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及原则.docx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及原则.docx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及原则.docx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及原则.docx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及原则

1前言

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工程质量事故是其中最为严重

又较为常见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随

着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的重视,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投诉有增加的趋势,群体上访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有时较为复杂,其涉及的专业和部门较多,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事故的正确处理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以达到科学准确、经济合理,为各方所接受。本文结合笔者

多年来工作经验,提出了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原则及基本程序,以供参考。

2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如所示。

2.1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

临时支护措施

原因分析

调查报告

加固处理修复处理不作处理

结构检测鉴定

加固处理方案

加固设计

加固施工

检查验收

竣工

图 1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事故调查包括事故情况与性质;涉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各部门;并与使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各

个方面有关。一般可分为初步调查,详细

调查和补充调查。

初步调查主要针对工程事故情况、设计文件、施工内业资料、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根

据初步调查结果,判别事故的危害程度,确定是否需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

对事故处理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进行检测确定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以及对建筑物进行专项观测与测量。

补充调查是在已有调查资料还不能满足工程事故分析处理时,需增加的项目,一般需做某些结构试

验与补充测试,如工程地质补充勘察,结构、材料的性能补充检测,载荷试验等。

2.2原因分析

在完成事故调查的基础上,对事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以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事故处理提供必

须的依据。原因分析时,往往会存在原因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要正确区别分清同类事故的各种不同原因,

通过详细的计算与分析、鉴别找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综合原因分析中,除确定事故的主要原因外,

应正确评估相关原因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影响,以便能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加固修复方法。

工程质量事故的常见原因见表 1。其中第 1 至 5 项主要出现在施工阶段,第 6 至 8 项主要出现在使

用阶段。

表 1工程质量事故的常见原因 2.3调查后的处理

根据调查与分析形成的报告,应提出对工程质量事

1违反程序未经审批,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故是否需进行修复处理、加固处理或不作处理的建议。

2地质勘察勘察不符合要求,报告不详细,经相关部门签证同意、确认工程质量事故不影响结不准确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可对事故不作处理。例如经设计计

3设计计算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错误,违算复核,原有承载能力有一定余量可满足安全使用要

反规范求,混凝土强度虽未达到设计值,但相差不多,预估混

4工程施工施工工艺不当,组织不善,施工凝土后期强度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等。

结构理论错误工程质量事故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影响正常使用或

结构耐久性,应进行修复处理。如构件表层的蜂窝麻

5建筑材料施工用材料、构件、制品不合格

面,非结构性裂缝,墙面渗漏等。修复处理应委托专业

6使用损害改变使用功能,破坏受力构件,

增加使用荷载施工单位进行。

工程质量事故影响结构安全时,必须进行结构加固

7周边环境高温、氯等有害物体腐蚀

补强,此时应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结构检测鉴定和加固

8自然灾害地震、风害、水灾、火灾

方案设计,并由有专业资质单位进行施工。

按照规定的工程施工程序,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与施工,宜进行施工图审查与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监

理,防止加固施工过程中再次出现质量事故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3修复加固处理的原则

建筑工程事故修复加固处理应满足下列原则:⑴

技术方案切合实际,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要求。⑵

安全可靠,满足使用或生产要求。⑶经济合理,

具有良好的性价比。⑷施工方便,可操作性。⑸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修复加固处理应依据事故调查报告和建筑物实际情况,并应满足现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并经业主

同意确认。修复处理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材料。它对原有结构的影响以及工程费用有直接关系,

因此处理方法应遵循上述原则和要求,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确定,以确保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同样,修复加固处理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以确保处理质量和安

全,达到要求的处理效果。

4结束语

⑴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具有较多的复杂性、危险性、综合性。工程事故处理是一项专业性的技

术,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鉴定,以提供科学的调查报告,为事故处理提供正确的依据,对于有

争议的工程质量事故应委托相关资格单位进行检测鉴定。

⑵现有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尚存在不规范之处。某些施工单位为了掩盖质量事故,未经处理或处理

不合理,产生安全隐患,导致使用过程中投诉,在实际工程中出现同一工程多次处理重复投诉现象。

理修复费用相差较大。另外受检测条件限制,加固施工中使用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未能进行施工质量检验,给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带来矛盾,这些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A、质量事故处理的任务与特点

一、主要任务

本文所述的质量事故处理,一般情况下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事故部分或不合格品的位置。诸如:返工重做、返修、加固补强等;

(二)防止事故再发生而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七项:

1.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工程质量事故大多数发生在施工期,而且事故往往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只有及时、正确地处理事故,才能创造正常施工条件。

2.确保建筑物安全:对结构裂缝、变形等明显的质量缺陷,必须作出正确的分析、鉴定,估计可能出现

的发展变化及其危害性,并作适当处理,以确保结构安全。对结构构件中的隐患,如混凝土或砂浆强度不足,构件中漏放钢筋或钢筋严重错位等事故,都需要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周密的分析和必要的计算,并采用适

当的处理措施,排除这些隐患,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

3.满足使用要求:建筑物尺寸、位置、净空、标高等方面的过大误差事故;隔热保温、隔声、防水、防火等建筑功能事故;以及损害建筑物外观的装饰工程事故等,均可能影响生产或使用要求,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

4.保证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耐久性:有些质量事故虽然在短期内不影响使用和安全,但可能降低耐久性。

如混凝土构件中受拉区较宽的裂缝;混凝土密实性差;钢构件防锈质量不良等,均可能减少建筑物使用年限,也应作适当处理。

5.防止事故恶化,减少损失:由于不少质量事故随时间和外界条件而变化,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

故不断扩大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例如持续发展的过大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和砌体受压区中宽度不大的裂缝等均应及时处理,防止发展成倒塌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6.有利于工程交工验收: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必须在后续工程施工前,对事故原因、危害、要否处

理和怎样处理等问题作出必要的结论,并应使有关方面达到共识,避免到工程交工验收时,发生不必要的争议而延误工程的使用。

7.防止事故再发生:防止同类事故或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针对实际存在的事故原因而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称之为纠正措施。例如沉桩设备功率太小,导致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应采用更换设备的纠正措施。利用适当的信息来源,调查分析潜在的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称为预防措施。例如从钢材市场情况获悉,钢筋不合格品比例不小,相应采取加强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等措施,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场,同样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再发生。因此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再发生。

二、主要特点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有以下特点:

(一)复杂性:由于使用功能和建筑地区条件不同,建筑物种类繁多,加上施工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建筑施工中出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如果事故发生在使用阶段,还涉及到使用不当等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形态的事故,往往其产生的原因、性质与危害程度截然不同。所有这些众多的因素,都造成不少质量事故本身的复杂性。在进行事故处理时,更会由于施工场地狭窄,及与完好建筑物间的联系等而产生更大的复杂性,诸如车辆、施工机具难于接近施工点,操作不慎会影响相邻建筑物的结构等等。

(二)危险性:除了事故的复杂性给其处理工作带来的危险性外,还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是有些事故随时可能诱发建(构)筑物的突然倒塌;二是事故排除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事故恶化和人员伤亡。

(三)连锁性:建筑物局部出现质量事故,处理时不仅要修复事故部位,而且还应考虑修复工程对下部结构乃至地基的影响。例如板承载能力不足的加固,往往引起从板、梁、柱到基础的连锁性加固。

(四)选择性:同一事故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可有多种选择。在处理时间方面,一般均应选择及时进行处

后,选定最优方案。

(五)技术难度大:通常修复补强工程比新建工程的技术难度大得多。因此除了正确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

有针对性的措施外,还必须严格控制处理设计、施工准备和操作检查验收,以及处理效果检验等项工作的质

量。

(六)要有高度责任性:因为事故处理不仅涉及结构安全和建筑功能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而且还牵涉到单

位之间的关系和人员处理,所以事故处理都必须十分慎重,对有关人员的政纪或法纪处分更应慎之又慎。

B、质量事故处理的原则与要求

一、必备条件

质量事故处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事故情况清楚:一般包括事故发生时间,事故情况描述,并附有必要的图纸与说明,事故观测记录和

发展变化规律等。

(二)事故性质明确:主要应明确区分以下三个问题:

1.是结构性的还是一般性的问题。如建筑物裂缝是由于承载力不足引起,还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

温、湿度变形而造成;又如构件产生过大的变形,是因结构刚度不足,还是施工缺陷所造成等等。

2.是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问题。如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就需要查清内部有无孔洞;又如结构裂

缝,需要查清裂缝深度,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还要查明钢筋锈蚀情况等。

3.区分事故处理的迫切程度。如事故不及时处理,建筑物会不会突然倒塌?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以

免事故扩大恶化等。

(三)事故原因分析准确、全面:如地基承载能力不足而造成事故,应该查清是地基土质不良,还是地下水位

改变,或者出现侵蚀性环境;是原地质勘察报告不准,还是发现新的地质构造,或是施工工艺或组织管理不善而造成等等。又如结构或构件承载力不足,是设计截面太小,还是施工质量低劣,或是超载等。

(四)事故评价基本一致:对发生事故部分的建筑结构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建筑功能、结构安全、使

用要求以及对施工的影响等评价。

(五)处理目的、要求明确:常见的处理目的要求有:恢复外观;防渗堵漏;封闭保护;复位纠偏;减少荷

载;结构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事故处理前,有关单位对处理的要求应基本统一,避免事后无法作

出一致的结论。

(六)事故处理所需资料齐全:包括有关施工图纸、施工原始资料(材料质量证明,各种施工记录,试块试

验报告,检查验收记录等)、事故调查报告、有关单位对事故处理的意见和要求等。

二、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

(一)一般原则

1.正确确定事故性质

这是事故处理的先决条件。有关内容前面已阐述。

2.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了事故直接发生部位(如局部倒塌区)外,还应检查事故对相邻结构的影响,正确确定处理范

3.满足处理的基本要求

事故处理应达到以下五项基本要求:

①安全可靠,不留隐患;

②满足使用或生产要求;

③经济合理;

④材料、设备和技术条件满足需要;

⑤施工方便、安全。

4.选好处理方案和时间

根据事故原因和处理目的,正确选用处理方案和时间。

5.制定措施

制定有效、可行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二)注意事项

1.注意综合治理

首先要防止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其次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利取得最佳效果。如构件承载能力不足,不仅可选择补强加固,还应考虑结构卸荷、增设支撑、改变结构方案等多种方案的综合应用。

2.注意消除事故的根源

这不仅是一种处理方向和方法,而且还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措施。例如超载引起的事故,应严格控制施

工或作用荷载;地基浸水引起地基下沉,应消除浸水原因等。

3.注意事故处理期的安全

一般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①不少严重事故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发生倒塌,只有在得到可靠地支护后,方准许进行事故处理,以防发

生人员伤亡。

②对需要拆除的结构部分,应在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拆除工作。

③凡涉及结构安全的,都应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核算,提出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处理中

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

④重视处理中所产生的附加内力,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⑤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固方法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4.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为确保事故处理的工程质量,必须从准备阶段开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处理工作完成后,如有必

要,还应对处理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验,以确认处理效果。

(三)事故不需要作专门处理的条件

工程质量缺陷虽已超出标准规范的规定而构成事故,但是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论证,从而

作出不需要专门处理的结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例如有的建筑物错位事故,如要纠正,困难很大或将造成重大损失,经

过全面分析论证,只要不影响生产工艺和正常使用,可以不作处理。

2.施工质量检验存在问题:例如有的混凝土结构检验强度不足,往往因为试块制作、养护、管理不善,

其试验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结构混凝土质量,在采用非破损检验等方法测定其实际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时,

可不作处理。

3.不影响后续工程施工和结构安全:例如后张法预应力屋架下弦产生少量细裂缝、小孔洞等局部缺陷,

只要经过分析验算证明,施工中不会发生问题,就可继续施工。因为一般情况下,下弦混凝土截面中的施工应

力大于正常的使用应力,只要通过施工的实际考验,使用时不会发生问题,因此不需要专门处理,仅需作表面

修补。

4.利用后期强度:有的混凝土强度虽未达到设计要求,但相差不多,同时短期内不会满荷载(包括施工荷载),此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只要使用前达到设计强度,也可不作处理,但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

5.通过对原设计进行验算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基础或结构构件截面尺寸不足,或材料力学性能达不到设

计要求,而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可以根据实测的数据,结合设计的要求进行验算,如仍能满足使用要求,并经

设计单位同意后,可不作处理。但应指出:这是在挖设计潜力,因此需要特别慎重。

最后要强调指出:不论哪种情况,事故虽然可以不处理,但仍然需要征得设计等有关单位的同意,并备好必要

的书面文件,经有关单位签证后,供交工和使用参考。

C 、质量事故处理程序与内容

第九章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第一节工程质量事故特点及分类

一、工程质量事故定义和特点

根据我国有关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国家标准的定义,凡工程产品质量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而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 包括与安全性的要求) ,称

准、设计文件及合同中对质量的要求。质量缺陷分三种情况:一是致命缺陷,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使用、

维护产品与此有关的人员可能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状况的缺陷,或可能损坏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二

是严重缺陷,是指尚未达到致命缺陷程度,但显著地降低工程预期性能的缺陷。三是轻微缺陷,是指不会

显著工程产品预期性能的缺陷,或偏离标准但轻微影响产品的有效使用或操作的缺陷。

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或质量缺陷,而引发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工期延误或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和社

会正常秩序的事件,称为工程质量事故。

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多变,常难免会出现某种质量事故或不同程度的质量缺陷。因

此,处理好工程的质量事故,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使工程质量

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任务。应当认真重视工程质量不良可能带来的严

重后果,切实加强对质量风险的分析,及早制定对策和措施,重视对质量事故的防范和处理,避免已发事

故的进一步恶化和扩大。

工程质量事故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复杂性

建筑工程与一般工业相比具有产品固定,生产过程中人和生产随着产品流动,由于建筑工程结构类型

不一造成产品多样化;并且是露天作业多,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建筑工程产品所使用的材料

品种、规格多、材料性能也不相同;多工种、多专业交叉施工,相互干扰大,手工操作多;工艺要求也不

尽相同,施工方法各异,技术标准不一等特点。因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繁多,造成质量事故的原因错

综复杂,即使是同一类的质量事故,而原因却可能多种多样,截然不同。这增加了质量事故的原因和危害

的分析难度,也增加了工程质量事故的判断和处理的难度。例如:就墙体开裂质量事故而盲,其产生的原

因就可能是:设计计算有误;结构构造不良;地基不均匀沉陷或温度应力、地震力、膨胀力、冻胀力的作

用;也可能是施工质量低劣、偷工减料或材质不良等等,所以使得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判断其性质、原

因及发展、确定处理方案与措施等均增加了复杂性及困难。

2.严重性

建筑工程是一项特殊的产品,不像一般生活用品可以报废,降低使用等级或使用档

第 201页

次,工程项目一但出现质量事故,其影响较大。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

者则会留下隐患成为危险的建筑,影响使用功能或者不能使用,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建筑物的失稳、

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例如, 1995 年韩国汉城三峰百货大楼出现倒塌事故死亡达 400 余

人;我国某县 1997 年一栋砖混结构住宅楼发生整体倒塌事故,造成 36 人死亡;某市人行过

江桥1998 年整体坍塌事故,造成60 余人掉人江中死亡;某市一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桩基整体失稳、

整座楼倾斜,爆破拆除 6 —18 层,造成部分报废事故。所以,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问题不能掉

以轻心,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防患于未然,力争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以

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可变性

许多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出现后,其质量状态并非稳定于发现的初始状态,而是有可能随着时

间进程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例如:地基基础的超量沉降可能随上部荷载的不断增大而继续发展;混

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可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荷载的变化及持荷时间而变化;也就是由于

材料特性的变化、荷载和应力的变化、外界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引起工程质量问题不断发

生变化。因此,在初始阶段并不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不能及时处理和纠正,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的质量

事故,例如,开始时细微的裂缝有可能发展导致结构断裂或倒塌事故;土坝的涓涓渗漏有可能发展为

溃坝。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时,一定要注意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

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或加强观测与试验,取得数据,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向。

4.多发性

由于建筑工程产品中,受手工操作和原材料多变等影响,建筑工程中有些质量事故,在各项工

程中经常发生,降低了建筑标准,影响了使用功能,甚至危及了使用安全,而成为多发性的质量通

塌覆等。因此,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十分必要。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一般可按下述不同的方法分类:

( 一) 按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划分

1.一般质量问题

由于施工质量较差,不构成质量隐患,不存在危及结构安全的因素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 5 000

元以下的为一般质量问题。

2.一般质量事故

由于勘察、设计、施工过失,造成建筑物、构筑物明显倾斜、偏移、结构主要部位发生超过规

范规定的裂缝、强度不足,超过设计规定的不均匀沉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返工重做或由

于质量低劣、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且改变了建筑物的外形尺寸,造成永久性缺陷的质量事

故,同时,直接经济损失在 5 000元以上100 000元以下,或造成 2 人以下重伤的为一般质量事故。

3.重大质量事故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列为重大质量事故:

第十章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

第一节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

一、施工现场管理的含义

现场一般指正在进行某种活动的场所,施工现场就工程建设而言,就是直接建造建筑工程的地点

和为建筑工程提供各项生产活动、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

定的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它既包括生产前方的作业场所——土地,又包括生产后方各辅助生产的作

业场所,如为工地服务的各类加工厂 ( 混凝土构件、木制品、钢材铁件和水、电加工等成品或半成品的加

工厂 ) 、试验室、库房、锅炉房,以及材料物资堆放、机械设备运行场地等。

建筑施工在现场进行就必然有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所谓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

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人( 管理者、操作者) 、机 ( 机械设备 ) 、料 ( 原材料、构配件 ) 、法 (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工艺、检测 ) 、环境、资金、能源、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职能,以保证现场按预

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按期、安全、文明的生产。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管理的落脚点。由于建筑企业各种主要生

产要素都集结在施工现场,建筑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完成的,因此,施工

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施工

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大系统,施工现场管理则是其中一个子系统,大系统的运转和目标实现有赖于子系

统的正常运行和目标实现。企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会在现场得到反映,各项专业管理工作也要在现场

贯彻落实。所以,施工现场管理其首要任务是保证施工活动能高效率、有秩序的进行。现场出现的各

种生产、技术、质量和安全等问题,有关施工人员必须及时解决、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从这个意义

上说施工现场管理也就是现场的生产管理。决不仅仅是维持现场施工秩序和保证文明施工的部分管理。

建筑产品是由多种环节综合生产出来的,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和设备安装等生产过程。所

以,施工现场管理也不单纯是施工企业管理的涵义,它还应当包含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

单位、施工单位、建材供应单位等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共同的建筑产品的质量和安

全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也是施工现场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内容。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 一)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

第 224页

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工人直接从事施工活动、创造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场所,是生产力的载体。企业的

生产目的——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建筑产品必须通过施工现场建造起来。亦即企业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只

有在施工现场优化组合后才能转换为生产力。建筑产品施工进度的快慢,质量的优劣,成本的高低,效益的好

坏,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有些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规章制度不健

全、岗位责任不落实;有人不干活,有活无人干;材料、机具、设备到处堆乱放,浪费惊人,现场环境“脏、乱、差”,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建筑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有些企业长期以来全员劳

动生产率偏低,生产力得不到较大增长,利润滑坡、效益不高。出现这些问题虽然有一些客观原因,但是,忽

视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是主要因素。北京、上海、天津和全国各省市一批先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强化施工现场

标准化管理,通过1Sd 》9000标准认证后使企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高层、大跨、精密、复杂的建筑愈来愈多。在建筑施工中,新技术、新材

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并得到推广应用,建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现场施工如何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

求,必须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我们知道,企业管理内容和形式是同劳动过程的物资技术条件和生产社会化程

度紧密联系着的,它随着物资技术条件的变化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在发展变化。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的特

点是专业化、协作化、社会化大生产,它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因

此,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施工现场管理只有按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才能保证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代,建筑企业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创出企业名牌,

而满足市场和用户需要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现场制造出来的,要靠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

低决定着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可以说,施工现场管理是市场经营的延伸或市场经营的后盾。

改革、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全面实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要求不但

要审查企业的资质条件,还要考察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的条件和管理水平能否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

量,是否具备履约能力。因此,施工现场又成为企业形象的“窗口”,所谓“窗口”就是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标志。施工现场管理无序、混乱,窗口形象很差,企业即使有好的外部机遇,也不可能有中标的机会,在建筑市

场上难以与强手竞争。企业领导者要想扩大市场、占领市场,必须首先抓好现场管理,抓好“窗口”建设。一些

优秀的建筑企业,通过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使工地成为文明施工的样板后,又引来了新的工程任务。这一事实

充分说明,高水平的施工现场管理,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实现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需要

施工现场管理与企业管理是管理工作的两个层次。前者是局部,后者是整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优化各专业管理,并使其在现场相互

第 225 页

<< 上一

(完整版)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及时报告 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现场人员人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包括伤亡人数、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等报告本单位工程项目经理部领导或安全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并有组织、有指挥地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施工现场情况,用快速办法分别通知和报告公安机关、劳动部门、工会、人民检察院及上级主管部门。 二、发生事故后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首先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蔓延扩大。同时,为了调查事故、查清事故

原因,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负伤人员和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要进行录像、摄影或画清事故现场示意图,并做出标记。因为事故现场是提供有关物证的主要场所,是调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所以要严加保护。要求现场各种物体的位置、颜色、形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尽可能保持事故发生时的状态。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 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现场取证完毕,并征得上级劳动安全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同意后进行。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将现场破坏。 三、组织事故调查组 一般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较大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事故发生地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劳动安全监察、公安、工会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1、目的: 分析事故原因,落实处理措施,消除质量缺陷和隐患,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施工阶段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3、定义和术语: 一般质量事故——通常是指经济损失在5000-10万元额度内的质量事故。 重大质量事故——凡是有下列情况之者,可列为重大事故: ●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主要结构倒塌者 ●超过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的基础严重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倾斜、结构开裂或主体 强度严重不足,影响结构物的寿命,造成不可补救的永久性质量缺陷或事故。 4、程序概要:

5、程序细节: 监理工程师/A、B 施工单位/C 施工单位 监理工程师 设计单位/D

5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E 总监 总监 /F 、G 施工单位 6、 注解: 注1 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 与事故有关的工程情况 ● 质量事故的详细情况,诸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性质、现状及 发展变化情况等。 ● 事故调查中有关的数据、资料 ● 质量事故原因分析与判断 ● 是否需要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 事故处理及缺陷补救的建议方案和措施 ● 事故涉及的有关人员和责任者的情况

6、注解(续): 注2制定的事故处理方案,应体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等原则。如果一以一致认为不需要处理,必须经过充分的 分析和论证。 注3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内容包括 ●工程质量事故的情况 ●质量事故的调查与检查情况,包括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 ●质量事故原因分析 ●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及技术措施 ●实施质量处理中的有关原始数据、记录、资料 ●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和验收 ●结论意见 7、相关文件及表单 A、质量通知单 B、停工令 C、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D、质量事故处理方案 E、质量事故处理验收申请 F、复工令 G、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概述 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建筑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有:坍塌、火灾、中毒、爆炸、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应急预案应立足于建筑施工工地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二、应急组织 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现场抢救组人员组成: 医疗救治组人员组成: 后勤服务组人员组成: 保安组人员组成: 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应急组织结构图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建设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任务、指令,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企业救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驻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项目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救援组长。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就近医院抢救。 后勤报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应急救援人员的餐饮。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应急小组的工作,保护好现场。 三、救援器材 应急救援小组应配备下列救援器材: ①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急救包、小药箱; ②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③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④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⑤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⑥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四、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小组成员在项目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培训。培

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示范文本

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施工生产场所,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 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领导。项目安技人员根据事故 的严重程度及现场情况立即上报上级业务系统,并及时填 写伤亡事故表上报企业。 企业发生重伤和重大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将事故概况 (含伤亡人数,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用最快的 办法分别报告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劳 动部门公安部门、检察院及工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各 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转告各自的上级管理部门。其 处理程序如下: 一、迅速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切不可惊慌失措,要有组织,统一指挥。首先抢救伤亡和排除险情,尽量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注意,为了事故调查分析的需要,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如因抢救伤亡和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构件时,还应准确做出标记,最好拍出不同角度的照片,为事故调查提供可靠的原始事故现场。 二、组织调查组 企业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经理、主管经理、业务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发生人员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的人员组织施工生产、技术、安全、劳资、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现场所在地区的市(或区,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死

工地项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工地项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正式版

工地项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 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工伤事故的分类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3、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4、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含3人)的事故; 5、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含10人)的事故; 6、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事故。 二、事故的上报 1、发生工伤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员,必须立即报告项目部有关领

导,有关领导必须立即报至工程部和公司主管领导。2、主管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情况。 三、事故的调查 1、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拟定改进措施,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情况和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 2、发生事故后首先要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如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的扩大而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或有详细记录。对事故现场的处理,必须经过当地劳动、公安、安监等部门同意方可进行。 3、按照事故类型分级进行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习题集.doc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习题集一、填空题 1.建筑工程质量四要素是指:(技术)、(管理)、(素质)、(社会环境)。 2.二级重大事故是指死亡(10-29)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者。 3.属于受力因素和施工因素的,多以(物理)性缺陷为主。 4.混凝土的微裂中沿骨料和水泥石界面的微裂缝,呈月牙形,两端尖细中间宽粗,称(粘结)裂缝。 5.凝土中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 6.钢材的腐蚀分为(大气腐蚀)、(介质腐蚀)、(应力腐蚀)。 7.一级重大事故是指死亡(3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者。 8.属于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多以(化学)性缺陷为主。 9.当梁的截面尺寸很大时,施工缝可留在梁底(与柱交接)处。 10.钢结构的失稳主要发生在(轴压)、(压弯)、和(受弯)构件。 11.一般抹灰层有三层,分别是指(底层)、(中层)、和(面层)。 12.砖砌体中长度小于(25mm)的错缝为通缝,连续(4)皮通缝为不合格。 13.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 14.混凝土的初期收缩是由于(水分蒸发)而产生的。

15.拼装后模板间的接缝宽度不大于(2.5mm) 16.基础的沉降由(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沉降组成。 17.屋面开裂常见裂缝有(结构)裂缝,(防水层温度)裂缝和(防水层施工)裂缝。 18.抹灰设置垂直度,平整度与厚度的标志为(标筋)。 19.工程地质勘察可分为(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 20.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优先选择(粉煤灰)水泥。 21.钢材的质量取决于(冶炼浇铸)和(轧制)过程式中的质量控制。 22.三级重大事故是死亡(3-9)人,重伤(2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者。 23.混凝土中最大水灰比不小于(0.6) 24.常见建筑工程中的土体滑动有(深基基础槽的变位滑动)和(滑坡)。 二、名词解释 1.钢材的冷脆:指钢材随温度降低,其逆性和韧性逐渐降低(即钢材逐渐变脆)现象。 2.流砂:土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粒能随着渗流水的一起流动的现象。 3.泛霜:当焙烧石900℃时,生成氧气钙Ca0和氧气镁Mg0,遇水易消解成风霜状散在砖块表面。 4.潜水:指在地表以下第一个连续分布的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的重力水,由雨水的河水补充给,水位有季节变化。 5.混凝土的冬季施工:凡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 稳定低于5℃时,就应采取冬期施工的技术措施进行混凝土施工。

工程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编号:SM-ZD-19837 工程安全事故处理办法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工程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确保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顺利进行和总结事故发生原因,促进其它施工现场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制订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工程安全事故的处理。 第3条本办法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5.《企业施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 6.《事故(事件)报告分析处理制度》(出自五洋《管理体系程序汇编》)

7.《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出自五洋《管理体系程序汇编》) 8.《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出自五洋《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第4条主要职责。 1.集团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事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协调组织、配合调查、总结事故教训。 2.集团企业技术中心:负责安全事故涉及到技术方案的编制及督促落实。 3.区域公司工程部:负责事故上报集团公司、协调组织项目部配合调查、督促事故处理意见的执行、督促项目部整改和防护、总结事故教训。 4.项目部:负责启动事故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事故现场的保护、配合事故调查,执行事故处理意见、落实整改和防护措施、贯彻落实“四不放过”原则、总结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二章事故上报 第5条安全事故分级如下: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分析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分析 班级:建工1302 姓名:郑建 学号:201330257 组员:郑建蒋磊

第一章绪论 1.1 概述 1.1.1什么是工程质量事故 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建设管理、监理、勘测、设计、咨询、施工、材料、设备等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影响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及危害的事件。 1.1.2事故的定性 (1)质量不合格根据我国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规定,凡工程产品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而没有满足某个预期使用要求或合理期望的要求,成为质量缺陷。 (2)质量问题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的称为质量问题。 (3)质量事故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以上的成为质量事故。 1.1.3特点 工程质量事故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1.4事故分类 分类标准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既可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划分,又可按其产生的原因划分,也可按其造成的后果或事故责任区分。 说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列》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公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1991年2月22 日公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同时经2007年9月18日第138次建设部常务会议审议,建设部颁布第 161号部长令,决定废止《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部令第3号,1989年9月30日发布);.《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

工程施工安全事故

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 今年暑假我在工地实习了一个月,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但是身边从来不少听到施工安全事故。我住在学校旁边的小区,前一段时间小区前面的建筑工地就发生了一起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我们小区全面停电了,原因是工地挖地基时挖断了小区的电缆。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给周边的小区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安全施工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些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并做分析。 从建筑活动的特点及事故的原因和性质来看,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四类,即生产事故、质量问题、技术事故和环境事故。 (一)、生产事故 生产事故主要是指在建筑产品的生产、维修、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有关施工操作规程等而直接导致的安全事故。这种事故一般都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发生的次数比较频繁,是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我国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是针对生产事故。 案例分析: 湖北省荆州市“12.21”模板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OO7年12月21日,湖北省荆州市某综合楼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阳台预制板断裂导致支撑坍塌的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O万元。 2007年12月19日下午,施工单位木工班长安排2名施工人员进行8楼阳台雨棚模板的制作,2人按施工方案制作现浇模板,模板下面的支撑立柱共有6根,分两排,每排3根支撑于8楼阳台的预制板上,制作模板时未在预制板上采取任何分散载荷的保护措施,支撑立柱杆直接落在预制板上。2O日上午制作安装完毕,由木工班长负责检查认可。 2007年12月21日13时左右,6名混凝土工进行8楼阳台雨棚混凝土浇筑作业,现浇作业面积为3.6 m × 1.8 m。14时左右,当第8车混凝土料倒入现浇板中间时,8楼阳台的预制板忽然断裂,现浇板支撑垮塌,作业面上的4人来不及撤离与斗车、现浇板、8楼阳台预制板一同坠落,并击断7楼至2楼的所有阳台预制板,被压在落下的预制板废墟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木工班长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监理工程师、预制板制造单位法人等9名责任人分别受到罚款、吊销执业资格等行政处罚;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受到相应经济处罚;责成有关责任部门向当地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二、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及事故处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具有严重性、复杂性、可变性、多发性和不同程度的可以挽救性的特点 复杂性:发地质勘察不认真、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 盲目套用图纸 在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不符、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错误、结构 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差 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WZF)、施工质量低劣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未考虑异常天气的影响 业主拖欠工程款等* 可变性:事故随时间、湿度、温度、荷载的变化而变化 发展方向:1、趋于安全稳定;2、发展破坏 可以挽救性:只要做到五正常:正常的勘察、设计、材料、施工、使用,不可能出现很大的事故,仅仅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的事故,大多数是完全可以处理的. 不同程度的可以挽救性是指比拆除重建要节省相当的费用与工期* 可以处理的含义:比拆掉重建要节省大量的资金、缩短相当的工期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结果: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安定、人民的生活。 粗放的管理和野蛮施工,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 低劣的建筑质量给人民和社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无序的竞争无法提高建筑队伍的竞争力,在不久的将来无法与国际先进的企业竞争。解决方案: 对目前由于全民素质不高、文化技术水平低下而产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要善于处理: 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争取设计、监理的支持; 争取业主的谅解; 尽量少返工,争取不返工; 处理方案应尽量照顾施工单位; 处理问题或事故过程中教育有关人员,使其今后决不再发生类似问题或事故 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处理原则: 确保人身安全的原则;满足结构承载力的原则;满足结构使用要求的原则;处理费用低廉的原则;处理工期短的原则;施工方便的原则;汲取教训的原则;得到提高 的原则。 个别桩承载力不足的处理:当承台下桩数较多时,若仅某桩承载力不够,一般不必补桩,竖向承载力一般可以满足(由设计院复核) 若缺陷桩为中心桩,由设计院复核桩承台抗冲切抗弯,若不满足,加厚桩承台即可若缺陷桩为边桩或角桩,可能引起承台倾斜,不需作任何处理,利用底层墙下地梁即可防止桩承台的倾斜。 济南红庙小学:地基为软饱和土,压缩性很高;应该高重部分建成后过一段时间再建低轻部分;由于社会原因,相邻高重、低轻建筑物必须同时施工,造成低轻建筑物严重开裂;防止办法:1、分期施工;2、若必须同时施工,加大低轻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 因(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标准版) 建设安全是生产、经营、居住、学习、娱乐活动安全的基木保证。如果对安全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1人的不安全行为: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反规程,操作锗误等。 1.2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机械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 1.3环境的不利因素:施工现场照明光线不足,视线不畅;通风不良、粉尘飞扬;作业场所狭窄、杂乱,沟渠纵横;施工现场道路不通畅;材料工器具乱堆乱放,杂乱无序;噪声刺耳。

1.4管理上的缺陷:对职工没有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就上岗作业;没有对各工种进行各项安全技术交底;没有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投入少;安全生产检查流于形式,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没有按“定人、定措施、定时间”进行整改,对发生事故没有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等。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与对策 2.1以法治人:按照《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2以制度管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的设置,要结合建筑安全的特点,按建筑工程项目的大小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2.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必须先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作业。对变换工种的工人要进行新岗位的操作规程的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技术知识等的教育培训为一体,实行“一条龙”管理,未经培训人员不得上岗,切实解决“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欠规范、安全

施工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方法

港新花苑( 1#-6#房)工程项目部 事故调查与处理方案 一、事故的调查 事故调查前调查人员应先期收集事故单位有关资料,了解事故现场 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事故调查中,要尽可能多询问几个当事人, 并应尽量调取事故现场资料,尽可能还原事故过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 析并重,找准事故原因。要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取证,对有关言证、书 证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要根据事故情况需要对有关设备、 设施进行检测, 让数据说话。掌握事故调查取证技巧和策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总的 思路是围绕事故发生的经过这条主线,通过“听、看、问、查、验”的 方式对事故总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1)、听取事故情况汇报。调查事故首先要听取企业负责人关于事故情 况的汇报, 要注意事故发生的时间: 具体到几点几分几秒; 地点: 事故发生第一现场,具体地点、班组;事故伤亡人员的年龄、姓 名、工作岗位;事故发生时一起工作的员工;事故发生时带班、 值班领导;造成事故发生的大致原因。在对事故过程基本了解之 后,事故调查组人员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可以分组,一般分为现场 组、资料组、询问笔录组等,每组指定一名业务较好的人员任组 长,每组都有项目部相关人员配合,然后开始着手进行调查。 情况,发现和收集证据,确定调查方向和范围。现场组人员必 到现场进行勘验,现场勘验主要对事故现场的的原始状态,以及与事故 有关的主要物体、痕迹、遗留物等物体进行查验,获取物证。调查人员 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时,要采取拍照、测量和制作简易现场图等措施,及 时提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了解现场残留物 品位置、使用情况、损坏情况可以较直观地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尽可 能还原事故过程。经过现场勘验,可以获取事故发生的初始原因、致伤 2)查看事故现场。现场组人员主要任务是查明事故 发生现场的 须亲自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因素的分析及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因素的分析及处理摘要: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或者报废、机械设备破坏、安全设备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对于质量事故的处理,一要现场查看;二要调查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制定处理方案;三要进行事故处理。 关键词:质量事故分析处理 一、造成质量事故的施工因素 1、建筑材料及建筑制品质量不良 承重结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造成结构裂缝,甚至倒塌。例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良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过大的裂缝或产生脆性断裂破坏,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造成结构混凝土爆裂;水泥受潮、过期、结块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甚至于出现裂缝导致构件或结构破坏;防水材料的质量不良导致渗漏、

耐热度差、流淌等质量缺陷。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等等质量 问题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2、人的因素 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施工理论知识而造成事故的情况也 很多。例如: (1)由于对土压力的作用缺少认识,采用不适当的回填基坑方法, 而造成基础位移或基础裂缝。 (2)对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基本概念模糊。如某单屋厂房为预制地梁,施工时用预制地梁的钢筋现浇成连续梁,造成地梁在支座处附近出 现裂缝。 (3)对预制构件使用和施工时的受力区别认识不清。如预制桩使用 时为受压构件,施工中为受弯、压弯、拉弯构件,施工操作稍不注意,就易使桩开裂或折断。其他如柱、屋架都有类似的问题。

(4)对砖砌体在施工中的稳定性认识不足,考虑不周。如山墙在大 风或脚手架震动下倒塌。 (5)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整体稳定认识不足。如装配多层框架接 头混凝土没浇或浇后强度还没达到要求,就施工上层结构而造成事故。 (6)对悬挑结构的倾覆或折断问题缺乏认识。常因拆模过早而发生 事故。 (7)对模板或支架的受力特点认识不足,造成模板工程结构方案不 合理,安装不当,刚度不够,整体稳定性不好,而造成楼板、顶板、大梁倒塌。 (8)对施工中楼面超载要领不清或根本没有,其主要原因还是对结 构设计理论不太懂,对楼面设计活荷载没有量的认识。因此,构件、材料随意堆放,稍不注意就要出现超载的断裂、倒塌事故。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 防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019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Preventive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accident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建设安全是生产、经营、居住、学习、娱乐活动安全的基木保证。如果对安全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1人的不安全行为: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反规程,操作锗误等。 1.2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机械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 1.3环境的不利因素:施工现场照明光线不足,视线不畅;通风不良、粉尘飞扬;作业场所狭窄、杂乱,沟渠纵横;施工现场道路不通畅;材料工器具乱堆乱放,杂乱无序;噪声刺耳。

1.4管理上的缺陷:对职工没有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就上岗作业;没有对各工种进行各项安全技术交底;没有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投入少;安全生产检查流于形式,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没有按“定人、定措施、定时间”进行整改,对发生事故没有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等。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与对策 2.1以法治人:按照《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2以制度管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的设置,要结合建筑安全的特点,按建筑工程项目的大小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2.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必须先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作业。对变换工种的工人要进行新岗位的操作规程的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技术知识等的教育培训为一体,实行“一条龙”管理,未经培训人员不得上岗,切实解决“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33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通用范本

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施工生产场所,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领导。项目安技人员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现场情况立即上报上级业务系统,并及时填写伤亡事故表上报企业。 企业发生重伤和重大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将事故概况(含伤亡人数,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用最快的办法分别报告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检察院及工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转告各自的上级管理部门。其处理程序如下:

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实用版

YF-ED-J969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施工生产场所,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领导。项目安技人员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现场情况立即上报上级业务系统,并及时填写伤亡事故表上报企业。 企业发生重伤和重大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将事故概况(含伤亡人数,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用最快的办法分别报告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检察院及工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转告各自的上级

管理部门。其处理程序如下: 一、迅速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切不可惊慌失措,要有组织,统一指挥。首先抢救伤亡和排除险情,尽量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注意,为了事故调查分析的需要,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如因抢救伤亡和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构件时,还应准确做出标记,最好拍出不同角度的照片,为事故调查提供可靠的原始事故现场。 二、组织调查组 企业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经理、主管经理、业务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发生

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

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 1、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如图所示。 (1)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包括事故情况与性质;涉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各部门;并与使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各个方面有关。一般可分为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补充调查。 初步调查主要针对工程事故情况、设计文件、施工内业资料、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判别事故的危害程度,确定是否需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以确

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对事故处理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详细调查是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认为有必要时,进一步对设计文件进行计算复核与审查,对施工进行检测确定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以及对建筑物进行专项观测与测量。 补充调查是在已有调查资料还不能满足工程事故分析处理时,需增加的项目,一般需做某些结构试验与补充测试,如工程地质补充勘察,结构、材料的性能补充检测,载荷试验等。 (2)原因分析 在完成事故调查的基础上,对事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以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事故处理提供必须的依据。原因分析时,往往会存在原因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要正确区别分清同类事故的各种不同原因,通过详细的计算与分析、鉴别找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综合原因分析中,除确定事故的主要原因外,应正确评估相关原因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影响,以便能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加固修复方法。(3)调查后的处理 根据调查与分析形成的报告,应提出对工程质量事故是否需进行修复处理、加固处理或不作处理的建议。 2、修复加固处理的原则 建筑工程事故修复加固处理应满足下列原则: (1)技术方案切合实际,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要求。

(2)安全可靠,满足使用或生产要求。(3)经济合理,具有良好的性价比。(4)施工方便,可操作性。 (5)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 程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及时报告 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现场人员人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包括伤亡人数、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等报告本单位工程项目经理部领导或安全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并有组织、有指挥地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施工现场情况,用快速办法分别通知和报告公安机关、劳动部门、工会、人民检察院及上级主管部门。 二、发生事故后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首先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蔓延扩大。同时,为了调查事故、查清事故原因,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负伤人员和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要进行录

像、摄影或画清事故现场示意图,并做出标记。因为事故现场是提供有关物证的主要场所,是调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所以要严加保护。要求现场各种物体的位置、颜色、形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尽可能保持事故发生时的状态。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 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现场取证完毕,并征得上级劳动安全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同意后进行。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将现场破坏。 三、组织事故调查组 一般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较大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事故发生地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劳动安全监察、公安、工会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重大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根据事故性质,可邀请人民检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范文)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因素的分析及处理 一、造成质量事故的施工因素 1、建筑材料及建筑制品质量不良承重结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造成结构裂缝,甚至倒塌。例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良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过大的裂缝或产生脆性断裂破坏,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造成结构混凝土爆裂;水泥受潮、过期、结块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甚至于出现裂缝导致构件或结构破坏;防水材料的质量不良导致渗漏、耐热度差、流淌等质量缺陷。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等等质量问题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2、人的因素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施工理论知识而造成事故的情况也很多。例如: (1)由于对土压力的作用缺少认识,采用不适当的回填基坑方法,而造成基础位移或基础裂缝。 (2)对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基本概念模糊。如某单屋厂房为预制地梁,施工时用预制地梁的钢筋现浇成连续梁,造成地梁在支座处附近出现裂缝。 (3)对预制构件使用和施工时的受力区别认识不清。如预制桩使用时为受压构件,施工中为受弯、压弯、拉弯构件,施工操作稍不注意,就易使桩开裂或折断。其他如柱、屋架都有类似的问题。 4)对砖砌体在施工中的稳定性认识不足,考虑不周。如山墙在 大风或脚手架震动下倒塌 (5)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整体稳定认识不足。如装配多层框架接头混凝土没浇或浇后强度还没达到要求,就施工上层结构而造成事故。

(6)对悬挑结构的倾覆或折断问题缺乏认识。常因拆模过早而发生事故。 (7)对模板或支架的受力特点认识不足,造成模板工程结构方案不合理,安装不当,刚度不够,整体稳定性不好,而造成楼板、顶板、大梁倒塌。 (8)对施工中楼面超载要领不清或根本没有,其主要原因还是对结构设计理论不太懂,对楼面设计活荷载没有量的认识。因此,构件、材料随意堆放,稍不注意就要出现超载的断裂、倒塌事故。 (9)脚手架或井字架设置不当。有的外脚手架和井字架失稳倒塌;有的里脚手架的构造和布置不合理,造成楼板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裂缝。 (10)不懂得对施工现场原有建筑物的保护和采取保护措施。如有的在基坑开挖时,破坏了已有建筑的地基;有的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方法,造成已有建筑地基下沉加大等。 3、管理问题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有纯技术问题造成的,但通过大量的事故调查研究和分析得知,绝大多数的事故的发生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有技术管理问题和施工组织管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下列几方面: 1)工地上缺乏熟练的、称职的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 技术人员更换频繁 (2)没有建立各级技术责任制,技术工作没有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造成一些工作重复劳动,甚至出现一些无人管的真空地带,而造成事故。 (3)图纸不经会审,仓促施工。例如,建筑图与结构图有矛盾,以及建筑结构方案与施工条件有矛盾等。如果这些矛盾没有妥善解决就仓促施工,往往酿成事故。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1、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最先发现或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 报告程序:轻伤事故报告队长和工程项目经理,同时填写事故报告表,于两天内报告技安部门;重伤、死亡以上的事故,由工程项目经理报告公司经理和技安部门,将事故概况(发生的时间、地点、伤者姓名、年龄、工种和职称、伤害程度、简要经过和原因)填写事故书报,呈报公司。 2、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 3、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必须保护好现场,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任何人或部门不得隐瞒、虚报或拖延不报。 4、轻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5、重伤、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劳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6、重大死亡事故,必须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劳动、公安、监察部门、工会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7、事故调查的人员,必须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并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8、事故调查必须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人,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9、事故调查组(成员)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的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 10、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情况后,如果对事故的分析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应报上级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处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同级人民政府裁决,但不可超过事故处理工作的期限。任何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1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1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对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以有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4、对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本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