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实习报告

环评实习报告

环评实习报告
环评实习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

专业:环境科学

姓名:

学号:

日期:2015年5月5日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理论内容。

2.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的锻炼,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做到理论联实际。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环境预测评价。

4.通过一系列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15年4月25、26日;5月7、9、10日。

三、实习地点

西南林业大学校内

四、实习内容

编写西南林业大学十栋学生公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内容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三)环境质量状况

(四)评价适用标准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汇总及预计排放情况

(七)环境影响分析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九)结论与建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表

项目名称: 西南林业大学十栋学生公寓

建设单位(公章): 西南林业大学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西南林业大学的辖区范围内。

1、西南林业大学概况

西南林业大学,简称“”,是一所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发展的。

学校起始于1939年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校,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原林业部直属的六所区域性林业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据学校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占地总计1800余亩,其中校园占地亩,教学实验林场693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学校下设18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校园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盘龙区概况

盘龙区位于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昆明市。因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北部,东、南面与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和富民两县,西临五华区。全区南北长千米、东西宽千米,辖区面积平方千米,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8个街道办事处和松华、双龙2个乡,共49个社区、16个村委会。

3、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概况

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地处昆明市东郊城郊结合部,是盘龙区街乡整合后成立的街道办事处。管辖面积40余平方公里,西面一穿金路、东二环路为界与金辰、东华两个办事处相邻,南面与官渡区的金马街道办事处相联,东面与官渡区啊拉乡接壤,北面与双龙乡接壤。青云街道办事处辖区是一个集风景名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家园。辖区有着名的世博园、金殿公园、昙华寺公园和白沙河水库等风景名胜旅游区。办事处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16个自然村,辖区居民80989人,可开发的土地面积为万余亩,集体预留土地约1500亩,山林面积3万余亩。还有昆明醋酸纤维公司、云内动力、金马铸造厂、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广播电视学校世博分校、云南省第一监狱、昆明第一监

狱、昆明市农垦局三农场等省、市、区公共单位17家。

1)工程评价区内有完备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交通便捷,社会环境优越。

2)工程所在地西南林业大学已建成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工程的污水由学校内部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

3)工程本身处于学校内部。工程周边无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以及文物保护对象,无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

4、经济结构

2011年盘龙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生产总值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亿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累计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919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8660元。财政收入显着增加,税收再创历史新高。全区财政总收入完790260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17291万元,同比增长%,其中:上划中央、省收入完成297203万元,同比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0088万元,同比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进度及增幅均居全市第一版块第一位。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72969万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外贸进出口实现亿美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稳步提升,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完成亿元,工业利润总额完成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第一产业健康发展,烤烟生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5、文化、教育

该区域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民间文艺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城乡群众文化

四、评价适用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