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解析

一、实习目的

1. 通过实习巩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理论内容。

2. 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的锻炼,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根据实际情况对黄山市自然环境进行简单的评价,了解环境评价工作过程,加深工作印象。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3.07.08~07.12

地点:XX市垃圾填埋场、齐云山风景区、XX市屯溪经济开发区。

三、实习内容

7月8日:实习动员,收集相关资料;

7月9日~10日:实习地实践学习。

5月11日~12日:撰写实习报告,举行实习总结会议。

四、实习报告

(一)环境现状调查

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调查

(1)地质地貌

齐云山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中白垩统小岩组K2x1红色砂砾岩层中,该区地貌发育主要受景德镇-祁门断裂带、江湾-街口挤压破裂带和开化-淳安褶断带三大断裂带控制。在白垩世该区经历了地块沉降,成为陆上的断陷湖盆,由此接受了巨厚的白垩系红层堆积。在新构造运动中,该区经历了隆升过程,巨厚的白垩系沉积物变成了海拔500—600m的山体。白垩系红色砂砾岩在经历了垂直节理发育、风化破坏阶段及剥蚀搬运阶段后,同时受岩性本身砂岩与砾岩在组分和结构上的影响,差异性风化剥蚀显著,因此形成了壮观的峰林、崖、洞、方山、城堡及天生桥景观。该区585m、400m和150m处的三级裂点,大致反映了该区新构造运动中三次主要的抬升过程。

(2)气象气候

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本山范围内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613.7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优良的气候环境,形成齐云山多彩的小气候风光。年平均气温16.2℃,最高年份16.9℃,最低年份15.6℃,年际间变化多在1±0.5℃(增或减)之间。一年中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7.9℃,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3.7℃,年气温比较差24.2℃。一年中1至7月气温逐月升高,8月开始下降。

(3)水文状况

齐云山所在地为休宁县,是新安江流域发源地,丰水期主要在5月至7月份,平水期主要为8月至12月份,其余为枯水期;主要为生活饮用水及农田灌溉,有较强的水环境功能;水质的主要污染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

(4)植被状况

自然植物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植被已形成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层林相结构,整个风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内覆盖率达67%。木本植物种类有560余种,拥有我国珍贵树木18种,如三尖杉、香果树、楠木等;齐云山水土丰润,深林苍蔚,古木参天,植物种类繁多,全区林地面积10.08万亩,其中经济林4.36万亩,主要品种为油茶、油桐、望春花、木瓜、乌桕、棕榈、板栗、香榧、桃、梨等;用材林1.72万亩、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

2.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齐云山地处黄山市休宁县,其区域经济状况调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1)人口状况

休宁县人口约二十八万人

(2)经济状况

休宁县主要以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和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为主,如种植黄山名茶。

(3)交通状况

休宁虽僻处安徽南陲,但并不十分闭塞。它介于浙赣两省之间、抱于黄山白岳之中,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等水系的发源地,在古徽州拥有地理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水陆两线构织的交通网,连通了山外的世界,方便了商旅往来,活跃了休宁市场,繁荣了休宁城乡。境内“川平山开,洲渚隐现”,“烟风晴露,落日溪光”,“其民雅驯,其俗简易,游宦东南者皆以徽为乐土,尤在于休宁”。

(4)文教卫生状况

注重教育,齐云山为道教名山,休宁既近程朱阙里篁墩,又与朱熹桑梓之邦婺源为邻,深受程朱理学濡染,素来敦人伦、重教育。从明朝成化年间休宁知县欧阳旦颁布的《教民条约》,到清朝雍正年间的《茗洲吴氏家典》,都可以见出休宁官府和士绅平民对教育的热衷程度。“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在2012年全国最美城市评比中黄山是被评为“双优城市”。

3.区域土壤类型特征调查

齐云山的土壤类型主要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组成、土壤特性调查。齐云山丹霞地貌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产生、演化而成。在距今9000至6500万年间的晚白垩世形成了紫红色砾岩、砂岩、钙质砂岩互层的浅湖相——山麓河流相沉积,组成了齐云山组和小岩组,期内有一次基性玄武岩喷发构成齐云山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而稳定成层产出的玄武岩又给丹霞地貌镶嵌了一个绚丽的“花边”。土壤为黄棕壤,园内还分布有中生代白垩纪齐云山组标准地层剖面遗迹、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恐龙尾迹化石遗迹;以及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新构造运动遗迹等。

4.区域水环境调查

流经齐云山地区的河流主要是新安江源支流——横江。横江沿齐云山顺流而下,横插休宁县城,至屯溪区老大桥,三河口处与率水、阳湖汇合成新安江。横江自源头至屯溪老大桥,全长74公里,流域面积1025平方公里。歙县境枧汐至界首段,长25公里,河床质为砾石、卵石、岩石,上口宽平均81米,底宽41米,洪水深7.3米,枯水深0.2米,比降21‰;休宁县境40.2公里,河床质为卵石、砂、砾石,上口宽68米,底宽63米,洪水深8-6米,枯水深2.0-0.2米;屯溪9.28公里,河床质为砂、砾石,上口宽170米,底宽115米,洪水深6.5米,枯水深1.2米。万安坝处,河道安全泄量为1600立方米每秒。岩前站历史最大流量为1942年为2580立方米每秒;历史最小流量为1957年7月21日的0.65立方米每秒。历史最高水位为1969年6月17日的163.15米;历史最低水位为1958年7月的157.59米。

(二)黄山市经济开发区概况

黄山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开始规划建设,2006年7月18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设立“安徽黄山经济开发区”,执行省级开发区相关政策。黄山经济开发区距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区)5公里,地处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区)和休宁县、徽州区等区县构成的黄山市南部城镇群中心位置。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合肥至黄山高速公路依开发区西侧而过,并且在开发区西南角和北端各设一处互通立交出入口与开发区无缝对接;与长三角地区连接的徽杭高速公路已经全线贯通;黄山至浙江衢州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至江西景德镇的高速公路已经列入规划;皖赣铁路在开发区东西向穿过;黄山机场与开发区直线距离仅2公里;南侧省道慈张公路也是至黄山风景区的主要旅游公路。

黄山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4.2平方公里。黄山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定位是以高新技术和环保型工业为主,融物流仓储、行政办公、商贸金融和居住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式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目前,黄山经济开发区在建工程总体投资已突破8亿元,10平方公里的路网框架已经形成。“十一五”期间,将完成10-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五通一平”(路、电、上水、下水、通讯和土地平整)。

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是黄山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下设办公室、经贸发展局、招商局、建设局、社会事务局、财政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和公安分局,全面负责开发区内的开发、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开发区管委会禀持“诚信服务客商至上”的宗旨,竭诚为前来投资的客商提供项目审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工程建设等全方位的服务。

(三)黄山市垃圾填埋场概况黄山市垃圾填埋场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瀚山村煤岭村民组和仙河村方和兴村民组之间,距离黄山市屯溪区16公里,休宁县18公里,徽州区5公里,歙县11公里,工业园区25公里,属于卫生填场。

(图1 )在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讲解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过程

一期工程概算投资3000万元(概算批复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场区内的二条交通道路、垃圾坝、渗沥液调节池、机修间及管理房、边坡治理、新场库内排水与防渗、整个场区内的供水消防、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等;二期概算投资24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老垃圾坝以南的老场正规封场及边坡防渗部分及场区内道路,并待库区填满后实施最终封场。该工程于2010年6月底完成建设任务,目前污水处理设备已开始运行。黄山市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为平均处理垃圾300吨/日,总库容190万立方米,可填埋库容77.1万立方米,可使用年限32年(其中一期库容21.4万立方米,可使用20年;二期库容55.7万立方米,可使用12年)。项目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建设,概算总投资5400万元。(四)黄山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土壤污染源调查

齐云山是自然风景区,环境保护比较完善,土壤污染主要来自风景区部分游客随意丢弃垃圾在风景区内和周围居民的生物排污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黄山市经济开发区尚在发展阶段,随着城市规划建设,产生很多工程垃圾,是经济开发区土壤的最主要污染源;垃圾填埋场是本身就是个污染源,即使在填埋过程中有很多的保护措施,也不能保证垃圾渗滤液的渗透,并由此造成的土壤污染。但从垃圾填埋场周边绿色植物的生长状况看,估计对周边的土壤污染并没有多严重。下表为本次各组所齐云山土样pH值:

一般规律,这种弱酸性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生长。

(图2)在经济开发区采集土样

针对三个地区不同污染状况,分别采集了一个混合样,对土壤样品PH和有机

休宁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其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等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林、茶、桑、果和农作物生长。早在南宋时,休宁就有“徽杉仓库”之称。全县有林地面积约1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约 4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作为驰名中外的“屯绿”主产地和国家绿茶产品出口基地县之一,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取得显着成效,分别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有机茶园颁证面积和绿茶、眉茶的出口量均居全国县级城市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绿茶出口县”。新世纪以来,农业生产上着重打生态牌,发挥资源优势,抓好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化带动战略,有黄汽电公司、迎客松啤酒公司等一批支柱企业。浙江汇鑫集团、马来西亚泰柯集团、上海尧舜科技城、圣星竹业等企业来休宁县落户。按照生态、文化、工贸特色的整体定位,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初步实现了“让县城大起来、道路畅起来、城市亮起来、环境美起来”的目标,新城建设展现新姿。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数字休宁”,实施信息化强县战略。县政府网站已跻身全国县级政府网站前十名,还荣获“2004全国电子政务应用综合奖”、“全省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这次调查的水环境——新安江,污染源主要来自休宁县城的工业和生活,由此初步预测,休宁县城水的污染并不严重。

(图3)横江桥下取水样

为了监测休宁县城对横江水质的影响状况,分别在齐云山脚下的登封桥头和梅林大桥下分别采集了一个水样,登封桥(上游)N 29。49’07.9”, E118。02’42.6”黄山梅林大桥(下游)N29。44’38.5”,E118。15’11.2”进行了水样调查:

1.水样电导率的检测如下表:

3、环境标准的确定

查相关资料结合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知黄山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低,黄山地区的土壤多为红壤图和紫色土,这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到的土壤颜色相吻合,且林地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黏性较大,但通透性好,实习农作物的耕种。齐云山的较符合黄山地区自然土壤的特质;经济开发区和垃圾填埋场受到一定的污染,土壤质量相对于写下降,这是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影响,但是黄山地区的土壤污染在全国来说属于较轻的一类。这和黄山市正在试行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有很大关系。

通过本次新安江水质监测结果可知,水质都在可饮用水范围之内,由此,可以说休宁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效果的,县城对新安江水的污染在可控范围之内。

根据初发布的黄山市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经黄山区环境监测站监测,2012年全区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为2013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2012年黄山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其中191天空气污染指数均小于或等于50,空气质量为优天数占52.3%。2012年全区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太平湖富营化评价为“中营养”水平,水环境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全区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良好,达到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要求;浦溪河、麻川河等重点河流水质良好,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城区交通干线昼间噪声分别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黄山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有效果的,值得全国所有城市效仿!

五、实习总结

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中严于律己,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成就自我。

---- 实习心得体会

柏拉图:“当你真正地投入一件事情,用心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是多么的充实饱满和富有意义。”这个暑假的实习,让我更加体会这句话的意义。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这门学科来说,它是更是一门需要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野外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它会让我们更加深刻而真实的认识环境,走进环境,并且学以致用。为期几天的实习,我们真真切切并且零距离地与野外环境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我感到真的收获不少......

实习的第一阶段是的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之前,指导老师就召开集体动员会,对这次实习做出系统的计划和安排。告诉我们实习内容,讲述野外环境质量调查工作的一般方法及需要注意的方面,还有实习需要的工具和器材,搜集和准备了一些相关资料,为我们的工作做好准备,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怀着对实习的憧憬和向往,对实习充满了好奇。.

实习的第二阶段是实习的分步进行。

首先是垃圾填埋场的学习,之前我真的对垃圾填埋场充满了好奇,脑子里幻想那里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垃圾......车子不久就抵达了目的地,刚下车就引起了一片骚动,因为那里的气味真的很糟糕,同学们还开玩笑会不会因此而减寿几年呢,在欢笑和好奇中我们跟随这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对整个垃圾填埋场进行了大概的了解和学习。之前还在想垃圾填埋场应该只是用来填埋垃圾的吧,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的一番认真介绍下我知道了垃圾填埋的工作流程,这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背后蕴藏着许多原理和知识。垃圾填埋场不仅仅只是垃圾的填埋,它还牵扯到污水的处理和净化。看到一开始的垃圾污水在一步步的程序之后变成清澈还能用来养鱼的水之后,我更是深刻体会到科学的伟大所在。在工作人员的认真介绍的同时,我们同学也都是拿着笔记本迅速的记录,生怕有什么遗漏的重点,这也成为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参观和学习之后,我们按照实习要求分组在当地取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

紧接着就是第二天的齐云山“一日游”。我想说,齐云山的一日实习,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实习的酸甜苦辣。早上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乘车去了齐云山。到了齐云山脚下,我看到这座山并不是怎么高,心想应该很容易就能爬上去吧,结果我又错了,我错的是那样的纯粹。登山过程中我真的很累,汗早已经浸湿了衣服,可是却感觉怎么也爬不上去...... 后来在一番坚持下,我就稀里糊涂的到了山顶。虽然说上山真的很累,可是山上的风景真的很漂亮 ,在上山我们自己观赏了一段时间,几个小时之后,在老师、班长和组长的组织下,我们分组在下山的过程中每沿五百米左右取一次土壤样品,下山之后又分别在登封桥下和开发区黄山梅林大桥下取了水样,带回实验室,我们的齐云山实习基本告一段落.....

实习的第三阶段则是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实习报告的撰写和总结。作为组长,把取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风干、研磨、过筛,之后进行pH的测定。身为水兴趣小组成员,我们对水样进行pH和电导率测定的同时,对COD指标、氨氮和总磷也做了近一步的测定和分析。通过对齐云山风景区、黄山市经济开发区和垃圾填埋场的水土环境质量调查,初步可知,黄山市整体自然环境状况优良。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和黄山市本身具有的自然环境状况有关,黄山市森林覆盖面积达到70%以上,这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黄山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也为黄山地区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很大的动力。自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施行以来,黄山市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在黄山市城市环境和其他环境的管理方面严格把关,加大控制力度,不然任何对黄山地区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工业、企业落户。黄山市为了维护自己的独有的生态环境,大力发掘环境效益,从环境中发展地方经济,即使黄山市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未能考前,可是由此保留下来的生态价值却远超过了社会发展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这是正确的道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地球人类可以永远繁衍下去,保护生态环境是唯一的道路。

虽然这次实习,会遇到一些困难,还有天气的炎热,但是我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磨练,知道了实习的酸甜与苦辣。

后来我把数据认真有序地整理了一下,然后在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把数据进行了更深一层的处理,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次的实习报告。

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我秉着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仔细地进行数据的计算,这其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小坎,例如实验步骤会有一些复杂,尤其是COD的测定更是需要大量时间,但是只要足够认真、足够仔细、足够耐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当把所有的数据处理后,看到这页面上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是那样的充满成就!我想,这就是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吧......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虽说伴有那么一些小辛苦,但是相比我所得到的那就不值一提了。在这次实习中,我得到了不少锻炼,学到了不少知识,我却觉得:相比学业上的收获,我得

到更多更好的东西,却是意志、责任和态度上的成长与改善。

真诚的感谢学校提供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谢谢老师这个过程中的认真指导!

2016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环评考题

2016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 育环评考题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在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下水等,应有定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 A.调查内容 B.评价项目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若将开发区定位为新经济区,则应以()来配置要素。 A.人口计划规模 B.经济发展规模 C.环境承载能力 D.资源需求总量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是制定各类环境标准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指南和监督依据。 A.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B.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C.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D.国家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下列不属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划分原则的是()。 A.开敞度很小,或感潮时间长的海湾 B.多年平均流量较大,且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河口 C.多年平均流量较小,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 D.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极易改变的海域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5.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的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的环境影响。 A.设计筹备阶段 B.建设阶段 C.投融资阶段 D.项目运行结束后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6.()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 A.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B.环境影响报告书 C.境影响报告表 D.境影响登记表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7.根据产业组织学的(),规划能够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绩效,其中包括环境绩效。

A.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B.价格理论 C.产业竞争与规制理论 D.产业组织形态创新理论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在于()。 A.彻底消除风险 B.降低风险损失 C.究风险减缓措施 D.认清风险危害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9.当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定位为某些主导产业的基地,则开发区更注重的是()。 A.规模 B.结构 C.效益 D.总量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0.()的依据是国家和地方按照一定原则在一定时期内所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A.环境容量控制 B.目标总量控制 C.指令总量控制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2016年

[真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2016年 案例题 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104m3/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为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产生的滤液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为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 5m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约为60~65℃,H2S、NH3浓度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问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3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储气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 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 问题: 第1题: 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_____ 参考答案: (1)废气除臭方案不合理。(2)理由:①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60~65℃)远高于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的适宜温度(22~30℃),抑制了微生物的活性,导致除臭效率降低,达不到除臭效果;②生物滤池适用于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和具有可生化性的工业废水处理,而污泥于化产生的H2S、NH3浓度较高(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因此不适宜生物滤池除臭。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模拟试卷2

案例一: 某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4车道,全长80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5处,跨河特大桥1座(1750m),大桥5座(共1640m),隧道4座(共3800m),其中单洞长隧道(2400m)。公路位于规划未建成区,起点接城市环路,沿线为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50-300m,线路穿岭跨河,沿山谷行进,过山间盆地,有支线通向旅游区。该公路征用土地 640hm2,其中农田150 hm2,林地300 hm2,草坡和未利用地140 hm2,其余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64万m3,有高填方段2400m。项目总投资38亿元。该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 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线农业发达,村庄较密集,穿越2个村庄,附近有2个较大乡镇,另有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和农业观光区各1处。 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参考答案均为原大纲所给出的): 1.说明工程概况介绍部分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隧道名称、规模、建设地点、施工方式、弃渣场设置点位及环境类型,占地特点;隧道上方及周边环境;隧道地质岩性及地下水疏水状态;景观影响。 (2)大桥和特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跨河大桥的施工方式,河流水体功能,可能的影响。 (3)高填方路段占地合理性分析,占地类型,占地基本农田情况。 (4)边坡防护;主要为深挖路段,弃渣场设置及其占地类型、数量、环境影响。 (5)主要取土场设置及其恢复设计;公路采石场及砂石料场情况。 2.说明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采用的方法。 (1)森林调查:类型、面积、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等;评价生物量损失、物种影响、有无重要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如水源林等)。 (2)农业生态调查与评价: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3)水土流失调查与评价: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 (4)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公路沿线景观敏感点段,主要景观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公路建设与重要景观景点的关系。

2016年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及解析

2016年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下列情形中,核准机关不予核准项目的是()。 A.项目未取得金融机构贷款 B.项目尚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 C.项目财务效益一般 D.项目未取得土地预审意见 【答案】D 【解析】根据《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对于未按规定取得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评审批、节能审查意见的项目,各级项目核准机关不得予以核准。对于未按规定履行核准手续或者未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项目,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 2.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技术方案要进行多方案比选 B.可行性研究阶段不需要进行融资方案研究 C.投资和成本费用的估算不需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 D.设备方案不需要提供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材质数据 【答案】A 【解析】教材P17。B、C、D都需要。 3.关于建设项目前期咨询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项目建议书的评估结论是银行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 B.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结论是企业投资者决策的依据 C.项目申请报告的评估结论是企业投资者决策的依据 D.项目建议书的评估结论是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 【答案】B 【解析】教材P24。A可研报告评估结论是银行贷款决策的依据。B对企业投资者而言,初可研和

可研报告的评估结论是企业内部决策的依据。C项目申请报告的评估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决策的依据。D对于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的评估结论是项目立项的依据。 4.市场需求调查中的有效需求是指()。 A.市场的潜在需求 B.按一定增长速度预测出的需求 C.消费者现阶段具备支付能力的需求 D.现时无法实现但今后可以实现的需求 【答案】C 【解析】教材P27。市场需求的调查包括三个方面:有效需求、潜在需求、需求的增长速度。有效需求是指消费者现阶段能用货币支付的需求。 5.下列行业竞争类型中,呈现同质产品特征的市场类型是()。 A.完全竞争 B.寡头垄断 C.双头垄断 D.完全垄断 【答案】A 【解析】教材P58图2-6,完全竞争在产品差异方面体现同质产品,寡头垄断、双头垄断、完全垄断都有潜在的产品差异的可能。 6.某地区2015年人均年收入6万元,冷暖空调的市场销售总量为11万台,其收入弹性系数为0.5。预计2016年该地区人均收入比上一年增长8%,如果采用收入弹性法,预计2016年该地区冷暖空调的市场需求总量是()万台。 A.11.60 B.11.44 C.11.88 D.16.50 【答案】B

2016案例真题版

第一题自来水厂 西北地区某市拟建一城市供水项目,由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取水工程包括水源取水口,取水泵房和原水输水管线,取水口设在A水库取水池内,取水泵房位于取水池北侧500m,原水输水管线由取水口至城区净水厂,全场28km。净水厂工程包括净水厂和净水厂供水管线,净水厂选址位于城区东北侧3km处,设计规模为1.3×103m3/d,采用混合-沉淀-过滤-加氯加氨净水工艺。净水厂占地面积6.25×104㎡,绿化率40%,主要建(构)筑物有配水井、混合池、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加氯间、加氨间、加药间、贮泥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中控室、化验室及综合办公大楼,净水厂供水管线从净水厂清水池至市区供水管网,全长3.6km。 工程永久占地8.2×104㎡,主要为取水口、取水泵房、净水厂及沿线排气井和排泥井占地;临时占地2.3×105㎡,主要为管沟开挖、弃渣场和临时便道占地。取水泵房现状用地为耕地,原水输水管线沿途为低山丘陵、现状用地主要为耕地、园地和林地,途经3个村庄,穿越河流2处,干渠3处,道路3处;净水厂选址为规划的市政建设用地,现状用地为苗圃;净水厂供水管线主要沿道路和绿化带敷设。原水输水工程沿线拟设置2处弃渣场,总占地6.0×103㎡,1#弃渣场位于丘陵台地,现状用地为耕地;2#弃渣场位于低估地,现状用地为草地,渣场平整后进行覆土复耕和绿化。 A水库为山区水库,主要功能为防洪、城镇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库区周边主要分布有天然次生林,覆盖率为20%,库区内现有多处网箱养鱼区,库区周边散布有零星养殖户。库区上游现有两个乡镇,以农业活动为主,有少数酒厂,板材加工厂及小规模采石场,上游乡镇废水散排入乡间沟渠。 净水厂内化验室为生活饮用水42项水质指标分析室,常用药品有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甲醇、无水乙醇、石油醚以及强酸、强碱等。加药间主要存放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和粉末活性炭,其中,活性炭用于原水水质超标时投加使用,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量为1900m3/d(含水率99.7%),排泥水送污泥浓缩池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排出上清液1710m3/d,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97%)经污泥脱水机房脱水后外运(污泥含水率低于80%) 问题: 1. 针对库区周边环境现状,需要采取哪些水源保护措施? 2. 说明原水输水管线施工期的主要生态影响。 3. 给出污泥浓缩上清液的合理去向,说明理由。 4. 计算污泥脱水机房污泥的脱出水量。 5. 净水厂运行期是否产生危险废物?说明理由。

环评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六

环评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六 案例一 9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 某滨海城市拟建一90万t/a乙烯工程,工程用地位于该城市远郊的临海滩地。项目选址区距市区约60km,北面9.5km外有多个乡村城镇,人口较为密集,西临规划中的港区,东距另一工业区10km,选址区内地势低平,为潮坪地貌,分布于海岸线至低潮位之间,地面高程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升高。 该项目总投资304亿元人民币,占地300Km。,主要生产装置共计15套,主要是各种抽提、分离和反应装置。每年所需乙烯原料276万t/a,主要原料包括石脑油、苯、丁烯、液氨、醋酸、硫酸、甲醇、丙酮、氯化氢、苯乙烯等,主要产品油裂解汽油、C7一C9馏分、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乙烯、乙醇、聚丙烯、聚氯乙稀等。生产废水产生量1577t/h,循环冷却水或清洁废水1527t/a,S02废气排放量0.3t/h,废渣17334t/a,废液660t/a。项目废水经处理后经过河网最终排人临近海域。 问题: 1.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设置哪些专题? 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3.该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的主要评价因子是什么? 4.如何制定项目水环境的现状监测方案? 5.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选多大? 参考答案: l.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设置哪些专题? 答: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设置的专题应包括: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及监测制度、公众参与。 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答:本项目评价重点是工程分析、水环境影响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3.该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的主要评价因子是什么? 答:大气常规评价因子有有S02、氮氧化物、TSP,根据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及项目工艺反应特点,大气特征污染因子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丙烯腈、氯乙烯、非甲烷总烃。水环境常规评价因子包括:pH、SS、DO、CODMn、BOD、氨氮、硝氮、亚硝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和其他当地地表水特征污染因子(包括重金属);根据本项目特点,水环境特征评价因子包括:三(四)氯乙烯、丙烯腈、苯、甲苯、二甲苯等。4.如何制定项目水环境的现状监测方案? 答:项目的水环境监测方案包括现状监测方案和运行期的监测方案。 (1)监测项目 见水环境评价因子。 (2)监测布点 因为项目废水经处理后经过河网最终排人临近海域,为此要在项目污水直接受纳河流、河口和最终的受纳水体海湾都要进行布点。布点原则要依据沿河污染源、敏感点的分布以及河流海湾的水文特征,排污口上游或河流感潮河段上游设置对照断面。 (3)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分大潮期和小潮期,每期连续几日监测,每日各监测断面采集一次涨潮和落潮水。 (4)采样和分析方法参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5.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选多大? 答: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本项目为中心边长为10~14km的矩形范围。 考点分析:

2016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导则试卷100分通过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我国根据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性质、内容和作用,实行( )级( )类标准体系。 A .三,五 B .三,六 C .四,五 D .四,六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后( )日内,向公众公告拟建项目信息。 A .5 B .7 C .15 D .3 30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若将开发区定位为新经济区,则应以( )来配置要素。 A .人口计划规模 B .经济发展规模 C .环境承载能力 D .资源需求总量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4.()主要论述水源、用水量、给水管网的情况。 A.给水规划 B.排水规划 C.污水处理规划 D.供热规划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5.当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定位为某些主导产业的基地,则开发区更注重的是()。 A.规模 B.结构 C.效益 D.总量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6.开发区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不应低于()级。 A.一 B.二 C.三 D.三级以下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城市旧城区改造建设的显著特点是依托原有工业基础,以()为主,利用其设施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改造,以扩大再生产。

A.国有企业 B.民营企业 C.老骨干企业 D.公私合营企业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8.()的任务就是要区分、筛选出显著的、可能影响规划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或问题。 A.规划方案分析 B.规划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C.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9.环境风险具有()。 A.确定性和危害性 B.不确定性和危害性 C.确定性和非危害性 D.不确定性和非危害性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10.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在于()。 A.彻底消除风险 B.降低风险损失

2016年注册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法试卷

2016年注册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法试卷 【试卷总题量: 38,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96.0分,用时3009秒,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在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下水等,应有定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 A.调查内容 B.评价项目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主要论述水源、用水量、给水管网的情况。 A.给水规划 B.排水规划 C.污水处理规划 D.供热规划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3.海洋水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其中二级评价一般采用()方法。 A.物理模型实验法 B.数值模拟法 C.近似估算法

D.类比法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4.关于环境现状调查的资料收集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效果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B.进行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资料收集法获得各种现有资料 C.资料收集法是全面系统地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有效方法 D.资料收集法往往难以符合环境现状调查要求,需要补充其他方法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5.()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界定的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 A.地方政府政府及其部门拟定的规划 B.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C.可能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的专项规划 D.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6.下列关于环评听证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听证会的个人和组织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B.旁听人应当遵守听证会纪律,且不享有听证会发言权 C.新闻单位采访听证会,应当事先向听证会组织者申请 D.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人数一般不得少于20人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2012年环评考试案例练习题

案例练习题 1、在某工业园区新建某包装有限公司工程,工程占地面积30000㎡,总投资25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生产产品为纸箱,辅助材料为箱板纸、油墨、玉米淀粉和片碱,能源来源于煤炭。该工程北部有一个200㎡的小水塘,规划中将填为陆地,与西侧的马路相距仅1km,与北侧的马路相距仅700m,马路另外一侧有村落,该地区有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及为周边方圆20k㎡以内居民提 供水源的天然河流。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显著,年均降雨量1500mm,降雨集中在3~8月,年均气温为20.9℃,极端高温38.3℃,极端低温为-1.3℃。项目西南侧约2km 为一般保护水域,现状功能为养殖、灌溉,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V类标准。本项目污水就近排人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厂,污水厂的尾水排入河流。项目使用土地为平整后的工业用地,无植被覆盖。 1.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可能是( )。 A.评价区内的居民区,包括居民区内的学校、医院、办公楼等 B.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C.水源地 D.被平整后的工业用地 2.项目营运期的主要水污染源是( )。 A.养殖、灌溉过程中形成的废水 B.在营运期,公司内生产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 C.在印刷过程中使用油墨产生的油污废水 D.周边居民排放的废水 3.项目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有( )。 A.废水 B.废气 C.噪声 D.固体废弃物 4.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哪里? 5.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有哪些? 6.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包括哪些? 7.主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 2、某石化公司新增聚乙烯、聚丙烯技术改造项目,主要工程包括:新增聚乙烯装置及其配套工程、聚丙烯装置及其配套工程、乙烯联合装置等。项目已经完成,对其进行验收监测。项目距离市中心50km,以石油为原料,生产油、化纤、塑料相结合的大型的石油化工化纤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吨。主要原料是石脑油、加氢尾油,裂解分离产物乙烯、丙烯等,工程总投资达到30亿元。 1.项目验收监测的依据是什么? 2.验收监测的范围是什么?

2016年环评师《技术案例分析》基础练习及答案2

2016年环评师《技术案例分析》基础练习及答案2 案例一某地拟在近海建一混合码头,设计油品泊位3个,煤炭泊位2个,散杂货泊位3个。码头所在近海一带现状以水产养殖业为主。拟建工程占用陆域面积 270公顷,同时,需填海造地10公顷。征地无拆迁,但防护距离范围内是否有居民尚需调查。除港池疏浚约600万方外,陆地工程挖方量60万方,填方量 157万方。距码头占地区8公里有一省级自然保护区、距码头10公里的海域有一岛礁旅游渡假风景区。 问题: 1、在工程分析中,除交代主体工程基本情况外,还需说明哪些问题? 2、工程建设生态影响应考虑哪些方面? 3、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环境保护目标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还应关注哪些? 4、简述工程施工期可能对近岸海域造成的影响。 5、简要分析营运期的环境风险因素。 参考答案: 1、还需交代辅助工程、附属工程、配套工程、环保工程或依托工程,包括陆地运输道路、岸上储罐、供水、供电、通讯、生活办公场所、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工程分析中应说明生产营运方式与过程,各类污染物的产生环节、主要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 2、生态影响需考虑陆地生态影响与近岸海域生态影响。 陆地生态影响保护工程占地及土石方填挖作业造成的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植被损失、水土流失,对周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省级自然保护区、岛礁旅游渡假区等的不利影响。 近岸海域生态影响主要是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包括港池疏浚及产生的悬浮物质、船舶运输及其排放的噪声等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不利影响;运输油品的船舶发生溢油事故产生的环境风险或污染影响。 3、关注工程占地区自然植被、野生动物、有无保护物种,重要群落或生态系统;关注近岸海域环境功能、海水水质现状、海洋保护动物、重要经济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现状、海水养殖等。 4、主要是码头工程填海造地施工及港池疏浚作业影响,包括施工期产生的施工污水、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港池疏浚产生的悬浮物、噪声、含油污水对近岸海域水质及海洋生物将造成不良影响。其次,施工期扬尘、固体废物对海域的影响等。 5、主要是陆地油罐及运输油品的船舶发生油品泄漏、着火,不仅会造成安全事故,也将破坏、污染环境,特别是海洋生态环境。

2016年环评师考试《技术与方法》真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16年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得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类噪声中可用最大A声级评价得就是( )。 A、突发噪声 B、稳态连续噪声 C、道路运输噪声 D、风机运行噪声 答案A 【解析】突发噪声得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稳态连续噪声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道路运输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风机运行噪声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 2、四台声功率级均为85dB(A)得水泵组成得等效声源如下图,等效声源得声功率级与 最大尺寸分别为( )。 A、91dB(A)、2、828m B、88dBfA)、2、828m C、91d13(A)、1、414m D、88dB(A)、1、414m 答案A 【解析】等效点声源得声功率级等于分区内各声源声功率级得能量与,计算方法类似于声压级得能量叠加。四个85dB(A)叠加后为9191dB(A)。等效声源为边长为2m得正方形,则对角线长为等效声源得最大尺寸、即2、828m。 3、某电厂空冷风机得声功率级为105dB(A),该风机位于高40m得平台上、距风机直线 距离100m处敏感点得声级为( )(只计几何发散衰减)。

A、74dB(A) C、57dB(A) C、65dB(A) D、54dB(A) 答案D 【解析】该风机位于高40m得平台上。处于自由空间,L A(r)-L wA-201gr-11=105-201g100—11-54dB(A)、 4,某工业厂房临厂界墙面长9、46m,高3、14m,均匀向外辐射声波,其中心轴线上1m处声级贡献值为65dB(A)、位于中心轴线上距墙面3m得厂界处噪声排放值就是( )。 A、60、3dB(A) B、55、6dB(A) C、52、3dB(A) D、47、6dB(A) 答案A 【解析】a=3、14,b=9、46,r=3,当3、14/π

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遂昌县水利局·遂昌县水电开发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信息予以公告,公告内容如下: (一)规划概要 本次规划范围为遂昌县境内有水能开发潜力的主要河流,主要包括松阴溪(遂昌境内)、乌溪江(遂昌境内)、灵山港(遂昌境内)等水能蕴藏量较大河段以及沿线各条支流包括黄塔坑、濂溪、梭溪、周公源、碧龙源等河流水电站工程布点。 本次规划年限为年(水平年)至年止,规划范围内现状运行状态中的小水电站共座,总装机容量合计为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亿千瓦时;在建座装机容量万千瓦水电站,拟建座装机容量万千瓦水电站,废弃座装机容量万千瓦水电站。 规划目标拟通过水能开发规划,查明遂昌县水电水能蕴藏量、可开发量,初步拟定水电站站址、规模,实现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城乡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遂昌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水电站生态流量和生态泄流措施,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二)规划实施单位及联系方式 规划实施单位:遂昌县水利局 联系人:邓立鹏 联系电话: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及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联系人:张宏华 联系电话: (四)公众意见表的网络连接 见附件。 (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通过信函、打电话等方式向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和环保审查部门提交纸质或电子版意见表,发表对该规划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环境影响

评价单位将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规划实施单位、规划编制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规划区所在地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规划环评审查单位 单位名称:遂昌县环境保护局 联系电话:

2016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法试卷(91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主要论述水源、用水量、给水管网的情况。 A.给水规划 B.排水规划 C.污水处理规划 D.供热规划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2.()的任务就是要区分、筛选出显著的、可能影响规划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或问题。 A.规划方案分析 B.规划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C.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首次对“海岸工程”进行明确界定,并规定海岸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1990) 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 D.《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4.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后()日内,向

公众公告拟建项目信息。 A.5 B.7 C.15 D.3 30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5.开发区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不应低于()级。 A.一 B.二 C.三 D.三级以下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6.同等级单项因子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需要对重点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详细和深入的评价。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低于三级评价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泄漏后会在地面形成一个池,池内液体由于池表面风的对流而缓慢蒸发。 A.常温下的液体

B.压力液体 C.制冷液体 D.高温液体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当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定位为某些主导产业的基地,则开发区更注重的是()。 A.规模 B.结构 C.效益 D.总量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9.下列关于征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保密项目可以不征求公众意见 B.征求公众意见期限不得少于10日 C.需要公开的信息应在整个征求公众意见期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的期限不得少于7日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0.环境风险具有()。 A.确定性和危害性 B.不确定性和危害性 C.确定性和非危害性

2011-2016注册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解析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道路改扩建项目 拟对某一现在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16km,新建路段长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1座,改造事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80km/h,路基宽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200m2。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4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II类,桥梁设计中有3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0.5km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A村庄、B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 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3、为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应对跨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 4、列出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队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第一题 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 答:(1)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为昼间和夜间。(2)评价量分别为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Leq,dB(A))Ld和Ln。 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1)A村应搬迁。因为该村超标较高,且处于4a类区,采取声屏障降噪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效果,宜搬迁;(2)城镇规划的住宅区,可采取以下措施: a、调整线路方案 b、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以及绿化 c、优化规划的建筑物布局或改变前排建筑的功能 因为该段为新建路段,可以通过优化线路方案,使线路远离规划的住宅区;也可以设置声屏障并安装隔声窗、建设绿化带的措施达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当然作为规划住宅区,也可以调整或优化规划建筑布局或改变建筑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重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解读 总则第一条释义 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对本法的立法目的的规定。一部法律的立法目的是指该部法律所希望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制定、解释及研究该部法律的依据和指针。根据本条规定,本法的立法目的是: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的基础之上。 在早期的环保活动中,人们往往单纯依靠技术的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即通过技术的进步对因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进行治理,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这一方法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孤立起来,容易造成二者的对立,即或是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或者是保护了环境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在关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辩论中,萌发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80年,联合国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

1983年,应联合国秘书长的要求,联合国发起成立了关心地球问题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出版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中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世界贫困人民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该报告还提出,当代存在的发展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传统发展战略造成的,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后来逐渐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高速度发展,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在这种经济、资源与环境状况下,我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回旋余地不大,无法沿用发达国家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只能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99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国家环保局和国家计委制定的《中国环境保护战略》、1993年9月国务院制定的《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994年3月国务院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中,也反映了这一内容。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 (1/21)案例题 第1题 某餐饮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总投资200万元,营业面积近800m2,共设有座位近300个,工程包括:给排水系统(供水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由市政自来水管直接供给,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电力系统(由当地电力部门提供)、空调系统(该项目不设中央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进行供热)。燃料使用轻质低硫柴油。项目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植被主要为人工引种的花木。附近的水系位于该项目的东北面,距该项目约5km,当地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项目周边有一栋商住两用楼、一个居民小区和一个羽绒制品厂。 [问题] 1.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2.试进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下一题 (2~6/共21题)案例题 某汽车生产公司现有厂区位于市区北部,拥有2万辆小型汽车生产能力,拟投资30亿元新建年产8万辆小型汽车生产线,新厂区位于某市工业开发区内,地形简单,位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距市中心约15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以及配套的仓储物流、研发中心、办公楼等工程。在该生产项目投产后(2年建设期)淘汰现有厂区所有落后生产设备,现有厂区按照城市规划将建设为住宅区。 新建生产线主要原辅料消耗是冷轧汽车板、溶剂和涂料等,其中溶剂和涂料年用量2000t(甲苯平均含量1.8%,二甲苯平均含量9.2%)。涂装车间工艺和现有厂区一样,为喷漆一晾干一烘干。主要废气污染源是涂装车间的烘干室、晾干室和喷漆室产生的含有机物的废气,主要污染物是甲苯和二甲苯,其中,喷漆室废气采用水旋喷漆室进行净化,废气中的漆雾分别经水幕阻挡和吸收过滤去除后,经风机从排气筒排放至室外,漆雾净化的循环水中加入了漆的凝聚剂,净化率>80%,外排二甲苯19.6t/a,甲苯5.2t/a;烘干室排出的热废气进入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对有机物的净化率>90%,外排二甲苯7t/a,甲苯0.6t/a;晾干室二甲苯排放量12.8t/a,甲苯3.5t/a,直接通过管道送排气筒外排。以上废气汇合后均经过1根28m高排气筒外排,废气总量30万m3/h,年运行时间300天,每天工作24h。本项目生产工艺废水主要来自涂装车间,包括脱脂清洗废水、磷化清洗废水、电泳清洗废水和喷漆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石油类、总镍、总锌和六价铬,排入厂区污水综合处理站与其他废水混合后,经生化处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有漆渣、磷化滤渣、污水处理站的污泥。目前,现有厂区COD排放总量尚不能满足当地环保局批复的总量指标,待新厂建成后,老厂区全部淘汰可满足总量要求。 [问题] 第2题 请在下图中括号填入甲苯、二甲苯量,做出涂装工序的甲苯、二甲苯平衡(填写方式按照甲苯/二甲苯)。 图片 第3题 假如按照大气导则估算模式计算,二甲苯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办公楼区域,为0.105mg/m3,在距离源2000m、3000m位置(均在厂外)落地浓度分别为0.07mg/m3和0.03mg/m3,请判断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并给出判定依据,确定评价范围。[说明:《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 36—79)中居民区大气中二甲苯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度值标准为

2016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环评考题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下列关于铁路规划环境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铁路规划的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铁路建设和运营期 B.铁路建设期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生态破坏 C.铁路运营将使车站周围区域生态成分产生重要变化 D.矩阵法不能用于铁路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2.我国根据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性质、内容和作用,实行()级()类标准体系。 A.三,五 B.三,六 C.四,五 D.四,六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同等级单项因子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需要对重点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详细和深入的评价。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低于三级评价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4.开发区环境影响的识别,分为()等层次。 A.宏观规划和具体项目

B.战略性和策略性 C.长远和近期 D.主要和次要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5.下列不属于开发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是()。 A.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 B.主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量等 C.区内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治理 D.评价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工程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6.()首次对“海岸工程”进行明确界定,并规定海岸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 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 D.《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如果建设项目位于海湾,应着重预测建设项目对()的影响。 A.涨、落潮流和余流历时 B.涨、落潮流和余流最大值及方向 C.海湾纳潮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73513110.html,/Content-1082.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a73513110.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七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2002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第三条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73513110.html,/Content-1082.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a73513110.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条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款所列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条依照本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