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扁鹊见蔡桓公》中考试题

最新《扁鹊见蔡桓公》中考试题

最新《扁鹊见蔡桓公》中考试题
最新《扁鹊见蔡桓公》中考试题

《扁鹊见蔡桓公》中考试题

一、选出下列黑体字注意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寡人无疾答()

A、jī

B、jí

C、jì

D、bìng

2、腠理答()

A、còu

B、zòu

C、cuò

D、chuò

3、汤熨之所及答()

A、wèn

B、yùn

C、wéi

D、yùn

4、今有病在骨髓答()

A、suī

B、sūi

C、suǐ

D、suí

5、桓侯遂死答()

A、suì

B、cuì

C、suèi

D、suéi

6、讳疾忌医答()

A、hèi

B、huèi

C、wěi

D、huì

二、选出黑体字在句中读音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答()

A、hǎo

B、hào

2、桓侯不应。答()

A、yìng

B、yīng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答()

A、huán

B、xuán

4、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答()

A、tāng

B、tàng

5、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答()

A、qí

B、jì

三、选出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A、韩非谕老谦称功劳

B、先秦阐明严重喜悦

C、规劝缓合线索肌肤

D、忠告拒绝固执污告

四、文中的三个通假字,分别是哪三个,选出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A、悦齐还

B、汤还齐

C、悦故齐

D、间还汤

五、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A、自以为是

B、疾忌医

C、命不凡

D、望风而逃

六、文中有四个至今仍在广泛运用的文言词语,分别是哪四个,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答()

A、复益及索

B、复益及使

C、索及遂复

D、索是以益使

七、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A、《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作者韩非,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

B、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医术高明的医生。

C、蔡桓公是战国时著名的国君,文中称为\'桓侯\'。

D、《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是一则故事。

阅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按下边提示,用\'‖\'线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⑴桓公不听扁鹊忠告

⑵扁鹊指出桓公的病已不可救药

⑶桓公病死

2、选出对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医生的爱好,是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B、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C、医生的爱好,是为无病呻吟的人治病,不用看自己就好了,也就有了功劳了。

D、医生喜欢给无病呻吟的人治病,反正不用看自己也会好的,功劳就大了。

⑵桓侯故使人问之答()

A、桓侯特意派人去问扁鹊。

B、桓侯故意派人去问这件事。

C、桓侯故意派人去问扁鹊。

D、桓侯特意派人去问这件事。

⑶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答()

A、(那是)掌握生死的神所管的,(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B、(那是)掌管生死的神所属的范围,(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C、(那是)掌握生死的神所管的,那该怎么办呢?

D、(那是)掌握生死的神所属的范围,那该怎么办呢?

⑷臣是以无请也答()

A、我因此也就不请求了。

B、我是再也不说话了。

C、我是不必再请求了。

D、我因此也就不再说话了。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A、鹊看到桓侯的病已无法治愈,所以回转身就走。

B、扁鹊观察到桓侯得的是不治之症,没有治疗的意义,所以就回去了。

C、因为当初桓侯没听扁鹊的劝告,扁鹊生气了,所以走开了。

D、扁鹊认为桓侯的本质不好。

4、简答桓侯的病为什么会到\'不治\'的地步?

答:

5、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

答案

一、1、B 2、A 3、B 4、 C 5、A 6、D

二、1、B 2、A 3、B 4、B 5、B

三、B

四、B

五、B

六、A

七、D

阅读

一、1、第一层:扁鹊见蔡桓公……桓侯又不悦。

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臣是以无请也。

第三层:居五日……桓侯遂死。

2、⑴ B

⑵ A

⑶ A

⑷ D

3、A

最新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年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018) 分钟时间:120分值:120分( ) 分(共20一、积累与运用) (2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每一个感人的瞬间,每一个灿烂的日子,值得以微笑来迎接;这是微笑的季节,这是属于我们季节。5、填空。(5分) 释生活,án都值得得以微笑来珍藏;每一个辉煌的成功,都值得以微笑来赞美。学会用微笑来qu①桃花源》中的“,,以心灵体味人生,便有了从容前行的潇洒步履,便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道出了村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①quán ②履.②《共工怒触不周山》中以“,;,”表现 ) 分)(2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共工触不周山造成了天地覆的变化。 ③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中的诗句“,的建成投用体现了我国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月①925日,500(简称FAST)FAST在贵州落成。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意义重大,令人振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标志着我國在天文领城取得了重要 ④温庭的《望江南》中以“,”写女子天天盼望归人,但船尽江空,希奋。望破灭。 战略优势,美国不惜危害中国安全利益,也不惜殃及东北亚和平甚至不惜让韩国②为了③至若春和景明,,,;,。 成为牺牲品,坚持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6、名著阅读(2分)

③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就十分卢沟桥。再见吧,原西。记得我初来之时,对你充满了怎样的畏惧和恐惧。现在当我离开你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又对你充满了如此的不舍之情。你还用生硬的手拍掉我我从乡里带来的一身黄土,把你充推重谋取进展推崇牟取进展推重牟取突破A. B. C. 排崇谋取突破D. 满炭烟味的标志烙印在我身上。老实说,你也没能拍净我身上的黄土,但我身上也的确烙下了你的分)(2) 、依次填人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顶是3( 印记。可以这样,我还没能变成一个纯粹的城里人,但也不完全是一个乡巴佬了。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 再见吧,亲爱的原西…… 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①当然,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小说通,文中的“我”是写的长篇小说以上文字选自中国当代作家 ②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等情节,塑造了这一平凡的人物形象。过、 ③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 (47、综合性学习。分”老百姓“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生的不幸,?哲人说:金钱是什么④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钱,也都离不开说:“金钱是饭,是衣,是车,是房。②①④③C. ④②③①B. ①③④②A. ③①④② D. 我校将要举行以“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钱。但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对于金钱了解多少呢(3,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一个成语。、仔细观察李可染的《牧牛图》4分)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月的开支情况的调查,整理后列出下面的表格。阅读表格后,针5年2016)通过对本校学生1(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对表格反映的情况,你得到了什么结论?(1分)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注释】①处:闲居②如:应该,应当5% 元50% 15% 20% 10% 30-60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5% 25% 15% 35% 10% 60-100元①舍其文轩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20% 100元以上20% 5% 35% 30%

故事二则 第27课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详案 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7*故事二则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讲述了蔡桓侯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讲述了纪昌拜飞卫学射箭,苦练基本功,最终成为射箭能手的过程,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寓言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对于纪昌、扁鹊这样的历史人物缺少深入了解,因此课前可以让有条件的同学查阅有关纪昌、扁鹊的资料。学生对于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如纪昌学射的成功固然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但也与他学习的态度、恒心、毅力和老师的指导有方分不开;再如,学生对蔡桓侯的评价,也应该见仁见智。可以谴责蔡桓侯自以为是,可以给他讲病须及早医治,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还可以指出蔡桓侯左右之人的阿谀奉承,不加劝谏等。 教学建议: 本文教学中可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线,进入到课文的情境,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品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然后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3.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言中受到教育,明白一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2018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东营市2017年三轮复习模拟试题演练(第一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1.﹣的相反数是() A.﹣B.C.﹣5 D.5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1=﹣3 B.=±3 C.(ab2)3=a3b6D.a6÷a2=a3 3.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德州市常驻人口约为556.82万人,此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556.82×104B.5.5682×102C.5.5682×106D.5.5682×105 5.如图,下列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有两个相同,而另一个不同的几何体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 A.45°B.54°C.40°D.50° 7.如图,港口A在观测站O的正东方向,OA=4km,某船从港口A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B处,此时从观测站O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航行的距离(即AB的长)

为()

A.4km B.2km C.2km D.(+1)km 8.如图,△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 A.4,30°B.2,60°C.1,30°D.3,60° 9.对参加某次野外训练的中学生的年龄(单位:岁)进行统计,结果如表: 年龄14 15 16 17 18 人数 5 6 6 7 2 则这些学生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7,15.5 B.17,16 C.15,15.5 D.16,16 10.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F是DC上一点,AE平分∠BAF交BC于点E,且DE⊥AF,垂足为点M,BE=3,AE=2,则MF的长是() A.B.C.1 D. 11.函数y=mx+n与y=,其中m≠0,n≠0,那么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②,扁鹊曰:“君有疾③在腠理④,不治将恐⑤深⑥。”桓侯曰:“寡人⑦无疾。”扁鹊出⑧,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⑨!”居十日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11),不治将益(12)深。”桓侯不应(13)。扁鹊出,桓侯又不悦(14)。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15)。桓侯故(16)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17);在肌肤,针石(18)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19)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20),无奈何也(21)。今在骨髓,臣是以(22)无请(23)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24)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25)死。 【字词注释】 ①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②有间:有一会儿。③疾:小病。 ④腠理:皮肤的纹理。⑤将恐:将,将要。恐,恐怕。 ⑥深:甚,厉害。⑦寡人:古代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⑧出:退出。 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⑩居十日:待了十天。居,止、停。 (11)肌肤:肌肉和皮肤。(12)益:更。 (13)应:答应、理睬。(14)悦:高兴。 (15)还走:转身就跑。还,同“旋”,回转、掉转。 (16)故:特意。 (17)汤熨之所及也:(是)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焐。熨,用药物热敷。 (18)针石:金属针和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 (19)火齐: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20)司命之所属: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属,隶属,管。 (21)无奈何也:没有办法。 (22)是以:就是“以是”,因此。以,因为、由于。 (23)无请:不问,意思是不再说话。请,问。 (24)索:寻找。(25)遂:就。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示例语文版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始末,刻画两个人物,表现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2.使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听信忠言的重要意义。 3.使学生理解间、居、复、益、应、还、走、及、是以、索等词语的意义,和汤、齐、还等字的通假用法。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学生升入中学后第一次学习的文言文;就此开始训练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参看注释,借助字典、联系句意、文意理解词语的含意,通过准确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含意,准确理解句意乃至文意。 2.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对应地刻画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表现了中心意思;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事的层次,分析逐次对应刻画两个人物的表现力量,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本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解释词语,口译课文。 教学过程 1.由学过的当代作家的三篇现代文引到将学的古代作家的这篇文言文,引出《扁鹊见蔡桓公》(板书课题)。 联系注释①简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研究刑名法术,是当时重要的思想家。《喻老》这篇文章,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文中叙述扁鹊见蔡恒公这则故事,本意是用它来比喻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策划困难的事,从它的容易处开始)、“为大于其细”(做大事从它的小处开始)的观点。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名医,人们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蔡桓公,即蔡侯。“讳疾忌医”(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这个成语,就是从《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中总结出来的。 2.要求学生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词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扁鹊治病》教学案例

《扁鹊治病》教学案例 前不久执教小学语文第八册《扁鹊治病》这课时,最后的环节是总结全文,我问学生:“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A 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讳疾忌医’的含义,就是说有了病 , 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 , 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 , 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 , 认认真真地改过。” B 生说:“我知道扁鹊的医术高超,不用任何检查就知道你的病情,比现在的医生强多了,他真了不起。” C 生说:“我知道蔡桓公太骄傲了,听不进别人正确的劝告,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学生们都各抒已见,说得都很好。 突然,学生 D 站起来说:“我跟大家想法不一样,我认为扁鹊不该跑到秦国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即使不能挽回蔡桓公的命,总可以延长蔡桓公的寿命吧!生命无价!” 听了 D 的发言后,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扁鹊的对与错。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于是,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

学们,扁鹊应该怎么办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有的说:“扁鹊应该跑到秦国去,不然他不但不能救回蔡桓公,说不定还会搭上自已的小命。”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虽然蔡桓公开始不听扁鹊的劝告,但现在他已知道错了,肯定会配合治疗,说不定会治好呢!” 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蔡桓公的病已深入骨髓,就像现在的癌症,肯定是不能救活了。” 又有一生说:“扁鹊在初遇蔡桓公时,就应想法设法让蔡桓公配合治疗。这样,扁鹊不但救了蔡桓公的命,也许还会得到好多珍宝呢。”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到此为止,急于下结论,而是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后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话题目就叫《假若你是扁鹊……》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 , 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 设计理念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思路:本课两课时。 第一课时开展4个活动——“我会说”;“我能读”;“我会译”;“我能析”。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口头表达;学会熟练诵读文言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多角度解读文本。 第二课时进行3个活动——“我会演”;“我能背”;“我能做”。意在让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充分展示自我;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当堂成诵。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关于扁鹊、《韩非子》、蔡桓公的相关资料;准备《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 教师: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复印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师: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下面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句话,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板书大声读出来。(教师板书:“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板书完后,要求全班同学齐读两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希望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团结协作,积极探究,圆满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相信大家一定行﹗ (以激励性语句作为开场白,容易激活兴奋点,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学习者情绪高涨之际,及时抛出学习任务,明确要求,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活动一:“我会说”(时间:5分钟) 1.各小组同学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扁鹊,《韩非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注明资料来源。 2.小组长指定一名成员宣读整理结果,其他成员可进行相关补充。 (此设计意在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既锻炼了口头表达,又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三、活动二:“我能读”(时间:10分钟) 1.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标注“腠、桓、还、汤熨、齐、遂”等字音。2.学生听教师范读,进一步纠正字音,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3.各小组自由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配合读、小组之间赛读等等。读完后展开自评与互评。 (“古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里去,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领悟。) 四、活动三:“我会译”(时间:15分钟) 1.明确目标。各组从文中挑出2—3个较难理解的句子,写在白纸上。 2.邻近两组交换“目标”,利用工具书,理解句子含义。 3.各组代表宣读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订正及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关键实词如“间、将、居、益、索”等的含义。) 4.开展集体评议,总结。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仍应以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积累文言词语为重点。但假如还是以传统的教师串讲为主,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效果未必佳。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

2018年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8年文言文阅读篇目 1.曹刿论战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扁鹊见蔡桓公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陈涉世家 7.出师表 8.桃花源记 9.三峡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活板 13.岳阳楼记 14.醉翁亭记 15.祖逖 16.记承天寺夜游 17.核舟记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 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 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而间./进.;期年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一、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战国策》。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修:长,这里指身高。 3、昳(yì)丽:光艳美丽。 4、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 5、窥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镇南中学“初中语文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研究”课题小组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班学生姓名: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走近韩非,了解《韩非子》。 2、读明内容,读出寓意。 3、理解重点词句,学会背诵。 课前作业 1、走近韩非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文章很有思辨性,很得秦始皇赏识,并采纳了他的部分思想。 2、了解《韩非子》《韩非子》一书为后人搜集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书中有许多寓言故事为人们喜爱,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等。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有间.()腠.理()好.治不病()还.走()汤熨 ..()()火齐.() 4、指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解释 (1)汤熨之所及也(“汤”同“烫”,用热水焐) (2)望桓侯而还走(“还”同“旋”,回转,掉转) (3)火齐之所及也(“齐”同“剂”,汤剂) 5、翻译重点句子。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桓侯故使人问之。” (4)“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5)“臣是以无请也。” 课堂作业 2、分析扁鹊、蔡桓公的人物形象 扁鹊:医术高明,对病情诊断准确;医德高,对病者耐心劝告;聪明机警,及时脱身。 蔡桓公:固执,讳疾忌医,盲目乐观,刚愎自用。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寓意? 事情:蔡桓公听不进扁鹊的善意劝告,固执的认为自己没病,结果使小病转为大病,最后导致不治而亡。 寓意:劝告大家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要讳疾忌医,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要注意防微杜渐。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勾.当(ɡòu) 恻隐忍俊不禁.(jìn) 妇儒皆知 B.归省.(xǐnɡ) 愧作戛.然而止(ɡá) 销声匿迹 C.藩.篱(fān) 瑟索锲.而不舍(qiè) 月明风清 D.枯涸.(hé) 技俩顶礼膜.拜(mó) 无可质疑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 ...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 言而喻 ...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5.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 B.房子能盖不高吗? 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是否盖得高? 6.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歧丰)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8处抗战文物的保养维护及环境整治。

《扁鹊治病》20分钟微课教学

扁鹊治病(片段教学20分钟)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过程,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等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片段过程 扁鹊治病 课件出示扁鹊的话 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师:同学们,这是扁鹊对蔡桓公的三次劝说,请你们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 师:那么眼看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作为一位医生,扁鹊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 生:越来越着急 师:来,你选一句,读出你的着急来 生自选一句读 师:同学们,扁鹊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名医,看到蔡桓公明明有病却不肯医治,他心里那个着急啊!(师指第一句第二句“大王,据我看来——读) 生读一二句 师:同学们,看到大王的病一次比一次严重,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扁鹊他心急—— 生:如焚 师: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读 生读第三句 相机指导还不够心急,来,把你们的眉头皱起来,再读--您的病--- 师:同学们,扁鹊这苦口婆心的劝说,换来了蔡桓公怎样的态度呢?蔡桓公面对扁鹊的劝说,有什么反应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生读文画句子 师:来,面对扁鹊的第一次劝说,蔡桓公有什么态度? 生:第一次,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师:第二次呢? 生: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韩非子·喻老》。概述本篇是主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造成最后身死的故事。本文为著名篇章,曾入选课本。 许多人吃不了苦,爱听好听的,爱做喜欢做的。其实,时不时吃点苦,听点忠言,才能更健康! 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扁鹊觐见蔡桓公,站着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end#,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

最新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模拟试题 数 学 试 题 卷 本卷共六大题,24小题,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比-2013小1的数是( ) A 、-2012 B 、2012 C 、-2014 D 、2014 2、如图,直线l 1∥l 2,∠1=40°,∠2=75°,则∠3=( ) A 、70° B 、65° C 、60° D 、55° 3、从棱长为a 的正方体零件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0.5a 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左视图是( ) A 、 B 、 C 、 D 、 4、某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0.000 00094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是( ) A 、9.4×10-7m B 、9.4×107m C 、9.4×10-8m D 、9.4×108m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a -1)2=4a 2-1 B 、3a 6÷3a 3=a 2 C 、(-ab 2) 4=-a 4b 6 D 、-2a +(2a -1)=-1 6、某县盛产枇杷,四星级枇杷的批发价比五星级枇杷的批发价每千克低4元。某天,一位零售商分别用去240元,160元来购进四星级与五星级这两种枇杷,其中,四星级枇杷比五星级枇杷多购进10千克。假设零售商当天购进四星级枇杷x 千克,则列出关于x 的方程为( ) A 、240x +4=160x -10 B 、240x -4=160x -10 C 、240x -10 +4=160x D 、240x -10 -4=160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因式分解:xy 2-x = 。 8、已知x =1是关于x 的方程x 2+x +2k =0的一个根,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 9、已知2x 3y =13 ,则分式x -2y x +2y 的值为 。 10、如图,正五边形ABCDE ,AF ∥CD 交BD 的延长线 于点F ,则∠DF A = 度。 11、已知x = 5 -12 ,y = 5 +12 ,则x 2+xy +y 212、分式方程3-x x -4 +14-x =1的解为 。 13、现有一张圆心角为108°,半径为40cm 小红剪去圆心角为θ的部分扇形纸片后,将剩下的纸片制作成一个底面半径为10cm 的圆锥形纸帽(接缝处不重叠), 则剪去的扇形纸片的圆心角θ为 。 14、如图,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EFG 起始时互相重合, 现将正方形AEFG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设旋转角∠BAE =α (0°<α<360°),则当α= 时,正方形的 3 1 2 l 1 l 2 B D A C E F G F C B G D E 正面

扁鹊治病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

xx治病教学案例 片段一:小学语文第八册《扁鹊治病》这课,在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a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讳疾忌医’的含义,就是说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b生说:“我知道扁鹊的医术高超,不用任何检查就知道你的病情,比现在的医生强多了,他真了不起。” c生说:“我知道蔡恒公太骄傲了,听不进别人正确的劝告,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突然,学生d站起来说:“我跟大家想法不一样,我认为扁鹊不该跑到秦国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即使不能挽回蔡恒公的命,总可以延长蔡恒公的寿命吧!生命无价!” 听了d的发言后,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扁鹊的对与错。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于是,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扁鹊应该怎么办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学生稍稍安静) 有的说:“扁鹊应该跑到秦国去,不然他不但不能救回蔡恒公,还会惹下麻烦。”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虽然蔡恒公开始不听扁鹊的劝告,但现在他已知道错了,肯定会配合治疗,说不定会治好呢!”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蔡恒公的病已深入骨髓,就像现在的癌症,肯定是不能救活了。” 又有一生说:“扁鹊在初遇蔡恒公时,就应想法设法让蔡恒公配合治疗。这样,扁鹊不但救了蔡恒公的命,也许还会得到好多珍宝呢。” 片段二:抓住“名师”,读悟感知

通过几个同学的叙述,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作者把想说的话、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放在了故事中。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1.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天,名医xx去拜见xx。 理解“名医”:什么叫名医?(有名的医生)那么有名的老师叫──名师,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叫──名嘴。 2.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那么课文中一定会有很多句子可看出这一点。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现扁鹊是一位名医的句子。 a.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 师:扁鹊仅仅是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蔡桓公皮肤上的小病,真是医术高明啊!(板书:医术高明) b.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你从哪儿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师:扁鹊也许只看了一眼,也许只看了两眼,就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情发展,真是医术高明的医生! c.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师:这个句子很长,很难读,又很重要。它集中体现了蔡桓公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方式由简单逐渐变得复杂。扁鹊只用了“望闻问切”中的“望”就完成了诊断。真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初中文言文复习整理

初中文言文复习 一、解释加点词要点 1.了解文言实词的单音节构词特点 在现代汉语中,词绝大多数是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例如,“老师”、“红彤彤”等。但是在文言文中,绝大多数词都是单音节的,也就是一个字构成的。因此,在解释文言加点词语时,就必须把单音节的词,解释为双音节的词。例如,解释《曹刿论战》中“齐师伐我”,“齐”解释为“齐国”,“师”解释为“军队”,“伐”解释为“攻打”,“我”解释为“我国”。再如,解释《出师表》中“臣不胜受恩感激”中的“感激”,必须作为两个词来解释,“感”,解释为“感动”;“激”,解释为“激动”。 2.区分古今词义异同 现代汉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古汉语到了今天,词语发生了很多改变,有的古义消失了,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语缩小了,还有的词义变的与今天截然不同了。例如,解释《曹刿论战》中的“牺牲玉帛”的“牺牲”,古义指“猪牛羊作为祭品”,而在现代汉语中,“牺牲”指“为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利益或生命”,如“牺牲生命”、“牺牲个人利益”,这里的词义就是扩大了。再如,在解释《为学》中“西蜀之去南海”的“去”时,就要解释为“距离”或“离开”,与现代汉语意思就大相径庭。 3.注意文言通假 在古代,尽管有些汉字还没有造出来,但是古人照样能够表达出来那些还没有造出来的例如汉字的意思。例如,往返的“返”,在两千年前还没有造出来,因而,在《愚公移山》中“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就借用了“反”字来替代“返”。又如,在“河曲智叟亡以应”中,古人又借用“亡”代替没有造出来了“无”。 文言通假现象大致有四种情况。 ①利用近音与同音字来代替。例如,在《扁鹊见蔡桓公》中,“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句中,“还”字替代“旋”字;《核舟记》中,“左手倚一衡木”句中,“衡”字替代“横”字。 ②用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在《扁鹊见蔡桓公》中,“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这两个句子中,用“汤”与“齐”分别代替了“烫”与“剂”。 ③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在《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句中,利用形声字“材”代替了声旁字“才”。 ④利用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代替。例如,在《愚公移山》中,“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扁鹊见蔡桓公 优秀教案

扁鹊见蔡桓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2.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3.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难点】 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做到基本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你们知道成语“讳疾忌医”吗?“讳”的意思是: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这则故事中的蔡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齐来看看课文。 三、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他所著的书,集先秦法家学说的大成。 四、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大意。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或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A.抽查几个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论 B.教师就关键处纠正,并示范朗读。 五、串译课文。 1.教师讲解几个难句。 2.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 3.抽几对学生一人读一人译,其他同学评价。 4.教师做小结。 投影提示:几个词的古今义差别: (1)同义有别 疾:小病病:大病 (2)古今异义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复古义:再一次今义:重复 益古义:更加今义:有好处 索古义:寻找今义:绳索 5.学生自由作评:蔡桓公为什么会病死? 引导理解讳忌疾的害处。 【作业布置】 A.课后练习二三 B.默写本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2.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事情的写法。 3.练笔。 【教学重点】 1.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2.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事情的写法。

最新人教版生物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50分。在以下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3、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4、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图,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关系为 A.a→c→d→b B.a→b→c→d C.c→d→a→b D.a→d→b→c ★5、银杏树与杏树相比较而言,最大的不同在于 A、果实没有酸甜的味道 B花没有鲜艳的色彩 C种子没有果皮的包被 D没有果实和种子 ★6、某同学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小明在花园里面发现了下列数据,分析一下数据,适于鼠妇生活的环境是: 地点数量 水泥路面上 0 水槽旁边的花盆下 28 种花的花盆底下18 干燥的草堆里 3

A.阳光充足 B.空气新鲜 C.阴暗潮湿 D.高温干燥 ★7、用超市里的饺子面粉包成的饺子,吃起来特别有“筋道”,这是因为这种面粉里“面筋”的含量高。“面筋”是种子成分中的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8、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 A.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 ★9、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学校的试验田里种植花生,下列做法对于花生正常出芽没有 ..意义的是A.在晴天进行播种 B.在春天进行播种 C.在雨后进行播种 D.在松土后进行播种 ★10、夏季即将到来,西瓜甘甜可口,是清凉解渴的佳品。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西瓜果实的是A.受精卵 B.胚珠 C.子房 D.花托 11、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12、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13、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结构,功能不.相似的是 A.闪光灯和角膜 B.胶卷和视网膜 C.光圈和瞳孔 D.镜头和晶状体 ★14、小美在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注射的葡萄糖到达了舌上味蕾的缘故。葡萄糖从手臂到达味蕾依次经过 A.肺循环和体循环 B.体循环和肺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15、如果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简单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复杂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简单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复杂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16、几位同学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他们提出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扁鹊见蔡桓公》复习试题

《扁鹊见蔡桓公》复习试题 积累: 一、给句中加点字注音 1、寡人无疾.____ 2、疾在腠.理____ 3、汤熨.之所及____ 4、今有病在骨髓.____ 5、桓侯遂.死____ 6、讳.疾忌医____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____ 8、桓侯不应.。____ 9、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___10、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____ 11、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____ 二、写出文中的三个通假字答() 三、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四、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A、《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作者韩非,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 B、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医术高明的医生。 C、蔡桓公是战国时著名的国君,文中称为\'桓侯\'。 D、《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是一则故事。 阅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按下边提示,用\'‖\'线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⑴桓公不听扁鹊忠告 ⑵扁鹊指出桓公的病已不可救药 ⑶桓公病死 2、选出对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医生的爱好,是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B、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C、医生的爱好,是为无病呻吟的人治病,不用看自己就好了,也就有了功劳了。 D、医生喜欢给无病呻吟的人治病,反正不用看自己也会好的,功劳就大了。 ⑵桓侯故使人问之答() A、桓侯特意派人去问扁鹊。 B、桓侯故意派人去问这件事。 C、桓侯故意派人去问扁鹊。 D、桓侯特意派人去问这件事。 ⑶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答()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教师:杨华波 单位:绥宁县瓦屋学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韩非子及其著作;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学习本文对比的写法。 3.初步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4.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九年级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不太喜欢抽象知识的学习,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借助于一些具体活动的安排,让教学丰满和生动起来。例如通过演示动画情节的画面,使视觉和听觉达到和谐统一,营造高效率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预习,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学习这一节课的学生往往是对知识延伸、启示哲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甚至有部分可能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但由于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能力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与个性发展需要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可以采用协作学习的教学组织,降低个体学习的难度,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鼓励其在分组内或分组之间充分发挥起技术应用特长,带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同学,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各有所得。 三、学习内容分析 1.本节主要内容 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的内容。题目是后人加的。内容带有劝喻型性。文章以时间为序,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通过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同时给人们以启迪: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概括出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和疏通本课的文言字词;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划分层次及综合概括层意;在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后,过渡到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延伸。 3.课时要求: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协作学习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害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找医生看病)这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可是在韩非笔下的蔡桓公却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终怎么样了呢?(病死了)今天我们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就是写蔡桓公讳疾忌医,贻误了治疗时机,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的故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