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一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一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一
三年级传统文化试题一

三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一

一、填空

1、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

2、我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单姓、()个复姓。

3、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5、白蛇传中的和尚叫(法海和尚)。

6、腊月是指农历(十二)月。

7、“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8、“乌鹭”指的是(围棋)。

9、相传,蹴鞠的发明者是(黄帝)。

10、孟姜女的姓氏是(姜)

11、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

12、《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朝()。

13、()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大河。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句出自()代诗人()的《从军行》。

15、(山东快书)是发源于山东临清、济宁、菏泽一带的说唱艺术形式。

16、皮影戏的角色,被划分为()、()、()、()、()五个类别。

17、()是我国著名的杂技之乡。

18、()全长六千多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19、“贞观之治”说的是()统治时期的太平景象。

20、清朝最有作为的两个皇帝是()和()。

2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头躯报(),身死为()。

22、莫等闲、(),()。

2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是()朝的()写的。

24、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所以被称为“()”。

25、京杭大运河是以()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后来人称()。

26、()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第()大河。

27、唐玄宗当皇帝后,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28、我国古代北方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尊称是()。

29、康熙()岁即位,()岁时亲政。

30、元太祖成吉思汗,名(),()人。

31、《月夜忆舍弟》是()代诗人()写的,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安史之乱”。

32、()不仅是写的好,画也很出色,所以苏轼称他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A、韦应物 B、王维 C、杜甫 D、宋之问

33、“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写的是(),他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帝国。

A、唐玄宗

B、乾隆

C、成吉思汗

D、唐太宗

34、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创造了()A、康乾盛世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二、判断(3分)

1、古代的口技是一种仿声艺术。()

2、“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为木偶戏的表现特点。()

3、“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是宋朝诗人岳飞写的。()

4、开元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皮影戏中的每个人物一般由11件连缀组成。()

6、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7、被称为“悬河”的是长江。()

8、“精忠报国”说的是岳飞的故事,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

9、完成统一蒙古的历史使命的就是我们熟知的成吉思汗。()

10、长江三峡沿岸有13座秀美的山峰,人们把它们称为“神女峰”。()

11、“国殇”一词,出自屈原所作《九歌》中的《国殇篇》,殇指战死的人。()

12、京杭大运河俗称“京杭运粮河”。()

13、京杭大运河是世界第二长的运河。()

14、“黄水一旦,含泥六斗”是说黄河里有大量泥沙。()

1 5、林则徐是清代有名的抗英英雄。()

16、现代蒙文的原型是成吉思汗创制的。()

17、《闻雁》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韦应物。()

18、“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玄宗说的。()

1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是唐朝诗人宋之问写的。()

三、连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白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之涣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

“海南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戚继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王之涣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格马上下。王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杜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岳家军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林则徐

四、写黄河的诗句有哪些: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4

云南三年级传统文化考试题

其中单选题50道,多选题29道,判断题21道,合计100道。 一.单选题 1.在《笠翁对韵》中,有这样一句话:“凤冠珠闪烁,螭(chī)带玉玲珑。”其中“凤冠”指的是古代后妃或贵族妇女的() A.金钗 B.帽子 C.扇子 D.耳环 【答案】B 2.在《笠翁对韵》中,“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押的是“ei”韵。下面还有哪句押的是“ei”韵?() A.晨对午,夏对冬。下饷(xiǎng)对高舂(chōng) B.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 C.鸡晓唱,雉(zhì)朝飞。红瘦对绿肥 D.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 【答案】C 3.在我国古代,“鱼书”指的是() A.书信 B.食物 C.行李 D.家具 【答案】A 4.《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学会() A.舍得 B.飞跃 C.坚持 D.驾车 【答案】C 5.楚顷襄王二十年前后,楚将庄蹻(juē)率领军队到达滇池地区,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滇国,都城在今天的哪个地方?() A.昆明晋宁 B.大理 C.丽江 D.曲靖 【答案】A 6.下面哪部作品是郭守敬编写的?() A.《天工开物》 B.《授时历》 C.《四库全书》 D.《弟子规》 【答案】B 7.下面亲属关系,不属于“血亲”的是() A.爷爷 B.姥姥 C.姑姑 D.姨父 【答案】D 8.“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这段话出自() A.《颜氏家训》 B.《朱子家训》 C.《训俭示康》 D.《戒侄成王》【答案】B

最新精选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考试复习题库298题(含答案)

2020年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298题(含答 案) 一、单选题 1.“三星高照”作为我国古代的祝福用语,其中“三星”是指哪三星?(A) A福星、禄星、寿星 B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 C启明星、智多星、北斗星 2.周恩来评价南宋大臣李纲为“宋朝一位有魄力、有才干的宰相”。(√) 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léi)病卧残阳”是作者将“牛”人格化,表达自己像耕牛那样耗尽心力和生命,为百姓造福,无怨无悔。(√) 4.《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他有一首词是专门描写宋代杭州的,其中描写杭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词是《八声甘州》。(╳)这首词是《望海潮》。 6.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儒林外史》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应该是《聊斋志异》。 7.曹操为试探刘备,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关羽和张飞恐刘备有失,手持宝剑闯进了后园。(√) 8.“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是指(B) A西施B王昭君C貂蝉D杨贵妃 9.中国民间有哪三大传统节日?(B) A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B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C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 10.成语故事“多多益善”的主角是项羽。(╳)“多多益善”出自《史记》:“上(刘邦)曰:‘于君何如?’(韩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因此故事的主角是韩信。

11.我国古代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提出了”唯才是举,以备录用”方针?(A) A曹操B刘备C诸葛亮 12.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A)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13.三冥节指的是(B) 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 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 14.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多少个国家?(B) A100B110C128D138 15.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B) A圭表B漏刻C日影D漏壶 1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 17.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B) A1838年B1839年C1840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这学期你一定又学了不少诗句和歇后语吧,赶快了展示一下吧!(12分) 1、通过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诗句吧,快快拿起记得笔,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吧! (1)白日依山尽,。 (2),浪淘风簸自天涯。 (3)会当凌绝顶,。 2、歇后语非常有趣,你会写吗? (1)姜太公钓鱼——()。 (2)肉包子打狗——()。 (3)八仙过海——()。 二、选择题(12分) 1、()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长江 B、黄河 C、小清河 D、湘江 2、“一山一水一圣人”是()省名胜的精华。 A、山西 B、河南 C、山东 D、四川 3、“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珠穆朗玛峰 4、泰山又称()。 A、东岳 B、西岳 C、南岳 D、北岳 5、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 A、谜面 B、谜底 C、谜语

三、连线题:我能将下列歇后语正确的连接起来。(12分) 张飞绣花拿手戏 十五个吊桶打水粗中有细 泥菩萨过河来势凶猛 牛吃草帽七上八下 猴子爬树自身难保 老虎下山一肚子圈圈 四、判断题(8分) 1、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 式。() 2、“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圣人指的是孔 子。() 3、黄山形成于大约一亿年前,古人称其为“擎天一柱”、“天下的中心”、“天地相接之处”。 () 4、黄河全长5474公里,弯道多、泥沙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 点。() 五、简答题(6分) 现在好多人登上泰山后,都会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去旅游,你打算怎么做? 7.城市里的草坪作用可大了,能(净化空气)、(防治沙尘暴)、(防治水土流失)等。 8.餐桌上的剩菜可以制成农业用的(肥料)。 9.我国每年被废弃的包装盒折合废纸达(2亿)吨,所以我们不要选择过度包装的物品。 二、判断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按原文填空 1.人之初,()。性相近,()。 2.子不学,()。幼不学,()? 3.赵钱孙李,();冯陈楚魏 ()。 4.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称()。 5.白蛇传讲的是,()和()的故事。 6.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月,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和()。 7.()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 8.蹴鞠就是(),足球起源于(),山东()是世界足球起源地。 9.武术又称()、()、(),是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运动方法。 10.蚕吐丝,()。人不学,() 11、我知道百家姓中的复姓有()、()、()。 12、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13、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指的是()。 14、白蛇传中的和尚叫()。 15、“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 16、孟姜女的姓氏是() 二、连线题 子牛 丑虎 寅兔 卯龙 辰蛇 巳鼠 三、我会选。(20分) 1.《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 ⑴唐朝⑵秦朝⑶汉朝2.《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 ⑴苏州⑵杭州⑶南京 3.《题菊花》的作者是() ⑴黄巢⑵王维⑶白居易 5.《夏日绝句》写的是()的事。 ⑴刘邦⑵项羽⑶李清照 6. XX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了传统武术() ⑴武当剑⑵少林拳⑶太极拳 7.“琴棋书画”的棋指的是()。 ⑴围棋⑵象棋⑶军旗 8.《百家姓》的作者是()朝人。 ⑴秦⑵宋⑶唐 四、我知道。(40分) 1、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你一定收集了不少吧,能写出几个吗?(只写题目,至少三个。) 2.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有哪些?(至少三个。) 三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按原文填空 1.济南历来有(“”)的美誉。 2.潍坊是()的发祥地。被推举为()。潍坊风国际筝会在每年的()月()---()日。 3.我们身边的资源()、()、()、()、()、()、()和()。 4.我的家乡在()省()市()县()镇()管区()村。 5.小草是我们的朋友,他们能()、()和()。 6.蚯蚓俗称为()是耕耘土壤的(),可以用蚯蚓来(),()。 7.山东省的爱鸟周时间是每年的4月()---()日。 8.池塘是()、()、()和()的家。 9.山东的地方才有()、()、()和()。 10.家乡的资源有()、()、()和()。 11.大自然中的大部分动物不是以()生物为食物的。生物之间的()往往交织在一起,成为相互交叉的网,这就是()。

最新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寺口镇寺口小学李黄华闫春慧张丽恒 《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小儿语》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文化产业概论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5 —20 16 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文化产业概论改卷教师: 学号:136331942姓名:陈若敏得分: 一、当前文化产业十大热门行业(归纳几段文字介绍) 新闻服务,主要范畴是新闻业 指从事新闻工作、业务的职业,或新闻行业。以新闻手段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职业。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②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④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图书出版业 图书出版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以及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内容载体形式的编辑,并通过印刷发行向社会出售的活动。或者说,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设立的图书出版法人实体的出版活动。在我国,图书出版执行许可证制度。 图书出版业作为一个产业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十大产业之一,特别是此产业还是思想、文化、道德和政治意识等内容的重要传播手段,所以出版业得到各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政府的重视。 我国的出版业总称为新闻出版业,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及相关印刷、制作等多个体系。图书出版是出版总类中的一个大类,是出版业中最原始的代表。 报刊业 在我国,报刊中的。报。是指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报刊。中的。刊。是指有固定名称、开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它是从属第三产业的信息产业。我国报刊业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进行改革,并且是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报纸的发行量是衡量一报纸国际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评价一报社经营规模的重要指标。扩大经营规模,实行规模化经营是我国报业扩大国际影响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 音像业 音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商品属性的产业,音像产业的产品是精神文明、文化艺术、科技教育最直接的载体,科技含量也相当高,肩负着宣传、教育、娱乐的重任。音像业也称视听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音像业是由唱片业延伸发展起来的,产品包括录音、录像两大类,录音产品主要指唱片、盒带、CD等为载体的记录音乐与戏曲等内容的产品;录像产品主要包括记录电影、电视剧、音乐录像、卡拉OK、百科知识等内容的录像带、VCD、DVD等产品。国外的同行业仍称作唱片业。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

1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 ) A春秋左氏传B国语C史记D资治通鉴 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B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B法、术、势C兼爱D无为 3?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家族观念B忠君观念C个体人格D社会群体 4?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D ),以示与汉学区别。 A理学B道学C考据学D宋学 5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A ) A德B道C君子D仁 6?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C )就开始的。 A先秦B秦C西汉C东汉 7.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 (A )为本的。 A阴B阳C阴阳互动D阳胜于阴 8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A天人合一B中庸C阴阳D无为 9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A ) A违法犯禁之徒B循规蹈矩之士 C好学谦虚之人D仁慈善良之辈 10.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 B )的象征。 A仁义、忠诚B正义、正气C万物有灵D驱邪逐怪 11. 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 )等地区的统1治。

A.台湾 B.西藏 C.云南 D.青海 12. 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D ) A.郑关应 B.冯桂芬 C.薛福成 D.魏源 13. 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A )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 A.梁漱溟 B.熊十力 C.冯友兰 D.马一浮 14?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 A秦B西汉C东汉D唐 15. 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 A唐诗B宋词C元曲D宋元话本 16. 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 ) A宗天B尚鬼C嗜酒D以蓍草占吉凶 17?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C ) A吴起B孙武C苏秦D孙膑 18. 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A) A儒、墨、道、法B儒、墨、道、名 C儒、道、法、阴阳D儒、道、墨、阴阳 19. 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 (C ) A荀卿B孟轲C董仲舒D韩愈 20. 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 ) A《诗经》B《春秋左氏传》C《史记》D《庄子》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 表现,它是:(A )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世界文化产业导论

·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官方界定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产业是从事具有文化属性的产品与服务的创造、生产和分销的行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本质上具有文化属性,且通常受版权保护。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首要经济价值来源于它们的文化价值,通过产生和利用知识产权,它们有创造财富和工作岗位的潜力。 (2)欧盟:内容产业是指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它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 报纸、书籍、杂志等) ,音像电子出版物内容( 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 ,音像传播内容( 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 ,用做消费的各种数字化软件等”。 (3)英国: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4)澳大利亚:文化产业包括四大类,遗产类(博物馆、+古物和收藏品、环境遗产、图书档案馆)、艺术类(包括文学和印刷、表演艺术、音乐创作和出版、可视艺术作品和手工艺品、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广播、电视媒体和电影等)、体育和健身娱乐类(包括赛马和赛狗、体育和健身场地、服务和器材制造与销售)、其他文化娱乐类(博彩、娱乐业、餐饮业、风景观光旅游、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文化娱乐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5)日本:与闲暇相关联的服务行业,包括属于服务部门领域中的电影业、演出业、广播业、其他娱乐业、宗教……,此外还包括……娱乐用品的出租业……剧场及演出场、赛车赛马场、体育场、公园游园地、游戏场、集会场所。 (6)韩国:文化产业是与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具体行业门类有:影视、广播、音像、游戏、动画、卡通形象、演出、文物、美术、广告、出版印刷、创意性设计、传统工艺品、传统服装、传统食品、多媒体影像软件、网络以及与其相关的产业。(7)中国: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美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位:以版权为核心,通过工业化和商品化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和传播的产业 美国形成了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以高度商业化和垄断性为显著特征。美国对文化产业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美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版权产业(图书出版业、影视业、音乐唱片业、广告业、软件业等)、文化艺术业、非营利性产业、体育业、旅游业等。世界文化市场,美国独占鳌头,占43% 的份额。 美国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纽约、洛杉矶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消费市场,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生共荣的关系。纽约的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非常显著,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产业。 美国的文化产业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多领域的多元化格局。 影响:物质生活层面、精神生活层面、政治生活层面 ·美国文化产业的主流模式 1、百老汇模式 百老汇是美国艺术产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在美国艺术产业中很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以百老汇为代表的艺术产业是一种商业化运作的文化产业商演模式,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美国艺术产业发展的一种特有类型。 百老汇的成功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的因素。 外部条件:纽约不仅是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同时也享有现代艺术之都的美誉,纽约政府对

最新一年级传统文化试题

一年级传统文化(上学期)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表中)。(20分) 1、小学生要做到自己的仪容端正,要注意些什么?() A、脸只要不脏,就不用洗了。 B、扣好衣服扣子,系好鞋带。 C、帽子斜着带,更显个性。 2、“容止格言”是哪个学校制定的?( ) A、汪洋中学 B、南开中学 C、腰关中学 3、下列哪些是文明行为?( ) A、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大声接打手机。 B、图书室里,乱扔垃圾,大声喧哗。 C、乘坐公交车时,有序排队上车。 4、上下楼梯()礼让。 A、靠右行 B、中间走 C、靠左行 5、和长辈谈话交流时,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A、态度恭敬 B、声音要大 C、注视对方 6、1989年,我国把农历的哪一天定为“老人节”,也就是“重阳节”。() A、五月五日 B、六月六日 C、九月九日 7、在路上遇见老师,你该怎么做?() A、赶紧跑开,不让老师看见。 B、快步向前,身体立正,并向老师行礼。

C、边走边向老师打招呼。 8、下列哪一项是现代文明礼仪?() A、跪拜 B、鞠躬 C、拱手作揖 9、观看演出时,哪些行为符合文明礼仪?() A、热情鼓掌 B、向演员吹口哨 C、大声喧哗 10、我们常说要尊师敬长,下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A、老年人爱唠叨,太烦了,我不听。 B、见到老师要有礼貌,主动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C、奶奶走路太慢了,我不等她,先走了。 二、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入表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1、尊敬老人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见到长辈可以直接叫他的名字。() 13、生活中有许多像老师一样交给我们知识、经验和道理的人,我们应该虚 心向他们学习。() 14、去展览馆,当看到喜欢的展品时,可以随意拿起来触摸。()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答案

1 【多选题】(2分) 书法的三要素是() A. 章法 B. 笔法 C. 意境 D. 结字 2 【多选题】(2分) 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 A. 忠孝节义观念 B. 礼义廉耻观念 C. 阴阳对立统一观念 D. 易和变的观念 3 【多选题】(2分) 《祭侄文稿》表现了颜真卿()的情绪。 A. 欢快 B. 沉痛 C. 悲愤 D.

平静 4 【多选题】(2分) 构成书写节奏感的元素有() A. 结字的疏密 B. 字形的大小 C. 书写的快慢 D. 笔画的轻重 5 【多选题】(2分) 书法的章法要() A. 有秩序感 B. 气息贯通 C. 整齐划一 D. 有节奏感 6 【多选题】(2分)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 A. 主次分明 B. 穿插避就 C. 左右均等 D.

7 【多选题】(2分) 以下关于书法用笔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用笔要藏露互现 B. 用笔要笔笔中锋 C. 用笔要方圆兼备 D. 用笔要笔笔藏锋 8 【单选题】(2分) 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A. 圣人无常心 B. 上善若水 C. 物壮则老 D. 治人事天莫若啬 9 【单选题】(2分)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 处众人之所恶 B. 推己及人 C. 善利万物而不争 D.

10 【多选题】(2分) 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 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D.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11 【单选题】(2分) 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A. 祭神如神在 B. 无神论 C. 怀疑论 D. 未知生,焉知死 12 【多选题】(3分) 中国的汉字() A. 是意象字 B. 是书法的载体 C. 是象形字 D.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地方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 2.孔子是_______省________人。 3.孔子是________学派创始人。 4.孔子一生培养了________名学生,比较出名的_______人。 5.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汇编成一本书是_________。 6.《孔子拜师》中的“师”指的是________。 二、选择 1、人之初,性本善。_________,习相远。 A 性相近 B 子不学 C 苟不教 D 教五子 2、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___________? A 老何为 B习礼仪 C 不成器 D宜先知 3、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不知义。 A 子不学 B人不学 C 苟不教 D教五子 5、苟不教,性乃迁。____________,贵以专。 A 教之道 B 子不学 C 择邻处 D 教之严 三、判断题 1、海上航行不需要遵守规则。() 2、海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3、海洋资源应有尽有,可以随便开发使用。() 4、中国淡水资源稀少。()

四、连线题 威海北戴河 珠海东澳岛 香港老虎滩 秦皇岛刘公岛 大连维多利亚港湾 五、问答题 1、写出你知道的其他孔子的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的海边景点有?(列举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海洋教育》后,我的最大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恭喜你答完题!请认真检查一遍!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9《幼女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幼女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施肩吾。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乞巧》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乞巧节的相关资料。 10 《陶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陶者》,作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11 《题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题画》, 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 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单元测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A.对 B.错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C)。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A)。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B)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B.宋代理学学风 C.唐代诗学学风 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A A.对 B.错 9 A.对 B.错 10、“”这一概 A.韩愈 B. C. A.西学 B.心学 C. A. B. C.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是(A)。 A.《尔雅》 B.《康熙字典》 C.《永乐大典》 日、俄两国的一些汉学研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是具有威胁性的。A A.对 B.错 要研究和传承国学,必须实现的贯通是(ABC)。

A.文理贯通 B.古今贯通 C.中外贯通 第四章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花鸟等物,赋予他们特殊的品格与寓意,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A A.对 B.错 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对个人的(B)的提高,类似道家的修炼养性。 A. B. C. “礼”、“ A.对 B.错 A.对以 B.错 A. B. C. A.孤僻 B.自觉 C.谨慎 “ A.朱熹 B.左丘明 C.杨振 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A A.对 B.错 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德,二是修心。B A.对

2019年一年级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2019年一年级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3、黑板中间写“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标题。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步骤: 1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2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多彩的内容。 3 培养爱国情感。 (二)活动的具体过程 1、宣布主题: 老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①参加一项民俗活动 主持人: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我们小朋友一定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吧?谁来说说你在春节时,参加了哪些民俗活动? 生1:我和奶奶一起去祭祀了灶神爷。 生2:贴春联 生3:挂年画 生4:吃团年饭 生5、守岁、关财门 生6、拜年 ②讲述一个传统故事 主持人:春节,俗称新年。原本仅指农历正月一日这一天。现在泛指从农历十二月(旧称“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至正月十五日闹完元宵节才告结束。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广泛流传于汉、壮、蒙、满、侗、瑶、白、黎、纳西等近二十个民族之间;二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时与新时代节庆活动交相辉映;三是风俗古朴,礼仪频繁,形式多样化;四是节庆时间长,岁末年初前后共长达二十多天,天天都是春节节庆日,且气氛热烈,喜庆祥和,令人陶醉。 这期间有许多礼仪习俗和活动内容,刚刚同学们也说了很多,现在请几个小朋友具体给我们说一说。 生1:年夜饭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等待外地的亲人赶回家中之后,家家户户在大年那天中午要张罗一桌特别丰盛的宴席。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等十多盆美味佳肴,摆满大圆桌。白酒、啤酒、饮料款款齐备。全家围席而座,大吃大喝,谓之“吃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D. 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A) A. 治人事天莫若啬 B. 圣人无常心 C. 上善若水 D. 物壮则老 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BC )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三年级下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 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 1、相声起源于(),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以()或()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 2、《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朝()。 3、()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大河。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句出自()代诗人( )的《从军行》。 5、()是发源于山东临清、济宁、菏泽一带的说唱艺术形式。 6、皮影戏的角色,被划分为()、()、()、()、()五个类别。 7、()是我国著名的杂技之乡。 8、()全长六千多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9、“贞观之治”说的是()统治时期的太平景象。 10、清朝最有作为的两个皇帝是()和()。 二、判断(3分) 1、古代的口技是一种仿声艺术。() 2、“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为木偶戏的表现特点。( ) 3、“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是宋朝诗人岳飞写的。() 4、开元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皮影戏中的每个人物一般由11件连缀组成。()

6、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7、被称为“悬河”的是长江。() 8、“精忠报国”说的是岳飞的故事,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 9、完成统一蒙古的历史使命的就是我们熟知的成吉思汗。() 10、长江三峡沿岸有13座秀美的山峰,人们把它们称为“神女峰”。( ) 三、连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白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之涣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 四、简答 1、你能说说相声传统的基本艺术手段吗? 2、写出本学期你最喜欢的一个政治人物,并说明理由。

北大美术学院招生简章

北大美术学院招生简章 北大美术学院招生简章2017 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时候,就大力提倡和实施美育与艺术教育。以下是北大 美术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欢迎各位家长以及考生们参考填报志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北京大学艺术史论专业本科辅修/双学位招生简章 一、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双学位是1999年开办的,在校内各院、系学 生中,从主修专业第二年开始,招收部分学有余力,对艺术感兴趣,有良好艺术素质的同学,为其提供一个学习艺术的机会,并进一步打 通专业,拓宽知识。 艺术学院开办艺术学辅修、双学位,拟在校内各院、系学生中,从主修专业第二年开始,招收部分对艺术感兴趣,有良好艺术素质 的同学,为其提供一个学习艺术的`机会,并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 知识,使他们通过三年的学习获得双学位。艺术是人人向往的领域,她为未来社会所需的复合型的创造性的人才提供最为内在和精彩的 气质,不仅就业和创业需要艺术的滋养,而且整个人生更需她的相 伴相随。 艺术学院开设的双学位艺术史论专业已经培养了不少人才,有的在国内获得了进一步的深造,有的进入国外名校攻读艺术方向的硕 士和博士学位。欢迎全校本科同学报名参加艺术学院的辅修、双学 位艺术学专业的学习。 二、培养要求、目标

1、艺术史论专业:旨在让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理论和较丰富的艺术知识、影视编导知识、媒体及节目主持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毕业后可从事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影视制作、媒体、出版社、电影厂等企、事业单位,也可以继续攻读艺术学硕士、博士。 三、双学位授予学位 艺术史论学士学位 四、学分要求 1、艺术史论双学位总学分:45学分,其中: 必修课程:22学分(不同方向) 选修课程:23学分(不同方向) 2、艺术史论辅修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30学分,其中: 必修课程:16学分 选修课程:14学分 五、申请报名 1.招生对象:全校招收2015级、2016级在校本科学生。招生人数50人。 2.报名资格:主修专业没有不及格课程且平均学分绩点高于或等于 3.0。 3.没有选择其他的辅修\双学位. 4.需要先修课程:《艺术学原理》、《电影概论》、《美术概论》、《音乐概论》、《美学原理》、《戏剧艺术概论》、《影视理论与批评》、《创意写作》、《文化产业导论》

一年级传统文化知识

一年级 共100题,单选50题,多选30题,判断20题 一、单选题(50题) 1.在我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骨头变成了大山,血液变成了(),毛发变成了草木。 A.江海 B.天空 C.空气 D.风 2.传说仓颉(jié)看到()身上的花纹受到启发,创造出线条组成的符号,成为最初的文字。 A.斑马 B.麋鹿 C.鱼 D.乌龟 3.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的() A.春节 B.七夕 C.重阳节 D.端午节 4.在过端午节时,我们通常要吃() A.汤圆 B.月饼 C.粽子 D.年糕 5.要成好人,()。引酵(jiào)若酸,哪得甜酒。 A.须寻好友 B.休要说谎 C.须有良师 6.传说太阳里面住着(),一位大神用弓箭射下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太阳,发光发热,帮助万物生长。 A.红嘴飞鸟 B.巨足怪鸟 C.火神 D金色的乌鸦 7.夸父在追赶太阳的路上累倒了,变成了一座() A.巨塔 B.大山 C.寺庙 D.墓碑 8.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他的样子很奇特——脑袋上长着两只角,身子和五脏六腑都是透明的。 A.蚩尤 B.孙悟空 C.炎帝 D.伏羲 9.()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A.谷雨 B.白露 C.夏至 D.春分 10.()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11.禁火、吃冷食和扫墓是()的习俗。 A.重阳节 B.寒食节 C.腊八节 D.端午节

12.为人子,方少时。(),习礼仪。 A.人之初 B.亲师友 C.性相近 D.子不学 13.万爱千恩百苦,()。 A.烈火焚烧若等闲 B.疼我孰如父母 C.懂我自有师友 14.在我国古代,九岁就十分孝顺,能给父亲暖被窝的人是()。 A.黄香 B.孔融 C.郭巨 15.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A.12月 B.11月 C.1月 16.重阳节又被称为()。 A.老年节 B.青年节 C.登山节 17.唐代大诗人王维于傍晚时分在深山中写下了“空山不()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A.现 B.见 C.闻 D.遇 18.杜甫在《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诗中,没有描写以下哪种动物或景象() A.燕子 B.鸳鸯 C.白鹭 D.太阳 19.杜甫在《绝句》中描写了春天秀丽的景色。“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一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 A.七步诗 B.七子诗 C.七字诗 D.七言绝句 20.鸳(yuān)鸯(yang)是一种水鸟。雄鸟为“鸳”,雌鸟为() A.鸳鸯 B.鸯 C.白鹭 D.鹤 21.以下哪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A.《池上》 B.《静夜思》 C.《使至塞上》 D.《清明》 22.《弟子规》中有“闻过(),闻誉(yù)()。损友来,益友却。闻誉(),闻过()。直谅士,渐相亲”。下面选项与空缺处内容相对应的是( ) A.怒,乐,恐,欣 B.乐,怒,恐,欣 C.怒,欣,恐,乐 D.怒,恐,乐,欣 23.《池上》一诗中,“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中的“解”指的是() A.解释 B解题 C.懂得 D.解开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按原文填空 1.人之初,()。性相近,()。 2.子不学,()。幼不学,()? 3.赵钱孙李,();冯陈楚魏 ()。 4.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称()。 5.白蛇传讲的是,()和()的故事。 6.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月,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和()。 7.()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 8.蹴鞠就是(),足球起源于(),山东()是世界足球起源地。 9.武术又称()、()、(),是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运动方法。 10.蚕吐丝,()。人不学,() 11、我知道百家姓中的复姓有()、()、()。 12、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13、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指的是()。 14、白蛇传中的和尚叫()。 15、“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 16、孟姜女的姓氏是() 二、连线题 子牛 丑虎 寅兔 卯龙 辰蛇 巳鼠 三、我会选。(20分) 1.《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 ⑴唐朝⑵秦朝⑶汉朝 2.《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⑴苏州⑵杭州⑶南京 3.《题菊花》的作者是() ⑴黄巢⑵王维⑶白居易 5.《夏日绝句》写的是()的事。 ⑴刘邦⑵项羽⑶李清照 6. xx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了传统武术() ⑴武当剑⑵少林拳⑶太极拳 7.“琴棋书画”的棋指的是()。 ⑴围棋⑵象棋⑶军旗 8.《百家姓》的作者是()朝人。 ⑴秦⑵宋⑶唐 四、我知道。(40分) 1、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你一定收集了不少吧,能写出几个吗?(只写题目,至少三个。) 2.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有哪些?(至少三个。) 三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按原文填空 1.济南历来有(“”)的美誉。 2.潍坊是()的发祥地。被推举为()。潍坊风国际筝会在每年的()月()---()日。 3.我们身边的资源()、()、()、()、()、()、()和()。 4.我的家乡在()省()市()县()镇()管区()村。 5.小草是我们的朋友,他们能()、()和()。 6.蚯蚓俗称为()是耕耘土壤的(),可以用蚯蚓来(),()。 7.山东省的爱鸟周时间是每年的4月()---()日。 8.池塘是()、()、()和()的家。 9.山东的地方才有()、()、()和()。 10.家乡的资源有()、()、()和()。 11.大自然中的大部分动物不是以()生物为食物的。生物之间的()往往交织在一起,成为相互交叉的网,这就是()。 二、连线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