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绪论
1、品种不是植物学上的类别,而是农业上的类别。
2、品种是植物学上的最小分类单位。
3、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4、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在植物进化的许多方面存在矛盾。
5、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在植物进化上的作用是一致的。
6、现代育种学是人为控制生物遗传变异的科学,是人工进化的科学。
7、作物育种学专门是研究选育作物优良品种理论的科学。
8、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不同,对品种的要求也不相同。
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9、只有有性繁殖才能产生种子。
10、自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依靠个体基因型的纯合来保证。
11、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依靠群体内个体间的随机交配来保持。
12、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依靠个体基因型的纯合来保证。
13、一般自交作物自交退化轻微,异交作物自交退化强烈。
14、一般自交作物自交退化强烈,异交作物自交退化轻微。
种质资源
15、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13、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隐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17、贮藏保存主要是用控制贮藏时的温、湿条件,来保持种质的生活力。
18、贮藏保存主要是用控制贮藏时的O2和CO2,来保持种质的生活力。
19、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是维持种质样本的一定数量。
20、现代的遗传育种研究不但要利用现有的品种资源,而且要进行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所以也将种质资源称为遗传资源。
21、遗传育种上将保存种子的地方称为基因库。
育种目标
22、稳产性主要体现在抗病、虫性方面。
23、稳产性与广适性的意义相同。
24、稳产性与广适性的意义不一样。
25、稳产性是指年际间不因气候条件的变化,使作物产量发生波动。
26、广适性是指作物品种适应的地区范围比较大。
27、稳产性是指作物品种适应的地区范围比较大。
28、广适性是指年际间不因气候条件的变化,使作物产量发生波动。
29、作物品种产量的高低与构成产量的各个因素有关,要获得高产,必须使构成产量的各个因素协调增长,各个产量因素的乘积就是产量。
30、作物品种产量的高低与构成产量的各个因素有关,要获得高产,必须使构成产量的各个因素共同增长。
引种和选择育种
31、引种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种质资源,经过引种试验后直接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的

过程。
32、引种就是引进外地品种直接用于大田生产。
33、驯化是指将野生植物或外地作物通过选择培育成本地推广的作物品种的措施或过程。
34、在最适温光条件下,作物通过发育所需要的时间长,则基本营养生长性强。
35、在最适温光条件下,作物通过发育所需要的时间短,则基本营养生长性强。
36、作物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则表明它的感温性、感光性弱。
37、作物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则表明它的感温性、感光性也强。
38、根据作物对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反应,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低温长日作物和高温短日作物。
39、根据作物对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反应,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低温短日作物和高温长日作物。
40、低温长日作物一般为夏熟作物。
41、高温短日作物一般为秋熟作物。
42、高温短日作物北种南引,生育期一般缩短。
43、低温长日作物北种南引,生育期一般延长。
44、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是气候条件。
45、利用作物品种的自然变异进行选择育种,是所有作物育种中最基本、简易、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46、纯系学说是自花授粉植物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之一。
47、改良混合选择法广泛地应用于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中的原种生产。
杂交育种
48、杂交育种是国内外各种育种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成效最大的方法。
49、杂交育种就是将两个优良亲本通过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
50、当甲、乙两个亲本的性状基本上能符合育种目标,优缺点可以相互补偿时,可以采用单交方式。
51、双亲优缺点不能互补,或需要将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聚合于一体时,应采用复交方式。
52、对杂种后代的选择方法以系谱法最常用。
53、混合选择与混合法的意义是不同的。
回交育种
54、轮回亲本又称受体亲本。
55、轮回亲本又称供体亲本。
56、回交导入数量性状基因时,回交的世代应更长。
57、自交或回交,后代群体纯合基因型变化的频率是一致的,但纯合基因型的性质不一样。
58、自交或回交,后代群体纯合基因型变化的频率和纯合基因型的性质是一致的。
59、连续回交的结果,使后代群体逐渐趋向为同一纯合基因型。
60、回交育种中,非轮回亲本必须具有目标性状。
61、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必须具有目标性状。
远缘杂交育种
62、远缘杂交的困难就是杂交的不亲和性。
63、远缘杂交的困难就是杂种的不育性。
64、异附加系是指某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两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
65、异替换系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

染色体所取代而成为一新类型。
66、易位系是指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的相应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改变外而产生的新类型。
倍性育种
67、凡体细胞中具2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便称为多倍体。
68、由2个或2个以上不同染色体组所形成的多倍体称异源多倍体。
杂种优势利用
69、杂种优势几项衡量指标中,竞争优势在育种上更具实际意义。
70、杂种优势几项衡量指标中,超亲优势在育种上更具实际意义。
71、有关杂种优势的遗传的理论假说主要是显性学说。
72、由于杂种优势多数表现为数量性状,所以杂种优势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73、杂种优势与双亲的基因型和纯度密切相关。
74、从品种群体和品种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
75、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称为一环系。
76、自由授粉品种与自交系组配成的杂交种,称顶交种。
77、配合力测定是自交系选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78、用顶交法只能测出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不能测定特殊配合力。
79、用顶交法只能测出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不能测定一般配合力。
80、杂种优势利用能利用较多的基因作用,因此较易育成在数量性状方面超过纯系品种的杂交种品种。
81、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受配子体基因的控制,表现为雌雄配子之间的不亲和。
82、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受配子体基因的控制,表现在花粉在母本的柱头上不能萌发,从而不能自交。
83、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受母体基因型控制,表现在花粉在母本的柱头上不能萌发,从而不能自交。
84、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受母体基因型控制,表现为雌雄配子之间的不亲和。
雄性不育及杂种品种的选育
85、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具有胞质不育基因的多样性与质核育性基因的对应性的特点。
86、配子体不育由于带有不育基因的花粉不参与授粉,理论上F2所有植株的小穗育性均是正常可育的。
87、孢子体不育由于带有不育基因的花粉不参与授粉,理论上F2所有植株的小穗育性均是正常可育的。
88、杂交选育恢复系,测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抗病虫育种
89、具有垂直抗病性的品种抗性强而持久。
90、水平抗病性的品种较垂直抗病性的品种而言,抗性保持更为持久。
91、垂直抗病性的品种对病原菌的不同生理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92、水平抗病性的品种对病原菌的不同生理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93、具有较好水平抗性的品种对病原菌所有的生理小种均具有高抗的特性。
94、垂直抗性往往是过敏性坏死型的抗病性,特点是抗、感反应表现明显,易于

识别。
95、水平抗性作用在于减缓病害的发生速度,推迟发病高峰期的来临时期,从而减少损失。
96、绝大多数的垂直抗性是受单基因或少数几个主基因控制的,其杂交后代基本上按孟德尔法则分离。
97、水平抗性多为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抗性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杂交后代群体多呈连续的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有明显的超亲遗传现象。
98、玉米T型细胞质控制着对玉米小斑病T小种的感病性。
99、病原菌的毒性一般都是单基因隐性遗传,并且大多数为独立遗传少数有互作,个别情况有连锁。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100、轮回选择是创造改良群体一种方法
101、在进行轮回选择时,首先构成一个遗传基础复杂的基础群体C0;
102、半同胞轮回选择不是根据个体的表现型性状进行鉴定,而是应用群体的半同胞后代的表现对个体进行测交鉴定。
生物技术育种
103、转基因作物总是对环境或生物有毒,因而应该禁止转基因育种研究 。
104、RFLP标记是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105、开展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前提条件是要完成目标性状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或基因克隆。








PAGE


PAGE 1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