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C接口定义
- 格式:docx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12
typec 母头定义
(原创版)
目录
1.TYPE-C 母头的定义
2.TYPE-C 母头的特点
3.TYPE-C 母头的应用领域
正文
TYPE-C 母头,又称为 USB Type-C,是一种通用、高速的串行接口标准,用于连接各种电子设备。
它是由美国 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组织制定的,是 USB 3.1 标准的一部分。
TYPE-C 母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一种可逆的接口设计,意味着数据线可以在设备上任意方
向插入,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次,TYPE-C 母头的传输速度非常快,最高可达 10Gbps,满足了用户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再次,TYPE-C 母头支持更高的电压和电流,可以提供高达 100W 的
功率输出,这使得它成为了许多设备的理想充电接口。
最后,TYPE-C 母头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数码相机、游戏机等各种电子设备都可以使用。
第1页共1页。
typec6针母座的针脚定义
Type-C 6针母座的针脚定义
Type-C是一种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通用接口标准,而Type-C 6针母座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连接插座。
它具有6个针脚,每个针脚承担着特定的功能,下面是Type-C 6针母座的针脚定义:
1. VBUS (电源线):这个针脚用于传输电源,可以为其他设备提供电力供应。
2. GND (接地线):GND标志着接地线,用于连接设备的地线,确保电路的稳定性。
3. CC1 (通信信道1):CC1是用于数据通信和识别连接设备的信道,它可以识别附加到Type-C接口的设备类型,如计算机、手机等。
4. CC2 (通信信道2):与CC1类似,CC2也是用于数据通信和识别连接设备的信道。
5. D+ (数据传输线正极):D+是用于传输正向数据的线路,如音频、视频等。
6. D- (数据传输线负极):D-是用于传输负向数据的线路。
这些针脚相互配合,使得Type-C 6针母座能够实现电源供应、数据传输和设备识别等功能。
(Type-C的详细资料可参阅相关技术文档,此处不提供网址链接)。
总结一下,Type-C 6针母座的针脚定义包括VBUS,GND,CC1,CC2,D+和D-,它们合作使得设备之间可以进行电源供应和数据传输,并且能够识别连接的设备类型。
这种接口标准的普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灵活、便捷的连接解决方案。
Type-C母座定义1. 概述Type-C母座(Type-C receptacle)是一种用于连接电缆和设备的接口,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等领域。
它采用了新一代的Type-C连接器,具有小巧、可逆插拔、高速传输和多功能等特点。
本文将对Type-C母座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介绍。
2. Type-C母座的定义Type-C母座是一种具有24个针脚的接口,用于连接Type-C公头或其他兼容的连接器。
它的外形尺寸为8.4mm×2.6mm,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可以实现可逆插拔,即无论插头的方向如何,都可以插入母座中。
这种设计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避免了以往需要确认插头方向的困扰。
3. Type-C母座的特点3.1 小巧便携Type-C母座的外形尺寸相比传统的USB接口更小,这使得它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更加灵活。
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都可以采用Type-C母座作为主要的数据传输和充电接口。
同时,小巧的设计也为设备的轻便性提供了可能。
3.2 高速传输Type-C母座支持USB 3.1标准,可以实现高达10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快地传输大量的数据,例如高清视频、大型文件等。
此外,Type-C母座还支持DisplayPort和HDMI等视频输出接口,可以连接外部显示器,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3.3 多功能Type-C母座不仅可以传输数据和视频,还可以同时充电。
它支持高达100W的功率传输,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等大功率设备提供充电能力。
此外,Type-C母座还支持USB PD(Power Delivery)协议,可以根据设备的需求自动调节电压和电流,实现智能充电。
3.4 兼容性强Type-C母座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与其他类型的连接器进行适配。
通过使用适配器或转接线,Type-C母座可以连接到USB-A、Micro-USB和Lightning等接口上。
这种兼容性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方便地共享数据和充电。
type-c是什么接口?type-c和普通接口有什么区别type-c是什么接口type-c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大小约为8.3mm×2.5mm,和其他介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
type-c接口属于比较新的类型的接口,估计很快将会流行起来,像新版的MacBook,乐视手机,都是这种接口的。
早在2013年12月,USB3.0推广团队已经公布了下一代USBtype-c连接器的渲染图,随后在2014年8月开始已经准备好进行大规模量产。
新版接口的亮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最高10Gbps)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最高100W)。
type-c双面可插接口最大的特点是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正式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正反面随便插。
同时与它配套使用的USB数据线也必须更细和更轻便。
Type-C特点1.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达到10Gbit/秒,也是USB3.1的标准;2.Type-C接口插座端的尺寸约为8.3mm×2.5mm纤薄设计;3.支持从正反两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可承受1万次反复插拔;4.配备Type-C连接器的标准规格连接线可通过3A电流,同时还支持超出现有USB供电能力的“USBPD”,可以提供最大100W的电力。
Type-C外观特点1.超薄更薄的机身需要更薄的端口,这也是USB-C横空出世的原因之一。
USB-C端口长0.83厘米、宽0.26厘米。
老式USB端口长1.4厘米、宽0.65厘米已经显得过时。
这也意味着USB-C 数据线的末端将是标准USB-A型数据线插头尺寸的三分之一。
2.无正反像苹果的Lightning接口一样,USB-C端口正面和反面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插入这一端口都是正确的。
用户不必担心传统USB端口所带来的正反问题。
TypeC 12脚母座的针脚定义1.引言T y pe-C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标准,其具有多功能和逆插特性,因此在各类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T yp e-C接口,本文将介绍T yp e-C12脚母座的针脚定义。
2. Ty peC 12脚母座针脚定义T y pe-C12脚母座总共有12个针脚,每个针脚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2.1V B U SV B US(V ol ta ge Bu s)针脚用于连接电源线,为设备提供电力。
2.2G N DG N D(Gr ou nd)针脚用于连接地线,作为电路的电流回路。
2.3C CC C(C on fi gu ra ti on C ha nn el)针脚是T y pe-C接口的核心信号线,用于传输配置和控制信息。
2.4D+1和D1D+1和D-1针脚组成了一个差分信号对,用于传输US B2.0的数据。
2.5S B U1和S B U2S B U1和S BU2针脚是用于支持U SB Ty pe-C的可选辅助通道,可以用于支持一些额外的功能,例如显示器的光纤连接。
2.6V C O N NV C ON N针脚用于提供额外的电源,以供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交互。
2.7D+2和D2D+2和D-2针脚组成了另一个差分信号对,用于传输U SB3.1和4.0的高速数据。
2.8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C h a n n e l除了CC针脚之外,T y pe-C12脚母座还配备了用于传输配置通道的附加针脚,用于支持US B PD(P ow er De li ve r y)和其他特定功能。
3.结论本文介绍了T yp e-C12脚母座的针脚定义,从V BU S和GN D的电源线到C C的配置通道,以及用于传输数据的差分信号对D+1/D-1和D+2/D-2。
了解Ty pe-C12脚母座的针脚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T y pe-C接口,为设备间的连接和通信提供更多功能和便利性。
typec 母头定义摘要:1.引言2.typec 母头的定义3.typec 母头的应用场景4.如何选择合适的typec 母头5.结论正文: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typec 母头这个名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那么,typec 母头到底是什么呢?typec 母头,又称Type-C 母座,是一种全新的USB 接口类型。
相较于传统的USB 接口,typec 母头具有更小巧的设计,正反可插,传输速度更快,充电速度也更快。
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在选择typec 母头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它的传输速度。
typec 母头的传输速度有三种,分别是USB 2.0、USB 3.0 和USB 3.1。
其中,USB 3.1 的传输速度最快,可达10Gbps。
如果你的设备支持USB 3.1,那么选择USB 3.1 的typec 母头是最佳选择。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的是typec 母头的充电速度。
typec 母头的充电速度也有三种,分别是5V/1A、5V/2A 和5V/3A。
一般来说,typec 母头的充电速度越快,充电时间就越短。
因此,如果你经常需要快速充电,那么选择充电速度更快的typec 母头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typec 母头的兼容性。
由于typec 母头有多种规格,因此在选择typec 母头时,需要确保它能够与你的设备兼容。
如果不确定,建议选择通用的typec 母头,这样就可以确保与所有typec 接口的设备兼容。
总的来说,typec 母头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重要,选择合适的typec 母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typec接头定义
摘要:
1.Type-C 接头的定义
2.Type-C 接头的特点
3.Type-C 接头的应用
正文:
【Type-C 接头的定义】
Type-C 接头,又称为USB Type-C,是USB(通用串行总线)的一种接口类型。
它是由美国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 推广组织)制定的一种新型USB 接口标准,旨在统一各类电子设备的充电和数据传输接口。
【Type-C 接头的特点】
1.传输速度快:Type-C 接头支持最高10Gbps 的数据传输速度,比传统的USB 接口传输速度更快。
2.充电速度快:Type-C 接头支持最高100W 的功率输出,这意味着设备充电速度将会大大提高。
3.兼容性强:Type-C 接头可以实现正反插,使得用户在连接设备时无需区分接口方向,大大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4.设备连接方便:Type-C 接头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用户可以轻松地将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连接到同一根数据线上。
【Type-C 接头的应用】
随着Type-C 接头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开始采用
Type-C 接口。
目前,Type-C 接头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移动硬盘、数码相机等领域。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Type-C 接头有望成为统一所有电子设备接口的标准。
总之,Type-C 接头凭借其传输速度快、充电速度快、兼容性强以及设备连接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了电子设备连接领域的一大趋势。
typec接头定义
摘要:
1.引言
2.typec接头的定义与作用
3.typec接头的类型及应用场景
4.如何选择合适的typec接头
5.结论
正文: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typec接头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传输接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typec接头的定义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typec接头。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typec接头的定义。
typec接头,全称USB Type-C,是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组织制定的一种新型USB接口标准。
它具有小巧、易用、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可以连接各种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实现数据传输、充电、视频输出等多种功能。
typec接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B Type-C母座:用于连接设备端的typec接口,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B Type-C公座:用于连接电源适配器、数据线等外部设备。
B Type-C转接头:用于将typec接口转换为其他类型的USB接口,
如USB Type-A、Micro-USB等。
B Type-C数据线:用于连接设备端的typec接口和外部设备,实现数据传输和充电功能。
在选择typec接头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来判断。
例如,如果您需要为智能手机充电,那么选择一条USB Type-C数据线和USB Type-C公座连接电源适配器即可。
如果您需要将typec接口转换为其他类型的USB接口,那么可以选择一个USB Type-C转接头。
总之,typec接头作为一种新型数据传输接口,已经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上得到应用。
USB Type-C引脚定义USB,Universal Serial Bus,即通用串行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
USB1.0:1.5Mbps,低速,500mA,1996年1月;USB1.1:12Mbps,全速,500mA,1998年9月;USB2.0:480Mbps,高速,500mA,2000年4月;USB3.0:5Gbps,超速,900mA,2008年11月;USB3.1:10Gbps,超速加,5A,2013年12月。
提示:USB3.1规范分为USB3.1 Gen1与USB3.1 Gen2,只有USB3.1 Gen2规范的带宽才能达到10Gbps,三段式电压5V/12V/20V,最大供电100W。
一、USB Type-C引脚定义表1 USB Type-C公头引脚排列表2 USB Type-C母头引脚排列提示:USB2.0的引脚顺序(A型公头,插头开口朝上,面对金属壳的两槽孔,左至右)如表3所示。
表3二、USB Type-C三种工作模式1.DRP,主HOST/DEVICE可自由转换。
图1 USB Type-C DRP工作模式示意图2.DFP,下行端,主HOST端(上拉电阻)。
第 2 页 共 1 页图2 USB Type-C DFP 工作模式示意图 3.UFP ,上行端,DEVICE 端(下拉电阻)。
图3 USB Type-C UFP 工作模式示意图注:HOST 端,即主设备,可以从连接到HOST 端的设备读取数据。
三、USB Type-C 技术要求下图为USB3.1规范的Type-C 数据线展示图,线芯共有21芯,满足USB3.1的高速传输标准以及100W 输出功率。
图4图5 附: 表4第 3 页 共 1 页 其中,D-、D+为通用差分对信号(UTP ),RX-、RX+为超高速接收差分对信号,TX-、TX+为超高速发射差分对信号。
SDP (超高速差分对)。
小米120wtypec接口定义小米120w Type-C接口定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小米推出了一款120w Type-C接口,该接口具有快速充电和高效传输数据的特点。
120w Type-C接口是一种快速充电接口。
相比于传统的充电方式,120w Type-C接口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为移动设备充电,大大节省了用户的充电时间。
不管是手机、平板还是笔记本电脑,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够充满电量,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20w Type-C接口还具有高效传输数据的优势。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工作和学习中。
120w Type-C接口能够以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将数据快速传输到其他设备,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120w Type-C接口还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它不仅可以用于充电和数据传输,还能够连接其他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这样一来,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接口实现多种功能,不需要使用多个接口,方便快捷。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20w Type-C接口还具有一些安全性措施。
在充电过程中,它能够实现快速充电的同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不会因为过热而损坏设备。
同时,它还能够智能识别设备的电量需求,提供适合的充电功率,避免了充电过程中因为电量不均匀而导致的损耗。
总的来说,小米120w Type-C接口是一种快速充电和高效传输数据的接口,具有多功能和安全性的特点。
它不仅满足了用户对于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的要求,还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小米120w Type-C接口将会越来越普遍,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TYPE-C工作原理一、Type-C简介以及历史自1998年以来,USB发布至今,USB已经走过20个年头有余了。
在这20年间,USB-IF 组织发布N种接口状态,包括A口、B口、MINI-A、MINI-B、Micro-A、Micro-B等等接口形态,由于各家产品的喜好不同,不同产品使用不同类型的插座,因此悲剧来了,我们也要常备N中不明用途的接口转接线材。
图1 USB协议发布时间节点而对于Type-C来说,看起来USB标准化组织也是意识到统一和标准化问题,在定义标准时,除了硬件接口定义上,还增加了一部分“个性化”特点。
分别是什么呢?1.1 定义了全新的接口形态接口大小跟Micro USB相近,约为8.3mm x 2.5mm,支持正反插,同时也规范了对应的线材,接口定义如下(线材端只有一对USB2.0 DATA):在插座定义上,定义了如下两种插座:a)全功能的Type-C插座,可以用于支持USB2.0、USB3.1、等特性的平台和设备。
b)USB 2.0 Type-C插座,只可以用在支持USB2.0的平台和设备上。
在插头定义上,定义了如下三种插头:a)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可以用于支持USB2.0、USB3.1、等特性的平台和设备。
b)USB 2.0 Type-C插头,只可以用在支持USB2.0的平台和设备上。
c)USB Type-C Power-Only插头,用在那些只需要供电设备上(如充电器)。
在线缆定义上,定义了如下三种线缆:a)两端都是全功能Type-C插头的全功能Type-C线缆。
b)两端都是USB 2.0 Type-C插头的USB 2.0 Type-C线缆。
c)只有一端是Type-C插头(全功能Type-C插头或者USB 2.0 Type-C插头)的线缆。
还定义了N种为了兼容旧设备的线缆:a)一种线缆,一端是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3.1 Type-A插头。
b)一种线缆,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Type-A插头。
c)一种线缆,一端是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3.1 Type-B插头。
d)一种线缆,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Type-B插头。
e)一种线缆,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Mini-B插头。
f)一种线缆,一端是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3.1 Micro-B插头。
g)一种线缆,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Micro-B插头。
h)一种适配器,一端是全功能的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3.1 Type-A插座。
i)一种适配器,一端是USB 2.0 Type-C插头,另一端是USB 2.0 Micro-B插座。
以上这些线材,我们知道,Type-A接的是HOST,所以转接线中,CC引脚需要接上拉电阻。
Type-B接的是Device,因此CC引脚需要接下拉电阻。
其中,具备全功能的Type-C应该具备E-Marker功能,由于具备E-Marker,线缆能够被读到其带电流的能力、特性、线材ID等等。
E-Marker的供电电源来自于VCONN,如何知道线缆需要VCONN呢?线缆会通过下拉的电阻Ra,Source检测到之后会提供VCONN。
1.2传输速率,供电效能最大传输速度10Gb/s,即是USB 3.1 Gen2标准,也支持4 Lane DP模式,传输高清图像,在供电部分,最大可以支持100W(20V/5A)1.3 “个性化”协商机制由于端口一致,线材两端接口也一直,为了能够区分两端USB设备的角色(Host/Device),必须有一套协商机制,便于进行角色确认,这部分通过CC(Configuration Channel)管脚进行设置。
后面随着PD规范的面世,CC脚开始被用来做简单的半双工通信,用来完成POWER供给的协商1.4 强悍的一统天下的态势由于Type-C的扩展功能(SBU1/SBU2),大部分配件诸如耳机、视频接口、Debug接口等等都可以实现兼容设计,成功逆袭以往所有的USB标准,成功上位!二、Type-C Port的Data Role、Power Role2.1 Type-C的Data Role在USB2.0端口,USB根据数据传输的方向定义了HOST/Device/OTG三种角色,其中OTG 即可作为HOST,也可作为Device,在Type-C中,也有类似的定义,只是名字有了些许修改。
如下所示:(1)DFP(Downstream Facing Port):下行端口,可以理解为Host或者是HUB,DFP提供VBUS、VCONN,可以接收数据。
在协议规范中DFP特指数据的下行传输,笼统意义上指的是数据下行和对外提供电源的设备。
(2)UFP(Upstream Facing Port):上行端口,可以理解为Device,UFP从VBUS中取电,并可提供数据。
典型设备是U盘,移动硬盘。
(3)DRP(Dual Role Port):请注意DRP分为DRD(Dual Role Data)/DRP(Dual Role Power) 双角色端口,类似于以前的OTG,DRP既可以做DFP(Host),也可以做UFP(Device),也可以在DFP与UFP间动态切换。
典型的DRP设备是笔记本电脑。
设备刚连接时作为哪一种角色,由端口的Power Role(参考后面的介绍)决定;后续也可以通过switch过程更改(如果支持USB PD协议的话)。
2.2 Type-C的Power Role根据USB PORT的供电(或者受电)情况,USB Type-C将port划分为Source、Sink等power角色如下图显示常用设备的Data Role和Power RolePower Role 详细可以分为:a)Source Onlyb)默认Source,但是偶尔能够通过PD SWAP切换为SINK模式c)Sink Onlyd)默认SINK,但是偶尔能够通过PD SWAP切换为Source模式e)Source/SINK 轮换f)Sourcing Device (能供电的Device,显示器)g)Sinking Host(吃电的Host,笔记本电脑)三、Type-C的Data/Power Role识别协商/Alt ModeUSB Type-C的插座中有两个CC脚,以下的角色检测,都是通过CC脚进行的,但是对于插头、或者线缆正常只有一个CC引脚,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之后,只存在一个CC引脚连接,通过检测哪一个CC有连接,就可以判断连接的方向。
如果USB线缆中有需供电的器件,其中一个CC引脚将作为VCONN供电。
3.1 CC引脚有如下作用:a)检测USB Type-C端口的插入,如Source接入到Sinkb)用于判断插入方向,翻转数据链路c)在两个连接的Port之间,建立对应的Data Roled)配置VBUS,通过下拉电阻判断规格,在PD协商中使用,为半双工模式e)配置VCONNf)检测还有配置其他可选的配置模式,如耳机或者其他模式3.2 连接方向、Data Role、Power Role角色检测3.2.1 SourceSink Connection如图所示,Source端CC引脚为上拉,Sink端CC引脚为下拉。
握手过程为接入后检测到有效连接(即一端为Host一端为Device),随后检测线材供电能力,再进行USB枚举。
如下图指示了Source端,在连接SINK之前,CC1和CC2的框图模型:a)Source端使用一个MOSFET去控制电源,初始状态下,FET为关闭状态b)Source端CC1/CC2均上拉至高电平,同时检测是否有Sink插入,当检测到有Rd下拉电阻时,说明Sink被检测到。
Rp的阻值表明Host能够提供的功率水平。
c)Source端根据Cable中哪一个CC引脚为Rd下拉,去翻转USB的数据链路,同时决定另外一个CC引脚为VCONNd)在此之后,Source打开VBUS,同时VCONN供电e)Source可以动态调整Rp的值,去表示给Sink的电流发送变化,告知SINK最大可以使用的电流f)Source会持续检测Rd的存在,一旦连接断开,电源将会被关闭g)如果Source支持高级功能(PD或者Alternate Mode),将通过CC引脚进行通信如下图指示了SINK端CC1和CC2框架:a)SINK的两个CC引脚均通道Rd下拉到GNDb)SINK通过检测VBUS,来判断Source的连接与否c)SINK通过CC引脚上拉的特性,来检测目前的USB通信链路(翻转)d)SINK可选地去检测Rp的值,去判断Source可提供的电流。
同时管理自身的功耗,保证不超过Source提供的最大范围e)同样的,如果支持高级功能,通过CC引脚进行通信。
如下图指示DRP的CC引脚在链接之前的架构:a)当作为Source存在的时候,DRP使用MOSFET控制VBUS供电与否b)DRP使用Switch去切换自身身份作为Source,或者是SINKc)DRP存在一套机制,分三种情况,去决定自身是SINK或者是Source,去建立两者间彼此的角色。
情况1:不使用PD SWAP,随机变成Source/SINK中的任意一个,CC脚波形为方波情况2:自身倾向于作为Source,执行Try.SRC,问对面能不能做SINK呀,我做Source 情况3:与情况2相反,自身倾向作为SINK,执行Try.SNK,你做Source,我做小弟当然还存在Source&Source,SINK&SINK这种搞基模式,唯一的结果就是一直停留在Unattached.SNK/Unattached.SRC,无法终成眷属。
3.3 Type-C的其他模式3.3.1 Display Port Alternate Mode系统会通过USB PD协议中VDMs的信息通信(CC引脚通信),去告知支持Display Port模式。
在这个模式当中,USB SuperSpeed 信号允许部分传输USB,部分传输DP信号。
3.3.2 Audio Adapter Accessory Mode如下图,为3.5mm音频输入口转Type-C端口,USB2.0链路被用来传输模拟音频信号,若带MIC,MIC信号则连接在SBU引脚上,在这个模式当中,电源可以提供到500mA电流。
Host端如何识别到音频模式呢?把CC引脚和VCON连接,并且下拉电阻小于Ra/2(则小于400ohm),或者分别对地,下拉电阻小于Ra(小于800ohm),则Host会识别为音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