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1260-一建-市政-冲刺第三讲

91260-一建-市政-冲刺第三讲

91260-一建-市政-冲刺第三讲
91260-一建-市政-冲刺第三讲

路面使用指标:1、抗滑能力;2、承载能力;3、温度稳定性;4、平整度;5、噪声量透水性【不】;6、透水性【不】。【口诀:华仔文凭糟透】

降噪排水路面结构组合一般为:上面层(磨耗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面层等采用密集配沥青混合料。

高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沥青路面面层类型:1、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2、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面层、支路的表面层,以及各种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或整平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3、温拌沥青混合料,适用同热拌;4、贯入式沥青混合料,宜用作城市次干路以下道路面层;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

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主要由矿物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以及沥青胶结料及其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所构成。

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37.5mm)、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砾式(4.75mm)。

结构类型可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两大类。

嵌挤原则,是以矿物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主、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为辅构成的,受温度影响较小。

密实级配原则,是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矿物质颗粒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构成的,受温度影响较大。

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通常有:1、悬浮密实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但内摩擦角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AC型沥青混合料为代表;2、骨架空隙结构,内摩擦角较高排水沥青混合料为代表;3、骨架密实结构,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AM为代表。

感温性;3、耐久性;4、塑性;

5、安全性。

:适用于城市次干路、辅路或人行道、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

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3

市主干道:采用改性沥青,材料配比采用SMA

透层油,其他情况一律洒布粘层油

多机全幅摊铺,

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由30-60mm宽度的搭接,并应错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应错开200mm以上。

摊铺前应提前0.5-1h预热摊铺机熨平板使其温度不低于100℃。

摊铺速度控制在2-6m/min,发现沥青混合料面层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及时予以消除。

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下卧层表面温度、厚度、气温、风速,按规范要求执行【口诀:夏侯气疯】。

压实分初压(静压)、复压(振动)、终压(静压)。

碾压温度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

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或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80m。

密集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应优先选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实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

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半幅施工采用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将先铺的沥青混合料刨出毛槎,涂刷粘层油后在铺新料,新料跨缝摊铺与已铺层重叠50-100mm,软化下层后铲走重叠部分,再跨缝压实。

高等级路面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平接缝宜采用机械切割或人工刨除层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清除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槎软化后,先横向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改性沥青混合料正常生产温度应根据沥青品种、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厚度确定。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除满足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求外,还应做到:1、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160℃;2、摊铺速度宜放慢至1-3m/min,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验段取得;3、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中、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轨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改性沥青混合料除执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成型要求外,还应做到:1、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90-120℃;2、摊铺后应紧跟碾压,保持较短的初压区段,使混合料碾压温度不致降得过低;3、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应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OGFC混合料宜采用12t以上钢筒式压路机碾压;4、振动压实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这是保证平整度和密实度的关键。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项目:宽度、平整度、横坡、厚度、井框与路面高差、中线高程、压实度、弯沉值八项。【口诀:宽平横厚,井中压弯】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验收主控项目:原材料、面层厚度、压实度、弯沉值【口诀:材厚压弯】。

对面层厚度准确度的控制能力直接反应出施工项目部和企业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水平。

沥青路面检测方法:1、钻芯法检测;2、核子密度仪检测。

土基、路基、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中,压实度均为主控项目,必须达到100%合格。

:沥青面层不允许在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冬期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除开通用外】: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在低于5℃时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2、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3、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沥青混合料拌合、出厂及施工温度。运输过程中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和碾压的温度要求。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雪霜等。施工中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三快两及时】。摊铺应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面层混凝土通常分普通(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等,我国多采用普通混凝土。

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

横向接缝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应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在临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处,应设置胀缝。

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在自由边处,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于90°的面层角隅,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应配筋补强。

抗滑构造主要采用刻槽、拉槽、压槽、拉毛

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

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32.5级。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

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

用。

宜采用质地坚硬、度模数在2.5

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外加剂宜使用无氯盐的防冻剂、引气剂、减水剂。

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陷。

胀缝板宜用厚20cm,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

料宜用改性沥青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树脂类、橡胶类

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口

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每0.5-0.8m设置1出

胀缝和构造物的位置;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脱模剂或隔离剂

。胀缝应与路面中心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安装胀缝板和传力杆。

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1、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适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2、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适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应由施工期间混凝土面板摊铺完毕到切缝时的昼夜温差确定切缝方式。对已插入拉杆的纵向缩缝,切缝深度不应小于1/3-1/4板厚,最浅切缝深度不应小于70mm,纵横缩缝应同时切缝。

填缝料灌注深度宜为15-20mm,热天施工时填缝料宜与板面平,冷天填缝料应填为凹液面,中心宜低于面板1-2mm。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宜为7-14d。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行。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料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

水泥混凝土面层雨期施工【除通用外】:应勤测粗细集料的含水率,适时调整加水量,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雨期作业工序要紧密衔接,及时浇筑、振捣、抹面成型、养生。

水泥混凝面层冬期施工【除通用外】:1、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施,搅拌机出料温度不得低于10℃,摊铺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

防冻措施。当连续5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

凝土拌合温度应不高于35℃。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

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4、混凝土板弯拉强度

受冻;5

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

度在其温度达到0℃前达到设计强度;7

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温施工规定:1、严控

当掺加缓凝剂,特高温时段混凝土拌合

间施工;2、加强拌制、运输、浇筑、做面等各工序

加设临时罩棚

正常硬化过程。

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关键在于沥青的再生。

种组分的低粘度油料,调配出具有适当粘度并符合路用性能要求的再生沥青。

再生剂能渗入旧沥青中,使其已凝聚的沥青质重新溶解分散,调节沥青的胶体结构,改善沥青流变性质。

再生剂主要采用低粘度石油系矿物油。

再生剂技术要求【口诀:张奶奶分榴莲】:1、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2、良好的耐热化和耐候性;3、具有溶解分散沥青质的能力,富含芳香酚;4、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质,复合流动度接近1;5、具备适当的粘度。

再生剂选择与用量的确定应考虑旧沥青的粘度、再生沥青的粘度、再生剂的粘度等因素。

目前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用量的确定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有: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空隙率、矿物间隙率、流值等【口诀:宝马空间牛】。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检测项目有: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P13-14看图能分出挡土墙类型。

挡土墙结构承受的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土推墙动)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主动土压力(墙推土动)最大,位移也最大。

土工合成材料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路堤加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土工合成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较高的撕破强度、顶破强度和握持强度等性能。

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对台背路堤填土加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用土工合成材料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旧沥青路面裂缝进行防治,首先要对旧路进行外观评定和弯沉值测定。施工要点是:旧路面清洁与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按设计或规范要求铺筑新沥青面层。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处理要点是:对旧水泥路面评定,旧路面清洁和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铺沥青面层。

为防止新建道路的半刚性基层养护期间的收缩开裂,可将土工合成材料置于半刚性基层与下封层之间,以防止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上。施工方法与旧沥青路面裂缝防治相同。

微表处理工程施工基本要求:1、对原有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刨平或补缝,使其符合要求;2、宽度大于5mm的裂缝进行灌缝处理;3、路面局部破损处进行挖补处理;4、深度15-40mm的车辙、壅包应进行铣刨处理。

微表施工流程与要求:1、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

中断行车;3、采用专用摊铺机具,摊铺速度1.5-3km/h;

粒;5、不需碾压成型,摊铺找平后必须立即进行

通常,气温25-30℃时养护30min

安排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m,以便确定施工参数。

旧路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要求要点:1

经整平后可做基层使用;2

坏部分进行处理;3

超过100mm。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应做填充处理;③对局部破损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剔除,并修补完好;④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

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面之间采用土工织物预防反射裂缝,设置应力消减层,具有延缓和抑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效果。

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必须对脱空和路面板局部破裂处进的基底进行处理,并对破损的路面板进行修复。基底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开挖式基底处理,即换填基底材料;另一种是非开挖式基底处理,即注浆填充脱空部位的空洞。

采用从地面钻孔注浆的方式进行基底处理,灌注压力宜为1.5-2.0MP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