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知识竞赛

高三语文知识竞赛

高三语文知识竞赛
高三语文知识竞赛

高三语文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秀才: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B、莅中国

..而抚四夷——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C、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品德低下,品行恶劣。

D、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方丈:一丈见方。

2.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莫如西归,将成家

..而致汝——成家:安家。

B、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风骚: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C、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

..尚小——形容:动词,描述。

D、虽然

..,犹有未树也——虽然:转折连词。

3.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B、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有雄心壮志,志在功业的人。 C、阡陌

交通

..,鸡犬相闻——交通:交通运输。

D、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妻子:男性的配偶。

4.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牺牲

..玉帛,弗敢专也——牺牲: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B、禽兽之变诈几何

..哉——几何:数学学科之一,即几何学。

C、处分

..适君意,那得自任专——处分:安排。

D、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你求——可怜:值得怜悯,怜悯。

5、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自由: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B、自我徂尔,三岁

..食贫——三岁:多年。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D、吾以南面

..而君天下——南面:南面方位。

6.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丈夫

..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丈夫:男子。

B、地方

..百里而可以王。——地方:某一区域。

C、东面

..而视,不见水端。——东面:东边。

D、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目:面貌。

7.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

..之家。——大方: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B、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足下:对同辈、朋友的尊称。

C、幼稚

..盈室,瓶无储粟。——幼稚: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D、策扶老

..以流憩。——扶老:搀扶老人。

8.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猖狂:肆无忌惮。

B、自以为得其实

..。——其实: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C、断

头置城上,颜色

..不少变。——颜色:脸色。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洗马:给马洗身。9.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区区:数量少,不重要。

B、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辛苦:身心劳苦。

C、漱涤万物,牢笼

..百态。——牢笼:关住鸟兽的东西。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首领:头颅。

10.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像回声一样应和。

B、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个人和个人之间的。C、身.

体.力行。——身体:躯体。

D、仲尼之徒无道

..桓文之事者。——无道:暴虐,没有德政。

11.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

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

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

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A、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

B、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C、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

D、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

1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

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

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

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13.文中加点词语的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

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

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

父老乡亲。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15.下列对文中加

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

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

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

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

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16.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

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

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

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

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

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

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

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1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19.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 A.《五经》指的

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

清、天和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

上面备忘。

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

疾患则提前。

2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

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

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

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

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

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

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

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

调动职务的。

21.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

“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

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

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或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22.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23.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

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

即此意。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

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内官,内臣等。

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

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

思。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

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

军按民”而名。

24.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

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

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成语与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

是:()A、投笔从戎〔祖逖〕韦编三绝〔苏秦〕

B、鞠躬尽瘁〔诸葛亮〕闻鸡起舞〔班超〕

C、高山流水〔俞伯牙〕胯下之辱〔韩信〕

D、悬梁刺股〔孔子〕洛阳纸贵〔左思〕

25.汉语成语承载了中华民族众多的文化因子,成语在中国婚姻爱情文化留下

了许多蛛丝马迹。下列成语描述男女之间表情达意两情相悦的爱情一项

是:()

A、金屋藏娇——古时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现多指男人在婚外包养情人。

B、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

C、掷果盈车——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1

D、倩女离魂——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26.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下面描述“四大美女”正确的一项是:() A、貂蝉——闭月 B、西施——落雁

C、王昭君——羞花

D、杨玉环——沉鱼

27.传说在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生活着许多部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历史上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灭亡西周的民族是:() A、北狄 B、南蛮 C、东夷 D、西戎

28.古诗词运用的抒情方式(表达技巧)理解正确的是:()

A、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借物抒情

B、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

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直接抒情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寓情于景

D、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

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托物言志

29.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坐西朝东”为最尊,其次是“坐北

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下位是“坐东朝西”。传统课文《鸿门宴》涉及宴席座次的描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文中座次描述反映地位尊卑高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A、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

B、项伯、范增、项羽、刘邦、张良

C、项伯、项羽、范增、刘邦、张良

D、项羽、项伯、范增、刘邦、张良

30.我国古代史书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历史散文,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

件,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史书编排体例分为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反映历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记叙历史)、记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记载历史;

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下面对《史记》、《左传》、《战国策》、《汉书》编排体例判断正确的是:()

A、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B、通史、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断代史

D、通史、编年体、国别体、通史

31.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A、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陈情表》)——除:免除授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拜:改任官职。

C、举孝廉不行,连辟.pì公府不就。(《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出:出任京官。

32.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B、予左迁

..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左迁:一般指升官。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zhì):处罚官员。

D、举.孝廉不行,连辟pì公府不就。(《张衡传》)——举:由皇帝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33.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征:由地方官

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再转.复夫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

传》)——转:提拔新官员任职。

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封:指帝王降

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D、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示录〉后序》)——兼:开始任官职。

34.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黜:

辞去官职,卸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迁:改任官

职。有时也指升迁或左迁(贬职),视使用情况而定。

C、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徙:废免,革

职免官。

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去:改任官职。

35.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放:暂代,代理。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放逐,贬谪。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就:就职,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晋升,升任。

36.下列文化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

加上变徵、变宫为“七声”。

B、西周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君,如“晋侯、秦伯”。

C、战国“四公子”,指“齐有孟尝君,赵有武安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

君”,即田文、赵胜、黄歇、魏无忌。

D、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

徽州。后“九州”为中国代称。

37.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约为婚姻

..——婚姻: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B、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细说:仔细说来。

C、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D、徘徊于斗牛

..之间——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38.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望美人

..兮天一方——美人:美貌的女子。

B、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C、于是

..余有叹焉——于是:合用为一个连词。

D、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可以:可以凭借。

39.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

..之利——爪牙:帮凶、走狗。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西河:河的西面。C、流血漂橹.——

橹: 盾牌。

D、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初等教育学校。

40.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

..——众人:很多人。

B、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亲戚:指父母兄弟。

C、于是相如前进

..缶——前进:指向前发展进步。

D、布衣

..之交——布衣:指麻布衣服。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4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

举制度。( )

4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

直沿用到清代。( )

4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

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

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44.“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

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45.“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

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46.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 47.“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

用,回到原职。( )

48.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

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49.“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

仕途。( )

50.视事,指官员就职办公处理事务。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崔子称

疾不视事”。古代表示官员就职的词语还有“下车”。( )

51.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

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

52.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

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

53.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

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

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

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

54.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

继承制。( )

55.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

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

56.“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如:“召有司案图”(《廉

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

57.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郡

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

乡。汉承秦制,把郡守改称“太守”。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

侯王国”,设官全仿中央。( )

58.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

监。州、府、军、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路。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

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

59.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

60.“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

61.“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

62.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

“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

63.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

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

64.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

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般敬称。( )

65.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

66.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

称祖,后继者称宗。( )

67.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

工作。( )

68.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

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

69.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

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

70.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

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A B C B A B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C C A C C A B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D A A C B A D C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C A C B C A D D C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判断√√√√×√×√√√×√

√√√

题号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判断√√√××××√×√√×

√√×

2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此次竞赛共100道题,每题一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50题,总计50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 A、牡丹 B、菊花 C、莲花 D、梅花 2、下列哪首诗歌因音律优美,被叶圣陶称赞“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A、《再别康桥》 B、《雨巷》 C、《沁园春长沙》 D、《大堰河——我的保姆》 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语出自谁? A、魏征 B、陆游 C、顾炎武 D、魏源 4、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 A、秋瑾 B、陆游 C、班超 D、项羽 5、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下列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 A、《西厢记》 B、《望江亭》 C、《红楼梦》 D、《窦娥冤》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时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A、韩信 B、项羽 C、赵高 D、刘邦 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A、黄河 B、黄土 C、黄山 D、黄帝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 A、杜牧 B、李商隐 C、李清照 D、王安石 10、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神话故事 B、地理著作 C、人物传记 D、文人随笔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 A、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D、李商隐 13、“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楚汉相争 D、岳飞抗金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及答案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 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 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11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新闻阅读+作文立意

组合练11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新闻阅读+作文立意 (45分钟4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________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艺术历史悠久,________,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杰出,它解决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它________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游赏西方园林,你是“客”;游赏江南园林,你是“主”。到江南园林,你要以一种“到家”的心情去游玩。( ),驻足观赏。甚至,你可以想象自己在园子里住下来随时欣赏那里的朝暾夕月、凝碧流霞、春兰秋菊、亭台轩榭……清风朗月不用买,一切都属于你。这时,你才会发现,这些园子是多么美,令人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浩如烟海源源不断耳濡目染心心相印 B.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心旷神怡 C.博大精深源源不断潜移默化心心相印 D.浩如烟海源远流长耳濡目染心旷神怡 解析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对象运用错误。源远流长:①源头很远,流程很长。②形容历史悠久。此处用的是第二个义项,和横线前的“历史悠久”相呼应。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用在此处不恰当。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用在句中不恰当。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心心相印:彼此心意一致。用在句中不合情境。 答案 B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杰出,它解释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B.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解决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C.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杰出,它解析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高三语文高考专题_名句名篇_课外名著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课外名著知识竞赛试题 黑神庙中学李坤志 前言: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填空题:(40分) 1、《爱的教育》原名,是(国别)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的形式,讲述一个叫 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4分) 2、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了 和。用她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三是。(5分) 3、“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出自(国别)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该书的主人公是一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的经历就是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3分) 4、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他的小说由于具有科学依据而令人信服,因而不但能够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更能启发人们的思考,使他们大胆地幻想未来的远景。因此,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2分)

5、祥子是现代作家自己最忠爱的小说中的主人公。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北京市民的,“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相互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3分) 6、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和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2分) 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____ ___》的开篇词。其作者是(朝代)的。(3分) 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之手。(1分) 9、《老人与海》是美国小说家_____ _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小说,小说中的老人_______(人物名)表面上看失败了,但精神并不屈服。诚如他所说的 “_____ 。”是这部小说的一曲打不败的失败者的赞歌。(共4分。最后一空2分) 10、“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是(国别)作家说的。他写的散文随笔一共有篇。 11、《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3分) 12、与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1分) 13、“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_______________ 。(1分) 14、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2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模拟组合训练与答案解析9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模拟组合训练与答案解析9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________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________地自由飞翔着。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和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泻,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百年,千年。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________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飞落于清溪,()。在我的记忆之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盈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袅袅余音,至今________。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的壮观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碧波荡漾不远千里遮天蔽日不绝如缕 B.碧波荡漾天马行空铺天盖地不绝如缕 C.烟波浩渺天马行空遮天蔽日不绝于耳 D.烟波浩渺不远千里铺天盖地不绝于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莽莽苍苍的大森林有一大片,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B.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C.天台山被我称作第二故乡,有一片大森林莽莽苍苍,也有一道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 D.天台山被我称作第二故乡,大森林有一片莽莽苍苍,一道清澈的溪流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禹锡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真应得这壮观的场面B.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应得这壮观的场面 C.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壮观的场面,真应得刘禹锡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能够把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讲清楚的,迄今只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总体来看,马克 思主义自然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自然人化。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排除宗教领域,辩证法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拟人的神 秘活体,唯物论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远人的机械实体。前者以黑格尔(Hegel,为代表,后者以费尔 巴哈(Feuerhac,.)为代表。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建立了高超的历史自然观。马克思(Marx,K.)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然的“人化”问题,即自然与社会统一的 问题,其意义在于指出了社会发展是自然发展的延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 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把自然和社 会孤立起来对待,就必然无法清楚认识和正确处理现实问题。 第二,自然异化。人的基本特征是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外化使得人与自然同步提升。如果 外化的结果不是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增强,而是成为人的对立面,这就是异化。人与自然在早期有一 种原始的统一性,但这是本质力量低下的表现。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使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 自然的依赖,变为人对物的依赖。高度分工把人挤压在各个狭窄的领域,使人的专长得到前所未有的 增强。人的创造性和动物性都被激发到顶峰。对个利的追逐造成人对人的冷酷剥离和人对自然的猛烈 剥夺。社会财富和社会交往都发生根本改变,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异化在 自然经济条件下也有发生,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严重。 第三,自然归化。《资本论》预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 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 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自然辩证法》 提出关于“两个提升”的论断:“只有一种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与人的协调一致,这是对原始协调的辩证复归,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 国过渡的历程,而不是乌托邦,这种复归是人心所向。 (摘编自欧阳志远《论“三个自然”与生态文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各自代表的自然观虽然差别很大,却都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建立有着重要作用。 B.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的结果既可以使人的本质力量增强,也可以成为人的对立面,后者就是自然异化。 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依赖对象是物,人的创造性和动物性被大幅激发出来,异化现象极其严重。 D.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归化需要一个必要前提,即一种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通过与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两种自然观的比较,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自然观的高超。 B.论证了自然与社会统一的关系后,文章从反面指出将两者孤立对待的危害,有现实针对性。 C.文章先阐释什么是异化,再论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和自然的严重异化,论证逻辑非常严谨。 D.直接引述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相关表述,使文章对自然归化观点的论证具有更强的权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与社会是统一的,不能将自然孤立于社会之外对待,这就是自然人化。 B.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关系,这应该是两者互为中介的根本原因。

2019届高三语文组合训练(六)

2019届高三年级语文组合训练(六) 【诗鉴、默写、语用】 姓名:班级:时限:30分钟11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 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5.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 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2) 周敦颐《爱莲说》中, 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 正直不苟, 豁达大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 四国语言信手拈来 ....,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作为与南海争议无关的域外国家,日本逢人说项 ....,渲染紧张气氛,口口声声说要改善日中关系,却又四处渲染“中国威胁”,堪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奇葩”。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 ....,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 目不窥园 ....,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 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 ....,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③④⑤B.①②⑥C.①⑤⑥D.②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防止传播二手烟,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教育部近日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继续实

2019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尤溪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土与中央集权 黄土给中国带来的一种影响是:黄河中游由北至南将黄土地区割成两半,其纵长500英里,同时黄河也在内地接受几条支流的汇入,其结果是黄河的流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 通常河流的水内夹带着5%的泥沙已算相当的多,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夏季里可能高至12%,而黄河的流水曾经有过46%的纪录。其中一条支流曾在一个夏天达到了难以相信的含沙量63%。所以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可能。这河流的水量在洪水期间和枯水期间幅度的变化又大,更使潜在的危机经常恶化。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又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也能指挥有关的人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当周王不能达成这种任务时,环境上即产生极大的压力,务使中枢权力再度出现。 《春秋》中有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诸侯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这“葵丘之盟”在约350年后经孟子提及,可是他也指出,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孟子》一书中提到治水的有11次之多,可见其重要性。其中一段更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义。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洪水与黄河暨黄土地带牵连一贯的关系。孟子所说天下之“定于一”,也就是只有一统,才有安定。由此看来,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发展极有关系,尤其是当我们把地理的范围放宽,历史的眼光延长时,更是如此。 中国地区的降雨量极有季候性,大致全年雨量的80%出现于夏季3个月内,在此时期风向改变。并且中国的季节风所带来之雨与旋风有关,从菲律宾海吹来含着湿气的热风需要由西向东及东北之低压圈将之升高才能冷凝为雨。于是以百万千万计之众生常因这两种变数之适时遭遇与否而影响到他们的生计。如果这两种气流不断的在某一地区上空碰头,当地可能雷雨为灾,而且有洪水之患。反之,假使它们一再的避开另一地区,当地又必干旱。前人缺乏这种气象的知识,只在历史书里提及六岁必有灾荒,12年必有大饥馑。其实在1911年民国成立前之2117年内,共有水灾1621次和旱灾1392次,其严重经过官方提出。亦即无间断的平均每年有灾荒1.392次。 在《春秋》里经常有邻国的军队越界夺取收成的记载。饥荒时拒绝粮食之接济尤其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孟子》书中提到饥荒17次之多。公元前320年,魏国的国君因为他的辖地跨黄河两岸,曾告诉亚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诗词对句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静女〉〉)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 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屈原)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李白)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荀子) 1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之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韩愈)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小题组合训练8

小题组合训练8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镇水神兽’被挖引发四川暴雨成灾”的言论在网上流传,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这 样的说法纯属不经之谈 ....。 ②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演员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 ....,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③在许许多多朴实平凡的芸芸众生 ....中,有不少人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但在危难时刻会默默地为社会、为他人尽一己之力。 ④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处心积 ...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⑤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 ....,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⑥“征兵微博”的开通,不仅有助于增强征兵宣传效果,还有助于随时了解群众的建议,整治违反征兵纪律 的现象,一举两得 ....。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 B.政府部门既要明确其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也要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管理,这样才能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C.李娜在网球场上的坚忍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为中国体育赢得全世界瞩目的同时,也有效传达了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 D.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辞藻以及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锤炼语言词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大数据的发展要遵循实践应用与理论升华相结合的科学路径。事实上,在大数据的概念被提出之前,已经有很多关于大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和应用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基于这点,我们要建立并完善大数据相关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发现和利用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 A.理论的升华一定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即使不少大数据实践应用是在理论研究之前 B.虽然实践应用是先于理论研究,但是凝练的理论升华是实现大数据社会价值的必须 C.因为理论指导实践是普遍的科学研究路径,所以建立完善的大数据理论是很重要的 D.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厚此薄彼的做法是错误的发展路径 4.阅读下面一段话,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 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他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战国七雄”。楚人的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昵”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命题比赛 语文28 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原创】 1.词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擂.(léi)鼓宁.(nìng)愿酗.(xù)酒汗流浃.(jiá)背 B.露.(lòu )面绿汀.(tīng)靡.(mǐ)丽顺蔓.(màn)摸瓜 C.札.(zhá )记傀.(kuǐ)儡侪.(chái )辈跬.(kuǐ)步千里 D.徇.(xùn)情肄.(yì)业烘焙.(péi)毁家纾.(shū)难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李娜不仅仅是一张体育名片,她的幽默和松弛以及用英语自然交流也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她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宣传着中国。 B.风吹日晒之下,豆腐渣工程的集中暴发现行期已经严酷到来,类似“大桥三连垮”的事件也许将层现叠出。 C.我们坚决拥护党和政府采取的坚决果断的措施,对制造这起事件的暴力恐怖分子表示强烈遣责。 D.全国很多车主对于自己爱车的打理比较勤奋,每月定期为汽车打腊,可是这样或许会适得其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东西的时候,不要目不交睫 ....的死盯着一个地方,这样很容易让眼睛的泪液蒸发,我们可以在此途中增加眨眼的次数,来缓解眼睛干涩的问题。 B.尽管此次奥巴马访华并不完全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但西方媒体对他中国之行的批 评却过于轻率 ..。 C.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 登高自卑 ....之感油然而生。 D.一名新闻工作者公然违背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在全国性的报刊上明目张胆 ....地为他国的分裂分子当“导师”,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工作组认真听取了幼儿家长的诉求,责成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多种措施,组织专家分析评估,依法对现场药品进行封存送检。 B.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只是基础。 C.简单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是分析千岛湖配水工程在建设中以及实施以后,会不会造成各类环境影响,以及针对可能会有的不利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对策。 D.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阻挠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海浪研洗过的沙滩,;雪花覆盖的野地,;漠漠水田,;一远平铺的苔草,。这样,天地才不会寂寞。 ①应该有人去点墨②应该有鸿爪钤印 ③应该有人去走字④应该有鹭鸶照镜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④①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

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驽《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核心区的衰落。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

2020年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1,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C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2唐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指的是( C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重阳节 3唐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昔人”指的是( C ) A.朋友 B.李白 C.古仙人子 安 4宋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天下事”指的是( C ) A.治国安邦 B.抗击匈奴 C.恢复中原大业 5《朝天子》这个题目是( C ) A.诗歌的题目 B.词牌名 C.曲牌名

6猜谜语:火烧连营(打一词牌名)( C ) A.浣溪沙 B.满江红 C.破阵子 D.沁园春 7在我国词的历史上,有一种“易安体”,你知道这是谁创造的吗?( C ) A.辛弃疾 B.苏轼 C.李清照 D.范仲淹 8 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这种生活指的是( B )这种人的生活情况。 A.歌妓 B.士大夫 C.落魄书生 D.平民百姓 9宋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衰,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的“老夫”指的是( A ) A.苏轼 B.孙郎 C.冯唐

10唐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词中的“独倚”之人指的是 ( C ) A.温庭筠 B.游子 C.思妇 11按音节划分节奏,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C )A.城阙/辅/三秦B.风烟/望/五 津 C.与君/离/别意D.同是/宦游/人12.选出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 D ) A.劝君更用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 C.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3.指出与课文不相同的一项( C ) A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B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C 重峦叠嶂,遮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020高三语文组合训练(五)含答案

2020 高三语文组合训练(五) 分值50 分时间45 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 分)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 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 ”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于是罪止弃市。陛下 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 遂免死。数日,授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本立 抵罪。由是朝廷肃然。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仁杰曰:“是其计穷,且为患。”乃明开首原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帝叹其达权宜。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中宗即位,追赠司空。 (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儿胃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B. 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C. 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D. 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黄卷”指书籍,古时人们为了防止书蠹,多用黄蘖来染纸,因纸色发黄,故以之代称。 B. “明经”是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明经与进士两科为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 C. “黜陟使”是唐代考察地方官吏并提出推荐或贬黜建议的官员,其中“陟" 为“贬斥”之 意。 D. “高宗”为唐代李治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有时帝王会有多个庙号。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狄仁杰读书专注。他小时候家里有门人被害,官吏询问情况,众人都争着对答,只有狄仁杰不为所动,因此受到官吏礼让。 B. 狄仁杰推己及人。有同僚需要离开年老病弱的母亲出使到边远地区,狄仁杰主动请求上级官员让自己代替前往。 C. 狄仁杰善于劝谏。在“砍柏”一案中,狄仁杰巧引汉代旧事,成功说服唐高宗,使权善才和范怀义被免去了死罪。 D. 狄仁杰富有谋略。狄仁杰在岐州公开宽免自首者的条例,释放了被关押的人,让他们回去后相互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索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表情包正在毁掉我们的表达能力,甚至毁掉我们的语言吗?这个设问已不新鲜,最近又频现于网络。“斗图”和连串的表情让许多人感到压力,许多网友“哭诉”,在虚拟环境中,表情包泛滥和误用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尴尬,一家英国公司甚至已经开始招募表情包翻译员。这不禁让许多人思考,表情包的使用是否损害了我们的语言能力乃至我们的语言。 ②但另一方面的事实也不能忽视。2016年,有媒体组织的“24小时无表情包生活挑战赛”有5307人参加,超过30%的人失败——无法忍受一天不用表情符号,另有三分之一的挑战者虽然成功,但表示倍感煎熬,“尴尬”是他们提及最多的感受。 ③表情包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感到难以离弃的东西是否接近,甚至已经成为语言的一部分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201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藏完全用表情包转写的《白鲸记》。同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辩论间隙表示,“如果全世界还有一样东西我们还能统一意见,那就是表情包了”。 ④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作为语言的一种可视化形式,其本质和文字相差不多。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表情包在以文本交流为主的虚拟空间中提高了用户沟通的效率和质量。试想,我们多少次用表情符号表达文字无法传递的实时心情?又有多少句末的“呢”“耶”被相应的表情符号取代?一个缺少铺陈的祈使句丢过来,究竟是命令还是建议,恐怕得看后面是不是跟着个笑脸。 ⑤表情包引起的焦虑本质上是表达方式对应语言生活圈层错位导致的。表情包出现在严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模拟组合训练与答案解析17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模拟组合训练与答案解析17 一、基础知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如________,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曾________。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冰冷的历史,它们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而《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________,是因为它使那些尘封于历史的文物活了过来——请来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的演员,又在表演的各个方面精准要求演员,(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比比皆是盛极一时脱颖而出休戚相关 B.雨后春笋风靡一时红极一时息息相关 C.比比皆是风靡一时红极一时休戚相关 D.雨后春笋盛极一时脱颖而出息息相关 [解析] “雨后春笋”,指新生事物大量出现。“比比皆是”,到处都是,非常常见。根据语境,应用“雨后春笋”,可排除A、C两项。“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极为流传盛行。“盛极一时”,在一段时间内特别兴盛、流行。二者为近义成语,均符合语境。“红极一时”,指在一段时间内受人追捧。“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示出来。“脱颖而出”使用对象为人,此处说的是《国家宝藏》,排除A、D两项。“休戚相关”,彼此间福祸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此处不涉及“祸福”,排除A、C两项。故选B。 [答案] B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B.“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 C.“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