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对东道国的影响:1,对东道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就短期而言,资本流入使东道国外汇收入增加,而且由此引发大量产品出口,代替产品进口,从而使国际收支的以改善。从长期来看,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使投资收益的回流,这必然对东道国国际收支产生负面影响。

2、对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影响复杂,这主要体现投资产品的流向,原材料及零部件的来源。产品销往母国或其他国家,则国际投资产生了促进贸易发展的效应,如果在东道国销售,则很可能是贸易替代。如果原材料来自于国内则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来自国外则国际投资会对东道国产生消极影响。

3、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会增加东道国的就业机会,改善其就业环境。

4、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

对投资国经济的影响:1、对投资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末期产生消极影响,但积极影响会大于消极影响。

2、对投资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水平分工,使国外产品获得在劳动力,运输成本方面的优势,那么会对投资国产生替代作用,垂直分工,会对投资国产品生产产生积极效应。综上,对外投资对投资国产生的贸易促进效应要大于贸易替代效应。

3、对投资国就业影响,表明看,对外投资会使投资国的就业人数减少或失去就业机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外投资带动了技术转让和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表明,对投资国就业产生的影响积极大于消极。

4、对投资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不仅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也优化了投资国产业结构。使投资国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增加。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增加。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国际投资改变了国际经济关系格局, 加深了各国在生产领域里的相互联系, 带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和结合, 使一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成为世界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已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媒介和实现手段。

2.无论是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还是母公司驻扎的投资国,其对外贸易都会从中受到促进.对母国而言,由于国外子公司倾向于从母国进口所需的资本品、中间产品及相关技术和服务,从而可带动母国的出口。对东道国而言,通过吸引外资促进本国对外贸易一直是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目标之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子公司本身就有较高的出口倾向,此外跨国公司能帮助东道国克服产品设计、质量标准、包装等方面的缺陷,并提供良好的营销渠道,可大大促进东道国的出口。

3.同时,随着全球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直接投资越来越多,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有利于的全球产业的调整,在无形中也调节了国家的收支平衡,缓解了某些国家的内部或外部冲击。

4.但是,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越来越大,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动荡,如一些公司的不定游资,浮动的利率、汇率制度等。这些都使国际市场趋于不稳定,影响了国际间贸易的往来,也对各国政策的执行和管理带来了难度。

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体系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外资银行在内的多重体系。在银行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整体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8年末,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增长率为18. 6% ,其中三家上市的大型国有银行的平均总资产超过万亿美元,预计净收入将同比增长可达到50%。 然而自11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给整个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挑战,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变幻莫测使得大多数银行在经营中感受到了压力。宏观经济呈现这种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企业,银行是典型的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将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来实现,商业银行既是调控的对象,也更多地承担了调控工具的部分角色。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而宏观形势变化所产生的风险,最终有很大一部分将由商业银行承担。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对银行业外部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做一个整体的度量,即从世界经济形态、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融资结构、金融监管体系、银行业同业竞争市场格局以及外部环境带给银行业的挑战。 首先从整个世界经济形态来看,全球经济将进入缓慢复苏期,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正在改变低储蓄,高消费的增长方式,与此同时“美国消费,中国制造,中东和俄罗斯提供资源”的世界经济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其次,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正在爆发,08年的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以低碳经济和“物联网”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表明全球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调整已然势不可挡。然而目前世界经济体表现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流动性泛滥与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世界经济仍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中国经济仍旧保持平稳增长,并将以经济结构调整作为长期发展的核

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摘要]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跨国界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都能有力地推动一国经济增长,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进行考察,结合当今跨国公司的活动得出结论,并从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替代;互补;互动 1 “替代关系”阶段 由于早期从事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多为市场导向型,并且其投资行为通常跟随在贸易行为之后发生,因而人们习惯上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对国际贸易的替代,企业之所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来代替出口贸易是为了寻求东道国当地更为理想的市场。对于这些市场导向型企业来说,它们往往是从国内生产和对外出口开始其国际化经营活动,然后逐渐过渡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行为的转换是出于占领和扩大市场的需要。这又分为两种具体情形:追求低成本的市场导向型和绕开贸易壁垒的市场导向型。在前一种情况下,当企业已丧失对某项产品生产上的技术垄断优势,生产工艺已达到“标准化”程度时,继续在国内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国外市场就不如到国外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并销售更能获利,因此企业会提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来代替先前的出口。尤其是当国外的目标市场上存在众多同类产品竞争者时,为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这种决策转换更显得重要。这时到国外投资生产比出口产品到国外更有利于降低成本,维持市场份额,从而企业行为会从国际贸易转向国际直接投资。 2 “互补关系”阶段 关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关系,可从日本对东南亚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中求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国家实力雄厚,奠定了在资本、技术方面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其国内劳动力成本较高,自然资源缺乏,所以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于是日本在定位于发展本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量向拥有廉价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到东道国当地兴办相应产业如资源开发、纺织品、食品、标准化零部件生产等,产品不仅返销日本,还推向其他国家市场,大大促进了投资东道国与母国日本之间的贸易增长。 3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控制下的“并重、互动关系”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已同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的扩张密不可分,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主体,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着“无国界的生产活动”。作为国际社会中经济联系和交往活动的完全行为能力主体,跨国公司个体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它实现个体利益的市场规则并不完全服从于国家实现整体利益的博弈规则。因此必须重视跨国公司

国际经济形势的现状与未来

国际经济形势的现状与未来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七个特点。 (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近4%的增速。美国经济稳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额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标不及北欧,次贷危机使美经济优势不断被侵蚀和分解,其负面影响还在扩大。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以来最强烈的外部竞争。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舞台。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2%,累积财富总量是美国的一倍,2006年“新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加近一倍。同时,占世界人口80%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 (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巨额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和投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发达国家也难独善其身。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金融业的核心资产总额已达14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已平均跃升至330%。“经济金融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7亿人口进入全球劳工市场。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资源配置中合理及不合理的部分进一步显现,不均衡的全球增长模式正在塑造新全球经济格局。从总体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使生产要素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从国别看,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社会成本分布严重失衡,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在扩大,输家与赢家的两极分化加剧。资本回报连创新高,劳动回报则越来越低,导致国家间不平等。发达国家主导当前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国际分工体系,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4,经济总量只占1/4。黑非洲至少要到2047年才能成功脱贫。在北方阵营,美欧日是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但由于美国奉行经济单边主义,企图垄断国际经济决策,三方经济利益摩擦时有发生。南方阵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诉求和利益关注点发生重大分化,多元化现象明显,南南合作呈现高度复杂性。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东亚、拉美、独联体国家经济全面提速,非洲、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开始起飞,这些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明显下降,对自身能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强化,一些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金砖四国”、“新钻11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为未来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按汇率计算,今年,印度、俄罗斯、巴西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2001年~2007年,中、俄、印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引资、外汇储备和股市总值排行榜上的名次平均跃升四个位次。亚洲国家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993年的25.5%减少到目前的16.5%。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大。发展中国家相互投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亚洲内部以及亚洲对非洲的投资。目前,世界外汇储备总额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近来,发展中国家开始将部分外汇储备以“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对外投资,金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和跨国并购,有关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面临危机,为了抑制国内经济下滑的态势,国务院于2008年末出台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保证经济稳定与增长。本文从短期与长期两个方面分析了该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对今后经济运行的调整建议。 关键词:四万亿投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调整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短时间内引起全球经济震荡,对各国经济造成了或大或小的负面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经济也难逃厄运,对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内经济来说,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下滑特别是美国经济的低迷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全力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一、短期影响分析 1.资金来源方面 此次“四万亿”投资计划包括新增中央投资11800亿元,其他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等28200亿元,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投资计划,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集中和有效利用,以应对这场经济大风暴,给予了世界及我国人民很大信心来战胜金融危机。 2.资金流向方面 此次“四万亿”计划投资了包括保障性住房、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七个方面,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比例较大。在坚持老百姓“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一贯原则下,一批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一座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完成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一步步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按部就班地实施,我们看到了“四万亿”投资带来的受益群体,印证了“重保障、解民忧,强化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的中国政府作风。 在中国的具体背景和全球经济的宏观紧张下,中国政府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以适应这个特殊时期经济的发展,通过“四万亿”的财政投资,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同时强化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文教科卫等投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了对消费的促进和需求的拉动,成就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长期影响分析 1.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扩大政府生产性开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但它的副作用较大,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历来存在不少问题。

宏观经济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重要性 在目前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下,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将逐步走上高品质、低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施工企业将面临着调整经营结构、经济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和挑战。施工企业的发展机遇宏观经济环境对施工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上,虽然其影响有滞后性,但施工企业的经营情况基本反映了我国基本建设的投资情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主要对施工企业产生以下正面影响。 可以促进施工企业领导提高企业发展战略意识,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提高掌控战略风险的能力。推动施工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调整经营结构和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的科技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使企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可以提高企业的人才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通过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实现行业产能需求关系的基本持平,这对施工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机遇。 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也对施工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企业产能不断增长与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持续下滑的矛盾比较突出。从2011年的统计数据看,施工企业的数量减少1449个,但就业人数增加150.7万人,劳动生产率比2010年增长12.4%。由于宏观经济对投资的影响,施工企业的产能严重过剩。投资下滑使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由于前些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一直处于高位,使施工产能迅速增大;又因施工企业任务繁重,致使经营结构单一。 投资下滑给施工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压力,出现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本来就很低的行业利润雪上加霜,致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转变经营结构和经济结构缺乏支撑,也无力支付改革成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不足。单一经营结构的施工企业,其

形势与政策论世界经济总体趋势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

论世界经济总体趋势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 班级:学号:姓名: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仍在调整中震荡,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互动更加突出;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空前密切的融合与互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国际力量;关系; 一、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未根本解决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主要经济体美、欧、日以及新兴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面对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包含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大国的20国集团(G20)取代原有的八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协调的重要组织。20国集团先后召开了3次首脑峰会,达成共同制定刺激世界经济增长的行动计划。在全球的联合干预和在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09年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美、欧、日等经济体逐步走出衰退,出现复苏。新兴经济体也较快实现复苏和平稳增长。2010上半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势头进一步明显,主要工业国家从第一季度开始均出现了正增长。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情况都好于预期。 但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中国经济增长今年预计达10%;而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虽然保持了复苏势头,但近10%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在中国等新兴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出口增长,推动了经济复苏,但其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接近GDP的200%;欧元区经济总体上保持上行态势,但受到希腊等多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经济复苏和调整举步维艰。总的看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后危机时期的结构调整,很难快速实现稳定的增长。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份量,其经济恢复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其一,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险,这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目前从欧洲到美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新一轮的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作为联系和影响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变动的最基本的纽带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在80年代中期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迅速壮大,并对投资国和东道国还有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仅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做一探讨。 标签: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 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经济出现了许多发人深思的新现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经济全球化在80年代末的加速前进及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作为联系和影响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变动的最基本的纽带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在80年代中期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壮大。 1 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及其特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项目和资金规模基本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基本上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从外商对华实际投资规模来看,自外商对我国开展直接投资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突破100亿美元,为110.08亿美元,此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上的稳步增长之势。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高达527.43亿美元,是1983年的65倍。 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来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处于次要地位,其投资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加大。随着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环境的日趋改善,来华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截至2002年底,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华从事直接投资活动。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特点来看,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金额一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每年引进的外资金额仍然较少,所占比重也不大。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点来看,第一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很小,投向第二产业的投资占主导地位,投向第三产业的投资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和结构的迅速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乃至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形成,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随着时间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不再是仅仅作为经济专业的研究课题而存在。本文主要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基础上,以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例来讨论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房地产产业发展 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基于以李克强总理带头的新一届政府4个多月以来“新政”的履职情况,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很多重要场合均强调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举措,本文认为,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可以用两句话来表示,即并重经济增加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与经济升级。就经济发展目标来说,应明确要打造中国“升级版”经济,就经济调控方式与措施来说,应具备统筹兼顾-先浅后深-逐一解决的特点,就调控思路来说,应体现出区间管理和底线思维,就调控方式来说,要具备灵活性,强化信息以及稳定预期,就调控标准来说,要突出预见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 就财政与货币政策角度而言,现目前我国还是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及稳健货币政策”,与之前几年政策方向

没什么出入。特别是新政府刚刚履职的初期,中央多次强调应确保宏观政策具备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这对政府换届过程中确保经济平稳发展以及稳定社会各界对新政府宏观经济 政策的预期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政府后续实施经济领域相关改革奠定了稳定、良好的环境。但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了很多经济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很多问题已经演变成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要确保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必然要在宏观政策方面做出一定的改变或是调整,加之,我国现目前整处于过渡期和转折期,所以,现目前宏观政策更要并重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相较于传统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现目前的经济调控方式具备灵活性、主动性、精确性以及弹性等特点。 二、与房地产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财税政策 所谓财税政策,即国家在一定时期里,结合有关经济理论以及国家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配套财税准则、财税方针等。财税政策是调控房地产市场应用较多的宏观政策之一。因为最近几年我国房价增长很快,基于此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财税政策来控制房价上涨。结合国家各个部委的网站和有关资料,对最近几年政策相关房地产价格调控的财税政策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1.学完国际投资(主要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若干理论后,请大 家就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或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理论上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具有替代效应 经查阅,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最初由蒙代尔提出。 他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上考察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的情况认为:在存在关税的情况下投资与贸易 具有替代性贸易障碍产生投资投资障碍导致贸易。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具有创造效应 这是一种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分析和解释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称为“小岛清模式”。 小岛清模式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及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而 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部门, 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 就不能被利用。这样,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 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两国的贸易。 小岛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将贸易区分为顺贸易导向型(或贸易创造型)和逆贸易导向型(或贸易替代型), 与前人的直接投资理论有较大的不同,对英、美学者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解释了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

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这一时期以资源导向型、劳动力成 本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占主导。也说明了在亚洲 出现的以日本—“四小”—东盟—中国—越南等为顺序的 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即所谓的“雁行模式”。 二.实证经验——对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的分析: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A.区域分布: 可以看出中国海外投资分步集中化及地缘优势和人员优势是相邻国家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重围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 B.行业分布: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逐渐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的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我国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外资、经济发展、建议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经济的逐步全方位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我国成为理想的投资地之一。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吸收外资甚至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确制定和实施对外商投资的战略措施,才得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总体上来看,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有助于资本的形成 我国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外商直接投资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例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改革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税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上。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而且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明显增大整个社会的资本规模。同时,也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在我国产业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作用。据资料显示,外资中近70%投向第二产业,近30%投向第三产业,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不足2%。这大体符合我国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从而促进了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3、对中国的经济总产值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外资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飞速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45.6亿美元,增长56倍,年均增长率为16.74%。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三位,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确立。从近几年来看,中国吸收外资有所起伏,但从长远来看,跨国公司仍看好中国,将其列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 4、促进技术的进步 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不少较为先进和适用的技术,促进了我国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通过与外商的合资与合作,我国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升。从间接效应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示范作用,促使我国企业或通过技术进步的形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或通过自主创新来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 5、增加就业总量 在外资对我国就业数量增加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8年的73280万人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其中,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累计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4%;2011年末,全国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累计减少7615万人,年均减少1.9%。从数据来看我国就业人数每年成增长趋势。外资企业通过前后的产业联系也间接的创造了就业机会。

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既可以替代也可以促进贸易;另一方面贸易政策的改变在一定宏观条件下又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贸易与投资的关系最初是由Mundell(1957)提出的。他认为贸易与投资之间具有替代性,即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贸易与投资之间的这种替代关系从“关税引致投资”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20世纪80年代初,Markuson等(1983)和Svensson(1984)对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者直接投资与商品贸易之间不仅存在替代性,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存在互补关系。80年代期以后,Bhagwati(1987)和Dinopoulos(1991)等经济学家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贸易与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他们将不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而是为了化解潜在的贸易保护威胁进行的投资叫做“补偿投资”(quidproquoinvestment)。这种理论模型对于80年代中期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大规模增加做了解释。 一、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之间的替代性 Mundell对贸易与投资之间相互替代关系的研究是建立在两个国家、两个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的标准国际贸易模型基础之上的。利用标准的国际贸易模,他考察了贸易和投资相互替代的两种极端情况,即禁止性投资如何刺激贸易,以及禁止性贸易如何刺激投资。在生产要素不能在两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而同时又不存在任何贸易障碍的情况下,只要存在资源禀赋的相对差异,两个国家之间就必然会发生贸易,贸易的结果会达到世界均衡并实现商品进而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假如由于某种外部原因使得资本在两个国家之间的流动障碍全部消除, 而同时贸易障碍引起资本边际收益的差异,资本的国际流动就必然会产生。资本的流动同样会达到世界均衡并导致资本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均等化。因此,Mundell实际上是使用要素比例理论解释商品的国际流动,而用资本边际产量的差异解释资本的国际流动。由于贸易障碍会对两个国家之间的资本边际收益产生影响,因此贸易障碍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资本的国际流动或直接投资。由于这种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以便克服贸易障碍对资本效率的抵消作用,因此一般被称为关税引致的投资。 关税引致投资表现为投资对贸易的替代,这对东道国来说会产生什么样的福利影响?Mundell 认为与关税没有引致投资相比,投资的增加当然会产生积极的福利影响。但是其他经济学家指出,与自由贸易相比关税引致投资会产生福利损失。首先,关税引致投资如果使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部门获得发展,就会减少贸易量,由此带来的贸易福利损失要大投资所带来的福利增加(Johnson,1967)。其次,如果关税引致投资使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部门获得发展的同时又伴随着贸易条件恶化,那么关税引致投资产生的资本扩张就会带来福利损失, 产生由贸易条件恶化引起的“悲惨的增长”(Bhagwati,1973)。再次,从国家税收和外国资本利润提取影响的角度分析,当一个国家对进口替代部门给予关税保护,同时又将流入资本所产生的边际产品作为资本利润而支付给外国投资者时,即使资本流入增加了产出和提高了收入水平,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福利损失并导致贫困化增长。然而,对资本流入国来说,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的状态时关税引致投资不会减少贸易量,也不会使贸易条件恶化,同时还会产生就业效应。 二、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之间的互补性 在贸易障碍产生投资的情况下,资本主要是流入进口替代部门。然而如果资本的流动不是由关税引致,而且主要流入出口部门,那么投资和贸易之间就将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在这种条件下,资本流动将导致进一步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扩大贸易规模。有许多原因可以导致贸易和投资之间的互补关系,Markuson等(1983)利用一系列极度简化的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2011年03月16日03:46 来源:《新京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 ? ?分享 ?推荐 ?微博 更多 ■观察家 日本大地震对于中国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在总体上不可能太大,不过这些影响会在今后逐步显现出来。 日本在3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2点多发生了震级为9级的大地震,随后爆发海啸和核电站安全等事故,揪起了全球的心,中国人也不例外。 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日本的大地震,不可避免会对中国的经济甚至民生产生一些影响。不管是与日本呈现竞争性关系的企业, 还是与日本呈现合作关系的企业,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既有压力 也有机遇。 首先,日本地震过后,很快就会启动灾后重建的工作,日本的内需会扩大,相应中国对日的出口也将扩大。尤其是日本的灾后重建,对于中低端的钢材 和建材等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上升,而这些产业正是中国的强项。 从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替代竞争关系上看,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的一些产业的产能会在一定时期内无法重启,主要是集中在汽车和电子品方 面。因此,在日本的产能恢复之前,对于与其有一定竞争关系的中国企业, 可能会订单增加,以填补其留下的空缺。

以上只是对于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的企业的机遇居多。 不过对于中国民生,却未必如此。目前日本是中国的重要的汽车和高档电子 消费品的出口国,日本大地震,会使得这部分产品的消费者买不到货,或者 是由于供应减少而需要支付高价。以奶粉为例,由于中国国产奶粉在前些年 出现“三聚氰胺”等安全质量事件,因此导致国产奶粉信誉在消费者中信心 较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 场份额迅猛增长到70%-80%,而日本奶粉在其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大地震 发生后,由于后续的核电站事故,将可能导致一定时期内明治奶粉在中国绝 迹,地震前进口的这些奶粉价格可能会飙升,也可能会对其他进口奶粉的价 格产生微小的上涨的压力。 同时,由于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在海外的资金回流日本,以及受到避险情绪的影响,所以导致日元快速升值。大地震发生后,日元兑美元已经升值约 3%,兑其他非美货币也大幅度升值,其中兑人民币也再次破“8”。因此, 日元汇率的升值,也会导致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变贵”。 此外,由于日本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日本在海外的直接和间接投资中,一部分资金可能面临抽回日本。那么,日本一些在中国的投资可 能出现撤资的现象,对部分日资企业及涉日企业的经营和就业可能会产生影 响。不过长期来看,由于大地震以后,日本可能会把部分产业和工厂外移, 因此中国可能会承接部分日本企业的外迁。 总体而言,日本大地震对于中国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在总体上不可能太大,不过这些影响会在今后逐步显现出来,会持续多久,还不得而知。但中国需 要尽快做出应对方案。 □王成功(上海财经评论员) 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 邱林https://www.doczj.com/doc/9210932401.html,2011-03-15 19:27:01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关于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问题,香港财经专家、招商证券(香港)投资业务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认为,日本地震不至于拖慢亚洲区经济复苏步伐,亦不会在市场上形成“骨牌效应”。日元强势会在短期内逆转,美元转强,未来一周料对港股有较明显冲击,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作者:————————————————————————————————日期: ?

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 “复杂化” 使得决定股市趋势的内外因素更为 “多元化” GDP

反映经济基础变量 货币供应量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实际利率汇率与进出口 物价指数物价指数反映的是我国市场环境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整体经济状态税率税率反映的是调控政策的变动 汇率 利率 货币 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则反映的是我国金融市场环境

前言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当今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从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证券市场才开始萌芽。在经历30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欧美成熟市场需要十几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并且在经过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更是成为了广大人民生活理财的重要部分,如何在投资股票市场中掌握好投资机遇,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行情的影响。 影响中国股市的因素有很多,但中国股市对宏观政策尤其敏感,中国的股市更是在宏观经济的运作状况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运作展开的。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着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其中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按照一般常理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价指数会逐渐下跌;到经济危机时期,股价指数跌至最低点;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指数又会逐步上升;到经济繁荣时,股价指数则上涨至最高点。由此看来宏观经济走势影响着股市的波动,但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趋势的变动周期也不是完全同步的。本文将通过宏观经济指标来分析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并且结合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其影响力,并借此为投资者提供宏观经济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信息,以提高其投资的准确性。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巨大经济权益,中国在战前大规模撤侨,其实撤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在利比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

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探析——国贸李炜

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探析——国贸李炜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外商投资对中国发展影响探析 学生姓名:李炜 学生学号: 11050112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杨倩 职称: 日期:

目录 一、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1) 二、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一)积极影响 (2) (二)消极影响 (3) 三、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策略 (5) (一)积极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 组 (5) (二)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 技术企业 (5)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强服务企业的竞 争力 (6) (四)推动西部地区引资的步伐 (6) (五)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切实维护 国家经济安全 (6) 参考文献 (7)

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探析 摘要: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得到了飞速发展。2010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全球投资前景评估机构”发布了中国为全球对FDI 最具有吸引力国 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吸收外资的中长期前景被看好。据数据显 示2010年全国实际吸收外资11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65%。外商直接投 资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其经济效应,在对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方式、质量和效率 产生越来越重大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地区差距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全球经济 一体化,更对我国的外商引资方针、政策提出了新的考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这次的转型也是我们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途径,因此系统地对外 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 在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日新月异,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又作为金砖五国之一,自然而然的吸引了很多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作为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日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对我国的资源配置、引进技术和增加对外贸易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而作出的贡献以及今后发展的建议。 一、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同时外国资本的进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外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资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也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其次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外商投资的不断增长促进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 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不再是仅仅作为经济专业的研究课题而存在。本文主要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基础上,以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例来讨论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房地产产业发展、我国宏观经济政 策取向 基于以李克强总理带头的新一届政府4 个多月以来“新 政”的履职情况,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很多重要场合均强调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举措,本文认为,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可以用两句话来表示,即并重经济增加和结构 应明调整;促进经济转型与经济升级。就经济发展目标来说,确 要打造中国“升级版” 经济,就经济调控方式与措施来说,应具备统筹兼顾-先浅后深-逐一解决的特点,就调控思路来 说,应体现出区间管理和底线思维,就调控方式来说,要具备灵活性,强化信息以及稳定预期,就调控标准来说,要突出预见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 就财政与货币政策角度而言,现目前我国还是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及稳健货币政策” ,与之前几年政策方向 没什么出入。特别是新政府刚刚履职的初期,中央多次强调应确保宏观政策具备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这对政府换届过程中确保经济平稳发展以及稳定社会各界对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政府后续实施经济领域相关改革奠定了稳定、良好的环境。但历经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了很多经济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也

越来越明显,甚至很多问题已经演变成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要确保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必然要在宏观政策方面做出 定的改变或是调整,加之,我国现目前整处于过渡期和转折期,所以,现目前宏观政策更要并重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相较于传统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现目前的经济调控方式具备灵活性、主动性、精确性以及弹性等特点 、与房地产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财税政策 所谓财税政策,即国家在一定时期里,结合有关经济理 论以及国家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配套财税准则、财税方针等。财税政策是调控房地产市场应用较多的宏观政策之 因为最近几年我国房价增长很快,基于此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财税政策来控制房价上涨。结合国家各个部委的网站和有关资料,对最近几年政策相关房地产价格调控的财税政策进行了整理,具体见表1。 表1 我国财税方面的政策汇总 二)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即政府为了实施宏观经济调控,运用多种方式 对汇率、利率以及货币供应等实施调节。因为房地产行业需要很多资金,而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贷款。所以,要有效调控房地产行业,确保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政策制定了与之配套的金融政策。结合国家各个部委网站和有关资料,对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有关金融政策进行了整理,具体见表2 。 表2 我国金融方面的政策汇总三、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分析 一)财税政策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国房价上涨幅度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收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