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潍坊产业结构分析

潍坊产业结构分析

潍坊产业结构分析
潍坊产业结构分析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18°0′~120°01′。南倚沂山,北濒渤海,东连青岛、烟台,西接淄博、东营。面积15859平方公里。“世界鹞子都”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辖四区、六市、两县,面积1.59

“2 济南3 临沂4 潍坊5 烟台6 济宁7 淄万平方公里,人口863万。山东省17城市排名1 青岛。

博8威海9 东营10 日照11 泰安12 滨州13 枣庄14 德州15 聊城16 莱芜17 荷泽

我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体区连接内陆联动区的枢纽,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同时,我市还是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四个城市之一,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

我市产业体系比较健全,已形成以汽车、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海洋化工、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十大产业为主体,产业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10年,全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到810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GDP 的26.1%。以森达美集团、海化集团、弘润石化、潍柴大机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了海洋化工、石油化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现代海洋产业发展。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寿光滨海经济开发区、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为两翼的北部沿海地区作为蓝色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加快建设我市滨海经济新区。寿光滨海经济开发区,加快对现有产业园区的整合提升,统筹沿海空间布局和产业分布,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园、渤海化工园和侯镇工业园,大力培植海洋精细化工、石油装备、船舶制造和临港工业、新型能源等500亿级产业基地。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下营、柳疃、龙池三个园区,重点发展石油炼化、机械制造、医药、纺织服装、新能源等产业。坊子区,着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精密线材、光电子三大主导产业,打造千亿级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寒亭区和潍坊经济开发区,借助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城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以蓝色高端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等,建成市区北部的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基地。潍坊出口加工区,加快申报国家综合保税区,打造国际物流、加工贸易中心。第三节诸城-高密打造全国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现代水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和全省纺织服装、文化旅游集散地。高密市,重点建设光伏产业园、豪迈装备产业园等9个投资过十亿元的园区,打造国家级标准化自然生态养殖基地和全省著名的光伏发电、机械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海洋生物、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青州市,重点推进南部文化产业园区、北部经济开发区等“五区”建设,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后花园和服务基地。临朐县,抓好工业园区、旅游发展区等“四区”建设,建成全国著名的铝型材加工基地和全省知名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休闲旅游集散地。

第一节优势产业集群

一、海洋化工产业。以中海油海化、昌邑海天生物等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引导海洋化工产业向园区和产业带集聚发展,二、石油化工产业。依托中海油海化、弘润石化、昌邑石化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石油精细化学品、新型高分子材料等,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三、机械装备制造业。以成套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突出船舶修造、汽车及零部件、工程装备制造三大重点,提高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以潍柴动力、福田诸城汽车、凯马汽车、荣昊汽车等企业为龙头,突破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依托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比德文动力、广生新能源等骨干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培育电动、混合动力、锂离子电动电池等一批整车和配套产业的自主化品牌,积极争取新能源汽车基地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工程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大功率柴油机、煤矿机械、大型工程装备、海洋机械装备等,重点发展以海洋装备零部件配套生产为主的海洋工程装备,突破海洋石油钻机、风力发电机组、临港机械装备等大型成套设备,促进装备制造业向集群化、信息化、服务个性化和产品高新技术化发展。到2020年,力争将我市机械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先进制造业。纺织服装,以骨干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西服、运动休闲服装、家居用品、棉纺织品等系列产品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优质钢铁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食品加工,发挥我市独特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提升蔬菜、畜禽、乳制品等加工水平,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海洋产品深加工,加快突破海洋保健食品研发生产,开发海洋健康食品。造纸包装,加快调整优化造纸原料和产品结构,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重点发展铜版纸、轻涂纸、玻璃纸等高端纸品,积极开发优质新闻纸和印刷书写纸等品种,建成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和国内最优的特种纸生产基地。

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工程

海洋化工产业:山东海天生物年产100万吨纯碱、寿光默锐化学卤水高值化综合利用、滨海海龙康富特年产8000吨工业活性氧化镁、昌邑泉鑫化工年产1万吨YH-001高效油田化学品、山东海澜化工年产16万吨硝酸钠、山东大地盐化氯碱树脂、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纤维素醚等项目。

石油化工产业:中海油潍坊石化、潍坊弘润石化助剂有限公司、昌邑石化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寿光鲁清防水建材山东新永辉、山东博斯腾醇业有限公司福润化工、高密建滔化工有限公司机械装备制造业:

——船舶修造。潍柴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及配套产业基地、寿光羊口船舶制造基地、潍柴动力万匹马力发动机铸锻、滨海15万吨/年修造船、诸城优尼特3000艘游艇生产、坊子瑞智游艇组装、诸城石龙阀门3万吨/年大型船舶铸件等项目。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北汽福田新能源轿车项目、滨海瑞驰汽车超级平台及新能源整车生产、诸城汽车产业园、滨海汽车工业园、山东荣昊汽车产业园、诸城北汽福田扩产技改、青州江淮汽车、昌乐比德文产业园、寿光凯马、高新盛瑞传动、安丘三源铝业、诸城龙都瑞麟祥汽车空调压缩机。

——工程装备制造。诸城装备制造产业园、高密豪迈科技工业园、潍柴动力大功率柴油机技术改造试验中心建设以及T项目、高密鲁重年产2000台(套)高档重型数控机床、坊子航空工业园、坊子福田雷沃扩产、山东起重机厂有限公司大型港口装卸设备、山东山工年产3万台工程机械变速箱、潍柴动力液压件生产基地、高密惠影科技传媒数字电影放映一体机、安丘华动铸造公司铸造中心及总装基地、山东瑞其能年产1000套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安丘铁塔工业园年产5万吨风力塔架、青州兆瓦级永磁直驱大型风力发电机、诸城电控内燃机及大型施工机械关键零部件生产、山东正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船用阀门及风力发电设备配件加工、昌乐中铁铁塔加工、寿光墨龙石油机械有限公司高端石油装备等项目。

先进制造业:

——纺织服装。诸城新郎、安丘海龙博莱特化纤园年产2万吨高模低缩浸胶涤纶帆布、高密银鹰化纤粘胶短纤维生产、诸城德利源年产3万吨高档汉麻纱线、昌邑华晨悦胜20万锭高档精梳及年产500万米高档服装面料、山东桑莎制衣集团有限公司高档服装工业园二期等项目。——特种钢材。寿光巨能集团年产100万吨石油管材、青州鲁星无缝钢管热处理及石油套管生产线、滨海坚龙特种不锈钢泵阀等项目。

——食品加工。昌邑新昌年产10万吨禽肉熟食、诸城得利斯年产20万吨高档肉制品、青州上海天容肉制品2万吨肉制品及1.5万吨豆制品加工、安丘出口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寿光巨能金玉米年产15000吨氨基酸添加剂、临朐伊利日产1000吨液态奶冷饮复合加工、山东亚太中慧集团有限公司肉鸡屠宰及深加工、山东光大牧业肉鸭产品深加工、山东健元春集团年产10万吨保健食品、诸城高端食品安全示范区、经济区华裕实业优质海产FD食品等项目。

——造纸包装。寿光晨鸣集团造纸、寒亭恒安纸业扩产、昌乐世纪阳光包装印刷、昌乐新迈纸业年产50万吨涂布白面牛卡纸板等项目。

第二节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产业为重点,集中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节能环保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程

新能源产业:宇骏(潍坊)太阳能硅片和薄膜太阳能、山东(高密)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滨海绿色能源产业园、高密天利达500MW太阳能电池、经济区节能产业园、寿光新龙电化集团年产1500吨多晶硅、寿光鲁丽生物质能年产10万千瓦时发电、诸城盛德LED绿色照明产品、高新广生新能源、山东禄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青州龙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00MW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安丘低碳制造业聚集区等项目。

新材料产业:北京艾尔豪斯膜式技术有限公司膜结构技术产业化项目、临朐盈珂海洋高分子生物材料、山东日科化学年产15万吨塑料改性高效增韧剂、山东乐化集团海洋防腐新材料、山东美晨科技有限公司高分子弹性体产业化、山东阳光泰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500万件改性复合树脂材料产品建设、诸城纳菲尔电磁集流体纳米薄膜加工、诸城福润高分子塑料制品、安丘金鸿年产2000吨高性能反应烧结碳化硅结构陶瓷、安丘海龙博莱特年产1万吨航空用芳纶及芳纶复合帘子布、坊子华美年产1000吨高技术常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制品、昌邑同大海岛新材料年产生态超纤高仿真面料300万米扩建、寒亭亚星化工新材料、临朐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30亿支医用手套生产线、青州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英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山东英科医疗制品等项目。

新医药与生物产业:寿光默锐化学沿海滩涂耐盐能源作物生物化工产业链、诸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滨海华春药业产业基地、诸城信得科技生化制药、高密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酶生产基地、寿光联盟天力药业3万吨异维C钠、山东家园染料有限公司年产13万吨医药中间体、山东元鸣生物科技10万吨葡萄糖、山东圣力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癌新药骨核肽和生物一类西药九肽生产、高新北京绿色金可生物潍坊产业化基地、高新区生物医药加速器等项目。新信息产业:歌尔声学新型光电子、浪潮集团低成本功率型LED外延及芯片产业化、坊子英特射频辨识系统生产、潍坊软件园、山东(坊子)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寿光软件园、山东金源勤上光电集团LED项目、高新区歌尔光电产业园、潍城金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

生态环保产业:潍坊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安丘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高密康达环保生态园、山东恒涛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工业瓷釉和回转式搪瓷换热器、寿光齐民思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昌乐赛奥工贸有限公司30万吨资源节约和环保型氮肥装置建设等项目。

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一、现代物流业。二、文化旅游业。

三、金融保险业。四、科技信息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

现代物流业:滨海海港物流园、潍坊滨海交通物流园、鲁东物流中心、山东晟绮疏港国际物流、寒亭区北海医药食品物流园、临朐高档铝型材集散中心、诸城山东头临港物流产业园、诸城辛兴临港物流园、高密胶河疏港物流园、奎文区广潍汽车文化博览园、青州港天物流园扩建、昌乐农产品交易中心、寿光港临港物流园、诸城青岛临港物流园、高密朝阳铁运物流园、山东中晨物流中心、青州黄楼花卉综合批发市场、青州花卉保税区、寿光蔬菜出口保税物流园区、青州日照港集装箱园区、昌邑临港物流中心、经济区雨润冷链物流基地、寒亭区中凯兴业贸易广场及创业孵化基地、奎文区南下河水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高新区潍柴动力物流中心、寒亭区潍县萝卜绿色瓜果科研开发及物流园、临朐中国豪德江北物流城、坊子区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

文化旅游业:滨海旅游度假区、滨海国际影视城、杨家埠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潍城区十笏园

文化街区、诸城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霍氏(寿光)国际划艇俱乐部、坊茨小镇开发、坊子九龙生态园、昌乐寿阳山旅游度假区、青州西南山区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青州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临朐沂山旅游开发、昌乐月亮湾影视文化产业园、安丘青云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潍州文化创意产业园、滨海区中国名酒博物馆、高新区中动文化传媒动漫基地、奎文区盈福广场动漫产业基地、昌乐中国农业科技国际博览(交易)中心、潍城区齐鲁台湾城、寒亭柳毅山生态林带及文化旅游风景区建设、潍坊滨海科教创新园区、潍坊技师学院分院建设、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及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高新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歌尔科技学院等项目。

科技信息服务业:高新区山东呼叫中心(潍坊)基地、经济区高新产业园、高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国家商用汽车动力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奎文区山东江都电气智能交通导控系统、青州良田花卉苗木有限公司青州科技创新创业园等项目。

潍坊市2011年度工业百强企业名单

1.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4.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5.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6.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

7.福田雷沃国际重工有限公司

8.山东寿光巨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9.诸城市外贸有限责任公司

10.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1.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

13.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4.山东潍焦集团有限公司

15.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

16.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山东泸河集团有限公司

18.诸城市龙光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9.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

20.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

21.高密市供电公司

22.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23.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

24.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

25.山东三工橡胶有限公司

26.山东大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

27.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

28.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29.山东恒联投资有限公司

30.山东新龙集团有限公司

31.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32.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33.山东万山集团有限公司

34.山东桑莎制衣集团有限公司

35.诸城市昊宝服饰有限公司

36.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37.山东寿光天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38.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39.宇骏(潍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0.山东泰森新昌食品有限公司

41.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42.潍坊亚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43.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44.青州市供电公司

45.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46.潍坊市元利化工有限公司47.山东万兴集团有限公司48.诸城市万年食品有限公司49.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51.山东中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52.昌邑市供电公司

53.山东通力车轮有限公司54.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5.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56.诸城市洋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57.山东银宝轮胎集团有限公司58.山东华建铝业有限公司59.诸城市润生淀粉有限公司60.山东大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61.山东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62.山东潍坊龙威实业有限公司63.昌邑华晨集团

64.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65.山东圆友集团有限公司66.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67.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68.山东恒安纸业有限公司69.山东柠檬生化有限公司70.山东昱合食品集团有限公司71.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2.寿光卫东化工有限公司73.安丘市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74.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75.安丘山水水泥有限公司76.山东长盛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77.昌乐县供电公司

78.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79.山东新永辉化工有限公司80.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81.安丘市供电公司

82.山东雷奥新能源有限公司83.山东裕源集团有限公司

84.临朐县供电公司

85.临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86.山东乐化集团有限公司

87.山东寿光健元春有限公司88.山东万豪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9.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

90.山东泰瑞汽车机械电器有限公司91.山东奥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92.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3.帛方纺织有限公司

94.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95.山东新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97.山东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98.诸城市中纺金维纺织有限公司99.山东鲁星钢管有限公司100.潍坊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郑州、济南经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郑州、济南经济实力对比分析 内容提要: 2001年,在全国31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经济实力(GDP)排序中,郑州GDP为828.2亿元,位居第16位,而石家庄、福州、济南和长春GDP分别为1085.5亿元、1076.1亿元、1066.2亿元和1003亿元,分列第12、13、14和15位,经济总量相对郑州有明显的优势。为此,我们准备就郑州与这些城市的综合实力对比作出系列分析,本篇就郑州与济南的主要经济指标的经济总量和人均含量做一简要分析,以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工作时参考。 2001年,在全国31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经济实力(GDP)排序中,郑州GDP为828.2亿元,位居第16位,而石家庄、福州、济南和长春GDP分别为1085.5亿元、1076.1亿元、1066.2亿元和1003亿元,分列第12、13、14和15位,经济总量相对郑州有明显的优势。年初,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李克同志在市委全会上提出:用3-5年的时间,尽可能使郑州的综合经济实力在省会城市中的位次前移。所以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尽快地在较短时间内在经济总量上达到或超过这些城市,为此,我

们准备就郑州与这些城市的综合实力对比作出系列分析,以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工作时参考。下面就郑州与济南的主要经济指标作一对比分析: 1、从GDP总量和增长速度上看,郑州与济南差距逐步拉大,赶超压力很大。 1996?001年两市GDP总量(亿元) 从上面两市6年来GDP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九五”来两市GDP的增长率除1996年持平外,其余年份济南均高于郑州,1996年济南GDP比郑州仅高出107.3亿元,到2001年却比郑州高出238亿元,照此发展,郑州要在短时间达到或超越济南的经济总量,任务将十分艰巨。 2、从区域性经济重心地位上看,郑州经济总量的首位度略高于济南。郑州作为河南省会,2000年GDP占全省的比重为14.28%,2001年为14.67%;而济南市2000年GDP占山东省的比重为11.15%,2001年为11.3%。相比之下,郑州略强于济南。此外郑州具备郑汴洛新平中原城市群体的发展优势,郑州首位度如达到25%时,则中原城市群体的经济

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升级对策研究

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升级对策研究 在对齐齐哈尔市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所处的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两个方面对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行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标签:产业结构;产业升级;高度化 “十二五”时期,是全球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五年,与此同时,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齐齐哈尔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抓住国家进一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机遇,研究齐齐哈尔市产业升级对策,有利于加快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业和产品层次,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齐齐哈尔市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3齐齐哈尔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一产业增加值280.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51.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498.8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为22.8:36.7:40.5。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4.4%、44.5%和4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396元,增长9.5%。 二、齐齐哈尔市三次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分析 (一)所处的工业阶段分析 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重要阶段,工业化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程度〔1〕〔2〕。为了分析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的现状,根据我市人均GDP相关数据,运用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三阶段模型〔3〕,判断当前齐齐哈尔市工业化所处的阶段。 根据《1996-2012齐齐哈尔市经济统计年鉴》人均GDP数据和《2013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汇率均价,把2000-2012年齐齐哈尔市人均GDP折算为美元,并把折算后的人均GDP与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模型进行对比,以1996年为标准进行判断,2011年齐齐哈尔市人均GDP为3081.53美元,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1年以前齐齐哈尔市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齐齐哈尔市的经济发展不但落后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而且落后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距实现成熟的工业经济阶段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二)高度化分析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动态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产业结构所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贵州省要加大金融业改革力度,把金融资源重点投资投入到烟草业、旅游业、白酒制造业、中医药苗药制造业、能源电力业和特色旅游食品产业的开发上。一、贵州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趋势经过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调整,贵州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再向“二、三、一”型的转变,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的方向转化。第一产业。牧业发展较快,林业、渔业均有小幅上升,初步扭转了过分偏重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单一传统生产格局,初步实现了农业经济多种经营、综合协调发展,但一产内部结构调整变化不大,种植业比重仍然较大。第二产业。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轻工业比重不断上升,重工业有所下降,非公有经济发展加快,非国有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幅提高,贵州省加快了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在加强建设能源原材料工业、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了以卷烟和饮料酒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在巩固“两烟一酒”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电力、铝和铝加工、冶金、汽车零部件工业等新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贵州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仍以传统商业、服务业为主。近年来,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尤其是房地产业稳步增长,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上升势头强劲,同时,商业、饮食业快速增长,持续保持了第三产业中主导部门的地位,运输、邮电行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近几年,我省旅游业、房地产业迅速倔起,高科技信息产业发展很快,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贵州省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的时期,表现在:一

是农业基础进一步牢固,粮食生产实现了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畜牧养殖业比重有所提高,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二是第二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三次产业中最高,是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两烟一酒”、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旅游业、生物药业等优势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和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但工业产品中的主流产品仍集中在初级产品加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而机械、电子类产品所占比重还很小,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很低;三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高,有加速增长之势,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迅速倔起,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已具一定规模,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房地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扩大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和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四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制造业比重仍然较大,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五是资源有效配置呈合理化趋势,生产资源逐渐向优势企业汇集,产业发展已进入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结构调整的重点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六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瓶颈”对优势产业的制约得到缓解;七是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功能进一步发挥,以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双百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取得成效,城镇化水平达到23%左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征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相对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

济南swot分析

济南市,被称为“泉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以及金融中心。全市共辖6市辖区、1县级市、3县,总面积平方公里,2010年市区常住人口万人。 一、区域竞争优势(Strengths): 济南作为全国第三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有着优秀的经济资源优势和泉城的文化优势,济南应努力将这些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 1、自然资源条件: 济南拥有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 济南由降水及黄河侧渗补给形成的全市天然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在现状水利设施及其正常运用条件下,结合天然水资源的特点,可以拦蓄提引的水量,即多年平均可利用量为亿立方米。 济南市境内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石灰岩、花岗岩、硬质耐火粘土、白云岩、钾长石、铁矿等具中型以上规模,是济南市的优势矿产。煤矿是济南的优势资源,现已形成国营、集体开发生产体系,章丘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铁矿的产地及储量集中分布于东郊黄台—历城郭店间胶济铁路两侧附近,这一地区构成全省三大富铁矿产区之一。济南市的耐火粘土矿主要属于硬质耐火粘土,章丘县是全省的重要产地之一。 济南的森林资源局部保留少量天然林外,大部分为人工林,经济林种类繁多。在南部低山丘陵区分布草场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有药用植物、纤维植物、油脂类植物等,主要分布于南部山丘区。 2、交通条件: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临渤海,西北接京津冀大都市圈,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相连,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全省铁路、公路、航空建设完善。济南枢纽为济南铁路局最大的铁路中心枢纽。济南为中国规划中的10大区域性客运枢纽之一。济南是连接华东与华北的门户,是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之一,是全省公路网络中心和高速公路中心枢纽。 3、政治环境: 济南是山东省的政治中心,集中几乎所有省直机关和大部分中央驻鲁机构,有利于政策对济南的倾向,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由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提高了济南市投资环境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质量,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4、经济环境: 济南经济基础较好,农业资源丰富,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产品驰名中外市场。机械冶金、车辆制造、电器产品、化工作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提高了济南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济南市区域性宏观调控中心,集中了黄淮海地区银行、证券、保险等的区域性总部。市区现代服务业繁荣发达,功能健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900 (计划范本系列)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详细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详细版 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市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一、产业结构现状 ****市是一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煤炭深加工、矿山机械和高载能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其产业构成表现为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出口依赖型特征。近年来,全市按照巩固和稳定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提升第三产业的要求,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XX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亿元,第二产业40亿元,第三产业23亿元。人均gdp达到9836元,人均财政收入6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6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2元。“xx”期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6.3:56.8:26.9调整为13:59:28,到XX年调整为10:57:33。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农业属于土地依赖型,得益于黄河灌区的有利条件,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XX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为 63.4:2.6:31.1:2.9,特别是畜牧业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比XX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6.5万亩,其中:脱水菜种植面积6.4万亩,饲草种植面积12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由XX年的73.0:24.5:2.5调整为 67.2:24.7:8.1。 第二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市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来,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就总体而言,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不算高,还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仍以商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一、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一般规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5712演变为2004年的26731(参见图一)。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很明显,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仅为415美元,1992年首度超过1000美元,达到11524美元,到200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70083美元,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二。按照“一般规律”,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远小于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44%;又有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平均为37%。但是,苏州市当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高达6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一。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 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0083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显然,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同时,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

济南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地推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的有效发展,它 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依据产业结构的理论,同时选取济南市为例,对济南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虽然济南市当前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济南应从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两个方面促进济南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政策供给结构需求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现代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即GDP的增加,二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截至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发展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问题体现了我国当前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学者很早就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威廉?配第在17 世纪首次认识到产业结构是决定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关键因素,并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表达了他的研究结论: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农业附加值高。1691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结合配第的研究成果和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将趋于减少,同样,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生也将减少。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提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罗斯托在1958年提出主导产业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指出主导产业通过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瞻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等五个阶段,后续研究者在其基础上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刘伟和李绍荣(2003)采用建立索洛模型的方法,通过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我国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最大的结论。王艳荣(2006)通过建立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其预测结果是到 2014 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将超越第二产业,中国将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葛澄清(2005)结合湖北省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湖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得出结论:湖北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过大,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其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素质偏低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并就以上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王健(2010)应用面板数据,对我国 31 个省份 12 年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地理溢出效应。我国还有众多学者对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研究,周振华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一书中对产业结构作了系统的分析,并揭示了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还有很多学者如郭克莎、李悦、王述英等人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 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 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 一、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 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 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 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和思考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但由于南京作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重化工业又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加之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数据变化的视角,对近年来南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问题的剖析,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以期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一、发展状态的基本表现 (一)三次产业总体结构分析 近年来,南京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2008年初步测算全市GDP完成3775亿元,是2000年的3.5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我市三次产业GDP比重依次为:2.5:47.5:50,呈现“三、二、一”结构形态。

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 2008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795、188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7.5%,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推动南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近五年来南京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所占GDP比重(表1-1) 由表1-1可知,近五年来,南京市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以下变化: 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但所占GDP比例逐步下降。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27亿元,到2008年增至93.00亿元,年均增长3.3%(可比价)。从所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始终最低,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3.6%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2.5%,五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区域规划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重点通过比较法对济南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济南市的优势产业,并以南部山区的规划发展为例对此加以说明,最后运用增长极理论就如何加快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如何利用优势产业加快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提出几点意见与分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济南市区域规划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 0:序言 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历史、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的条件。从历史条件看,不同形式的集聚范围内,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环境如果具有了优势条件,就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经济条件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具有较强创新和发展能力的区域,更适合于增长极的产生和发展。从资源条件看,在原料、能源以及水源等资源优势的区域,新的增长极更有利于形成。 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这三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 比较法是国际和地区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基础,是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能互利和双赢的基础。各国、各地区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劳务,进口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也对别人有利,更对地区和全球有利。抓住比较优势,就是最落后的发展中地区也能成功地抓住机遇。对于大多数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是采用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1:济南概括 济南地理位置与资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 一、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说明山东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外商直接投资对济南市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85039816.html, 外商直接投资对济南市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者:李大雷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济南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济南市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济南市在新形势下能够更加合理地引进以及更加高效地利用外资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济南;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09 -0013-02 一、引言 济南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城市,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产业及人力资源等优势,不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在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外资的持续涌入不仅为济南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引进外资并不意味着来者不拒,尤其现阶段济南市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合理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使其与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有机结合,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济南市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而为济南市在新形势下能够更加高效地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可操作的对策建议,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济南市外商直接投资及产业结构规模现状 从1985年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至今,外商直接投资在济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其他沿海主要城市而言,济南市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整体上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持续增长态势,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由1993年的893亿元递增到2016年的1123亿元,位居山东省17个地市第三位。同时,经过对2008年~201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发现,10年间济南市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流入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且流入于第三产业的外资规模逐年加大,吸引外资产业结构分布呈现不断优化态势。 在此期间,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三次产业的产值变化情况来看,济南市一、二、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1993年的12:49:39转变为2016年的5:36: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自1996年起一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2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2.2.1产业结构理论 根据我们对产业结构的了解,产业结构就是指在某个国家或者某各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资金再加上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的物质总和,这些在国民经济的陪比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改地区或者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它们能够达到最好的程度。在现在社会,我们所考察国民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中生产的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产业的增加值就是运用它们两个的比值来确定的。 均衡增长理论是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理论的对立面,赫希曼讨论的前提是在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形下,根据他的描述认为,我国现在还处在高速发现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就发现来说,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从而诱发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均衡增长理论更加适用于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就 以山西省为例,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他们只要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再加上他们丰富的资源,全面发展多个产业。 2.2.2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发展中慢慢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们现在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国经济能够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为了使产业结构分部更加的合理,产出效率更加的高,使产业的发展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实现资源和结构的合理化配置,这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将原有产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配置,这样对于产业来说,能够使它们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使各个生产部门能够通力合作,为经济长久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得,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要综合考虑各个生产要素之间是否相互的统一。这个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产业的生产技术与改产业所需的劳动力是否相匹配,如果对于产业来 说技术层面与劳动力的配比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那么这种矛盾的存在迟早会发生,只不过是早是晚的事,通过各个生产部门的收入总额与本部门的总的劳动力总和来配比,这样能够大体上得到产业结构的优化。 其次,产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是否合理有效。这个方面主 要决定着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合理有效,如果投入和产出它们之 间的交易较为密切,那么,对于产业来说,它们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在企业中,各个产业部门的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来说,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是相互服务的,即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例如大的方面来说,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工业最后还的反哺农业,用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的发展。第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这个层面上所说的意思是某个部门的发展,不能够影响到另外一个产业的发展,它们应该是共同发展,这个平衡如果被打破,那么这个发展就是不平衡的,换句话说,就是不协调的。 再者,对于各个产业部门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在地位上是否相同,现阶段,社会经 济发展的很快,而且竞争压力也是非常的大,这就造就了一些产业会对某些部门产生偏见,因为他们最注重的只有利润,这就会导致一条腿走路的现象,因此就会出现部门之间他们的权利不同,最终也会导致他们的地位出现一定的差距,进而形成了各个产业之间的部门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