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意象

  • 格式:docx
  • 大小:23.8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诗词中的捣衣意象探析

阮嘉雯

【摘要】自六朝以来,捣衣的意象在文人的笔下广泛运用,而这一意象在唐朝时期的文坛上,尤其兴盛。捣衣作为古代的一种服饰民俗,作为古代诗词中的一种社会意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达了家中女子对经年不归的远征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在外,居无定处的思妻怀乡之情,表达了对战争长年不休的厌恶之感,也蕴含了文人对生命的思考。【关键词】捣衣;思妇;怀乡;厌战;悲秋

捣衣作为一种服饰民俗,自六朝以来,成为了古代诗词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意象。特定的社会环境,赋予了捣衣不一样的审美意蕴。在战争年代,无论是六朝还是唐朝,夫妻分隔两地是在所难免的,妻子独守家中,丈夫游离在外。因此,捣衣的动作,成为了家妇思念远征丈夫的固定模式;捣衣的声音,也深深触动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征人的思乡情怀,表达着他们对于家中妻子乡人的眷恋及常年战乱的厌恶与痛恨。而捣衣又多与秋夜相生,在秋夜的渲染之下,其中的悲伤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杂曲歌辞•秋夜长》)”、“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李颀《送钱子入京》)”、“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屈同仙《燕歌行》)”,唐代的诗人总能以一种文人的敏感,把捣衣这个社会意象背后潜在的痛与惆怅写得如此的撕心裂肺,扣人心弦。同时,在冷寂的秋天,声声捣衣砧响,也引起了不少文人的悲秋之感,诉说着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一、捣衣的含义及其文化意蕴的来源

捣衣是一种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一书里,曾有这样记载:“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柞,如春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可以知道,捣衣是两个女子协作才能完成的劳动。显然,捣衣不同于洗衣,洗衣并不需要两个人合力完成,同时洗衣的目的也并不在于把衣服捶松平整,而在于把衣服漂洗干净而已。因为捣衣不同于洗衣,所以捣衣不须到河边进行,只须在家中便能完成,且一般在夜晚进行。如杨慎在《丹铅总录》所指的捣衣,可见其是一项颇为辛苦的工作,也可从“用尽闺中力,军听空外音(杜甫《捣衣》)”“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王建《捣衣曲》)”这些唐诗当中得到确认。

捣衣为什么能成为唐朝“思妇”主题下最常见的意象呢?可以从捣衣的目的进行深究。《文选》五臣注曰:“妇人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乐府诗集》注曰:“盖言捣素裁衣,缄封寄远也。”捣衣是秋季裁制寒衣前的一道工序,是妇人为他乡的游子或征夫做寒衣作准备。在唐朝当时,又仿效了西魏大统年间创立的“府兵制”,这一兵制的一大特点在于:应征人员的衣服和武器俱得自备。这一特点可以在《木兰辞》中得到体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翰,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征人之妻,不仅要受到捣衣这一沉重劳活的折磨,更要承受自己的丈夫长年征战在外,音讯全无的情感煎熬,当中的牵肠挂肚往往在捣衣这个动作的简单重复中流露出来,思妇的形象便油然而生。这捣衣的动作,饱含着多少思妇对丈夫的关心、期待与担心。

捣衣这个意象被广泛运用最早的朝代不是唐代,而要追溯到六朝时期。而六朝时期又不是捣衣这个意象的始发源时期,捣衣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文坛的可见诸与西汉的班婕妤的《捣素赋》。六朝时期则是捣衣这个意象在文坛上的初盛期。南朝宋时的谢惠连的《捣衣》诗曰:“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檐高砧响发,楹长柞声哀。微芳起两袖,轻寒染双题。纵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裁用苛中刀,缝为万里衣。”可见在六朝那个征战连连的时代,捣衣已经成为了征妇思念远方征夫的一个寄托,其中的伤感于惆怅在那“两袖”的起收间,在那隐约的香

气的朦胧里表露无遗。在六朝人的民歌里,也以捣衣表现思妇的深情:“佳人理塞服,万结砧柞劳(吴歌《子夜四时歌》)”、“忆郎须寒衣,乘月捣白素(吴歌《秋歌十八首》)”,在俗白的民歌里寄托了无尽深意。

二、捣衣与秋夜、砧声相伴相生

捣衣,是用木棒把布帛敲平,捣衣时,难免会发出声响,而这些声响我们称之为砧声。纵观唐代的诗歌,写捣衣的诗歌,都与砧声分不开。而有砧声出现的诗歌,自然而然会让人想起捣衣的动作。诸如吴大江的《捣衣》一诗写到“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又如吕温的《闻砧有感》一诗也写到“千门俨云端,此地富罗纨。秋月三五夜,砧声满长安。幽人感中怀,静听泪汍澜。所恨捣衣者,不知天下寒。”捣衣与砧声是相伴而生的,捣衣当中所蕴含的凄清,透过砧声,使情感表现得更为动人,更为痛彻心扉。身处异地的游子,听到长安满街熟悉却又陌生的砧声,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情怀。表面虽写“恨捣衣者”,但内心却有着对家中那位捣衣者难以压抑的想念。

捣衣与秋夜也是相伴相生的。在唐诗中,不难发现,捣衣者都总爱在秋夜进行捣衣,而游子或者征夫都总爱在秋夜听见捣衣砧声而黯然泪下,独自悲伤。“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在秋风瑟瑟中,捣衣者尽诉对远征者共同的心声;“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刘禹锡《捣衣曲》)”,秋风附和着一声声的捣衣砧声,其中的凄凉哀怨只有游子知道;“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杨凝《秋夜听捣衣》)”,秋夜漫长,手中简单地重复着捣衣的动作,听着捣衣砧声,把捣衣者的思念与关心传递到远方。究其为什们捣衣的意象通常设置在秋夜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在战乱的时期,丈夫在外远征,独守家中的妇女就必须抓紧白天的时间干农活,操持家务,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而煮饭烧菜、针线细活都要在光线充足的白天才能完成,所以在白天都少有空暇,捣衣就只得放在晚间进行。又由于捣衣实际上是一件不太繁杂的活,对光线的要求不高,利用夜晚的月光就足以进行捣衣。而捣衣作为一个社会意象,其审美的本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唐代的诗人,总会把捣衣与带有月色的秋夜联系起来,突出一种凄凉的审美意境。牵肠挂肚的情思容易在月下萌生,而秋夜总会给人以一种苍凉的凄清感,这样捣衣者对远方征人的思念,游子征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怀念,在特定的情境之下,表现得更加扣人心弦。而对于文人来讲,捣衣砧声,对在寂寥的秋夜,无疑会引起他们对生命的某种警示与思考。

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意象诉说思妇情怀

月明之夜,闺妇不辞劳苦地为远征在外的征人捣制军衣,在捣衣动作的简单机械重复中,伴随着单调悠长的砧声,她们有了一片释放内心情感的闲暇,她们享受着这片闲暇,贪婪地思念着远征在外的游子,盼望他们可以早日归来。闺妇捣衣的动作,夜伴悠长的砧声,流露着思妇特有的深情。诗仙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长安的大街上,月色明朗,千家万户都响起捣衣声,整个长安城沉浸在一片浓郁的怀思中,家中的妇女为了心爱的丈夫机械地重复着,萧瑟的秋风带去了对戍边征战的丈夫的思念,带去了无限的担忧与期盼。什么时候,战争才能够平息,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赶走,什么时候,丈夫才能从戍边回来!在捣衣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千家万户的闺妇,静静地捣衣,默默地落泪叹息,我们仿佛听见了千家万户的闺妇,对远方的丈夫的深情呼唤。

又如杜甫的《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家中的妇人心里清楚地明白丈夫很难从边上归家,但是眼看冬天快到,她很想为自己的丈夫捣制一件衣服,驱走丈夫的寒冷。虽然天气很冷,捣衣弄得自己很疲倦,但是为了要做好衣服寄给远方的丈夫,为丈夫送去温暖,妇人仍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