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浅谈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摘要:孟子的“仁政”思想,以“性善论”、“民本”思想和“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观为理论基础。

关键词:孟子;仁政;民本;性善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9-0269-01

春秋以降,王政不行,故诸侯之霸政与暴政屡见不鲜。霸政者,以春秋五霸为典型,五霸以力假仁,争霸战争连绵不断。战国时期,诸侯连年交兵,百姓苦不堪言,实为暴政也。面对如此境遇,孟子提出了“仁政”思想,希望可以救民于水火,使天下重归王政。“仁政”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去除霸政和暴政,从而实现王政。孟子以“性善论”、“民本”思想和“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观为理论基础,前两者针对的正是霸政与暴政。

一、伦理学基础:“性善论”

五霸以力假仁,正是因为他们不仁,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拿仁义做幌子。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他们的不仁,是不能,还是能而不为?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仍然不能将仁政付诸实践。孟子给出了答案,即他们的不仁是能而不为也。正如“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就构成了他“性善论”的重要内容,也为他提出“仁政”思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孟子·公孙丑上》中载:

孟子的“仁政”具体内容

孟子的“仁政”具体内容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儒学社会政治层面功能的形成和加强,同时也就减弱了儒学作为一般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层面的作用。在原始儒学那里,它是通过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去启发出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追求理想社会的自觉。所以,儒学对于士大夫们的修身养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可是,当儒学的一些主要内容被政治制度化以后,它就成了不管你自觉与否,自愿与否,都必须遵守的外在规范,因而它的修养意义和作用就大大地被减弱了。这样,儒学制度化方面的成功,却成了它在道德修养功能方面走向衰危的契机。 到了汉末,政治制度化了的儒学礼教(名教),一方面成为束缚和压制人的自然感情的东西,一方面又成了那些伪君子沽名钓誉的工具,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玄学乘此流弊而起,调和名教与自然(性情)的矛盾,而其中又都强调以“自然”为本。并且在理论学说上,玄学也明确地提出了“道明其本,儒言其用”(《后汉纪》卷十二“袁宏曰”)。所以,自从玄学诞生以后,儒学尽管在政治制度层面仍然保持着它的统治地位,而在思想修养层面的功能,却已为玄学或道家(以及道教)所取代。东晋南北朝以后,以至于隋唐时期,佛教思想的影响又超过了玄学,在士大夫的思想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末的约七百年间,儒学只有那些体现为政治制度化方面的东西,在统治阶层的维护下继续起着作用。 尽管这一时期儒学文献方面的研究也并没有中断,但像唐孔颖达编纂的“五经正义”之类的著作,除延续汉儒和玄学家的观点外,并没有多少新意。所以,儒学在人们的思想修养方面,也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后人在评论儒释道三教的社会功能时,常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赵昚语,转引自刘谧著《三教平心论》卷上)这种说法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佛道的学说在人们的修身养性方面所起的作用远比儒学为大。 两汉时期儒学性格的重大变化,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儒学的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的消长等,是很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高二语文《孟子》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习,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又“私淑孔门后学”,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一、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先秦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固”可以理解为安定、团结,意思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谷梁传·恒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孟子对民本思想给以系统的发展和阐述。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二、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仁政学说体系。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一)养民: (1)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孟子·滕文公上》) (2)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 (3)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他把“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他列举当时赋税繁多的情况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孟子·尽心下》)征布、征粮,还要征劳役,三重负担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

《孟子》导读讲义

一、孟子生平 二、《孟子》简介 三、性善论 四、仁政思想 五、民本思想 六、大丈夫人格理想 七、影响及评价 一、孟子生平 孟子(约前372-前289),邹(今山东邹城)人,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故里邹国世代相传,在农历四月初二纪念孟子诞辰。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西汉时代,司马迁《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是关于孟子的最完整的资料: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威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 受业子思 孟子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他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曲阜孔庙清朝雍正题“生民未有”匾 3 孟母教子 ①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多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设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 坟地 集市 学宫 ②沽肉示信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 ③断机教子 “断机教子”,讲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 4 治学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

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异同

在儒家学说中,孟子向来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对孔子的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治道观上也是如此。治道即治理之道,为政之道。在治道观上,孔子主张施行德政;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孔子德政与孟子仁政的异同。 相同点: 1、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目标都是重建社会伦理秩序。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讲“正名”; 孟子讲不“遗其亲”、不“后其君”, 讲“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中庸》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伦为“天下之达道”。在儒家理念中, 五伦既是每个人, 也是家、国、天下共同的存在方式, 从个人到家、国、天下, 离开这五种伦理关系都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因此, 社会伦理秩序的建 构和维护从孔孟开始就是儒家治道一贯的根本问题。 2、在孔孟思想中,仁即德的内涵,因此二人都把仁德视为“为政”的根本要素,这是二者之所同。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的“政”是指法制禁令, “刑”指刑罚, “政”、“刑”都是强制性的规范, 只能制约民众外在的行为,不能养成内在的羞耻心、价值观, 人们不违背规范, 只是规避可能受到的惩罚, 并不认为违背规范是可耻的,“道之以德” , 是通过为政者道德人格的魅力与其德行的感召, 兴起民众为仁向善的心志, 在内在心志的驱动下,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齐之以礼”是通过礼乐的教化、规范功能, 使社会推崇的道德伦理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内心, 养成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孟子说: “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他认为“以力服人”只能是暂时的, 并且还会在人们心中积聚不满情绪, 一旦有机会, 就会爆发为反抗行为, 破坏社会秩序。“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无论力之大小强弱, 都会自觉自愿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导向, 遵循社会伦理规范。 孔孟一致认为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和稳定不能靠外在强制, 只有在人们内心道德意识的自觉驱动下养成的、自动自发的行为习惯才是最可靠的, 在位者的德行则是全社会道德意识自觉和伦理行为习惯养成的价值之源。 不同点: 1、在为政方法上,孔子强调一个字“正”,他说:“政者,正也。”“正”主要表现在“正名”和“正己”两个层面。“正名”是对社会规范的明确和恪守, 即明确社会秩序中不同角色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 同时按“名”的标准和要求选择、规范处在相应名位中的人及其行为, 尤 其要求为政者本人的资格和行为要符合相应角色的规范。孔子认为为政的第一步是正名, 但要实现正名的目标, 为政者先要正己。为政者“正”, 才能“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 才有令行禁止之效, 所“正”的伦理规范才能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和遵循。遵循礼的规范既是为政者自身仁的自觉和充分展现的根本途径, 也是激发全天下人仁德自觉的根本方法。 孟子最为看重的为政之德是“居仁由义”, 仁德主要体现为“义” , 他说: “仁, 人心也; 义, 人路也。”“居仁由义”在为政活动中的表现就是“发政施

孟子与仁政

孟子与仁政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 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曾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每个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的本质自然流露而救人。孟子认为“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关于孟子仁政的论文

关于孟子仁政的论文 众所周知,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孟子仁政学说中的两项主要原则即经济原则和道德教化原则做一番阐释。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两个必然之前提,此两前提互为补充说明,缺一不可。一前提为井田经界之准确划分(“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另一前提为百姓民众生无衣帛渔肉之忧,死无送终厚敛之虞(“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认为,实施仁政一定要从正经界开始,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1]经界不正,就会导致各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滋生及暴君污吏胡作非为、无是非曲直价值标准等混乱局面的出现。若井田之经界划得准确,皆为百亩之田,“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因此,正经界是实施仁政之第一要务。经界既正,孟子设想的西周时期实行过的井田制便有了实施的可能[2],正经界是正井田的基础,正井田是正经界之必然。“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3]孟子所说的“耕者九一”具体说就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家,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4]。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与西周初年实行的井田制已大不相同,带有理想化的成分在内。孟子设计的井田制是以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制度,其政治目的就在于使庶民百姓都能牢牢扎根于土地之上,从而达到“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5]的目的,百姓民众才会无衣帛渔肉之忧,送终厚敛之虞。做到了“正经界”和“养生丧死无憾”,只是孟子实施仁政王道的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解体,对社会政治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形成了“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同乐”的社会风尚。孔子曾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6]在孔子看来,只有解决了庶民百姓的生计问题,消除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才能使社会达到稳定和谐的局面。可见,关注庶民百姓的生存条件、生活状态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其仁政思想体系中同样把儒家的这一鲜明思想主题作为自己的题中应有之义。孟子针对当时社会上兵燹不已、战乱不断,庶民百姓“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7]的悲惨局面,指出要让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制民恒产的问题。如果说“正经界”与“养生丧死无憾”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基础的话,那么,制民恒产就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的第一步。所谓“制民恒产”就是为百姓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孟子的政治逻辑就是,治民之要在民事,民事之重在民生,民生之保障在民产,有民产之结果是民心向善,民心向善之结果是便于实行仁政。故使民有固定之民产(恒产)便成为孟子推行仁政的当然要务,这就是孟子所强调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8]实行仁政必须从解决棘手的经济问题入手,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入手。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往往突破了孟子仁政思想体系的框架而蕴涵着宝贵的思想资源。具体说来,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主张给民众百姓以足够的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使民众百姓能够自觉地依附在土地上,“死徙无出乡。”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证,才会在此基础上产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保持社会处于和谐与稳定的状态中,若百姓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和保障,就会铤而走险,“此

浅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浅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摘要:孟子的思想经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他的思想中,有很多都是千古凝练的精髓,有很多直到今天依然实用。比如仁政思想,孟子在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仁政”思想,并将施行仁政视为统治者的治国之本。孟子仁政思想内涵丰富,首次将人的价值给予肯定,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极致。 关键词:含义背景现实联系与应用思考 孟子仁政思想的含义: “仁政”即是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说的就是这个含义。 孟子仁政思想的背景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解体,对社会政治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形成了“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同乐”的社会风尚。当时全国各地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君主霸权。为了结束战火,重建社会新秩序,实现天下统一而济世救民,孟子弘扬并发挥孔子学说,提出了以民本为核

心的仁政治国学说。孟子针对当时社会上兵燹不已、战乱不断,庶民百姓“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的悲惨局面,孟子指出要让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制民恒产的问题。如果说“正经界”与“养生丧死无憾”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基础的话,那么,制民恒产就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的第一步。 孟子仁政思想与现实的联系与应用 孟子的仁政思想经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而且有很多直到今天依然实用。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国家都在追求一种和谐与和平。而这种和的本质就是仁政的思想。比如,现在中国在部分地区实施福利政策,为百姓谋福,这就是仁政思想的体现,社保卡、医保卡这一项项福利措施方便百姓,赢得民心,使社会更加稳定。 总之,吸取孟子仁政思想之精华,加之以实行与运用,必能使国家稳定和谐。

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

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曾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观点,认为统治者应遵守礼制、爱惜百姓。但他没有从根本上明确这一观点是“为什么”,也没有从操作层面明确“怎样”及“如果不又怎样”的问题。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相关思想,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形成了完整的“仁政”学说。 什么是仁政: 仁政是“仁”的推广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有这样一件事:一次,齐宣王看见一头牛被牵去宰杀,他不忍心,下令用一头羊换下它。于是孟子对齐宣王说,这说明大王有“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怜悯之心)”,假如他把这样的恻隐之心用于人事、治国上,那他就是在施仁政、行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仁”不过是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的发展而已,“仁政”不过是“仁”的推广而已。 既然人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每一个统治者都有施行仁政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推行仁政: “推己及人”“与民同乐”

如何施行仁政呢?继续上面的故事来说明。齐宣王拒绝孟子让其推行仁政的建议,因为他自己有好货(即贪财)、好色的毛病。孟子说,世上人人好货、好色,大王只要通过了解自己的欲望,从而推知所有人民的欲望,并采取措施尽可能满足这些欲望,这样做,就是推行仁政。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a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可见推行仁政的方法不过是推己及人、想民所想、与民同乐。 如何看待统治者: “君不仁即可诛”“民贵君轻” 假如一个统治者不能做到体恤百姓、尽心国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或对待这样的统治者? 孟子提出了那个时代最具震撼性的观点,即君王若没有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诛杀了君主,也不能算有弑君之罪。理由很简单,但很充分:君主违背了民心、丧失了人性。丧失了人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即“非人也”,“非人”如何能为人君主?借此,他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 在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几乎成为儒学思想的代名词。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时候,主要讲了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教师参考用书提到一句“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1],但孟子的仁政究竟怎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没有具体论述。在历史学科的继续教育过程中,许多学员曾经提出这个问题。本文试梳理一下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孔子的仁 (一)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仁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对后世影响最大、到现在也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仁的思想。全国通用的初中教材《中国历史》在介绍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时说:“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只比初中教材多“他主张以德治民”几个字。这两种说法,都是把仁作为政治学范畴来讲。现在天津等地试用的新编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试验本)在继承原来历史教材讲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对‘仁’有许多解释,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3]”新增加的这些内容基本上是从伦理学角度来讲的。我认为,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主要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怎样做人与调节人际关系才是仁的思想的核心。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研究的体会,拟从三个方面来阐明孔子关于仁的伦理学思想。 第一,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仁”字在上古时代已出现,古人释为“相人偶”,意为二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善的关系。孔子继承了仁的基本内涵并作了重要发展,明确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4]。孔子所宣扬的仁具有泛爱的特点,是对春秋时代人的价值发现的肯定。比如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曰:“‘伤人乎?’不问马。[5]”“伤人乎”的人是指养马者,春秋时代养马者的社会地位很低,相当于奴隶或半奴隶的身份,这有力地说明孔子的仁适用于劳动人民。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墨家的兼爱又有区别,不是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平等的爱,而是有等差的爱,要遵循亲亲、尊尊的原则。亲亲、尊尊是西周宗法社会的原则,其本质就是礼。礼是血缘法则、道德法则和阶级法则的综合体。人的行为不仅要遵守仁,也要符合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已内在地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 第二,仁是以忠孝为本、包罗众德的总道德。仁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是各种道德的总和。仁包括个体修养、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如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孔子强调为仁要身体力行,反对花言巧语的伪饰和卑躬屈膝的奉承,说:“巧言佞色,鲜矣仁。”[6]“刚毅木讷近仁。[7]”在孔子看来,仁者心地坦荡无私,无患得患失之念,所以“仁者不忧”[8]。具有仁的品德的人还无所畏惧,敢于坚持真理,“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9]。总之,仁是各种品德的集合体,仁者是完美无缺的人格体现。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孟子的仁政思想 大纲 一、仁政之必要 1. 施仁政、行王道——平治天下的所在 2. 仁义——社会关系的基础和社会秩序的保证 3. 人民期盼仁政 二、推恩 1. 仁政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 2. 实施仁政的方式——推己及人 3. 推恩 知识点汇总 T01:施仁政、行王道——平治天下的所在 T02:仁义——社会关系的基础和社会秩序的保证 T03:人民期盼仁政 T04:仁政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 T05:实施仁政的方式——推己及人 T06:推恩 正文 在作为人之善性的“仁、义、礼、智”四者当中,孟子尤其重视“仁”,甚至称“仁,人心也”(《告子上》),从而以“仁”来统摄其他三个方面的德行。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极力阐发了“仁”的学说,孟子更是承其遗教并进一步发明“仁心”、“仁政”之论,将“仁政”作为他整合社会的根本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孔子那里,“仁”更多表现在个人的道德层面上,而对于孟子来说,孔子的“仁”已经从个人的道德生活拓展到整个社会和政治生活当中,因而,“仁政”成了孟子王道政治的最突出表现。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孟子使得儒家的“仁学”由此灿然大备。 一、仁政之必要 司马迁述孟子之时代背景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

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孟子荀卿列传》)一言以蔽之,当时的统治者们无不崇尚富国强兵、兼并弱小的霸道之术。所谓的“霸道”,指“以力假仁”,就是崇尚用利益与武力来维持社会秩序。在春秋初期,这一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所以孔子对于管仲的霸业也有大力的表彰,称颂管仲“如其仁”(《论语宪问》)。但到了战国之时,七雄争长,挟天子令诸侯已不可能,“即使桓公复起,亦难再为玉帛冠裳之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欲以恢复统一的社会秩序已不可能,相反只会导致争战不断,从而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动荡。因此,孟子认为,要从根本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只有放弃尚力尚利之霸道而代之以行仁政之“王道”,即“以德行仁”,通过“仁义”来治国徕民,其理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施仁政、行王道——平治天下的所在 行仁则得天下,不仁则失天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离娄上》)因此,仁义之政确实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兴废。它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1)行仁是得人之道。在孟子看来,民心之向背不依靠霸道武力的征服,“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公孙丑上》)反之,以仁德服人则可以使人民心悦诚服。因此,获得民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行仁,即“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样,“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 (2)仁政是战胜之道。孟子的政治理想是使天下“定于一”,即使天下结束混乱状态而得到统一,这其实是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的共同理想。因此他并不一概反对战争,而是认为仁政是战胜不败的根本保证。他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在这里,是否得道,决定了人心之向背,而所谓的“得道者”,即是能行王道与仁政者,因此“仁者无敌”,如果能施仁政於人民,则“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这也就是说,如果能行仁政得民心的话,手持木棍也可以打败秦国和楚国的坚甲利兵。而我们知道,就军事实力来说,当时秦国和楚国是最为强大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主要思想 《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他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8] 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至于像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

孟子名言精选之仁政篇-孟子经典名言精选

孟子名言精选之仁政篇|孟子经典名言精选 孟子名言精选之:仁政篇(带翻译)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孟子是中 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 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一生名言无数,古典文学网下面精选孟子经典名言供广大孟子爱好者欣赏。(孟子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 [译文] (孟子说:)“国土不必再扩大了,人民不必再增加了。只要认真施行仁德政治、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的了。(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 [译文] (孟子说:)分些财产给人家这叫小恩小

惠,教育别人要善良这个叫忠诚,帮助天下人民找到治世人才的,这个才叫仁德。(孟子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所以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适合处在帝王地位;不仁爱的人处在帝王地位,这将会把他的丑恶传播给大家了。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孟子曰:)”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孔子说:‘仁的威力是不可以人数多少计算的。一个国家君主爱好仁,那就会天下无敌的。’现在有些人既想做到天下无敌,可自己又不肯实行仁政,这好比是害怕炎热却又不肯去洗澡一样。“(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仁德能够胜过不仁德,好比水能胜过火。但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却好比用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火焰扑不灭,他就说是水不能胜过

孟子仁政思想及现代意义

摘要: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在我们构件和谐社会的今天,其思想也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思想中有关完善人格、治国策略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现代阐释,来看其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思想; 现代阐释; 现实意义 被称为儒家“亚圣“的著名思想家孟子,生活在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是,孟子的许多思想及其对人类社会本质的和规律性的认识,却并没有完全过时,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并能够对当今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完善人格 “修身”是孟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指出修身是兴家、保国、守天下的根本。可见孟子对修身的重视。孟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引导人与社会向着真善美奋进,加强提高人自身的人格修养。《孟子》中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等。 首先,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还从“性善”出发,认为“浩然之气”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他高度评价这种“浩然之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可见,他对于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追求。“浩然之气”还表现为“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从古至今,这种“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其次,在生死问题上,孟子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他继承、发展孔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在生与义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时候,就应该为坚持仁义节操而献身。孟子的舍生而取义的思想,高扬了人的不可屈服的人格尊严,积淀为中华民族刚键有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人生攸关的紧急关头,成为无数志士仁人坚持节操、抵御侵略、英勇献身的道德精神力量。 在当今中华民族奋进崛起的过程中,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应该有着更高层次的“善”的追求,赋予“善”更广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吸取上述孟子思想的精华,对我们今天腐败现象的治理以及自觉抵制腐败思想、拜金主义作风、享乐主义作风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二治国策略 “治国”是孟子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下面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阐述其现代启示。 第一,政治。孟子提出了民贵说。他说:“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尽心下》)。其民贵君轻思想体现了国家可变、君主可换,而民众不可易,这是他继承和发展远古“民惟邦本”思想的时代卓见。并依此为基础,提出对君臣关系的见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

关于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套以“仁”为基础,以“仁民”为核心的思想,它强调稳定的政治秩序,突出“民”的主体地位,对当今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借鉴意义。学者们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仁政思想的内容、仁政思想的实质、仁政思想的来源与基础、仁政思想不被各国君主接受的原因以及仁政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这几方面。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研究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献进行回顾与归纳,并最终给出总结和作者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对今后研究孟子仁政思想的学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仁政思想仁民性善论治国理念启示 一、引言 孟子的仁政思想继承于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一套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体系。孟子的仁政思想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都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仁政思想的内容、仁政思想的实质、仁政思想的来源与基础、仁政思想不被各国君主接受的原因以及仁政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这几方面。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研究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献进行回顾与归纳,以供研究孟子仁政思想的学者们作进一步的参考。 二、文献内容回顾 1、仁政思想的内容 在各篇学术专著中,许多学者对仁政思想的内容作了概括,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将仁政思想更加系统的呈现在人们面前。有的学者把仁政思想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主张先义后利,加强修养,积极进取。二、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三、认为忧民之忧,勤政爱民是“劳心者治人”的前提。四、主张使民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民有恒产而有恒心。五、主张“取于民而有制”,量力负担,根据国家需要合理调控税收。1 有的学者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概括仁政思想的内容,认为在经济上,孟子主张“制民之产”、“改革井田制”和“轻刑薄税”。在政治上,孟子主张“与民1张立环.《<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及其启示》第2-3页

孟子仁政思想

论孟子“仁政”思想对国家治理的借鉴意义 内容摘要:“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提倡“王道”政治,目的是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孟子认为,天下基础是国家,国家的基础是家庭,而家庭的基础是个人。在现实社会中,孟子的“民本”思想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本文从孟子的民本与仁政思想出发,阐述了孟子关于国家政治的看法。 关键词:民本;仁政;性善论; 关于“民本”思想,孟子有具体阐述。他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其贤,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之可焉,然后去子。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推行仁政王道,有丰富的政治内容。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的这段话,讲述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财产,才能操守道德,如果老百姓穷困不堪,就会走险犯罪。等老百姓犯了罪,再用刑罚惩罚,这是陷害百姓。英明的君主应该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使他们有一定的财产侍奉父母,养活妻子儿女,只有如此,老百姓才能安定下来。从这段文字中,孟子是实实在在地维护老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像孔子对民人小施恩即可。民有恒产,进有恒心,君主要保民而王。 孟子强调:“省刑罚,薄税敛。”重刑罚、暴敛税,是历代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焦点。孟子提出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

《孟子》政治思想

《孟子》政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丢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洲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盂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