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规划知识(考试题库)

免疫规划知识(考试题库)

免疫规划知识(考试题库)
免疫规划知识(考试题库)

内黄县免疫规划知识考试题库(刘跃强)(1)预防接种概念:

答: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2)检查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

答: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

(3)免疫程序概念:

答: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剂次、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

(4)2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多长时间以上:

答:4周。

(5)免疫球蛋白能否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

答:不能

(6)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多长时间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答:4周。

(7)接种减毒活疫苗间隔多长时间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答:2周。

(8)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不得提前。简述麻风疫苗、A群流脑、乙脑疫苗最小免疫起始时间:答: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8月龄、A群流脑6月龄。(9)A群流脑疫苗1、2剂次间隔时间:

答:间隔3个月。

(10)第1剂次A+C群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时间:答:间隔≥12个月

(11)A+C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时间:

答:≥3年

(12)我市现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流脑疫苗(A群和A+C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疫苗。

(13)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常规免疫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答: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2月龄完成。A群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甲肝疫苗≤24月龄完成。

(14)简述皮肤消毒方法、步骤:

答: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国家药典的规定,对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15)疫苗的分发领取原则:

答: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16)疫苗和注射器损耗系数参考标准为:

答:单人份疫苗1.05(脊灰糖丸1.1);2人份疫苗1.2;3人份疫苗1.5;4人份疫苗2.0;≥5人份疫苗2.5。注射器1.02。

(17) 麻疹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期:

答: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给其它人,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传染期为出疹前后5天。

(18)麻疹的传染期、潜伏期及主要症状:

答:传染期为出疹前后5天。潜伏期:7-21天,平均10~14天。主要症状:发热、出疹、咳嗽、结膜炎、卡他症状、柯氏斑。(19)我国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

答:麻疹发病率小于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20)麻疹暴发的定义:

答: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在10天内发现2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现5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

(21)麻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厂矿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22)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15种疾病包括:

答: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出血热,炭疽,钩体病。

(23)接种单位(含预防接种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答:1、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 、具有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3 、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乡级以上预防接种门诊还应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等办公条件。

(24)乡级防保组织职责:

答:1 、根据上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对接种单位开展督导。

2 、提出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计划,建立疫苗和注射器领发登记,做好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3 、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接种单位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4 、进行常规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

5、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

6、收集、汇总、报告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负责预防接种服务的乡级防保组织,同时承担接种单位的职责。(25)接种单位职责:

答:1、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2 、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链。

3 、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对预防接种个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发现流动儿童,按规定建卡(证),给予接种或补种。

4 、开展常规接种率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

5 、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6 、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

7、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26)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和注射器时应核对和记录的内容:

答:应对疫苗和注射器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27)简述免疫规划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温度: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 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在8℃以下的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

(28)冷链的概念:

答: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和设备。冷链设备、设施包括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冷库、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及安置设备的房屋等。(29)简述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1、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和下发,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2、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

3、各级冷链管理、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接种单位应对疫苗储存设备进行维护。

4、制订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填写“冷链设备档案表”。

5、对储存疫苗的冷链设备进行温度记录,保存2年备查。

6、对冷链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7、对所使用冷链设备运转状态进行监测,每年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冷链设备运转状况报表”。

8、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30)接种前应准备的药品、器械:

答:准备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污物桶等。

(31)AEFI报告内容:

答:性别,姓名,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日期,发生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就诊单位,临床诊断,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32)AEFI调查内容:

答:基本情况,既往史,可疑疫苗情况,稀释液情况,注射器情况,接种实施情况,临床情况,其它有关情况,诊断或鉴定结论。(33)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

1)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2)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服务价格等;

3)接种服务咨询电话;

4)宣传资料。

(34)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概念:

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35)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内容:

答: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日期和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就诊单位、临床诊断、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等。

(36)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概念:

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3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判定标准:

答: 1)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

3)剂次间间隔时间正确;

4)有准确的儿童出生日期和接种日期记录。

(38)暴发的概念:

答: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39)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概念:

答: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

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40)督导方案包括的内容:

答:包括督导的目的、内容、地区或单位、时间、范围等。(41)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记录表”。

(42)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

(43)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44)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无误后予以接种。(45)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46)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应当充分摇匀。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

(47)AEFI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医疗机构、接种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为AEFI的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

人发现AEFI后应填写“AEFI登记表”

(48)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按照《条例》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计划、分发和储运等管理工作。按照“保证供应,防止浪费,合理调整计划”的原则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管理。(49)供应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应有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免疫规划”专用标识。

(50)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冷库和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51)每台冰箱均应配有温度计,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观察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

(52)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低温冰箱、冰柜的中间位置,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

(53)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者应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

(54)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55)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

(56)责任报告人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7)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区

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在儿童出生1个月内录入儿童的基本信息,在每次接种完成后5天内录入疫苗接种信息;以村为单位接种的地区,村级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完成后5天内将预防接种个案记录提交乡级防保组织,然后由乡级防保组织在5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完成后立即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58)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卫生部的具体规定进行专病报告和管理。

(59)乡级防保组织、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按照有关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60)A EFI按发生原因分类:一般反应及异常反应(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及实施差错事故(预防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

(61)简述狂犬病暴露分级处置原则:

答:医疗卫生机构在判定暴露级别并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1. I级暴露

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病史”特指“接触史”。如能确认与动物接触过程中皮肤完好、接触方式没有感染危险,则不需要进行处置。“接触史”不能确认时,建议参照下述Ⅱ级暴露进行处置。

2. 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无明确伤口者可在患者指认的可疑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建议参照III级暴露处置。

3. I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62)狂犬疫苗接种5针次程序:

答:于第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接种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

(63)狂犬病暴露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应用人群有哪些:

答:(1)Ⅲ级暴露者;

(2)免疫功能低下者的Ⅱ级暴露者;

(3)Ⅱ级暴露但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建议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64)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告知被暴露者(患者)内容:答:应将预防处置措施的目的、方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以书面方式告知被暴露者,并保留备份,以避免可能的医患纠纷。(65)应急接种概念:

答: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染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

(66)编制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计划的基本原则:

答:保证需要、适当储备、避免浪费。

(67)接种率报告概念:

答:是指各级接种单位和报告单位,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和要求,连续地、系统地将接种情况按统一的报表格式,逐级汇总和上报的过程。

(68)受种人数概念:

答:指本次接种中,某疫苗(某剂次)应种人数中的实际接种人数。

(69)计划免疫概念:

答: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70)第一类疫苗概念:

答: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71)第二类疫苗概念:

答: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72)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0、1、6月龄,接种剂次:3次,接种

部位:上臂三角肌,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73)卡介苗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出生时,接种剂次:1次,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接种途径:皮内注射。

(74)脊灰疫苗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2、3、4月龄、4周岁,接种剂次:4次,接种途径:口服。

(75)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3、4、5月龄、18-24月龄,接种剂次:4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76)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6周岁,接种剂次:1次,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77)麻风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8月龄,接种剂次:1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78)麻腮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18-24月龄,接种剂次:1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79)乙脑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8月龄,2周岁,接种剂次:2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80)A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6-18月龄,接种剂次:2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81)A+C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3周岁,6周岁,接种剂次:2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82)甲肝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18月龄、24-30月龄,接种剂次:2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83)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8月龄,接种剂次:1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84)疫苗应按品种、批号、有效期分类码放。对近效期疫苗应当给予标记。冷库和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疫苗不能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85)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接种单位应当切实做好年度计划,并按照规定储存和运输,防止浪费。对在实施中确有多余的疫苗时,应提前3个月向上级部门报告,以便调剂使用。

(86)接种门诊专用房总使用面积与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周期相适应,应不少于60m2。接种门诊要有候种室、预诊室、接种室,各室有明显的标志牌。受种者在接种时有专门的出入口。(87)接种室要有专用接种台4张以上,其数量须与每次接种人数相适应,卡介苗设专用接种台。接种台清洁、无杂物,台上依次摆设疫苗冷藏包或冰瓶、接种盘、接种器材及疫苗名称标牌。(88)皮内注射法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迅速拔出针头。(89)皮下注射法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操作方法:接种人员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后,排尽注

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长度约1/2~2/3,松左手,固定针栓,回抽无血(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缓慢推注疫苗,注射毕,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90)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91)脊灰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92)无菌性脓肿临床表现: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肿胀、疼痛。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者可在原注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周围皮肤呈紫红色。(93)无菌性脓肿治疗: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可注入适量抗生素。严禁切开排脓,以防细菌感染或久不愈合。(94)狂犬疫苗接种时限,原则上是越早越好。人狂犬病可有较长的潜伏期,暴露者只要未发病,不管距暴露时间多久仍应尽快接种疫苗,将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95)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96)注射狂犬病疫苗,如6岁以下婴幼儿上臂三角肌发育尚不完全、无法注射疫苗时,可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由于臀部脂肪较厚,狂犬病疫苗的吸收情况难以预测,因此禁止臀部注射。

(97)接种狂犬疫苗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按照原有程序继续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主张再次免疫,可参考产品说明书或根据临床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采取加强免疫措施;

(98)接种狂犬疫苗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全程免疫后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99)接种狂犬疫苗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且在前次暴露后已进行过疫苗全程接种者,应于0、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100)接种狂犬疫苗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超过3年者应全程接种疫苗。

(整理)免疫规划培训考试题库

巩义市2013年免疫规划培训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25分 1、儿童超过个月未接种卡介苗,接种前需做试验;接种卡介苗后,经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接种卡介苗;岁以上儿童即使以前未接种过卡介苗,也不需要再补种。 2、某儿童因病1岁前未接种过疫苗,现已痊愈要求接种,现在一次最多可接种种注射疫苗和种口服疫苗。 3、盛夏某一天,早上就酷暑难耐,人们都躲到空调屋内、树荫下,家无空调的儿童甲前来接种疫苗,如你在接种门诊接诊,应选择。 4、儿童个月前不需要添加辅食,儿童头发稀疏发黄是缺乏维生素,临床上母乳喂养儿童常发生大细胞性贫血,奶粉喂养儿童要注意添加含丰富的辅食。 5、不建议第一类疫苗和疫苗同时接种,不建议不同企业生产的2种以上疫苗同时接种,是为了避免发生异常反应后的补偿纠葛。 6、注射灭活疫苗可以和疫苗同时或间隔时间接种;注射减毒活疫苗同样可以和疫苗同时接种,但两种注射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则必须间隔天以上;同一种疫苗如无特殊规定,2剂应间隔天以上。 7、从进入人体途径上划分,接种方法一般分为、、 3种,最安全的应属疫苗。有一种疫苗接种方法与上述都不同,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时间不受限制,可在条件下保存,这种疫苗是。 8、奶奶带孙子去接种疫苗,述说孩子健康,今天没精神、不爱玩,查体温37℃,

今天应种某疫苗,如你是接种医生,应。 9、一儿童今天刚好1岁,3天前张医生安排接种糖丸3、麻风、乙脑疫苗,今天来接种第三剂百白破,李医生对家长说,间隔时间太短,不能接种,他说的对吗?。 10、某接种门诊门庭若市,工作人员做不到每个人接种当时录入信息网络,都是事后录入,25天前小张给甲儿童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预约10天前接种HIB4,甲儿童因故直到今天才来,今天甲儿童2岁零2天,工作人员小王查看到接种证预约栏最后写的是HIB(HIB前写的是百白破),就接种了乙脑2,导致甲肝、乙脑2间隔不符合规定,这次差错出现后,科长不仅批评了小王,还批评了小张,小张被批评的原因是对容易出错的疫苗乙脑2,不仅要在预约栏写出来,还要重点标示、重点告知家长,你认为科长批评的对吗?,间隔短会造成其中一种疫苗免疫效果受影响,应该补种的疫苗是。 二、判断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冰箱温度调节一般在春秋末,某些温控器在控制旋钮上带有刻度或数字,数字越大越冷,平时依据监测结果调节。() 2、.流动儿童季报表中“儿童总数”是当季度3个月月报表中“儿童总数”之和() 3、安剖启开后,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4、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征侯群。() 5、冻结过的百白破、乙肝疫苗解冻后仍然可以使用。()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8级 《免疫学》期末考试 所有答案请作答到“答题卡”,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单选,1分/题,共计30分) 1、免疫对机体() A、有益 B、有害 C、无益也无害 D、有害无益 E、正常情况下有益,异常情况下有害 2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引起() A、反复感染 B、超敏反应疾病 C、自身免疫性疾病 D、肿瘤 E、免疫耐受性 3 、在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何种Ig 水平升高,提示有近期感染。( ) A、IgA B、IgM C、IgD D、IgE E、IgG 4、现代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B、机体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清除肿瘤细胞的功能 5、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时,可引起() A、自身免疫性疾病 B、肿瘤发生 C、免疫耐受性 D、超敏反应性疾病 E、反复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6、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变应原 B、完全抗原 C、半抗原 D、左剂 E、抑制剂 7、与外毒素有相同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抗毒素 B、细菌素 C、类毒素 D、抗生素 E、干扰素 8、关于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下述正确的是() 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 B、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 C、抗体是免疫球蛋白 D、抗体与免疫球蛋白无关 E、免疫球蛋白不是抗体 9、抗体与抗原的结合部位是() A、Fab段 B、Fc段 C、CH2 D、CH3 E、VL和VH 10、破伤风紧急特异预防用() A、抗生素 B、细菌素 C、破伤风类毒素 D、破伤风抗毒素 E、干扰素 11、在黏膜局部抗感染发挥重要作用的Ig是() A、血清型IgA B、分泌型IgA C、IgM D、IgG E、IgD 12、不能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 A、细菌内毒素 B、酵母多糖 C、葡聚糖 D、凝聚的IgA E、免疫复合物 13、人类MHC定位于() A、第17号染色体 B、第7号染色体 C、第16号染色体 D、第6号染色体 E、第2号染色体 14、胸腺发育不良,哪种细胞产生不足() A、B细胞 B、T细胞 C、NK细胞 D、单核细胞 E、红细胞 15、人类最大的免疫器官是() A、胸腺 B、胰腺 C、脾脏 D、淋巴结 E、骨髓 16、发挥ADCC效应的细胞是() A、B细胞 B、Th细胞 C、NK细胞 D、T细胞 E、Tc细胞 17、抗体和补体都具有的生物学作用() A、特异性结合抗原 B、ADCC作用 C、免疫粘附作用 D、调理作用 E、过敏毒素作用 18、具有免疫记忆的的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 B、肥大细胞 C、T细胞、B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NK细胞 19、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IgM抗体显著升高 B、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长 C、潜伏期长 D、抗体浓度低,亲和力高 E、先产生IgG后产生IgM 20、妊初期母体被病毒感染后易发生胎儿畸形的原因是() A、胸腺发育未成熟 B、胎盘屏障发育未完善 C、皮肤屏障未发育完善 D、外周免疫器官发育未完善 E、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 21、灭活补体,血清标本需要加热() A、37℃30分钟 B、56℃30分钟 C、60℃30分钟 D、80℃30分钟 E、60℃20分钟 22、关于超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异常的免疫应答 B、均有补体参与 C、均有个体差异 D、均可导致组织损伤 E、不需抗原参与 23、不出现组织损伤的超敏反应类型是() A、I型超敏 B、Ⅱ型超敏 C、Ⅲ型超敏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不是 24、IFN-γ的产生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 B、Th1细胞 C、Th2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活化的T细胞 25、不属于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肾小球肾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血清病 D、过敏性鼻炎 E、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26、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错误的是() A、属于细胞免疫 B、无抗体参与 C、发敏迅速 D、T细胞介导 E、导致组织损伤 27、注射哪种物质属于人工自动免疫() A、破伤风抗毒素 B、青霉素 C、卡介苗 D、白喉抗毒素 E、人免疫球蛋白 28、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有( ) A、活疫苗 B、抗毒素 C、类毒素 D、外毒素 E、内毒素 29、ABO血型鉴定的试验属于() A、沉淀反应 B、免疫标记技术 C、凝集反应 D、中和反应 E、以上均不是 30、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A、NK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T、B淋巴细胞 E、组织细胞 二、填空题(2分/题,共计20分) 1、免疫系统由、、组成。 2、常用的活疫苗有、、等。 3、能通过胎盘的Ig是 ,有助于传染病早期诊断的Ig 。 4、补体的裂解产物C5a具有和作用。 5、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6、人类重要的血型抗原是、。 7、CTL的主要作用是。 8、B-2细胞的的主要功能是、、。 9、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病的治疗。 10、由B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称。 三、名词解释(6分/题,共计30分) 1、抗体: 2、HLA: 3、补体: 4、干扰素: 5、人工被动免疫: 四、问答题(20分/题,共计20分) I型超敏反应有哪些特点?如何防止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 1.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 C英国 D 美国 E印度 2.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 免疫耐受 E 自身免疫疾病 3.半抗原是指 A.有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B. 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C.无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D. 无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E.以上均不是 4. 以下哪种细胞因子是Th2产生的: A. IL-2 B.IFN-γ C. TNF-α D. IL-4 E.IL-1 5.在阴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是 A. 不能与MHC有效结合的双阳性细胞 B. 与MHC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细胞 C. 与MHC有效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D. 不与MHC-自身肽发生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E. 与MHC-自身肽有高亲和力的单阳性细胞

6.与HLA-B27阳性呈强相关的是 A. 类风湿性关节炎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强直性脊柱炎 D. 肾 小球性肾炎咳血综合症 E. 乳糜泻 7. 巨噬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 IgG Fc受体 B.C3b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甘露糖受体 E. 抗原识别受体 8.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是 A Ig G B Ig M C Ig E D Ig D E IgA 9.免疫是指 A.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 D.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 细胞的功能 10. NK细胞活化性受体胞内段带有 A. ITAM B. ITIM C. DD D. DED E. AICD 1.C 2.D 3.D 4.E 5.E 6.E 7.C 8.A 9.D 10E 11.C 12.A 13.D 14.B 15.C 16.B 17.C 18.C 19.B 20.D 11.属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A. 破伤风抗毒素 B. 人免疫球蛋白 C.人胎盘免疫球蛋白

计划免疫培训试题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C) A、1978年 B、1982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于____ 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C)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____:(D)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___。(D) A、2Cm B、3Cm C、4Cm D、5Cm 5. 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A)

A、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 B、卡介苗为皮内注射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为皮内注射 D、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 6.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B)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A) A、≥28天 B、≥38天 C、≥48天 D、≥58天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B) 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2-8℃条件下保存 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D) A、预防麻疹 B、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 D、需要肌肉注射 10.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B) 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D、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____。(C) 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乙脑和流脑疫苗 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D) 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以上都是 1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D) A、10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____和____。(C)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E) A HBcAg B HBsAg C HBeAg D 抗HBe E 抗HBs 2、关于卡介苗接种下述哪项是正确的(E) A 菌苗为无毒人型活结核菌 B 儿童每隔5年复种一次 C 卡介苗效果是绝对肯定的 D 接种前均需做结素试验 E 使人产生免疫力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 3、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d) A 抗毒素 B 丙种球蛋白 C 胎盘球蛋白 D 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E 乙型肝炎疫苗 4、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B) A 鼠疫、艾滋病 B 鼠疫、霍乱 C 鼠疫、霍乱、艾滋病 D 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 E 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 5、最易引起胎儿畸形的病毒是(C) A 流感病毒 B 埃可病毒 C 风疹病毒 D 轮状病毒 E 麻疹病毒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D) A 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 爱国卫生运动 C 预防保健 D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E 以上都不是 7、接种牛痘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A) A、抗原的特异性 B、抗原的交叉反应 C、病毒的超感染 D、先天免疫 E、主动保护 8、类毒素是(C) A、由细菌产生的 B、主要由脂类和糖基组成 C、与外毒素具有相似的抗原相似的抗原性但没有毒性 D、与外毒素有相似的毒性 E、与内毒素有相似的毒性 9、使人群易感染性降低的因素(D)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计划免疫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除 10、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D) A、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冷链系统 E、疫苗供应系统 11、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B)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E、甲肝疫苗 12、百白破疫苗包括(A) A、百日咳灭活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活菌苗、白喉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灭活菌、白喉类毒素、破伤风活菌苗 E、百日咳灭活菌、白喉活菌苗、破伤风活菌苗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研复习

五年制本科班《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 名词解释: 免疫(immunity);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或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或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或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初始淋巴细胞(naive lymphocyte);免疫细胞(immune cells or immunocytes);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2.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失调时的异常表现。 3. 简述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性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与主要特点。 4. 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 5. 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第三章抗原 1. 名词解释: 抗原(antigen,Ag);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与抗原性(antigenicity);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与半抗原(hapten) 或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抗原决定族(antigenic 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自身抗原(autoantigen);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佐剂(adjuvant)。 2. 简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3. 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或: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获 得高效价抗体? 4. 简述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的种类有哪些? 5. 简述TD-Ag和TI-Ag的主要区别。 6. SAg与常规Ag有何区别。简述超抗原的作用特点。 7. 能够活化T、B淋巴细胞的丝裂原分别有哪些? 8. 请列表比较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特性。请问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主要区别 是什么? 第四章抗体 1. 名词解释: 抗体(antibody,Ab);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调理作用(opsonization);调理素(opsonin);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Ab);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 2.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3.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各功能区的主要功能。

免疫学检验期末常考选择题 附带答案

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E.移植排斥反应 答案】C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 B.肿瘤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答案】A 【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 4.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 B细胞 E. T细胞 【答案】B 【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 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 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答案】D 【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6. 细胞因子不包括()。

A.单核因子 B.淋巴因子 C.生长因子 D.抗体 E.集落刺激因子 【答案】D 【解析】细胞因子是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体不是。7.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3 C. C4 D. C5 E. C4Bp 【答案】B 【解析】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 8. 体内抗病毒、抗毒素、抗细菌最重要的抗体为()。A. IgM B. IgA C. IgG D. IgE E. IgD 【答案】C

免疫规划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试题 单位_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 一、单选题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 A、1978年 B、1982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于____ 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____:()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___。() A、2Cm B、3Cm C、4Cm D、5Cm 5. 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 A、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 B、卡介苗为皮内注射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为皮内注射 D、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 6.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 A、≥28天 B、≥38天 C、≥48天 D、≥58天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2-8℃条件下保存 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预防麻疹 B、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 D、需要肌肉注射 10.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D、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____。() 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乙脑和流脑疫苗 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 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以上都是 1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 A、10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____和____。() A、卡介苗、百白破疫苗 B、乙肝疫苗、脊灰疫苗

免疫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1、异嗜性抗原 2、McAb 3、ICC 4、CDR 5、MAC (2)1、TD-Ag 2、HVR 3、免疫耐受4、MHC 5、TCR复合体 (3)1. APC 2. ADCC 3. HLA 4. CK 5. 抗原决定簇 二、填空: 1.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_______和_______。 2.抗原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特性。 3.补体裂解片段C3a、C5a具有趋化作用和____________作用。 4.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质是__________。 6.位于HLA-Ⅱ类基因区,其编码产物参与内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的基因是LMP和____。 7.根据TCR种类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亚群。 8.NK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为_______和CD16。 9.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有单倍型遗传、共显性遗传、__________和________。

10.新生儿溶血症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 11.动物免疫血清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重性。 12.B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13.补体替代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是_____________。 14.HLA复合体位于第____染色体。 15.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____和______。 16.T细胞的协同受体为_______和_______。 17.在I型超敏反应中,新合成的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 18.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有关的是____和____型超敏反应。 19.半抗原是指具有_________性,不具有___________性的物质。 2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_______,在局部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Ig 是_____。 21.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有C3a、_____、________。 22.经典的HLA-Ⅱ类抗原由DP、___、____基因编码。

免疫规划例会培训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免疫规划例会培训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 A、5 B、8 C、10 D、12 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 A鼠疫、艾滋病 B鼠疫、霍乱

C鼠疫、霍乱、艾滋病 D鼠疫、霍乱、副伤寒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偶合反应 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 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 D.以上均不是5、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6、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是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以下 A、1/10万 B、1/100万 C、1/50万D.以上均不是 7、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A.血源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以上都是 8、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9、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A:1次B:2次C:3次D:4次 10、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 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A.顶部中部 B.中部顶部 C.底部顶部 D. 顶部底部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请划“#215;”) 1、麻疹是只有儿童才会被感染的传染病,对吗?() 2、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反应。() 3、发生异常反应后,应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 4、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 5、各级各类疾控机构都能向接种单位销售二类疫苗。()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答案完整版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170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B )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2、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 B ) A.mm B.μm C.nm D.pm 3、G+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是:( D )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肽聚糖 4、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是:( A )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5、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成分是蛋白质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6、细菌的繁殖形式是:( D ) A.接合 B.裂殖 C.胞子 D.二分裂 7、下列那种不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D ) A.色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8、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C ) A.所有的G+菌 B.所有的性G-菌 C.大多数G+菌和少数性G-菌 D.大多数性G-菌和少数性G+菌

9、关于类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细菌崩解后释放出的毒素 B.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C.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D.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 10、下列哪种方法能最有效杀死芽胞( C ) A.干热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D.间歇灭菌法 11、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体和动物皮肤及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多不致病,其中致病的是:( A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黄色葡萄球菌 12、乙型链球菌所致疾病是:( D ) A、支气管炎 B、肺炎 C、疖 D、扁桃体炎 13、化脓性病灶局限的原因,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 B ) A、透明质酸酶 B、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 14、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无关的疾病是:( D ) A、蜂窝织炎 B、猩红热 C、急性肾小球炎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2020年关于免疫规划的培训试题及答案

关于免疫规划的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 A、5 B、8 C、10 D、12 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艾滋病B鼠疫、霍乱C鼠疫、霍乱、艾滋病D鼠疫、霍乱、副伤寒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B爱国卫生运动C预防保健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偶合反应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D.以上均不是 5、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6、xx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是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以下A、1/10万B、1/100万C、1/50万D.以上均不是 7、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A.血源性传播B.母婴传播C.性接触传播D.以上都是 8、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9、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A:1次B:2次C:3次D:4次 10、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A.顶部中部B.中部顶部C.底部顶部D.顶部底部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请划“×”) 1、麻疹是只有儿童才会被感染的传染病,对吗?() 2、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反应。() 3、发生异常反应后,应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 4、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 5、各级各类疾控机构都能向接种单位销售二类疫苗。() 6、不安全注射可引起血液、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传播。() 7、在实际工作预防接种反应都可以避免。()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1

一.单选题 1、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麻疹是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以上都不是 2、麻疹的皮疹形态是:。() A 充血性斑丘疹 B 出血性斑丘疹 C 充血性丘疹 D 出血性丘疹 3、AFP病例标本可置于中运送。() A密封容器;冷藏B便携袋;冷藏 C密封容器;常温D便携袋;常温 4、关于风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潜伏期6-21天 B 口腔颊粘膜有柯氏斑 C 无色素沉着 D 有杨梅舌 5、前驱期发热,咽痛,起病1-2天内出疹,皮疹为针头大小,红色斑点状疹或粟粒疹,疹间皮肤不充血,皮肤弥漫性潮红,压之退色,退疹时一般无脱屑脱皮,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是下列疾病的临床特点?() A 麻疹 B 风疹 C 幼儿急疹 D 猩红热 6、水痘应禁用药?() A抗菌素B激素 C退热药 D龙胆紫 7、目前水痘疫苗是一种。() A 基因工程疫苗 B 灭活疫苗 C 减毒活疫苗 D 多糖疫苗 8、流行性腮腺炎不表现为()。 A呈非化脓性炎症、腮腺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9、关于流行性腮腺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很强 B腮腺炎病毒仅存在于人体中 C婴儿没有先天性被动免疫 D男性睾丸炎时需用抗菌素治疗 10.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是() A出生24小时内接种1剂次 B 1岁时接种1剂次

C 18月龄接种1剂次 D 18月龄和24-30月龄各1剂次11.出现甲肝爆发疫情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应尽快为密切接触者注射免疫球蛋白 B最好使用甲肝减毒活疫苗进行应急免疫 C最好使用甲肝灭活疫苗进行应急免疫 D 应将病例尽快隔离治疗 12. 关于我国乙肝流行强度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仍为乙肝高流行区 B我国既往是乙肝高流行区,目前已逐渐进入中流行区 C我国既往是乙肝中流行区,目前已逐渐进入低流行区 D我国一直为乙肝低流行区 13. 乙肝病毒不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 A 输血传播 B 不洁注射器传播 C 共同饮食传播 D 母婴传播 14. 我国目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是:。() A经输血传播B母婴传播C经微量血传播D经口传播 15、流脑的传染源为__________。() A 带菌者 B 患者 C 带菌者和患者 D 隐性感染者 16、流脑的传播途径:__________。()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血液传播 D 性传播 17、乙脑是由_________传播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A 媒介昆虫 B 飞沫 C 体液 D 以上都是 18、下列不属于乙型脑炎病毒传播媒介的是_________。() A 库蚊 B 蠓、螨 C 苍蝇 D 伊蚊 19、百白破疫苗的接种采用_______。() A 皮内接种法 B 皮下接种法 C 肌内接种法 D 口服法 20、白喉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A 免疫接种 B 白喉抗毒素 C 预防性服药 D 通风换气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疾病可引起发热、出疹症状?()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答案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170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B )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2、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 B ) A.mm B.μm C.nm D.pm 3、G+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是:( D )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肽聚糖 4、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是:( A )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5、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成分是蛋白质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6、细菌的繁殖形式是:( D ) A.接合 B.裂殖 C.胞子 D.二分裂 7、下列那种不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D ) A.色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8、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C ) A.所有的G+菌 B.所有的性G-菌 C.大多数G+菌和少数性G-菌 D.大多数性G-菌和少数性G+菌 9、关于类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细菌崩解后释放出的毒素 B.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C.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D.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 10、下列哪种方法能最有效杀死芽胞( C ) A.干热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D.间歇灭菌法 11、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体和动物皮肤及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多不致病,其中致病的是:( A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黄色葡萄球菌 12、乙型链球菌所致疾病是:( D ) A、支气管炎 B、肺炎 C、疖 D、扁桃体炎 13、化脓性病灶局限的原因,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 B ) A、透明质酸酶 B、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 14、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无关的疾病是:( D ) A、蜂窝织炎 B、猩红热 C、急性肾小球炎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5、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中毒性疾病是( A ) A、猩红热 B、淋巴管炎 C、丹毒 D、咽峡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BCD ) A.支原体 B.螺旋体 C.立克次体 D.放线菌 E.真菌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BDE ) A.肽聚糖 B.荚膜 C.脂多糖 D.鞭毛 E.菌毛 3.G—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是:( ABCE ) A.脂多糖 B.外膜 C.脂蛋白 D.磷壁酸 E.肽聚糖

免疫规划试题含答案

秋季接种证查验相关知识培训试题 (大庄卫生院20XX年度) 村卫生所村医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题) 1.现行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对象为。 ( 2 )(1)<6岁常住和流动儿童(2)所有达到应种月(年)龄的适龄儿童 (3)所有学龄前常住儿童 2.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出血热疫苗使用: ( 1 ) (1)肌内注射法(2)皮下注射法(3)皮内注射法 3.脊灰疫苗及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 3 ) (1)≥15天(2)≥15~30天(3)≥28天 4. 2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在同一天、在部位接种,若不在同一天必须间隔天。)(2) (1)不同、30天(2)不同、28天(3)相同、28天 5.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可使用免疫球蛋白(Ig);使用Ig后,可 接种减毒活疫苗。 ( 2 ) (1)4周;2周(2)2周;4周(3)1周;3周 6.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判定标准:( 2 )(1)在12月龄内,接种全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剂次间隔时间正确、有准确出生和接种时间记录 (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剂次间隔时间正确、有准确出生和接种时间记录 (二)填空题(每题8分,共5题)

1、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要求<12月龄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8月龄完成的疫苗有 A群流脑;≤24月龄完成的疫苗有甲肝疫苗。 2、请写出下列疫苗的最小起始月龄:脊灰减毒活疫苗 2月龄;百白破疫苗 3月龄;A群流脑疫苗6月龄;麻风(麻疹)疫苗 8月龄;乙脑疫苗 8月龄;甲肝疫苗 18月龄;A+C流脑疫苗 3岁。 3、请写出下列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 ①、乙肝疫苗第1、2剂次间隔≥28天; ②、A群流脑疫苗1、2剂次的间隔时间为≥ 3个月; ③、第1剂次A+C流脑与A群流脑第2剂次之间应间隔≥ 12个月; ④、A+C流脑疫苗2剂次间应间隔≥ 3年; ⑤、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次应间隔 7—10天; 4、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应留观 15—30 分钟。 5、冷链设备应备有温度计,每天 2 次观察冰箱内的温度及运转情况,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温度计应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 1、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疫苗出入库应输入疫苗信息,包括:疫苗名称、批号、规格、生产企业、效期、入库数量、批签发号。 2、接种工作人员在进行疫苗接种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6题) 1、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不必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 2、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接种禁忌。(√) 3、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不必查验预防接种证。(×) 4、糖丸喂服须用热开水。(×) 5、预防接种皮肤消毒可用75%的乙醇或碘酊。(×) 6、冰箱门因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四)、选择题:判断接种合格与否(请结合儿童接种各类疫苗判断):将选项编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抗原: 2.抗体: 3.ADCC作用: 4.超敏反应: 5.条件致病菌: 6.病毒的复制: 7.脓毒血症: 8.鞭毛: 9.细胞因子: 10.败血症: 二、单项选择题: 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2.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 A.外耳道 B.小肠 C.胆囊 D.眼结膜 3.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结核杆菌 4.识别与清除病原微生物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这一免疫功能被称为( ) A.免疫监视 B.免疫稳定 C.免疫防御 D.免疫耐受 5.T细胞表面标志不包括( ) A.CD2 B.CD3 C.MHCⅡ类分子 D.有丝分裂原受体6.MHC限制性是指( ) A.抗原与抗体结合受自身MHC限制 B.补体激活受自身MHC控制 C.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D.IgG调理巨噬细胞杀伤靶细胞受MHC限制 7.属Ⅰ型超敏反应( ) A.新生儿溶血症 B.血清过敏性休克 C. 血清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8.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 ) A.Ⅰ型和Ⅱ型 B.Ⅱ型和Ⅲ型 C.Ⅲ型和Ⅳ型 D.Ⅰ型和Ⅲ型9.Ⅳ型超敏反应特征( ) A.IC沉积血管壁 B.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C.血管扩张水肿 D.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10. 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分解代谢产物 D.侵袭力和毒素11.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来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C对侵入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D.生来就有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20X1分=20分) 1.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 C 英国 2.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C 移植排斥反应 D 免疫耐受 E 自身免疫疾病 B. 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D.无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E ?以上均不是 4. 以下哪种细胞因子是 Th2产生的: A. IL-2 B 」FN- 丫 C. TNF- a D. IL-4 E.IL — 1 5?在阴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是 A.不能与MHC 有效结合的双阳性细胞 B.与MHC 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细胞 C. 与MHC 有效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D.不与MHC-自身肽发生结 合的单阳性细胞 E.与MHC-自身肽有高亲和力的单阳性细胞 6. 与HLA-B27阳性呈强相关的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强直性脊柱炎 D.肾小球性肾炎咳血综合症 E.乳糜泻 7. 巨噬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 IgG Fc 受体 B.C3b 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甘露糖受体 E.抗原识别受体 8.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 是 A Ig G B Ig M C Ig E D Ig D E IgA 9?免疫是指 A.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 D. 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 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10. NK 细胞活化性受体胞内段带有 A. ITAM B. ITIM C. DD D. DED E. AICD 11. 属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人免疫球蛋白 C.人胎盘免疫球蛋白 D.白喉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 12. 发病机制属于川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 Arthus 反应 E.类风湿性关节炎 13. 关于W 型超敏反应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B.抗原注入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 C.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 D.能通过血清Ig 被动转移 E.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1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 .移植排斥反应 B.反复感染C.肿瘤D.超敏反应E.自身免疫病 15..I 型超敏反应中;下列哪一个是肥大细胞新合成的介质? A. 组胺B.白三烯C. ECF D.激肽原酶E. FceRI 16. 初乳中含量最多的Ig 是: AIgG B . IgM C . SIgA D . IgE E . IgD D 美国 E 印度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3?半抗原是指 A.有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C.无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