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五物流与运输

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五物流与运输

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五物流与运输
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五物流与运输

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五物流与运输

第一节 我国交通运输业分析

运输是物流的重要环节和组成内容。交通运输发展的程度决定着物流发展的水平。因此,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表5-1 全国交通运输线路长度 (单位:万公里)

铁路营业

公路 内河 民航

国际航线 管道

里程

电气化里

104.11 10.97 55.91 17.74 1.62 5.78 0.78

105.67 10.97 83.66 30.30 1.59 5.81 0.84

108.35 11.02 96.08 27.87 1.64 5.86 0.89

111.78 10.27 104.56 35.19 1.68 5.90 0.90

115.70 11.06 112.90 34.82 1.72 5.97 0.97

118.58 11.08 116.65 38.63 1.93 6.49 1.01

122.64 10.98 142.50 50.44 2.04 6.60 1.20

127.85 11.03 150.58 50.44 2.31 6.64 1.30

135.17 11.65 152.22 52.33 2.49 6.74 1.40

140.27 11.93 150.29 50.84 2.47 6.87 1.49

交通部统计中心

(一)交通基础设施

1、公路

公路总量继续增加。2001年底,全国包括达到技术标准等级和路基宽度在4.5米以上的等外路在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不含村道)、专用公路总里程达到169.8万公

里。

路网结构进一步改善。经过第二次公路普查路网结构调整,2001年底全国国道里程

12.2万公里、省道21.3万公里、县道46.4万公里、乡道81.4万公里、专用公路8.6万

公里。

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不断提高。按公路技术等级分组,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19437公里、一级公路25214公里、二级公路182102公里、三级公路308626公里、四级公路800665公里,等外路361968公里。全国等级公路里程133.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8.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里程22.7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3.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按公路路面等级分组,各等级路面里程分别为:高级路面252475公里、次高级路面419705公里、中级路面438827公里、低级路面434885公里,无路面里程152120公里。全国有路面里程15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1.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67.2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39.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高速公路取得新的突破,总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青海和内蒙古分别有26和151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两省(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全国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通了高速公路。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千公里的省达到7个,分别是:山东(2077公里)、河北(1563公里)、广东(1500公里)、江苏(1387公里)、四川(1144公里)、河南(1077公里)、辽宁(1068公里)。2001年河南省新增高速公路569公里,增长幅度第一。

以“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为重点的国家公路主骨架建设步伐加快。2001年底全国已建成国道主干线21576公里,占规划里程的62.6%。其中高速公路13533公里。继全长658公里的京沈和全长1262公里的京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之后,2001年全长1709公里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又顺利贯通,标志着国道主干线中“三个重要路段”的基本建成。

县乡公路里程持续增长,公路密度和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到2001年底全国县道、乡道里程共127.7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5万公里。全国公路密度为17.7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提高0.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通公路的行政村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91.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公路里程增长明显,但路网技术状况和公路密度同东、中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2001年底东部地区公路里程54.7万公里,中部地区57.8万公里,西部地区57.4万公里,分别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32.2%、34.0%、33.8%。东部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11.4万公里,公路密度42.1公里/百平方公里;中部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7.2万公里,公路密度20.3公里/百平方公里;西部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4.0万公里,公路密度10.5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桥梁和隧道建设取得新的成果。2001年底全国共有公路桥梁28.4万座、1065.0万延米,比上年增加0.53万座、33.8万延米;其中特大桥梁1580座、141.6万延米,比上年增加123座、9.9万延米。其他桥梁情况分别为:大桥14429座、248.2万延米,中桥5.58万座、303.2万延米,小桥21.2万座,372.0万延米。

全国共有公路隧道1782处、70.5万延米,比上年增加98处、7.7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18处、6.6万延米,比上年增加3处、1.2万延米。其他隧道情况分别为:长隧道155处、24.2万延米,中隧道566处、28.1万延米,短隧道1043处、11.6万延米。

公路养护和绿化里程不断增加。2001年底全国公路养护里程达到159.9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4.2%。全国公路绿化里程93.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55.2%。

2、内河航道

内河航道总里程继续增加、技术等级进一步改善。2001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比上年增加了0.2万公里。在内河航道总里程中,等级航道6.4万公里,占

52.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0.8万公里,占6.7%;五级及五级以上航道2.3万公里,占19.1%。各等级航道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2946公里、二级航道1917公里、三级航道3359公里、四级航道5842公里、五级航道9165公里、六级航道21630公里、七级航道18833公里。

全国共有库区航道9739公里,比上年增加3228公里。长江干流航道2807公里,其中一级航道2423公里、二级航道384公里。

3、港口码头泊位

港口码头泊位继续增加。2001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3441个,比上年净增583个,其中万吨级泊位810个,比上年净增26个;非生产用码头泊位703个,比上年净增9个。

全国沿海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71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77个;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9723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33个。内河港口万吨级泊位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和珠江水系,其中长江干流万吨级泊位121个,长江支流1个,珠江水系11个。

沿海港口码头泊位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1-3万吨级泊位451个,3-5万吨级泊位113个,5-10万吨级泊位91个,10万吨级以

上泊位22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通用件杂货泊位215个,通用散货泊位73个,专用泊位349个。专用泊位中原油泊位40个、成品油及液化气泊位45个、煤炭泊位86个、粮食泊位24个、集装箱泊位83个。

沿海港口千吨级以上泊位1890个,通用件杂货泊位611个,通用散货泊位192个,专用泊位804个。专用泊位中原油泊位58个、成品油及液化气泊位216个、煤炭泊位169个、粮食泊位52个、集装箱泊位175个。

(二)公路、水路运输装备

1、 公路运输车辆

公路运输能力稳步增长,运力结构继续调整。2001年底全国在运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公路运输汽车764.4万辆,比上年增加61.6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55.1万辆、2701.7万客位,分别比上年增加38.3万辆、177.2万客位,载货汽车509.3万辆、1733.6万吨位,分别比上年增加23.3万辆,65.9万吨位。

公路运输客车趋于大型化,运输货车趋于专业化。2001年底全国拥有大型运输客车16.7万辆,比上年增加1.1万辆,增长7.0%。大型普通运输货车186.1万辆,比上年减少5.4万辆,下降2.8%;专用载货汽车12.6万辆,比上年增加1.9万辆,增长17.2%,其中集装箱车2.6万辆,增加0.6万辆,增长30.7%。

2、 水路运输船舶

水上运输装备继续呈结构性调整,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底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21.1万艘,比上年减少1.9万艘;净载重量5449.5万吨位,比上年增加321.4万吨位;载客量107.7万客位,比上年增加4.5万客位;集装箱位50.6万标准箱,比上年增加15.4万标准箱;功率2088.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53.0万千瓦。在水上运输船舶中,集装箱船1255艘,比上年增加156艘,增长14.2%;拥有集装箱位45.2万标准箱,比上年增加14.0万标准箱,增长44.8%。

内河、沿海、远洋货运能力均有提升,客运能力有所调整。2001年底全国内河运输船舶净载重量2145.7万吨位,比上年增加93.8万吨位,载客量93.6万客位,比上年增加6.3万客位;沿海运输船舶净载重量918.1万吨位,比上年增加65.1万吨位,载客量12.7万客位,比上年减少1.1万客位;远洋运输船舶净载重量2385.7万吨位,比上年增加162.5万吨位,载客量1.4万客位,比上年减少0.7万客位。

远洋船舶集装箱运输运力增长明显。2001年底全国内河运输船舶拥有集装箱位0.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加0.07万标准箱,增长9.2%;沿海运输船舶拥有集装箱位1.8万标准箱,比上年减少0.23万标准箱,下降11.3%;远洋运输船舶拥有集装箱位47.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加15.54万标准箱,增长47.9%。

(三)公路、水路运输量

1、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总量继续增长。2001年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140.3亿人,比上年增长

4.1%,旅客周转量7207.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3%;公路货运量10

5.6亿吨,比上年增长1.6%,货物周转量633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3%。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91.7%、55.4%,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4和1.1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77.2%和13.6%,其中货运量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下降了0.2个百分点。

平均运距不断延长。2001年全国公路客运平均运距为51.4公里,比上年增加2.0公里;货运平均运距为59.9公里,比上年增加0.9公里。

2、水路运输

水路货运总量持续增长。2001年全国水路完成货运量13.3亿吨,比上年增长9.0%,货物周转量25988.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5% 。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中所占比重为9.7%和55.7%,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7和2.3个百分点。

表5-2 1992年—2001年公路水运货运量一览表

年份 货运量总计(万

吨)

公路(万吨)

水路(万

吨)

1992 938194 780941 92490 1993 1002005 840256 97938 1994 1053581 894914 107091 1995 1111290 940387 113194 1996 1089942 983860 127430 1997 1085559 976536 113406 1998 1089942 976004 109555 1999 1105052 990444 114608 2000 1161204 1038813 122391 2001 1189000 1056000 133000

2002(1-6

月)

587000 521000 66000

资料来源:交通部统计中心

表5-3 1992年—2001年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一览表

年份 总计(亿吨公

里)

公路(亿吨公

里)

水路(亿吨公

里)

1992 17011.59 3755.39 13256.20

1993 17931.30 4070.50 13860.80

1994 20172.90 4486.30 15686.60

1995 22247.10 4694.90 17552.20

1996 22873.70 5011.20 17862.50

1997 24506.50 5271.50 19235.00

1998 24889.18 5483.38 19405.80

1999 26987.30 5724.30 21263.00

2000 29964 6230.7 23733.3

2001 32318.4 6330.4 25988

2002(1-6

月)

15735.8 3189.8 12546

数据来源:交通部统计中心

在内河运输中,长江水系完成货运量3.1亿吨,货物周转量847.3亿吨公里,分别占全国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43.6%和55.1%;京杭运河完成货运量1.4亿吨,货物周转量296.5亿吨公里,分别占19.8%和19.3%;珠江水系完成货运量1.1亿吨,货物周转量154.1亿吨公里,分别占15.2%和10.0%;黑龙江水系完成货运量0.07亿吨,货物周转量9.9亿吨公里,分别占0.9%和0.6%。

水路货物运距持续延长。2001年全国水路货运平均运距1958.8公里,比上年增加19.6公里。

3、集装箱运输

公路、水路集装箱运输增长显著。2001年公路运输集装箱1115.6万标准箱,重量12356.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9.7%和19.9%。水路运输集装箱1057.2万标准箱,重量10910.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22.1%;其中远洋运输集装箱842.6万标准箱,重

量8123.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2.8%。

(四)港口吞吐量

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平稳。2001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0亿吨,比上年增长8.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5亿吨,增长12.4%,内河港口完成9.5亿吨,增长3.6%。

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较大。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6.6亿吨,比上年增长

14.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0亿吨,增长14.4%,内河港口完成0.6亿吨,增长11.6%。

多功能、综合性大型枢纽港发展加快。继上海、广州、宁波三个港口之后,2001年又有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这样全国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大港增加到7个。

其中上海港连续2年超过2亿吨,2001年达2.2亿吨。宁波、广州、天津、秦皇岛、青岛和大连港全年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29、1.28、1.14、1.13、1.04和1.00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继续攀升。2001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48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7.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470万标准箱,增长20.7%,内河港口完成279万标准箱,比上年下降7.6%。

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标准箱的港口达到8个。其中上海港达634万标准箱,居世界第5位;深圳港达508万标准箱,居世界第8位。其他超过100万标准箱的港口是青岛(264万标准箱)、天津(201万标准箱)、广州(174万标准箱)、厦门(129万标准箱)、大连(122万标准箱)和宁波(121万标准箱)。

港口货物吞吐量以干散货为主,集装箱和滚装车吞吐量增幅较大。2001年全国港口完成干散货吞吐量13亿吨,比上年增长11.8%;液体散货3.5亿吨,比上年增长0.7%;件杂货3.9亿吨,比上年下降6%;集装箱吞吐量2.5亿吨,比上年增长20.5%;滚装车1.0亿吨,比上年增长52.8%。干散货、液体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滚装车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4.2%、14.6%、16.7%、10.4 %和2.8%。

煤炭、石油、金属矿石、矿建材料和钢铁仍占较大比重。2001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煤炭吞吐量4.5亿吨、石油3.1亿吨、金属矿石2亿吨,矿建材料1.9亿吨,钢铁0.8亿吨,分别占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23.6%、16. 1%、10.3%、9.8%和4.2%。主要港口中,水泥、矿建材料、有色金属和金属矿石吞吐量增幅较高。2001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的水泥、矿建材料、有色金属和金属矿石吞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0.8%、30. 1%、29.8%和22.3%。

(五)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受中西部地区投资大幅增加的影响,200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取得新的突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公路建设完成267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90.0%;水运建设完成174亿元,占5.9%;其它建设完成123亿元,占4.1%。

1、公路建设

公路建设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全年全社会累计完成投资比上年增加355亿元,增长15.3%。重点项目、路网改造和县乡公路投资全面增长。2001年公路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48亿元,比上年增加65亿元,增长6.0%;路网改造完成1164亿元,比上年增加238亿元,增长25.8%;县乡公路完成358亿元,比上年增加51亿元,增长16.5%。

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显著。全年东部地区完成1207亿元,比上年增加68亿元,增长5.9%;中部地区完成816亿元,比上年增加195亿元,增长31.3%;西部地区完成648亿元,比上年增加92亿元,增长16.6%。

2001年山西、湖北、湖南、福建四省公路建设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分别完成104亿元、105亿元、107亿元和104亿元,这样全国公路建设投资超过百亿元的省达到11个。

其中广东公路建设投资已经连续四年突破200亿元,2001年为213亿元。其他突破百亿元的省分别是:江苏完成199亿元、浙江完成180亿元、山东完成129亿元、四川完成125亿元、河南完成140亿元、云南完成103亿元。

公路工程建设进度与资金到位仍然存在矛盾。全年公路建设累计到位资金2547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95.4%。其中东部地区资金到位率为96.2%、中部地区为92.2%、西部地区为97.9%。

全年新建公路3.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49公里;改建公路5.3万公里。

2、港口及内河航道建设

2001年港口及内河航道建设完成投资174亿元,比上年增加40亿元,增长29.8%。其中沿海港口建设投资有所增加,内河港口和航道建设投资有所减少。

全年沿海港口建设完成投资124亿元,比上年增加43亿元,增长54.2%;内河港口及航道建设完成50亿元,比上年减少4亿元,下降7.5%。沿海港口新(扩)建码头泊位49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复习题

第1章铁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铁路运输设备包括哪几部分?铁路线路等级怎样划分? 2. 铁路车辆有哪些类型?车辆标记的意义有哪些? 3. 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组织过程,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有哪些? 4. 简述铁路货物发送作业过程,结合实际讨论此发送过程是否满足托运人的需要?应如何改进? 5. 铁路运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有哪些规定? 6. 铁路货物运到期限有哪些规定?货物实际运到天数如何计算?超过规定运到期限时有哪些规定? 7. 什么是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8. 在列车编组计划中,货物列车有哪些分类?什么是列车运行图? 9.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定义?主要影响因素? 10. 车站通过能力的定义? 11. 车站改编能力的含义? 12.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途径? 第2章公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按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公路被分为哪几个等级?高速公路每级服务水平的含义是什么? 2. 公路运输设备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3. 什么是货物?公路货物有哪些分类? 4. 公路货运包括哪些作业过程?每个作业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5. 如何正确灵活地选择公路货运车辆及车辆行驶线路?从安全出发,选择线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 拖挂运输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组织运输的? 7. 长途汽车运输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长途汽运的合理使用范围及应采取怎样的运输组织方法? 8. 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按性质,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哪几种?其间的区别是什么? 第3章水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船舶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 2. 港口有哪些分类?其系统组成有哪些? 3. 港口生产作业分为哪几个部分?水路运输分为哪几部分工作过程? 4. 什么是港口装卸工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5. 设计港口装卸工艺的目的是什么?装卸工艺设计有哪些原则? 6. 简述件货、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等装卸工艺过程。 7. 什么是航次?航次包括哪几项作业?有哪几项分类? 8. 航线形式的船舶运行组织有什么优点?航线按船舶航行区域、运行状况、航线有效期限及航线港口数可分为哪几类? 9. 什么是驳船运输?内河运输中广泛采用驳船运输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10. 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有哪些?航道和船舶的技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11. 什么是港口通过能力?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第4章航空运输(复习思考题) 1. 飞机有哪几种分类?民用飞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2. 机场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3. 航空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航空货物运输的当事人及其责任如何划分?

2019-2020年度中国物流科技行业数据报告

2019年度z中国物流科技行业数据报告

目录二、跨境物流篇 三、即时物流篇 四、同城货运篇 五、冷链物流篇 六、社会物流篇 七、智慧物流篇一、行业数据篇八、全球电商物流篇

一、行业数据 1.1 物流科技行业图谱基于对于电商行业十余年的观察研究,认为:物流科技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物流生态,包括物流快递、电商自建物流、跨境物流、仓储物流、即时 物流、同城货运、末端配送、智能物流以及大宗物流等。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快递大国,而电商物流衍生出多种业态,并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开放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热门行业及主流玩家包括:(1)物流快递类:顺丰、申通、圆通、韵达、汇通、中通、天天快递、优速快递等;(2)电商物流类:苏宁物流、菜鸟、京东物流等;(3)跨境物流类:斑马物联网、海带宝、转运四方、风行全球送、快鸟转运、天马迅达快递等;(4)即时物流类:美团配送、蜂鸟即配、闪送、达达、UU跑腿、顺丰同城急送等;(5)同城货运类:福佑卡车、壹米滴答、云鸟、货拉拉、快狗打车、滴滴货运、卡行天下等;(6)最后一公里类:速递易、丰巢、E 邮柜、菜鸟驿站、e栈等;(7)智慧物流服务商:筋斗云、炬星科技等;(8)大众物流网络类:网盛运泽、 传化智联等。

1.2 电商物流营收规模突破7000亿元 据电商大数据库监测显示,2019年电 商物流行业营收规模为7000亿 元,较2018年的6038.4亿元,同比增 长15.92%。2019年电商物流行业间接 从业人员规模为600万人, 较2018年507.1万人同比增长18.31%。

1.2 电商物流业务量达635.2亿元 同比增长近三成 据数据库显示,2019年电商物流行 业业务量为635.2亿元,较2018年 的507.1亿元,同比增长25.26%。

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2016-05-01 22:07 前言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物流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环境;物流行业的运行情况;物流子行业运营情况;物流行业的运作模式;物流细分市场的发展情况;重点区域物流行业发展情况;各类物流行业领先企业经营情况;物流行业的投融资情况与授信建议;以及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物流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行业的运行状况分析 1. 中国物流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物流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物流行业的产业阶段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目前正处在“物流硬件升级阶段”末期和“物流成本管理时代”初期的发展阶段。具体来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日益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格局,伴随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对成本控制要求的提升,物流行业进入整合阶段,从无序走向有序,各种新的业态也开始涌现,例如供应链管理、整车零担运输等等,也涌现出很多具有很强竞争力和成长能力的公司。

物流行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1)物流行业具有网络化特性,不断向集约化发展 物流行业是极具网络化特点的产业,随着网络的逐步扩大,其网络的外部经济将逐步显现,从而带来企业规模、市场占有份额的不断扩大,而这又进一步促使企业运作中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密度经济的实现,从而极大地提升物流运作效率,正是网络化的特性促使物流行业不断地走向集约。 (2)中国物流行业盈利水平偏低 由于中国物流行业处于发展初期的成长阶段,外资物流企业收购国内物流企业,获得完善的网络资源后,借助其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及国际资本运作的优势,

现代物流背景下的道路货物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毕业论文 二〇一一年十月

现代物流背景下的道路货物运输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专业班级:物流管理 姓名:张美晴 指导教师:李振福

摘要 本文阐述了现代物流的特点,从现代物流的角度分析了公路货物运输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在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受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公路货物运输企业效率低;公路里程和路网等级低;货运装备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采取资源整合,建立法规,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绿色物流和加强人才等建议。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现代物流具备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柔性化、绿色化等特点。其追求的目标是把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在所需要的时间和适当的价格提供给顾客。货物流通过程是借助于交通运输部门所提供的交通运输工具来实现的 现代物流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对作为重要环节的运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交通运输现状的发展水平已不能适应需要,为此,必须在政府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组织管理技术、货运服务模式、企业组织形态等方面实现发展理论的创新。运输发展理论创新的核心是促进货物运输行业尽快实现产业更新、服务创新、技术和装备设施的进步,即要求实现货物运输的现代化,所以,以现代化为宗旨的现代货运的发展,就成为运输发展理论创新的根本所在。现代物流对运输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无论从何种角度定义,无论实现管理的形式和手段为何,现代物流的基本实质似乎都可以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来概括。现代物流的这种实质内涵,对作为其管理与经营运作的核心环节的运输组织与服务,在上述三个方面较传统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输组织与服务能否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将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现代物流系统的构建和系统运转的顺畅。 关键字:现代物流道路运输发展现状对策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复习题

第1章铁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铁路运输设备包括哪几部分?铁路线路等级怎样划分? 2. 铁路车辆有哪些类型?车辆标记地意义有哪些? 3. 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组织过程,铁路货物运输地种类有哪些? 4. 简述铁路货物发送作业过程,结合实际讨论此发送过程是否满足托运人地需要?应如何改进? 5. 铁路运输合同地变更和解除有哪些规定? 6. 铁路货物运到期限有哪些规定?货物实际运到天数如何计算?超过规定运到期限时有哪些规定? 7. 什么是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地目地是什么? 8. 在列车编组计划中,货物列车有哪些分类?什么是列车运行图? 9.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地定义?主要影响因素? 10. 车站通过能力地定义? 11. 车站改编能力地含义? 12.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地途径? 第2章公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按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公路被分为哪几个等级?高速公路每级服务水平地含义是什么? 2. 公路运输设备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地功能是什么? 3. 什么是货物?公路货物有哪些分类? 4. 公路货运包括哪些作业过程?每个作业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5. 如何正确灵活地选择公路货运车辆及车辆行驶线路?从安全出发,选择线路地基本原则是什么? 6. 拖挂运输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组织运输地? 7. 长途汽车运输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长途汽运地合理使用范围及应采取怎样地运输组织方法? 8. 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按性质,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哪几种?其间地区别是什么? 第3章水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船舶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 2.港口有哪些分类?其系统组成有哪些? 3.港口生产作业分为哪几个部分?水路运输分为哪几部分工作过程? 4.什么是港口装卸工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5.设计港口装卸工艺地目地是什么?装卸工艺设计有哪些原则? 6.简述件货、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等装卸工艺过程. 7.什么是航次?航次包括哪几项作业?有哪几项分类? 8.航线形式地船舶运行组织有什么优点?航线按船舶航行区域、运行状况、航线有效期限及航线港口数可分为哪几类? 9.什么是驳船运输?内河运输中广泛采用驳船运输地显著特点是什么? 10.影响航道通过能力地因素有哪些?航道和船舶地技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11.什么是港口通过能力?影响港口通过能力地因素有哪些? 第4章航空运输(复习思考题> 1.飞机有哪几种分类?民用飞机地性能指标有哪些? 2.机场地功能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3.航空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航空货物运输地当事人及其责任如何划分?

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金地毯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一、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物流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指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包装、、、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评价物流体系有五个主要因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2009年2月25日,物流行业成为国务院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第十个产业。 物流行业是指物流资源的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 产业,物流资源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业。这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因为所有产业的

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优化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目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复合增速17%。但物流效率不高,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17.8%,两倍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当下,国内物流行业内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主体资方背景呈现四足鼎立的格局,这四类企业各有特点和市场定位,其规模、服务内容及关注的行业存在较大差别。 中国物流市场产业集中度低,物流市场具有“多、小、少、弱、散、慢、乱”等特征。截至2011年1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估的A级物流企业共1506家,但代表我国物流业发展最高水平的5A 级物流企业仅98家。物流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都很小,入行门槛低。未来随着物流企业整合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物流业整体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传统的基础物流业务,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低端物流服务的价格竞争。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连续出台、制造与商贸企业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物流行业将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金地毯研究团队认为,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预计“十二五”期间物流行业整体增速可以达到20%以上,但基础物流

物流运输管理大纲(完整版)

物流运输管理 第1单元物流运输管理认知 (一)物流与运输 物流的定义:按用户要求,将物的实体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物流的总体功能: 1,组织实物进行物理性的流动:生产活动和工作活动的需求,生活活动 和消费活动的需求,流通活动的需求,军事活动的需求,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的需求 2、实现对用户的服务:实现对用户的服务是物流的总体功能,某些物流领域可以有“利润 中心”、“成本中心”等作用,但是所有的物流活动,无一例外地具有“服务”这个共同的功 能特点 物流的具体功能:1、运输功能2、仓储功能3、装卸功能4、包装功能5、配送功能6、流通功能7、物流信息 2.领会:物流运输的意义:1、提高运输服务水准, 2、提高运输的技术含量3、实现物流 全过程总费用节约4、实现物流过程的系统化管理5、促进运输经营观念和组织方式的变革 运输的概功能:1、产品转移2、产品储存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1、便利和可靠的运输服务是有效组织输入和输出物流的关键2、运输 影响着物流的其他构成因素3、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4、运输和包装的关 系(货物包装的材料、规格、方法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运输)5、运输和装卸的关系,6、运输和储存的关系7、运输与配送的关系 (二)物流运输管理基础 运输市场的特征:1、运输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劳务市场2、运输市场是劳动密集型市场3、劳 务市场与商品市场成比例4、运输市场的区域性较强5、运输市场波动性较强6、运输市场 受到运输力量的潜在威胁 运输价格的特点: 1、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2、货物运输价格是时候商品销售价格的组

成部分3、运输价格具有按照不同运输距离或者航线而有所区别的特点4、运输价格具有比较负责的比价关系 运输成本:指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2.领会:运输市场的分类:1、按运输方式划分:铁路运输市场,公路,水路,航空,管 道 运输市场2、按运输对象划分:货运市场,客运市场,装卸搬运市场3、按运输范围划分: 国内运输市场,国际运输市场4、按供求关系划分:买方运输市场,卖方运输市 场5、按运 输需求的弹性划分:具备弹性的运输市场和缺乏弹性的运输市场 运输价格形成的因素:1、运输成本,2、运输供求关系3、运输市场结构模式4、国家有关经济政策5、各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运输价格的种类:1、按货物运输价格的适用范围划分:国内货物运输价格和国际货物运输 价格2、按对货物运输价格的管理方式划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 价,3、按运输货物种类划分:普通货物运价,危险货物运价,冷藏货物运价,集装箱货物 运价4、按货物批量大小划分:整批货物运价和零担货物运价5、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水路货物价格,铁路货物运输价格,公路货物运输价格,航空货物运输价格,管道货物运输价格6、货物联运运价:国内货物联运和国际货物联运 运输价格的结构形式: 1、距离运价:均衡里程运价和递远递减运价2、线路运价:按照运输线路和航线不同分别确定的货物运价(被广泛适用于国际海运和航空货物运输中) 货运质量管理的任务:制定道路货物运输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组织、指导、考核、监督全 行业货运质量管理工作,处理货运质量纠纷,使全行业的货物运输的达到安全优质、准确及时、经济方便、热情周到、完好送达、用户满意的目的 货运质量事故分类:1、重大事故(损失金额在3000元以上的运输质量事故,以及经省级有关部门鉴证为珍贵、尖端、保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灭失、损坏的事故)2、大事故(货

物流运输与配送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1.名词解释 (1)通常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2)运输市场是运输生产者(承运人)和运输需求者(托运人)之间进行运输产品(客、货空间位移的实现)交易的场所和领域,是运输活动的客观反映。 (3)是指货主或托运人在一定运输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交运的货物运量。 (4)是指承运人在一定运价条件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运输能力。 (5)是指运输企业对运输对象所提供的运输劳务的价格。 (6)是指按货物运输距离而制定的价格。目前主要有两种制定形式:均衡里程运价和递远递减运价。 (7)是指对同一货种而言,货物运价率虽然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并不呈正比增加,致使每吨公里货物运价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即所谓“递远递减”。 (8)是指借助一定的成组工具或设备,将两个以上重量轻、体积小的单件杂货组合成同一尺寸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大货物单元再进行运输。 2.填空 (1)距离运价、线路运价 (2)目成组运输、国际多式联运 3.简述 (1)①物流活动中包含了运输活动,运输只是物流的一个环节; ②通过运输实现了物流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 ③物流活动比运输活动更为复杂; ④运输是物流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环节。 (2)①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②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③运输主要创造了“空间效用” ④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3)①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则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②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最高比例,节约的潜力非常大。 ③由于运输总里程远,运输总量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调整就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 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 (4)①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 ②货物运输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 ③运输价格具有按不同运输距离或不同航线而异的特点。 ④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 (5)①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指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②运输供求关系。运输供给与需求对运输市场价格的调节,通常是由于供求数量不同程度的 增长或减少引起的。 ③运输市场结构模式。不同类型的市场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对运输价格的形成会产生 重大影响。 ④国家经济政策。 ⑤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6)①水路运输: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及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 ②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灵活性是最强的; ③铁路运输:利用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沿铺设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④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在长距离运输(尤其是跨国运输)中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⑤管道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的重要区别在于,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

最新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有关专家共同撰写,凝聚了众多权威研究人士的研究成果,旨在全方位地探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情况。该报告对长期从事物流行业研究及投资分析人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是全面了解中国物流行业的第一手资料。 报告的主要内容:在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结构以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物流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及投资价值进行详细研究。报告还根据金融投资机构不同需求,对中国物流行业进行专题研究——物流区域分析,即对重点物流市场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物流行业研究的主要区域是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及浙江省。 ◆风险因素:1、物流行业中流通领域经济效益差,部分物流企业还未解决生 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面临比较严重的财务危机;2、物流市场需求不足,服务层次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国物流市场未能与国际物流市场接轨,即高科技的国际物流市场对中国物流市场构成的潜在威胁。 ◆风险控制:1、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制定相应的技术衡量标准和出 台全国性的物流管理法规;2、要深入领悟现代物流业,走出物流认识误区的同时,启用具有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市场,降低整个物流行业的成本。 ◆行业投资建议:从国家权威机构对物流行业跟踪调查结果看,物流网络设 计、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和定做条码扫描系统等方面的需求旺盛,是新型物流投资的重点方向。同时,产品包装、流通加工、原材料质检、代结货款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市场。

目录 ★★★物流业整体概况★★★ (6)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6) (一)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6) (二)物流技术设备市场活跃 (6) (三)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 (7) (四)物流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8) (五)工商企业致力于物流合理化 (8) (六)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发展 (8) (七)第三方物流企业处境艰难 (9) 二、当前物流行业的特点 (10) (一)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 (10) (二)物流企业规模过小,服务能力不足 (10) (三)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10) 三、现阶段政府在物流业中的角色分析 (11) (一)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政府与物流业的关系 (11) (二)现阶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支持 (11) (三)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物流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 (12) 四、中国物流市场基本情况 (13) 五、中国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14) 六、物流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15) (一)物流保障生产 (15) (二)物流服务于商流 (16) (三)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16) (四)企业物流配送的重要性 (16) (五)现代物流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8) (六)供应链管理将成为企业新的重要的利润源 (19) 七、当前中国物流领域研究的十大问题 (19) (一)物流定义 (19) (二)物流规划与政策 (20) (三)物流成本及统计信息体系 (21)

运输与配送管理

《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介绍 《运输与配送管理》是学院物流管理类专业在大学第二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践20学时,为考试课。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物流管理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该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是运输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综合性课程,是物流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以《采购管理》、《仓储作业与管理》、《配送作业与管理》、《物流管理基础》等专业课程作为前导课程,以使学生在获得普遍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运输与配送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习目标 1. 掌握运输的概念和特征,认识运输的作用,掌握配送、配送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认识配送的作用。 2. 掌握铁路、水路、公路、航空运输的特点,了解它们的发展趋势;掌握运输的概念、职能和原则,了解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掌握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含义,理解运输信息系统建设对运输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4. 了解配送水平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掌握配送与配送中心概念、种类及职能,理解配送中心的规划。 5. 掌握储存、库存的基本概念,理解库存控制的意义。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商务的功能和效益,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关系。 6. 掌握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和主要组成部分,理解运输配送企业的环境分析、战略选择及实施。 三、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 1.教学环节:实行多环节教学,包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考核等。 2.学时分配

物流运输管理大纲(完整版)

物流运输管理 第1单元物流运输管理认知 (一)物流与运输 物流得定义:按用户要求,将物得实体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得过程 物流得总体功能:1,组织实物进行物理性得流动:生产活动与工作活动得需求,生活活动与消费活动得需求,流通活动得需求,军事活动得需求,社会活动与公益活动得需求 2、实现对用户得服务:实现对用户得服务就是物流得总体功能,某些物流领域可以有“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作用,但就是所有得物流活动,无一例外地具有“服务”这个共同得功能特点 物流得具体功能:1、运输功能2、仓储功能3、装卸功能4、包装功能5、配送功能6、流通功能7、物流信息 2.领会:物流运输得意义:1、提高运输服务水准,2、提高运输得技术含量3、实现物流全过程总费用节约4、实现物流过程得系统化管理5、促进运输经营观念与组织方式得变革 运输得概功能:1、产品转移2、产品储存 运输与物流得关系:1、便利与可靠得运输服务就是有效组织输入与输出物流得关键2、运输影响着物流得其她构成因素3、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有很大得比重4、运输与包装得关系(货物包装得材料、规格、方法等都不同程度得影响着运输)5、运输与装卸得关系,6、运输与储存得关系7、运输与配送得关系 (二)物流运输管理基础 运输市场得特征:1、运输市场就是一个典型得劳务市场2、运输市场就是劳动密集型市场3、劳务市场与商品市场成比例4、运输市场得区域性较强5、运输市场波动性较强6、运输市场受到运输力量得潜在威胁 运输价格得特点:1、运输价格就是一种劳务价格2、货物运输价格就是时候商品销售价格

得组成部分3、运输价格具有按照不同运输距离或者航线而有所区别得特点4、运输价格具有比较负责得比价关系 运输成本:指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得各种耗费得总与。 2.领会:运输市场得分类:1、按运输方式划分:铁路运输市场,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市场2、按运输对象划分:货运市场,客运市场,装卸搬运市场3、按运输范围划分:国内运输市场,国际运输市场4、按供求关系划分:买方运输市场,卖方运输市场5、按运输需求得弹性划分:具备弹性得运输市场与缺乏弹性得运输市场 运输价格形成得因素:1、运输成本,2、运输供求关系3、运输市场结构模式4、国家有关经济政策5、各运输方式之间得竞争 运输价格得种类:1、按货物运输价格得适用范围划分:国内货物运输价格与国际货物运输价格2、按对货物运输价格得管理方式划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与市场调节价,3、按运输货物种类划分:普通货物运价,危险货物运价,冷藏货物运价,集装箱货物运价4、按货物批量大小划分:整批货物运价与零担货物运价5、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水路货物价格,铁路货物运输价格,公路货物运输价格,航空货物运输价格,管道货物运输价格6、货物联运运价:国内货物联运与国际货物联运 运输价格得结构形式:1、距离运价:均衡里程运价与递远递减运价2、线路运价:按照运输线路与航线不同分别确定得货物运价(被广泛适用于国际海运与航空货物运输中) 货运质量管理得任务:制定道路货物运输管理规章制度与办法,组织、指导、考核、监督全行业货运质量管理工作,处理货运质量纠纷,使全行业得货物运输得达到安全优质、准确及时、经济方便、热情周到、完好送达、用户满意得目得 货运质量事故分类:1、重大事故(损失金额在3000元以上得运输质量事故,以及经省级有关部门鉴证为珍贵、尖端、保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灭失、损坏得事故)2、大事故(货损金额500-3000)3、一般事故(货损50-500)4、小事故(货损在20-30得货运质量事故),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运输与配送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012 ~ 2013学年第一学期《文献检索》期末考试 适用年级专业:20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试卷说明:论文 姓名学号:0017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运输与配送 摘要: 挑选了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的运输与配送的体系作为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分析。目前,中远物流的业务涉及国际船舶代理和货运代理的传统物流以及现代物流三块。其中,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规模目前在国内排名第一,货运代理业务也名列前茅。为什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本论文以其案例从港口节点的区位优势、技术支撑进行分析,并从吸引人眼球的安全性、信息化、高效化进行深度剖析,最后从中远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总结,希望能在中远的成功案例上得到一些启发 关键字:运输与配送配送中心定量与定性分析法战略 Abstract: Selection of China COSCO Logistics Limited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a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hesis and analysis. At present, COSCO logistics business involves international ship agency and freight forwarding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and modern logistics three block. Among them, the international ship agency business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current ranking first in China, freight agency business has come out in front. Why China Ocean Shipping Group can achieve such a great success, in this paper the case from the node port area advantage, technical support for analysis, and from the eye-catching safety, information, efficient for in-depth analysis, the last from COSCO and other business cooperation to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 summary, in the hope of COSCO 's success case to get some inspiration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strategy

2019-2020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年)

目录 2019年快递行业发展八大特点 (3) 一、行业良好态势延续,市场底盘稳固 (3) 二、行业格局演变加速,马太效应凸现 (4) 三、业务创新融合加速,增量市场广阔 (5) 四、科技创新贯穿全流程,全场景应用加快 (8) 五、资本聚焦关键领域,头部企业获益 (9) 六、绿色快递实践加速,量化成效明显 (11) 七、新兴市场布局火热,出海步伐稳健 (12) 八、快递末端动力转换,模式重塑加快 (13) 2020年快递行业发展五大趋势 (14) 一、竞争深化,快递生态演变加速 (15) 二、电商分化,高质量寄递迎来契机 (16) 三、增量拓展,下沉市场布局加快 (16) 四、发力国际,笃定方向迎接挑战 (17) 五、绿色安全,仍是高质量发展前提 (18)

邮政体系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一,与产业上下游、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技术发展程度等关系日渐密切。2019年,在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和变革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快递市场格局演变加速,边界不断延展,更好地满足了消费多元化及分层需求。 本报告从客户(范围、需求)的变化、外部环境(政策、技术、经济、社会)的变化、现有竞争者(竞争战略、竞争格局)的变化、新进入者(竞争主体、进入策略)的变化等 4个维度,分析研判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走向,如下图1: 图 1 报告分析的四个维度 中国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转型升级持续加速,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特别是客户主体和需求不断扩展,科技创新与应用日益广泛,正深刻改变行业运营方式。报告认为,2019年,行业良好态势延续,市场底盘稳固,行业格局演变加速,高质量发展契机出现。2020年,伴随新冠疫情的突发,快递行业面临波动性加大,催化行业竞争加

道路货物运输管理规范完整版本

菏泽市道路货物运输管理工作规范第一节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 一、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的受理及实施主体 县级或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实施本辖区内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和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的行政许可。 未设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由上一级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实施本辖区内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的行政许可。 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条件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受理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经营许可申请,应当审查申请人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运输车辆 1.车辆技术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18565的要求; 2. 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载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1589的要求; 3.从事大型物件运输经营的,应当具有与所运输大型物件相适应的超重型车组。超重型车组是指运输长度在 14 米以上或宽度在 3. 5米以上或高度在 3米以上的货物的车辆,或者运输重量在20吨以上的单体货物或不可解体的成组 (捆货物的车辆; 4.从事冷藏保鲜、罐式容器等专用运输的,应当具有与运输货物相适应的专用车辆,专用容器、设备、设施应当固定在专用车辆上; 5.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应当具有与运输集装箱相适应的车辆,车辆还应当有固定集装箱的转锁装臵。 (二有符合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 1.取得与驾驶车辆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

2.年龄不超过 60周岁; 3.取得与驾驶车辆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安全生产和岗位责任制;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4.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5.安全例会制度; 6.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7.车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8.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 三、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程序 (一要求提交的申请材料 申请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以下材料: 1.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 ; 2. 拟设立企业提供《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的营业执照,个体经营者提供《居民身份证》 ;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教案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目录 目录 第1章物流运输基础知识 ? 1.1 运输概念 1.1.1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1. 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 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这里不研究人的运输)。 2.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活动中包含了运输活动,是物流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物流活动。 ? 1.1 运输概念 1.1.2 运输的作用 1.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不仅可以部分改变货物的时间状态,更是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2.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有了运输条件才能保证生产企业有节奏的生产,才能为开发新的自然和劳动资源创造必需的条件,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发展国际贸易。 3. 运输主要创造了“场所效用” 场所效用(或称“空间效用”)——同种货物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使用价值实现的程度则不同,即效用价值是不同的。 ? 1.1 运输概念 4.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第一利润源——原材料成本的降低 第二利润源——降低活劳动消耗 第三利润源——降低物流费用 具体表现: (1)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其活动的时间长、距离远、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则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2)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最高比例,节约的潜力非常大。(3)由于运输总里程远,运输总量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 ? 1.2 物流经济概述 物流经济离不开运输经济。 1.2.1 运输市场 ◆运输市场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受供给与需求规律的支配。 ◆狭义的运输市场——运输承运人提供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来满足旅客或货主对运 输需要的交易活动场所。 ◆广义的运输市场——一定地区对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协调与组织,包括一定的交易 场所、较大范围的营业区域和各种直观或隐蔽的业务活动。 ◆运输市场表现——在相当广阔的空间里、在一定时间的推移中实现运力的需求和 供给,从而完成客货位移。 ? 1.2 物流经济概述 1. 运输需求分析 (1)输需求与需求规律 ◆运输需求——货主或托运人在一定运输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交运的货物运量。 ◆必备条件——交运意愿和交运能力 在图1.1中,横轴OQ表示运输需求量,纵轴OP表示运价水平。D为运输需求曲线,其斜率为负,表明运价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当运价为OP1时,需求量为OQ1;当运价下降到OP2时,需求量则增加到OQ2。 (2)运输需求的特征 a.运输需求的派生性。 b.个别需求的异质性。 c.总体需求的规律性。 ? 1.2 物流经济概述 (3)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运输需求弹性,一般是指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运输需求随运价变动而相应 增减的特性,弹性的大小表明需求量对运价变动的反应程度。 表示需求◆用弹性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因运价变动而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程度,设E d 弹性系数,它的大小等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Q/Q ⊿Q P = ————— = ————·—— E d ⊿P/P ⊿P Q ——需求弹性系数; 式中:E d

快递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快递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快递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xx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6.9亿件,同比增长26%,收入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23%。到2020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l 1972亿元,并将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而随着中国物流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国快递业正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期。中国邮政一家。独霸天下”的国内快递行业格局的打破,国外快递企业大举扩张,我国快递业出现了国营、外资、民营等多经济主体、多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外国“列强”资金雄厚,硬件条件优越,品牌优势显著;国营“巨头”网络完善,背景深厚;而民营快递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这场竞争中的生力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营快递企业如何在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调研结果 各种成本的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依托廉价劳动力发展,同质化导致“低价”恶性竞争正在为民营快递业带来生死挑战。中国快递咨询网预计,20xx年民营快递企业的数量将减少30%以上。民营快递企业具有它独特韵运营方式和自身不足,总体而言有利有弊。 特点如下: 1.八成公司注册资金低八成民营快递公司注册资本不足50万元i公司规模不足,小到2。3人,大到几百人至上千人。在民营

快递业中,北有宅急送,中有申通,南有顺丰,再加上圆通、韵达,在民营企业中居前五位。 在国内市场上,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仍然是ems,即使在中国国际快递市场,ems也居于前三位之列。信誉上ems的安全性较高,投递的速度较慢,民营快递则相反。成本费用方面,ems的成本费用较高,民营快递的成本费用较低。 2.民营快递公司运营形式简单民营快递公司运营分为自营和加盟两种形式,自营的所有网点由公司统一出资、统一招聘、统一管理,自营快递公司对下属网点的控制力强,代表有ems、顺丰和宅急送。加盟式的每个网点都是独立的,和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使用同一个品牌,自负盈亏,采取这种模式的主要有申通、圆通,中通等。 3、民营快递的社会形象欠佳 国内民营快递的从业人员在30万左右。在从业人员中,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下岗工人,有待业人员。工作人员特别是业务员,总体特点如下:一、人员素质较低;二、是服务不规范;三、是举止不文明。许多写字楼挂出这样的牌子:快递不得入内;有的写字楼让快递从后门进,避免快递从前门进影响单位的形象。4.民营快递公司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淡薄由于这个行业利润较大,投资较小,.见效快,相对于其它行业,操作上技术含量不高,只需实务经验,市场需求又大,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市场。另外,国内快递公司特别是民营快递普遍存在着唯“钱”是图,急

交通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 物流是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实际上是对运输概念的一种延伸,是通过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以运输为核心的各项物流功能进行整合,是传统运输方式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点内容。 整个物流活动是由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和配送等活动组成的,其中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不论是企业的输入物流还是输出物流,还是流通领域的销售物流,都依靠运输来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可以这样说,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为了适应物流的需要,要求具有一个四通八达,畅行无阻的运输线路网系统作为支持。 现代物流以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满足流通需求的同时,追求将服务全过程的系统总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增值服务成本)降至最低水平,而流通过程本身则依托信息系统为支撑的运输系统来完成。没有运输就谈不上物流,但仅依靠运输也不可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日趋复杂的、多样化的流通服务需求。并且运输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运输是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物流大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子系统。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物流系统要实现自己增加物质产品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的功能,必须依靠运输、包装、装卸、储存和信息等要素,其中运输是最重要的物流构成要素之一,或者说是物流的主干。运输是把物流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它为物质产品在空间进行移动,以便实现或增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了基础。要使物流快速而有效的完成,必须具备良好的运输条件。运输是物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而且物流管理的出现也要在运输体系的完善达到相当的水平之后。 (1)运输是物流的重要构成要素 交通运输业是物流的基本载体。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在世界范围内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都在逐步走向专业化,从产品的生产到商品的使用,从原材料的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