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安全用电安全教案

中学生安全用电安全教案

中学生安全用电安全教案
中学生安全用电安全教案

中学生安全用电安全教案

一、教学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电的来源,了解电力常识。

2、贯彻学生正确用电常识。

3、远离高压电以及明白与掌握如何触电急救方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二、教学活动重点

电力安全常识,自救常识。

三、教学活动难点

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家电,掌握救助方法。

四、教学方法

自主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式

五、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电的来源以引起学生兴趣。——了解电的基本作用,掌握电的现象;(2)电从何来?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以予纠正教师总结:电从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产生;新能源下,还可以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3)观看各个发电站的精美图片

(4)教师介绍绝缘体与导体的种类,让同学对绝缘体与导体有所认识,能正确辨别、区分。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某种情况

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二)讲授电力安全常识

1、教师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家用电器?学校常见的和电有关的相关设备

有哪些?——同学相互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2、讲解不同情况下的用电安全

(1) 不玩插座、电线、灯头、开关等电器。 (2) 要知晓电力安全标识含义。

(3) 严禁攀登变压器台架。

(4) 严禁攀登、跨越电力设施的保护围墙或遮栏。

(5) 严禁往电力线、变压器上扔东西。

(6) 不得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

(7) 不得在电力线路附近打鸟玩耍。

(8) 发现落地的电线,应离开落地点八米以上,绝对不要去捡拾,并请电工来处理,同时设法看护落地电线,以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

注意:如果已在导线落地点8米以内时,不得跨步离开,应将双脚并立按导线落地点反方向跳离或单腿蹦出,防止受到跨步电压伤害。

(9) 不要摇晃电力拉线。

(10) 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不得用湿布巾擦拭灯泡——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用湿布巾擦拭灯泡?

——学生自由回答,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因为水和人都是导体,在没有断电的情况下,用湿布

巾擦拭电灯泡,如灯头有漏电情况,电流就会通过人体,形成触电,伤及性命!

(11) 不得拽电线拔插头,否则容易造成插头、电线绝缘损坏,引起触电事故。

(12) 不得在电力线附近钓鱼。

教师解释原因:因为如果是碳素纤维钓鱼竿,就是导体,一旦触碰到高压线,就会导电,造成人员伤亡!

(13) 移动电视机、风扇等电器时,应先断开电源。

(三)救助办法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1、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

2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可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

3、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

4、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

5、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自己进行救护。

6、在发现有人被电击伤后,应及时拨打 120采取积极的救治;如有漏电起火现象还应拨打119。

(四)安全知识反馈

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C D ) A 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 B 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 C 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 D 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2. 如果自己在导线落地点8米以内,应该如何自救逃身?( B ) A 快速逃跑离开导线落地点 B 单腿背向蹦出导线落地点

C 双脚并立跳向导线,将导线拾起并缠绕在电杆上

D 坐在原地等人施

救 3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 E ) A 可以再电线杆附近钓鱼或放风筝 B 不能踩在湿木板进行电业操作 C 可以进入变电站里面玩捉迷藏 D 可以把铅笔插入插孔里

E 在没有断电的情况下,不得用湿毛巾擦拭电气设备

(五)教师总结,结束课堂

通过对电力知识的简单学习,同学们是否掌握电力安全知识,对一些突发情况能否及时处理呢?对我们的安全用电有所了解吗?请同学们在用电时一定注意自己的安全。请注意触电!请注意安全!请珍惜生命!

人教版初中物理《安全用电》教案、教学设计

《19.3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

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 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电对 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 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第六节《安全用电》电子教案

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 第六节安全用电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本节教学,培养学生重视实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多媒体(课件)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

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三个问和答。明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3-29,并请学生指出图甲和图乙中电流的回路,然后教师指出触电的两种形式: 单线触电(图甲):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双线触电(图乙):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指出:为了安全用电,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用电安全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安全活动课程计划:电力安全教学计划(带教学反思) 小班安全活动电力安全教学计划(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电器安全使用的浅薄知识,学习词汇:插头,插座,电动休克,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安全活动课,看看电力安全课程计划.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浅薄知识. 2,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 3,初步了解小电常识. 4.愿意探索,交流和分享.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孩子的操作卡 2.几根电线和插座. 活动程序: 1.提出问题以引起孩子们对话的兴趣,并鼓励孩子说出用电的目的. (1)天黑了,我看不到任何东西.如果我想读一本书怎么办?

(2)天气很热.我想在凉爽的环境中工作.我该怎么办? (3)房间的地毯上有很多灰尘.我想清理它.我该用什么? (4)灯,电风扇,空调,吸尘器,你需要什么使它们工作? (5)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需要电力? 总结:电力有很多用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它,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朋友有时会发脾气. 2.让孩子取出手术卡,引导孩子观察和讨论,并帮助孩子了解安全使用器具的浅薄知识. (1)问题:这只小熊做得对吗?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显示一段线,让孩子观察其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孩子知道线的内层是铜线,可以传输电,外层是塑料,用铜线包裹,是一种保护层,它没有电.如果电线的保护层受损,人们可能会遇到电,电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2)问题:这只小兔子在做什么?这样对吗?会发生什么? 显示插座,让孩子观察插座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孩子知道插座中有铜线或铜线充电,而外层是塑料盒保护.如果您将手或东西放入千斤顶并触摸铜片,电流将会到达我们并伤害我们. (3)问题:孩子在做什么?会发生什么事? 摘要:水可以传输电力.如果在潮湿的地方使用本产品,则会发生泄漏. 3.总结: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自救逃生方法和急救措施。 三、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的原因、触电的形式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与自救的逃生方法。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 (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大三班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活动准备: 图片、关于安全用电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师: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安安,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动画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师: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观看图片,了解电的作用与危害。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师: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3)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师: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 (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观看关于安全用电的视频 四、课后小结 师: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教案小班安全活动安全用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过程,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安全用电教案吧。 活动过程: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卡片。 2、电线若干、插座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谈话兴趣,启发幼儿讲述电的用途。 (1)、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想看书怎么办? (2)、天气非常热,我想在一个凉爽的环境里工作,怎么办? (3)、房间的地毯上落了许多灰尘,我想把它打扫干净,用什么? (4)、灯、电风扇、空调、吸尘器,要让它们工作起来,都需要用什么?

(5)、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用电? 小结:电有这么多的用处,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帮助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1)、提问:这只小熊做得对不对?这样做会怎样?为什么? 出示一段电线,让幼儿观察它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知道电线的内层是一根铜线,可以传电,外层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它没有电。如果电线的保护层被损坏,人们就可能碰到电,电就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2)、提问:这只小兔在干什么?它这样做对不对?会发生什么问题? 出示一个插座,让幼儿观察插座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插座内有铜片或是铜丝是带电的,外层是塑料做的盒子,起保护作用。如果将手或其它东西伸进插孔,接触到铜片,电就会传到我们身上,伤害我们。 (3)、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水是可以传电的,如果将电器放在潮湿的地方使用,会发生漏电。 3、总结:

最新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学时安排 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 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3、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4、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 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 烧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 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 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 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安全用电》教案 1

安全用电 任务目标: 1.了解触电事故发生原因和对人身安全的危害; 2.熟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 相关知识: 1.触电对人体的危害 (1)触电事故。外部电流流经人体,造成人体器官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称为触电。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的触电事故;电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表面或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产生电弧,造成肢体表面灼伤的触电事故。 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会同时发生,但因大部分触电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所以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 (2)触电的危害。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时间长短、电流途径及电流性质有关。触电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 当人体触电时,电流会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失常或遭受破坏,如皮肤烧伤、呼吸困难、心脏麻痹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人体所能耐受的电流大小因人而异,对于一般人,当工频交流电流超过50mA时,就会有致命危险。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施加于人体的电压及人体本身的电阻。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基本不受外界影响,其值约为500Ω。皮肤电阻随外界条件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干燥的皮肤,电阻大约在100kΩ以上,但随着皮肤的潮湿度加大,电阻逐渐减小,可降至1kΩ以下,潮湿时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如果电流流经人体的脑、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等重要部位要比流经一般部位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容易导致死亡。而频率在20~30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要比高频电流、直流电流及静电大。 由于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安全用电,并要以预防为主。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应了解触电的原因与形式,以便针对不同情况提出预防措施2.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不同的场合,引起触电的原因也不一样,根据日常用电情况,触电原因有以下几种。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冯文兵 时间:2013年11月25日班级:九年级二班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自救逃生方法和急救措施。 三、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的原因、触电的形式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与自救的逃生方法。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 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 (2)高压触电.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教案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教 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9358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教案 Common sense training less on pla n for employees' safe use of electricity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用电基础常识: 国家统一低压用电为220v用电,电压高于100v将对人 体造成伤害,电压越高,伤害越大。220v用电规定为单相三 芯线,一零线一火线一地线,零线地线无危险,火线高危险。但是地线目前不是强制要求安装项目,地线作用主要是当用电电器电流过大或发生漏电时,将溢出电流导出流向大地,起到保护作用。 多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人体或任意带金属的物质 或含水分的物质都为导体,干燥木质或塑料为绝缘体。 安全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 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 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 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 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遇到这种情况,无法作为时,应呼喊其他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电工的指导下进行。 7、发现线路有异常,如线路露出,破损,发热,冒烟,有火花,有异味(发臭)等问题立即通告电工处理! 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1、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电源总空开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用电及电器的 保护作用。

幼儿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幼儿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卡片。 2、电线若干、插座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谈话兴趣,启发幼儿讲述电的用途。 (1)、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想看书怎么办? (2)、天气非常热,我想在一个凉爽的环境里工作,怎么办? (3)、房间的地毯上落了许多灰尘,我想把它打扫干净,用什么? (4)、灯、电风扇、空调、吸尘器,要让它们工作起来,都需要用什么? (5)、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用电? 小结:电有这么多的用处,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帮助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1)、提问:这只小熊做得对不对?这样做会怎样?为什么? 出示一段电线,让幼儿观察它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知道电线的内层是一根铜线,可以传电,外层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它没有电。如果电线的保护层被损坏,人们就可能碰到电,电就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2)、提问:这只小兔在干什么?它这样做对不对?会发生什么问题? 出示一个插座,让幼儿观察插座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插座内有铜片或是铜丝是带电的,外层是塑料做的盒子,起保护作用。如果将手或其它东西伸进插孔,接触到铜片,电就会传到我们身上,伤害我们。 (3)、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水是可以传电的,如果将电器放在潮湿的地方使用,会发生漏电。

用电安全教案

用电安全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自救逃生方法和急救措施。 三、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的原因、触电的形式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与自救的逃生方法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 (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 (2)高压触电. 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 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 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教案讲课稿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 教案

第六篇安全用电 一、教学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电的来源,了解电力常识。 2、贯彻学生正确用电常识。 3、远离高压电以及明白与掌握如何触电急救方法。化险为夷, 转危为安。 二、教学活动重点 电力安全常识,自救常识。 三、教学活动难点 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家电,掌握救助方法。 四、教学方法 自主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式 五、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电的来源以引起学生兴趣。 ——了解电的基本作用,掌握电的现象; (2)电从何来?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以予纠正教师总结:电从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产生;新能源下,还可以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 (3)观看各个发电站的精美图片

(4)教师介绍绝缘体与导体的种类,让同学对绝缘体与导体有所认识,能正确辨别、区分。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某种情况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二)讲授电力安全常识 1、教师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家用电器?学校常见的和电有关的相关设备有哪些?——同学相互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2、讲解不同情况下的用电安全 (1) 不玩插座、电线、灯头、开关等电器。 (2) 要知晓电力安全标识含义。 (3) 严禁攀登变压器台架。(出示视频,学生直观了解) (4) 严禁攀登、跨越电力设施的保护围墙或遮栏。 (出示视频,学生直观了解) (5) 严禁往电力线、变压器上扔东西。 (6) 不得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 (出示案例) (7) 不得在电力线路附近打鸟玩耍。 (8) 发现落地的电线,应离开落地点八米以上,绝对不要去捡拾,并 请电工来处理,同时设法看护落地电线,以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

探究安全用电和家庭电路综合实践教案(2021新版)

探究安全用电和家庭电路综合实践教案(2021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06

探究安全用电和家庭电路综合实践教案 (2021新版) 一、活动目标定 从历年农村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农村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设计了“安全用电与家庭电路”的探究活动。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讨论,家庭用电与农业用电的事实,常见的触电现象,并加以归纳分类,寻找农村用电中的安全隐患;总结归纳出当前农村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二、探究过程 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调查农村安全用电隐患,发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三、进行实验 主要活动过程如下: 1.调查收集资料阶段 利用一周的时间,统计自己家及邻居家所用的电器种类,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利用一周的时间,利用两周的时间,调查农村安全用电隐患。 (1)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是单回路,还是多回路。 旧的配电线路,负载功率小,所有插座和灯具均接在同一回路中,称为单回路配电线路,这种简单的配电线路常明敷在墙面上。 目前各种家用电器大量涌入家庭,负载功率大增,单回路小负载功率配电线路已不合实用。现已采用较大负载功率的多回路配电线路,有两个分支回路,一个分支回路供照明用电,由一个断路器单独控制;另一个分支回路供插座用电。接插座的用电设备发生故障,不会影响照明用电。还有的空调机和洗手间插座分别单独成一回路,形成多回路(四回路或更多)配电线路,所有户内配电线路已不再采用明敷,而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在墙、地、天花板内暗敷。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课程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课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安全用电知识》 大顺中学杨晓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 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3、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4、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 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 烧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 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 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 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1 电流的大小: 人体对电流反响一览表: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安全用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过程,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安全用电教案吧。活动过程: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卡片。 2、电线若干、插座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谈话兴趣,启发幼儿讲述电的用途。 (1)、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想看书怎么办? (2)、天气非常热,我想在一个凉爽的环境里工作,怎么办? (3)、房间的地毯上落了许多灰尘,我想把它打扫

干净,用什么? (4)、灯、电风扇、空调、吸尘器,要让它们工作起来,都需要用什么? (5)、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用电? 小结:电有这么多的用处,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帮助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1)、提问:这只小熊做得对不对?这样做会怎样?为什么? 出示一段电线,让幼儿观察它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知道电线的内层是一根铜线,可以传电,外层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它没有电。如果电线的保护层被损坏,人们就可能碰到电,电就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2)、提问:这只小兔在干什么?它这样做对不对?会发生什么问题? 出示一个插座,让幼儿观察插座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插座内有铜片或是铜丝是带电的,外层是塑料做的盒子,起保护作用。如果将手或其它东西伸进插孔,接触到铜片,电就会传到我们身上,伤害我们。 (3)、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会发生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具 幻灯机,有关电的应用方面的几张投影幻灯片,自制课本图10—11、图10—13的投影幻灯片(或插图),课本图10—14的挂图一幅。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

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2.进行新课 (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三个问和答。明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学习文件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学时安排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4、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织 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烧 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 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 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 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安全用电器小班安全教案

安全用电器小班安全教案 安全用电器小班安全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从安全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图片。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电器的图片引出活动。 2、幼儿观看挂图尝试自己讲述图中的内容,了解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观察第一幅图,知道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随便触碰。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第一幅图,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电风扇工作时会有危险吗?为什么? ③电风扇的插头拔下来,电风扇就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碰她们。

2)观察第二幅图,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否则会发生危险。 教师: ①洗衣机在干什么?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②这是妈妈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洗衣机工作的时候,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危险。妈妈为什么这么说?趴在洗衣机边上,会发生什么危险? 3)观察第三幅图,知道工作汇总的电熨斗很烫,不能随便碰触。 教师: ①妈妈在干什么? ②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我们,工作中的电熨斗很烫,不能用手碰。 3、幼儿阅读家用电器图,了解其他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 (1)涂上还有那些家用电器?他们有什么用? (2)这些电器在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还有那些电器?说一说他们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让小朋友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整体不错。

安全用电教案

教研活动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2.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应用已学到的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 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及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思考:人为什么会触电呢? 2、人体对电流反应一览表。 3、想想议议。 4、复习欧姆定律,并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计算能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投影] 电压越高触电时,通过人体电流越大,对人的生命危害越大。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的电压

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电, 不靠近高压电. 2、通路、断路和短路 (1)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2)断路:因为电路没有接通,而使用电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就是断路。 (3)在电路中,如果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我们就说电源短路了。 3、注意防雷 (1)什么是雷电?(产生) (2)雷电触电是怎么回事?(危害) (3)生活中怎样防止雷电触电?(预防) (4)避雷针。 三、渗透法制教育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或者施工。 本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称。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布置。

安全用电教案

安全用电讲课教案 课前准备:分组,简单说明课程的安排,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印象,希望大家配合。 首先让大家观察两幅图片讨论问题。 一.思考问题 1.大家观察两幅图片,考虑一下它们的共同点? 答:都用电 2.一提到电,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答:安全 小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这个小故事大家可以得出结论啊?电流很小,没问题。 那么多大的电流对人体有危险呢?由此导入第二个问题 二.预习结果考核 1.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一览表 由此得出结论: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触电死亡的时间越短。 2.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 结论:人体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对人体来讲越安全 3.安全电压 知识梳理 1触电的种类和形式 2触电急救 3安全措施 4安全措施 三.合作探究 (一)触电的种类和形式 1触电种类 触电的种类主要有两种:电击和电伤 (1)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危及生命 (2)电伤:电流对人体外部的伤害一般不会危及生命 2触电形式 触电的形式有三种: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1)通过学生观察图片自己说出属于哪种形式? 给出答案: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的定义单相触电人体承受的是相电压,低压系统中是220V 为了避免单相触电操作时必须穿上胶鞋或者站在干燥的木凳上。 (2)通过学生观察图片自己说出属于哪种形式? 给出答案: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的定义两相触电人体承受的是线电压,低压系统中电压是380V 为了救两相触电者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这两种触电形式都属于低压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 什么是跨步电压?什么是跨步电压触电? 离接地点越近,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大,跨步电压值就越大,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了。 那么跨步电压触电应该怎么办? 有的版本上还有第四类触电形式叫剩余电荷触电 (二)触电急救 1.脱离电源 低压触电怎么办?高压触电怎么办? 2.脱离电源后的判断 (1)判断触电者有无知觉(没有知觉很可能是假死) (2)判断呼吸是否停止人工呼吸 (3)判断脉搏是否跳动胸外挤压 (4)判断瞳孔是否放大(放大就是死了) 3.人工呼吸法 急救方法及口诀 4.向外心脏挤压法 急救方法及看口诀 说道这里,我给大家提一个问题:说了这么久,什么是触电? (三)安全措施 1.保护接地 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埋入地下的接地体可靠连接称为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超过4欧) 2.保护接零 在电源中性点已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零线可靠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注:同一电压系统,只能采取一种保护措施 (四)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接近高压带电体 1.防止绝缘破损 2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3假设天线时,不要碰到电线 (五)讨论:安全用电注意事项知多少? 动脑筋 考考你:雨天发现有电线杆倒在路旁你注意那些问题如何做。 小结:有学生给出适当提示 作业布置:课后1、2、题 结束语:掌握规律养成习惯安全第一掌握知识胆大心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