇)、 《修辞学习》(7篇)、 《科技术语研究》(7篇)、 《辞书研究》(3篇)等刊物上,还有许多研究论文散见于《中国语文》、 《语言与翻译》、 《语言教学与研究》、 《汉字文化》、 《山东外语教学》以及一些大学学报。进入新世纪以来,字母词的使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研究达到了高峰期,一些学者从理论到实践探讨字母词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提高。 §1字母词名称和定义之争 刘涌泉(1994)在《谈谈字母词》一文中曾把字母词定义为“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前者如B超、卡拉O K等;后者如CD、U FO等。它是一种 ①②[作者简介]薛笑丛,1963年生,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 将综述的起始时间确定为1994年的主要原因是,在此之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此后字母词的使用开始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也相继展开。

现代汉语 简答题

现代汉语简答题 第一章;简答题: 1.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 2.请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什么特点? 5.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简答题 1.什么是语音?它具备哪些性质? 2. 语音声音的四要素是什么?语音四要素在汉语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3.怎样理解语音的社会性?为什么说语音的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4.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什么异同? 5、元音和辅音有什么区别? 6.什么是声母?举例说明声母与辅音的关系。 7.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之中的“前、中、后”含义是什么? 8.什么是韵母?举例说明韵母与元音的关系。 9.请你说出普通话中各个单韵母的发音条件。 10.什么是“四呼”?普通话韵母在四呼中各有多少? 11.汉语拼音方案为什么能用一个字母“i”代表三个音素? 12.什么是押韵?诗歌中的“韵”和普通话中的韵母有什么不同? 13. 举例说明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 14.什么是音变?音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普通话音变主要包括哪些现象?

15、普通话声母与韵母配合的规律主要有哪些? 16、什么叫轻声?轻声为什么不是一种独立的声调?轻声有什么作用 17、举例说明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18.请你举例说明y、w的用法。 19. 举例说明轻声在物理属性上的变化。 20.什么是儿化?请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 21.什么是儿化韵?儿化与儿化韵是什么关系? 22.什么是变调?普通话的变调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23.上声最主要的变调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 24.“一”“不”的变调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 25 . 汉语拼音规定ü行的韵母与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可以省略,但是和n、l相拼时,ü上的两点不能省略,为什么? 第三章;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有哪些?为什么说总趋势是简化? 4.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5.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汉字的功绩与局限性? 6.我们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7.新时期汉字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8.简化汉字的方法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 9.汉字标准化的内容是什么?

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第一讲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1.2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语言学由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汉字的研究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30年代,唐兰先生强调“文字的形体研究”,他的《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的汉字学的建立。近二三十年还加强了对汉代以后,现代汉字以前的文字的研究,特别是俗字的整理和研究,并形成了汉字学的一个新分支——现代汉字学。70年代末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训诂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该时期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文献字词。汉语语法研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下面主要从语法、语音、词汇、语用、对外汉语教学交叉学科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说明。 1.2.1现代汉语语法方面: 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中要属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最快,成果最显著。汉语语法研究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开始的,《马氏文通》是一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专著。但从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这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于1924年问世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是本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40年代出现了20世纪前半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鼎盛时期,王力的《中国现代汉语》和《中国语法理论》,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是该时期的代表作都采用了“三品说”(丹麦叶斯柏森《语法哲学》首品——

主语、宾语、中心语,次品——谓语、定语,末品——状语、补语)。当今世界语言学领域普遍关注和运用的一些语法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动词中心说”、“语义格”、“动词配价”、“范畴论”、“语用分析”、“变换分析”、“篇章分析”等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都有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论述和阐释。(如朱德熙著作中的动词的“向”,就相当于“价”)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和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起到了“匡谬正误”的作用。语法知识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随着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李荣译)一书的翻译出版,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开始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这个时期(50-60年代)的语法一直停留在词语和句子成分的充当上。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后,还有以王力(50年代)为代表的研究古代汉语为主的语法学家。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历时研究,这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了可喜的变化。不论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有明显的时代观点,语料不可古今杂糅”、“必须注重语法的系统性,要从语法系统去思考问题”、“要注意吸取各种语言学理论中有利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东西”、“加强专书、断代语法研究”以及“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等,开展了语法化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较好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始于20年代末,黎锦熙和吕叔湘分别发表了很多研究近代汉语“把”字结构和个别代词、量词、虚词的研究。黎

字母词综述及个人观点

字母词综述及个人观点 一、综述 1.字母词的入典问题《浅议字母词的入典问题》沈梦璎 由于字母词的构成是非汉字式的,对汉语词汇系统是个冲击,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笔者对于字母词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需要正确地了解字母词,公正地评价字母词,并解决收入词典时所面临的问题。 在字母词的存在状态方面,他认为字母形式多是拉丁字母,少数是希腊字母;字母词的构词方式可分为纯字母词和半字母词,如CD/UFO/WTO是纯字母词,B超/BP机是半字母词;字母在字母词里出现的位置方面,除纯字母词无所谓位置前后外,半字母词中,字母有位于汉字之前的,如IC卡,有位于汉字中间的,如24k金,有位于汉字之后的,如卡拉OK;字母在字母词里的数量有单字母和多字母型。当前字母词以半字母词最为流行,也较受欢迎,不过随着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纯字母词的发展趋势不可小视。 在字母词的来源方面,他将之分为①由一个外语词内部字母缩写而成,如TV ②由一组外语词语的首字母缩写而成,如CT ③由多组外语词语首字母合并缩减而成④字母表示顺序位次,如维生素A/B/C/D ⑤字母词表示类型或标志,如B股⑥借字母的“形” 来表示某种象征意义,或代指相关事务,如T型人才⑦以字母的“音”模拟事物声音,如BB机⑧有源于汉语而非源于外语的,如RMB 字母词不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要不要接纳呢?著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从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音义结合体的角度看,用什么记录这种音义结合体是书写形式的问题,关涉到词形的选择,不会影星音译结合体本身。就这个意义上说,吸收引进外来词语无论是以汉字意译或音译或直接借形或用字母来表示,只要是能够自由运用的音译结合体,都不过是汉语吸收外来词语的不同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词丰富了汉语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应当承认这些词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不少字母词在社会上已经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效应,即便没有学过外语,甚至对外文字母不熟悉的人,在日常交际中,也抗拒不了字母词,如“做B超”、“唱卡拉OK”、“穿T恤”等。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语言变化也在日益加速,字母词以直接、经济、简约的形式吸收外来词语是时代的需要,是语言动态发展的反映。我们不能因为字母词不太符合汉语原有构词特点,就强行禁止不予承认,禁是禁不了的,堵也是堵不住的,正确的态度是承认现实,认识字母词存在的合理性,并加强规范工作。 2.字母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刘涌泉中国社科院研究所 为了迅速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出现了借词的新手段,这就是一汉语拼音字母(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字母词。外来语引进的方式历来有两种:音译和意译。汉语拼音出现以前,用汉字音译外来语,很不成功,如president译为“伯理玺天德”。因而汉语中音译词很少,“坦克”、“咖啡”、“席梦思”等是幸存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⑴汉字的文章中没有词的界线,用汉字音译的词夹杂其中,模糊不清,当然不受欢迎⑵拼音字是音符,汉字是意符,用意符表音符不仅不经济(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音译拼音字时音节增多),而且还增加了模糊性,因为每个汉字本身都有一定意义,当做音标使用,必然会产生混淆。 现在汉语拼音解决了这两个问题,VCD、MBA、ISDN夹在汉字中间,醒目、经济又好用,而且不会产生任何混淆。正是有汉语拼音,才使得汉语能够以译音和译形的方式借用外来语,才能使大量字母词得以出现。因此说,过去那种汉语不易容纳音译外来语的说法是不对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不是汉语不易接受外来语,而是汉字不易接受外

字母词

字母词 字母词是一种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或它们的数字、符号组成的词汇。在中国,字母词是在光绪年间传入,直至现在才120年历史却已风靡于世,中国人已经在不经意间使用字母词。例如,WTO(世贸组织)、HSK(汉语水平考试)、NBA(美执联)这些都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存在,一直与使用自如像说中文一样。因此许多教育家都提出了废除字母词的言论。 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的文字已经混乱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如果我们在日常表述中过分地依赖字母词语,从读音到书写形式都照抄照搬别国语言,长期下去恐怕会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整体和谐与健康发展造成冲击,甚至使本民族语言丧失其独特的创造新词的能力,或许字母词语会字母词语破坏了汉语书面语的整齐的美,影响到汉语的纯洁,也会影响词汇的表意效果,更将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而,他们将反对、限制字母词语上升到维护祖国语言文字主权的高度。、 上述描述体现出‘维护汉语人士’行为虽然有些过激,但是极好的体现出字母词的滥用带来的不良影响:(1)字幕词汇是句子的表意不明却,一些生僻的字母词会令人难以理解普通读者不会知道他表达的意思,造成误会。譬如,ABC既可以表示基础知识又可以表示美生华人。说话人表面上很新潮,实际是给人们交流造成一定障碍,使人反感。(2)字母词会造成在汉语中的一些滥用,一些网站中可见字幕词泛滥的交流记录;甚至在学校的考试中老师都可以在试卷上发现作文中有字母词滥用的现象,学校学生甚至将使用字母词看成一种日常生活的习惯,根本分知道考试时不能滥用的事实。这样久而久之,学校也许也要成为字母词交流的世界了。一个人一出去就能到处听到一些天花乱坠的字母词,这样即使是‘字母词高手’也一定会感到崩溃的。 但是使用字母词已经成为现在中国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因为字母词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益处:(1)现在信息时代降临了,人们在网上交流时都有求新心里,因此字母词正顺应了这种趋势,人们在交流是偶尔用几个字母词一定会显出自己多新潮(2)信息时代更需要的是简便,两个人说球赛时如果老说男子网球协会一定会感到累的,这时一个ATP就可以取代,是说话变的简洁多了。(3)字母词对汉语也有积极作用,当字母词出现后汉语有弥补了许多表达欠缺,MPEG 1 Audio Layer3用汉语翻译起来就非常困难,一个MP3就能了事岂不是可以俾补阙漏有所广益?(4)字母词是中国的书写体汉字有了更为广泛的扩充,比如说中国原本的数字并不是以阿拉伯数字为主,而是以汉字中数字为主;字母词结束了这个麻烦,是阿拉伯数字大面积使用,简化人们书写数字的麻烦。 字母词的泛滥一定不是好事,对中国文化冲击之大可想而之但是正确使用却能带来收益。所以只要正确使用字母词,好处多多。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嬗变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嬗变 综述:我国古代就有学者对语言进行研究,但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音韵、文字等方面,而语法一直是我们研究的弱点,我国的语法研究起步晚,可以说是以《马氏文通》为起点,它奠定了汉语传统语法学的基础。不难发现,我国的语法研究深受西方语言法学研究的影响,当然关于句法分析的研究也是如此。关于汉语句法分析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先后出现了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等汉语句法分析方法。 摘要: 汉语是一门简单而又复杂的语言,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语言学家想出了一些方法来解释说明语言中的种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句法分析法”。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到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了。众多学者站在不同的专业角度研究出了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等。那关于汉语句法分析的研究进行了这么多年,其中历经了哪些演变?结合所学知识,我对此做了以下分析。 关键词:句法分析、演变、汉语、作用 正文: 汉语是一门简单而又复杂的语言,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语言学家想出了一些方法来解释说明语言中的种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句法分析法”。所谓句法分析就是指对句子中的词语语法功能进行分析,比如“我来晚了”,这里“我”是主语,“来”是谓语,“晚了”是补语。迄今为止,众多学者已经研究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从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到语义指向分析法,句法分析逐步走上兼顾形式和意义的道路,可以说句法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是我国语言研究中最早使用的一种句法分析法,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首次提出了“六大句子成分说”,为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对于这句子成分分析法,我们比较熟悉。所谓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的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这种分析方法,分析的对象是句子,认定句子有六个大的句子成分,即所谓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在一个句子中,做句子成分的原则上都只能是词,而且分析时,应该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述语,再看述语是哪一种动词,决定它后面有无连带成分宾语或补足语,最后指出句中所有的附加成分——形容性附加语和副词性补足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是:第一,容易找出句子的脉络;第二,可以分析由中国特色的句子,如兼语句。但是它只能分析单句中的主谓句,不能分析单句中的非主谓句,不能分析复句,也无法分析句组;分析歧义句的能力差,忽视了句子的层次性。 句子成分分析法被语言教学界广泛接受和使用,中小学教学一般采用这种方法来给学生进行句法分析。它对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句子成分分析法之后,又一句子分析法出现在我国的语言界——层次分析法。它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语言分析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