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艺术的定义

民间艺术的定义

民间艺术的定义
民间艺术的定义

民间艺术的定义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

文人艺术

东汉以来,逐渐从宫廷艺人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人和供职于宫中的士大夫阶层,创作出文人艺术这种具有专业性质的艺术形式,并成为正统的艺术史、绘画史、书法艺术关注的对象。这些作者往往是集诗、书、画、刻功于一身的知识阶层,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素养,讲究气韵,注重师承、门派,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个人风格、特点。文人艺术的真正兴起主要是宋代以后的事,它从宫廷与民间艺术中分离出去,主要是借助了绘画题材上新的开拓。北宋以来,山水墨竹成为士大夫画家发抒胸臆的绘画题材,他们为追求笔法和笔意,放弃了人物道释、屋木舟车、楼台界画等在此前为画家和画工共同采用的题材。北宋画家邓椿的《画继》一书,按社会地位和艺术品味做了等级排列。宋微宗赵佶被冠为「圣艺」列入书首,「王侯贵戚」赵会欀、驸马王洗等居次,「轩冕才贤」和「绍绅韦布」一级则是文人专业画家中的苏轼、晁补之、文勋、李世南等人。文人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讲求抒发个性,追求雅致和精神境界。画工常用题材入上层品级之作很少见,愈到后来,题材上的分化趋势愈鲜明。民间画工的作品愈发被贬,不但不能入品级,而且成为具有贬意的「画工之流」、匠气之作。

民间艺术借鉴文人艺术

自古以来文人艺术与民间艺术之间的沟通一直存在。在绘画理论和画理、画法中,民间画工所用民间画诀和文人、士大夫画家遵循的画论原则也常有共同参用之处。此外,文人画的题画诗、榜书、题款等形式被民间年画、灯方(屏)画艺术所吸收。如在年画创作方面,民间画工积极吸收文人画的长处,甚至有经济实力的画店出资请名画家出样稿,这就为民间年画向文人画风格的靠拢提供了最便捷的道路。清代著名画家高桐轩传真像的写生方法运用于年画的人物刻画,文人画中的四时点景纳入年画构图,不仅提高了绘画的格调,也丰富了年画的风格,为民间年画的雅俗共赏作出了贡献。天津杨柳青年画的文人画趣味是与高桐轩等画家的努力分不开的。

从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看,统治者一直对民间艺术漠视贬损,而奉文人士大夫书画为正宗,造成了艺术史片面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在人们的认识中,民间艺术品总是与鄙俗的「物」和「器」连在一起,上升不到更高的精神上的「道」的层次,这与上层文化所主张的「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有着渊源关系。

中国历史上,上层文化阶层忽视或有意贬低民间手工业、手工艺品的行为,使民间艺术品在被利用、把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进入了上层文化阶层,促成了相互的借鉴、交流、融汇,而民间艺术对上层文化的容纳吸收,也丰富了自身的风格、品味。

民间艺术与宗教艺术

民间艺术与宗教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艺术中有相当的部分是与宗教有关的题材和内容,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艺术,而主要是与民间信仰、祭祀供奉类民间宗教有关的装饰艺术,其中有些是由巫术的道具演化而来,是美化了的巫术操作工具,如各类神像、祖先像、祭拜偶像、陪葬品和祭祀类物品。宗教艺术是指出于宗教目的如建立庙宇、传教讲法、宣传教义等而创作的造型艺术形式,是为宗教目的服务的艺术,它们往往按照固有的规范进行创作,在人物的造像比例、色彩要求、装饰配物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最常见的是绘制或雕塑的各类神像,也有的是采用如刺绣、剪纸等其他形式来表现的。

民间宗教艺术

民间艺术中的宗教题材作品我们可称之为民间宗教艺术,它除了佛教、道教外,还包括了民间信仰的原始宗教和准宗教内容。它既保留了远古的万物有灵论,也有种种巫术、占卜、禁忌内容,有植物、动物等的图腾崇拜,也有鬼神和祖先信仰,甚至是历史人物和传说中的人物,也被神化后列入了民间神仙名录。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宗教又融和了传统文化的儒学、道教和外来佛教诸家,内容极为广泛,天上、地下、神界、人世、阴间,一切与人的生活有关的神祇都受到人们的祭拜和供奉,民间生活的空间,处处都有神明保佑着人们。民间宗教艺术就是表现民间宗教内容的各类艺术形式,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世俗趣味的神灵世界,民间宗教中的相关艺术也呈现出远离宗教束缚、强调实用功能和装饰效果的艺术特点。

道教中的众神如天官(「三官」之一)、王母娘娘、魁星神、真武帝、金童、玉女、妈祖、关帝君、八仙、城隍、土地、钟馗、牛头马面、风伯雨师等,都是民间艺

术品尤其是水陆画、民间宗教画、民间纸马等内容反复表现的题材内容。甚至一些道教传说中的仙兽如「四灵」、仙鹤等也成为象征长寿的吉祥动物,为人们所喜爱。

佛教的影响包括了遍布全国的佛庙建筑、岁时节令、佛经壁画、版画、雕塑等造型艺术、文学故事、戏曲表演、音乐舞蹈、乃至饮食、语言、家庭神位等诸多方面。佛教世界众神在民间大小神庙中都得到香火的祭供,如来佛、三世佛、大肚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善财童子、四大天王、济公、十八罗汉等等,都在保佑中国百姓的过程中,拥有了神性与人情味。

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

民间艺术和宫廷艺术是相对应的两个概念,分别隶属于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在相互对立的同时,又存在着相互交流和紧密联系。

民间艺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它具有原发性,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文化的观念和符号,它的创作和使用主体都是下层民众。宫廷艺术则是指按照封建朝廷的意愿和需求而生产的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艺术,它的创作者往往是宫廷征召的民间艺人,而使用者则是帝王和统治阶层。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上看,一个是创作者,一个是享受者,这使宫廷艺术不可避免地成为雇佣性的艺术。

在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的关系中,最明显的区别是人的因素。宫廷从民间招募工匠艺人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从西周的「工奴」和春秋「百工」再到后来的宫廷画工、画院待诏等制度都是如此。这种雇佣关系一直在大型石窟和陵墓艺术、宫殿、庙宇营造或服务于统治者的供奉之作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宫廷艺术更多的是奉命行事,按样作画,民间艺人们不能超越统治者的规范,制作上必须合乎宫廷的礼法规矩。尽管宫廷艺术的创作者主要是受雇的民间艺术家,但创作出来的作品体现的多是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和意志,并且形成了追求祟高威严或精致工巧、重品味儒雅的艺术特点。

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之间的交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一.宫廷艺术吸收民间艺术,如宋代风俗画家的作品成为进贡的贡品,民间陶瓷中的精品也成为宫廷把玩的对象。

二.民间艺术接受来自宫廷的教化和强迫性指令,将原本属于宫廷艺术的作品吸收并推广。这类的事例历史上大量存在,尤以门神、钟魁画和明代以来吉祥画为典型。门神首先出现于汉代的惠王宫殿之门,后传入民间。唐代钟馗画由皇室走向民间也确是有史可考的事实。钟馗这个由唐明皇梦中所得的形象,终于成为黎民百姓之家的镇宅守门的家神。可以说,两者之间的交流是普遍的和经常的。在交流过程中,宫廷艺术拥有的细腻雅致和威严庄重的审美趣味势必也会对民间艺术产生相当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民间画工和工匠影响到其艺术作品。

中国民间艺术的奇妙之旅2019尔雅答案

???????????????^_?^?????????????????????? 开篇共识 1 艺术两大类 表演 ,其作者主要是()。 我国 【单选题】在 ,民间艺术包括造型艺术和 答案:农民 A、农民 B、牧民 C、市民 D、手工业生产者 2 【单选题】永丰农民画起步于()。答案:20世纪80年代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80年代 C、20世纪 90年代 D、20世纪 3 目()取材于陆丰红色革命故事 。答案:《碧【单选题】陆丰皮影戏红色题材精品剧 海丹心》 A、《碧海丹心》 B、《高文举连》 C、《秦雪梅连》 D、《卢雄迫债》 4 造的艺 创 者 动 【单选题】关于民间艺术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民间艺术并不是劳 术 A、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 出来的 念提 动者创造的艺术 B、民间艺术并不是劳

【单选题】“民间美术”这一概念的流行和使用,始于二十世纪()年代。答案:七十年代 A、七十年代 B、五十年代 C、八十年代 D、六十年代 6 【单选题】以下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答案:民间美术不是美术形式的一种 A、民间美术是普通劳动者创造的艺术 B、民间美术主要是为劳动者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艺术 C、民间美术不是美术形式的一种 D、民间美术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 7 【单选题】民间艺术与科学民俗的关系体现在()答案:民居方面 A、民居方面 B、人生礼仪 C、宗教信仰 D、岁时节令 8 【单选题】北方四合院、粤赣的客家土楼、草原上的蒙古包、丛林中的(),从民居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发现民间艺术。答案:吊角楼 A、四合院 B、客家土楼 C、蒙古包 D、吊角楼 9 【单选题】在人生礼仪中,获得亲友的祝福和社会的承认是()礼仪。答案:婚礼 A、诞生礼 B、年礼 C、婚礼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中班

民间艺术活动《元宵节》中班主题:《元宵节》 ——以民族节日为主题的网络整合式中班教育活动 目录 一、主题的来源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七、主题探究活动展开与生成 八、主题预设网与生成网 九、主题探究活动评价与反思 十、主题探究活动资料超市 研究方向: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研究 主题:民族节日《元宵节》 --以民族节日为主题的网络整合式中班教育活动

一、主题的来源 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节日,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欢庆这一共同的节日,从而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主题设计旨在以横向、纵向;多学科多种形式,多种内容。通过唱歌、舞蹈、儿歌、灯谜、传说故事、折纸、绘画、体育游戏等一系列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感知元宵节的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培养幼儿愉快的情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几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1、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元宵节的快乐,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为集体做好事,关心集体的品质。 3、能力目标:通过折叠“移动的花灯”、学习花灯儿歌、组织观灯猜谜等活动,使幼儿丰富知识经验,体验民间习俗和节日欢乐,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知识目标: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以及这个传统节日的来历、有关的趣事。 5、技能目标:幼儿在学、说、跳、唱中充分感受到过年的喜悦心情,使幼儿萌发科技发展意识,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促进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吃面叶 踩高跷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1、整体计划:主题探究进程的预设 谈话活动:元宵节的来历 收集有关元宵节的的资料。 参观灯展 2、周计划预设 第一周教育活动计划 本周要点以元宵节为主题组织活动,使幼儿使幼儿丰富知识经验,体验民间习俗和节日欢乐,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国内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按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水墨画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以张铨、江宏伟、贾广键、赵蓓欣、喻慧等为代表的现代中青年画家为现代院体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

民 间 艺 术 论 文

民间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依照字面上来看就是“某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冠上“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姑且不论“民间艺术”的领域有多广,其基本架构“某某艺术”的重点在于“艺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有关于艺术的含意。《辞海》(台湾中华书局)中有如下的定义:“艺术”(Art)一、广义:凡含技巧与思虑之活动及其制作,如机械、工匠、建筑、房屋之类,皆称艺术;义与技术相当。二、狭义:指含美的价值之活动,或其活动之产物;意义与美术(fine art)同。可见艺术是指学问与技术而言,也可谓是“巧艺”或“工艺”。这可从周朝的六种技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周礼》郑氏注国学基本丛书中有关“百工”的记事,得知艺术本来的意义就是指“工艺”,而我们从古书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之定义: 1. 工艺是指生活所必备的知识。 2. 工艺是指人类制作生活用具之事。 3. 工艺是指考虑材料与加工技术以人工的方式制作器物之事。 4. 工艺是指熟练精巧的技术。 由以上所列对于艺术的定义,再冠上「民间」而成「民间艺术」,就不难理解「民间艺术」其实就是「民间工艺」,而有别于「贵族工艺」、「机械工艺」、「产业工艺」、「美术工艺」、「现代工艺」等艺术领域。举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乐、雕塑、编织、中国结、剪刻、木偶、魔术、杂技、原住民文化……等等,都属于民间艺术。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民族民间工艺设计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工艺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53036 学时:32学时学分:1分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彭咏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教程》,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年 吴安丽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蜡染艺术》,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9年 张锦华主编《苗族民间文化考察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民族民间美术是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掌握民族民间美术内涵的基本规律,对于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满堂灌,在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上,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学习,

多进行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悠久的历史 第二节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三节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四节民族民间美术的大众 第五节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发展。 4.教学建议: 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二章远古时期的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远古时期民族民间美术起源 第二节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图腾形象 第三节从《苗族古歌》看苗族内涵的蕴味 第四节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五节民族民间美术的表现题材 第六节民族民间艺术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和掌握苗、布依、侗等服饰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苗族、布依族、侗族服饰艺术的历史、特点、种类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三章原始寓意的图腾崇拜及偶像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民族意识中的自然图腾崇拜 第二节民族意识中的和人为偶像崇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图腾艺术的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民族图腾艺术特色。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四章苗族的祟拜心理与创造意识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对始祖的创造心理意识

谈民间艺术教育在幼儿活动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f4377470.html, 谈民间艺术教育在幼儿活动中的作用 作者:傅绮婷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9期 摘要:民间艺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又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民间艺术具有教育功能,它是一种根基性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民间艺术活动的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使幼儿的良好个性品格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不仅让幼儿了解民间艺术,扩大艺术视野,在学习艺术技能的同时,也使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体现,还萌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艺术教育;幼儿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5-0210-02 我国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意思是,民间艺术是植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从广义上解释,民间艺术就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童谣、民间故事、民间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它跟随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积累,民间艺术也逐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发展长河中,民间艺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又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民间艺术具有教育功能,它是一种根基性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见,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良好品格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又以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对人们进行道德文化教育。因此,民间艺术教育,是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的其中一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教育,使幼儿得以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丰富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能使幼儿增长对祖国家乡的情感,同时在活动中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团结友爱的良好行为习惯。如:通过音乐活动《过新年》,欣赏民间音乐,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通过欣赏《爱国诗人屈原》《岳飞抗金》等爱国故事,让幼儿初步认识爱国主意;在学唱民谣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美、体会劳动人民的生活,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通过进行“丢手

(精品)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一课。本课通过讨论、分享、展示的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感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认同,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所体现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要点。 二、学情分析: 全班学生46人,男生25人,女生21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占三分之一。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书本以及影视作品上,同时,他们乐学、好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会更多地放在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上,且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民间艺术和家乡气候、地形、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则是孩子们很难考虑到的。 课前指导时,教师可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简便、可行的方法收集材料,比如实地观察、查阅报刊和书籍。而材料的对象和内容尽量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主,课前准备的时间尽可能充分。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对于难理解、难展现的地方,教师可先做示范,也可利用多媒体和课间对学生进行直观引导,使学生交流在范例引导下有目标、有侧重、有特色、有实效。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 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 3、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四、教训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2、教学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第一课时了解和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 教学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 1、出示图片(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板书课题) 2、观看视频《多彩的民间艺术》,直观感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问:同学们除了视频中看到的民间艺术,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这么多的艺术形式,我们能够给这些民间艺术分分类吗? 3、小组活动——我给民间艺术分分类:准备几张圆形卡片(大),小组合作探讨一种分类方式,并将相应的艺术形式填入其中。 比如按种类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建筑等 …… 活动二、小组汇报,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1、通过我们小组的合作,我们为收集了解的民间艺术分了类,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种类多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民间艺术,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2、小组发布:各小组合作探究,在(图片、表演、故事、音乐、舞蹈、实物展示)中任选两种形式,如“图片+故事”,“音乐+舞蹈”等,向全班同学发布你的民间艺术调查。

中国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学习体会 民间艺术是泛指劳动者自己,而非专业美术工作者创造点,在乡村城镇中由民间艺人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美术。民间艺术种类很多,主要有年画、剪纸、木雕、皮影、石雕、砖雕、泥塑、陶瓷,风筝等。他们和民俗生活密切相关民间群众喜闻乐见,体现出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民间艺术是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些我们国家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民间艺术品。这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其实我们对于民间艺术应该不陌生,我们小时侯玩的风筝,剪纸等等都是民间艺术品。 年画是我国民间岁末欢度春节喜庆丰收预示来年光景美好的一种最普及得民俗艺术品。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对于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性喜闻乐见的媒体。这种内容够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剪纸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用一种颜色的剪纸刻出来的作品就叫单色剪纸,它如同版画中的单色木刻一样,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类作品显得十分朴素大方。而套色剪纸则是用不同颜色的剪纸可出来的作品,这种形式并不常用,这类作品看起来生动形象。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尝试.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尝试 祥星幼儿园李海珍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吸收和引进了大量的世界进步文化。高科技的技术,现代化的信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当代的孩子正被越来越多的洋食品、洋玩具包围着。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们淡忘了对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了解。“民间艺术不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较之其他的教学艺术形式,更能形象地、直接地、全面地体现中国民间和民族文化,更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和增强民自尊心、自信心”。这是一位资深学者的话.我们知道,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纵观世界幼儿教育,很多国家都非常关注幼儿对本民族、本地区优秀的艺术成就的学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实践表明,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的熏陶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随着新《纲要》贯彻实施,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主题性教育模式正被幼儿园广泛所采用和推广,采用主题的形式综合儿童各领域的学习内容,把主题内容直接和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主题建构在儿童已知和想知道更多的知识背景上,是一种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开放性系统。 因此,怎样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的教育?怎样将民间艺术的内容更合理、更系统的融入到主题活动中?是本课题要探讨、尝试的问题。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假设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以促进幼儿个体发展为前提,以主题活动为主要的活动形式,。活动中抓住教育的契机,渗透民间艺术的内容,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感受民间艺术活动的无穷魅力。 (二)实验前期准备:通过网上查询、翻阅资料等途径了解了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如: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节日、民间饮食文化等等。民间艺术是指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反映普通劳动者对生活的

山西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山西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1.花腔鼓 2.定襄蒋村 3.晋中妈祖信仰 4.临猗地台戏 5.“四句”秧歌剧 6.翅果油熬制技艺 7.汾西地灯秧歌 8.灵丘制针 9.中和节10.迎喜神 NO.1 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 傩舞。 花庆鼓”是一种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鼓乐,据查证相关资料和走访当地艺人,其仅为襄汾县赵康镇赵雄村独有。

它以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为一组,依人数多少分成若干组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所有参与者都各自佩戴不同形象的鬼卒面具,其均无下颌,并依所戴面具形象,配挂红、黑、长各不同的三绺或满把胡须。在过去除五鬼光头外,判官和其他鬼卒顶两侧均插有形似摺扇的纸花两朵,以示阴间鬼魁,但现在已没了这样的区别,而全部则以方巾裹头。在表演中,判官和各类鬼卒,形象凶恶狰狞,或立眉瞪眼,满脸横肉;或凶恶阴险,用蓝、绿色涂抹,更渲染得阴森恐怖,令人生畏,故民间“阴鼓”之称,是一种典型而又少见、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民间鼓乐,曾先后参加了电影《炮打双灯》和中央电视台七套“乡村大舞台”等电影、电视节目的拍摄,在多项民间广场文化表演中获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说起花庆鼓要追溯到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阳寿已尽,阴府判官因感于太宗为国为民之情,不忍世因主而乱,所以私自改了生死簿,为其增加了寿数而触犯天条,依律当诛,但玉皇感其为民之初衷,从轻发落,给予游乡示众。有一名叫花庆的鼓师,为判官之举所动,回家后苦思冥想,七天水米未进,到第七日子时幡然醒悟,于是操鼓而击,为后人留下这铿锵激昂、节奏明快、独树一帜的精美鼓乐,后世为纪念他起名"花庆鼓"也称“花腔鼓”。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2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2 发布者:陈明发布时间: 2012-5-4 13:58:59 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二)授课: (5)做个小游戏:“买东西”。(对本课的主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主动的参与学习改变偏见,并将偏见变为积极的认识)(运用对比自然真实的物品与装饰风格的作品的不同色彩体现,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手法的理解) 教师准备好许多不同款式的鞋垫,让部分学生上扮演“顾客”,为自己的“店铺”提“意见”。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没有色彩的鞋垫没有人买,而色彩鲜艳的鞋垫买的人却多呢? 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教师及时分析运用文字说明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确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5、课件展示:

山西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1.花腔鼓 2.定襄蒋村 3.晋中妈祖信仰 4.临猗地台戏 5.“四句”秧歌剧 6.翅果油熬制技艺 7.汾灯秧歌 8.灵丘制针 9.中和节10.迎喜神NO.1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雄村一带流行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傩舞。 花庆鼓”是一种流行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鼓乐,据查证相关资料和走访当地艺人,其仅为襄汾县康镇雄村独有。 它以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为一组,依人数多少分成若干组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所有参与者都各自佩戴不同形象的鬼卒面具,其均无下颌,并依所戴面具形象,配挂红、黑、长各不同的三绺或满把须。在过去除五鬼光头外,判官和其他鬼卒顶两侧均插有形似摺扇的纸花两朵,以示阴间鬼魁,但现在已没了这样的区别,而全部则以方巾裹头。在表演中,判官和各类鬼卒,形象凶恶狰狞,或立眉瞪眼,满脸横肉;或凶恶阴险,用蓝、绿色涂抹,更渲染得阴森恐怖,令人生畏,故民间“阴鼓”之称,是一种典型而又少见、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民间鼓乐,曾先后参加了电影《炮打双灯》和中央电视台七套“乡村大舞台”等电影、电视节目的拍摄,在多项民间广场文化表演中获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说起花庆鼓要追溯到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世民阳寿已尽,阴府判官因感于太宗为国为民之情,不忍世因主而乱,所以私自改了生死簿,为其增加了寿数而触犯天条,依律当诛,但玉皇感其为民之初衷,从轻发落,给予游乡示众。有一名叫花庆的鼓师,为判官之举所动,回家后苦思冥想,七米未进,到第七日子时幡然醒悟,于是操鼓而击,为后人留下这铿锵激昂、节奏明快、独树一帜的精美鼓乐,后世为纪念他起名"花庆鼓"也称“花腔鼓”。 花庆鼓为民间打击乐,表演者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无锣和铙,这是与其他鼓乐队所不同的,另外在表演中还有判

民间艺术对幼儿的发展陆燕

民间艺术对幼儿的发展教育 陆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要)》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育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 就非常强调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教育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等。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环境、家庭环境非常重视,但往往忽略了生活社区环境的影响和它作为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幼儿民间艺术教育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意思是说,民间艺术是植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在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如:民间文学(木偶戏、花灯、皮影、童谣与童话、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等),都可以用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启蒙教育。 二、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艺术作为其间一支瑰丽奇异,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它产于自然,内容丰富多彩。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是为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1.提高幼儿的民族意识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他是反映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爱憎,他以丰富的内容对人们进行道德文化的教育。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文学,它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例如:“郑成功、屈原、岳飞”等民间文

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现代设计

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现代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6T15:22:54.3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姜婷 [导读] 摘要: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国人一向引以为荣的民间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身份证号码:37020319811216xxxx 摘要: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国人一向引以为荣的民间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物质实体,民间工艺美术品之所以能沿袭久远,除了其自身的民俗性与生活实用性外,同时还承载着另一类特性,及精神实用性与审美性。本文分析了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现代设计。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品;现代设计;融合;大众需求 1 民间艺术品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于传统的民间艺术工业就相当重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来促进工业品的发展,同时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深化我国的企业改革力度,加强我国经营机制的转化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另外,我国政府还对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民间艺术的进步。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总体来说尚不景气,相当多民间工艺企业的生产销售正处在一个逐渐枯萎的境地,民间工艺美术行业长期处于低迷的状态。我国的大部分民间工艺企业都处于艰难的境地。 2 民间艺术是现代设计之源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由此类推,由人民自己创造的完全属于人民自己的民间美术,可以说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源泉。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自己创造的一种文化,既包括了物质文化也包括了精神文化,用今天的话说是包含着两种文明。它是我国当代一切民族造型艺术、民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心理之源。从古代到现代,无论哪一种非民间艺术,其最初的艺术雏形,或最初的艺术心理发端总来自民间艺术。因此,从艺术形式上讲,民间艺术既是流,又是源。 3 民间工艺的现代艺术设计内蕴的融合 3.1 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同源同宗 当我们远古的先人在彩陶上描画出第一道花纹时,就奠定了民间美术的基础;当他们用一块石头砸向另一块石头来打造劳动工具时,设计也就在这一瞬间产生了。因此,民间美术和设计艺术的源头,都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原始时代。 民间美术保持着艺术本质的质朴和纯真,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在中国民间比较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构筑着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尽管它的魅力让人魂牵魄动,但它的第一特征仍是它的实用性,它的发生与发展均与人民大众的劳动与生活相伴相随。一双绣花鞋不仅好看,穿到脚上还要舒适;一个青花瓷罐,不光摆在桌上欣赏,还得用它盛油盐酱醋;贴在窗子上的“喜花”,既装点喜事的气氛,又是对夫妻和睦的祝愿……它的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和谐统一的形式,它既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实用品,又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同时又无不打上人类设计思想的印痕。民间美术和设计其实就是这般水乳交融,难解难分。 3.2 民间工艺造型手法与现代设计一脉相承 民间美术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不重外在的形似,而重本质的神似,甚至用几何形对自然加以夸张、概括、变形,从而对自然界得到一种本质上的理解、把握与表现。这种造型手法与现代设计追求单纯、简洁、形象的纯粹性不谋而合。 民间美术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民俗活动的广泛,出现了更多象征性造型。如:团花剪纸寓意团结和气,抓髻娃娃被用作避邪招福的吉祥物,以蝙蝠谐音“福”等。这些造型以它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为人们所传承,成为民间美术造型中最富有美学价值的一部分。现代图形设计中也普遍使用比喻的方法,既能够使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形象,又能够使图形更生动、更具说服力。如:福特汽车的广告,用一只穿上滑轮靴的犀牛(喻体)和一辆汽车(本体)并置,即使没有任何说明文字,受众也一望而知这是比喻汽车像威猛的犀牛配上灵巧的高速滑轮一样,威风八面,无人能敌。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确有相近的本质,不同的音容。 3.3 民间工艺扩展了现代设计的思维与创造力 一位身居农村的老太太,从未见过真正威风凛凛的老虎,但她可以凭自己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结合自己精妙的构图方式得心应手,剪出栩栩如生、威猛的老虎,甚至造型可以深入到物象内部,老虎身上出现小虎,老虎肚里出现“五毒”和剪子等。在这里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摆脱客观事物的束缚,通过艺术语言,充分表现人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民间美术,能够锻炼发现能力,以不寻常的观念去看寻常事物,锻炼从杂乱中寻求秩序的能力,锻炼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它能让你在设计中想得深、想得广、想得合理、想得周到,使思维方式扩展开来,使设计的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4 大众对民间工艺美术品新的实用与审美需求 民间工艺美术品开发要适应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设计和生产出为大众喜爱和接受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历经几十年的工业文明与商品经济的冲击,大众对大量花色繁复、形态各异,机械生产、一成不变的产品已经不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惊艳与渴求,而是产生了审美疲劳。 另外,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品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除了其自身己承载的民俗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外,真正走入大众生活还应具备以下几个特质:个性化、多样化、时尚感。仅仅将古董般的原物放在大众面前是远远不够的,那只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部分需求,真正受大众欢迎的开发成功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恰恰是具备了以上几个特质。商品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是一当代市场的需求,消费者已习惯于在各类琳琅满目的商品的体味选择的快乐,因此设计多种风格样式的产品以满足不同个性的消费者是必要的。 开发民间工艺美术品的时尚感其实是开发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种时尚感与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原有的审美特征并不冲突。这是因为传统元素在与现代元素的强烈对比下,往往绽放出一种独特、绚烂的后现代美感,但这种美感必须在与现代元素的对比下才可能发生,如果缺乏这种对比,传统元素就仅仅是沉闷的古董。因此在表现形式上,不应再单纯的表现怀旧、回忆,而应着重表现一种带着淡淡怀旧情绪的时尚感和精英感。当然也可以生产部分原生态形式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案【名校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难点: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自己家中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一二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刚走进教室就感到这间教室的气氛与众不同。 问:走进这间教室有什么感觉? 答:有一种热烈的节日气氛。 问:为何有这种感觉?

答:通过四周的玻璃窗上贴满窗花(属剪纸艺术)。剪纸艺术属民间美术。 二、课堂发展 1、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传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2、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点: (1)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2)质朴率真,随意大方。 (3)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它在艺术上集中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内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3、欣赏民间美术: (1)因民间美术是民俗的载体,我们要结合各民族各地风俗民情欣赏。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各地、各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与节日活动的内容。民间美术与这些节日紧密结合着。我们要欣赏它是如何“物以致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 (2)民间美术是表意的艺术之一。(即“想着怎么着就怎么着”不能用科学的解剖透视法去衡量它,也不能用专业美术的标准欣赏它的好坏、美丑而应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美好”等情趣及稚拙的表现手法去感受、体会、鉴赏。) 4、欣赏作品 (1)年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夸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

2017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民间工艺品制作教案人美版

《民间工艺品制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间工艺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工艺品和它的特点。 2、认识民间工艺品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借鉴价值。 二、内容结构: 1、泥塑的样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法。 2、布玩具的造型特色,和颜色搭配。 3、其他民间工艺品形式。 4、民间工艺品的特点、种类、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国民间工艺品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中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工艺品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民俗生活内容。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首先分析民间工艺品的内涵。 3、讲授新课分析泥塑,讲解泥塑的历史,制作过程,播放泥塑的图片和制作过程, 带领学生共同走进中国民间工艺品。 提出问题:除了泥塑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播放视频,让学生寻找其中的美术作品,接着图片展示—年画、剪纸、刺绣、玩具等等。让学生明白民间工艺品的分类,激发学生对民间工艺品的关注和喜爱。 接着让学生思考交流在我们的家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并将其归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总结民间工艺品的特点:民族性、集体性、娱乐性、传承性等特征,给学生详细解说。 民间工艺品与生活的关系:出示布玩具图片,提问:这些作品在什么场合出现,有什么寓意?让学生思考并分析。 接着展示一些吉祥的有一定寓意的布玩具作品,为学生讲解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每逢过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的图案装饰到布玩具给孩子们玩耍。这些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象征、夸张、谐音寓意的手法,表现劳动人民企盼幸福、吉祥、美好生活的愿望。 展示布玩具老虎的图片,介绍在一些地区有小孩过满月、过生日时,长辈送虎头帽,虎头鞋给孩子的习惯,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虎为百兽之王,是对孩子健康的愿望和企盼。在造型上,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虎身上又饰以吉祥喜庆的花纹,表现吉祥的一面。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要挖掘其中的寓意才能体会劳动人民的意念与爱心。 五、归纳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民间工艺品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显示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是应该得到我们尊重和发扬的。六、布置作业: 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

幼儿民间艺术教育

摘要:中国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幼儿学习民间艺术能充分体验到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愉悦。本文通过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民族意识以及智慧潜能的开发进行了阐述,为民间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提出具体方法与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民间艺术教育;幼儿;作用;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幼儿民间艺术教育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意思是说,民间艺术是植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在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等),都可以用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启蒙教育。 二、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艺术作为其间一支瑰丽奇异,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它产于自然,内容丰富多彩。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是为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1.提高幼儿的民族意识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他是反映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爱憎,他以丰富的内容对人们进行道德文化的教育。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文学,它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例如:“郑成功、屈原、岳飞”等民间文学绚丽多姿的内容像一股股甘泉滋润着幼儿的心田。在幼儿园里进行民间文学欣赏教学活动中,不但让幼儿了解了“屈原、岳飞”等一个个民族英雄的故事,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2.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民间艺术教育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民间艺术初步的风格形式,扩大了艺术修养的视野,而且在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对音乐、剪纸、画画等知识技能有所提高,更萌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初步的感受意境美、形式美的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应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审美特点的经典音乐作品,例如《小兔子乖乖》《我的好妈妈》等。幼儿的审美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他们只对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事物产生兴趣、萌生美感。在水墨画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审美活动,掌握美的规律,表现美的艺术。 3.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去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因此老师要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去大胆地做,大胆地想,创新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民间陶艺活动时,孩子们用泥巴创造性地做出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还把它编成故事来讲,想像力非常丰富;在美工区角活动中,他们用玉米皮编出许多“小鞋垫”、“小花”、“小鱼”等自己喜欢的作品。由此可见,民间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造空间。 三、民间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 民间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民间艺术形式资源丰富,但是可以在幼儿园使用的民间艺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许多幼儿园也有一些涉及民间艺术的活动,但都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资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忧心的是,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用于发展幼儿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这些问题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