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上的水 (1)

地球上的水 (1)

地球上的水 (1)
地球上的水 (1)

第一册5、2地球上的水(2课时)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教材分析

地球作为太阳系的行星,最大的特点是有水存在,水在地球上以固、液、气三态转换,不断地进行循环更替,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水是人类生存和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水有二大特征:从动态看,水不断循环运动形成统一的连续的水圈;从数量上看,是相对平衡的。水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根据含盐量分类,可分成咸水和淡水。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水的分类、水的循环、水与人类的关系及节约用水等四方面的内容。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本节内容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平时所见所闻,进行启发性教学。

2、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投影片和教学录像进行直观性教学,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三维空间,通过读图,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二)情感目标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探索自然的奥秘,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的分类。

2.教学难点:地球上的水循环。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演示实验:液态水 - 气态水 - 液态水。

2.水循环示意挂图或投影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播放“水循环”的教学录像。

四、教学过程

引言

地球上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水是自然界中极其重要的物质,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教师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体都分布在哪里?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大气中的水蒸气、海洋中的海水、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水、地下水,还有海洋和陆地上的冰川等通称为地球上的水。然后引入新课内容:

(一)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1.水的三态:

地球上的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呈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及大气之中,(固态水如冰、液态水如河湖水、海水,气态水如水蒸气等)这是根据水的状态来划分的。

2.水的分类:

(1)根据水中的含盐量的多少,可将水分为咸水(如海洋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和淡水(如江河湖泊的淡水、地下淡水及冰川)。

(2)根据水在地球上的积聚情况来划分,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

1)海洋水:储量巨大,占全球水总量的96.53%;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不能直接饮用,海水蒸发时盐分不能蒸发,可获取淡水。海洋上的空气中常有微小的盐粒。海洋生物有排除多余盐分的作用。

2)陆地水:常见的陆地水是指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与冰川(约占水体的3%)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用水

3)大气水:是指大气中所含的水蒸气,以及所组成的云、雾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大气水所占的比例极少(只占总量的0.001%),但在水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出示“水循环”的示意图或投影片和录像,让学生观看,教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天上的雨水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陆地水不断流向海洋后又是如何得到补充的?让学生阅读课文,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在归纳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画板图示意,边画边分析水循环过程。

1.水循环:是指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之间的互相转换和运动,通过不断蒸发、蒸腾、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循环有三种形式:(1)海洋与陆地之间;(2)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3)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图5-1 水循环示意图(1)

1)海陆间循环:从海洋上蒸发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遇冷凝结,形成雨雪降落地面。降落地面的水,其中一部分重新蒸发,返回空中,一部分渗入地下,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江河或直接流入海洋,一部分汇入江河,注入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叫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

2)海上内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上升至高空遇冷凝结,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海洋中,这一过程,只在海洋与海洋上空范围内进行。(也叫小循环)

3)陆地内循环:从陆地上蒸发的水汽,在陆地上空成云致雨(雪),然后再降落到地面,这种局部的水循环,称为内陆水循环。(也叫小循环)

2.通过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教师小结:

1.地球上水的分布有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三种,呈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分布;

2.根据水中的含盐量的多少,可将水分为淡水和咸水;

3.水循环的四个环节是:海洋水蒸发大气水输送降水径流入

海等。

五、板书设计

液态水:江河湖海水

1.水的状态气态水:水蒸气

固态水:冰川

咸水:

海洋水内陆湖泊

2.水的成分咸水与地下咸水(一)海洋水、陆淡水:江河湖泊淡水、地水和大气

水地下淡水及冰

35‰

3.水的分布

1.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2.

3.

水汽输送

汽水汽

(三)水循环的四个环节:蒸发凝结、降水

洋陆地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地球上水的状态

有:()

(A)液态和固态 (B)气态和固态

(C)液态、固态和气态 (D)液态和气态

(2)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水都是淡水

(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地下水是河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3)有关海洋水的正确叙述是;

()

(A)海洋水是地球上储量最多的水体

(B)海洋水可以直接饮用

(C)海洋水的含盐量在35%左右

(D)海洋水占地球上水体储量的71%

(4)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A)水的物理性质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空间分布 (D)水汽含量多少

(5)世界海洋水的平均盐度值为()

(A)32‰ (B)35‰(C)30‰(D)41‰

2.课后作业

(6)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图5-2 水循环示意图(2)

`(A)在图中标出未完成的水循环运动示意箭头(共有四处)

(B)写出图中表示的三种水循环类型:

① 之间的水循环;

②之间的水循环

③之间的水循环。

(C)内陆地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

(D)简要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7)请你说说海洋中的咸水是怎样变成淡水到陆地上来的。

3.参考答案:

(1)(C)(2)(D)(3)(A) (4)(C)(5)(B)(6)(A)略(B)①海洋与海洋②海洋与陆地③陆地与陆地(C)地面植物的蒸腾,湖面的蒸发等;(D)①使海洋水不断淡化,为陆地提供大量淡水资源;②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滋润土地、哺育生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循环和更新。(7)由于海水蒸发时,盐分不能蒸发,水汽凝结可得到淡水,海洋中的咸水通过蒸发,由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其中一部分水蒸气输送到大陆上空,大气水在陆地上空成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成为陆地上的淡水了。

4.简要分析:

(2)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之间的互相转换和运动。通过水循环运动,滋润土地、哺育生命,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它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之间。

(3)地球上有丰富的水,海洋水占96.52%,储量巨大,但不能直接饮用,平均含盐量在35‰,盐分不会蒸发。

(4)海洋水储量巨大,分布于地球的海洋之中;陆地水主要是指江河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大气水是大气中的水蒸气,以及组成云、雾的小水滴和小冰晶。

(5)世界上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即每千克海水中含盐量为35克。

(7)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的习题,涉及到咸水与淡水,海洋水、陆地水与大气水,通过地球上的水循环运动,三态的变化,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

七、参考资料

海水的盐度海水的盐度指海水中溶解的全部固体物质和海水的质量

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来表示,以克/升(克/千克)为盐度单位,符号为S‰。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即1000克海水中含有的盐量为35克。世界海洋中盐度水平分布的情况是:赤道附近较低,南北纬度20度附近最高,从这里,随纬度升高而盐度降低。因此形成盐度在亚热带海区最高,向低纬度和高纬度区降低,呈马鞍形分布规律。盐度极高值出现在红海,为40-42‰;盐度最低区在波罗的海,盐度值小于10‰。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发、降水、径流、洋流、海水混合等。其中使海水盐度增加的因素是:蒸发、结冰、高盐洋流流入、与高盐海水混合、含盐沉积物等。使海水盐度降低的因素是:降水、融冰、低盐洋流流入、与低盐海水混合、陆地淡水(河流、冰川)流入等。

—摘自《高中地理教学参考》

(曹省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了解水对人类生活和人类生产的重要作用。

(二)情感目标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与人类的关系、节约用水。

2.教学难点:全球水资源的储量。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 [授课建议] 1、水体的类型 2、河流的补给关系

3、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说,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方式。 (2)汛期(水位):包括丰水期、枯水期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3)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4)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气温的高低。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4.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 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流向、长度、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等。流经山区的河段窄、落差大、流速快,而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段往往比较宽,比较浅(黄河下游段除外),流速缓。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联系总结如下图: [深度探究] 植被的破坏会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1)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即枯水期流量减少,汛期水量增大;(2)洪峰到来快,水位陡涨陡落;(3)河流含沙量增大。 4、水循环的类型

5、水循环环节 6、水循环的意义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 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 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 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 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 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3.利用水循环,探究生活实例 (1)沼泽地的形成 (2)西部地区一些内流河断流 [深度探究] 1.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流径流有哪些变化 提示:修建水库后,河流下游丰水期水位下降,流量减小,枯水期水位上升,流量增大;洪峰到来时间推迟;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地球上的水课件

地球上的水课件 地球上的水课件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地球上的水课件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地球上的水课件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水资源。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谜面是这样的):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水) 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水。课件出示课题。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吗?把你们所知道的说出来(学生答)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但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介绍(课件出示图片):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暗河中。地下暗河及冰川是我们平常不多见的,但在它们中间也蕴藏了大量的水。 2、观后小结:孩子们,美吗?是呀,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么的绚丽多彩! 3、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吗?好跟着老师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这是展开的地球平面图,蓝色的部分表示地球上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高考热点复习)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 2.水圈组成: 3、河流的补给来源: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 我国 我国 我国

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考试分析: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 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绪论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资源 一、水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并作为最活跃的因素始终参与地球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所有自然地理过程中都不可或缺。拥有由大量水体组成的水圈,使地球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显得与众不同,得天独厚。正是因为有水,我们星球的地理环境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二、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其中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其面积约占全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的水有97%以上在海洋中。陆地水虽然相对少得多,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地球的总水量,有许多不同的估计种。1970年国际水文学会认为 地球上水的总体积接近15*108km3,并且把各部分水量在地球表面上的平均深度,定义为它们的当量深度,据估计,海水当量深度约为2 700、2 800 m,冰和雪约为50 m,地下水大约15 m,陆地水0.4—1 m,大气中平均水汽含量的当量深度为0.03 m。 UNICEF提出了另外一组数据,即海水总量13.5*108km3;大气水分13 000km3;河流、湖泊与湿地207 000km3;雪与冰27000 km3;土壤水45 000km3;地下水8.2*106km3。其中雪与冰的数字明显偏小,竟不及国际水文学会公布数字的10%。我们只能猜测其中或未含大陆冰盖,或少一个零。 有报道说,现在每年仍有660 km3的水从地幔溢出进入地表。同时,陨石和宇宙尘每年还带给地球约1.5 km3水。1995年波拉卫星升空后发现每天都有数千个小屋子一样大的“雪球”落入地球高空1 000—20 000km处被分解为云,最终成为地球水量来源。据估计,仅这一部分水,每 1万----2万年就可使地球海平面升高3cm。 第二节地球上的水分循环 一.水分循环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1)

《地球上的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2、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 3、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的好处,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课前准备: 1、课件,烧杯、xx、滴管。 2、学生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老师很爱旅游,课前老师和几位同学也聊了聊,发现他们也很爱旅游,而且去过很多地方。省内的、省外的,国内的、国外的。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我们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哪里呢?地球外,你们去过吗? 2、但是我们国家的宇航员杨利伟却去过,这是他在“神州五号”上为地球拍摄的照片,从太空看地球,你们发现了什么?(播放课件)

教师小结:你们对地球上的水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话题“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教师提问:1、既然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它们都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海洋、河、湖泊、小溪、冰川、高山积雪……(教师帮着整理、并板书) 2、空气中有水吗?对,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 3、那谁来总结一下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那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种例外地方的水。 (播放课件) 4、可见地球上的水分布确实很广,它分布在祖国及世界的各个地方。根据这个特征,你们能给地球起个更加形象美丽的名字吗?(水的星球) 教师讲述:1、这个名字非常美!还有吗?(水球) 2、好,这个名字非常形象!我们生活的地球不愧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三、体验淡水资源的缺乏 教师提问: 1、既然地球是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被人利用,为人们服务吗?哪些水我们不能用呢?为什么?(海洋中的水不能用,因为那里的水是咸水。) 2、咸水我们不能直接利用,那么我们能直接利用的水是什么水呢?(淡水) 3、那你们知道哪些地方是淡水呢?(河、湖泊、冰川、水蒸气、地下水) 4、对,它们都是淡水,是不是所有的淡水都能被人们直接利用呢?(不能,冰川中的淡水无法被人直接利用。水蒸气也无法直接利用。)

地球上的水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高坪七小姜小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 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水资源。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谜面是这样的):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水)

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水。课件出示课题。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吗?把你们所知道的说出来(学生答)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但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介绍(课件出示图片):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暗河中。地下暗河及冰川是我们平常不多见的,但在它们中间也蕴藏了大量的水。 2、观后小结:孩子们,美吗?是呀,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么的绚丽多彩! 3、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吗?好跟着老师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这是展开的地球平面图,蓝色的部分表示地球上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缺乏 1、谈话:哇,地球上的水真多!孩子们,你们肯定会认为,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我们用水就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老师要对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尽管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海洋,这么多的水,可真正能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很少很少。不知道原因吧,听老师给你们介绍(课件出示):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这样的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灌植物,也难以用于工业。我们人类能直接使用的水必须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很难利用,大气中还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也难以使用,这样

最新科学:1.1《地球上的水》教案(华师大七下)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教学要求: 1.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常识,使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 2.使学生初步了解水的污染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 3.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4.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教学重点:1.水的存在与作用。 2.节水与防止水污染。 教学难点:水的含水量比例、水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70%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大水球”。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引入: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皑皑的冰峰、飘落的雨雪……水变幻着各种形态,存在于地球各处。 提问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可以在哪里获得水? 学生回答 包括:除了大陆的表述,还要在海岛上、沙漠中、森林里等人们怎样去获得水?如果一个人在遭到干渴甚至威胁到生命的时候,他会如何去获得水? 提问2:上述同学们所列举的各种水,我们该如何分类呢? 学生讨论 总结: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 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水(冰雪)、气态水(水汽)和液态水 2. 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 3. 按对生命的作用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 4. 按存在空间可分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细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一、海洋水 回忆:我们在第一册学习“地球”时已经了解到从地球上面看,地球的表面有71%是海洋,只有29%才是陆地。那么,能不能用这个数据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水最多呢? 答:不能。因为,面积和体积(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表示地球上的还说数量呢? 因此,经过科学家的计算: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这不仅是因为海洋有辽阔的面积,而且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归纳](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3、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4、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 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 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5、★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图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6、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7、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第一课时) 二、课前预习: 1、冰和水尽管有着相同的成分,但冰块能浮在水面的事实,表明它们的有所不同。 2、水的和它的的比叫做水的密度。 3、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读作。 4、4℃时纯水的密度是,读作 5、思考:从一桶水中取出一碗水,是一桶水的密度大还是一碗水的密度大? 三、课内导学: [实验]把冰块放入水中,冰浮在水面;把铁块放入水中铁块沉入水底。为什么? [结论]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即密度不同) 一、水的密度 [活动]研究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器材准备:天平、砝码、量筒、水、烧杯、胶头滴管。 复习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及操作要点。 1、量筒的正确使用: (1)量筒要放。 (2)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相平”。 2、天平的正确使用: (1)调零:把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 (2)调节天平。(标志: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3)称量物体:①物体放在盘②取用砝码时“先后”。 (4)读数时,物体质量= 的质量+ 指示的质量。 实验活动过程: (1)先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 (2)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的体积,记录在表格中; (3)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总质量-烧杯的质量=水的质量,记录在表格中; (4)增加水的量,重复步骤(2)和(3)。 (5)计算出每次水的质量与水的体积的比值。 记录的表格:Array 数据分析: (1)所取的水的体积由小到大,相应的水的质量也。 (2)每次测量的水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比值大约等于克/厘米3。 [结论](1)任意体积的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之比是一个确定的量,这个比值反映了水的一种。 (2)我们把叫做水的密度。 (3)纯水在时的密度是1克/厘米3。其意义是: 。4℃时水的密度最大。 (4)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符号,读做“千克每立方

(完整word版)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doc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 知识点归纳 ](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 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 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 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河流补给水源径流变化(及汛期)主要影响因素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汛期在雨季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东北地区 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补夏汛,气温高,冰川融化冰川的消融量随温度升高而西北内陆地区(内 给量大。冬季封冻断流增加流河) 对河流起调蓄作用,与河与湖泊相通的河 湖泊水补给看湖泊的水位高低 水互补。流 地下水补给径流量稳定,与河水互补。依地下水位的高低而定分布普遍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 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3、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 过程。 4、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 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 5、★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 图 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 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6、水循环的意义:① 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 水

地球上的水

第一章第一节水在哪里(共两课时) 水头第二中学王东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二、教学分析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flaXP)和辅助课件各一个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科学的第一节内容,新的知识点不多,学生对水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培养学生对水的兴趣以及关注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情感教育。 五、教学设计 1、引入: 出示两张图片,分别为地球和火星,让学生辨别那一个是地球.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尉蓝色的是水,)让学生提问,看到这幅画面有什么问题想提问.例如地球上有多少水?你们想了解有关水的知识吗? 观看有关水介绍的视频: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都分布在哪些地方?他们以几种形式存在?你能对他们进行分类吗? 出示图片让学生分类 根据状态不同:可分为液态、固态、气态。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根据所含成分:可分为淡水、咸水。 根据分布空间可分为四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再问:各种形式的水它们所占的比例又是如何呢? 出示比例图让学生分析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96.53% 冰川冰68.69% 1、水陆地淡水2.53% 其他水体…………P2 地下淡水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 情境问题: 如果船舶在海上遇难,漂泊到荒岛上的人,首先要寻找什么?为什么? 讨论板书:二、水与生命: 需要找水,因为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水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水,那么这个星球上不可能有今天人类的生命和其他一切生物的存在。在所有的生命体中,含水量最大的生物算是人类自己。人体内的水按重量计算占有60-80%。据生物医学界的估算,人处于困境、没有食物的条件下,只要有充足的水,生命可维持10天以上,甚至在一些记录中达到一个月之久。可见水对生命是极为重要的。 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的生命活动来说,水也是至关重要的物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一个人可以十几天不进食,但不能几天不喝水,摄入大量的水对人体几乎是无害的,可当人体内水量不足时就会造成脱水,严重脱水时人就会有

8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填空题专项突破 (含答案)

8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水填空题 一、地球上的水 1.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讨论“水”的话题,大家积极参与,话题如下: (1)如图,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地表径流等环节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其中“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工程改变水循环中的环节是________(填序号) (2)能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A. 水的蒸发 B. 水的电解 C. 水的净化 D. 水的蒸馏 (3)某同学发现最近家里的自来水有点浑浊,就想着自制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该净化过程中,用到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___ _____等(填一个即可)。通过这个简易装置净化后的水还是不能直接饮用,原因是__ ______。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水循环示意图,其中环节③表示的是________;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检验D 试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__ 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 ___组成的。 3.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⑥表示的环节是______ __。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填

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3)请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 资料一:水资源紧缺指标 资料二: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上述资料显示,浙江省用水紧缺程度属于________。 (4)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请你说出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_____ ___。 4.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 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回答问题: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______(填“淡水”或“海水”)。 6.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选填“1”或“2”)。

地球上的水

一、水的分布(水约占地球表面的70%) 地球上的水存在形式有、液态和,以不同形式分布在、、和中。 1、海洋水: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占地球总水量的。 2、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几乎是生活和生产的全部用水。 (1)陆地淡水占地球总水量的,其中数量最多,占68.69%。 (2)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和,占地球上全部淡水的。 3、大气水:所占比例极少,但在水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4、生物体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质量的以上是水,儿童体内的水分高达,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水升。 二、水循环 1、概念: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2、水循环的原因:外因—— 内因—— 3、水循环的类型: (1)海上内循环 (2)陆上内循环 (3)海陆间循环 4、水循环的重要性:是地球上水体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 练习: 1、下列各水体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A冰川B海洋水C大气水D地下水 2、淡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A冰川水B河流水C湖泊水D地下水 3、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B地心引力C大气环流D水的三态变化 4、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A氧气B水C脂肪D蛋白质 5、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A全球大气水汽输送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D局部地区地表径流输送 6、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 A赤道附近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C东海海域D沙漠地区 7、根据水循环的示意图填空 1-6;三种循环;三种循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

第一章水文循环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简单概念) 地球是一个富水的行星 ...

第一章水文循环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简单概念) 地球是一个富水的行星。 地球上的水从大气到地球表面至地核各个层圈都赋存有水。 即:地球浅部层圈水,如大气圈、地球表面、岩石圈和生物圈中;地球深部的地幔和地核中。 (1)地球浅部层圈水 分布有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中的水,这些水均以自由态H2O 分子形式存在,以液态为主,也呈气态与固态存在。 我们从表1-1中,可以建立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状况与数量概念。(2)地球浅部层圈水的淡水 从表1-1中可知,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为13.86×108。若将这些水均匀平铺在地球体表面,水深约为2718m。 但是,其中海水等咸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2.53%。 各淡水体的比例:约68.8%为冰川与积雪,0.3%为河湖,30%为地下水,其他淡水占0.9%。 (3)地球深层圈水(一般性了解) 地球深层圈水分布于地壳下部直到下地幔这一范围内。在地壳下部深约15~35km处,地温达400℃以上,压力也很大,这里的水不可能以普通液态水或气态水形式存在,而成为被压密的气水溶液。 表1-1 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 关于地幔的含水量,有关学者通过不同方式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认为未经去气作用的地幔物质约含5%—7%的水。假定地幔总重量为4×1027g,其中熔融物质占25%,则地幔软流层中所含的水分总量约相当于现代海洋水总量的

35~50倍。据推测,在极高的温压下,这里的水电离为及,甚至近一步电离为及。当软流层的岩浆沿通道上升,温压降低时,氢、氧离子将结合为自由态的水()而析出〔区永和等,1988〕。 第二节水循环 水循环概念:上述讨论的地球上各部位(层圈的)的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 化的,这一过程称为水循环。 地球上各层圈的水也是称水系统。 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 图1-1 自然界的水循环 〔据阿勃拉莫夫〕 Ⅰ—海洋水;Ⅱ—沉积盖层;Ⅲ—地壳的晶质岩;Ⅳ—岩浆源;Ⅴ—地幔岩;Ⅵ—大陆冰盖;1—来自地幔源的初生水;2—返回地幔的水;3—岩石重结晶脱出水(再生水);4—沉积成岩时排出的水;5—和沉积物一起形成的埋藏水;6—与热重力和化学对流有关的地内循环;7—蒸发和降水(小循环);8—蒸发和降水(大循环);9—地下径流;10—地表径流 地质循环的概念: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的转化过程称为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的概念:地球表层圈的水,即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的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交替与转化。

地球上的水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古庄完小:冉华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淡水资源十分匮乏。 3、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有害。 4、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能从适当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能做过滤水的实验。 4、组织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测——验证(实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水体,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意识到淡水资源的匮乏,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3、关注水的污染,提高保护水的意识。 4、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淡水资源的匮乏和水污染现象。 难点: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美丽的水体多媒体课件。小组准备:铁架台 1个、烧杯 2个、滤纸 1张、玻璃棒 1个、玻璃漏斗 1个、污水 1杯。 学生准备:分组对学校、家庭、社会浪费水的现象调查,彩笔(蓝色)。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课件出示(由水构成的美丽风光)图片,学生观看。 2、谈话:在生活中,你也一定见到过很多由水构成的美丽的风景吧!谁 能来和大家说说? 3、提问: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4、教师小结:大多数风景名胜都以水为主,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彩多姿, 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同时水又是大自然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那么你对地球上的水了解吗?(板书课题: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思考:刚才我们从图片中了解到地球上有很多水,那么地球上的水主

第1章第1节《地球上的水》导学案

第1节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1.水的分布 (1)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 1.386×1018米3, 它以_液_ 态、固态和气态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_ 大气和生物体中。其中海洋水是咸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包括冰川水、地下淡水、_ 湖泊淡水、水、_河水等。 2.水的循环 (1)地表上的水在_液态、_固态和_ 气态之间发生变化。 (2)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_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3.水资源的分布: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_ 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_内陆和_ 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我国北方淡水资源只有淡水资源的。

4.水与生命:水不但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动物也离不开水,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1.(6分)在地球上,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2.(3分)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C ) A.河水、深层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 D.河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3.(3分)地球上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2.53%,而淡水中的绝大多数又是( A ) A.冰川水B.湖泊淡水C.河水D.大气水 4.(8分)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运动。其中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5.(6分)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Z分别表示水循环的某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 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3、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 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 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 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 4、★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图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5、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下渗蒸发降水 地下径流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高考热点复习) 、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 潮摘炭水 土填水 <大气水 沼泽水 河■水 '生物水 惱类型 雨水 稅侧水 Mifl* 地下水 能特点 -躺集中酬 换落咖 有李节性,水量变牝大 补给均匀,有调节 作用 补给均匀用定而 无孤 无讯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 互补给的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 2.水圈组成: 我国 我国 * J 我国 ! 1 | 普亂长江中下IB 地区典型 Ifta 西南部喀斯挣 地形区 水圈的水 陆地水 陆地淡水 随气温而变化 4剧 随降雨量而变化, 韦节变牝、月际变牝 一般较大 随气温IS 变牝 萍 节变牝尢而年际愛 化小備往下帆水量 愈少 与河水互机水位高的补駄垃低亂航 普it 耕南小青河 主要分布区

考试 分析: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一一雨水补给:降水季节一一有汛 径流特点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一一冰雪融水 补给一一有汛 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冰川融水补给一一夏季气温最高一一夏汛(冬季气温在 0C 以下,河流出现断流)一一河 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一一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一一无汛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一一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一一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 1. 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 流量的大小。 (2) 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 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⑷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 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 注,如代表几 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 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 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① 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纵坐标中流量数据 (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 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 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 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 丰水期(或 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 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 (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 (3) 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补给类型 ① 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 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 好相反。 卡水期 地F 水位 枯水期/" ■ 补给方向 比补作用 河诡水 v 1 河就水位昂 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 河湖水位磐卜'水 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 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气候区 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 季风气候区 热带草原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区 补给时间 — 全年(年雨) 当地夏季(夏雨) 当地夏季(湿季) 当地冬季(冬雨)

地球上的水知识整理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知识整理 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的行星” 地球约有__71%__的表面覆盖着水。 1.从形态上看 (1)水呈__气态__、固态和__液态__,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中,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__最少__,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__高纬__、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水体特征 海洋水海洋水是主要的,它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陆地水包括__河水__、湖泊水、沼泽水、__地下水__、冰川等;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大气水数量最__少__,但分布最广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__相互补给__的关系。 4.从利用上看 (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河水__、淡水湖泊水以及__浅层地下水__,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2)__冰川__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

的2/3以上。目前人类利用的很少。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在__太阳能__和__地球重力__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__吸收__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__永无休止__的循环运动。 2.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分) 【特别提醒】 (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维持了全球水的__动态平衡__。2.缓解不同纬度__热量收支__不平衡的矛盾。 3.直接影响到各地的__天气__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__气候__特征。 4.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__纽带__。 5.不断塑造__地表形态__,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类型: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 (1)洪水灾害:指由于暴雨或__冰雪融化__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2)雨涝灾害: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__低洼地区__积水、淹没的现象。 2.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

1、地球上的水

1.1地球上的水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 2、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它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 3. 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 2.53%,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4.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讨论]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 [答] 可以利用水蒸气遇冷能液化成液态水的知识来回答。例如,在夏天,当我们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刚拿出时,瓶子外面是干而冷的,过一会儿,瓶子外壁会有水珠出现,这些水珠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从而可以证明空气中存在着水蒸气。 二、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 人体中含水量占人体总重的2/3以上,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70%~80%,其中水母占98%,草本植物中约占70%~85%。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活动过程,即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充足水分。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 (4)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 [讨论]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 [答]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与其他生物一样需要水。它为了能适应沙漠地区的生活,可以通过关闭汗腺从而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的水分,并且通过嗅觉系统可以在数千米以外“闻到”水源。 三、水的循环 1.阅读p.3水的循环图。 2.水循环的涵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进入大气。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蒸发、输送、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 3.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