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六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获奖名单(2009-2010年度)

第二十六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获奖名单(2009-2010年度)

第二十六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获奖名单(2009-2010年度)
第二十六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获奖名单(2009-2010年度)

第二十六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获奖名单(2009-2010年度)

(2010-01-28 00:15:32)

分类:学科竞赛信息与分析标签:物理竞赛全国决赛奥林匹克学

科中学生2010年获奖名单教育

梦里江河引言:

2010年1月22-23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重庆南开中学举行,这是2009-2010学年全国中学生5项学科竞赛最晚结束的一门。

1月27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将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生物5项学科竞赛的全国获奖名单和省级赛区一等奖获奖名单全部公示了。这些获奖学生总共约4000人,他们都取得了保送上大学的资格,其中成绩极为突出的一些学生已经收到了名牌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其余绝大部分学生能否被保送,还要看相关大学的考核结果。

这些孩子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天分和勤奋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为他们鼓掌。同时,我也把掌声送给那些同样努力过,但却缺乏一些运气的优秀学生。努力了,不一定达到目标,但一定为人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奖名单(共280名)

一等奖(50名)

姓名学校

俞颐超北京人大附中

吴俊东湖南师大附中

叶舒豪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梁浩河北石家庄二中(南校区)

肖相如广东深圳中学

严梦媛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

杨栋山东日照第一中学

谢雨辰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

徐林陕西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靖礼湖北省武汉二中

郑凡上海中学

于乾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

许翔飞浙江杭州富阳中学

曹传午陕西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贺子剑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杜頔康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

钟顶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许方舟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涌良湖南师大附中

向重远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秦峰湖北省武钢三中

戴哲昊北京清华附中

关牧之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

黄泽宇上海格致中学

孙健山东寿光第一中学

周安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周啸飞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陈思湖南师大附中

汤兰西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戴晓亮广东深圳中学

邱晓康湖南师大附中

孙思白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胡琦湖北省武汉二中

包宜骏浙江台州中学

姜鹏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

陈思睿湖北省武汉二中

牟瞳重庆巴蜀中学

赵鹏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

生冀明北京人大附中

谈国禹江苏省启东中学

杨康江西九江市第一中学

李博海广东珠海市第一中学

许皓宇河北衡水中学

周琛北京市十一学校

吴凯伦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叶工程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李伯诚广西柳州高级中学

厉侃山东日照第一中学

孙骁航辽宁大连育明高中

秦云山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

二等奖(98名)

姓名学校

袁昊琛上海交大附中

林思成湖北省武汉二中

王鹤北京市十一学校

章文欣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

井然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张帆山东省实验中学

尹一君上海格致中学

王然河北石家庄二中(南校区)陶羽翔浙江杭州学军中学

夏雨凯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二)

马达山西大学附中

陈洪江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周叶北京八中

张帆上海复旦附中

严箴劼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陈晓爽安徽六安市第一中学

汤宏建四川成都市树德中学

周泽宇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王策陕西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王玉锋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金祖鑫上海复旦附中

柴一占浙江杭州富阳中学

孟祥一辽宁大连育明高中(高二)孔令剑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

章树浙江杭州学军中学

翁昉倞湖北省孝感高中

寇继龙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

曾鑫湖南长沙市一中

王梦轩河北唐山一中

孙晓博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蔡安慰福建同安一中

谢旎劼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沈逸文辽宁大连24中

张穹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李新然北京四中(高二)

周辰驿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康婉莹天津耀华中学

燕思旻山西省实验中学

李思扬重庆一中

吴桐湖北省荆州中学

刘书戬辽宁省实验中学

刘显壮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郝康博山东青岛第二中学

王经纬福建福安-中(高二)

刘经懿福建厦门一中

赵亦燃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

李鸿博山西太原五中

段嘉懿北京人大附中

管乐莹浙江温州乐成公立寄宿学校郭嘉逸河北石家庄二中(南校区)李晟航天津南开中学

胡双达上海格致中学

陈柏羽浙江温州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吕若辰天津耀华中学

唐宇恒浙江杭州第二中学(高二)马铮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朱世初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罗宇霆广东深圳中学

熊力扬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邓炳辰安徽合肥市第一中学

季涛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苏度山东省实验中学

赵文禄辽宁鞍山一中(高二)

张睿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

汤野骏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

张梦石天津南开中学

许子璇河北石家庄二中(南校区)

廖李明广西柳州高级中学

邓云天辽宁省实验中学

李松涛重庆巴蜀中学

戴凝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刘彪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

张子豪山东省实验中学

陈炜艺广东深圳中学

石武河北石家庄二中(北校区)

王凯铭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越飞广东深圳中学

张志军山东寿光第一中学

侯冠荣山东青岛第二中学

俞岚清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王欢河北石家庄二中(北校区)

顾恩遥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万佳鸣广东深圳中学

张寓弛湖南师大附中

马草原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二)孙伟伦北京市十一学校

杜超北京市十一学校

陈天用天津耀华中学

方冰山东昌邑市文山中学

靖博灵湖北省武钢三中

乔瑞喜陕西西安市铁一中学

程天润山西大学附中

钱圣申上海格致中学

舒成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洋湖北省黄冈中学

杜啸宇江苏省海门中学

马岩君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中

周立浙江温州中学

三等奖(132名)

姓名学校

汤洲欣福建泉州七中

徐震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李俊林重庆巴蜀中学

王冠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周彦栋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李嘉博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李萌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纾寒安徽芜湖市第一中学

黄博扬四川省德阳中学

王金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葛赟华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闫波陕西西安市第一中学

吴文熹广东深圳中学

沈博强浙江杭州第二中学(高二)袁璠四川省绵阳中学

范雨晨天津南开中学

沈升安徽安庆市第一中学

王沫阳北京师大二附中

陈佳斌浙江省镇海中学

高鹏举河南开封高中

张川河北石家庄二中(南校区)

王禹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朱韵达海南中学

李超然山东省实验中学

熊泓宇北京四中

何敏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方慕园河北石家庄二中(北校区)

王利博上海延安中学

刘赫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

刘沐华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

梁辰北京市十一学校

李天意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王茂林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

牛乾坤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中

韩潇河北石家庄二中(北校区)

赖毅杰福建龙岩-中

韩露冰浙江省镇海中学

朱天顺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二)

赵容川山西大学附中

刘雁文河北石家庄二中(南校区)

敬淇翔贵州贵阳一中

贾弘洋北京四中

党仪甘肃西北师大附中

王若溪新疆石河子市一中

张金野北京人大附中

章弋嘉广东深圳中学

张文纲上海格致中学

许乐平天津南开中学

谭谦湖南师大附中

赵阳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舒思扬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中

崔一凡山东寿光第一中学

蒋雨辰云南师大附中

诸子亮云南师大附中(高二)

李颖志河北石家庄二中(北校区)陈翱河北石家庄二中(南校区)

夏平杰重庆巴蜀中学

管扬上海格致中学

王希远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滕益华广西柳州铁一中学

吴穹湖北省黄冈中学

陈迪福建厦门一中

刘麟盛甘肃西北师大附中

方唯伊重庆重庆一中

胡彪言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二)郭潇内蒙古通辽市一中

朱倩如山西大学附中

范唯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

雷斯傲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

陈子豪贵州贵阳一中

贺珺上海中学

赵少骅内蒙古包头市九中

段然贵州贵阳一中

潘楚中江西上饶市第二中学

王依林山东省实验中学

孙召凯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

谢菡萏湖北省襄樊五中

魏晓宇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

陈帜海南省国兴中学

刘泽龙福建厦门双十中学

曲日同辽宁大连育明高中

万哲宇江西南昌市第十中学

王寰东新疆哈密地区二中

魏牧星山西大学附中

张政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

王焱北京北大附中

印沛然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林横福建福州一中

梁琼海南中学

王知言海南中学

冯海洋内蒙古通辽市一中

张文浩湖北省武汉二中

张硕元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治儒云南昆明三中

沈星辰河南开封高中

陈舜平海南省国兴中学

张丙炀甘肃西北师大附中

丁浩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中

穆建东陕西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杨翊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范宗洋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王思文吉林市第一中学

周国宇贵州贵阳市实验三中

区少锋广东中山纪念中学

赵丹宁夏银川一中

王炳森甘肃西北师大附中

刘力俊贵州贵阳一中

张亮钊广东中山纪念中学

李博甘肃兰州一中

顾嘉禹内蒙古通辽市一中

霍心愿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一中朱一峰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林垚云南师大附中

刘袁宁夏青铜峡高级中学

李瑞阳宁夏银川一中

杨浚哲贵州贵阳一中

孙晨炜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严兴宇甘肃武威一中

付宇航宁夏银川二中

贾韬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

黄永巍宁夏固原一中

王蒙喆青海湟川中学

苏伟海南中学

杨翔文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罗树正江西临川第一中学

卢劲丰西藏军区八一校

周鹏西藏拉萨中学

李超西藏拉萨北京中学

刘东刚西藏拉萨北京中学

谢懋琛西藏拉萨中学

马晓青海乐都县第一中学

秦亚超青海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2014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与标准答案(全Word版)

2014 第 31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 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 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 1.一线膨胀系数为α的正立方体物块,当膨胀量较小时,其体膨胀系数等于 A.α1/3 B.α 3 C.α D. 3α 2.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 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一体积为 lcm 3的较重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 Q 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 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 点 B.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 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 点的右侧 D.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 点的左侧 3.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的介质中沿z 轴正向传播,两质点P1和 P2的平衡位置在 x 轴上,它们相距 60cm,当 P1质点在平衡位置处向上运动时,P2质点处在波谷位置,若波的传播速 度为 24 m/s,则该波的频率可能为 A. 50Hz B . 60Hz C. 400Hz D . 410Hz 4.电磁驱动是与炮弹发射、航空母舰上飞机弹射起飞有关的一种新型驱动方式,电磁驱动 的原理如图所示,当直流电流突然加到一固定线圈上,可以将置于线圈上的环弹射出去. 现在同一个固定线圈上,先后置有分别用钢、铝和硅制成的形状、大小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三 种环;当电流突然接通时,它们所受到的推力分别为F1、F2和 F3.若环的重力可忽略,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F 2>F3B. F2 >F3 >F1 C. F3 >F 2> F 1 D . F1=F2=F3 5.质量为 m A的 A 球,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静止的 B 球运动,并与 B 球发生弹性正碰.假设 B 球的质量m B可选取为不同的值,则 A.当 m B=m A时,碰后 B 球的速度最大 B.当 m B =m A时,碰后 B 球的动能最大 C.在保持m B>m A的条件下, m B越小,碰后 B 球的速度越大

2018年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纯WORD版)

2018年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 本卷共16题,满分2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居里夫人发现了元素钋(Po),其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206 082a c e b d b f P P αγ→++,其中,a 、b 、 c 、 d 、 e 、 f 的值依次为[ ] A.211、84、4、2、1、0 B.210、84、4、2、0、0 C.207、84、1、1、0、1 D.207、83、1、1、0、0 2.如图,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以小球的平衡位置O 作为坐标原点,x 轴正方向朝下。若取坐标 原点为系统势能的零点,则当小球位于坐标为x 0的位置时,系统的总势能 为[ ] A.20012kx mgx - B. 2001()2mg k x mgx k +- C.201()2mg k x k + D.2012kx 3.库伦扭摆装置如图所示,在细银丝下悬挂一根绝缘棒,棒水平静止;棒的 两端各固定一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另一相同的金属小球c 固定在插入 的竖直杆上,三个小球位于同一水平圆周上,圆心银丝为棒的悬点O 。细 银丝自然悬挂时,a 、c 球对0点的张角α=4°。现在使a 和c 带相同电 荷,库伦力使细银丝扭转,张角a 增大,反向转动细银丝上端的旋钮可使张 角a 变小;若将旋钮缓慢反向转过角度β=30°,可使小球a 最终回到原来 位置,这时细银丝的扭力矩与球a 所受球c 的静电力的力矩平衡。设细 银丝的扭转回复力矩与银丝的转角B 成正比。为使最后a 、c 对0点的 张角α=2°,旋钮相对于原自然状态反向转过的角度应为[ ] A.β=45° B.β=60° C.β=90° D.β=120°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物理常量和公式: 真空中的光速82.99810/c m s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普朗克常量为h ,2h π=; 2111ln ,1121x dx C x x x +=+<--?。 1、(15分)山西大同某煤矿相对于秦皇岛的高度为c h 。质量为t m 的火车载有质量为c m 的煤,从大同沿大秦铁路行驶路程l 后到达秦皇岛,卸载后空车返回。从大同到秦皇岛的过程中,火车和煤总势能的一部分克服铁轨和空气做功,其余部分由发电机转换成电能,平均转换效率为1η,电能被全部存储于蓄电池中以用于返程。空车在返程中由储存的电能驱动电动机克服重力和阻力做功,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对外做功的平均转换效率为2η。假设大秦线轨道上火车平均每运行单位距离克服阻力需要做的功与运行时(火车或火车和煤)总重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常数μ,火车由大同出发时携带的电能为零。 (1)若空车返回大同时还有剩余的电能,求该电能E 。 (2)问火车至少装载质量为多少的煤,才能在不另外提供能量的条件下刚好返回大同? (3)已知火车在从大同到达秦皇岛的铁轨上运行的平均速率为v ,请给出发电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 与题给的其它物理量的关系。 2、(15分)如图a ,AB 为一根均质细杆,质量为m ,长度为2l ;杆上端B 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软轻绳悬挂到固定点O ,绳长为1l 。开始时绳和杆均静止下垂,此后所有运动均在同一竖 直面内。 (1)现对杆上的D 点沿水平方向施加一瞬时冲量I ,若 在施加冲量后的瞬间,B 点绕悬点O 转动的角速度和杆 绕其质心转动的角速度相同,求D 点到B 点的距离和B 点绕悬点O 转动的初始角速度0ω。

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与详细解答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2006年11月深圳 ★理论试题 一、 建造一条能通向太空的天梯,是人们长期的梦想.当今在美国宇航局(NASA )支持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已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一种简单的设计是把天梯看作一条长度达千万层楼高的质量均匀分布的缆绳,它由一种高强度、很轻的纳米碳管制成,由传统的太空飞船运到太空上,然后慢慢垂到地球表面.最后达到这样的状态和位置:天梯本身呈直线状;其上端指向太空,下端刚与地面接触但与地面之间无相互作用;整个天梯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如果只考虑地球对天梯的万有引力,试求此天梯的长度.已知地球半径R 0=6.37×106m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9.80m ·s -2. 二、 如图所示,一内半径为R 的圆筒(图中2R 为其内直径)位于水平地面上.筒内放一矩形物.矩形物中的A 、B 是两根长度相等、质量皆为m 的细圆棍,它们 平行地固连在一质量可以不计的,长为l =R 的矩形薄片的两端.初始时 矩形物位于水平位置且处于静止状态,A 、B 皆与圆筒内表面接触.已知A 、B 与圆筒内表面间的静摩擦因数μ都 等于1. 现令圆筒绕其中心轴线非常缓慢地转动,使A 逐渐升高. 1.矩形物转过多大角度后,它开始与圆筒之间不再能保持相对静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数值,不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l A 2R

2.如果矩形物与圆筒之间刚不能保持相对静止时,立即令圆筒停止转动.令θ表示A的中点和B的中点的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求此后θ等于多少度时,B 相对于圆筒开始滑动.(要求在卷面上写出必要的推导过程.最后用计算器对方程式进行数值求解,最终结果要求写出三位数字.) 三、 由于地球的自转及不同高度处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差异,静止的大气中不同高度处气体的温度、密度都是不同的.对于干燥的静止空气,在离地面的高度小于20km的大气层内,大气温度T e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已知其变化率 =-6.0×10-3K·m-1 z为竖直向上的坐标. 现考查大气层中的一质量一定的微小空气团(在确定它在空间的位置时可当作质点处理),取其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z=0),这时气团的温度T、密度ρ、压强p都分别与周围大气的温度T e、密度ρe、压强p e相等.由于某种原因,该微气团发生向上的小位移.因为大气的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微气团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其体积要膨胀,温度要变化(温度随高度变化可视为线性的).由于过程进行得不是非常快,微气团内气体的压强已来得及随时调整到与周围大气的压强相等,但尚来不及与周围大气发生热交换,因而可以把过程视为绝热过程.现假定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理想气体在绝热过程中,其压强p与体积V满足绝热过程方程 pVγ=C.式中C和γ都是常量,但γ与气体种类有关,对空气,γ=1.40.已知空气的摩尔质量μ=0.029kg?mol-1,普适气体恒量R=8.31J?(K?mol)-1.试在上述条件下定量讨论微气团以后的运动. 设重力加速度g=9.8m·s-2,z=0处大气的温度T e0=300K. 四、

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word版)

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考试试题(上海交大) 1、(35分) 如图,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半球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半球顶点上有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匀质小 球。某时刻,小球收到微扰由静止开始沿半球表面运动。在运动过 程中,小球相对半球的位置由角位置θ描述,θ为两球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己知小球绕其对称轴的转动惯量为225 mr ,小球与半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 。 (1)(15分)小球开始运动后在一段时间内做纯滚动,求在此过程中,当小球的角位置为θ1时,半球运动的速度大小1()M V θ和加速度大小1()M a θ; (2)(15分)当小球纯滚动到角位置θ2时开始相对于半球滑动,求θ2所满足的方程(用半球速度大小2()M V θ和加速度大小2()M a θ以及题给条件表示); (3)(5分)当小球刚好运动到角位置θ3时脱离半球,求此时小球质心相对于半球运动速度的大小3()m v θ 2、(35分) 平行板电容器极板1和2的面积均为S ,水平固定放置,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d ,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记为U 。不带电的导体薄平板3(厚 度忽略不计)的质量为m 、尺寸与电容器极板相同。平板3平放在极板2的 正上方,且与极板2有良好的电接触。整个系统置于真空室内,真空的介电 常量为0ε。合电键K 后,平板3与极板1和2相继碰撞,上下往复运动。假设导体板间的电场均可视为匀强电场;导线电阻和电源内阻足够小,充放电时间可忽略不计;平板3与极板1或2碰撞后立即在极短时间内达到静电干衡;所有碰撞都是完全非弹性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17分)电源电动势U 至少为多大? (2)(18分)求平板3运动的周期(用U 和题给条件表示)。 已知积分公式 ( 2ax b C =+++,其中a >0,C 为积分常数。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解答

第 33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解答 2016 年 9 月 17 日 一、(20 分)如图,上、下两个平凸透光柱面的 半径分别为R 1 、R 2 ,且两柱面外切;其剖面(平 面)分别平行于各自的轴线,且相互平行;各 自过切点的母线相互垂直。取两柱面切点O 为 直角坐标系O-XYZ 的原点,下侧柱面过切点O 的母线为X 轴,上侧柱面过切点O 的母线为Y 轴。一束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可见光沿Z 轴负 方向傍轴入射,分别从上、下柱面反射回来的光线会发生干涉;借助于光学读数显微镜,逆着Z 轴方向,可观测到原点附近上方柱面上的干涉条纹在X-Y 平面的投影。R 1 和R 2 远大于傍轴光线 干涉区域所对应的两柱面间最大间隙。空气折射率为n = 1.00 。试推导第k 级亮纹在X-Y 平面的投影的曲线方程。 已知:a. 在两种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的分界面两侧,折射率较大(小)的介质为光密(疏)介质;光线在光密(疏)介质的表面反射时,反射波存在(不存在)半波损失。任何情形下,折射波不存在半波损失。伴随半波损失将产生大小为π 的相位突变。b. sin x ≈x, 当x << 1 。 参考解答: 如图 a 所示,光线1 在上侧柱面 P 点处傍轴垂直入射,入射角为θ,折 射角为θ ,由折射定律有 n sinθ=n0 sinθ0 ① 其中n 和n 分别玻璃与空气的折射率。 光线在下侧柱面Q 点处反射,入射角 与反射角分别为i 和i',由反射定律有 i =i'② 光线在下侧柱面Q 点的反射线交上侧柱面于P'点,并由P'点向上侧柱面折射,折射光线用1'表示;光线1''正好与P'点处的入射光线2 的反射光线2'相遇,发生干涉。考虑光波反射时的半波损失,光线1''与光线2'在P'点处光程差?L 为 ?L =?n(-z ) +n (PQ + P'Q) +λ? -n(-z ) =n (PQ + P'Q) -n(z -z ) + λ ③ ??p 0 2 ?? p'0 p p'?2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试题及参考解答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 实验试题一试卷及答卷 直流电源特性的研究 一、 题目: 一直流待测电源x E ,开路电压小于2V 。 (1) 利用所给仪器,自组电压表、并测量待测电源x E 的开路电压; (2) 利用所给仪器,测量待测电源x E 的短路电流。 二、 仪器: 直流待测电源x E ,六位电阻箱二台,标称值350欧姆的滑线变阻器一台,标称值3V 直流电压源E 一台,准确度等级0.5级指针式100微安直流电流表1A 一台,准确度等级0.5级指针式多量程直流电流表 2A 一台,准确度等级1.5级指针式检流计G 一台,开关、导线若干。 三、 说明: 1、 待测电源x E 具有非线性内阻,不适合用U I -曲线外推法测量; 2、 测量中需要的电压表用100微安指针式直流电流表1A 和电阻箱自组; 3、 标称值3V 直流电压源E 由两节1号干电池、15欧姆保护电阻串联构成; 4、 所画测量电路中的待测电源x E 、3V 直流电压源E 、电流表1A 、电流表2A 需用“+”和“-”标明其正负极性; 5、 检流计G 两接线端子上并联两个保护二级管,作为平衡指示器使用时,可以不使用串联保护电阻。 如果测试中需要用检流计G 判断电流是否为0时,应说明检流计G 指示为0的判断方法或者判断过程。 四、 要求: 1、 (7分)利用所给器材,测量100微安电流表内阻,并将100微安电流表改装成2.00V 量程的电压表。 要求画出测量内阻的电路图,简述测量原理,给出测量结果;画出自组电压表的示意图,并标明元件的数值。 2.1(5分)画出测量待测电源x E 的开路电压的电路图,简述测量待测电源x E 开路电压的原理和步骤。 2.2(6分)连接电路、测量并记录必要的数据,标明待测电源x E 开路电压的测量值。 3.1(5分)画出测量待测电源x E 短路电流的电路图,并简述测量待测电源x E 短路电流的原理和步聚。 3.2(7分)连接电路、测量并记录必要的数据,写出待测电源x E 短路电流的测量值。 实验试题一答题纸: 1(7分)利用所给器材,测量100微安电流表内阻,并将100微安电流表改装成2.00V 量程的电压表。要 求画出测量内阻的电路图,简述测量原理,给出测量结果;画出自组电压表的示意图,并标明元件的

2018年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

2018年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 2018年9月22日 一,(40分)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分布各向同性的球体。从地球上空离地面高度为h 的空间站发射一个小物体,该物体相对于地球以某一初速度运动,初速度方向与其到地心的连线垂直。已知地球半径为R ,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自转及地球大气的影响可忽略。 (1)若该物体能绕地球做周期运动,其初速度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2)若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v 0,且能落到地面,求其落地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即速度与其水平分量之间的夹角),以及它从开始发射直至落地所需的时间。 已知对于2040c b ac , 有 322()b C c =-+- ,式中 C 为积分常数。

二,(40分)如图,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一质量为m的小球,弹簧水平水平,它处于自然状态时小球位于坐标原点O;小球课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 。初始时小球速度为0,将此时弹簧相对于其原长的伸长记为-A0(A0>0但是它并不是已知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如果小球至多只能向右运动,求小球最终静止的位置,和此种情形下A0应满足的条件; (2)如果小球完成第一次向右运动至原点右边后,至多只能向左运动,求小球最终静止的位置,和此种情形下A0应满足的条件; (3)如果小球只能完成n次往返运动(向右经过原点,然后向左经过原点,算1 次往返) (4)如果小球只能完成n次往返运动,求小球从开始运动直至最终静止的过程中运动的总路程。

三、(40 分)如图,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匀质细杆AB 自由悬挂于通过坐标原点O 点的水平光滑转轴上(此时,杆的上端A 未在图中标出,可视为与O 点重合),杆可绕通过O 点的轴在竖直平面(即 x -y 平面, x 轴正方向水平向右)内转动;O 点相对于地面足够高,初始时杆自然下垂;一质量为m 的弹丸以大小为v 0 的水平速度撞击杆的打击中心(打击过程中轴对杆的水平作用力为零)并很快嵌入杆中。在杆转半圈至竖直状态时立即撤除转轴。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 (1)求杆的打击中心到O 点的距离; (2)求撤除转轴前,杆被撞击后转过θ (0θ π<< )角时转轴对杆的作用力 (3)以撤除转轴的瞬间为计时零点,求撤除转轴后直至杆着地前,杆端 B 的位置随时间t 变化的表达 式 ()B x t 和 ()B y t ; (4)求在撤除转轴后,杆再转半圈时O 、B 两点的高度差。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卷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物理常量和公式: 真空中的光速82.99810/c m s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普朗克常量为h ,2h π =; 2111ln ,1121x dx C x x x +=+<--?。 1、(15分)山西大同某煤矿相对于秦皇岛的高度为c h 。质量为t m 的火车载有质量为c m 的煤,从大同沿大秦铁路行驶路程l 后到达秦皇岛,卸载后空车返回。从大同到秦皇岛的过程中,火车和煤总势能的一部分克服铁轨和空气做功,其余部分由发电机转换成电能,平均转换效率为1η,电能被全部存储于蓄电池中以用于返程。空车在返程中由储存的电能驱动电动机克服重力和阻力做功,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对外做功的平均转换效率为2η。假设大秦线轨道上火车平均每运行单位距离克服阻力需要做的功与运行时(火车或火车和煤)总重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常数μ,火车由大同出发时携带的电能为零。 (1)若空车返回大同时还有剩余的电能,求该电能E 。 (2)问火车至少装载质量为多少的煤,才能在不另外提供能量的条件下刚好返回大同? (3)已知火车在从大同到达秦皇岛的铁轨上运行的平均速率为v ,请给出发电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 与题给的其它物理量的关系。 2、(15分)如图a ,AB 为一根均质细杆,质量为m ,长度为2l ;杆上端B 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软轻绳悬挂到固定点O ,绳长为1l 。开始时绳和杆均静止下垂,此后所有运动均在同一竖直面内。 (1)现对杆上的D 点沿水平方向施加一瞬时冲量I , 若在施加冲量后的瞬间,B 点绕悬点O 转动的角速度

和杆绕其质心转动的角速度相同,求D 点到B 点的距离和B 点绕悬点O 转动的初始角速度0ω。 (2)设在某时候,绳和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1θ和2θ(如图b 所示),绳绕固定点 O 和杆绕其质心转动的角速度分别为1ω和2ω, 求绳绕固定点O 和杆绕其质心转动的角加速度1α和2α 3、(15分)火星大气可视为仅由很稀薄的2CO 组成,此大气的摩尔质量记为μ,且同一高度的大气可视为处于平衡态的理想气体。火星质量为m M (远大于火星大气总质量),半径为m R 。假设火星大气的质量密度与距离火星表面的高度h 的关系为 10()(1)n m h h R ρρ-=+ 其中0ρ为常量,(4)n n >为常数。 (1)求火星大气温度()T h 随高度h 变化的表达式。 (2)为了对火星表面进行探测,需将一质量为t m 、质量密度较大的着陆器释放到火星表面。在某一远小于m R 的高度处将该着陆器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时间l t ,着陆器落到火星表面。在着陆器下降过程中,着陆器没有转动,火星的重力加速度和大气密度均可视为与它们在火星表面的值相等。当着陆器下降速度大小为v 时,它受到的大气阻力正比于大气密度和2 v 的乘积,比例系数为常量k 。求着陆器在着陆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4、(15分)具有一定能量、动量的光子还具有角动量。圆偏振光的光子的角动量大小为。光子被物体吸收后,光子的能量、动量和角动量就全部传给物体。物体吸收光子获得的角动量可以使物体转动。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在连续 的圆偏振激光照射下,实现了纳米颗粒的高速转动,获得 了迄今为止液体环境中转速最高的微尺度转子。 如图,一金纳米球颗粒放置在两片水平光滑玻璃平

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详细解答

第26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理论部分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某光滑曲面由曲线()y f x =绕竖直y 轴旋转一周形成,一自然半径为a 、质量为m 、劲度系数为k 的弹性圆环置于该曲面之上,能水平静止于任意高度,则曲线方程为 。 参考答案:2 22()y C x a mg π=--(C 为任意常数)。 2.如图所示的电阻框架为四维空间中的超立方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模型(可视为内外两个立方体框架,对应顶点互相连接起来),若该结构中每条棱均由电阻R 的材料构成,则AB 节点间的等效电阻为 。 参考答案: 712 R 3.某种蜜蜂的眼睛能够看到平均波长为500nm 的光,它是由5000个小眼构成的复眼,小眼一个个密集排放在眼睛的整个表面上,小眼构造很精巧,顶部有一个透光的圆形集光装置,叫角膜镜;下面连着圆锥形的透明晶体,使得外部入射的光线汇聚到圆锥顶点连接的感光细胞上(入射进入一个小眼的光线不会透过锥壁进入其他小眼),从而造成一个“影像点”(像素);所有小眼的影像点就拼成了一个完整的像。若将复眼看作球面圆锥,球面半径 1.5r mm =,则蜜蜂小眼角膜镜的最佳直径d 约为(请给出两位有效数字) 。 参考答案:30m μ 4.开路电压0U 与短路电流SC I 是半导体p-n 结光电池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试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式:0U = ,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分别为 。 参考答案:0ln 1SC S I kT U e I ??= + ??? ,式中e 为电子电量的绝对值,k 为波尔兹曼常量,T 为绝对温度,S I 为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第1、2题每题填对均得5分,第3题只要答案在27-30m μ之间即得5分,否则0分。第4题第一空格占4分,第二空格占1分。 二、(15分)天体或微观系统的运动可借助计算机动态模拟软件直观显示。这涉及几何尺寸的按比例缩放。为使显示的运动对缩放后的系统而言是实际可发生的,运动时间也应缩放。 1.在牛顿力学框架中,设质点在力场()F r 中作轨道运动,且有()()k F r F r αα=,k 为常数, r 为位矢。若几何尺寸按比率? 缩放显示,确定运行时间的缩放率?。 2.由此证明,行星绕太阳轨道运动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几何尺寸的立方成正比。 参考答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俗称竞赛大纲设计)2016版

说明: 1、2016版和2013版相比较,新增了一些容,比如☆科里奥利力,※质心参考系☆虚功原理,☆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熵、熵增。另一方面,也略有删减,比如※矢量的标积和矢积,※平行力的合成重心,物体平衡的种类。有的说法更严谨,比如反冲运动及火箭改为反冲运动※变质量体系的运动,※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不引入转动惯量) 改为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并且删去了对不引入转动惯量的限制,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声音的共鸣乐音和噪声增加限制(前3项均不要求定量计算)。 2、知识点顺序有调整。比如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2013版在一、运动学的最后,2016版独立为一个新单元,---很早以前的版本也如此。 3、2013年开始实行的“容提要”中,凡用※号标出的容,仅限于复赛和决赛。2016年开始实行的进一步细化,其中标☆仅为决赛容,※为复赛和决赛容,如 不说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容提要 (2015年4月修订,2016年开始实行) 说明:按照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9次全体会议(1990年)的建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关于命题原则的规定,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容提要》,作为今后物理竞赛预赛、复赛和决赛命题的依据。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其他方面等部分。1991年2月20日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1991年9月11日在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0次全体会议通过,开始实施。 经200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9次全体会议原则同意,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容提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考虑到适当控制预赛试题难度的精神,《容提要》中新补充的容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容,预赛试题仍沿用原规定的《容提要》,不增加修改补充后的容。 2005年,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进行了修订。依据修订后的章程,决定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编写《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作为复赛实验考试题目的命题围。 2011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容提要》进行了修订,修订稿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30次全体会议通过,并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行。修订后的“容提要”中,凡用※号标出的容,仅限于复赛和决赛。 2015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容提要》进行了修订,其中标☆仅为决赛容,※为复赛和决赛容,如不说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力学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 本卷共16题,满分2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 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页的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球心在坐标原点O 的球面上有三个彼此绝缘的金属环,它们分别与x y -平面、y z -平面、z x -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大圆)重合,各自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电流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坐标原点处的磁场方向与x 轴、y 轴、z 轴的夹角分别是 A .- ,-, B ., C . arcsin D .,, [ ] 2.从楼顶边缘以大小为0v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0t 时间后在楼顶边缘 从静止开始释放另一小球.若要求两小球同时落地,忽略空气阻力,则0v 的取值范围和抛出点的高度应为 A .00012gt v gt ≤<,2 2000001122v gt h gt v gt ?? ?-= ? ?-?? B .00v gt ≠,20020001122v gt h gt v gt ??- ?= ?- ??? - - -arcsin - arcsin

C .00012gt v gt ≤<,20020001122v gt h gt v gt ??- ?= ?- ??? D .0012v gt ≠,22000001122v gt h gt v gt ?? ?-= ? ?-?? [ ] 3.如图,四个半径相同的小球(构成一个体系)置于水平桌面的一条直线上,其中一个是钕永磁球(标有北极N 和南极S ),其余三个是钢球;钕球与右边两个钢球相互接触.让另一钢球在钕球左边一定距离处从静止释放,逐渐加速,直至与钕球碰撞,此时最右边的钢球立即以很大的速度被弹开.对于整个过程的始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系动能增加,体系磁能减少 B .体系动能减少,体系磁能增加 C .体系动能减少,体系磁能减少 D .体系动能增加,体系磁能增加 [ ] 4.如图,一带正电荷Q 的绝缘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光滑绝缘平板上,另一绝缘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用(其值可任意选择)表示,可在平板上移动,并连在轻弹簧的一端,轻弹簧的另一端连在固定挡板上;两小球的球心在弹簧的轴线上.不考虑可移动小球与固定小球相互接触的情形,且弹簧的形变处于弹性限度内.关于可移动小球的平衡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0q >,总有一个平衡的位置 B .若0q >,没有平衡位置 C .若0q <,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平衡位置 D .若0q <,没有平衡位置 [ ] 5.如图,小物块a 、b 和c 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现让a 以速度V 向右运动,与b 发生弹性正碰,然后b 与c 也发生弹性正碰.若b 和c 的质量可任意选择,碰后c 的最大速度接近于 A .2V B .3V C .4V D .5V [ ]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要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得结果的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历年试题与详解答案汇编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历年试题与详解答案汇编 ———广东省鹤山市纪元中学 2014年5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提要 编者按:按照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建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关于命题原则的规定,结合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作为今后物理竞赛预赛和决赛命题的依据,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基础、其他方面等部分。其中理论基础的绝大部分内容和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附录,即 1983年教育部发布的《高中物理教学纲要(草案)》的内容相同。主要差别有两点:一是少数地方做了几点增补,二是去掉了教学纲要中的说明部分。此外,在编排的次序上做了一些变动,内容表述上做了一些简化。1991年2月20日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1991年9月11日在南宁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0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开始实施。 一、理论基础 力学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惯性参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弹性力。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矩。刚体的平衡。重心。 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 冲量。动量。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反冲运动及火箭。 5、机械能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弹簧的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6、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7、振动 简揩振动。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

2018年第35届全国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第35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 2018 年9 月22 日 说明: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的无效。 一、(40 分)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分布各向同性的球体。从地球上空离地面高度为h 的空间站发射一个小物体,该物体相对于地球以某一初速度运动,初速度方向与其到地心的连线垂直。已知地球半径为R ,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自转及地球大气的影响可忽略。 (1)若该物体能绕地球做周期运动,其初速度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2)若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v ,且能落到地面,求其落地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即速度与其水平分量之间的夹角)、以及它从开始发射直至落地所需的时间。 已知:对于c < 0 ,?=b2 ,有 3/2 2() b C c =+ - 式中C 为积分常数。 二、(40 分)如图,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左端固定, 右端连一质量为m 的小球;弹簧水平,它处于自然状态时 小球位于坐标原点O ;小球可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它与地 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球速度为零,将此时 弹簧相对于其原长的伸长记为-A (A > 0 ,但A 并不是已知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如果小球至多只能向右运动,求小球最终静止的位置,和此种情形下A 应满足的条件; (2)如果小球完成第一次向右运动至原点右边后,至多只能向左运动,求小球最终静止的 位置,和此种情形下A 应满足的条件; (3)如果小球只能完成n 次往返运动(向右经过原点,然后向左经过原点,算1 次往返), 求小球最终静止的位置,和此种情形下A 应满足的条件; (4)如果小球只能完成n 次往返运动,求小球从开始运动直至最终静止的过程中运动的总 路程。 三、(40 分)如图,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匀质细杆AB 自由悬挂于通过坐标原点O 点的水平光滑转轴上(此时,杆的上端A 未在图中标出,可视为与O 点重合),杆可绕通过O 点的轴在竖直平面(即x-y 平面,x 轴正方向水平向右)内转动;O 点相对于地面足够高,初始时 杆自然下垂;一质量为m 的弹丸以大小为v 的水平速度撞击杆的打击中心(打击过程中轴对杆的水平作用力为零)并很快嵌入杆中。在杆转半圈至竖直状态时立即撤除转轴。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求杆的打击中心到O 点的距离; (2)求撤除转轴前,杆被撞击后转过θ(0 ≤θ<π)角时转轴对杆的 作用力; (3)以撤除转轴的瞬间为计时零点,求撤除转轴后直至杆着地前,杆 端B 的位置随时间t 变化的表达式x B (t )和y B ( t ); (4)求在撤除转轴后,杆再转半圈时O 、B 两点的高度差。 - 1 -

2016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理论)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2015年4月修订,2016年开始实行) 说明:按照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9次全体会议(1990年)的建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关于命题原则的规定,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作为今后物理竞赛预赛、复赛和决赛命题的依据。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其他方面等部分。1991年2月20日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1991年9月11日在南宁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0次全体会议通过,开始实施。 经200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9次全体会议原则同意,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考虑到适当控制预赛试题难度的精神,《内容提要》中新补充的内容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预赛试题仍沿用原规定的《内容提要》,不增加修改补充后的内容。 2005年,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进行了修订。依据修订后的章程,决定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编写《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作为复赛实验考试题目的命题范围。 2011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进行了修订,修订稿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30次全体会议通过,并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行。修订后的“内容提要”中,凡用※号标出的内容,仅限于复赛和决赛。 2015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进行了修订,其中标☆仅为决赛内容,※为复赛和决赛内容,如不说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2017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真题几答案解析

1 2π2π 第34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 试题与参考解答 一、(35 分)如图,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小球a 、b 放置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球之间用一原长为l0 、 劲度系数为k 的绝缘轻弹簧连接。 (1)t 时,弹簧处于原长,小球a 有一沿两球连线向右的初速度 v ,小球b 静止。若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形变范围内,求两球在任一时刻t(t ) 的速度。 (2)若让两小球带等量同号电荷,系统平衡时弹簧长度为L ,记静电力常量为K 。求小球所带电荷量和两球与弹簧构成的系统做微振动的频率(极化电荷的影响可忽略)。 参考解答: (1)如图,t 时刻弹簧的伸长量为 u l l 有 d 2u dt2 式中 k u ① m a m b ② m a m b 为两小球的约化质量。由①②式知,弹簧的伸长量u 服从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振动频率为 f 2π ③最后一步利用了②式。t 时刻弹簧的伸长量u 的表达式为 u A sin t B cos t ④式中A 、B 为待定常量。t 时,弹簧处于原长,即 u B 将 B 代入④式 得 a 相对于 b 的速度 为 u A sin t ⑤ v dr a dr b du A cos t ⑥ a dt dt dt t 时有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k L = - v a (0) v 0 0 A ⑦ 由⑥⑦式得 v a v 0 cos t ⑧ 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 小球 a 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 m a v 0 m a v a m b v b ⑨ v a v a v b ⑩ 由③⑧⑨⑩式可得, t 时刻小球 a 和小球 b 的速度分别为 m (m m ) m v b cos a b 0 t a v m m m 0 a (m m ) a b m v a a ? m 0 a b a b (2)若两球带等量同号电荷,电荷量为 q ,系统平衡时有 q 2 K 2 k 0 (L 0 l 0 ) ? 由?式得 设t 时刻弹簧的长度为 L (见图 II ),有 q L 0 ? d 2 L q 2 dt 2 k 0 (L l 0 ) K L 2 ? 图 II 令 x L L 0 为t 时刻弹簧相对平衡时弹簧长度 L 0 的伸长量,?式可改写为 d 2 x q 2 x dt 2 k 0 x k 0 (L 0 l 0 ) K L 2 L ? 系统做微振动时有 x 因而 x x x 2 L L O L ? b a L 0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解答word版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解答 一、(20分)如图,上、下两个平凸透光柱面的半径分别为1R 、2R ,且两柱面外切;其剖面(平面)分别平行于各自的轴线,且相互平行;各自过切点的母线相互垂直。取两柱面切点O 为直角坐标系O-XYZ 的原点,下侧柱面过切点O 的母线为X 轴,上侧柱面过切点O 的母线为Y 轴。一束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可见光沿Z 轴负 方向傍轴入射,分别从上、下柱面反射回来的光线会发生干涉;借助于光学读数显微镜,逆着Z 轴方向,可观测到原点附近上方柱面上的干涉条纹在X-Y 平面的投影。1R 和2R 远大于傍轴光线干涉区域所对应的两柱面间最大间隙。空气折射率为0 1.00n =。试推导第k 级亮纹在X-Y 平面的投影的曲线方程。 已知:a. 在两种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的分界面两侧,折射率较大(小)的介质为光密(疏)介质;光线在光密(疏)介质的表面反射时,反射波存在(不存在)半波损失。任何情形下,折射波不存在半波损失。伴随半波损失将产生大小为π的相位突变。b. sin , 1x x x ≈<<当。 参考解答: 如图a 所示,光线1在上侧柱面P 点处傍轴垂直入射,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0θ,由折射定律有 00sin sin n n θθ= ① 其中n 和0n 分别玻璃与空气的折射率。光线在下侧柱面Q 点处反射,入射角与反射角分别为i 和i ',由反射定律有 i i '= ② 光线在下侧柱面Q 点的反射线交上侧柱面于P '点,并由P '点向上侧柱面折射,折射光线用1''表示;光线1''正好与P '点处的入射光线2的反射光线2'相遇,发生干涉。考虑光波反射时的半波损失,光线1''与光线2'在P '点处光程差L ?为 p 0p 0p p ()(PQ P Q)()(PQ P Q)()22L n z n n z n n z z λλ''? ?''?=-+++--=+--+??? ? ③ 式中λ为入射光线在真空中的波长,0 1.00n =。由题意,1R 和2R 远大于傍轴光线干涉区域所对应的两柱面间最大间隙;因而在傍轴垂直入射情况下有 0θ≈,1i i '=<<

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理论及参考解答

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一、(15分) 如图,竖直的光滑墙面上有A 和B 两个钉子,二者处于同一水平高度,间距为l ,有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橡皮筋,一端由A 钉固定,另一端系有一质量为m= g kl 4的小球,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钉子和小球都可视为质点,小球和任何物体碰撞都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而且不发生粘 连.现将小球水平向右拉伸到与A 钉距离为2l 的C 点,B 钉恰好处于橡皮筋下面并始终与之光滑接触.初始时刻小球获得大小为2 0gl v 、方向竖直向下的速度,试确定此后小球沿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的时刻. 二、(20分)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固定于由刚性轻质杆构成的丁字形架的三个顶点A 、B 和C 处.AD ⊥BC ,且AD=BD=CD=a ,小球可视为质点,整个杆球体系置于水平桌面上,三个小球和桌面接触,轻质杆架悬空.桌面和三小球之间的静摩擦和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AD 杆上距A 点a /4和3a /4两处分别施加一 垂直于此杆的推力,且两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试论证在上述推力作用下,杆球体系处于由静止转变为运动的临界状态时,三球所受桌面的摩擦力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2.如果在AD 杆上有一转轴,随推力由零逐渐增加,整个装置将从静止开始绕该转轴转动.问转轴在AD 杆上什么位置时,推动该体系所需的推力最小,并求出该推力的大小. 三、(20分) 不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刚性柱体,两者之间的摩擦因数记为μ.柱体正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下部为一高度为h 的矩形,上部为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柱体上表面静置一质量同为m 的均匀柔软的链条,链条两端距地面的高度均为h /2,链条和柱体表面始终光滑接触.初始时,链条受到微小扰动而沿柱体右侧面下滑.试求在链条开始下滑直至其右端接触地面之前的过程中,当题中所给参数满足什么关系时, 1.柱体能在地面上滑动; 2.柱体能向一侧倾倒; 3.在前两条件满足的情形下,柱体滑动先于倾倒发生. 四、(20分) 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水平圆桌面上有两个质量、电荷都均匀分布的介质球,两球半径均为a ,A 球质量为m ,所带电荷量为Q ,B 球质量为4m ,所带电荷量为-4Q .在初始时刻,两球球心距为4a ,各有一定的初速度,以使得两球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发生碰撞,且都不会从圆桌面掉落.现要求在此前提下尽量减小桌面面积,试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