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尾流对航空器飞行安全的影响

尾流对航空器飞行安全的影响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编号:SM-ZD-42526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 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 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航空活动中,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云,有高、中、低云,低云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中、高云影响目视飞行,有些云会造成强烈颠簸,有些会形成云中结冰,使飞机不能维持安全高度。而积雨云是飞行之敌,必须避开。对绕飞雷雨操纵,在《中国民航飞行条例》中有明文规定;①只准有雷达的飞机或者根据气象雷达探测的资料能够确切判明雷雨位置,方可在云中绕飞,但距离积雨云不得小于10km;②只准机舱有增压或氧气设备并具有相应升限的飞机从云层上面绕飞; ③只准在安全高度上,偏离航线不超过导航设备的有效半径范围内绕飞。云外绕飞时,距离积雨云,昼间不得小于5km,夜间不得小于10km;两个云体之间不小于20km时,方可从中间通过;④只准昼间从云下目视绕飞雷雨,但飞机与云底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400m;飞行真实高度,在平原、丘陵地区不得低于300m,在山区不得低于600m;飞机距主降水区不得小于10km。积雨云会产生急剧的上升下降气流,暴雨、冰雹、雷电、风切变等一切恶劣天气现象,极大地影响航空安全,所有一切从事飞行的人都要熟悉它,迥避它。⑤飞机从开始滑行到落地关车,始终受着风的影响。在起飞和降落时,飞机一定要迎风起、降,以减少滑跑距离;各种机型都有不同的侧飞标准,以便飞行人员和航行管制人员掌握标准起降。高空风的变化是飞行人员预测到达时间和随时修正偏流的领航依据。对航空安全影响最大的是风切变,低空风切变是威胁起落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发现,风切变导致的空中事故大多发生在飞机起飞或着陆的飞行阶段。“风切变”是气象学里面的一个概念,由于和飞行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航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 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 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航空活动中,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的距离。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 (1)雾: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或水晶造成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叫浓雾;造成能见度在5-9公里之间的轻雾。飞行中从仪表飞行转入目视飞行时,如果看到是碎雾,飞机看起来像抬头,飞行员容易不自觉的顶杆,使下降率增大,造成五边后段低于下划线。我公司总部所在地济南摇墙机场。其周边水汽充沛,因此,每年秋冬交季之时,温度下降到接近露点,很容易产生大雾,而每当大雾形成之时,往往又是静风或风速很小,雾气很难迅速消散,对我公司的航班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2)烟:大量聚集在空中的烟粒,能见度小于10公里形成烟幕必须要有适宜的地形地理,以及风向、风速等地理换件和条件。飞行员转入目视飞行时受烟幕飞机本身合成速度的影响,会觉得飞机迅速低于或高于五边的没定速度,也就是飞行员感觉飞机的地速不太真实,这个时候要多参考仪表,保证飞机的稳定进近形态。 (3)霾、风沙、浮尘:霾这种天气现象在机场的气象报文和自动终端情报通波中都经常能够看到和听到,它是指大量的烟、尘等固体杂质悬浮在空中造成空气的浑浊现象。 风沙是被强风卷起的沙尘;浮尘是浮游于空中的细小尘粒,能见度均小于10公里。这三种天气现象给飞行员的错觉是使目标朦胧,感觉很远。造成飞机高于下滑线的错觉,飞行员容易倾向于不自觉的顶杆修正,造成下滑线低。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破坏,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华北一带经常会出现大风扬沙,甚至是沙尘暴或强沙暴,对飞行安全带来较大威胁,伴随着恶劣天气出现的不仅有低能见度,往往还有大侧风和乱流,每当这个时候对整个机组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判断能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吹雪:地面的积雪被强风卷入空中,能见度低于10公里,吹雪能造成减少目视信息的亮度和清晰度,灯光看起来变得很远;同时容易将吹雪的一部分误以为是地面,导致飞行员错误的判断高距比,使飞机偏离正常的下滑线。 世界上最大的空难也与雾有关,1977年3月28日,两架747大型喷汽飞机在加那利群岛上空迎头相撞,由此导致的死亡人数上升到今天的574人。

目视飞行规则航图符号

8 VFR AERONAUTICAL CHART SYMBOLS AERONAUTICAL INFORMATION AIRPOR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RADIO AIDS TO NAVIG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AIRSPAC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NAVIGATIONAL AND PROCEDURAL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16 CHART LIMI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TOPOGRAPHIC INFORMATION CULTURE RAILROAD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ROAD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POPULATED PLACES OUTLIN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BOUNDARI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MISCELLANEOUS CULTURAL FEATUR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HYDROGRAPHY SHORELIN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LAK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RESERVOI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STREA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MISCELLANEOUS HYDROGRAPHIC FEATURES . . . . . . . . . . . . . . . . . . 23 RELIEF CONTOU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ELEVAT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UNRELIABLE RELIE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SHADED RELIE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AREA RELIEF FEATUR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MISCELLANEOUS RELIEF FEATUR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摘要雷暴对飞行安全危害极大。在雷雨季节飞行时,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雷暴的特点,掌握好航线的天气动态,机组密切配合,做好雷暴区飞行的安全工作。本文重点阐述了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尤其是雷击、强降雨、风切变等现象造成的危害,以及机组为保证飞行安全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雷暴;飞行;影响;风切变;安全 Effect of Thunderstorm on Flight ZHANG Weigang Abstract Thunderstorm is harmful for the flight-safe. When flight in the season of the thunderstorm, make sure you know the kinds of the thunderstorm, and master the weather condition on airway.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weather effect due to thunderstorm on flight especially caused by wind shear,heavy rain,lightening ,etc. And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various operating methods to the thunderstorm during every flight phase, and what the crew should do. Keywords thunderstorm;flight;effect;wind shear;security 0引言 雷暴是一种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它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结果。在雷暴活动区飞行,会遇到强烈的湍流、积冰、雷击、强降雨和恶劣能见度,有时还会遇到冰雹、下击暴流和低空风切变。这些危险的天气现象会降低飞行的操纵性能、破坏飞机的动力系统、电子和导航系统等,严重威胁到旅客及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希望通过论述由雷暴引起的危害飞行安全的恶劣天气现象,总结在雷暴条件下飞行的经验,以探求减小雷暴危害、保证飞行安全的方法。 1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雷暴多发的区域,雷暴地域分布有以下3个特点:南方比北方多;山地比平原多;内陆比沿海多。我国雷暴的季节分布有以下3个特点:夏季最为旺盛频繁;冬季最少;春季和秋季只出现在局部地区。下面说明雷暴区飞行可能

最新航空气象知识点

第1-4章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 简答 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 ;电码翻译 30分 ;简答 10个(30分) 第一章 大气的状态及运动 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 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 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 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现的: 6、密度高度 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因此同一机场,夏季所需起降距离将比冬季长。 7、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1)对高度表指示的影响 气压:实际中标准大气“零点”气压不是标准气压时 a P R T ρ = 比

5.目视和仪表飞行规则

目视和仪表飞行规则 目视飞行规则 在可见天地线和地标的条件下,能够判明航空器飞行状态和目视判定方位的飞行。 实施目视飞行(按目视飞行下最低安全间隔和高度规定)的条件 昼间,飞行高度6000m以下;巡航表速在250km/h以下;云下飞行,低云量不超过3/8; 符合规定的VMC。 目视飞行适用的范围 1.起落航线飞行(不限速) 2.昼间,飞行高度6000m以下 3.巡航表速不大于250km/h 4.通用航空在作业区的飞行 5.执行通用航空任务调机到临时机场的飞行 6.特定目视航线上的飞行(不限速) 目视气象条件VMC 航空器与云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00m,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00m。 高度3000m(含)以上,能见度不小于8km;3000m以上不得小于5km。 目视飞行的最低安全高度 机场区域内 巡航表速250km/h(含)以下,不得小于100m。 其余按照区域内仪表飞行相关规定执行。 航线 巡航表速250km/h(含)以下,通常按区域内仪表飞行相关规定执行。低于最低高度层飞行,距航线两侧5km地带内的真实高度,平原和丘陵地区不得低于100m,山区不得低于300m。其余按照区域内仪表飞行相关规定执行。 目视飞行安全间隔 同航线同高度 250km/h(不含)以下的航空器,航空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 250km/h(含)以上的航空器,航空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0m。 超越前面的航空器时,应从右侧,保持500m以上侧向间隔超越。 不同高度 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00m 目视飞行避让规则 两架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对头相遇时,应当各自向右避让,相互保持500m以上间隔;同高度超越,从右侧,间隔500m。驾驶员从左侧看到应下降,右侧上升。 动力装置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应当避让飞艇、滑翔机或气球 飞艇应当避让滑翔机及气球 滑翔机应当避让气球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对策(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对策(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对策(新版) 飞行安全是航空事业的灵魂和纽带,是各国航空公司最关心的头等大事。由于任何飞行都需要在一定气象条件下进行,因此,目前航空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因素的制约。 从国际民航近13年飞行事故统计来看,事故年平均为36起,近13年因气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共160起,年平均为12.3起,占总事故的1/3,在飞行事故9类原因中占第二位。据国内1980-1994年统计,与气象有关的飞行事故占总事故的12.2%。 一、恶劣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1、风切变对飞行的影响 风切变表现为气流运动速度和方向的突然变化。飞机在这种环境中飞行,相应地就要发生突然性的空速变化,空速变化引起了升力变化,升力的变化又引起了飞行高度的变化。如果遇到的是空速突然减小,而飞行员又未能立即采取措施,飞机就要掉高度,以至

发生事故。 1983年4月4日,中国南海石油联合服务总公司民航直升机公司空中国王-200型飞机,起飞过程中遇到低空风切变,失速坠地。 1991年4月25日,南方航空公司B757/2801号飞机在昆明机场进近中遇到中度风切变,飞机重着陆受损。 2000年6月22日,武汉航空公司运七飞机在武汉王家敦机场进场中遇到雷暴云,受微下击暴流影响坠地失事。 2、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云是一个“天气制造厂”,它能生产各式各样的危及飞行安全的天气现象--强烈的湍流、积冰、闪电击(雷击)、雷雨、大风,有时还有冰雹、龙卷风、下冲气流和低空风切变。当飞机误入雷暴活动区内,轻者造成人机损伤,重者造成机毁人亡。因此,雷暴是目前被航空界、气象界所公认的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敌人。 1990年3月日,东方航空公司三*戟B2208飞机在桂林机场进场时遇到雷雨云,飞机冲出跑道。 1988年8月31日,广州三*戟2218飞机在香港启德机场,遇到

低能见度对飞行的影响及安全攻略

低能见度对飞行的影响及安全攻略 低能见度也是危及飞行的危险天气之一,能见度反映飞行员的视程大小,决定着飞机能否正 常起飞和降落。安全,是航空的首要任务。跑道视程是能见度在机场这个特定范围内应用的 扩展和演化。从飞行事故来看,低能见度是造成飞行事故、影响飞行不正常的主要因素之一,几乎50%是发生在低能见度的天气情况下。 1能见度在航空学上的定义 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一般所说的能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正常的人能分 辨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能见度和当时的天气情 况密切相关。当出现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时,大气透明度较低,因此能见度较差。 在航空学中,能见度的定义如下: (1)一定大小的黑色物体置于地上,在背景为亮色的情况下能够被看见并被识别的最远距离; (2)以暗色作为背景,1000烛光能够被识别的最远距离。 航空能见度:当在明亮的背景下观测时,能够看到和辨认出位于近地面的一定范围内的黑色 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在无光的背景下,使用1000坎德拉的灯光能够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 有效能见度:指观测点四周一半以上的视野内都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目前,中国民航观 测和报告有效能见度。 主导能见度:指观测点四周一半或以上的视野内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 跑道能见度:指从跑道的一端沿跑道方向可以辨认跑道本身或接近跑道的目标物(夜间为指 定的跑道边灯)的最大距离。 垂直能见度:指浑浊煤质中的垂直视程。 倾斜能见度:指从飞行中的飞机驾驶舱观察未被云层遮蔽的地面上的明显目标物(夜间为规 定的灯光)时,能够辨认出来的最大距离。从地面向斜上方观察时能见度也称为倾斜能见度。 最小能见度:指能见度因方向而异时,其中最小的能见距离。 2低能见度条件下容易出现的飞行偏差 目前,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实施进近、着陆,驾驶员大都是借助地面、机载导航设施/设备来 引导飞机按照规定的航径飞向跑道。其常用模式是仪表着陆系统(ILS),俗称“盲降”。它可 以同时实施水平和垂直精密引导。一般机场开放“一类标准”,即可以将飞机引导到高度200 英尺(60米)。在大多数情况下,飞行员在这个高度上能够看到跑道或者跑道引导灯光。而 其他非精密进近方式,如无方向性信标(NDB)、甚高频全向信标(VOR),则只进行水平引导,不能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引导。其对能见度的要求是ILS的3倍-4倍,发生事故的概率也 比ILS高7倍-8倍。 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实施进近、着陆,大都是在能见跑道或其他目视参考之前,采用仪表进 近方式。而在能见跑道或其他目视参考之后,则转为目视进近方式。经验告诉我们,在低能 见度条件下进近、着陆,最容易出现以下飞行偏差: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06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正式版)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 响)(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 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 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 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 过的航路预报等。 (2)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 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 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 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 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

温度差的变化。 (3)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 (4)云,有高、中、低云,低云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中、高云影响目视飞行,有些云会造成强烈颠簸,有些会形成云中结冰,使飞机不能维持安全高度。而积雨云是飞行之敌,必须避开。对绕飞雷雨操纵,在《中国民航飞行条例》中有明文规定; ①只准有雷达的飞机或者根据气象雷达探测的资料能够确切判明雷雨位置,方可在云中绕飞,但距离积雨云(浓积云)不得小于10km; ②只准机舱有增压或氧气设备并具有相应升限的飞机从云层上面绕飞; ③只准在安全高度上,偏离航线不超过导航设

民航法飞行规则基本规则直升机飞行专业飞行

(一)民航法部分 1空勤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应当随身携带 A飞行记录本; B飞机适航证书; C执照和体检合格证 2在必须撤离遇险民用航空器的紧急情况下,最后离开民用航空器的应当是 A乘务员; B机长; C旅客 3在必须撤离遇险民用航空器的紧急情况下,机组人员离开民用航空器,必须 A在旅客全部撤离后; B在机长撤离后; C在经过机长允许后 4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应当经( )审查批准后颁发 A国务院; B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C民航地区管理局 5设立国际机场由( )审查批准 A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B国务院; C民航总局 6民用机场的环境保护工作是( )的职责A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民航主管部门; C民用机场管理机构 7空域管理的具体办法由( )制定A民用航空总局;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8在一个划定的管制空域内,由( )负责该空域内的航空器的空中交通管制 A军航或民航的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 B军航和民航的各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 C军航的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 9民用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 A可以自由飞行; B可以按VFR自由飞行; C必须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许可 10民用航空器因故确需偏离指定的航路或者改变飞行高度飞行时,应当首先 A得到机长的允许; B取得机组的一致同意; C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许可 11民共和国境内飞行的航空器必须遵守统一的飞行规则,该飞行规则应当由( )制定A民用航空总局和中央军委; B中央军委; C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12关于民用航空器使用禁区的规定是 A绝对不得飞入; B符合目视气象条件方可飞入; C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后方可飞入 1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民用航空器可以飞越城市上空 A指定的航路必需飞越城市上空时; B能见地标的目视飞行时; C夜间飞行时 14飞行中的航空器能否投掷物品 A不行; B可以,在飞行安全所必需时; C可以,在山区上空时 15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为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提供的空中交通服务中含有 A飞行情报服务; B机场保障服务; C导航服务 16航路上影响飞行安全的自然障碍物体,应当 A在航图上标明;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正 式版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 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

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 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航空活动中,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的距离。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 (1)雾: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或水晶造成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叫浓雾;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 (民航局令第2号一九九0年二月三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空勤人员 第三章飞行的一般规定 第四章飞行的组织与实施 飞行预先准备阶段 飞行直接准备阶段 飞行实施阶段 飞行讲评阶段 第五章机场区域内飞行 第六章航线飞行 第七章通用航空飞行 农业飞行 林业飞行 渔业飞行 人工降水飞行 直升机机外载荷飞行 航空摄影飞行 航空物探飞行 急救飞行 第八章复杂条件下的飞行 雷雨活动区飞行 结冰条件下飞行 低云、低能见度条件下着陆 海上飞行 高原、山区飞行 第九章飞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置 附录一辅助指挥、联络的符号和信号 附录二防空值班飞机拦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所使用的信号和被拦截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回答的信号 附录三地面指挥飞机的信号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是组织与实施民用航空飞行的基本依据。凡拥有航空器,从事民用航空飞行活动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都必须遵照执行。 民用航空的训练飞行和检查试验飞行,除按照本规则执行外,还应当遵守有关的飞行规定。 制定有关民用航空飞行的一切规章,都必须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第2条组织与实施飞行,必须贯彻“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方针,按照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训练、安全与质量、安全与正常的关系,把保证飞行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完成生产任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飞行正常率。 第3条飞行和飞行保障工作是民航各部门的主要工作,实行局长、经理负责制。局长、经理必须把飞行和飞行保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及时制定改进飞行工作和保证飞行安全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日常的飞行组织实施工作,由各单位的值班领导负责。各单位的领导在值班期间,必须严守岗位,尽职尽责,切实抓好飞行和飞行保障工作。 第4条保证飞行安全是民航各级领导和全体人员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必须经常对所属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技术把关,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适时进行群众性的安全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及时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对发生的事故和事故征候,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严肃处理,接受教训。 第5条大力培养人才,提高各类人员的理论和技术业务水平,是保证飞行安全,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条件。各级领导必须经常教育飞行人员和各种飞行保障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技术业务;建立行之有效的技术业务检查和考核制度。对直接从事与飞行安全有关的人员,实行执照管理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类业务技术人员,必须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第6条在组织与实施飞行中,各个部门和各种人员,必须根据空中交通管制和飞行签派部门统一安排的飞行计划进行飞行和飞行保障工作。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实行岗位负责制,按级负责,按职尽责,使一切工作落实到实处。航空公司、航务管理机构、机场管理机构、航空油料公司必须保持密切联系,互助协作配合,及时通报有关情况,根据工作需要相互签订协议,严格按照协议规定执行。 第二章空勤人员 第7条空勤人员是指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执行任务的人员,通常包括飞行人员、乘务人员、航空摄影员和安全保卫员。 每次飞行,空勤人员应当编成机组。机组由机长领导。机长由正驾驶员担任。如果机组中有两名以上正驾驶员,必须指定一名为机长,并且在飞行任务书中注明。

雷暴的形成以及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的形成以及对飞行的影响 摘要:雷暴是指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强对流性天气系统它一方面是春末和夏季许多地区主要的降水源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要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搭乘飞机出行已经是很普遍的事,然而雷暴天气会给飞行带来严重的危害。雷暴发生和发展机制与条件的研究,能让飞行更好的避免雷暴带来的伤害。 关键词:雷暴飞行冰雹雷击灾害 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雷暴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雷击还可造成伤亡、引起火灾、建筑物倒塌、电子设备还能被感应雷损坏等。因此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离不开准确的雷暴资料。 1 雷暴的形成条件 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引起的,伴有电闪雷鸣的局地风暴,称为雷暴。雷暴是由强烈的积雨云产生的,形成强烈的积雨云需要三个条件: (1)生厚而明显的不稳定气层。 (2)充沛的水汽。 (3)足够的冲击力。 我国雷暴天气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南方多于北方,我国南方偶有冬季出现,山区多于平原。根据不同的大气条件和地形条件一般将雷暴分为热雷暴锋雷暴和地形雷暴三大类 1.1 热雷暴 主要是由于局地强烈受热,使地面迅速增温,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比较弱的情况下,由近地面气层的超绝热层结形成而发展成的热雷暴多发生在炎热季节的午后到傍晚,云的演变一般为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 1.2 锋雷暴 主要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冷空气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使那个地方的天气发生急剧地变化锋根据冷暖空气流动的情况分暖锋雷暴和冷锋雷暴且以冷锋雷暴为主,冷锋的冲击力量锋前暖湿空气的状态直接决定冷锋雷暴生成与否如果观测到了系统云钩卷云,一般预示着天气将要变化,可能产生锋面雷暴 1.3 地形雷暴 在山岭地区特别容易产生雷雨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2雷暴来临时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2.1 气温变化 雷暴产生之前,测站一般被暖湿空气所盘踞,所以常会感到闷热;雷暴发生时,积雨云中下沉的冷空气代替了原来的暖湿空气,所以温度骤然降低夏季,一次强的雷暴过程常可使气温下降10 以上;随着雷暴远离测站,降水结束,气温又慢慢开始回升。 2.2 气压变化 雷暴处于发展阶段时,地面气压直下降,因为积雨云中上升气温使高层辐散大于低层辐合,云中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温气柱膨胀;到成熟阶段,由于下降冷空气的出现,气压便突然上升,且在积雨云的正下方达到最大,几乎是和气温的下降同时出现;随着雷暴的远离,气压又开始恢复正常。 2.3 湿度变化 雷暴发生前,地面相对湿度通常是减小的,这是由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辐合上升气流将一部分水汽带走所造成的;随着降水开始,相对湿度即迅速上升到接近饱和状态,但在降水达到最大时,因为云底较干冷的空气被云中下沉气流卷挟到地面,而降落的雨滴又未来得及蒸发,

低能见度情况下飞行特点与操纵特点

低能见度情况下飞行特点和操纵特点 现代航空运输机是快速、省时、高效率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航空运输业正迅猛发展。飞行安全是航空事业的灵魂和纽带,是各航空公司最关心的头等大事,是每个旅客踏进飞机客舱之后最大的愿望,是全体航空运输服务人员的中心任务和职责。由于航空运输活动是在空中进行的,而任何飞行都需要在一定气象条件下进行,因此,目前航空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因素的制约。由于大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如颠簸、风切变、雷雨、积冰、低云、低能见度等危险天气,对飞行安全均构成极大威胁。本文针对低能见度情况下对飞行的影响,结合有关飞行经验,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略谈一点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气象上所谓的能见度是指选定目标物在水平面上能被肉眼识别的最大距离。一般情况下,每个方向的能见距离不一样,所以气象站所报的都是最低距离之能见度。水平能见度决定了目视飞行(VFR)或仪表飞行(IFR)的条件。 日常飞行中我们所使用的大多是主导能见度和跑道视程(RVR)。主导能见度是指气象观测人员在二分之一圆周(含)以上范围内,白天辨认出物体的大小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夜间能辨认出1000坎德拉灯光强度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跑道视程的定义是在跑道中线上,航空器的驾驶员能够目视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界灯或中线灯的距离。而低能见度进近的定义是指当报告的能见度低于3/4英里(1.2公里)或跑道视程(RVR)低于4000英尺(1200m)的天气条件下仪表进近。(此标准是基本的涡轮喷气飞机着陆最低标准)

能见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制定飞行天气标准和决定机场开放、关闭的重要标准。机场根据导航设备和助航灯光的不同都制定有能见度标准,这在进近图中都有公布,具体分为起飞机场运行标准和着陆机场运行标准。 起飞机场运行标准如下图所示: 着陆机场运行标准分为I类运行标准、非精密直接进近运行标准、目视盘旋机动飞行运行标准、目视进近运行标准和I类精密进近运行标准。在这里,我主要阐述一下非精密直接进近运行标准和I类精密进近运行标准。如图所示:

基础知识1.7空中管制一般规则

1.7空中交通管制一般规定 1 塔台、进近、区域管制室管制席位应当安排( )以上持有执照的管制员执勤。 A:2名 B:3名 C:2名(含) D:4名 C 2 在同一机场,同时有训(熟)练飞行和运输飞行时,( )负责航空器的管制和间隔调配。A:管制员 B:飞行指挥员 C:机长 D:签派员 A 3 民航航空器及交由民航保障的其它部门的航空器的飞行,其管制工作是在()的原则下, 由( )实施管制服务。 A:民航统一管制 B:总参统一管制 C:空军统一管制 D:总参统一管制 C 4 我国境内的飞行管制,由( )统一组织实施 A:中国民航局 B: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C:中国民航局空管局 D: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 B 5 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包括( ) A:空中交通服务情报室,塔台管制室,进近管制室,区域管制室,地区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民航局运行管理中心 B:空中交通服务情报室,塔台管制室,进近管制室,区域管制室,气象中心,民航局运行管理中心 C:空中交通服务情报室,飞行服务报告室,塔台管制室,进近管制室,地区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 D:飞行服务报告室,塔台管制室,进近管制室,区域管制室,地区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 D 6 空中交通服务不包括 A: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B:告警服务 C:搜寻与救援服务 D:飞行情报服务 C 7 进近管制员连续值勤时间不得超过()小时,直接从事雷达管制的管制员,其连续工作时

间不得超过()小时,两次工作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小时。 A:6、3、0.5 B:6、2、1 C:6、3、2 D:6、2、0.5 D 8 管制区或扇区同时接受雷达服务的航空器架数不得超过在繁忙情况下能安全处理的架 数,一般需考虑的限制因素有() A:雷达以及通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B:所使用雷达覆盖范围及其功能 C:航路、航线结构所造成的复杂局面 D:以上都是 D 9 通常在雷达管制情况下,进近扇区管制席位同时提供服务的航空器数量最多为()架,区 域扇区管制席位同时提供雷达服务的航空器数量最多为()架 A:7,8 B:6,12 C:4,8 D:8,12 D 10 空中交通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空中交通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告警服务 B: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区域管制 C: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空域管理 D:以上都对 C 11 在任何时间内,对航空器的管制应当只由()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承担。 A:4 B:3 C:2 D:1 D 12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任务是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以及在()内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 维护和加快空中交通的有序流动。 A:活动区 B:机动区 C:飞行区 D:停机坪 B 13 在我国,由()负责统一指导全国范围内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工作。 A:总参 B:中国民航局 C:空军 D:当地政府

雷暴的形成,特点以及危害

雷暴的形成,特点以及危害 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雷暴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雷击还可造成伤亡、引起火灾、建筑物倒塌、电子设备还能被感应雷损坏等。因此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离不开准确的雷暴资料。 1 雷暴的形成条件 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引起的,伴有电闪雷鸣的局地风暴,称为雷暴。雷暴是由强烈的积雨云产生的,形成强烈的积雨云需要三个条件: (1)生厚而明显的不稳定气层。 (2)充沛的水汽。 (3)足够的冲击力。 我国雷暴天气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南方多于北方,我国南方偶有冬季出现,山区多于平原。根据不同的大气条件和地形条件一般将雷暴分为热雷暴锋雷暴和地形雷暴三大类 1.1 热雷暴 主要是由于局地强烈受热,使地面迅速增温,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比较弱的情况下,由近地面气层的超绝热层结形成而发展成的热雷暴多发生在炎热季节的午后到傍晚,云的演变一般为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 1.2 锋雷暴 主要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冷空气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使那个地方的天气发生急剧地变化锋根据冷暖空气流动的情况分暖锋雷暴和冷锋雷暴且以冷锋雷暴为主,冷锋的冲击力量锋前暖湿空气的状态直接决定冷锋雷暴生成与否如果观测到了系统云钩卷云,一般预示着天气将要变化,可能产生锋面雷暴 1.3 地形雷暴 在山岭地区特别容易产生雷雨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2雷暴来临时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2.1 气温变化 雷暴产生之前,测站一般被暖湿空气所盘踞,所以常会感到闷热;雷暴发生时,积雨云中下沉的冷空气代替了原来的暖湿空气,所以温度骤然降低夏季,一次强的雷暴过程常可使气温下降 10 以上;随着雷暴远离测站,降水结束,气温又慢慢开始回升。 2.2 气压变化 雷暴处于发展阶段时,地面气压直下降,因为积雨云中上升气温使高层辐散大于低层辐合,云中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温气柱膨胀;到成熟阶段,由于下降冷空气的出现,气压便突然上升,且在积雨云的正下方达到最大,几乎是和气温的下降同时出现;随着雷暴的远离,气压又开始恢复正常。 2.3 湿度变化雷暴发生前,地面相对湿度通常是减小的,这是由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辐合上升气流将一部分水汽带走所造成的;随着降水开始,相对湿度即迅速上升到接近饱和状态,但在降水达到最大时,因为云底较干冷的空气被云中下沉气流卷挟到地面,而降落的雨滴又未来得及蒸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