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宫明代瓷器精品

故宫明代瓷器精品

故宫明代瓷器精品
故宫明代瓷器精品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收藏18至19世纪机械钟表最丰富的博物馆,现存一千余件钟表,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这些钟表包括中国钟表和欧洲钟表。中国钟表有当时清宫做钟处以及广州、苏州制造的;欧洲钟表有英国、法国、瑞士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制造的。其中英国钟表尤以造型美、变化多、数量大为著。 这些钟表不仅报时准确、造型精美、色彩绚丽,而且融绘画、雕塑、工艺、天文、音乐、机械、科技等于一体,从中可以领略百余年前中外钟表制造的精湛技艺。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高51cm,上口径32cm,箭尺长48cm,宽2.3cm 此滴漏形似腰鼓,壶外分别有八卦图、洛书图、海水江崖、篆刻铭文等纹饰。壶肩下方设两兽耳式提柄。壶内主体为播水壶、受水壶、箭尺,此外还有与箭尺相连的浮舟、滴漏管、灵气管、虹吸管、长柄活塞、唧筒、寒暑盒等部件。 滴漏是古代利用滴水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因壶内附有计时刻的箭尺,故又名漏刻、刻漏、漏毫。利用滴漏受水壶内水位变化而影响浮舟的位置高低,并直接带动着箭尺的升降,当箭尺上升时,人们便在时刻线上得到准确的计时。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制作采用了西方传入的有关唧筒原理,利用活塞抽水的功能,将受水壶内的水重新抽到播水壶中,使壶中的水循环往复使用,进而将传统的多级漏壶,改变成只用两只壶并融为一体。同时箭尺上镌刻96时刻法,取代了中国传统的一日百刻,使计时更趋于精确。因此,这件铜壶滴漏具有近代半机械性能,也是清宫制作漏刻的一次革新。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面宽70cm,高150cm,厚70cm 钟体为紫檀木制,重檐楼阁式样,须弥式台座。楼阁之雀替、栏板、柱头等处镶嵌珐琅和玉石。楼阁下正面为两针钟盘,嵌于雕莲花的铜镀金面板上,面板上有“乾隆年制”款。钟盘中心嵌珐琅,上方有二小盘,左为定更盘,右为节气盘,是专为夜间打更使用的。此钟共有5组动力源发条,分别带动走时、打时、打刻、发更、打更5套齿轮传动联动系统。白日走时、报刻、报时,夜间打更,打更前先调好节气盘与定更盘。由于一年之中不同的节气使起更时间、更间长短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定更盘和节气盘起调节作用。每夜起更和亮更都敲108响,亮更结束后,通过人工使打更的滚轮恢复至原处,以便次晚照常打更。更钟通过精确的机械结构将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方法应用在钟表上,这是清宫造钟处的创造。此钟为清宫造钟处的代表作品。

【精品展览】台北故宫珍藏 皇帝们的玩具萌萌哒

【精品展览】台北故宫珍藏皇帝们的玩具萌萌哒 2014年08月25日作者:博物馆.看展览 「集琼藻」台北故宫院藏珍玩精华展展览时间:即日起将作为常设展展览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106陈列室(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展览内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珍玩类文物开放情况:8:30-18:30 周五-周六晚间延长开放至21:00 “集琼藻”这个名字,源自乾隆皇帝藏的一件多宝格,意思是搜罗众多珍贵美好的物品。“多宝格”,就是“皇帝的玩具箱”。这种为皇帝们特制的箱子,体积小小,里面有很多小格子,专门用来藏他们的珍玩。每个小玩意,都精巧至极、价值连城。清雕紫檀龙纹小柜多宝格多宝格平时就放在皇帝住的地方,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玩。下面这张清人画的《弘历是一是二图》,就是乾隆皇帝玩玩具的场景哦,注意看右边的桌子~也有大的多宝格,就是博古架。下面这个多宝格,是故宫“漱芳斋”里的,也就是电视剧《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闺房啦。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里头说,收藏在宫廷中的珍玩会被分以等级,只有头等才收于“多宝格”,所以,收藏在多宝格里的,都是名副其实的珍宝。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珍玩藏品,大多是宫廷生活用器:有的用于祭祀仪式,有的作外交馈赠用;有典礼中佩戴的装饰器,也有闺阁内堂梳妆品;有的是厅堂上的陈设,或文房几案的用具、休闲把赏的巧玩,还有收纳多宝玩器的箱匣等,个个设计巧妙、工艺精致。展如其名,这场珍玩展,也就像一件多宝格,向观众们一格格打开清宫珍玩,珐琅、服饰、文具、漆器、法器、雕刻、多宝格等藏品,一起去看看吧。 |集琼藻||珍玩精赏|内府琅玕珐琅·法器这个单元,聚焦了珐琅、法器类珍玩。 珐琅器,就是在金属胎上涂覆珐琅釉药烧制而成的,这也是明清时期很重要的一种工艺。 接下来看到的几件展品,都采用了掐丝珐琅技术,也就是俗称的“景泰蓝”。说起来,这还是一种舶来品,从西方传入,元代开始制作,明代景泰年间达到高峰。康、雍、乾三朝,又倾力发展了这项技术。明景泰掐丝珐琅番莲纹盒 这件盖与器身,都铸有浮雕八瓣莲花,莲瓣内以浅蓝釉色为底色,再填烧各种不同颜色的折枝番莲花,底部及盒内镀金,盒心阴刻“大明景泰年制”一行楷书款,是一件难得的景泰年间制作落款的作品。 清乾隆掐丝兼画珐琅酥油茶罐清代珐琅工艺最突出的成 就在于画珐琅器,即将珐琅料施绘在胎体表面,低温烘烤而成。这件刻有“大清乾隆年制”款识的茶罐,器型來自西藏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2015-12-22 古玩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当时,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不过留下的42万件中同样精品荟萃,北京故宫又弥补了唐以前陶瓷器、元代瓷器、历代民窑瓷器等清宫缺项。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明成化,高27.8cm,口径4.3cm,足径6.7cm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盘,高4.6cm,口径26.1cm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黄釉描金双兽耳罐黄釉描金双兽耳罐,高32cm,口径19cm,足径17.5cm黄釉描金双耳罐黄釉描金双耳罐,明弘治,高31.6cm,口径18.8cm,底径17cm霁蓝釉梅瓶霁蓝釉梅瓶,高27.4cm,口径3.8cm,足径8.6cm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头瓶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 头瓶,明嘉靖,景德镇窑制品,高30cm,口径2.6cm,足

径10cm。清宫旧藏。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明嘉靖,通高15.5cm,口径4.8cm,足径5.4cm青花花鸟纹梅瓶青花花鸟纹梅瓶,高44cm,口径6.5cm,足径13.8cm青花双龙纹盖罐青花双龙纹盖罐,通高54.2cm,口径25.2cm,底径30cm青花三羊纹碗青花三羊纹碗,明嘉靖,高10.5cm,口径16.3cm,足径5.5cm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高45.1cm,口径 5.1cm,足径13.4cm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粉玫瑰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高15.3cm,口径20.9cm,足径19.2cm五彩镂空云凤纹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 49.5cm,口径15cm,足径17.2cm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高9cm,口径10cm,足距9.5cm 炉呈鼓式,直腹,下承三蹄形足。口及足边分别饰一周鼓钉纹,腹部为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炉底中央双圈内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三足炉式在宋代龙泉窑已有烧制,明初龙泉窑延续,景德镇窑亦有烧制。明成化时的三足炉与明初比较体积明显减小,莲花上八宝纹的双勾画法也带有成化时的特有风格。青花团花纹卧足碗青花团花纹卧足碗,明成化,高5cm,口径13.7cm,足径6.9cm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高10.8cm,口径23.7cm,足距17.8cm鲜红釉盘鲜红釉盘,高4.9cm,口径20.3cm,足径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4

五彩耕织图瓶,高46.5cm,口径12.3cm,足径13.2cm 瓶洗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形似捣衣用的木棒槌,故俗称“棒槌瓶”。瓶身彩绘4组纹饰。口部以绿彩墨线勾画回纹一周。颈部绘通景山水人物纹。肩部绘梅花锦纹及4个开光,开光内绘琴棋书画。瓶身以五彩绘养蚕、碓米2组主题纹饰,每组绘6人于室外劳作,并题“舂碓”、“分箔”及五言诗2首。 舂碓图题诗为: 娟娟月过墙,簌簌风吹叶。田家当此时,村舂响相答。 行闻炊玉香,会见流匙滑。更须水转轮,地碓劳蹴踏。 分箔图题诗则描写了织布养蚕的劳动过程: 三眠三起余,饱叶蚕局从。众多旋分箔,早晚磓满屋。 郊原过新雨,桑拓添农绿。竹间快活吟,惭愧麦饱熟。 图纹空间补以松柳及六月星辰等纹饰。足内青花双圈,无款识。 康熙瓷器中反映农耕题材的纹饰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农业的重视。此瓶纹样即出自康熙时所绘的耕织图中的两个片断,其情景描绘得真实生动,器物制作精致,是康熙五彩器中一件写实风格的艺术佳作。

墨彩竹节式臂搁,清康熙,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方形,上下等宽,通体施白釉,正面上下两道竹节纹之间以墨彩绘竹叶图,画旁题有“琅玕枝竿疏”五言诗句。画面上端竹节外凸饰鼓钉一周。 臂搁又名“秘搁”,竹质居多,但瓷质臂搁更具特色。此器为文具中的稀有作品,竹节形状模拟逼真,墨彩浓重,画笔疏简,文人气质极浓,为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代表之作。 冬青釉五彩加金花鸟纹大花盆,清康熙,高33.3cm,口径61cm,足径39cm

花盆呈圆形,折沿,深腹,撇足,底心有一圆形渗水孔。花盆以冬青釉为地,外壁通体描绘五彩加金花鸟纹饰。桃树枝干苍劲,花叶繁茂,小鸟栖于枝上,烘托出鸟语花香之意境。口沿上描绘相间排列的云鹤、桃树纹,足边饰以桃树枝干花叶的局部,与盆身纹饰相呼应。口沿下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花盆体大规整,构图舒展,画笔既工细严谨又苍劲老练,色彩浓重艳丽,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清康熙,高4.9cm,口径6.7cm,足径2.6cm 杯撇口,圈足。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杯胎轻体薄,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细润洁白。十二月花卉纹杯以12件为一套,按照一年12个月分别在杯上描绘代表各月的花卉,再配以诗句加以赞美。其分别是: 一月水仙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玉兰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牡丹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石榴花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兰花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 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月季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每首诗后均有一方形篆书“赏”字印。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装饰瓷器,体现了古人对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艺术创作思想。十二月花卉纹杯构思巧妙,风格新颖,使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美器的韵味。

台北故宫博物院游记作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游记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有幸来到了著名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没下车我就远远地看到在几座青山之间座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他有着淡绿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和我去过的北京故宫完全不一样,走近一看我才发现原来台北故宫也是一样的雄伟、端庄,就像一位和蔼的老爷爷盘腿坐在阳明山下,和我们慢慢细说那些几千年的故事呢。 怀揣着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戴上解说耳机冲了进博物院,这时我却发现我想看的东西太多了,都不知道该从哪里看起了!这时爸爸提议我们就从本月的特展开始吧,8月的特展是唐寅真迹展,唐寅就是我们熟悉的唐伯虎,他是明四大家之一,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家。 走出本月特展区,我拉着爸爸去看我最想看的青铜器。这个展厅中间是一个很突出的青铜鼎:毛公鼎,它是西周时代的文物,上面有三角形和方形的图案,听了解说我才知道这么大的鼎用途居然是盛酒!我觉得这周王造这么大的一个鼎却不能造福百姓,反而要装酒喝,由此可见这个文物表现了西周贵族们的奢侈生活。随后我们看到了越王勾践剑,勾践就是我们语文书中提到的那位卧薪尝胆的君主,注视着这把锋利的青铜剑,我仿佛看见了那位睡在柴薪堆上、最终击败吴国、站在姑苏城头上的胜利者手里握的正是这把剑……转出青铜器区,我们一起观赏了爸爸最

想看的宋瓷,那些玻璃橱窗里的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瓷器,让我眼花缭乱;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青瓷莲花式温碗,出自北宋汝窑,它有着莲花的`外形,在灯光的照耀下有着淡淡的青色,漂亮极了;听完解说,我知道它经历了1000年的风风雨雨,竟然能完好地保留下来,静静地立在这里,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想想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还有高大的唐三彩、细腻的翠玉白菜,都是分珍贵的文物啊!最后,我们看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富春山居图,这是一幅好长好长的画卷,展厅里用六台投影机投射在墙上,比我们白小的多媒体报告厅里的投影还要长;因为历史原因,这幅画的一半在浙江博物馆,一半在台北故宫,据说人们还为此拍了一部电影哦。 时间一晃,三小时过去了,我们不得不离开这里了,这些文物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也越发得让我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再见台北,再见台北故宫,有机会我还会再来拜访您,再来听您讲述我们的故事。 【台北故宫博物院游记作文】 【全文结束,小雅为您整理】

中国史上国宝级藏品 排行榜

中国史上国宝级藏品排行榜 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换言之是不是“国宝”,要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而且鉴定专家必须共同在场,至于鉴定时所持的标准,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青铜第一宝: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区别很大,但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瓷器第一宝: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高:6.7公分深:3.5公分宽:16.4公分长:23公分 汝窑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汝窑的传

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约二十件,其中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于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与质感的细腻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于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 书法第一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善本书第一宝:文渊阁四库全书 《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不但对内容精心制作,而且外观设计也力求庄重考究。《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囊括了经、史、予、集四部的所有文献,共计二百余万页,一百五十三张光盘。它采用图像方式存储文献资料,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并提供书目检索功能等。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18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18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491 2.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藏传佛教 3.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90 4.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 对 5.“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顺治皇帝 第二章 1.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掐丝珐琅 2.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框架结构 3.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建福宫花园、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4.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斗#拱#翘、昂#木方 5.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对 第三章 1.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错 2.收藏大家张伯驹,捐的是以下哪副作品。 《平复帖》#《游春图》# 3.乾隆皇帝对宗教画进行了编目,叫《石渠宝笈》。 错 4.皇家的家谱叫玉牒。 对 5.陶瓷、玉器这两种藏品必须存放再恒温恒湿的环境下。错 第四章 1.下面哪些是国画的分类方式? 画科#技法#装潢# 2.平远和平视属于绘画的哪个要素? 构图 3.清亡时,紫禁城藏有多少书画? 6万余件 4.《苦瓜鼠图卷》表现的内容为: 明宣宗庆贺“三十”得子 5.《千里江山图》表现的内容为:宋徽宗鄱阳湖看庐山

第五章 1.关于殷墟妇好墓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殷墟妇好墓没有被盗掘过,保存非常完整 2.楚王问鼎的故事中,王孙满的答词表明了什么态度?() 周王室依旧是正统 3.关于青铜器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青铜器器类丰富,各有用途 4.“国之重器”指的是这个器物的尺寸大,重量大。 错 5.周代时,九鼎只有王侯贵族可以使用。 错 第六章 1.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思想。 五行思想 2.以下吉祥图案的寓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牡丹寓意富贵、桃子寓意长寿、鹿寓意福寿= 3."五大名窑”瓷器和唐、宋官窑瓷器堪称故宫博物院所藏陶瓷器中的强项。 错 4.孙瀛洲先生主张坚持的“三心”和“三多”分别指() 虚心、恒心、信心#多看、多比、多问 5.2008年“陶瓷馆”改陈完整呈现了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陶瓷发展历史。 对

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记

到台北,一定要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看看,因为这里珍藏着许多原来曾深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当地导游告诉我们,台北故宫博物院经常展出的文物有8000多件,其他文物3个月到半年更换一次,一个人要想看完全部的文物要花30年的工夫!在青翠的阳明山脚下,远远的我们就能看见一片淡黄色的建筑,上下错落有致,顶上覆盖着淡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晶光闪闪,这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依山而建,博物院靠山面水,环境十分宜人。我们的车刚开到博物馆门前,大家便迫不及待地下车,跑去和博物馆建筑合影留念。进入博物馆,一层是会议厅、办公室、图书馆。二层是展览室、画廊,我们在这里开始参观。四周有8个展览室,分别展出青铜器、瓷器、出土文物。由于完全是现代化设施,展览室内光线充足,非常利于观众仔细观赏展物。大名鼎鼎的毛公鼎、散氏盘、宗国钟、颂壶……各个都可以称得上是绝世珍宝的文物,静静地摆放在展柜里。毛公鼎是2800多年前铸造的一件宗庙祭器,这只大鼎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的鼎内铸有长达497个字的铭文,是现存的商、周两代7000多件有铭文的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据推测,毛公鼎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铭文共分七段,大意为:周宣王即位,准备整顿朝纲,遂请叔父毛公为其总管,治理国家内外政务,又命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首领,保卫王室,最后赐予厚赠。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以为纪念。这只大鼎记载的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的珍贵文献。瓷器展台一片姹紫嫣红,各朝各代的珍贵瓷器琳琅满目,汝、官、哥、均、定等名窑产品应有尽有。宋代青瓷中质地最好、最为难得是汝窑瓷,它以细腻的胎体、润丽的釉色、神秘的开片闻名天下,仅有67件现存于世。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3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有17件,上海博物院有8件,英国大维德爵士基金会有7件,可见其珍贵。展台上有一件汝窑莲花样温碗,呈十瓣莲花状,天青釉色十分纯正,开片奇美,让人大开眼界。一只瓶底款识为“丰华”二字的青蓝色汝窑瓷瓶更是著名,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贵妃刘夫人的心爱之物。定窑瓷器婴戏枕,人物造型准确,面目清秀可爱,头部微扬,双足上翘,动感十足,呼之欲出,十分难得。出土文物中有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记载了商代晚期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五个帝王占卜的卦辞,记录了我们祖先祈求幸福、美好的心路历程。中华之美尽在文化艺术,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留给我们的瑰宝。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第三层展出的是图书、字画、碑帖、玉器、雕刻和织绣。图书典籍以宋、元、明版为多,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是仅存于世的四部中最完整的一部。“三稀堂”帖的“一稀”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收藏在此,这是书圣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短信,内容是大雪之后对友人的问候。书法遒劲、古雅,意态闲逸,流露出潇洒的人生意境,更让后人有幸领略到魏晋书法的神韵。清代乾隆皇帝非常喜爱此帖,说它是“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并将此帖与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稀”,特建“三稀堂”收藏。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有《刘中使帖》、《祭侄文稿》。颜真卿是一代忠臣,为维护国家统一,平息叛乱,被叛臣李希烈杀害而壮烈殉国。《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悼念侄子季明在平叛中罹难而写的祭文,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书法向有书如其人之说,颜真卿一门忠烈,生平大义凛然,精神、气节映照于笔下,其中的涂抹、删改,正反映了颜真卿为文构思时的起伏情怀。后人称此书稿“文墨并佳,旷世绝品”。一代文豪苏轼的书法有《寒食帖》、《前赤壁赋》。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命运多舛。《寒食帖》是贬官黄州时所写,心情悲愤表现在字里行间。其它书法有怀素的《自叙帖》等,不一而足。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让人震撼,两米高、一米宽的巨幅画卷扑面而来,中国北部巍峨的高山,茂密的森林,林中时隐时现的房屋,山路上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水声仿佛在山谷中回荡!玉器展台上最让人叫绝的是一棵清代的翡翠玉白菜。玉器匠人将一

北京故宫馆藏雕塑(明清)[五]

北京故宫馆藏雕塑(明清)[五] 铜铸释迦牟尼像,高21cm,宽15.8cm 像高螺髻,眉间有白毫,低眉信目,尖鼻,大耳,著袒右肩袈裟,左手施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座后刻铭云:“出家释子智威睐丁男仲仁贵仲仁智仲仁寿信眷杨氏单奇一家善眷等发心铸释迦佛一家南无诸 佛加被星天护持此世来生福报无尽岁次丙子至元二年八月 望日谨题。” 元代金铜佛像具纪年者比较少,此像具有典型的“梵式” 造像特征,是研究元代佛教造像的珍贵资料。 铁罗汉像,明弘治十年(1497年)造,高117cm,宽74cm 罗汉前额突出,长眉,眉间有白毫,双眼略向下视,鼻直口方,耳垂阔大。双手残,身穿袈裟,结跏趺坐。袈裟前右下铸阳文“大明弘治丁巳年造,太监姚举施”13字铭文。该像原应有座,现已失。 这是一尊由太监姚举出资铸造的罗汉像,至于施主的具体情况现已无从查考。太监信佛,历朝皆有,如唐朝著名太监高力士曾多次向寺院布施,但如明朝信佛太监之众却比较少见。从《日下旧闻考》等文献中可知京城及其附近的许多庙宇都与太监有关,如北京大钟寺博物馆所藏明代铜钟,

由太监捐钱铸造者为数不少,涉及人数约在百人以上;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明朝泥塑人物像,原藏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明万历间,司礼兼掌印太监冯保等人曾施舍重建该寺,据传该像便是冯保供养像。太监尊崇佛教,除本身笃信佛教、期冀来世人性不再被扭曲外,更重要的是向帝后邀宠。有明一代,帝后信佛者不乏其人,太监投其所好,许多发愿文中都明确写有奉为某某皇帝、皇后敬造,或者皇帝万岁万万岁等字样,而相应的寺额则多为皇帝所赐,由此可见太监们的施舍得到了一定的回报。 铜水月观音造像,高15cm 该像眉间白毫相,头戴花蔓冠,宝缯于两侧垂肩而过,胸前饰缨络,左胸处雕刻人头样饰物。披帛绕过肩臂后,右手将其一端提起并垂吊于下,另一端顺左臂而垂下。像身着长裙,下摆覆座垂于足上。水中观音以磐石为座,呈游戏坐姿,左足垂蹬于石上,右足上曲支地,右臂搭放于右膝上,左手掌心撑地,神态安详宁静,犹如正观赏水中月影一般。 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之一,在密教中即现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水月观音像在我国的一些寺院中多有供奉。唐代著名画家周昉曾赞美水月观音“颇极丰姿,全法衣冠还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这对晚唐五代时期的造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宋元

台北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3篇.doc

台北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3篇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台北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 位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原为"中山博物院",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样式设计的宫殿式建筑。外观壮严宏伟,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精华所在。 博物院建筑分为四层,正院的平面图采梅花形,分成五个大厅。第一层分别是讲演厅、办公室、图书馆;第二层是展览室、大厅及画廊,用来展示书画。四周共有八间展览室,陈列铜器、瓷器、侯家庄基园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层则陈列书画及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及织绣等;第四层则为各种专题研究室。 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典藏品数量近70万件。由于不断接受捐赠与购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断增多,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此外,尚有玉器、漆器、多宝格珐琅器、文具、雕刻、织绣、缮本图书及满蒙档案文献,品类众多且精致。三楼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和二楼的瓷器最受游客瞩目。来台湾旅游的游客,大多都会到此一游。 台北故宫博物院

篇二:台北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20xx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订购,1920xx年6月建成下水。1920xx年加入中国北洋政府海军第一舰队。 1920xx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蒙难"时登临该舰,指挥平叛斗争长达50余天。1920xx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在"武汉保卫战"中于长江金口水域被日机炸沉。中山舰自加入中国海军以来,历经"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等五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国民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物。 中山舰博物馆由两幢相连建筑构成,舰体陈列厅全钢结构,外形如同一艘战舰,头冲金鸡湖,好似欲扬帆出海,中山舰就稳稳安放其中。与其相连的一幢三层建筑为一般陈列室,外形为三角形,里面将陈列随舰出水3千余件文物及与中山舰相关的历史资料等。 篇三:台北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及阅读答案

《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及阅读答案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主要建立一座国际级的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是亚洲艺术展示典藏重镇和台湾南部具有特色的文化休憩园区。小编在此整理了《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及阅读答案,快来看看吧! 《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从台北市中心乘出租车,不到三十分钟便可抵达双溪,现在每年到这儿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数,达二三百万之众.面对斑斓古朴的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画,人们感慨藏品精致、丰富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明清宫廷收藏,会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迁台之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30年代,正当博物院的各项工作走向正常时,因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宝安全受到威胁,故宫文物南迁作为权宜之策被提出. 威严显赫的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经营,珍宝秘笈无数,迁运自然以珍品为主.陈列室的展品是经过选择的精品,属必装之列.其次是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馆在各宫殿里选拔集中的.装完这些之后,再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装箱也有一定的要求,要经得起长途运输的颠簸.故宫工作人员从琉璃厂的古玩商人那儿学到诀窍,即一要装紧,二要隔离.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当时有不少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胡适担心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难免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坏,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但因政府对文物南迁之事态度坚决,胡适无可奈何,遂以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资格,消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鲁迅也坚决反对故宫文物南迁.他说倘若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也罢,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要古.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道: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此诗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上,而正是这一天,故宫首批南迁的文物起运了. 1.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①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 ) ②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 2.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的来源和组成,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收藏明清两代的文物.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20章节测试答案

1、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A、450 B、491 C、502 D、516 答案:B 2、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A、藏传佛教 B、汉传佛教 C、萨满教 D、道教 答案:A 3、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A、70 B、80 C、90 D、60 答案:C 4、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答案:√ 5、“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B、康熙皇帝 C、乾隆皇帝 D、顺治皇帝 答案:D 第二章测试 1、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A、掐丝珐琅 B、簪铜鎏金 C、乌木镶嵌 D、百宝嵌 答案:A 2、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A、框架结构 B、木质结构 C、立式结构 D、框筒结构 答案:A 3、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A、建福宫花园 B、御花园 C、慈宁宫花园

D、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 答案:ABCCD 4、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A、斗 B、拱 C、翘、昂 D、木方 答案:ABCD 5、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答案:√ 第三章测试 1、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答案:X 2、收藏大家张伯驹,捐的是以下哪副作品。 A、《平复帖》 B、《出师颂》 C、《游春图》 D、张先的《十咏图》 答案:AC 3、乾隆皇帝对宗教画进行了编目,叫《石渠宝笈》。答案:X 4、皇家的家谱叫玉牒。

答案:X 5、陶瓷、玉器这两种藏品必须存放再恒温恒湿的环境下。答案:X 第四章测试 1、下面哪些是国画的分类方式? A、画科 B、技法 C、装潢 D、花鸟 答案:ABC 2、平远和平视属于绘画的哪个要素? A、构思 B、构图 C、造型 D、笔墨 答案:B 3、清亡时,紫禁城藏有多少书画? A、2万余件 B、5万余件 C、6万余件 D、15万余件 答案:C

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

皇后之宝,通高10cm,纽高6cm,印面 14×14cm,重1800k。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满汉 文篆书。 清朝对皇后之宝有严格的规定,据《大 清会典》载:“皇后金宝,清、汉文玉筯 篆,交龙纽,平台,方四寸四分,厚一 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两。宝盝高七 寸八分,方八寸;宝色池,高二寸,方 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椟绘凤文。”制作 亦有严格的程序,首先由礼部依据成例 奏报皇帝,然后由造办处制成印样,手 写宝文,呈皇帝御览。皇帝钦定后,再 由礼部发印样于铸印局,铸印局官会同 内务府官于造办处祭炉监造。铸造完毕 后交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镌字时,由 钦天监选择吉期,礼部奏报批复,届时 把宝印送至内阁,在内阁大堂行礼后, 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竣 工后,收存内阁大库,待行礼时提用。 最后再由工部办理制造宝盝、印池等一 应物件。 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 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 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 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清二十五宝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 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除青玉“皇帝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 1、翡翠灵芝式如意,长47.8cm。 如意以整块翠琢成,灵芝形,周身遍琢小芝、花果等,翠色鲜艳,成色好,水头足,碾琢精美。 清康熙朝的如意注重雅玩之趣,其材质以竹木类居多。由于皇帝的好尚以及经济因素,这一时期玉石类如意极少,而如此大块的翠如意更是凤毛麟角,为宫廷如意中的极品,弥足珍贵。

2、绿地镂空粉彩福寿如意,长55cm。 此如意仿三镶如意形制,通体在蓝绿色釉上绘云蝠纹,并在如意首、腹、尾部饰精美的金彩镂空纹饰。首部为五蝠捧寿,中腹作双蝠捧寿,尾部为四蝠捧寿,三处的寿字写法皆不同。柄身背面有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识。 此如意器型规整,釉色艳丽。清宫廷所藏瓷如意的制作与一般宫廷用瓷相似,先由内府造办处下属如意馆绘出画样,得皇帝允准后发付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所以质量较高。粉彩瓷器上用镂刻技法自乾隆时期兴起,因工艺难度大而甚为鲜见,此柄瓷如意上采用镂刻技法,足见皇帝对如意这类器物的喜

爱。 ——阳文: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3、沉香木雕八仙纹如意,长55cm。 如意首呈心状,柄略宽,中间拱起。通体满雕寿星和八仙组成的图案。如意首雕突额长髯的寿星,一手托如意,一手持桃,盘腿曲膝端坐于正中。两旁伴有八仙中的汉钟离、韩湘子。柄中部吕洞宾、李铁拐同立。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为张果老、曹国舅、兰彩和、何仙姑,他们手持法器,神态各异,端坐在流云之上。柄上还浮雕 4个委角方框,框中分别刻有阳文楷体“万”“福”“攸”“同”四字。柄尾系有

用红丝编结的寿字和以黄丝缠成万字的黄丝穗。如意上的纹饰,雕刻细腻,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4、鹤顶红灵芝如意,长35.6cm。 如意雕作灵芝式,通体橙黄半透,如膏冻般,

2018走进故宫答案知到走进故宫单元测试答案

【2018知到走进故宫答案】走进故宫智慧树答案 智慧树走进故宫答案doc 走进故宫网课答案 1 【单选题】(20分)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A. 450 B. 491 C. 502 D. 516 正确答案:B 2 【单选题】(20分) 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A. 藏传佛教 B. 汉传佛教 C. 萨满教 D. 道教

正确答案:A 3 【单选题】(20分) 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A. 70 B. 80 C. 90 D. 60 正确答案:C 4 【判断题】(20分)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5 【单选题】(20分) “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A. 同治皇帝

B. 康熙皇帝 C. 乾隆皇帝 D. 顺治皇帝 正确答案:D ————————————————————————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01805998 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01805998————————————————————————1 【单选题】(20分) 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A. 掐丝珐琅 B. 簪铜鎏金 C. 乌木镶嵌 D. 百宝嵌 2 【单选题】(20分) 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A. 框架结构 B. 木质结构 C. 立式结构 D. 框筒结构

3 【多选题】(20分) 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A. 建福宫花园 B. 御花园 C. 慈宁宫花园 D. 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 4 【多选题】(20分) 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A. 斗 B. 拱 C. 翘、昂 D. 木方 5 【判断题】(20分) 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A. 对 B. 错 1 【判断题】(20分) 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A. 对

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

皇后之宝,通高10cm,纽高6cm,印面 14 Xl4cm,重1800k。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满汉文篆书。 清朝对皇后之宝有严格的规定,据《大清会典》载:“皇后金宝,清、汉文玉筯篆,交龙纽,平台,方四寸四分,厚 一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两。宝盝高七寸八分,方八寸; 宝色池,高二寸,方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椟绘凤文。”制 作亦有严格的程序,首先由礼部依据成例奏报皇帝,然后由 造办处制成印样,手写宝文,呈皇帝御览。皇帝钦定后,再由 礼部发印样于铸印局,铸印局官会同内务府官于造办处祭炉 监造。铸造完毕后交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镌字时,由钦天 监选择吉期,礼部奏报批复,届时把宝印送至内阁,在内阁 大堂行礼后,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竣工后, 收存内阁大库,待行礼时提用。最后再由工部办理制造宝盝、 印池等一应物件。 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 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清二十五宝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 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除青玉“皇帝之宝”为满文篆书外,其余全部为满文本字和汉文篆书两种文字。乾隆十三年,创制满文篆法。为使御宝上的满汉文字书体协调,乾隆皇帝特颁旨: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青玉“皇帝之宝”四宝因在清入关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轻易” 外,余二十一宝一律改镌,将其中的满文本字全部改用篆书,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二十五宝。 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宝盝为两重,皆木质,制作精美。宝盝置木几上,外罩绣龙纹的黄缎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台北故宫博物馆展馆介绍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馆简介 "台北故宫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文化瑰宝不胜枚举。院内收藏有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沈阳故宫、热河行宫、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盘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 位于台湾省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60万件,分为古籍、文献、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书画、织绣等易损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2013年2月6日在嘉义县举行动工仪式,预计将于2015年8月完工,同年12月开馆试营运。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选址于嘉义县太保市,占地70公顷,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以收藏亚洲各地文物为主,并发挥文物研究、维护、教育及展示等功能,其主体建筑是一座融合艺术和文化的环保绿建筑。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现代化的空气调节、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以维护珍贵的文化瑰宝。文物库房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并采用现代化技术自动控制,可保文物安全无虞。继承、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引进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院内收藏有自北平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北京故宫简介

北京故宫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平面图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房子,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东、西六宫、斋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故宫历时14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宏伟壮丽,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后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