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印染-染整和染色打样基础知识+常用染料以及色光控制技术培训教材(32页)

纺织印染-染整和染色打样基础知识+常用染料以及色光控制技术培训教材(32页)

纺织印染-染整和染色打样基础知识+常用染料以及色光控制技术培训教材(32页)
纺织印染-染整和染色打样基础知识+常用染料以及色光控制技术培训教材(32页)

染 整 基 础 知 识

第一章 漂染基础知识

一、 织物及只要化学结构性能

1

、纺织纤维的分类

纺织纤维{ 2、常用纺织物及主要化学性能 1) 棉织物

棉织物耐碱不耐酸,强酸(如H 2SO 4)会引起织物损伤强力下降,而使织物失去使用价值。

2) 涤纶织物

涤纶织物耐酸不耐碱,当强碱(如NaOH )浓度浓度较大且在一定的温度·时间作用下,碱液会侵蚀涤纶,使涤纶溶解。

3) 涤棉织物(T/C ) 是棉的涤的混纺织物。

二、 染化剂及其性能

1、酸和碱

1)酸是溶于水中会带有或轻或重的酸味,常见的酸有:硫酸、冰醋酸、草酸等。

2)碱是带有涩味及手感滑腻,常见的碱有:烧碱、纯碱、小苏打、磷酸二钠、硅酸钠等。

3)PH 值与酸碱强弱的关系

①PH 值分1~14

PH 值小—酸性强

PH 值大—碱性强

PH 值=7—中性

②PH 1 14

← PH=7 →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③酸遇碱会产生中和,生成非酸非碱的盐和水

如2NaOH+H 2SO 4=Na 2SO 4+H 2O

(烧碱) (元明粉)

2、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常见的氧化剂:如双氧水、次氯酸钠

2) 常见的还原剂:如保险粉、亚硫酸钠

3、常见助剂及其作用

1) 渗透剂:减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使纤维易被润湿渗透

2) 洗涤剂:起洗涤作用,使织物上的污物易于去除,长做煮漂助剂

3) 烧碱(NaOH ):强碱,作棉布煮练剂,亦可作剥色助剂,用后应用酸中和方可洗清

4) 纯碱(碳酸钠Na 2SiO 3):作软水剂,T/C 织物煮练助剂及活性染料固色剂

5) 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 3):可作活性染料固色剂

6) 磷酸三钠:Na 3PO 4起软水作用

7) 六编磷酸钠:起软水作用

8) 硅酸钠(Na 2SO 4):作棉布煮练助剂,亦可作双氧水漂白的稳定剂

9) 双氧水(H 2O 2):漂白剂,对织物起漂白作用,也可作脱氧剂

10)亚硫酸钠(Na 2S 2O 3):作棉织物煮练助剂,防止棉织物脆损,亦可作残氧中和剂及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 {

植物纤维 如棉麻等 动物纤维 如羊毛、蚕丝等

人造纤维 如粘胶 合成纤维 如涤纶、锦纶、晴纶、维纶、丙纶等

去氯剂

11)硫化钠(Na2S):硫化染料染色助剂,使硫化燃料充分还原溶解

12)次氯酸钠(NaClO):作漂白剂,亦可剥色及洗缸

13)食盐(NaCl)或元明粉(Na2SO4):作直接活性染料硫化染料的促染剂,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

14)保险粉(NaS2O4):强还原剂,起剥色及还原清洗作用

15)分散剂(或扩散剂):作分散燃料染色助剂,使分散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保证染

液的稳定性

16)冰醋酸(HAC):作分散染料染色助剂调节PH值,作碱的中和剂

17)硫酸铵[(NH4)2SO4]:作分散染料的抗碱剂,亦可起跳级PH值作用

18)匀染剂:能使染料均匀上染,达到匀染效果

19)草酸:可洗除织物上的锈斑

20)固色剂:(固色剂Y或M)使直接染料牢固着在纤维上,从而提高染色牢度

21)柔软剂:与纤维结合或吸附在纤维表面,起润湿作用,改善织物的手感

22)平平加O:作直接,活性染料匀染剂

23)光油灵:清除纤维上的油污

24)膨化剂:使纤维膨化,有利于料渗透到纤维的内部

25)修补剂:使纤维吸色均匀,有利于匀染

26)增白剂:提高漂白布的白度

27)消泡剂:减少或去除溶液的泡沫

28)大苏打:作接脱氧剂,除残氧

29)太古油:作硫化染料染色渗透剂,渗透力强可使硫化黑,布马黑,手感柔软

30)尿素:增溶剂,亦可作硫化染料防脆剂

三、染色的基础知识

1、什么称为染色?染色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

1)染色:是指染料从染液面转移到纤维上,使纤维染上颜色的过程。随着上染的进行,染液中染料的浓度越来越小,而纤维上染料浓度越来越大,直至

上染达到平衡为止。

2)染色过程的包括三个阶段:吸附→扩散→固着(其中扩散决定上染的快慢)

①吸附:染料由染液被吸附到纤维表面,在吸附过程中加元明粉或食盐起促染作用

②扩散:染料由纤维表面扩散到纤维内部

③固着:扩散到纤维内部的染料与纤维结合

三个阶段的表示方法:

染料由染料吸附纤维表面扩散纤维内部固着纤维上2、什么称为浴比?浴比大小对染色有什么影响?

1)浴比是指被染物的重量与所用染液体积之比。

如1:20表示的意义:

若织物重200Kg,则溶液的体积=20×200=4000L(升)

2)浴比大小对染色的影响

条件:其他染色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织物重相同,染料用量相同,温度时间相同,

助剂用量相同等。

小浴比有利于染深色大浴比有利于匀染(但色浅)

3、染料浓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理解

1)%:是指染料重量对织物重量的百分数

如:染料浓度为2%,若织物重100kg,则所需染料重2%×100=2kg

2)g/l:是指1升溶液中所含有的染料克数

如:染料浓度为10g/L溶液体积为300L,则所需染料的重量=10×300=3000g=3kg

4、各种常用的纤维可用什么染料上染?

1)涤纶→分散染料

2)晴纶→阳离子染料

3)棉→直接活性硫化染料等

4)锦纶→酸性染料分散染料等

5)T/C织物→一般选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上染涤纶,再用棉用染料在常温常压下上染

四、 常用染料及其主要染色性能

1、直接染料

1) 是一种无须其他介质就 能直接上染棉麻等织物的染料。

2) 易溶于H 2O (但对硬水敏感,须在软水条件下染色)。

3) 在染色中加元明粉(Na 2SO 4)或食盐(NaCl )起促染作用。

4) 用固色剂Y 或固色剂M 处理,能提高直接染料的染色度。

2、活性染料

1) 是一种反应性染料,能上染棉麻等织物,牢度较直接染料好。

2) 易溶于H 2O ,易水解,对硬水敏感(须在软水条件下染色)。

3) 通常中性条件下上染,在弱碱(如Na 2CO 3PH=10-11)条件下固色。

4) 染色中加元明粉或食盐起促染作用。

3、分散染料

1) 是涤纶的专用染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2) 染色时只能借助分散剂将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才可上染。

3) 分散染料不耐碱,在高温及碱性条件下会分解破坏。

4) 在弱酸(如冰醋酸PH=5.6)条件下上染涤纶。

4、硫化染料

1) 是一种含硫的染料,不能直接溶于水。

2) 染色时先用硫化碱(Na 2S )将染料还原溶解后方可上染。

3) 在染色过程中加食盐或元明粉起促染作用。

4) 只要用于棉织物的深浓色平中的上染,如黑色深兰色等。

5、阳离子染料

1) 能直接溶于水,在水溶液带阳电荷。

2) 只要用于晴纶之外的上染。

3) 在弱酸(冰醋酸PH=4.5)条件下上染晴纶。

4) 在染色中加元明粉或匀染剂1227起到匀染作用。

6、酸性染料

1) 酸性染料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羟基等酸性基团。

2) 能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荷。

3) 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上染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纤维,亦可以上染锦纶。

4) 按染料的染色性能不同可分为强酸浴染色,弱酸浴染色及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

第二章 前处理

本章主要讲述前处理的目的,煮练(或漂白)工艺,并对煮练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一、 煮练的目的:煮练又称为染色前处理,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去除坯布上的杂质。如:蜡质、棉籽壳等。

2、 去除天然色素,增加织物的白度。

二、 煮练液组成及助剂作用

1、组成

2、助剂作用

1) 双氧水

① 作用:去作织物上的天然色素,增加织物的白度。

双氧水(H 2O 2) 硅酸钠(Na 2SiO 3) 纯碱 (Na 2CO 3)(或烧碱NaOH ) 渗透剂(如JFC 、榄油)

②主要功能:

a、双氧水是一种漂白剂。由于双氧水中有硫酸作稳定剂,所以使用时不要直接落在布

上,也不要溅到自己的身上。

b、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故在碱性条件下分解起漂白作

用。

c、双氧水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60℃时分解率近50%。

2)硅酸钠

①作用

a、作双氧水煮漂的稳定剂,防止双氧水分解过快而对纤维造成损伤。

b、吸附铁质。防止织物上产生铁锈斑。

②注意问题

a、硅酸钠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织物的手感。

b、煮练后织物必须充分洗涤,否则会产生硅酸胶沉淀,影响织物手感。

3)纯碱

作用

①去除杂质,如棉籽壳在碱剂作用下充分膨化,分解,从而易从织物上脱落,达到去

除目的。

②调节PH值,使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分解起到漂白作用。

4)烧碱:漂白布氧漂需加入烧碱,主要是精练剂,可与棉纤维产生皂化反应,从而去除棉纤维上的蜡质,油质等杂质。

5)渗透剂:帮助织物润湿,渗透(应在煮练开始时加入)。

三、本工艺操作曲线

四、工艺操作要点

1、加料顺序

渗透剂→硅酸钠、纯碱(漂白布可加烧碱及增白剂)→升温至60℃(一般不超过70℃)加双氧水。

2、双氧水在60℃时应加入,若入料湿度过高,双氧水分解过快,易造成煮练不匀。

3、双氧水加入时应先稀释均匀后缓慢加入。一般用10倍水稀释。H2O2浓度过高分解

率过快,易造成煮练不匀。

4、双氧水加入时间不少于10分钟,否则浓度过高会造成煮练不匀。

5、加完双氧水后应继续运行5分钟后再升温。

6、煮练保温要足够,水洗要充分。

1)保温目的:使煮练达到匀、透效果。时间60-90分钟

若时间过短。,煮练效果差,会使染色出现色花、色差等质量问题。

2)水洗目的:洗净坯布上残余的碱剂、双氧水等,否则会造成染色的色花、色差。

水洗要求要充分,必须时加HAC中和残余的碱液。

水洗后布间应为中性(PH7-7.5)可用PH试纸检验。

五、煮练质量问题分析

1、操作不当引起染色色花(色差)原因及预防办法:

1)氧水加入时浓度、温度过高,加入速度过快,引起煮练不匀,造成色花(或色差)

预防:60℃加入双氧水,加前应用10倍水稀释均匀后缓慢加入,加入时间不少于10分钟。

2)煮练不透:煮练时间过短织物上杂质去除不匀而使织物各部分吸色率不同,造成色花。

预防:按工艺要求,煮练保温时间要足够,助剂要落齐。

3)煮练过程中死布

预防:死布处理好后,应用继续保温20分钟。

4)煮练后水洗不充分,布上含残碱、双氧水造成染色不匀。

预防:煮练后应充分水洗,必要时加洗,洗水后用1%冰醋酸中和,再洗去除残碱,用1%亚硫酸钠(Na2S2O3)在60℃×20’条件下去除残氧。

2、几个有关问题

1)为什么有些漂白布越翻工越沉?

纯棉漂白包括氧煮和荧光增白两部分,两者不能互相代替。氧煮主要退除杂质和色素而增加白度。如果氧煮布底不够白,靠加大荧光增白剂用量增白,是不能达到白度要求的,因为增白剂过量,反为变沉(BS过量会变等)。如果属氧煮布底不够透、不够白,增白后不够白的,解决办法只能重新氧煮。

2)为什么有些T/C漂白越翻工越差,不够白?

一般拉缸做的T/C漂白是涤不够白。而棉的增白剂BS已经足够。无需再加,如果翻工时不是加一些DT增白剂,而是加棉的增白剂BS,结果越加越蓝,不白。

3)为什么有时剪板对色够白,而洗水后反为变黄变沉呢?

主要是水质问题,可以用六偏磷酸钠煮一煮,改良水质,退掉坯布上的金属离子,而提高白度。

4)煮练后慢降温、防死皱。

特别是拉架平纹,双纱平纹,大园机精梳平纹等氧煮后降温太快,会造成死皱。

防止或减少死皱的措施之一是洗循环水,慢降温。方法是:机不停入冷水,满后放三分之一,再入冷水,满后放二分之一,再冷水,满后直接。

5)确保氧煮工艺保温时间,以防质量问题产生。

氧煮布底不但要求表面白度,而是要求漂白深度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按工艺称准料。按规定温度加入双氧水的基础上,要掌握好工艺保温时间,这是防止缸差关键措施之一。氧煮保温时间,一般要按工艺规定执行,当蒸汽压力不够的情况下,要适当延长保温对色的时间。

6)氧煮板对色差不多,氧煮质量就没有问题吗?

氧煮板对色差不多,多少是没有问题的。但有部分只是表面对色差不多,实际内在质量有问题,下面两缸布煮操作不同,把单支棉纱横截面放大,示图如下:A缸与B缸氧煮板表面对色差不多,但A缸加大双氧水,高温缩短氧煮时间,结果只是将棉纱表面很薄的地方漂白,而B缸按正常工艺,对棉纱表面的漂白比较深,内在质量符合要求。

如果用这两缸氧煮布做漂白,那使增白到两缸差不多,但两缸剪板放在一起对照,就会发现B缸越看越白,而且白得通透、丰润。

如果用这两缸氧煮布做染色,两缸吸色量不同,会出现缸差,即使返修到合色,但两缸布剪板放在一起对色,就有缸差,有些客户讲:“我知道(A 缸)有问题,唔对色,但我又讲唔出原因。”实际上A缸较沉、较浮,而B缸颜色丰润,上色均匀,比较实,比较鲜艳,浅色更为明显。

第三章硬水软化

1、软化水的目的:

保证印染用水质量使印染加工能顺利进行。

(对染色来说可理解为:保证用水质量,避免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染料发生反应而影响染色产品的质量)

针对:钙、镁离子Ca→Ca2+Mg→Mg2+

2、常见的软水方法

纯碱法(Na2CO3)磷酸三钠法(Na3PO4)六偏磷酸钠法[(NaPO4)6]

上述三种称为化学软化法,基本原理:

在水中加入纯碱、磷酸三钠和六偏磷酸钠等软水剂,这些软水剂和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发生沉淀或形成稳定的洛合物而达到软化水的目的。

A、Na2CO3法

纯碱与水中的钙镁盐形成碳酸钙(CaCO3),碳酸镁(MgCO3)沉淀,从而将钙镁盐从水中去除。反应如下:

Ca2++ Na2CO3→CaCO3+ 2Na+

Mg2++ Na2CO3 →MgCO3 +2Na+

B、Na3PO4法

原理与Na2CO3法相同(既是磷酸三钠与钙镁盐形成磷酸钙,磷酸镁沉淀而使钙、镁盐从水中去除)。反应如下:

3Ca2++2 Na3PO4→Ca3(PO4)2 +6Na+

3Mg2++2 Na3PO4→Mg3(PO4)2 +6Na+

C、(NaPO3)6法

(NaPO3)6能与水中的钙镁盐生成稳定的可溶性洛合物,从而达到软水的目的

(NaPO3)6Na2[Na4(PO3)6]反应如下:

2Ca2++ Na2[Na4(PO3)6] →Na2[Ca2(PO4)6] +4Na+

2Mg 2+ + Na2[Na4(PO3)6] →Na[Mg2(PO4)6] + 4Na+

3、

优点是既具有软水作用,又有渗透和乳化性。缺点是和硬水作用生成的钙盐、镁盐具有不溶性,容易沉积在纤维上,而且用Na2CO3软水,往往会发生严重的表面染色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NaPO3)6→PH值近中型。优点是它与硬水生成的钙盐、镁盐具有可溶性,不会沉积在纤维上,而且还可以从工艺生成的不溶性钙染料、镁染料沉淀中夺取钙离子、镁离子而使沉淀重新溶解,从而提高染色产品质量。缺点是没有渗透和乳化性。

综合上述三种方法得出比较理想的软水剂应是六偏磷酸钠。

结论:(NaPO3)6是较理想的软水剂。

4、(NaPO3)6(六偏)用量

现行用量为0.01%,则200kg(1:15)3000升水溶液用20克六偏,我认为该用量是不够,达不到很好的软水效果。

介绍用g/L(即每克升表示或每升多少克)六偏用量为0.1-0.3g/L

5、软水种的一些不规范操作

如:没有化学反应概念,操作者心情过急,加完软水后即开入染料,造成软水效果欠佳。

规范化:软水剂染料

↓5-10min ↓

室温

第二部分常用染料的染色

主要介绍分散染料、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阳离子染料、酸性染料以混织物的染色。

第一章分散染料的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种非水溶性的染料,主要上染涤纶,本文主要讲述分散染料的上染典线,操作要点以及质量问题分析:

一、几个有关问题:

1、分散染料的类型:

分三类:E、SE、S三类

1)E类:低温型、匀染性好、升华牢度差、适合吸尽法染色。

2)S类:高温型、匀染性差、升华牢度好、适合热溶法染色。

3)SE类:中温型、性能介于S、E类之间。

2、分散染料的主要染色性能:

1)溶解性:

染料中分子中不含有水溶性基因,溶解度很低,染色时必须借助分散便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

2)稳定性:

耐酸不耐碱,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分散染料分子中某些基因会水解成被子还原,使染料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色浅或萎暗。

3)升华牢度

“升华”是指固体染料经高温处理会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为升华。

拼色时要求尽量选择升华牢度相近的染料,以保证获得满意的效果

3、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方法:

高温高压法、热溶法、载体法

重点:高温高压法:(是指温度高于100℃,压力大于1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染色)。

1)适合升华牢度低和分子量较小的低温型的分散染料。

2)染料匀染性好、色泽浓艳、手感良好。

3)染料利用率高、可染制深色产品。

4)此法适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二、分散染料染色操作曲线(高温高压法)

室温

1、染液

染液组成助剂的作用

1)组成:冰醋酸、匀染剂SE(或分散剂N)、分散染料

2)助剂作用:

①冰酸:冰醋酸、匀染剂SE(或分散剂N)、分散染料

②分散剂N(匀染剂SE)

使分散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保持染料在染液中的稳定性,防止染料凝聚。

2、分散染料为什么要在微酸性(PH=5-6)的条件下上染。

①若PH值过低(PH—<4= →染料色=光会发生变化,且上染率下降。

②若PH过高(如碱性)染料在高温碱性条件下会分解破坏,色光发暗,且涤纶在碱性高温条件受到损伤。

3、分散染料染色如何化料加料?

1)化料方法:

冷水打浆:温水(<50℃=充分搅拌均匀,稀释过滤后,方可加入染缸使用。

①先加入冰酸(稀释后加入)调节PH值(可用PH试纸测量)。

②再加溶解好的匀染剂可分散剂。

③最后加入散均匀好的染料。

即:冰酸→分散剂(匀染剂)→染料

注意问题:

加料前检查加料桶的过滤网是否完好。

4、染色最高温度为什么是130℃?

因为130℃时,分散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最高色泽鲜艳,匀染性,浮色少。

1)如果温度过高,染料易分解且纤维易受损。

2)如果温度过低,上染率低、透染性差,所以,分散染料最高适宜温度为130℃。5、染色中对升:降温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1)升温要求:

控制好升温度,否则升温过快,会造成染料上染过快,而出现色差现象。

①色花:是指染色上染不均匀。

②中途保温(90℃*5‘)目的:是使染料被纤维均匀吸咐后升温,以防止色花。

③升温速度:应缓慢,一般控制在1~2℃/min

2)降温要求:

①要求:染色后自然降温80℃以下(一般控制在1~2℃/min)

②如果染后突然降温,易出现鸡爪印(皱痕)或使织物手感粗糙。

③一般操作:

以2℃/分钟降温到80℃后进行水洗后处理,严禁80℃以上开盖水洗,否则易出现安全问题。

6、130℃保温(30~45min)的目的是什么?

1)目的:使纤维染透、染匀。

浅色:保温时间短。

深色:保温时间长。

2)如果保温时间短些→不利于染料均匀扩℃散,易造成色花、色浅现象。

三、染色操作要点:

1、染色洗缸注意高温缸输料管道清洁。

2、提前化料、染料一般提前20—30分钟化好搅拌分散均匀待用。

3、化料温度不超过50℃,否则染料会凝聚。

4、开料前要检查化料桶的过滤网是否完好。

5、禁止边升温边加入染料,加入染料后应织物进行一定时间(如5min)后才能升温。

6、升温、降温速度要严格按工艺曲线进行,以防升温、降温过快而造成质量问题。

7、染后应该自然降温至80℃下,方能打开染缸工作门,以免烫伤。

四、染色质量问题分析

1、色花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1)煮练后水洗不干净,布间PH值不均匀造成色花。

预防:

经松驰煮练后的半成品,水洗一定要干净,布面的PH值控制在7—7.5,必要时,清洗水后用1%的冰酸中和残碱后再水洗,要做到当班煮练,当班染色。

2)化料加料不当,造成色花。

3)预防:

①分散染料应从先用1:10的冷水打浆,再用温水(<50℃=化料,充分搅拌均匀,稀释过滤后,方能加入染缸。

②加料顺序,先加入稀释的冰酸的冰酸(或染色酸)→再加入溶解好的助剂(匀染剂或分散剂)→最后加入分散染料。

③升温过快,保温时间不够造成色花(升温过快引起上染速率过快而造成色花,保温时间不足,使匀染不匀,透染不充分引起色花)。

严格按工艺要求做好升温保温。

4)染色容布量过多、过长染色打结或染色时暂停造成色花。

预防:

①染色容布时是否适当,应根据不同机型和织物的厚薄不同而定,一般容布量控制在原设计量的80%左右。

②染色布长,一般控制在每圈布长不超过3mm。

③按照织物的厚薄不同及时调整喷嘴直径的大小,以便织物顺畅进行防止喷嘴过大织物堆置混乱造成染色时打结。

2、鸡爪皱(折皱)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1)产生原因:(侧重于操作方面因素)。

①降温速度过快,染后急降温冷却造成折皱

②染后容布量过多,喷嘴选用不合理造成折皱。

2)预防:

①染后应自然降温(2℃/min)至80℃以下再采用边加边排液水洗。

②同前1—4

③染色液中可加入防皱匀染剂0.51g/L促使织物沉降润滑,减小鸡皱痕,同时使织物手感得到改善。

④染色时可选用非毒性膨化剂使纤维充分膨化,克服皱痕。

⑤染后织物采用轧热水烘燥减小鸡爪痕。

⑥进行半成品检查,发现皱痕严重的不要定型,应进行回修。

⑦有可能时情况下尽量提高每圈布进行速度。

3、染色时发现折皱如何解决?

分两种情况:

1)一般性皱痕:

2)应形前可复染一次,工艺条件:135℃×30′后,自然降温(2℃/min)至80℃后进行水洗即可。

严重皱痕;

定型前一缸分为两缸,并加入亲水性的整理剂1—2g/L然后再按工艺进行处理。

4、分散染料涤在什么样条件下进行洗缸清洁。

1)深色急转浅色时清洗缸。

2)染一种颜色时间过长,转染另一种颜色时要清洗缸。

5、洗缸清洗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1)染缸要分深、中、浅专用染缸机台,并每周清洗一次。

2)为有利生产机台清洁,实行机内经常清洗。

3)热交换器过滤网应每班清洗一次。

4)洗缸时要开染机及喷淋管进行淋喷洗将水放至尺位看不见为止。

5)洗缸水位采用满缸水进行还原清洗。

6)洗完后,降温至80℃以下,排压后,将机内清缸水放入化料桶,并清洗化料桶及输料管道。

7)冷水冲洗染机及料桶至干净。

6

1)煮练不良造成色花,可经再煮练一次在高温染色机内复色。

①煮练:按常规工艺

②复色:按常规染色工艺(130×30′)

③染色处方:

染色5—10%(占原来染料总量)

匀染剂100—200%(占原来匀染剂总量)

修补剂0.5—2ml/L

PH值用冰醋酸调节至5—6

2)轻微色花:

①染色出现少量色花如何处理?

可用均染剂SE或修补剂染一次。

参考工艺

染料3—5%(占原来染料总量)

匀染剂SE 100%(占原来匀染剂总量)

或修补剂0.5—2g/L

用HAL调节PH为5

工艺条件:130℃×30′

②严重色花处理办法

A、方法:经剥色(脱色)处理后→复样→再复染

B、剥色参考

保险粉(Na2S2O4)5—6g/L

烧碱(NaOH)3—4g/L

135℃×30′

③复样由化验室负责,复染由染色工负责

第二章活性染料染色

染色基础知识

常用涤纶打样设备有高温高压打样机、甘油打样机和红外线打样机。三种设备各有特点。 1.1 高温高压打样机 此类打样机最高工作温度130℃,可以调整升温速度,由两只电热管作为热源。最多可放12支染杯,由连杆装置带动挂有小样的挂钩上下移动完成打样过程。染杯的最大容量为300ml,织物的重量决定了浴比的大小。打样时染液的加入量由染色配方决定,最后用水加至整个染杯的三分之二高度,即200ml左右。液面高度过高,浴比与生产实际浴比相差过大,会影响颜色的准确性。液面过低,小样随挂钩上升时可能不被液面全部浸没,造成小样色花。 常用的染杯有玻璃染杯和不锈钢染杯两种。新染杯在使用前要检验其直径的大小。直径偏大容易造成染色结束后的卡杯现象。取杯时若用力过猛,玻璃染杯易破损。不仅容易造成打样员手部受伤,细小的碎玻璃还容易割破打样机半球形压盖与整个打样机平台的密封圈,影响下一次打样。玻璃染杯易于观察染液脚水的状态,方便新批号染料的进厂检验。而使用不锈钢染杯检验新批号染料时,就必须将染液脚水倒入烧杯后才能观察。不锈钢染杯虽不易破损,但若表面光洁度不高,会降低清洗染杯的效率果。 除了每周清洗一次小样机以外,出现玻璃染杯破损时,必须将掉入小样机底部的碎玻璃全部清理干净,不然容易造成定期清理小样机时打样员的手部受伤。清理时把水全部放干,检查和清洗电热管表面。电热管表面的水垢长时间不清理,不仅影响加热效率,还容易造成电热管的爆裂。清理时若发现电热管表面出现鼓胀或明显变形,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加热速度。 每次从打样机底部放水后,再加水时要检查底部水阀是否关严。若底阀关闭不严,轻微漏水,易造成小样机底部锈蚀或小样机漏电,引起安全事故。每只小样挂在挂钩上后,要进行必要的固定以免造成脱钩后的色花。若固定过紧,易造成玻璃染杯的破损。小样挂在挂钩上,若不圆滑的褶皱过多,浅色的小样会因打样保温时间不长而形成色花或色偏。 1.2 甘油打样机 被加热后常压下能够产生高温,是甘油的主要特点。甘油打样机的加热原理与高温高压打样机相同。甘油打样机有12支染杯的和24支染杯的两种。甘油打样机的染杯容量比高温高压打样机的染杯容量大。液面高度的调整直接影响打样的浴比。甘油打样机的自动化程度比高温高压打样的自动化程度高。 若染杯内液面高度过高,染液的浴比过大,就会造成小样打样和生产实际大样的浴比相差过大,从而影响颜色的准确性。若打样时浴比与实际生产的浴比相同,

第七章 分散染料染色

233 n 第七章分散染料染色 7-1 引言 分散染料是… 一分散染料的发展 分散染料的发展是随着纤维发展而发展的。 分散染料的产生与发展是始于醋酯纤维的应用: 1 醋酯纤维用染料:分子结构小,水溶性小的染料; 2 聚酯纤维染色用染料; 3 新型差别化纤维,仿真丝产品,超细纤维染色用染料; 4 碱性浴染色的分散染料。 二分散染料的结构特点 1 结构特点 2 按应用性能分类 三分散染料发展趋向 1 多能化-染料能够同时上染涤纶及其混纺纤维 2 大分子化-适用于高温高压或热熔法染色、牢度高 3 杂环化-染料发色鲜艳且染色性能良好 7-2 分散染料的结构和性能 一化学结构和颜色的关系 以单偶氮结构染料为例: R1为吸电子基,R2、R3为H或吸电子基; R4、R5为H或供电子基; R6、R 7 为H或烷基及烷基的进一步取代基。 偶氮基的左侧为含吸电子基的重氮组分,右侧为含供电基的偶合组分。 1 重氮组分吸电子基吸电子性效应愈强,偶合组分供电子基供电子性愈强,深色效应愈明显。 2 改变偶合组分氨基上取代基引起深色效应。 3 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效应… 二 化学结构和日晒牢度的关系 染料的光褪色不但和染料的化学结构有关,也和染料的聚集态、所染纤维材料的性质以及大气条件等因素有关。 1 光褪色机理 这是一个亲电加成反应,-N=N-邻位上的电子云密度↑,利于反应,而导致日晒牢度下降。 2 染料结构与日晒牢度关系 R6 R7 R 5 3

①对偶氮结构染料,引入吸电子基,日晒牢度↑; ② ③蒽醌结构日晒牢度普遍较偶合氮类好,蒽醌1位上氨基碱性越小,日晒牢度相对较高; ④同样染料对不同纤维染色,日晒牢度可能不同。 三化学结构和升华牢度的关系 升华牢度:… 1 对于偶氮结构染料,极性基团对升华牢度影响较分子量影响大。极性越强,分子量越大,升华牢度越好;重氮组分,偶合组分上引入极性基团均使所升华牢度提高。 2 对于蒽醌结构而言,分子量影响大于极性基团影响,一般随分子量增大,极性基团增多,升华牢度提高。 3 过多的极性基团引入,将导致染料对聚酯纤维亲和力下降,影响上染率。 4 升华牢度好,扩散、匀染性较差。 7-3 分散染料染色性能和染色原理 一分散染料溶液特性和染色性能:分散染料溶液中含有:染料原分子、不同晶体染料、染料颗粒、少量离子态染料,处于动态平衡。(一)分散染料分散性 1 分散剂的分散机理 ①染料晶面吸附分散剂,使晶面带负电而形成双电层; ②分散剂亲水基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层,提高稳定性; 2 影响分散性的因素 ①分散剂与扩散剂… ②温度-T升高导致分散剂(尤其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性下降 ③钙/镁离子、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物质会使染料的分散稳定性降低 ④染液中的染料浓度过高,染液循环速度快,升温速率快,也会使分散液的稳定性降低。 (二)分散染料溶解性 分散染料分子中弱极性基团含量较高,赋予染料一定的溶解性;溶解度过大,会影响上染率。 影响分散染料溶解度因素: ①分散剂(关键) ②T升高,分散稳定性下降,但溶解度升高 ③染料细度染料晶体颗粒小,溶解度大。 ④晶体结构晶型转变…;晶体增长和晶体析出现象使染料难于向纤维内部扩散,染料的上染速率降低,易产生染色不匀(色斑)等疵点;结晶增长,溶解度下降。 ⑤染料的分子量与极性

活性染料染色操作注意事项

活性染料染色操作注意事项 1、为什么化料时要求先用少量冷水调浆,化料温度不能过高? (1)先用少量的冷水调浆目的是使染料容易充分湿透,如果直接把染料倒入水中即染料外层形成胶状,把染料颗粒包起来,使染料颗粒内部难湿透难以化开,所以应先用少量冷水调浆,再用热水来化开。 (2)化料的温度过高,就会引起染料的水解,降低染料固色率。 2、加料时为什么要缓慢均匀? 这主要是防止染料上染太快,如果一次性快速加入染料,便上染速率过快,会使纤维外层深,里面浅容易造成色花或条花。 3、加完染料后为什么要上染一定时间(如:10min)后方开始加盐? 盐是促染剂,当染料上染到达到一定程度时,已经达到饱和难以继续上染加盐是为了打破这种平衡,但加盐促染前还要10—15min左右的时间进行,染料才能充分渗透均匀,否则易引起条花,色花。 4、为什么加盐要分次加? 分次加盐的目的是为了均匀促染,以免促染太快,造成色花。 5、加盐后为什么要进行一定时间(如20分钟)才能固色。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是让盐在缸内溶解均匀,充分促染B、是让促染进入上染饱和达到平衡后,再加碱固色以达到最高上染量。 6、加碱为什么成为“固色”? 活性染料加盐只有促染作用,但加碱会激发活性染料的活性,使染料与纤维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反应)从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所以称“固色”也由于这一种固色发生化学反应,达到较高的牢度。一旦固色色花印难以均匀。 7、加碱为什么要分次加入? 分次加入的目的是为了使固色均匀,防止色花。 如果一次性加入易造成局部残液过高浓度与纤维反应加快,会容易引起色花。 8、加料时为什么必须先关汽? a.加料前先关汽目的是为了减少条差防止色花。 b.控缸升温时两边温度超过3℃染色有影响,超过5℃出现条花,超过10℃停 机进行维修。 c.有人测试过,拉缸是汽后立转10—15分钟缸内前后左右温度基本均匀,并等于表温,所以加料,不管氯煮时加入H202还是染色时家染料盐、纯碱,都应先关汽才加料。 9、加碱后为什么确保工艺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应从加完碱后,并升温到工艺保温温度时才开始计算保温时间,只有按工艺保温时间剪板,质量才有保证,因为保温时间制定是根据一定用量染料需要多少时间进行反应确定的化验室也是这个时间打样的。 10、几种不按工艺规定剪板造成质量不稳定情况。 u时间未到“对”色剪板。 由于打板问题计料称料问题,布重浴比等问题都会造成色偏差,时间未到已经“对”色这种不正常性情况应报告班长或工艺员,不管怎样,缩短工艺,保温时间,染料反应未充分,颜色上染不变,上不均匀,没有丰满感,牢度也成问题。 u提早剪板,补料不准确。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 纤维制品的染色生产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例如:浸染法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染色加工,设备占地小,单台机价格相对低,使用灵活性强。而轧染法则突出体现为染色生产具有连续高效的优点,而且对某些染料如还原染料等更适合应用。相对应两种染色方法,染色打样也分别具有浸染和轧染打样两种方式。 一、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 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可表示为:润湿被染物T准备热源T 配制染液T染色操作T整理贴样 1、织物(或纱线)润湿:将事先准备好的织物(或纱线) 小样,放入温水(40 C左右)或冷水(对于低温染色的染料 如X 型活性染料等)中润湿浸透,挤干、待用。 2、热源准备打开水浴锅加热,没有水浴锅者可用电炉子间接水浴加热。 3、配制染液根据染料浓度、助剂用量及浴比配制染液。一般缓染剂在配制染液时加入,促染剂在染色一定时间(一般为15min)后开始加入。 4、染色操作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入染温度,放入准备好的织物开始染色,在规定时间内升至染色的 最高温度,加入所用促染剂(对用量较大的可分2?3次加入);加入时,先将织物提出液面,搅拌溶解后再将织物放入,染至规定

时间,取出染样,水洗,皂煮(需要固色的要进行固色),水洗,最后熨干。 5、整理贴样将染色或固色后已经干燥的织物,裁剪成适合样式表格大小的整齐方形或花边方形,在裁好的方形反面边沿处涂抹固体胶,对应粘贴在样卡上。注意粘贴时,各浓度样织物纹路方向要一致。 染色后的纱线可整理成小束后,扭成“8”字形等,用胶带 粘贴在样卡对应处。 6、注意事项(1)在染色开始的5min 内和刚加入促染剂后5min 内,染料上染较快,此时,需加强搅拌,以防染色不匀;(2)在染色的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织物暴露在液面外;(3)染色时,织物要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玻璃棒压住织物影响染液渗透;(4)如果染色结束时染液的颜色较浓,说明染料的上染率低,此时应检查染色处方是否合理;若与染料的实际上染能力不相符(如活性染料一般较低,直接染料及酸性染料一般较高),则应调整助剂的用量重新染色;(5)若出现染色不匀现象,必须重新染色。 7、特别说明:分散染料的高温高压染色,因染色小样机的特殊性,染杯是严格密封的。打样时,将染液按处方要求配好后,加入被染涤纶织物,盖好染杯盖,把染杯置于样机,按工艺要求设置升温曲线后,运行,样机自动完成染色过程。纤维制品的染色生产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例如:浸染法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染色加工,设备占地小,单台机价格相对低,使用灵活性强。而轧染法则突出体现

考题- 染色基本知识

第一章染色基本知识 1. 什么叫染色?它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2. 物体为什么会有颜色?物体具有颜色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 什么叫染色牢度?常见的染色牢度有哪些? 4. 什么叫浸染?什么叫轧染?各适用于何种织物的染色? 第二章染色基本理论 TOP 1. 亲和力和直接性有何不同? 2. 酸性染料染羊毛或聚酰胺纤维有无饱和值?用什么法其求出它? 3. 何谓平衡吸附等温线?它分为哪几种类型?有何特点,方程式如何? 4. 什么叫上染?上染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它和染色过程是否相同? 5. 什么叫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它们在上染速率曲线上各有何特征? 6. 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与染色效果有什么关系?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染料的扩散活 化能大小对扩散有什么影响? 7. 试从染料的扩散速率、扩散活化能以及平衡吸附等方面说明温度对上染的影响。 8. 什么扩散边界层?染色时染液的流动对其有何影响? 9. 染料在水溶液中有几种存在形式?染色时染料是以何种形式上染色? 10. 浓度、温度及中性电解质对染料在溶液中的聚集有何影响? 11. 在一般上染过程中,△H0和△S0为何是负值?根据△H0、△S0和T的关系式,讨论染色温 度T对平衡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12. 试说明某些酸性染料上染蛋白质纤维时,△S0为正值,即整个染色体系混乱度增加的原 因。 13. 什么叫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写出对应的Fick扩散方程式及其物理意义。 14. 什么叫无限染浴、有限染浴?它们在染色过程中各有何特点? 15. 什么叫半染时间?在不同的染色条件下,其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 16. 何谓孔道扩散模型和自由体积扩散模型?根据其基本理论简述纤维微结构的差异对染料扩 散速率的影响。 17. 什么叫初染率、移染性?染料的标准亲和力及染料的扩散性能对其有何影响? 18. 为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一般可通过哪些工艺条件来控制染料的上染速率。 19. 什么叫泳移、半匀染时间? 第三章直接染料的染色 TOP 1. 直接染料染色时加入中性电解质的作用是什么?说明其作用原理。 2. 直接染料分为哪几个类型?各类有何特点?分别用什么方法来控制上染过程以纠正染色不 匀的现象。 3. 直接染料为何须进行后处理,常用的固色剂及其固色原理如何?

活性染料染色

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 姓名:商倪锋学号:08139126 班级:轻化工程081班 同组者:史千千 摘要:本实验采用活性艳蓝K--GR对全棉植物进行染色,染色后对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和吸尽率的测定。 关键词: 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固色率吸尽率 Dyeing of cotton with active dyes Abstracts:in this paper,we use ReactivebrilliantblueK-GR dyeing cotton, after dyeing we use equipment to evaluate the fixation and exhaustion rate. The result show that reactive dyes on cotton fabric has not a higher exhaustion .fixation and low luster . . 前言: 棉织物是目前纺织市场应用最多的纤维之一,染棉织物可以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进行染色,用直接染料染色后水洗牢度较差,很难达到客户的要求,同时在染色的过程中对染料的浪费也比较严重,吸尽率和固色率都比较低,本实验以活性艳蓝K--GR为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同时来测定活性染料的吸尽率和固色率。 一、实验目的 1、行选取染料及设计工艺,掌握活性染料对棉的染色过程,巩固所学的活性染料对棉纤维染色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自己设计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并进行染色试验。 2、会活性染料吸尽率和固色率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染色原理: 活性染料是一种含有能与纤维起反应形成共价键的活性基团的染料,常见的活性基团有二氯均三嗪型、乙烯砜型和一氯均三嗪型等三种,它们的反应能力各不相同,所以采用的工艺条件也不同,分别采用低温、中温和高温进行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时通过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达到上染平衡,加入碱后,染料开始与纤维发生反应而固着,并重新达到一个平衡。染后进行皂煮,除去并未与纤维固着的染料或水解染料,提高色泽的鲜艳度。

染整基础知识及流程大全

PTL 番禺生控部 培训教材 前言:一个企业之存在,生存与发展,都是以订单为主线条。 作为订单的跟进安排者,跟单员的工作跨越了一个企 业运作体系的每一个环节。 生控其实就是一座桥梁,是各种信息的集合体。通过消化吸收客人的信息,将之转化为具体的生产指令;通过对厂方信息的反馈,来寻求同客人之间的平衡点。 沟通创造价值 学习成就未来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打造超一流生控员 目录 第一章 PTL生产流程图

第二章原料,织,染,整,印花,染纱,QA基础知识 第一节原料基础知识 一纤维的分类 二纱支的定义 三纱牌,纱缸的定义 第二節针织基础知识 一织机的种类及可织的布种 二影响胚布规格的因素 三常见的针织疵点 四布号编排定义 五用纱比例 六布类的成份 第三節染厂基础知识 一染色的基本步骤与作用 二染缸的种类 三原料成份不同,应用相应不同的染料,染色温度及染缸四纱牌纱缸在染厂中的运用 五化室 六 ALLFIT缸 七头缸的定义 八染部产生的常见问题及基本处理方法 九染整生产单在染部基本运作 十衫身与下栏 第四節整理基础知识 一定型的定义 二中央化室布质测试的测试项目,测试标准及测试报告 三码长与磅重的换算公式 四整理机器种类及用处

五需要在定型部做的特殊处理 六常见的整理部产生的疵点名称,产生原因第五節印花基础知识 一印花基本流程 二定义 四印花(浆)种类及其工艺流程与注意事项 五不同印浆的特性比较 六印花疵点的名称,产生工序及回修方法 七特别事项 第六節染纱基础知识 一染纱基本流程 二名词解释 三计算色织布织胚用纱数及染纱落缸数的公式第七節QA基础知识 一 QA运作流程 二 QA查验项目及标准 第一章PTL生产流程图

染料的基础知识

染料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染料的基础知识 一、染料的概念(9181028) 染料是指一类能溶于水,对纤维有亲和力的有色物。 染料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1、能溶于水; 2、对纤维具有亲和力; 3、具有颜色。 颜料 颜料是指一类不能溶于水,对纤维没有亲和力的有色物。 颜料可依靠黏合剂的作用机械地黏着于纤维上,故又称涂料。 2、染料的分类 (1)化学分类 按染料分子的化学结构中特征基团进行分类。 化学分类共分8类。 ①偶氮⑤硫化 ②蒽醌⑥甲川 ⑧杂环⑦三芳甲烷 ③靛类④酞菁 这一分类方法有利于掌握染料的结构特点及合成途径,适用于染料生产者。(2)应用分类 按染料的应用特点进行分类。 应用分类目前主要有11类。染料主要应用类别 棉用染料:1直接染料2活性3还原4可容性还原染料5硫化6不溶性偶氮染料毛用染料;酸性染料2酸性媒染染料3酸性含媒染料4分散染料5阳离子染料 分散染料-涤用染料阳离子染料:腈用染料 3、尾注 即对染料的性能加以说明。常用英文字母表示。 (1)说明染料的色光、用途等 B 表示带蓝光或青光; R 表示带红光;V 表示带紫光G 表示带绿光;Y 表示带黄光 L 表示耐光性好;D 表示适用于染色;或表示色泽稍暗; P 表示适用于印花或染纸。 (2)表示染料的浓度和力份等 浓度:conc-----------表示浓 H.C.-----------表示高浓 ex.conc------- 表示特浓 Double--------表示双倍浓 力份:

染料生产厂家以某一质量分数作为力份标准(力份视为100%),与其相比而确定的相对浓度。 染料力份是一个相对值,不是染料含量的绝对值,它是将 标准染料的力份定为100%,与标准染料在相同条件下染色,若染得色泽深浅相同时所需要的染料量为标准染料量的0.5 倍,则力份为200%,若是2倍,则力份是50%。 所以工厂对每批商品染料要加以检验,标定力份,如:50%、100%、200%等。 2、染料颜色的基本特征 定量描述物体的颜色----色的三要素 色调:较确切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区别颜色的深浅。(单色取决于最大吸收波长、混色取决于相对含量) 纯度:彩色和消色成分比例。区别颜色鲜艳度。 (单色光最高,白、灰、黑最低。) 亮度:有色物体反射光的强度。区别颜色的浓、淡。 (反射率高,亮度也高。) (二)影响染料颜色的因素 染料分子结构的影响 1、共轭双键的数目 2、共轭体系内的极性基团 3、分子的离子化 4、染料分子的共平面性 5、染料内络合物的生成 外界条件的影响 1、溶剂或介质 (极性、pH值) 2、染料浓度 3、温度 4、光照 1 、共轭双键的数目 共轭双键越长,共轭体系越大,则选择吸收的光线 波长也越长,产生深色效应. 染料浓度的影响 染料浓度越大,染料聚集度越大,染料分子中电子 的跃迁能越大,染料吸收光波的波长越短,染料颜 色越浅。 温度的影响 染液的温度影响染液中染料的聚集度,从而影响 染料的颜色 染液温度越高,染料聚集度越小,染料颜色越深。

毛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实验报告【精品】

一、实验目的 (1)自行选取染料及设计工艺,掌握活性染料对棉的染色过程,巩固所学的活性染料对棉纤维染色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自己设计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并进行染色试验。 (2)学会活性染料吸尽率和固色率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染色原理:活性染料是一种含有能与纤维起反应形成共价键的活性基团的染料,常见的活性基团有二氯均三嗪型、乙烯砜型和一氯均三嗪型等三种,它们的反应能力各不相同,所以采用的工艺条件也不同,分别采用低温、中温和高温进行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时通过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达到上染平衡,加入碱后,染料开始与纤维发生反应而固着,并重新达到一个平衡。染后进行皂煮,除去并未与纤维固着的染料或水解染料,提高色泽的鲜艳度。 活性染料浸染的上染曲线 由于活性染料在水溶液中要发生水解,从而影响活性染料的利用率,为了改善上述情况,现在开发出双活性基团甚至三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可以使活性染料的固色率达到80%以上。 双活性基染料常见的有:含两个相同的一氯均三嗪型如国内KE型活性染料;含一个一氯均三嗪、一个为乙烯砜型的染料如国内M型活性染料。 (2) 固色原理: 活性染料与棉纤维的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纤维素能形成纤维素负离子,能和活性染料发生亲核取代、加成反应,进而形成染料--纤维共价键,二氯均三嗪型较活泼,只需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反应,而一氯均三嗪型则需在温度较高、碱性较强条件下才能反应。影响此反应的因素有很多。染料与纤维与水的反应为平行反应,因为水也是亲核试剂,反应条件机理相同。染料一经水解即失去与纤维的反应能力,固色率大为降低。从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固着反应比水解反应快40倍左右,染色时PH一般为10~11为宜,X型可用碱性较弱的小苏打,对K型,则采用Na2CO3、Na3po4,甚至NaOH。染色温度具体根据不同染料性能而定。促染用元明粉,加入要掌握一多二早,分批加入的原则。浴比尽可能小些,以提高固色率。水解染料的存在,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但不够大,它会染着于纤维上,皂煮时不能完全煮下来,有时还会污染到其它纤维,特别是KN型染料耐碱牢度不高,易造成污染现象。水解染料的存在也是湿摩牢度较低的重要原因 ( 3 ) 加盐促染原理: 三、给定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材料:丝光漂白棉布(各2g、8块) 药品:活性艳蓝K--GR,无水硫酸钠、碳酸钠、净洗剂EL-C

实验室染色打样操作

在印染厂日常生产中,影响涤纶织物成品颜色准确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化验室打样的准确性无疑是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不断稳定和提高印染厂化验室打样的准确性,对于提高颜色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分散染料染涤纶为例,从打样设备、染料的称取和化料、织物称量与准备以及化验室的日常管理等方 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1 设备 常用涤纶打样设备有高温高压打样机、甘油打样机和红外线打样机。三种设备各有特点。 1.1 高温高压打样机 此类打样机最高工作温度130℃,可以调整升温速度,由两只电热管作为热源。最多可放12支染杯,由连杆装置带动挂有小样的挂钩上下移动完成打样过程。染杯的最大容量为300ml,织物的重量决定了浴比的大小。打样时染液的加入量由染色配方决定,最后用水加至整个染杯的三分之二高度,即200ml左右。液面高度过高,浴比与生产实际浴比相差过大,会影响颜色的准确性。液面过低,小样随挂钩上升时可能不 被液面全部浸没,造成小样色花。 常用的染杯有玻璃染杯和不锈钢染杯两种。新染杯在使用前要检验其直径的大小。直径偏大容易造成染色结束后的卡杯现象。取杯时若用力过猛,玻璃染杯易破损。不仅容易造成打样员手部受伤,细小的碎玻璃还容易割破打样机半球形压盖与整个打样机平台的密封圈,影响下一次打样。玻璃染杯易于观察染液脚水的状态,方便新批号染料的进厂检验。而使用不锈钢染杯检验新批号染料时,就必须将染液脚水倒入烧杯后才能观察。不锈钢染杯虽不易破损,但若表面光洁度不高,会降低清洗染杯的效率果。 除了每周清洗一次小样机以外,出现玻璃染杯破损时,必须将掉入小样机底部的碎玻璃全部清理干净,不然容易造成定期清理小样机时打样员的手部受伤。清理时把水全部放干,检查和清洗电热管表面。电热管表面的水垢长时间不清理,不仅影响加热效率,还容易造成电热管的爆裂。清理时若发现电热管表面出现 鼓胀或明显变形,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加热速度。 每次从打样机底部放水后,再加水时要检查底部水阀是否关严。若底阀关闭不严,轻微漏水,易造成小样机底部锈蚀或小样机漏电,引起安全事故。每只小样挂在挂钩上后,要进行必要的固定以免造成脱钩后的色花。若固定过紧,易造成玻璃染杯的破损。小样挂在挂钩上,若不圆滑的褶皱过多,浅色的小样会因打 样保温时间不长而形成色花或色偏。 1.2 甘油打样机 被加热后常压下能够产生高温,是甘油的主要特点。甘油打样机的加热原理与高温高压打样机相同。甘油打样机有12支染杯的和24支染杯的两种。甘油打样机的染杯容量比高温高压打样机的染杯容量大。液面高度的调整直接影响打样的浴比。甘油打样机的自动化程度比高温高压打样的自动化程度高。 若染杯内液面高度过高,染液的浴比过大,就会造成小样打样和生产实际大样的浴比相差过大,从而影响颜色的准确性。若打样时浴比与实际生产的浴比相同,染杯内的浴比就会过小,液面高度就会降低。而类似于车轮转动的染杯,其内部的染液在运行时就可能会出现染液不能完全浸染小样的现象,从而影响小样 的匀染性,影响打样效率。 甘油的挥发随甘油加热池内水分的蒸发而挥发。甘油内部的水分主要来自于打样时染杯内部。染杯的盖子与杯体是一一对应的。盖错盖子或加盖时力量不足是产生染杯漏水的主要原因。加盖后倒置片刻,以确定染液是否会漏出。染液的漏出不仅影响小样颜色的准确性,还会引发甘油的大量挥发,使化验室内部弥漫 着甘油的味道,造成部分打样员的身体不适。 染杯放入染杯卡座时一定要检查是否真的卡牢。若没有卡紧就会产生卡杯事故,对小样机的损伤很大。严重时会造成小样机电机烧毁或变速箱损毁。甘油小样机加热装置的维护参照高温高压小样机电热管的维护

染整打样教案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教案 班级13染整技术课程染整打样教师许凯鸿日期课题染整打样常用仪器设备课时 2 教具打样相关仪器授课教材《染整打样》 教学目的 与 教学要求1、了解染整打样常用的设备种类、工艺适用性、性能特点; 2、了解各种打样设备的基本结构、运转(动作)过程、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 3、掌握打样常用设备的操作、有关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和编程方法; 4、掌握打样常用仪器的使用清洁和保管方法。 教学重点 与 教学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授课类型堂授,综合课 教学关键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作业布置1.简单总结一下染整打样设备有哪些特点? 2.操作使用打样设备要注意哪些问题? 3.标准光源灯箱中,D65、CWF、TL84、UV等各代表什么光源? 课后附记 染整打样离不开染整打样的设备。对设备的熟悉和掌握是之后染整打样实践的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课题三原色拼色样卡制作 项目教学环节师生活动 一、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 1、移液管:常用来吸取染料母液或助剂溶液的计量器具。在使用时,要规范操作,以确保所移取的溶液体积准确。 (1)移液管的选用 分为胖肚式和直管式。管上有“吹”字则为吹出式,即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无“吹”字的或标注“快”字的不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使用前要看清。为了减小溶液移取时的体积误差,在使用前,需根据移取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移液管。在移液管上端有一色块,色块上方数字即为移液管的规格,色块下面的数字为移液管的精度。一般选取移液管规格等于需移取溶液的体积。选取的移液管的规格要大于或等于移取溶液的体积,而不宜用小于移液体积的移液管分次移取;大于溶液的体积时,要选取相近规格的移液管。对于不同吸料量要选用正确的移液管,一般规定: 0.93mL以下选用1mL吸管 0.93~1.8mL选用2mL吸管 1.8~4.6mL选用5mL吸管 4.6~9.3mL选用10mL吸管 9.3mL以上选用15mL吸管 (2)吸料的正确姿势和注意事项 ①吸料时,身体站直,左右手分执洗耳球与吸管,吸管与水平面垂直并紧靠瓶口(打样瓶或料瓶)内壁。吸取溶液前,将溶液摇匀。吸取溶液时,把管尖插入液面以下1~2cm中,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内空气压出,然后把洗耳球尖端接在管口,慢慢松开左手指,使溶液吸入管内。当液面升高至目标刻度以上约1cm时,迅速把管尖轻压至瓶底(以免溶液回流过快),并移去洗耳球,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以免溶液回流过低于刻度而重新吸液),将移液管向上提,使其离开液面,并将管的下部沿料瓶内壁转两圈,以除去管外壁上的溶液,必要时用滤纸擦净管外壁液体。这样吸管壁上残留染料最少,才能保证吸料精确度。然后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缓慢转动,使食指稍稍松动,让管中多余溶液缓缓流下,当移液管溶液的弯月面与目标刻度标线相切时,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②放料时一般要从“0”刻度线开始放,吸管嘴不能插入液面下。左手改拿接收器。将料瓶或打样瓶倾斜,使内壁紧贴管尖成45度倾斜,移开右手食指,让管中溶液自由流入,并停留规定时间,转动一圈后取出。如不是满刻度移取溶液(如用10 mL吸管移取6.5 mL溶液),食指稍稍松动,使溶液自由地沿壁流下,放至流出的液体体积为所需液体体积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压紧管口,离开接受器,将剩余溶液放回料瓶中。 在染整打样中,常常用两种以上的染料拼色,一个染杯中通常要移取两种及导入新课:问题引导法(学生回答) PPT课件

染料基础知识

染料基础知识 染料是指在一定介质中,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化合物。我们介绍的染料和颜料只限于有机化合物。古代染料取自动植物。1856 年Perkin 发明第一个合成染料——马尾紫,使有机化学分出了一门新学科——染料化学。20 世纪50 年代。Pattee 和Stephen 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展到化学过程,开创了活性染料的合成应用时期。目前,染料已不只限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塑料、纸张、皮革、光电通讯、食品等许多部门得以应用。染料的分类染料的分类方法有三种:按来源划分(天然和合成染料)、按应用性能划分、按化学结构划分。常用后两种分类方法。染料按应用性能分为以下几类: 1. 直接染料(direct dyes) 该类染料与纤维分子之间以范德化力和氢键相结合,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羧基而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可使纤维直接染色。 2. 酸性染料( acid dyes) 在酸性介质中,染料分子内所含的磺酸基、羧基与蛋白纤维分子中 的氨基以离子键相合,主要用于蛋白纤维(羊毛、蚕丝、皮革)的染色。 3. 分散染料( disperse dyes) 该类染料水溶性小,染色时借助分散剂呈分散状态而使疏水性纤维(涤纶、锦纶等)染色。 4. 活性染料( reactive dyes ) 染料分子中存在能与纤维分子的羟基、氨基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通过与纤维成共价键而使纤维着色。又称反应染料。主要用于棉、麻、合成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蛋白纤维的着色。 5. 还原染料( vat dyes) 有不溶和可溶于水两种。不溶性染料在碱性溶液中还原成可溶性,染色再经过氧化使其在纤维上恢复其不溶性而使纤维着色。可溶性则省去还原一步。该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6. 阳离子染料( cationic dyes ) 因在水中呈阳离子状态而得名。用于晴纶纤维的染色,常并入碱性染料类。

针织染色打样员操作法

针织染色打样员操作法 1.职责与权限 1.1全面完成车间调度计划,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1.2严格执行工艺及工作程序,实现产品质量要求。 2.工作程序 流程:氧漂→取染料→染小样→取样烘干→对色→贴样 2.1工作前更换工作服,认真清理设备、机台及地面卫生,确保安全清洁生产; 2.2认真检查设备及电器运转情况,水、电是否供应正常,确定助剂、染料配 置完毕; 2.3确保打样半漂布,无沾污,无增白剂(如发现增白剂沾污情况,除检查车 间操作刷缸问题,要特别注意检查毛坯、纱线是否有增白剂沾污),漂白度符合要求等; 2.4确保染料活性二十四小时内无过期,分散染料三天内无过期,车间无库存 新进染料,化验室配制母液染料及时更换,确保与车间保持一致; 2.5根据客户来样颜色寻找接近颜色,评审以前工艺合理性后,确定初步工艺 处方,然后打第一轮,根据第一轮的结果调整深浅和色光,确定第二轮的配方,然后依次调整,最终接近客户的要求,根据客户要求贴A/B/C三个最接近标样,要送至技术部审核,由经营寄予客户确认; 2.6吸取母液时务必注意查看母液配制记录,确保工艺处方准确; 2.7打样浴比通常按1:10,根据计划安排排缸,车间实际染色浴比,复样时 尽量调节与车间一致; 2.8工艺处方的合理性,尤其是超过染料饱和值的配方,必须重新调整配方; 套色时翠兰、艳兰能不用则不用,便于车间操作,减少染花、跳灯问题; 鲜艳度较高浅色最好避免加增白剂;深色用深三元,确保提升力、摩擦牢度;浅色用浅三元,确保日晒牢度;分散染料配方能用高温型不用低温型,减少定型染料升华带来的水洗沾色牢度问题; 2.9小样工艺中发现问题,如色花、强力下降,不上色等问题时及时向工艺主 管或厂长反馈,以便即时分析原因,及时制定车间预控措施; 2.10封存好客供面料色样及色样确认意见,做好打样记录(注明面料品种、客 户、款号、温度、浴比、染料处方、助剂用量及其他特殊说明),及打样档案整理工作;T/C打样复样,需要留好烂棉后涤颜色样,便于车间大货生产时对涤色样 2.11打特浅色白色,打样杯子务必刷洗干净,防止打样沾色,造成工艺处方不

分散染料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一分散染料一般性质分散染料结构简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在溶液中能较好地分散,除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还需加入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体稳定地分散在溶液中。分散染料按应用时的耐热性能不同,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其中低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低,匀染性能好,常称为E型染料;高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较高,但匀染性差,称为S型染料;中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又称为SE型染料。用分散染料对涤纶进行染色肘,需按不同染色方法对染料进行选择。 (二分散染料染色方法由于聚酯纤维具有疏水性强、结晶和整列度高、纤维微隙小和不易润湿膨化等特性,要使染料以单分子形式顺利进入纤维内部完成对涤纶的染色,按常规方法是难以进行的,因此,需采用比较特殊的染色方法。目前采用的方法有载体法、高温高压法和高温热溶法等三种染色方法。这些方法利用了不同的条件使纤维膨化,纤维分子间的空隙增大,同时加入助剂以提高染料分子的扩散速率,使染料分子不断扩散进入被膨化和增大的纤维空隙,而与纤维由分子间引力和氢键固着,完成对涤纶的染色。由于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故要依靠加入染料和溶液中的分散剂组成染液。为防止分散染料及涤纶在高温及碱作用下产生水解,分散染料的染色常需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染色方法。 1.载体染色法载体染色法是在常压下加热进行。它是利用一些对染料和纤维都有直接性的化学品,在染色时当这类化学品进入涤纶内部时,把染料分子也同时携入,这种化学药品称为载体或携染剂。

活性染料(1)

引入 活性染料是一类很重要的染料,望大家认真听讲 一、新课 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为在染色时与纤维起化学反应的一类染料。这类染料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染色时染料与纤维反应,二者之间形成共价键,成为整体,使耐洗和耐摩擦牢度提高。活性染料是一类新型染料。1956年英国首先生产了 Procion牌号的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分子包括母体染料和活性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能与纤维反应的基团称为活性基。 活性染料(reaction dye)也叫反应性染料。分子中含有化学性活泼的基团,能在水溶液中与棉、毛等纤维反应形成共键的染料。具有较高的耐洗坚牢度 编辑本段分类 按活性基的不同,活性染料主要可分两类。公式 对称三氮苯型其通式为:式中D为母体染料。在这类活性染料中,活性基氯原子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染色时,氯原子在碱性介质中被纤维素纤维取代,成为离去基团离去。染料与纤维素纤维间的反应属于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见取代反应)。乙烯砜型这类活性染料中所含活性基为乙烯砜基(D-SO2CH=CH2)或β-羟乙砜基的硫酸酯。染色时,β-羟乙砜基硫酸酯在碱性介质中经消除反应生成乙烯砜基,然后与纤维素纤维化合,经亲核加成反应,形成共价键。上述两类活性染料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主要活性染料。为了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近年来在染料分子中引入两个活性基团,称双活性染料。活性染料除纤维素纤维用的品种外,还发展了蛋白质纤维(例如丝、毛等纤维)用的品种。 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活性染料染棉,最常采用的染色方法:浸染法,另外还有轧染料。浸染法:浸染法又可分一浴一步法,一浴两步法,两浴法三种染色

方法。A:一浴一步法:是在碱性浴中进行染色,即在染色的同时进行固色,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染色时间短,操作方便,但由于吸附和固色同时进行,固色后染料不能再进行扩散,因此匀染和透染性差。同进在碱性条件下染色,染浴的染料稳定性,水解的比较多。B:一浴二步法:先在中性浴中染色,当染料上染接近平衡时,在染浴中加入碱剂,调整PH值至固色规定PH值,(一般为11)这时染料与纤维达到共价结合,达到固色目的。一浴二步法是活性染料浸染法中比较合理的染色方法,它不仅可经获得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而且有良好的匀染效果,因此棉针织物染色常用这种方法。 优点 活性染料由于其用母体染料、连结基和活性基组成,使其在使用时能与纤维形成牢固的共价键结合,而具备一系列其它纤维素纤维染料无法比拟的特点,确立了其作为纤维素纤维用染料的发展和使用重点的地位,突出地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1) 活性染料是取代禁用染料和其它类型纤维素用染料如硫化染料、冰染染料和还原染料等的最佳选择之一。(2)活性染料能用经济的染色工艺和简单的染色操作获得高水平的各项坚牢性能特别是湿牢度。 (3)活性染料的色谱广、色泽鲜艳、性能优异、适用性强,其色相和性能基本上与市场对纤维和衣料的要求相适应。(4)活性染料适用于新型纤维素纤维产品如Lyocell纤维等印染的需要。 三、小结 活性染料的优点 活性染料的分类

特殊染色的基本知识

特殊染色的基本知识 一、染色方法 1863年由waldeyer率先倡导用苏木素染液染细胞核,后来Mallory、Mayer等也阐述过苏木素的应用。近年来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方法也屡有创新。Shikata(1973),Tanka 等(1981年)分别介绍了用地依红和维多利亚蓝混合液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方法;1987年Crocker J等推出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的技术方法以及1991年进行的乳腺肿瘤核仁组成区的研究方法等。 特殊染色的分类: 特殊染色方法按照所染目的物进行分类,有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脂类物质、糖类、色素、病理的内源性沉着物、病原微生物、内分泌物质、单种细胞和性染色质、骨、血液及造血组织、核酸、酶类等。 特殊染色的命名: 对于特染的命名至今尚无统一的规定,多数均按发明者的姓名命名,如van Geison 染色等;有的则按所用染色液命名,如甲基绿一派若宁染色、苏丹Ⅲ染色等;有的按目的物命名,如网织纤维染色;还有的采用混合命名,如试剂十人名等。 二、染色目的 未加染色的任何组织切片在镜下只能辨认细胞和胞核的轮廓,看不清楚其他任何结构。染色的目的就是将组织切片浸入染色剂内,经过一定的时间,将组织或细胞及其他异常成分染上不同深浅的颜色,便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三、染色原理 染色过程是染色剂和组织细胞相结合的过程。其机理尚未完全清楚。 1、有学者认为从物理学角度看,染色剂和组织细胞的结合是“溶解”或“吸收”。例如苏丹类染色剂使脂质着色,就是利用染色剂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洒精等溶剂中的溶解度这一特性。有些染色剂是染色剂分子通过渗透和毛细血管作用而被吸收或沉淀到组织、细肋的小孔中去而着色的‘这种机制的染色是很少的。 2、另有学者认为染色是染色剂相组织、细胞之间的化学性结合。如显示含铁血黄素的普鲁士反应是最典型的例子。 但是,大量染色的化学反应并不象铁反应那样明确。大多数染色的原理至今仍未搞清楚,有些可能是物理性的,有些可能是化学性的,有些则可能2种机制都起作用。正因为人们对染色的原理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原理来控制它,在相当程度上需凭工作经验。 四、染色的分类 (一)普通染色 最广泛应用于常规制片的苏木素和伊红染色,又称为常规染色。 (二)特殊染色

荧光染料基础知识大全

荧光染料基础知识大全 益阳纺织染整团队今天 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荧光剂让细胞成分呈现高度具体的可视化效果,比如在目的蛋白后面连一个通用的荧光蛋白—GFP。在组织样本中,目的基因无法进行克隆,则需要用免疫荧光染色等其他技术手段来观察目的蛋白。为此,就需要利用抗体,这些抗体连接各种不同的荧光染料,直接或间接地与相应的靶结构相结合。此外,借助荧光染料,荧光显微镜技术不只局限于蛋白质,它还可以对核酸、聚糖等其他结构进行染色,即便钙离子等非生物物质也可以检测出来。 1免疫荧光 (IF) 在荧光显微镜技术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观察到你的目的蛋白:利用内源荧光信号,即通过克隆手段,用遗传学方法将荧光蛋白与目的蛋白相连;或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特异性结合目的蛋白。 有些生物学问题采用第二种方法会更有用或更有必要。比如,组织学样品无法使用荧光蛋白,因为通常来说,标本都是从无法保存荧光蛋白的生物体中获取。此外,当有一个有功能的抗体可用时,免疫荧光法会比荧光蛋白技术快很多,因为后者必须先克隆目的基因再将DNA转染到适当的细胞中。 荧光蛋白的另一项劣势在于其本身属于蛋白质。因此,细胞内的这些荧光蛋白具有特定的蛋白质特性,其会导致附着的目的蛋白质发生功能紊乱或出现误释的情况。然而,荧光蛋白技术仍然是观察活细胞的首选方法。 免疫荧光法利用了抗体可以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这个特性,对此它还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可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荧光标记抗体。这种方法被称为“直接免疫荧光法”。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两种不同特性的抗体。第一种抗体可以结合目的蛋白,但其本身并未进行荧光标记(一抗)。第二种抗体本身就携带荧光染料(二抗),并且可以特异性结合一抗。这种方法被称为“间接免疫荧光法”。 这种方法存在诸多优势。一方面,它会产生放大效应,因为不只一个二抗可以与一抗相结合。另一方面,没有必要始终用荧光染料标记目的蛋白的每个抗体,但可以使用市售荧光标记的二抗。免疫荧光中广泛使用的荧光染料包括FITC、TRITC 或一些Alexa Fluor?染料,下文均有提及。 2FITC 和TRITC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是一种有机荧光染料,目前,这种荧光染料仍用于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中。在495/517 nm 处,该染料会产生激发/发射峰值,并可借助异硫氰酸盐反应基团与不同抗体结合,该基团可以和蛋白质上的氨基、巯基、咪唑、酪氨酰、羰基等基团相结合。 而它的基本成分——荧光素,其摩尔质量为332 g/mol,常被用作荧光示踪剂。FITC(389 g/mol) 是用于荧光显微镜技术的首批染料,且其被当成Alexa Fluor?488 等后续荧光染料的发端。该染料的荧光活性取决于它的大共轭芳香电子系统,而该系统受蓝色光谱中的光所激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