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工程与核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核工程与核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核工程与核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核工程与核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沈阳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题目:核电蒸汽发生器泄露事故原因分析

单位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班级热动072

学生姓名王兴文学号2007122217

指导教师张雪松职称副教授

毕业设计进行地点:B座225

任务下达时间:

起止日期:2010年3 月8日起——至2010年6 月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摘要正文略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分号隔开,并加一个空格)

Abstract 正文略

Keywords: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目录

摘要........................................................................................................... I I Abstract ........................................................................................................... III 第1章绪论. (1)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

1.2 核电站发展与现状 (2)

1.2.1世界能源概况 (2)

1.2.2世界核电发展历程 (4)

1.2.3中国核电发展进程 (4)

1.2.4 发展核电的重要意义 (7)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9)

第2章核电站 (10)

2.1 核电站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10)

2.2 压水堆核电站 (11)

2.1.1压水堆得基本构成 (12)

第3章压水堆蒸气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14)

3.1蒸气发生器的概述 (14)

3.1.1 蒸汽发生器的作用及设计考虑 (14)

3.1.2蒸汽发生器设备的描述 (15)

3.1.3 蒸汽发生器的基本技术要求 (16)

3.2蒸汽发生器的分类 (17)

3.2.1立式U形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 (17)

3.2.2 卧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 (20)

3.2.3 直流式蒸汽发生器 (20)

3.3蒸发器水位调节 (20)

3.4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 (22)

3.4.1功能 (22)

3.4.2系统描述 (23)

3.4.3系统运行 (26)

第4章蒸发器传热管的腐蚀及防护 (28)

4.1传热管破坏的种类及原因 (28)

4.1.1应力腐蚀 (28)

4.1.2晶间腐蚀与晶间应力腐蚀(IGA/IGSCC) (29)

4.1.3耗蚀 (29)

4.1.4凹痕 (30)

4.1.5点蚀 (30)

4.1.6高周疲劳 (31)

4.1.7微震磨损和机械磨损 (31)

4.2防止传热管破损的主要措施 (32)

4.2.1传热管材料 (32)

4.2.2结构设计 (33)

4.2.3水质控制 (34)

结论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 1 标题 (38)

第1章绪论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座核反个应堆问世以来,核能的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崭新

的阶段。早期的核反应堆主要用在军事上,例如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美国建

造的主要是生产堆,为原子弹生产所需要的钚。由于核动力作为水下动力源有其特殊

的优势,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集中研究力量开发潜艇核动力技术,于1955年

建造了世纪上第一艘核潜艇。1954年,前苏联奥布宁斯克5000kw试验核电站建成;

1956年底,美国在潜艇压水堆技术的基础杀个建成了60MW西平港压水堆核电站。在

此期间,前苏联于1959年建成了核动力破冰船合核潜艇;1964年建成了别罗雅克一

号100MW石墨沸水堆核电站。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局势的缓和,以及工

业的快速发展,核反应堆的研究合使用主要集中在和平利用上,即用在核动力放电上,

因此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核电站反应堆大力发展的时期,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和平

利用核能的新纪元。此后,核电站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随着核电站

数量的增多和适用范围的扩大,核反应技术也日臻成熟。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地球上有限的化石能源在加速地耗

费。据预言家们估计,化石燃料可能在今后的几个世纪内被消耗殆尽。除这些化石燃

料外,自然界里还有核能、风能、谁能、太阳能、地热和潮汐能等。在这些能源当中,

核能是目前比较成熟并已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新型。核能不仅有单位体积能量大的

优点,而且资源丰富,据初步估计,地球上已勘探到的铀矿和钍矿资源其能量相当于

有机燃料的20倍。

核动力反应堆使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船用核动力,包括潜艇和动力和航空母舰的

核动力。因为和动力具有不依赖空气工作的特点,它作为水下潜艇和潜器的动力有其

特殊的优点,所以核反应出世以来较早的是被用在核潜艇上。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相比

具有水下续航力强、噪声小和可靠想好等突出优点,因此世界上的几个核大国都相继

建造了大批的核潜艇。由于核能的单位体积释放量大、使用时间长,所以对于功率大、

燃料消耗多的航空母舰也是一种很理想的动力源。根据原子的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计235完全裂变所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800t标准煤完全燃烧,或2100t 算,1kg U

燃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值。因此在大型航空母舰上用核动力取代常规动力可以大

大减少燃料的携带量,提高舰艇的续航能力。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国新建的大型航

空母舰主要以核动力为主。从国防的战略发展看,核动力潜艇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

武器,在强权政治、霸权横行主义的当今世界里,是实现二次核打击、保卫国家安全

的重要装备。为此,世界几个核大国竞相在核动力舰船的研究和建造方面投入人力和

财力,不断研究出一些新型的核潜艇和核动力水面舰艇。

核动力反应堆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核电站,自第一座核电站问世以来的近50年里,核电站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有438座核电站在运行,核电站已积累了5000多堆年的运行经验。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的30-50年内,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造核电站,核电站的发电总量将达到世界总发电总量的35%以上。核电站多年的运行经验证明,核电是一种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向大气排放2SO 和2CO 等有害气体,可以避免产生温室效应,如果全部用核能代替化石燃料发电,可以改善大气污染问题。由于核电技术不断完善,很多部件都采用了标准化生产,因此其成本和造价随之降低。在核电站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就比较重视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从而也促使工程技术人员在核电站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始终对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尽管在核电站的运行和使用过程中也出现过三哩岛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重大事故,但相对于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核电站在运行,核电站事故出现的概率还是很小的。随着核电站运行经验的不断积累,安全措施会越来越成熟,将来的核电站一定会越来越安全,越来越便于操作和使用。

1.2 核电站发展与现状

1.2.1世界能源概况

能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支柱,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压力。据资料统计显示,至1995年底,全世界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为10391.8亿吨,预计可采200年;石油剩余量1380亿吨,预计还可以开采40余年,天然气储量139.6万亿立方米,预计可开采60年;水力可开采装机容量2260GW 。最近又有研究探明,在海底储存着比石油储量至少大十倍多的碳氢水化合物,它们在低压下是很好的燃料。这些能源资源无疑可以支持人类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能源需要,但很难满足长期生存发展的需要。直接燃烧这些宝贝的资源以取得动力所需的热能,在经济上应该说也不是极不合理的,而且化石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三、四苯芘,放射性飘尘,氮氧化物等。在这些排放物中,一氧化碳、烟尘直接危害人畜;三、四苯芘是强致癌物质;放射性飘尘使生物受到辐射损伤;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会产生酸雨,是植物死亡、饮水变质;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聚积会引起温室效应,是全球气温上升,给生态环境和世界气候带来不利影响。这一切都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是当今世界的严重问题,特别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而产生的“温室效应”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曾多次召开国际会议,提出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种种要求与措施。1989年5月,82国签署了赫尔辛基宣言;1997

年12月,在有177国参加的日本京都会议上,最后签署了消减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06-2010年与1990年相比,减少量达到:美国7%,日本6%,欧盟各国8%。

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目前最切合实际可行的途径是大力发展核电技术。

1.核电资源的蕴藏量非常丰富

据初步统计,虽然全世界已探明可开采铀储量(1997年)只够用几十年至近百年,但如果采用快中子增殖堆,通过燃料的转生、再生,则可再用2000多年,如果进一步实现受控聚变反应,并在海水中提取氘加以利用,则所获取的聚变能可供世界享用百亿年以上,那时人类将不再为能源问题而困扰。

2.核电是高能量、低耗料的电厂

235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产生的能量,这比任何一1kg U

种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都要大几百万倍;一吨海水中得氘聚变反应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50吨标准煤。一座1000MW的火电厂每天烧8000吨左右的优质煤,每年需3000000吨煤,而同样规模的核电厂,每天只需要2,86kg吨235U;若用平均富集度为2.86%的铀燃料,则每年只需要40吨左右就够了,由此可以大大缓解交通运输的矛盾。

3.核电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

它不仅能长期稳定地供应能源,而且对环境、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发挥重要作用。一座1000MW的燃料火电厂,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几十万吨二氧化硫、烟尘和700多万吨的二氧化碳,以及几十吨的重要金属(如砷、铅、水银)合放射性同位属素(铀、钍、镭),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每千瓦小时额核发电量,从采矿直至完成,整个处理过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和只有12克。据估算,如果把世界上的核电都用煤电替代的话,则仅1990年就得多排放17亿吨二氧化碳,2500万吨二氧化硫合120万吨氮氧化物。因此,只有逐步以核电代替火电,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温室效应”问题。

1.2.2世界核电发展历程

从1954年首座核电站在前苏联建成后,美、英、法等国也相继建成核电站,进人了核电实验研究阶段.直到1966年,由于核浓缩技术的发展,核能发电的成本在发达国家已低于火电成本,从而使核能发电真正迈人实用阶段.70年代世界性能源危机以后,因煤、石油

等化石燃料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使核能发电得到迅速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核电发展的步伐明显变缓.1979年美国发生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世界核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公众对核安全的疑虑难以消除一些国家如瑞典、奥地利、荷兰、意大利等相继作出停止发展核电的决定,苏联也作出了不再建造石墨水冷堆核电厂的决定.为保证核电厂的安全,各国都采取了增加安全设施和严格审批制度等对策.

但是,核电具有的安全、清洁、廉价的特点并没有改变,特别是那些缺乏能源资源的国家,如法国、日本等,仍把核电作为替代石油的惟一现实的能源并在继续发展.国际原子能机构2003年5月30日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到2002年年底共有441座,总发电能力为3 597 TW,发电量约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6%.同时,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也已经明确表示要扩大核发电能力.

近年来,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形势预测,由于能源资源缺乏和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的威胁,加上核动力所具有的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明显优势,将使核电事业蓬勃发展.核能作为先进能源的一种,必将在满足未来能源的需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005年3月2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为期2天的国际核能会议,讨论了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此次国际核能会议以“21世纪核能”为主题,重点讨论了21世纪能源需求、核能应发挥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核废料处理及核不扩散等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在会上指出,核能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他说,目前人类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担心已超过对核泄漏事故的担心,因此核能正日益受到各国重视.

1.2.3中国核电发展进程

尽管中国是世界核电五个核电大国之一,但民用核电事业应用的很晚,直到1991年秦山核电和1994年大亚湾核电的建成才正式拉开我国核电的序幕。

中国核工业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是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保持我国核大国地位、维护国家安全、

推动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核工业走的是“军民结合”道路,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又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初步形成了包括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和核技术应用在内完整的新型核工业体系。

党中央根据核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国核工业发展规划,其主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强化基础、自主创新”的发展方针,实行“转型升级”战略,以核电发展为龙头,以核燃料循环产业为支撑,强化核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以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其内容是:面向全社会,规划核工业的发展。规划期为2006-2010年。《规划》中所列科研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采用国家投入、银行贷款、企事业单位自筹及社会融资等渠道解决,其中需要国家投入的项目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按程序申报和办理。

1.2.3.1强化基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2.3.1.1建设基础性、综合性的核科技研究基地

围绕基础研究,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设一批先进的、功能齐全的大型研究设施,形成比较完整、配套的基础科研能力。建成热功率65MW的中国实验快堆,逐步形成我国较完整的快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开展快堆相关技术研究,开展示范堆建设的预先研究。建成中国先进研究堆,配套建设相关的试验和辅助设施,具备开展包括核材料生产技术、核燃料及材料辐照考验、中子散射、中子活化分析等研究能力。在现有HI-13串列加速器后端新建超导直线加速器,及配套的物理终端和基础支撑条件,满足抗辐射加固、核数据测量和核物理基础研究的需求。建设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及配套工程,具备先进后处理技术的开发和试验验证能力。建设核临界安全、反应堆安全等若干专用试验设施和实验室。

1.2.3.1.2建设设施完善的核动力研究试验基地

围绕大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建设设施较为完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大型核动力研究试验设施,全面提升我国核动力研究设计的基础能力。通过对现有软硬件设施的适应性改造和完善,逐步形成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级设备的鉴定能力。改造现有的大型反应堆工程试验装置,新建部分装置,提高其兼容性,扩展功能,适应我国核动力研究工作的开展。

1.2.3.1.3围绕核燃料循环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核心技术,建设专业配套的科研开发平台

围绕核燃料循环核心技术、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等,完善配套研究试验设施。建设内容包括深地层铀资源勘查与采冶技术研究、铀浓缩研究、燃料元件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研制、后处理工程研究、高放废物深层地质处置地质条件研究、辐射安全与防护技术综合研究等试验系统和装置。

1.2.3.1.4 加强核基础科学研究,使我国核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开展核物理应用研究和强流、脉冲加速器技术研究,加强新探测技术研究;开展放射化学、分析化学以及铀溶浸化学与动力学研究等,为工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加强核标准、计量、情报、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质量与可靠性、核无损与理化检测技术等公用技术基础研究,完善体系化建设。

利用中国环流器2号核聚变试验装置(HL-2A),开展高参数下的模拟堆芯等离子体实验、第一壁高热负荷能力实验。继续惯性约束聚变技术研究,探索重复频率5次/秒和百焦耳固体激光驱动器的技术途径和可能性,研究超热电子产生等与快点火相关的物理机制。参与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的合作研究,完成ITER产氚包层、屏蔽包层中国段的工程设计以及相关技术的研发。

1.2.3.2 积极推进核电发展,大幅提升核电自主化能力

1.2.3.2.1 加快核电批量建设

建成投产田湾核电站;充分利用先进、成熟的二代改进核电技术,建设岭澳二期、秦山二期扩建核电工程,新开工建设辽宁红沿河、山东海阳等一批新的核电项目;通过国际招标引进三代核电技术,建设浙江三门、广东阳江核电站示范工程。通过“十一五”核电批量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核电设计、建造自主化能力,提高核电工程施工、安装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核电设计、制造、建设的标准体系,推进核电产业化进程。

1.2.3.2.2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示范工程

充分利用我国已有技术基础,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开展大型先进压水

堆的相关设计和科研攻关工作,实现自主创新,突破大型先进压水堆关键技术,通过实施示范工程,为中国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标准化、批量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实施高温气冷堆科技工程,在已建成10兆瓦实验堆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自主研发,建设电功率为200兆瓦高温气冷堆示范核电站,实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化高温气冷堆技术产业化,使我国在高温气冷堆领域保持国际领先水平。通过实施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我国核电自主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

1.2.3.2.3加强在役核电站运行管理

开展核电运行、维修、在役检查等技术的研究,完善运行评估和经验反馈体系,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在役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核电站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开展核设备鉴定与核工业无损检测验证技术研究,建立我国核设备鉴定体系和核工业无损检测技术验证体系。

1.2.3.2.4开展先进核能技术研究工作

建成中国实验快堆,掌握快堆基本技术,为我国快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开展高温气冷堆制氢技术和工艺研究,逐步掌握关键技术,为建设相关试验台架创造条件。提高我国在未来新一代核能系统的选型定型、标准制定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力。

1.2.4发展核电的重要意义

1.2.4.1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次能源的多元化,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率较低,分布也不均匀,为保证我国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核能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替代能源。发展核电可改善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1.2.4.2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大量发展燃煤电厂给煤炭生产、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对

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大量燃煤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全国的大气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约1200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3.2%。2005年,我国发电用煤已达10.75亿吨,如果保持现在的煤电比例,2010年、2020年电煤需求将分别突破17亿吨和20亿吨。电力工业减排污染物,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核电是一种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与火电相比,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以核电替代部分煤电,不但可以减少煤炭的开采、运输和燃烧总量,而且是电力工业减排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也是减缓地球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1.2.4.3有利于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科技进步

核电工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其中核电设备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产业关联度很高,涉及上下游几十个行业。加快核电自主化建设,有利于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工艺、材料和加工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核电事业,是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主要途径和内容.我国从80年代开始建设核电站,以解决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紧缺的问题,因为上述地区不具备传统能源资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20世纪90年代,由于电力市场供大于求,中央政府停止批准新核能工程,因此核能产业裹足不前。但是,2003年底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国许多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开始受到能源紧缺的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了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电力紧张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受各行业能源短缺的困扰,我国正积极着手准备新核电站的开发以满足能源需求的迅猛增长。国家主席胡锦涛等政府高层领导人视察了沿海地区现有的和即将建立的核电站,并积极召开会议,制定国家核能工业发展战略。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对我国发展核电的政策将“由以往的适当发展变为积极发展”。

目前,国家已核准或正在核准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和广东阳江工程、浙江三门核电站工程。

国内三大核电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组建了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并相继成立了山东海阳、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公司,2个项目已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厂址复核,并再次上报了修改后的《项目建设书》,项目前期的基础设施工程正在进行。与此同时,国家还积极开展了内陆部分省份有关核电厂厂址的普选和保护工作,在湖北、安徽、重庆、广西、吉林、湖南等地,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并保护核电厂址资源,为我国核电的后续发展储备珍贵的厂址资源。目前,我国各

个地区发展和要求建设核电站的积极性都很高。核电发展正在由过去的“适度发展核电”时期,开始进人“加快推进核电发展”时期。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在核动力装置中,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主循环泵、稳压器、汽轮机、冷凝器、发电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型设备。这些设备的研究、设计和制造的水平对核动力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虽然蒸汽发生器只是一回路系统中的一个设备,但它的传热管面积却占一回路系统承压边界总面积的近80%,传热管的破裂是造成核动力装置事故停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各国科学家一直都在对这些设备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研究,以改进其性能。目前,对于发应堆、水泵、汽轮机等都有专门的课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而对于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和冷凝器,一般是作为系统的一部分,简单地介绍其功能和工作原理,内容显得过于浅显,不能满足人才培训的需要。因此,在本论文的中将详细的研究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2章核电站

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它与我们常见的火力发电厂一样,都用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蒸汽供应系统。火电厂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或天然气)释放的化学能制造蒸汽,核电站则依靠核燃料的核裂变反应释放的核能来制造蒸汽。

产生核裂变反应的设备叫做反应堆。用于发电的反应堆有压水堆、重水堆、沸水堆、高温气冷堆、铀冷快堆等,当前世界上建得最多的是压水堆核电站。

2.1 核电站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核动力装置是以核裂变能来产生动力的装置。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堆,相应的装置系统和设备组成也会有较大的差别,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主要反应堆类型有压水反应堆、沸水反应堆、中水反应堆、快中子反应堆等一些其他的堆型。在核电厂中,压水反应堆的装机容量约站核电总装机容量的64%。而在船用核动力装置中,几乎全部采用压水反应堆,所以这里只以压水堆核动力装置为例,简要介绍系统基本组成及主要设备。

压水堆核动力装置主要由一、二两个回路系统组成,原理流程如图2-1所示。

一回路系统有主循环泵、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及管道、阀门组成。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发生链式核裂变反应,释放出的大量热能传给住冷却剂,由主循环泵将冷却剂送到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发生器再将热能传递给管外的二回路水,使它变成蒸汽,冷却剂则再由主循环泵送回反应堆内,如此循环往复地构成一个闭式的循环回路。系统运行时,回路中产生的压力波动由稳压器控制。现代的核动力装置一般有1-4个一回路系统对称地并联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上,每一个回路由一台主循环泵、一台蒸汽发生器和管道、阀门组成。

二回路系统是将蒸汽发生器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的装置。它由汽轮机、汽水分离再热器、冷凝器、凝结水泵、给水泵、给水加热器、除氧器等设备及相应的管道、阀门组成。二回路给水在蒸汽发生器内吸收了一回路冷却剂传给的热量后蒸发为蒸汽,品质合格的蒸汽首先进入汽轮机高压共所做的功,从高压缸中出来的蒸汽进入

汽水分离再热器,提高干度后的蒸汽再进入汽轮机低压缸做功,最后的乏汽全部排入冷凝器中凝结成水,然后由凝水泵将凝结水送入低压加热器加热,再到除氧器进行热力除氧,最后又给水泵将其送到高压加热器,再加热返回蒸汽发生器,构成二回路的密闭循环。

图2-1压水堆核动力装置流程简图

P9页

除上述两个主要回路,核动力装置一般还有许多辅助系统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余热排出系统、化学与溶剂控制系统、净化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安全注射系统等。

电厂核动力装置和船用核动力装置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但由于电厂更加注重经济性,而舰船主要关心的是安全可靠性,并受有限空间的约束,因此前者一般要比后者的结构复杂得多。它们之间的另一个最大的区别是电厂核动力装置的汽轮机直接驱动发电机,而船用核动力装置的汽轮机则是通过减速齿轮来驱动螺旋桨产生船舶前进的动力。

在核动力装置中,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主循环泵、稳压器、汽轮机、冷凝器、发电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型设备。这些设备的研究、设计和制造的水平对核动力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虽然蒸汽发生器只是一回路系统中的一个设备,但它的传热管面积却占一回路系统承压边界总面积的近80%,传热管的破裂是造成核动力装置事故停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各国科学家一直都在对这些设备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研究,以改进其性能。目前,对于发应堆、水泵、汽轮机等都有专门的课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而对于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和冷凝器,一般是作为系统的一部分,简单地介绍其功能和工作原理,内容显得过于浅显,不能满足人才培训的需要。因此,在本论文的中将详细的研究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 压水堆核电站

压水堆是世界上最早开发的动力堆堆型。压水堆出现后,经过了先军用后民用,由船用到陆用的发展。压水堆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反应堆堆型,在已建成的核电站中,压水堆占60%以上,目前世界上拥有大型核电站压水堆的总数为250多座。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压水堆已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燃料组件、控制棒等部件已成为标准化产品,已具有了很成熟的制造工艺。

压水堆以净化的普通水做慢化剂和冷却剂,水的总体温度低于系统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水中含有氢原子核,所以中子慢化性能好,而且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为人们熟知。但水的中子吸收截面较大,因此必须用一定富集度的铀做核燃料。此外,在常压下水的沸点低,要使水咋高温下不沸腾,就必须在高压下运行,从而才可以获得高的热效率。这样就需要反应堆容器和有关系统都能承受高压,使这些部件的壁厚增大。

2.1.1压水堆得基本构成

压水堆由压力容器、堆心、堆内构件及控制棒驱动机构等部件组成。图2-2所示为一个典型的压水反应堆的本体结构。堆心是进行链式核裂变反应的区域,它由核燃料组件、可燃毒物组件、控制棒组件和启动中子源组件等组成。核燃料租价是产生裂变并释放热量的重要部件,一个燃料组件包含有200-300根燃料元件棒,这些燃料元件棒内装有低富集度(一般为2%-4%的U 235)的2UO 芯块。先将2UO 做成小的圆柱形芯块,装入锆合金包壳内,然后将两端密封构成细长的燃料元件棒。再将元件棒按正方形或三角形的栅格形式布置,中间用几层弹簧定位格将元件棒夹紧,构成棒束形燃料组件。

图2-2压水反应堆本体结构

P3Y 页

第3章压水堆蒸气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3.1蒸气发生器的概述

3.1.1 蒸汽发生器的作用及设计考虑

蒸汽发生器是产生汽轮机所需要整齐的换热设备。在核电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由冷却剂带出,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送给二回路的给水,使其产生具有一定压力、一定温度和一定干度的蒸汽。此蒸汽在进入汽轮机中做功,转换器为电能或机械能。由图2-1可以看出,在这个能量转换过程中,蒸汽发生器既是一回路设备,所以被称为一、二回路的枢纽。

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是按自然循环原理运行的(图3-1)。在这类蒸汽发生器中,保证流体的原动力是冷水柱和热水柱之间的密度差,产生的蒸汽是饱和蒸汽。

每一台饱和式蒸汽发生器按照满负荷运行时传递二分之一的反应堆热功率设计。给水

蒸汽

一回路水进口一回路

水出口

旋叶式汽

水分离器

围板

管束

下降通道

干燥器

上升通道下

饱和蒸汽

给水

饱和湿蒸汽

分离干燥

汽水混和物

一回路水

图 3-1 自然循环原理

图3-2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

3.1.2蒸汽发生器设备的描述

压水堆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由带有内置式汽水分离设备的立式筒体和倒置式U形管束组成,如图3-2。

一回路的每一个环路有一台蒸汽发生器,它是垂直布置的、自然循环的管式汽化装置。整个装置可分为:

1).给水蒸发段

蒸汽发生器蒸发段的下部是由倒置的4640根倒U形管束构成,倒U型管的材料是因科镍690,一回路水在管内流动,二回路水在管外汽化。这些管子焊接在585mm 厚的锰-钼-镍(Mn-Mo-Ni)管板上,管板和管束承受一回路压力。一回路水侧封头是由铸钢半球形封头构成的,在其内表面覆盖了不锈钢层,并通过焊在管板上的因科镍隔板分成两个水室(入口水室、出口水室)。每个水室都有一个连到一回路的接管和人孔。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井田开拓 学 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专 业 采矿工程 姓 名 朱 强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O一二 年 三 月 学校代码: 学号: 10128

井田开拓 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 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 化回采工艺。 关键词:立井开拓立式矿井地质构造倾斜长壁 Abstract: This design introduces pioneering vertical mine features, after a series of proof comparison of plan, choose the suitable for vertical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mainly runs through the minefield that day bin syncline, on the first level of choice of shaft development scheme, the first mining area of the mining method of inclined long wall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min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vertical, inclined long wall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模板及格式规范标准

本文给出了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规和排版格式要求。文中格式可作为编排论文的格式模板,供学生参考使用。 摘要容说明: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的编写应遵循下列原则: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论文的主要容、见解、结论简短明了的缩写。2)摘要中要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3)摘要容应尽可能包括原论文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汇编等二次文献采用。4)要用文字表达,不要附图和照片,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要使用表格、公式、上下标以及其他特殊符号,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摘要格式说明: 标题“摘要”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小三号,段后6磅,段前0磅。 摘要容: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两端分散对齐。 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600字左右。一般不超过1000字。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词。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关键词间用逗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黑体,小四,加粗。 关键词:写作规,排版格式,毕业论文

目录 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3) 1.3 论文正文格式 (4) 1.4 章节标题格式 (4)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4) 1.6 正文中的编号 (5)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6) 2.1 图的格式说明 (6) 2.1.1 图的格式示例 (6) 2.1.2 图的格式描述 (6) 2.2 表的格式说明 (7) 2.2.1 表的格式示例 (7) 2.2.2 表的格式描述 (8) 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9) 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9) 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9) 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9) 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9) 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9) 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10) 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10) 2.5 量和单位的使用 (10) 2.5.1 使用方法 (10) 2.5.2 中华人民国法定计量单位 (10) 2.6 规表达注意事项 (13) 2.6.1 名词术语 (13) 2.6.2 数字 (13) 2.6.3 外文字母 (13) 2.6.4 量和单位 (14) 2.6.5 标点符号 (14) 3 打印说明 (15)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发布时间:2013-07-02浏览次数:8817 来源: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大学阶段的综合训练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为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做出如下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 1.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及归档等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院(系)和教研室分级完成。对不设教研室的院(系),教研室的职责由院(系)或相应的基层教学组织承担。 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我校指导 教师进行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宜超过6人。 4.教务处的职责

(1)统一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对其进行宏观指导。 (2)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的保证。 (3)组织校级毕业设计(论文)检查组,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中期、答辩等教学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 (4)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考核、总结,组织经验交流和质量评估等工作。 5.院、系的职责 (1)贯彻执行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结合本院(系)的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实施细则;文科类专业的院(系)还要制定适合文科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2)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指导各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包括要做好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环节的检查。 (3)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料、实验条件、调研途径等。 (4)审批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 (5)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及时将总结报告上报教务处。 6.教研室的职责 (1)确定指导教师。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重庆市武隆县造纸厂职工宿舍楼建筑施工图及 施工组织设计 院 (系):建筑工程系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此次毕业设计,设计的是重庆市武隆县造纸厂职工楼施工图纸,建筑面积为2780.4㎡,建筑总高度为20.7m,采用框架结构,天然地基,独立柱基础。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计划、季节性施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等。本次使用工期定额是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2000)。 关键词:施工组织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施工方案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 (5) 第2章工程概况 (5) 第3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7) 3.1 技术准备 (7) 3.2 现场准备 (8) 3.3 劳动力准备及劳动力进场计划 (8) 3.4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及进场计划 (9) 第4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0) 4.1 施工总进度计划 (10) 4.2 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 (10) 4.3 保证工期措施 (10) 4.3.1 组织措施 (10) 4.3.2 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 (10) 4.3.3 经济措施 (11) 4.3.4 技术措施 (11) 第5章施工平面规划 (13) 5.1 施工用水 (13)

5.2 施工用电 (13) 5.3 施工道路 (13) 5.4 临时布置 (13) 第6章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14) 6.1 工程质量方针 (14) 6.2 工程质量目标 (14) 6.3 质量保证措施 (14) 6.3.1 组织保证 (14) 6.3.2 制度保证 (15) 6.3.3 管理措施 (15) 6.4 安全生产措施 (16) 6.4.1 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安全资格 (16) 6.4.2 安全生产目标 (16) 6.4.3 安全管理体系 (16) 6.4.4 安全生产责任制 (16) 6.4.5 安全生产制度 (16) 6.4.6 保证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18) 6.5 环境管理和文明施工措施 (19) 6.5.1 环境管理措施 (19) 6.5.2 文明施工管理 (21)

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完整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工程管理 设计(论文)题目:广联达大厦投标书的编制指导教师: 2013 年3月16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 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 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按照如“2002年4月26日”方式填 写。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文献综述 一、研究进展 1、在我国招投标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随着我国在2000年1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法自施行以来,对规范市场秩序和鼓励竟争,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标准, 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在建设 工程交易中心依据法定程序进行交易活动,各中介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市场运行格局,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也日益成熟。 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等规则趋于规范和完善。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 逐步完善,工程项目经理动态管理;市场公平竞争规则通过不断的实施更加具体和细化。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为保障招标程序规范合法、保证招标全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确保 进场交易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同时招标 代理机构是建筑市场和招标投标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工程招投标是通过市场竞争与交易,形成上程合同的过程。由于招标方式与工程招投标行为过程及上程合同的形成与执行都有着部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选择不同的招标方 式必然会对工程招投标的操作流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工程招投标成本。本次课题研究就是通过 设计不同的方式方法,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编制招投标文件。工程招投标制度成本是招投标行为 主体双方以及其他相关参与方由于共同遵守相应的制度和规则。为此所必须付出的制度运行成本。 主要包括法律成本、监督成本、寻租成本、信用成本和时问成本等组成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基建投资相应市场化,工程招投标制度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成为工程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所谓招标投标是在投标者自愿的前提下,坚持公开公平、等价有偿,讲求信用的原则,通过各投标人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控制和企业信誉的比较竞争,确定工程的最终承包方的一种经济行为。 招投标在实际工程中得以灵活的运用与实践,得益于微观经济学里的市场结构理

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湖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一、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正文要求: (1)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论证;根据任务书指出的内容和指标要求写出设计过程、课题所涉及元件结构和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有关基本原理的说明与理论分析;给出所设计课题实际运行的数据或参数,并与理论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要对所设计课题实用价值做出评估说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设想及未能采纳的原因等。 (2)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方案提出的依据,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设计过程;所运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和方法;数学模型及其依据,数据计算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估;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主要论据;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联系实际展开理论分析。 (3)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解决方案提出的依据,解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结论。 二、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用毕业设计专用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24磅;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2.5cm,右2cm;页眉加“湖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字体为隶书3号字居中,页眉距边界2cm;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页脚距边界1.75cm。 三、论文结构、装订顺序及要求 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 (1)封面;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4)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5)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 (6)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 (7)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 (8)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9)目录; (10)正文; (11)致谢; (12)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 (13)附录; (14)实验数据表、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 (15)封底。 (一)封面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封面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学校统一印制。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教学院长审查签字后生效。 (二)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 “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某建筑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所属系别: 建筑工程系 专业班级水工(2)班 姓名:夏阳 学号: 2009301232 指导老师:胡秉香 完成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摘要........................................................................3第二部分:关键词 (3) 第三部分:正文 ?一、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 ?二、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5) ?三、论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 (7) 四、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及处理措施 (9) 五、关于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管理……………………10 六、关于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整理………………………………………12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14) 第五部分:致谢……………………………………………………15

摘要 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式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命脉,做好现场施工管理是基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探讨了加强基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几个环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桩的种类和桩基形式、施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桩基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演进。桩基已成为在土质不良地区修建各种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具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所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 ?针对当前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造价成本控制不力的现状,本论文也将分析讨论了在全过程中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归档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整理工作,就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及做好资料整理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本文将在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方法深基坑土钉支护桩基混 凝土造价控制造价管理资料

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摘要

庆阳市西峰区阳光住宅小区4﹟住宅楼标后相关文件 的编制 (施工图预算(土建部分)、标后施工组织设计(清单)、监理文件) [摘要]庆阳市西峰区阳光住宅小区4﹟住宅楼施工图预算(土建部分),标后施工组织设计,监理文件;施工图预算部分,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法律、法规文件,以及甘肃省工程造价指导信息等进行编制。主要编制了单位工程预算表、人材机汇总表、主要材料、机械台班数量汇总表、建筑工程费用计算表、分项工程人材机汇总表等。通过科学的计算步骤,最终计算出该项工程的单方造价1247.57元,本工程总造价为14035850.42元;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包括了编制说明、编制依据、范围、原则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和工程概况;确定施工总体目标,分析了施工总体布置的内容;阐述了施工准备的主要内容;具体说明了工程进度计划、机械选择、施工主要设备与工器具配置计划、施工主要材料采购与进场计划等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方案;详细介绍了本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的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还分别对雨季、冬季、夜间等特殊施工的技术措施做了介绍,并编排了相关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监理文件部分包括监理文件大纲、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等。 关键词:预算、施工组织、监理文件

preparation of relevant documents (Construction drawing budget (civil section), after the standar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 lis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files) [Summary ]Xifeng district sunshine residential district in qingyang city 4﹟residenti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drawing budge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fter design, project management files; construction drawing budget component,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ent building-related technical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 regulations and laws, regulations, and instruc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oject cost in Gansu province. Main compilation unit summary of project budget, manpower, material, machine-class quantity summary table, construction cost breakdown table, summary of engineering talent. By science of calculation steps, eventually calculation out the items engineering of unilateral cost 1247.57 Yuan, this engineering total cost for 14035850.42 Yua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part including has prepared description, and prepared pursuant to, and range, and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progress plans and duration guarantee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total plane layout and engineering overview; determines construction general target, analysis has construction general layout of content; explained has construction prepared of main content ; Specific description has engineering progress plans, and machinery select, and construction main device and workers apparatus configuration plans, and construction main material procurement and approach plans divide items engineering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amme; more describes has this engineering of quality, and duration, and security of guarantee measures;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lso respectively on rainy season, and winter, and night, spe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measures do has describes, and arrangement has related project of progress plans; supervision file part including supervision file outline, and supervision planning, and supervision implementation rules,. Keywords:Budgeting, supervision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s, documents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专业名称煤矿开采技术 姓名范利军 学号 完成日期 2015 年5月15日

目录 4 4 4 5 (一)、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5) 6 9 10 10 11 12 六、13 七、14 八、15

论文摘要: 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关键字: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 一、概述矿井开采 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

1、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的要求

昆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训练学生学习、钻研、探索的科学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工作的机会。 2、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受到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全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 3、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技术文献和科技情报资料,结合课题进行必要的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与课题相关、不少于3000汉字的外文资料。 4、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在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中,要拟定完成课题所采取的方案(凡选“工程设计类”、“工程技术研究类”的题目,必须有方案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指标的对比分析,“工程设计类”偏重于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选择较优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工程技术研究类”偏重于研究技术路线的经济性、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实用性等)、步骤、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实施。 5、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6、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任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7、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必须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对工作中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和转让。 8、学生应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在提交的成果中总结业务上的收获、思想品德方面的提高,感受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9、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遵守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一)、开题报告撰写内容与要求 1、工程设计类、工程技术研究类、软件类的课题学生必须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一般应包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国内需求,国内现有工作的基础和条件,研究进展,最终成果形式及应用方向,研究方案及技术途径,协作配套措施及协作单位,所需研究试验条件及落实措施,经费概算等内容(具体要求见学校统一的开题报告)。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编制依据说明 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及图纸答疑 2.现行的国家有关质量验收规及相关政策法规 4.我公司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和公司承接的相关类似工程的实际管理和施工技术经验 5.我公司现行的有关技术规定和规程 (二)编制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宗旨是按照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有效利用施工场地,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施工有计划、有节奏,能够保证质量、进度、安全、文明,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结合我公司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等综合条件以及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编制具有全面性、可行性、针对性、先进性。本公司现有施工技术装备、劳动力、资源及在近几年承建和在建的同类工程中积累的较为成熟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总说明 1.工程名称:大润发大型商场 2.工程地点:位于宿迁市幸福南路13号。 3.建设单位:宏大建设 4.设计单位:建筑设计 5.建筑面积:3095.04 6.结构层次:一至六楼全为框架 7.管理目标 ①质量目标:确保合格,力争优良工程 ②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人身伤亡和机电事故 二、一般说明 本工程位于位于宿迁市幸福南路13号。 本工程占地总面积515.84,建筑面积3095.04。建筑耐火耐火等级2级,屋面防水等级3级。建筑层数六层,耐久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 结构为一至六楼全为框架框架,。 砼等级:垫层为C10素砼,基础、阳台、雨篷、构架、架空层砼为C30,B、C区基础顶面至标高3.5米柱、梁、板、墙为C30。卫生间为C25,构造柱、圈梁等未注明的现浇构件为C20。 墙体工程 1.一层框架部分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0.00标高以上其他

工程管理论文选题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各位同学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另外选题,原则是必须与专业相关并征得老师的同意) 论文参考题目 论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论工程造价的审核 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建设单位的投资控制 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论工程质量失控原因及质量控制管理 论工程施工过程中综合危害的防治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与技巧 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论施工过程合同的管理 论建设项目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方法探析 试论合理控制我国工程价格的途径 对我国工程价格实行“量价分离”的探讨论我国工程索赔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论我国工程招标投标制的完善 论工程招标的优化方法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探讨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方法 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探讨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方法探讨 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谈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施工企业安全控制管理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造价控制 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市场劳务分包现状分析及对策 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研究 工程项目概预算与工程量清单报价比较分析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模式选择比较分析浅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及控制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中监理的作用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风险与管理 房地产企业的品牌策略 谈房地产业诚信营销体系的构建 对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探讨 投资项目后评估在投资中的地位探讨 对我国工程价格实行“量价分离”的探讨“量价分离”给工程建设带来的问题研究投标报价方法的优化设计 建筑工程投标估价方法探讨及其程序设计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探讨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建设项目的分包与总包研究 关于中国建设项目总承包发包模式的研究建设项目分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保险的研究 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全过程投资控制在项目建设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软件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目录 (1) 摘要 (1) 前言 (3) 第一章绪论 (4) 1.1研究背景 (4) 1.2设计目标 (4) 1.3本文结构 (5) 第二章系统开发环境与技术 (6) 2.1系统开发环境 (6) 2.1.1 MyEclipse插件介绍 (6) 2.1.2 Tomcat服务器介绍 (6) 2.2系统开发技术 (7) 2.2.1 JSP与Servlet技术 (7) 2.2.2 JavaScript简介 (10) 2.2.3 MVC模式 (11) 2.2.4 Struts框架 (11) 2.2.5 Spring框架 (13) 2.2.6 Hibernate框架 (15) 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与前台设计 (17) 3.1需求分析 (17) 3.1.1 系统前台简要设计概述 (17) 3.1.2 系统用例图 (18) 3.2系统设计 (18) 3.2.1 系统层次划分 (18) 3.2.2 数据库设计 (19) 3.2.3 成本管理模块时序图 (22) 第四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功能实现 (27) 4.1系统项目的文件夹结构 (27) 4.2成本管理模块的具体实现 (28) 4.2.1 查询成本信息列表功能的实现 (28)

4.2.3 修改成本信息功能的实现 (36) 4.2.4 删除成本信息功能的实现 (39) 4.2.5 查看成本明细信息功能的实现 (41)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43) 5.1课题总结 (43) 5.2进一步开发的展望 (43)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摘要 服饰企业生产状况联络表是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开发的,而成本管理模块则是为了保持产品的成本信息及时的保存、更新。利用JSP技术和SSH框架以及相应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基于Web的系统。该框架可以减少模块之间的耦合性,让开发人员减轻重新建立解决复杂问题方案的负担,并且可以被扩展以进行内部的定制化。通过使用JSP技术建设动态网站,充分发挥了Java语言所独有的易用性、跨平台性和安全性,从而构建了一个运行高效、安全可靠、适用性广的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信息资源的网上管理,满足了公司业务处理的需要,使企业适应了网络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些研究与应用背景,其次介绍了该网站系统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平台以及开发环境。在此基础上,论文详尽描述了成本管理系统情况。 关键词:JSP,SSH框架,成本管理 作者:XX 指导老师:XX

毕业设计3000字正文格式

论文标题规范: 一级标题中文数字:一、(后面跟顿号、) 二级标题中文数字:(一)(后面不跟标点) 三级标题阿拉伯数字:1. (后面跟圆点.) 四级标题为:(1)(后面不跟标点) 注意事项: 1.论文题目必须与毕业设计题目(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上完全一致,不得修改! 2.论文封面后必须有“诚信承诺书” 3.论文必须有目录 4.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5.论文所有格式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格式 6.毕业设计所有材料4月25日前上交给指导老师,5月初答辩 7.材料格式不对不予参加答辩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WENZHOU UNIVERSITY OUJIANG COLLEGE 本 题 专业:艺术设计(××方向) 班级:08××设计本× 姓名:××× 学号: 职 完成日期:2012年月日

瓯江学院艺术分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承诺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报告)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设计报告)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大学阶段的综合训练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为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做出如下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 (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般由第八学期开始,提倡和鼓励第七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及归档等各个环节。第八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单位,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于第八学期第三周前下达于学生;开题工作应于任务书下达后的第六周进行。学校组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十一周左右进行,各院系应组织不少于两次检查。第七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单位,应在开题前一周上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便于督导办安排各阶段的检查工作。答辩工作应于第八学期的第十八周进行,结题验收工作应于答辩前一周完成,归档工作应于答辩后二周内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院(系)和教研室分级完成。对不设教研室的院(系),教研室的职责由院(系)或相应的基层教学组织承担(下同)。 (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宜超过6人。 (四)教务处的职责 1.统一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对其进行宏观指导; 2.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的保证; (五)院(系)的职责 1.贯彻执行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结合本院(系)的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实施细则; 2.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指导各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包括要做好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环节的检查; 3.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料、实验条件、调研途径等;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文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代远程教育 专科实习报告题目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学生姓名赵明批次1503 专业建筑工程技学号201502010658 学习中心云南爱因森科技专修学院奥鹏学习中心【39】 2017年4 月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3) 一、前言 (3) 二、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4) 1.干缩裂缝及预防 (4)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4) 3.沉陷裂缝及预防 (5) 4.温度裂缝及预防 (5)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6) 三、裂缝处理 (7) 1、表面修补法 (7) 2、灌浆、嵌逢封堵法 (7) 3、结构加固法 (7) 4、混凝土置换法 (7) 5、电化学防护法 (7) 6、仿生自愈合法 (8) 四、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钢筋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1]: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学院:呼伦贝尔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本科) 年级:2013级 姓名:刘泱 日期:年月日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其管理的好坏,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控制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并就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及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论证。 …………………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项目管理创新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hase is the key to the entir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is good or bad, will have a major impact on projectquality, safety, schedule, cost control;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the problem on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project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novative principles and programs; and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schedule control and quality controlproblems in analysis and argumentation. Key word: BuildingConstruction Management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cost control, schedule control, quality contro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