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1年2月

目录

1.1材料的使用性能 (2)

2.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5)

2.2 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8)

3.1 钢的热处理原理 (14)

3.2 钢的整体热处理 (17)

3.3 钢的表面热处理/热处理工艺设计 (21)

4.1 钢铁中的元素及其作用 (23)

4.2 工业用钢 (26)

4.3 工程铸铁 (32)

8 选材及热处理 (35)

1.1材料的使用性能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前者包括力学性能和等。

2.材料主要的工艺性能主要有、、、

、等。

3.金属材料的能力称为强度。它是通过实验测定的,用于表示脆性材料条件屈服强度的符号为。

4.屈服点表示的是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抗拉强度表示的是材料抵抗的能力;刚度表示的是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5.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和两种。其中用表示塑性更接近材料的真实变形。

6.有一钢试样,其直径为10mm,标距长度为50mm,当载荷达到18840N时,试样产生屈服现象。载荷加到36110N时,试样发生缩颈现象,然后被拉断,拉断后标距长度为63mm,断裂处直径为6.7mm,则试样的σs=_______MPa;σb=_______ MPa;δ=______;Ψ=_____。

7.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经作用而的最大应力值。

8.疲劳断裂分为、、三个阶段。

9. 工地上,钢筋在使用之前一般要进行拉伸,其目的是,该种强化材料的方法称为。

二、是非题

[ ]1.材料的性能包含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工程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零件或构件的制造方法和制造成本。工程材料工艺性能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

[ ]2.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来源广泛、优良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以及可以通过热处理使金属的性能显著提高。

[ ]3.机器中的零件在工作时,材料强度高的不会变形,材料强度低的一定会产生变形。

[ ]4.对退火低碳钢进行拉伸试验,会出现载荷不增加而试样继续伸长的现象,这一现象为屈服。

[ ]5.所有的金属材料均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 ]6.屈服点是材料发生屈服时的平均应力。

[ ]7.抗拉强度是材料断裂前承受的最大应力。

[ ]8.材料韧性的主要判据是冲击吸收功。

[ ]9.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HBW表示。

[ ]10.洛氏硬度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刚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

[ ]11.疲劳断裂是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零件突然发生的断裂,在这一过程中零件所受的应力可以远低于材料的屈服点。

[ ]12.材料硬度越低,其切削加工性能就越好。

三、选择题

1.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

A.σe

B.σs

C.σb

D.σ-1

2.测试淬火齿轮的硬度应选择

A.HRA B. HRB C. HRC D. HBS

3.在测量薄片工件的硬度时,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的表示符号是()。

A.HB

B.HR

C.HV

D.HS

4.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冲击韧性

5.一般工程图纸上常标注材料的,作为零件检验的主要依据。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疲劳强度

6.承受作用的零件,使用时可能出现疲劳断裂。

A.静拉力 B.静压力 C.冲击力 D.交变应力

四、简答题

1.试分析退火低碳钢常温静载拉伸试验中强化阶段曲线形成原因?

2.常用的测量硬度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

2.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题

1.常见金属的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三种。铜为,锌为,α-Fe为。

2.每个体心立方晶胞在晶核中实际含有个原子,致密度为。

3.根据几何形态特征,可将晶体缺陷分为、和面缺陷三类。其中间隙原子属于,位错属于,晶界属于。

4. 是结晶的必要条件。金属实际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

为;冷却速度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

5.纯金属结晶的过程是一个和的过程。

6.实际金属结晶时,其形核方式有和两种,其中,又称为变质处理。

7.生产中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以及附加振动等。

二、是非题

[ ]1.晶体是指原子呈规则排列的固态,例如,纯铁、玻璃等。

[ ]2.日常所见的金属都是单晶体。

[ ]3.金属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比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高。

[ ]4.实际金属中存在着点、线、面缺陷,从而使得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均下降。

[ ]5.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其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 ]6.液态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就越大,形核率和长大率都增大,故晶粒就粗大。

三、选择题

1.增加冷却速度,可使金属结晶的过冷度。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2.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时。

A.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

B.理论结晶温度总是高于实际结晶温度

C.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

D.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无关

四、简答题

1.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对性能有什么影响?

2、什么是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分析纯金属冷却曲线中出现“过冷现象”和“平台”的原因?

4.何为细晶强化,影响晶粒尺寸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控制晶粒尺寸?

2.2 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

1、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元素组成的具有特性的物质;铁碳合金的组元是和。

2.合金的基本相结构有固溶体、、三种;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和。

3.金属在固态下晶格类型随温度(或压力)变化的特性称为;纯铁在912℃以下为晶格,在912℃-1394℃为晶格,在1394℃-1538℃为晶格。

4.A(奥氏体)是,具有晶格,在727℃时碳的质量分数为,在1148℃时碳的质量分数为,性能特点是:。

F(铁素体)是,具有晶格,在727℃时碳的质量分数为,在室温时碳的质量分数为,性能特点是。

5.珠光体是由和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碳的质量分数为。

6.亚共析钢碳的质量分数为,其室温组织为;共析钢碳的质量分数为,其室温组织为,过共析钢碳的质量分数为,其室温组织为;亚共晶白口铸铁碳的质量分数

为,其室温组织为;共晶白口铸铁碳的质量分数为,其室温组织为;过共晶白口铸铁碳的质量分数为,其室温组织为。

7. 称为固溶强化,固溶强化的原因是由于溶质元素的溶入,使固溶体晶格产生畸变,增加了变形抗力,因而导致材料强度、硬度提高。由此可知,平衡结晶获得的W Ni=40%的Cu-Ni合金比W Ni=20%的Cu-Ni合金的强度、硬度要(填高或低)。

8.渗碳体(Fe3C)是一种金属化合物,碳质量分数为,其性能特点是,是钢中主要的强化相,即当金属化合物以细小颗粒状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时,将使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此强化材料的方法称为。由此可知,在钢中,随含碳量增加,渗碳体(Fe3C)量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填上升或下降),韧性、塑性(填上升或下降),但当碳含量超过0.9%时,因在钢中形成,使强度(填上升或下降),硬度(填上升或下降),韧性、塑性仍然下降。

9.碳的质量分数为的铁碳合金称为共析钢,当它加热到S点(727℃)时会发生转变,从中同时析出和的机械混合物,称为。

碳的质量分数为的铁碳合金称为共晶白口铸铁,当它加热到C点(1148℃)时会发生转变,从中同时析出和的机械混合物,称为。

10.铁碳合金的室温显微组织由和两种基本相组成。

二、是非题

[ ]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融合在一起都可以称为合金。

[ ]2.置换固溶体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只可能是有限固溶体。

[ ]3.合金中的固溶体一般韧性、塑性较好,常作为基体组织;而金属化合物一般具有较高的硬度,常作为强化相。

[ ]4.莱氏体中因为含有大量的渗碳体,因此其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 ]5.奥氏体是单相组织。

[ ]6.由于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中含有大量莱氏体,导致其塑性下降,因此不能锻造。

[ ]7.室温时,T8钢的强度高于T12钢。

[ ]8.在铁碳合金中,只有共析成分点的合金在结晶时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 ]9.共析转变、共晶转变都在恒定温度下进行。

[ ]10.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一般铸造性能较好。

[ ]11.钢的锻造加热温度一般应选在单相奥氏体区。

三、选择题

1.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

A、组元

B、合金系

C、相

D、组织

2.下列组织中,塑性最好的是。

A.铁素体 B.珠光体 C.渗碳体 D.莱氏体

3.碳的质量分数为0.4%的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为。

A.P B.F+P C.F D.P+ Fe3C II

4.要求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工具,应选用。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碳素结构钢

5.莱氏体是一种。

A.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单相组织

6.铁碳合金冷却时,由于溶解度的变化,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

A.一次渗碳体 B.二次渗碳体 C.三次渗碳体 D.共析渗碳体

7.碳的质量分数为4.3%的铁碳合金在冷却到1148时,同时结晶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过程称为。

A.共析转变 B.共晶转变 C.马氏体转变 D.奥氏体转变

8、发生共晶转变的含碳量的范围是。

A、0.77%—4.3%

B、2.11%—4.3%

C、2.11%—6.69%

D、4.3%—6.69%

9、共晶转变的产物是。

A、奥氏体

B、渗碳体

C、珠光体

D、莱氏体

10、共析转变的产物是。

A、奥氏体

B、渗碳体

C、珠光体

D、莱氏体

11、Wc >4.3%的铁称为。

A、共晶白口铸铁

B、亚共晶白口铸铁

C、过共晶白口铸铁

D、共析白口铸铁

12、铁碳合金相图中的Acm线是。

A、共析转变线

B、共晶转变线

C、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线

D、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开始线

四、简答题

1.何为变形强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说明他们的主要区别。

2.根据Fe-Fe3C相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特性点和特性线的含义.

S点:

E点:

ES线:

PSK线:

2)图中S点、F点的含碳量和温度各是多少?

3)指出在下列条件下钢的组织:

碳的质量分数温度(℃) 组织

1.0%730

4.3% 1200

4)在ESKFCE区域内,由哪些相组成?

5)分析碳的质量分数为0.6%的铁碳合金的冷却结晶过程:

在Fe-Fe3C相图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6%处画一垂线,分别与AC、AE、GS、PSK线相交于1、2、3、4点。

合金在AC线以上处于,当冷却到与AC线相交的1点时,开始从中结晶出,冷却到与AE线相交的2点时结晶完毕。2—3点之间,合金呈。3点以下,中开始析出。冷却到4点时,剩余奥氏体发生反应,转变成。该合金的室温组织由和组成。

6)根据相图,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在1100 ℃,Wc0.4%碳钢能进行锻造,Wc4.0%铸铁不能锻造。

②钳工锯割T10钢比锯割20钢费力,锯条易磨损。

③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造,锉刀一般用高碳钢制作。

④钢适宜采用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只能采用铸造成形。

⑤T12钢比T8钢的硬度高,但强度反而低。

⑥T8钢比40钢的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差。

3.1 钢的热处理原理

一、填空题

1.热处理是指采用适当方式对材料或工件在固态下进行、和,以获得预期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2.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可分为A形核,A长大,,

四个阶段。

3.在钢的热处理中,所采用的冷却方式主要有连续冷却和,常见的连续冷却方法有、水冷等。

3.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的产物有、、、

、。

4.马氏体是,是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的产物,其转变温度为,为晶格;马氏体的组织形态与其碳的质量分数有关,当碳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1.0%时,为状,当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2%时,为状,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碳的质量分数,故马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越高,其硬度(填越高或越低)。

5.板条马氏体的性能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及较好的;片状马氏体的性能特点是而。

二、是非题

[ ]1.马氏体转变是在等温冷却的条件下进行的。

三、选择题

1.共析钢奥氏体化后过冷到350℃等温将得到。

A.马氏体

B.珠光体

C.贝氏体

D.铁素体

2.贝氏体是由组成的复相组织。

A.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

B. 过饱和的奥氏体和渗碳体

C.过饱和的马氏体和渗碳体

D. 过饱和的珠光体和渗碳体

3.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指的是获得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A.全部马氏体 B.全部铁素体

C. 部分马氏体

D.部分马氏体和部分铁素体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钢的奥氏体化?以共析钢为例说明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共析钢和过共析钢要实现完全奥实体化,各应加热到什么温度?

2.根据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曲线(TTT曲线),分析将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分别置于700℃、620℃、570℃、500℃及300℃等温转变时,所得到的组织在结构上和力学性能上的不同。

3.根据共析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曲线(CCT曲线),说明为了获得以下组织,应采用何种冷却方法?并在所CCT曲线上绘出其冷却曲线。

(1)P (2)S (3)T+M+A’(4)M+A’

3.2 钢的整体热处理

一、填空题

1.退火的主要目的是、、、

2.正火的冷却方式是,对于低碳钢正火的目的是,对于过共析钢正火的主要目的是。

3.球化退火加热温度为,得到(填完全或不完全)奥氏体,主要适用于钢和钢。

4. 为了去除工作中由于塑性变形加工,切削加工或焊接等造成的和铸件内存残余应力而进行退火叫_ _。

5.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为以上30-50℃;球化退火的加热温度为以上10℃-20℃;正火加热温度为或以上30-50℃。

6.调质处理是指加的热处理工艺,钢件经调质处理后,可以获得良好的性能。

7. 淬火前,若钢中存在网状渗碳体,应先进行,再进行的方法予以消除,否则会增大钢的淬透性。。

8.淬火的目的是为了,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淬火后获得马氏体量的多少与(填淬透性或淬硬性)有关,淬火后马氏体的性能与(填淬透性或淬硬性)有关。

9.常见的淬火缺陷有、、

、。

10.淬火钢回火的目的是;;

11.低温回火的温度是,回火后组织为,其目的是。主要用于。

中温回火的温度是,回火后组织为,其目的是。主要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 1.常规新 2.能量物质 3.强度量 4.54KPa 5.准平衡耗散 6.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7.高多 8.等于零 9.与外界热交换 10.7 2g R 11.一次二次12.热量 13.两 14.173KPa 15.系统和外界16.定温绝热可逆17.小大 18.小于零 19.不可逆因素 20.7 2g R 21、(压力)、(温度)、(体积)。 22、(单值)。 23、(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24、(熵产)。 25、(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 26、(方向)、(限度)、(条件)。

31.孤立系; 32.开尔文(K); 33.-w s =h 2-h 1 或 -w t =h 2-h 1 34.小于 35. 2 2 1 t 0 t t C C > 36. ∑=ω ωn 1 i i i i i M /M / 37.热量 38.65.29% 39.环境 40.增压比 41.孤立 42热力学能、宏观动能、重力位能 43.650 44.c v (T 2-T 1) 45.c n ln 1 2T T 46.22.12 47.当地音速 48.环境温度 49.多级压缩、中间冷却 50.0与1 51.(物质) 52.(绝对压力)。 53.(q=(h 2-h 1)+(C 22 -C 12 )/2+g(Z 2-Z 1)+w S )。 54.(温度) 55. (0.657)kJ/kgK 。 56. (定熵线)

57.(逆向循环)。 58.(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59.(预热阶段、汽化阶段、过热阶段)。 60.(增大)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B 7.A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B 15.D 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C 23.A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 29.(×)30.(√) 四、简答题 1.它们共同处都是在无限小势差作用下,非常缓慢地进行,由无限接近平衡 状态的状态组成的过程。 它们的区别在于准平衡过程不排斥摩擦能量损耗现象的存在,可逆过程不会产生任何能量的损耗。 一个可逆过程一定是一个准平衡过程,没有摩擦的准平衡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2.1kg气体:pv=R r T mkg气体:pV=mR r T 1kmol气体:pV m=RT nkmol气体:pV=nRT R r是气体常数与物性有关,R是摩尔气体常数与物性无关。 3.干饱和蒸汽:x=1,p=p s t=t s v=v″,h=h″s=s″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

1、 B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长轴类零件在热处理后进行冷校直,可能会造成力学性能指标降低,主要是 1 C. : D . H 在零件图样上出现如下几种硬技术条件的标注,其中正确的是( B )。 B )。 A . b : A . HB159 B. 180 ?210H B C. 800HV D . 10?17HR C 3、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的( A .结构相同,性能不同 C .结构与性能都相同 固溶体的性能特点是( 塑性韧性高、强度硬度较低 综合力学性能高 4、 A . D . )。 D )。 .结构不同,性能相同 结构与性能都不同 .塑性韧性低、强度硬度高 .综合力学性能低 5、在发生)(:::L 的共晶反应时,三相的相对成分 (B )。A . 相同 B .确定 C .不定D . 发 生变化 6、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 C ) A .奥氏体的冷却速度 B . 奥氏体的转变温度 C. .奥氏体的碳含 量D .奥氏体的晶粒 7、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钢件进行淬火时, 应选用( A ) A .高淬透性钢 B 中淬透性钢 C. 低 淬透性钢D.碳素钢 8、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 应采用( C ) 。A .水中淬火 B . 油中淬火C . 盐 浴中淬火D .空冷 9、GCr15钢中Cr 的平均含量为( B )。 A . 15% B . 1.5% C . .0.15% D .没有表示出来 10、高速钢二次硬化属于( D )。 A . 固溶强化 B . 细晶强化 C . 位错强化 D . 第二相强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共20分) C. D 1、 A . C. 2、 奥氏体是(BD )。 碳在F e ::中的间隙固溶体 碳在F e ::中的有限固溶体 下列能进行锻造的铁碳合金是 B .碳在 D.碳在 (AB Fe :冲的间隙固溶体 Fe :冲的有限固溶体 A.亚共析钢 B .共析钢 )。 .共晶白口铸铁 D .亚 共晶白口铸铁 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 钢材本身的碳含量 B .钢中奥氏体的碳含量 3、 A . 4、 BD )。 C .钢中碳化物的含量 D. A . C. 5、 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 20号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B . 40Cr 淬火后高温回火 20CrMnTi 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D . ZGMn1水韧处理 下列钢种中,以球化退火作为预备热处理的钢种是( BD )。A . 钢的淬火加热温度 AC )。 40Cr B . T12 C . 16Mn GCr15 、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合金的相结构有 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大类,其中前者具有较好的 后者具有较高的硬度,适宜作强化相。 2、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特征呈 3、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 分解 4、 促进石墨化的元素有 —碳—、—硅 1、 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产物都属于 2、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 3、 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0.7 7 %。 塑性性能,适宜作基本相; 羽毛状,而下贝氏体则呈 吸附 和 扩散 ,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_ 两相混合物。 再结晶 针 状。 三个阶段。 _硫_、锰 。 、晶粒长大的变 化。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金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 1.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均质成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3.非均质成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4.冷变形: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一定温度进行的塑性变形。 5.热变性:金属加在再结晶温度以上一定温度进行的塑性变形。 6.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7.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 8.纤维组织:在塑性变形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其内部各晶粒的形状将沿受力方向伸长,由等轴晶粒变为扁平形或长条形晶粒。当变形量较大时,晶粒被拉成纤维状,此时的组织称为“纤维组织”。 9.锻造流线:在锻造时,金属的脆性杂质被打碎,顺着金属主要伸长方向呈碎粒状或链状分布;塑性杂质随着金属变形沿主要伸长方向呈带状分布, 这样热锻后的金属组织称为锻造流线。10.同素异构转变:某些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或压力的改变,发生晶体结构的变化,即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变化,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1.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人为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二、单选题 1. 表示金属材料延伸率的符号是( A ) A.δ B.ψ C.σe D.σb 2. 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 A ) A.σe B.σs C.σb D.σ-1 3.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A) A.强度 B.韧性 C.塑性 D.弹性 4. 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C ) A.体缺陷 B.面缺陷 C.线缺陷 D.点缺陷 5. 在晶体缺陷中,属于线缺陷的有( B ) A.间隙原子 B.位错 C.晶界 D.缩孔 6. 变形金属再结晶后,( D ) A.形成等轴晶,强度增大 B.形成柱状晶,塑性下降 C.形成柱状晶,强度增大 D.形成等轴晶,塑性升高 7.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式的空间格子叫做( B ) 晶向D. 晶粒C. 晶格B.晶胞A. 8. 晶格中的最小单元叫做( A ) A.晶胞 B.晶体 C.晶粒 D.晶向

机械工程材料及应用教案王纪安1-2

《机械工程材料应用》教案 项目一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 课题:材料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4课时) 导入:教师以教材“问题”进行课程的始学教育,举出身边某制品或零件,说出是什么材料制造的,为何选用这种材料 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2.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发展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过程; 4.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测:什么是机械工程材料你所知道的机械制造过程有哪些 教学过程: 【板书】一.材料的简要发展过程 材料是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新材料时代 1、司母戊大鼎发掘历史; 2、新型材料(航空航天材料)。 【讲解】在浩瀚的材料世界里,金属材料是一个最大的王国。最早,我们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天然产品。(穿插讲解材料史话)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漫长历史过程后,在冶金技术的推动下,我们又从钢铁时代迈进了新材料时代。在人类文明历程中,金属材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丰富文化的内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今世界,金属材料已成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科学技术和国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金属材料的“钢筋铁骨”,桥梁将断,舰艇将毁,大厦将倾,工厂将停…… 二、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发展过程 1 、定义机械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电器工程、建筑工程、化工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材料。 2、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 金属材料 (综合性能好,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 【设问】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看到过哪些金属(纯金属) 【板书】1.金属:如铁、铜、铝、金、银等,共有90种。常温下为固体(除汞外)。 【设问】金属与非金属比较有哪些特性 【板书】2.金属特性: 具有金属光泽;(铁、铝等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三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 奥氏体(A) 2.回复 3.固溶体 4.自然时效 5.加工硬化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 分) 1.石墨为片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______铸铁,石墨为团絮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______铸铁,石墨为球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______铸铁。其中________铸铁的韧性最高,因而可以锻造。 2. 陶瓷材料中的气相是指________,在________程中形成的,它 ________了陶瓷的强度。 3.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6.金属元素在钢中形成的碳化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7.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三、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1分) 1.40钢钢锭在1000℃左右轧制,有时会发生开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温度过低; B.温度过高; C.钢锭含磷量过高; D.钢锭含硫量过高 2.下列碳钢中,淬透性最高的是( ) A.20钢; B.40钢; C.T8钢; D.T12钢 3.Ni在1Cr18Ni9Ti钢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淬透性; B.固溶强化; C.扩大Fe-Fe3C相图中的γ相区; D.细化晶粒; 4.W18Cr4V钢锻造后,在机械加工之前应进行( )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去应力退火; D.再结晶退火 5.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机床床身的是( ) A.40钢; B.T12钢; C.HT300; D.KTH300-06 6.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气轮机叶片的是 A.1Cr13钢; B.1Cr17钢; C.3Cr13钢; D.4Cr13钢 7.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飞机蒙皮的是( ) A.ZAlSi12; B.2A50(旧牌号LD5); C.ZAlMg10; D.2A12(旧牌号LY12) 8.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盛放氢氟酸容器的是( ) A.1Cr17; B.1Cr18Ni9Ti; C.聚四氟乙烯; D.SiO2 9.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汽车板弹簧的是( ) A.60Si2Mn; B.5CrNiMo; C.Cr12MoV; D.GCr15 10.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汽车火花塞绝缘体的是( ) A.Al2O3; B.聚苯乙烯; C.聚丙烯; D.饱和聚酯 1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 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 A.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12.常用不锈钢有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 ) A.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 B.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 C.莱氏体不锈钢; D.贝氏体不锈钢 13.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 ) A.马口铁; B.白口铸铁; C.麻口铸铁; D.灰铸铁

机械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答案王章忠

机械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答案(王章忠) 例1:某工厂生产精密丝杠,尺寸为φ40×800mm,要求热处理后变形小,尺寸稳定,表面硬度为60~64HRC,用CrWMn钢制造;其工序如下:热轧钢棒下料→球化退火→粗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时效→精磨。试分析:1. 用CrWMn钢的原因。2. 分析工艺安排能否达到要求,如何改进? 丝杠是机床重要的零件之一,应用于进给机构和调节移动机构,它的精度高低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定位精度和测量精度,因此要求它具有高精度和高的稳定性、高的耐磨性。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每一工序都不能产生大的应力和大的应变;为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需尽可能消除工件的应力,尽可能减少残余奥氏体量。丝杠受力不大,但转速很高,表面要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洛氏硬度为60~64 HRC。根据精密丝杠的上述要求,选用CrWMn钢较为合适。其原因如下:(1)CrWMn钢是高碳合金工具钢,淬火处理后能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满足硬度和耐磨性的要求。 (2)CrWMn钢由于加入合金元素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热处理工艺性能,淬透性好,热处理变形小,有利于保证丝杠的精度。目前,9Mn2V 和CrWMn用得较多,但前者淬透性差些,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精密丝杠。

对原工艺安排分析:原工艺路线中,由于在球化退火前没有安排正火;机加工后没有安排去应力退火;淬火、低温回火后没有安排冰冷处理等项原因,使得精密丝杠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和变形,很难满足精密丝杠的技术要求。所以原工艺路线应改为:下料→正火→球化退火→粗加工→去应力退火→淬火、低温回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精加工→时效→半精磨→时效→精磨。 例2:有一载重汽车的变速箱齿轮,使用中受到一定的冲击,负载较重,齿表面要求耐磨,硬度为58~62HRC齿心部硬度为30~45HRC,其余力学性能要求为σb>1000MPa,σOF≥600MPa,AK >48J。试从所给材料中选择制造该齿轮的合适钢种。 35、45 、20CrMnTi 、38CrMoAl 、T12 分析:从所列材料中可以看出35、45 、T12钢不能满足要求。对剩余两个钢种的比较可见表1。 材料热处理σs/ MPa σb/ MPa /% φ/% AK/J 接触疲劳强度 /MPa 弯曲疲劳强度 /MPa 20CrMnTi 渗碳 淬火853 1080 10 45 55 1380 750 38CrMoAl 调质835 980 14 50 71 1050 1020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习题集附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 一、填空题 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和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5.只有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和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水蒸气含量越 ,湿空气越潮湿。(填高、低和多、少) 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 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和两个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填大、小) 1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 )、( )。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 )。 25、卡诺循环由(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 )、( )、( )。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______。 32.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黑色金属什么是有色金属 答:铁及铁合金称为黑色金属,即钢铁材料;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称为有的金属。 2、碳钢,合金钢是怎样分类的 答:按化学成分分类;碳钢是指含碳量在%——%之间,并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等杂质的铁碳合金。 3、铸铁材料是怎样分类的应用是怎样选择 答:铸铁根据石墨的形态进行分类,铸铁中石墨的形态有片状、团絮状、球状、蠕虫状四种,对应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 4、陶瓷材料是怎样分类的 答:陶瓷材料分为传统陶瓷、特种陶瓷和金属陶瓷三种。 5、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各有什么特点α -Fe,γ-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金属结构 答:体心晶格立方,晶格常数a=b=c,α-Fe,Cr,V。面心晶格立方,晶格常数a=b=c,γ-Fe,Ni,Al,Cu,Pb。密排六方晶格,Mg,Zn。 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从而引起性能变化,是金属的电阻率增加,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 线缺陷(位错)、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很高,当含有一定量位错时,强度降低。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位错密度增加,屈服强度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7、固溶体有哪些类型什么是固溶强化 答: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由于溶质元素原子的溶入,使晶格发生畸变,使之塑性变形抗力增大,因而较纯金属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即固溶强化作用。 第二章

1、在什么条件下,布氏硬度实验比洛氏硬度实验好 答:布氏硬度实验主要用于硬度较低的退火钢、正火钢、调试刚、铸铁、有色金属及轴承合金等的原料和半成品的测量,不适合测定薄件以及成品。洛氏硬度实验可用于成品及薄件的实验。 2、σ的意义是什么能在拉伸图上画出来吗 答:表示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可以将产生%塑性应变时的应变作为屈服指标,即为条件屈服极限。 3、什么是金属的疲劳金属疲劳断裂是怎样产生的疲劳破坏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答:金属在反复交变的外力作用下强度要比在不变的外力作用下小得多,即金属疲劳; 疲劳断裂是指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经过较长时间工作或多次应力循环后所发生的断裂现象; 疲劳断裂的特点:引起疲劳断裂的应力很低,常常低于静载下的屈服强度; 断裂时无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无预兆而是突然的发生;疲劳断口能清楚的显示出裂纹的形成、扩展和最后断裂三个阶段; 提高疲劳强度:改善零件的结构形状,避免应力集中,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值以及采取各种表面强化处理如喷丸处理,表面淬火及化学热处理等。 4、韧性的含义是什么αk有何实际意义 答: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的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韧性;冲击韧度αk表示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αk值的大小表示材料的韧性好坏。一般把αk值低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αk值高的材料称为韧性材料。 5、何谓低应力脆断金属为什么会发生低应力脆断低应力脆断的抗力指标是什么答:低应力脆断是在应力作用下,裂纹发生的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临界尺寸时,裂纹发生失稳扩展(即自动迅速扩展),造成构件的突然断裂;抗力指标为断裂韧性(P43) 6、一紧固螺栓使用后有塑性变形,试分析材料的那些性能指标没有达到要求 答:钢材的屈服强度未达到要求。 第三章 1、分析纯金属的冷却曲线中出现“平台”的原因 答:液态金属开始结晶时,由于结晶潜热的放出,补偿了冷却时散失的热量,

工程热力学习题解答

1. 热量和热力学能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答:热量和热力学能是有明显区别的两个概念:热量指的是热力系通过界面与外界进行的热能交换量,是与热力过程有关的过程量。热力系经历不同的过程与外界交换的热量是不同的;而热力学能指的是热力系内部大量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的总合,是与热力过程无关而与热力系所处的热力状态有关的状态量。简言之,热量是热能的传输量,热力学能是能量?的储存量。二者的联系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d d q u p v δ=+ 看出;热量的传输除了可能引起做功或者消耗功外还会引起热力学能的变化。 2. 如果将能量方程写为 d d q u p v δ=+ 或 d d q h v p δ=- 那么它们的适用范围如何? 答:二式均适用于任意工质组成的闭口系所进行的无摩擦的内部平衡过程。因为 u h p v =-,()du d h pv dh pdv vdp =-=-- 对闭口系将 du 代入第一式得 q dh pdv vdp pdv δ=--+ 即 q dh vdp δ=-。 3. 能量方程 δq u p v =+d d (变大) 与焓的微分式 ()d d d h u pv =+(变大) 很相像,为什么热量 q 不是状态参数,而焓 h 是状态参数? 答:尽管能量方程 q du pdv δ=+ 与焓的微分式 ()d d d h u pv =+(变大)似乎相象,但两者的数学本 质不同,前者不是全微分的形式,而后者是全微分的形式。是否状态参数的数学检验就是,看该参数的循环积分是否为零。对焓的微分式来说,其循环积分:()dh du d pv =+??? 因为 0du =?,()0d pv =? 所以 0dh =?, 因此焓是状态参数。 而对于能量方程来说,其循环积分: q du pdv δ=+??? 虽然: 0du =? 但是: 0pdv ≠? 所以: 0q δ≠? 因此热量q 不是状态参数。 4. 用隔板将绝热刚性容器分成A 、B 两部分(图2-13),A 部分装有1 kg 气体,B 部分为高度真空。将隔板抽去后,气体热力学能是否会发生变化?能不能用 d d q u p v δ=+ 来分析这一过程?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

一、名词解释 固溶强化、过冷度、变质处理、细晶强化、铁素体、奥氏体 固溶强化:指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T)与实际温度(t)的差值,即过冷度=T-t;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假如某些难容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称为变质处理; 细晶强化:金属强度、硬度越高,同时塑性、韧性越好,称为细晶强化; 铁素体:碳在中的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符号F或表示; 奥氏体:碳在中的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符号A或表示; 二、填空题 1.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_伸长率_和_断面收缩率__两种,其中__断面收缩率__表示塑性更接近材料的真实变形。 2.检验淬火钢成品件的硬度一般用_洛氏__硬度,检测渗氮件和渗金属件的硬度采用_维氏__硬度。 3.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晶胞内的原子数分别为__2___和___4_____,其致密度分别为___0.68_____和__0.74______。 4.实际金属中存在有__点缺陷__、__线缺陷___和__面缺陷___ 3类缺陷。位错是___线___缺陷,晶界是__面___缺陷。金属的晶粒度越小,晶界总面积就越_大__,金属的强度也越__高__。1.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__晶核形成___和 _晶核长大__。 5.金属结晶过程中,细化结晶晶粒的主要方法有_控制过冷度__、_变质处理__和_振动、搅拌__。 6.物质在固态下的晶体结构随温度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_同素异构体转变__。铁的同素异构体转变为。 7.金属在结晶过程中,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_大__,晶粒越_小_,强度和硬度越_高___,塑性越__好__。 8.珠光体的本质是__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_ _。 9.纯铁在912℃发生α-Fe→γ-Fe转变,其体积将_变小__。

机械工程材料练习题

三、选择题(共 25 分,每小题 1 分) I. 40钢钢锭在1000 C 左右轧制,有时会发生开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温度过低; B. 温度过高; C. 钢锭含磷量过高; D. 钢锭含硫量过高 2. 下列碳钢中,淬透性最高的是 ( ) A.20 钢; B.40 钢; C.T8 钢; D.T12 钢 3. Ni 在 1Cr18Ni9Ti 钢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提高淬透性; B.固溶强化; C.扩大Fe-Fe3C 相图中的Y 相区; D.细化晶粒; 4. W18Cr4V 钢锻造后,在机械加工之前应进行 ( ) A. 完全退火; B. 球化退火; C. 去应力退火; D. 再结晶退火 5. 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机床床身的是 ( ) A.40 钢; B.T12 钢; C.HT300 ; D.KTH300-06 6. 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气轮机叶片的是 A.1Cr13 钢; B.1Cr17 钢; C.3Cr13 钢; D.4Cr13 钢 7. 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飞机蒙皮的是 ( ) A.ZAISi12 ; B.2A50(旧牌号 LD5) ; C.ZAIMglO ; D.2A12(旧牌号 LY12) 8. 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盛放氢氟酸容器的是 ( ) A.1Cr17 ; B.1Cr18Ni9Ti ; C.聚四氟乙烯; D.SiO2 9. 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汽车板弹簧的是 ( ) A.60Si2Mn ; B.5CrNiMo ; C.Cr12MoV ; D.GCr15 10. 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汽车火花塞绝缘体的是 ( ) A.AI2O3 ; B.聚苯乙烯; C.聚丙烯; D.饱和聚酯 II. 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 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 ) A. 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 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12. 常用不锈钢有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 ( ) A. 铁素体 -奥氏体不锈钢; B. 马氏体 -奥氏体不锈钢; C. 莱氏体不锈钢; D. 贝氏体不锈钢 13. 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 ( ) A. 马口铁; B. 白口铸铁; C. 麻口铸铁; D. 灰铸铁 14. 用于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称为 ( )。

机械工程材料及应用教案王纪安1-2知识分享

机械工程材料及应用教案王纪安1-2

《机械工程材料应用》教案 项目一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 课题:材料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4课时) 导入:教师以教材“问题”进行课程的始学教育,举出身边某制品或零件,说出是什么材料制造的,为何选用这种材料? 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2.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发展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过程; 4.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测:什么是机械工程材料?你所知道的机械制造过程有哪些? 教学过程: 【板书】一.材料的简要发展过程 材料是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新材料时代 1、司母戊大鼎发掘历史; 2、新型材料(航空航天材料)。 【讲解】在浩瀚的材料世界里,金属材料是一个最大的王国。最早,我们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天然产品。(穿插讲解材料史话)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漫长历史过程后,在冶金技术的推动下,我们又从钢铁时代迈进了新材料时代。在人类文明历程中,金属材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丰富文化的内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今世界,金属材料已成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科学技术和国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金属材料的“钢筋铁骨”,桥梁将断,舰艇将毁,大厦将倾,工厂将停…… 二、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发展过程 1 、定义机械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电器工程、建筑工程、化工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材料。 2、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 金属材料 (综合性能好,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 【设问】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看到过哪些金属(纯金属)? 【板书】1.金属:如铁、铜、铝、金、银等,共有90种。常温下为固体(除汞外)。 【设问】金属与非金属比较有哪些特性? 【板书】2.金属特性: 具有金属光泽;(铁、铝等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铜、铝是优良的导电体) 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

工程热力学课后答案..

《工程热力学》 沈维道主编 第四版 课后思想题答案(1~5章) 第1章 基本概念 ⒈ 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⒉ 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⒊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 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b e p p p =+ ()b p p >; b v p p p =- ()b p p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⒌ 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⒍ 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温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性质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的基准点外,在其它温度上,不同的温度计对同一温度可能会给出不同测定值(尽管差值可能是微小的),因而任何一种经验温标都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这便是经验温标的根本缺点。 ⒎ 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分两种不同情况: ⑴ 若系统原本不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各部分间存在着不平衡势差,则在不平衡势差的作用下,各个部分发生相互作用,系统的状态将发生变化。例如,将一块烧热了的铁扔进一盆水中,对于水和该铁块构成的系统说来,由于水和铁块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别,起初系统处于热不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需外界给予系统任何作用,系统也会因铁块对水放出热量而发生状态变化:铁块的温度逐渐降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最终系统从热不平衡的状态过渡到一种新的热平衡状态; ⑵ 若系统原处于平衡状态,则只有在外界的作用下(作功或传热)系统的状态才会发生变。 ⒏ 图1-16a 、b 所示容器为刚性容器:⑴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 一部分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若突然抽去隔板,气体(系统)是否作功? ⑵设真空部分装有许多隔板,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先恢复平衡再抽去一块, 问气体(系统)是否作功? ⑶上述两种情况从初态变化到终态,其过程是否都可在P-v 图上表示? 答:⑴;受刚性容器的约束,气体与外界间无任何力的作用,气体(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⑵ b 情况下系统也与外界无力的作用,因此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 一、判断: 1、奥氏体与渗碳体均为面心立方晶格。 ( ) 2、F与P是亚共析钢中室温时的主要组成相。 ( ) 3、金属的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 ) 4、钢淬火时的冷却速度越快,马氏体的硬度越高。 ( ) 5、合金中,一个晶粒内的成分不均匀现象称枝晶偏析。 ( ) 6、一种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Ⅱ+(α+β),它由三相组成。() 7、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Ac1和Ac3之间的温度时,将获得由铁素体和奥氏体构成的两相组织, )(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氏体的碳含量总是大于钢的碳含 量。)8、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成分为4.3%C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晶反应。 ()T12钢的碳含量要高。( 9、 20钢比)( 10、再结晶能够消除加工硬化效果,是 一种软化过程。) 11、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的存在使钢的硬度 和塑性均上升。( )( 12、正火是将钢件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后空冷的热处理 工艺。)13、65Mn是合金调质结构钢。 (、回火索氏体的性能明显优于奥氏体等温冷却直接所得到的片层状索氏体的性能。 ()14 ()15、T10A和60号钢均属于高碳钢。 、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16 ()() 17、位错是实际金属晶体的一种面缺陷。 ()18、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为74%。、塑性变形指的是外载荷撤销后变形不能恢复的变形。19 () )20、当过冷度较大时,纯金属晶体主要以平面状方式长大。 (()、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好。21 22、一般来说,钢的强度高于铸铁的强度。 () ()号钢的淬透性差。、2365Mn的淬透 性比65 C曲线中分析可知,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A-550℃的范围内发生贝氏体转变。 ()、从241、共析反应就是在某一温度时,从一种固相中同时结晶析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 25 (26、包晶偏析可以通过回火的热处理方法消 除。) 、所谓本质细晶粒钢就是一种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发生粗化的钢。 ()27 +β)(),它由两相组成。(+28、一个合金的室温组

(完整word版)金属材料教案.

机械工程学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编码教材《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7 章低合金钢与合金钢学时 2 教学目的: 1 掌握钢的分类与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2掌握常用非合金钢的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3 能够识别我非国合金工具钢及常用特殊性能钢的牌号 教学重点: 1. 钢的分类及钢铁合金的分类与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2.非合金钢的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3. 掌握铸造碳钢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 1. 钢的分类及钢铁合金的分类与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2.非合金钢的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3. 掌握铸造碳钢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授课形式:讲练结合,传授法

教学内容 第五章钢铁材料 5.1.1 钢的分类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 5.1.2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 5.2 非合金钢 5.2.1 常存杂质元素的影响及非合金钢的分类 1.常存杂质元素的影响 2.非合金钢的分类 提问或作业

机械工程学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编码教材《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 5 章第3、4 节学时 2 教学目的: 1.掌握低合金钢的化学成分、性能与热处理牌号及用途 2.掌握合金钢化学成分、性能与热处理牌号及用途 3.掌握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的化学成分、性能与热处理牌号及用途 教学重点: 1.低合金钢、合金钢、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的化学成分 2.低合金钢、合金钢、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性能与热处理牌号及用途 教学难点: 低合金钢、合金钢、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的牌号及工艺曲线图 授课形式: 讲练结合,传授法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与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常规 能源和 新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能量 和 物质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强度量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54kpa 。 5.只有 准平衡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耗散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干饱和蒸汽 和 过热蒸汽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高 、水蒸气含量越 多 ,湿空气越潮湿。(填高、低和多、少) 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 等于零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与外界热交换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g 7 2R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一次 能源和 二次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热量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两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

内的绝对压力为 173a KP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 系统和外界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定温 和两个 绝热可逆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小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大 。(填大、小) 1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 小于零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不可逆因素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72g R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压力)、(温度 )、(体积)。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单值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熵产)。 25.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方向 )、(限度)、(条件)。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孤立系_。 32.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开尔文_。 33.根据稳定流动能量方程,风机、水泵的能量方程可简化为_-ws=h2-h1_。 34.同样大小的容器内分别储存了同样温度的氢气和氧气,若二个容器内气体的压力相等,则二种气体质量q a 的大小为2 H m _小于2 O m 。 35.已知理想气体的比热C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t 2>t 1时, 2 1 2t t t 0 C C 与的大小关系为_2 21 t t t C C _。 36.已知混合气体中各组元气体的质量分数ωi 和摩尔质量M i ,则各组 元气体的摩尔分数χi 为_∑=ω ωn 1i i i i i M /M /_。 37.由热力系与外界发生_热量__交换而引起的熵变化称为熵流。 38.设有一卡诺热机工作于600℃和30℃热源之间,则卡诺热机的效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题(附答案) 整理

名词解释: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熔炼、烧结或通过其方法由化学键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同素异晶转变:在固态下,同一种元素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铁素体:碳溶解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其组织和性能都恢复到变形前的软化状态的过程。淬透性:一种热处理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奥氏体:C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A或γ表示,是一种硬度较低而塑性较高的固溶体。 固溶体:组成合金的组元,在固态时相互溶解,所形成的单一均匀的物质。 自然时效:自然时效是指经过冷、热加工或热处理的金属材料,于室温下发生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加工硬化:金属材料随着冷塑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 调质:对钢材作淬火+高温回火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碳素钢:含碳量≤2.11%的铁碳合金。 SPCD: 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13237)优质碳素结构钢。 填空题: 1.石墨为片状的灰口铸铁称为铸铁,石墨为团絮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 铸铁,石墨为球状的灰口铸铁称为铸铁。其中铸铁的韧性最高,因而可以锻造。 2. 陶瓷材料中的气相是指,在程中形成的,它了陶瓷的强度。 3.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6.金属元素在钢中形成的碳化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7.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1、普通灰口;可锻;球墨; 2、气孔;烧结;降低。 3、固体渗碳气体渗碳 4、不锈钢耐热钢耐磨刚 5、延性断裂 6、合金渗碳体特殊碳化物 7、体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